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
年级:高一科目:语文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18《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理解个人生活遭遇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词人,反复诵读词作,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共同探讨词的意境及情感。
3、理解词人深切的情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预习案】一、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李煜:字崇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
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开宝八年(975)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被押解北上,软禁为囚。
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所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表达对往事的无限留恋大多哀婉凄绝,《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他的绝笔词。
诗歌写作背景:《导与练》第160页二、朗读指导1、感情基调:悲哀、伤感语调:低沉、慢速、长叹2、吟咏诗韵:节奏、停顿、速度、感情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探究案】1、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简述词的上下阕内容:1、这首词能传诵千载而不衰,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讨论:这六句中,哪些是写自然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事变化无常?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愁怎样的形态?【检测案】1、完成《导与练》第160页巩固训练1—3题。
苏教版必修4《虞美人》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虞美人【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2.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学生学法指导】:这是一篇伤时感事的词,可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圈划、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字词,感受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相融和的情感。
【知识链接】:一、解释词牌虞美人,词牌名。
给人的感觉:美丽,一种夜色深沉的美丽,一种灯火阑珊的美丽。
由词牌想到项羽悲怆的呐喊:“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愈兮愈兮奈若何”。
那时那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英雄末路,引出了千古凄美的故事:霸王别姬。
当年美人虞姬为绝项羽后顾之忧,拔剑自刎,血染之地开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取名虞美人。
二、作者及背景结合注释(1),学生讲述。
教师补充:李煜当政期间,不理国政,沉迷声色,逃避现实,宋兵南下,屈辱投降,因词惹祸,生于7月7日,死于7月7日,而我们知道,7月7日,是中国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
所以,李煜死在这一天,有些离奇而又感伤。
但更为离奇的是他是个重瞳。
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历史上有此现象的还有项羽和舜帝。
在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李煜与项羽和舜帝相比,过于柔弱,但作为词人,他是词坛里响当当的君王。
所以后人凭吊李煜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学习过程】: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此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①“春花”,生命与希望。
但春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②“秋月”,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宁静而从容,恬淡而悠远。
但月又是那么敏感而多情,多少因时空距离而不能相见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以寄相思。
《虞美人》教案(附导学案)
《虞美人》教案《虞美人》学案(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3、感受李煜词中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2、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课前预习】1、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说出“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诗歌”,以词为证,例词要朗读,感受解说要简明。
【教师补充归纳】:李煜为偏安一隅之一国主,晚年被俘。
他即位时,南唐形势岌岌可危,内外危机深化,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15年苟且偷安的生活,纵情生活,侈陈游宴,但这时他也感觉到无法摆脱的没落的命运,故其前期词在华艳温馨中时时流露出些许哀愁;而后期他在亡国的惨境中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词里倾泻他“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
李词可分三个时期:一是幼年到964年,他生活美满幸福,精神适意,物质方面备极奢华,其词华艳温馨,多写调情、幽会、惆怅、欢愉、清歌、曼舞,写对人生的眷念;二是964年至975年亡国被俘北迁,李煜痛失爱妻娇儿,国势日衰,其词由乐观变为悲观,黯淡萧索,顿感人生无常;三是975年至978年被害,囚徒生活使他备受艰辛与侮辱,其词歌咏孤独、梦和对人生的厌倦,使他的词有哀怨凄绝的“以血书”的特色,写出了士大夫们人人感到而苦于说不出的悲哀。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第一篇:虞美人导学案答案《虞美人》导学案答案【自主探究】1、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作者是如何表现愁情的?(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
原来锦衣玉食,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手法:对比、虚实结合(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
在往事之叹中,其实暗含着今昔对比(手法)(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认得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止步。
(4)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最后两句词。
最后两句词的妙处在于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词人运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其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又如春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第二篇:虞美人导学案(最新)《虞美人》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人:编写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2.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预习案】【知识链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研究目标:1.鉴赏XXX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时数:一课时一、课前预1、字音。
玉砌槛菊()XXX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XXX、五代、北宋初年XXX约艳丽XXX、XXX、XXXXXXXXX、XXX、XXX、│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XXXXXXXXX照│XXX前期XXX高唱│XXX、XXX南宋后期│哀感│XXX、XXX2、作者及配景引见XXX(937-978),字,南唐中主XXX第六子,史称。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庭糊口、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XXX以亡国的沉痛,赋以自身豪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XXX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紧张的位置,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促进了一大步,扩展了词的表现领域。
XXX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搜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XXX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
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XXX开宝八年(975),XXX攻克金陵,XXX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XXX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三年后,XXX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XXX,不久,XXX便被毒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理解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导学内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导学步骤】第一步:背景介绍在开始分析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杜牧。
杜牧是唐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杜牧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身处乱世之中的他经历了许多沧桑变故,这也为他的诗创造了丰富的素材和感慨。
第二步:整体理解让我们先通读一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了解整首诗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第三步:诗歌分析注:以下内容仅为支持理解,不需要在作文中出现标题。
第一节:描写春花诗中首先描绘了春花的美丽和短暂的存在。
通过生动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春花的绚烂和流逝,进而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思考。
第二节:描写秋月接着,诗人切换到描绘秋月的场景。
秋月同样象征着美好和消逝,通过对秋月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凸显了时光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第三节:抒发感慨最后一节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他深深地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不可持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充满了怀念和留恋之情。
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诗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的学习,我们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诗歌分析可以看出,杜牧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这样的诗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也使其成为了杜牧的经典之作。
注:此文以课程教学思路为基础,可能在字数限制上稍有超出,但保证文章内容切题、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虞美人》,掌握其词牌特点和基本结构,理解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的历史背景与创作心境。
其次,品味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精妙词句,感受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领略李煜在词坛上的卓越成就。
再者,通过对《虞美人》的赏析,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最后,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永恒价值。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虞美人》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朝代的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
2.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本指_______、_______等美好的事物。
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指的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虞美人》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过去欢乐自由的生活。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忧伤。
C. “雕栏玉砌应犹在”暗示了词人昔日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靡。
D.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的绵长与深重。
2. 关于《虞美人》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B.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C. 体现了词人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D. 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三、简答题1. 请分析《虞美人》中词人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比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三、全诗译文《虞美人》全诗译文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年年都有,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过往的多少事,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虞美人导学案1
《虞美人》导学案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要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词的意境美,情韵美。
2. 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鉴赏诗词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欣赏古词,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再加以播放歌曲,使学生沉浸在忧伤的乐曲中,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测。
1、了解李煜和时代背景二、整体感知(一)问题:本词的情感核心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原因?(二)问题: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么样写“愁情”的?提示: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明确答案:一次对比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短暂无常)—----(永恒不变)实(现实)———虚(回忆)往事之叹,往事之哀,感慨万端。
二次对比小楼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永恒不变)————(短暂无常)实(现实)————虚(过去)亡国之痛,悲愁满胸。
三次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没变)————(人变)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悲痛之情铺天盖地。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写愁的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明确答案:用春水来比喻愁,•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将愁情化为绵延不尽的春水,喷薄而出,不可遏制。
四、赏析李煜的《浪淘沙》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虞美人》导学案高二语文编者:林正姿【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3、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
【学习重点】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学习难点】深刻地体会词人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情感。
【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词中帝,亡国君)1、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李后主。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封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李煜因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养成他非常率真任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像贾宝玉的类型。
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没有心机,不懂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成为一个无能昏庸的君主;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生活豪华奢侈,没有节制,而导致国破家亡。
也因为率真任性,所以,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仍然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所反省和节制。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封作违侯命,由国君降而为俘虏,穿戴白衣白帽,开始屈辱的后半生。
他曾经对旧日宫女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又对当时已成为宋臣的旧臣说:“悔不该错杀了潘佑、李平。
”潘佑、李平都是因为在南唐灭亡前向李煜直谏被杀。
当时这位旧臣听见后主在这种情景下还说这种话,吓得不敢吭声。
后来宋太宗问及,徐铉不敢隐瞒,据实说了李煜的话。
宋太宗听了,于是,对李煜有了猜忌之心,据说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公元978年七月初七,这天既是乞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
后主,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写下了《虞美人》词。
也就在这个晚上,它传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2、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学习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学法指导】1.“思、疑、释、练”课堂模式。
2.探究法,合作法,诵读法,背诵法。
【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词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
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学术语为“片”或“阕”。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2.走近作者——李煜(1)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
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知识链接】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
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
《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
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
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用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步骤一、介绍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二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三、研读(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⒈“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掌握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
3. 了解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二、导学内容1. 虞美人的基本信息虞美人,学名为罂粟科虞美人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其花朵呈现鲜艳的红色或粉色,花瓣薄而脆弱,花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虞美人又被称为“东方玫瑰”,是传统园艺中备受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
2. 虞美人的特点虞美人是一种生长较快的多年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植株高度较低,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
- 叶片呈羽状复叶,绿色且较为细长。
- 花朵较大,花瓣呈现红色或粉色,花形美丽。
- 花期较短,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持续几周。
3. 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虞美人作为观赏植物,需要一定的栽培和养护技巧:- 生态环境: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性较强,但在高温季节需要避免暴晒。
- 土壤要求:喜欢肥沃、疏松、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最适宜。
- 浇水管理:夏季高温期间要保持良好的湿润,但避免水渍过多,以免引发病害。
- 施肥注意:虞美人生长期需要适当的施肥,但过量施肥容易导致植株过旺而减少花朵数量。
- 疾病防治:注意预防虞美人的常见病虫害,如蚜虫、黑斑病等,可以采用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4. 虞美人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虞美人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象征美丽:虞美人的花朵美丽绚丽,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并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象征烈士:虞美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虞姬以自焚抗争为国家作出牺牲并成为烈士,因此虞美人也被赋予了英勇的象征意义。
- 象征爱情和悲剧:虞美人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象征爱情和悲剧的形象,其美丽而短暂的花期正好符合了这种悲剧性的象征。
三、导学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掌握了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并了解了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虞美人导学案导学案含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学习难点结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诗海拾贝】《思帝乡》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
年少轻狂,任意不知羞。
为比花容,一身罗裳玉搔首。
休言愁!秋日游,落英缤纷花满头。
儿郎情深,依依双泪流,恨离愁。
不忍别,待到山崩水断流!冬日游,似水云雪落满头。
莫是谁家少年不知愁。
纵无心,跌入云泥,相看笑不休!春天的时候这个少女出门看到一个美男子,然后一见钟情,认为只要自己能嫁给这个人,哪怕是最后被休弃也心甘情愿;夏天的时候和少女和少年已经在一起了,两个人耳鬓厮磨,浓情蜜意,穿的花枝招展,到处晒幸福,一点都不知收敛,一点愁绪都没有;秋天这个少年和少女要分别了,两个人感情很深,泪流满面,不想分别,希望如果要分别,也是等到山崩水断流了;冬天的时候,就只剩少女一个人了,她愁肠满结,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愁大,要是哪个现在笑话她皱着眉头的样子,哪怕是无心的,等到那个嘲笑的人也有烦恼忧愁的时候,自己一定不吝啬嘲笑,笑个不停。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时年25岁,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经是宋过的属国,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在宋都汴梁过了约三年的囚居生活。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知识链接】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
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
《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
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
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预习自测重要字词释义了:了结,完结往事知多少:(课下注释)东风:春风犹:还朱颜:(课下注释)指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改:改变(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地位、心情)课堂探究1、全词的词眼是那个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词人的“愁”情有哪些?又是如何来写“愁”的?结合文本具体说下。
(1)、愁。
(2)(3)、人生无常(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物是人非(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怀念故国(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哀叹亡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本词如何体现了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愁的表现、意境美:春花秋月图、故国月明图、雕栏玉砌图意象美: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雕栏玉砌、朱颜、春水3、词中两次提到月的意象,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1、望月思乡2、望月怀人3、望月感怀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东西,但李煜降宋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屈辱生活的延续,所以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使词人更添愁闷。
“故国明月”则是表达词人对故国的怀念。
合作探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愁情?设问(自问自答)、比喻(以水喻愁)、夸张、化虚为实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虞美人》学历案(含答案)
《虞美人》学历案【课标要求】1. 领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了解李煜生平及艺术风格。
2.品析意象手法,感受意境美、情感美和音乐美。
3.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无限愁情。
【评价任务】1. 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李煜的生平及《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2. 通过课前预习及学习活动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达成目标1,初步指向学习目标2。
3. 通过环节二、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3。
【学习过程】◆前备知识提示1.介绍词牌来源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2.词人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命如玄机,身为君王,却沦为阶下囚,为人所害;才华横溢,因词曲成就,又被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赵翼评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在弦月盈盈的夜晚,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却要饮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
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
3.李煜文学成就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此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抒发怎样的情感?
4、抓住主要意象“月”来体悟一代词家李煜绝命词作《虞美人》所抒发的情感。
5、拓展活动
是啊,春水的冰冷,连绵,不舍昼夜,无穷无尽,正如被囚居的李煜满腔的愁绪,这里一江春水流走的不仅仅是愁,更是一代亡国之君多情才子屈辱的血和泪。
法国作家缪塞说过“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我们这首词之所以感觉是那么的美。
这是李煜以自己生命为代价凝聚而成的,作为一个词人,他是成功的,作为一代君王,又有些遗憾!如果可能,我们坐上神舟x号宇宙飞船,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南唐,你想要对李煜说什么?要求:
女生:可以从君王或词人的角度选择一个去写。
男生:把自己当作李煜去反思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音。
玉砌.()槛.菊()李煜.()暮蔼.()
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字,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
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
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3.李煜诗词知多少
默写学过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
你还知道李煜的哪些词?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古诗词中的回忆,追忆集锦:你见过哪些表现对往事追忆的诗歌?请自行补充)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表现时序更替的说法有哪些?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时间变化自行补充)
(自行补充课内外读过的写月的古诗词)
4、词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收集一些将抽象的愁情写得具体可感的诗句。
(每组不少于两句,不得重复)
四、迁移训练: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2、简析末句中,与《虞美人》末句异曲同工之处。
《虞美人》学案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重光李后主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思故国家园,自己的亲人及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2、“又”,再次,暗示伤心人站在楼上遥望东边的故国已是多次了,这实景描写写出了对故国的无穷眷念。
3、“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
(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三、拓展延伸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7.遍问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四、迁移训练
1、D
2、以水喻愁恨,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连绵不绝、无穷无尽的愁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