2013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课时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 “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 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2.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A. 武力统一B. 一国两制C. 一边一国D. 一中一台3.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

该回答是针对()A. 香港问题B. 台湾问题C. 中美关系问题D. 钓鱼岛问题4.“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 1992年“九二共识”C. 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D. 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5.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主要是因为()A.英国的让步B.“九二共识”的达成C.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D.香港地区文化与大陆地区文化的一致性6.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A. 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B. 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C. 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D. 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影响是()A.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B. 确立了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C. 为两岸交流建立了联系渠道D. 确认了两岸的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互利8.时至今日,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因素有()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③“两个中国”“一边一国”的活动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9.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A. 香港、澳门B. 香港、台湾C. 台湾、澳门D. 台湾、香港10.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过关习题及答案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过关习题及答案

[过关习题](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强化训练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一边一国D.一中一台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强化训练本构想是“一国两制”。

答案:B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其前提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解析:本题考查生对“一国两制”含义的解。

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非完全自治,对外不能行使外交权,即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故选B。

答案:B3.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和前提是( ) A.荣辱与共B.一个中国.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的识记能力。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是一个中国。

答案:B4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而设计的宣传画突出了邓小平的形象,你认为作者的设计意图是( )A.突出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的巨大贡献B.对邓小平未能亲眼目睹香港的回归表示遗憾.回忆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D.庆祝香港的回归,祝愿香港繁荣昌盛解析: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主张,为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答案:A5.2012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

“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原则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解析:“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1.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邓小平这一提法是对下列哪一文件的阐述和发展()A. 《中美联合公报》B. 《告台湾同胞书》C.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2.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A. 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B. 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C. 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D.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3.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 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4.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身份会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5.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

”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 “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C. “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6.我国政府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A.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的取得C.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削弱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7.“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C.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D.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8.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6-2 祖国统一大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山东省安丘市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4)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1届高三月考,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解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据此本题中最主要的国际意义指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选B项。

答案:B5.(浙江临海市白云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4)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可见,保持香港“继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的正确政策B.香港回归祖国怀抱C.力促英国签署联合声明D.以治权换主权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可采用排除法。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可排除C、D两选项,再根据题意排除B项。

答案:A6.(福建省上杭一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15)“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犹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过:“过去的真正形象,只是在瞬间闪烁而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练习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的构想D.香港的回归2.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自治权B.香港回归后,我国变成了联邦制国家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香港的高度自治授权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区域自治” B.“政治协商”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5.1997年,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权。

对此,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益强大的中国驱散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道残阳。

”你对这个评论的看法是( )A.正确。

香港回归标志着英国殖民帝国历史的最终结束B.正确。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错误。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D.错误。

英国依然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国和政治大国6.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拉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 D.享有权力不同7.“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犹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过:“过去的真正形象,只是在瞬间闪烁而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某某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中B.《中华人民某某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C.《告某某同胞书》中D.《反分裂国家法》中答案:C2.“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某某问题而提出B.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首次运用是成功解决了澳门问题D.已得到某某各界的广泛赞同答案:B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A.国家统一问题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问题D.党派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4.1984年2月,指出:“统一后,某某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个观点表明()A.统一的前提是社会主义B.某某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某某D.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答案:B5.“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

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

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

”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C.某某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解析:根据题干“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分析,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应当是某某回归祖国。

答案:C6.“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

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

”这首诗表明()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答案:C7.2008年12月15日,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变成了现实。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某某同胞书》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达成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试题汇编 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试题汇编 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2013·江苏单科·22)(13分)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光辉业迹,已成定论。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

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

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
望。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4分)【考点】台湾问题
【答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2分)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2分)
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有()①台湾问题②少数民族问题③边界问题④香港、澳门问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却首先在香港、澳门回归上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不适用于②③。

答案: D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行使主权②“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对“一国两制”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一国两制”中,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但不是完全自治,涉及外交、国防等国家的主权仍由中央政府负责。

答案: C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的构想被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解析:“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

香港、澳门能通过外交手段收回,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答案: D4.下列有关澳门回归的史实,正确的有()①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是澳门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②结束了葡萄牙长达400多年的占领③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澳门特区可以和台湾地区一样拥有高度自治权和军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澳门回归祖国可以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 D5.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新人教版必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新人教版必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知能演练学业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随堂巩固]1.(2015·某某学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解析:选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艺方针,与国家统一大业无关,故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属于处理中共与各某某党派之间关系的方针,与国家统一大业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某某、澳门、某某问题的构想,成为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属于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

2.(2015·某某学考)如图反映的是中英某某政权交接仪式,从此,中国对某某恢复行使主权。

这一事件发生于( )A.1982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解析:选B。

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国恢复对某某行使主权。

3.(2015·某某学考)2015年3月,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

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两岸三通的扩大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解析:选A。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A项正确;海协、海基会的沟通是达成“九二共识”的前提,故B项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是2008年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并不是政治基础和前提,故C项错误;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

4.(2016·某某德阳高一期末考试)以下是少儿读物新三字经中的片段,“为大计,方针活,□制度,存□国。

九□年,某某归,九□年,澳门回”。

依次补全该片段应该填入( ) A.两、一、七、九B.一、两、五、七C.两、两、七、八D.一、五、七、两解析:选A。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单选题1.20世纪90年头,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干脆“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19年4~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

这表明()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④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同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②③3.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A. 台湾问题B. 香港问题C. 中美关系问题D. 中日关系问题4.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事实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

”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

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头初()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C. 中国处理台河问题的方式有所调整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5.香港、澳门能够回来的根本缘由是()A、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港澳同胞心向祖国C、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D、中国共产党的努力6.之所以说“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A.“一国两制”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B.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的C.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构想,有利于维护稳定统一D.符合中国的国情7.据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确定东海舰队“干脆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

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6单元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6单元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解析:A 材料表明可以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内部问题,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形势,海峡两岸关系有所缓和,这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之一,故A项正确。

2.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邓小平的智慧是提出( )A.四项基本原则B.“一国两制”C.恢复高考D.改革开放解析:B 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主要是处理西方殖民者与中国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一国两制”上,B项正确。

其他选项与“恩怨情仇”无关。

3.“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上述文献最有可能出自于( )A.《告台湾同胞书》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汪辜会谈D.九二共识解析:A 据材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可知当时双方还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正确。

4.(2018·河南商丘期末)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

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A.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B.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别行政区行政事务C.“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D.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强调香港并不是完全的自治,而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故A项正确;中央驻香港的部队维护的只是香港治安问题并不参与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而非香港问题提出的,故C项错误;回归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前提,D项因果关系颠倒。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某某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某某《联合公报》中B.《中美建交公报》中C.《告某某同胞书》中D.《反分裂国家法》中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某某同胞书》,首次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2.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某某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某某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某某’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A.《声明》为英国干涉某某事务埋下了伏笔B.某某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C.某某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D.某某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某某可独自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经济、文化关系并订立协议,这表明某某有高度自治权,但与英国干涉某某事务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某某特别行政区不具有外交和国防权,故B、C两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应选D项。

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制度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D.享有的权利不同,而某某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4.美国中华会馆主席X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在这十年间,回流某某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

”出现外流港人回港的主要因素在于( )A.中央政府对某某的大力支持B.某某地区的稳定繁荣C.内地与某某关系的日益密切D.国际局势的日趋缓和,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保持了稳定与繁荣的局面,它对全球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5.“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两岸关系“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习俗D.不同的发展水平,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某某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最新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最新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时分层作业(限时20分钟)[学业达标练]1.“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导学号:84162152】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D.贯彻了民主平等的原则B[“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2.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说明( )【导学号:84162153】A.两党都支持国家统一B.国民党是台独的主要力量之一C.“一个中国”原则是国共两党的主要分歧D.国共两党矛盾不可调和A[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都强调两岸一家,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国民党支持两岸统一,故B项错误;国共两党都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区别在于统一的主体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故C项错误;两党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有共识,故D项错误。

]3.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的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B[A项错误,1999年澳门回归标志着外国占领的结束;C项与香港回归无关;香港一直对推动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无所谓“新的发展时期”,D项错误;B项正确体现了其回归意义。

] 4.台湾学者鲁凡之在《论中国——神州巨变》中指出:“先进”而力量微弱的香港与“落后”而力量强大的大陆之间互相牵制,遂使“一国两制”实行。

对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是( )A.社会制度的优越B.叶落归根的观念C.祖国大陆国力的增强D.香港经济的疲软C[由材料中的信息“‘先进’而力量微弱的香港与‘落后’而力量强大的大陆”可知,学者强调祖国大陆国力的增强对香港的吸引作用,故本题应选C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新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1.(2019·聊城高一期中)下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 )A.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B.“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C.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解析:选A。

1979年元旦《告某某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故B项错误;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故D项错误。

2.(2018·某某学考)1992年,祖国大陆海协会与某某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方式统一中国解析:选B。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某某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

3.(2018·某某学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某某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某某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某某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某某义B.一个中国C.和平统一D.两岸三通解析:选B。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三某某义是孙某某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A项错误;“和平统一”方针是大陆对台政策,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C项错误;“两岸三通”是两岸交流的方式,故D项错误。

4.(2019·某某红桥区高一检测)中英《关于某某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某某主权回归后,中国在某某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平等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解析:选D。

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故A项错误;某某有高度的自治权,但需要服从中华人民某某国的管辖,故B项错误;某某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体现了“一国两制”原则,故D项正确。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跟踪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一、基础训练题(艺术班必做)1.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表明了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的践踏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A.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3.下列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是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对《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密切了党群关系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5.在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 ①人事自治②民主选举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监督⑥协管自治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二、能力提高题(一)选择题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大革命”博物馆的构想。

他说:建立“文化大革命”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论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与练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与练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与练【重点讲解】【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港、澳、台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政策长期不变。

即长期保持这些地区现行制度。

〔4〕保证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意义:“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民心所向。

它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也为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二】“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两者的区别〔1〕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2〕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3〕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4〕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难点分析】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历史根据〔1〕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3〕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
C.一边一国D.一中一台
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一国两制”。

答案:B
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其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含义的理解。

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非完全自治,对外不能行使外交权,即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故选B。

答案:B
3.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B.一个中国
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答案:B
4.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而设计的宣传画突出了邓小平的形象,你认为作者的设计意图是()
A.突出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的巨大贡献
B.对邓小平未能亲眼目睹香港的回归表示遗憾
C.回忆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
D.庆祝香港的回归,祝愿香港繁荣昌盛
解析: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主张,为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答案:A
5.2012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

“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解析:“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

一个中国的含义各自表述,就是大陆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方面认为是中华民国。

答案:B
6.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解析:香港、澳门在回归前由外国占领,回归时自然要派自己的军队来行使主权。

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情,所以台湾完全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答案:D
7.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进行为期5天的“福建祖地行”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连战引用此诗句的用意是()
A.表达对“台独”势力的强烈谴责
B.希望两岸迅速实现统一
C.形容台湾、福建同根同宗的关系
D.对海峡两岸关系前途的担忧和无奈
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应仔细提炼材料信息。

由题干中的“福建祖地行”来考虑其诗句的用意,最可能形容两地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故选C。

答案:C
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①是发生在1979年,②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③实现时间是在2008年,④形成的时间是在1992年,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胡连会”到2008年4月的“胡萧会”,使国人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材料四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

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报道
(1)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2分)
(2)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都坚持怎样的立场?(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8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为了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6分)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统一问题,围绕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努力展开。

第(1)问实际考查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方针,即“一国两制”;第(2)问注意从本质上寻找三代领导人的共性;第(3)问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一国两制”的重要实践;第(4)问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运用。

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一个中国。

(3)重大成就:香港、澳门回归。

历史意义:洗雪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台独”势力(岛内分裂势力)、外国(西方)反华势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