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秦议帝号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①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②,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③、御史大夫劫④、廷尉斯⑤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⑥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⑦,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⑧,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⑨,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解读】商周的天子称“王”,诸侯称“公”。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王”。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秦王嬴政对于原先的王号感到不过瘾,认为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后世”,便决定称“帝”,于是让臣下议其帝号。

丞相等以为古有三皇之说,泰皇最贵,便建议以泰皇为号。

嬴政意犹未尽,决定兼取三皇与五帝之号,号曰“皇帝”。

意在表明,不仅他在现世间至高无上,最为尊贵,就是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相比,他也是最为伟大,最为尊贵。

在这次议帝号过程中,秦王嬴政做了以下决定:①今后以“皇帝”为号。

其意即如上述。

②他本人称“始皇帝”,以后即以世计数,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意思是,他的帝统,千秋万世,不得改变,也不会改变。

③今后皇帝的命令,称为“制”“诏”,皇帝自称“朕”。

这三字为皇帝所专用,他人不得使用。

④废除谥法。

其实质是严禁臣下议皇帝,以突显皇帝的至高无上。

秦始皇死后,其臣下果然没有为他加谥号。

秦朝的中央集权

秦朝的中央集权

秦朝的中央集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特点是强调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得以确立,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背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秦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崛起,先后兼并了六国,最终统一了中国。

这一历程中,秦国逐渐形成了强大的中央政权,并奠定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君权至上:秦朝君主以王位继承为核心,强调君权的绝对性。

秦始皇被尊称为始皇帝,其地位至高无上,一统天下。

2.郡县制度:秦朝实行郡县制度,通过设立郡和县来管理地方。

郡县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命,并负责执行中央政令,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徭役制度:秦朝设立了严格的徭役制度,将农民征发到中央进行劳动,以满足中央的经济需求。

这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权力下放:虽然强调中央集权,但秦朝也通过设立军事区划和地方行政机构等方式,将一部分行政权力下放到地方。

这种权力下放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广大的疆域。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促进国家统一: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2.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稳定性:中央集权制度确保了秦朝中央政权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对后世影响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的王朝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绝对控制。

这种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引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给中国历史上后来的中央集权王朝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背景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历史上存在着长期的封建割据,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形成一个分裂的政治局面。

这给秦王嬴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为了实现统一,嬴政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削弱诸侯的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的实施1.郡县制的实施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在各个地区设立郡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官员来管理统治。

这种制度使得中央政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控制,确保了统一的法律和行政系统的落实。

2.车同轨制度秦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辆轨道等基本制度,称为车同轨制度。

这种制度确保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3.推行简化文字秦王嬴政在继位后推行了简化文字的政策,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标准。

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和统治更加顺畅,确保了中央政权的集权化。

4.推行县制秦朝推行了县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县,由县官来管理。

这种制度强化了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实现了较为精细的行政管理。

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对秦朝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强化了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推行使得经济、文化、行政等方面的统一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秦朝统一的制度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后来中央集权王朝的基础。

2.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央政权能够更加直接地掌握各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3.培养了中国的中央文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推行可以追溯到秦朝开始的中央文化,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后来中央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稳定社会秩序。

4.对封建制度的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封建制度,为后来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变迁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本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

2. 史料分析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3. 问题探究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秦始皇的画像或秦朝的文物图片,提问学生对秦朝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秦朝统一的背景和过程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

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强调统一的重大意义。

皇帝制度讲解皇帝制度的特点,如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等。

分析皇帝制度对秦朝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三公九卿制展示三公九卿制的组织结构图,介绍各官职的职责和地位。

分析三公九卿制的特点和作用,如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等。

郡县制讲解郡县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秦朝的具体实施情况。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析郡县制的优势和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 课堂小结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强调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钱穆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原因、条件)
1、人民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混战后, 渴望统一。 2、秦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 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3、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秦 兼 并 六 国
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
①全国分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内容:郡下设县。 ②建立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 或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评价:巩固全国的统治。 ②县制机构管理的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 都产生深远影响。
皇帝
郡 县 制
中央机构 郡 县 乡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虎符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 皇权至上 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 半符各有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皇帝,左在阳陵”12字。发兵时, 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P10学思之窗,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 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 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 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答案: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 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皇帝猜忌, 残暴的个性。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的决策方式。 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 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 随意性。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 没有独立性。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选修四,P5—6)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三公九 政治上: 卿制以集大权于皇帝,地方实行郡 县制以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各地经济 经济上: 文化交流
军事上: 北击匈奴,南征越族;修筑长城和
“直道”
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一、秦的统一
前221年、嬴政、秦统一全国、咸阳 1、秦统一的过程?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3、秦统一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1、 秦 统 一 的 过 程:

1、秦统一的过程:
北到长城
辽东
西 到 陇 西
北击匈奴
临洮
西南夷
南攻百越
东 到 大 海
南到南海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提示:社会基础、人民需要、秦国实力、个人努力
(顶峰并走向衰落)
明朝(强化)
元朝(发展)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
制建立的史实;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
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 成为秦王朝政 材料一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 治制度的基本 ‘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特征 皇帝独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 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 权力高度集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 的标志 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家天下”的皇位继 皇权至上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另一体现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2.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 221 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嬴政称“始皇帝”。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皇帝制度
(1)皇位世袭:嬴政自称“始皇帝”,希望皇位世代传承,永掌皇权。

(2)皇帝独尊: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3)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2)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3.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长或县令是县的长官。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对秦朝:巩固了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 消极影响
容易导致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必修1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1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下设县
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影响: 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全国的统治
分封制
以血缘为基础
郡县制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诸侯官位、封土 官员皇帝任命、派 世袭 遣 地方容易出现割 地方服从中央,加 据 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 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民族关系: 进行大规模移民,加强民族融合
交通: 统一车轨,修建骊道
3、地方郡县制
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1、历史沿革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全国分36郡 最高长官称郡守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和影响: 作用: 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型或“人体”型垂直管 理机构,将每个地方、每户人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为“首脑”;丞相为“心脏”;御史 大夫、太尉为“臂膀”;郡县为“腿子”
“金字塔”型政权机构
“人”型政权机构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平百越,修凿灵渠 思想文化: 统一文化,焚书坑儒
对内变法
战国
“尊王”称雄 竞争激烈
吴起变法-楚 邹忌改革-齐 商鞅变法-秦
对外兼并
小国被吞 七雄奠定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一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条件)
3. 秦的统一
1)条件:
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 秦国强大 嬴政努力
2)过程: 韩赵魏楚燕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法家代表人民渴望安宁,统一 成为历史潮流。 (5)个人: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专制主义(君臣关系): 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具体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 针对地方分权而言,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 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矛盾:中央vs地方)
拓展:郡县制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积极影响: ★ 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 的进步; ★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 根本上否认了分封制,打破了诸侯割据的状况,加 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廷尉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赞成实行郡县制
1.形成过程: 春秋时期初设郡县;战国各大国广泛实行;秦统一后 全面推行。 2.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 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 长官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 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 和兵役。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秦国统一六国
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 年的时间,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 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单选题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在秦朝突出表现为()A. 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 建立完善的选官制度C. 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D. 制定系统的法律制度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始终到20世纪,中心政府能向每个农夫干脆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缘由在于()A. 宗法制B. 中心集权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3.《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退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

”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 “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B. 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心政务C. 严格嫡庶权益安排,“封建亲戚,以为屏藩”D. 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4.实行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体制的一大进步,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 郡县长官干脆由中心任免B. 贵族不得担当地方行政长官C. 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限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现代化”理解精确的是()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6.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调B.都加强了中心集权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7.学者王亚楠指出,“有了这一项根本确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修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政权,其建立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在秦朝统治下,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发展,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分裂到统一—秦朝的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陆分为多个诸侯国,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而当时秦国位于黄河中游,主要以耕作为生,人口较多,实力发展良好。

公元前247年,秦国的统一战争开始,历经二十多年,终于成功实现华夏大陆的整体统一。

而此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开始逐渐形成。

加强中央集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政治官制的调整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对政治官制的调整。

他取消了各诸侯国的行政区划,而是设立了36个郡,直接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来管理。

此外,他还取消了封建爵位,通过推行法家思想,培养出一大批重视实际能力的官僚,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

中央集权的强化秦朝时期,中央政府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首先就是取消了中央政权下的分封制度,直接派遣官员去管理地方。

同时,他还将诸侯国的领土纳入了秦朝的管辖范围,实现了对华夏大陆的整体统一。

此外,他还建设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长城等,从而筑起了采取“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吸收先进文化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还得益于秦始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他派遣大量的使者到其他的国家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并推广它们,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的文化理念和技术。

另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整顿和审查,将一些先进的思想及政治制度引进中国。

回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汉、唐、明等王朝,他们都以中央集权的形式来进行治理。

可以说,秦朝正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先河。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 不能独揽大权,保证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 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专为皇室而设,是为 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4)官僚制度下,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 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政府的 性,易发展为割据势 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关系 力,导致分裂
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1、都为巩固统治。2、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基本内容
(2)地方制度: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作用如何?
材料一 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 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1、条件: 2、经过: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4.交通: 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 北击匈奴,南平百越(设三郡) 修筑长城 6.法律: 制定严刑峻法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方法:全面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观点
3、原则:
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客观、公正的分析
3、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①统一中国,结束了数百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拓展中国的版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笔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笔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笔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导语】在高一历史学习之初,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课堂笔记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可以记录很多知识点。

下面是作者为你推荐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期望能帮到你。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1.背景:年龄战国诸侯争霸吞并战争2.条件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③客观:人民期望统一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苗条城、移民等。

5.影响①终止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独裁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增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换、民族融会,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1.内容①权利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④皇位世袭2.特点皇位世袭——权利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独裁制度的重要特点三、中央官制1.内容:三公九卿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2.特点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控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独裁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独裁*,缺少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1.背景:①年龄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连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收辖。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先秦政治制度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元特征】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演变过程中,夏商周继承较多部族统治方式,形成以宗法制为代表的政治制度。

秦汉大一统,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以后历代王朝不断完善这一体制;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

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后来,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

清朝虽设置军机处,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典是西方米民主政治的起源,它创立的很多民主原则,至今为后人所沿用。

罗马建立的法治制度,对后来的法制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知识网络】)民主政治历程伯利克里改革——————【考点清单】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周朝的建立 (2)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3)宗法制的内容及作用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秦的统一 (2) 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3) 秦朝的郡县制 (4) 秦朝的中央官制 (5)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诸卿制度、郡县制,是高考的相对热点,周朝的建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周朝的建立”应主要掌握时间、人物和都城;分封制应掌握内容和历史作用;宗法制应掌握特点和深远影响;并了解两种制度互为表里的关系。

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的最大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并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秦的统一掌握人物和时间;皇帝制度了解“皇帝”的由来、中央官制及郡县制应掌握内容、特点,认识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知识结构
(一)背景: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条件、时间、人物
(二)形成
皇位世袭
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2、秦朝的官制
(1)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2)地方官制:郡县制
(3)特点和作用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1、积极作用:秦朝疆域的形成,国力增强
推行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2、消极作用:激化矛盾,导致秦的暴政与灭亡(陈胜吴广起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很多同学看过《寻秦记》吧?在这个电视剧中,秦王嬴政只是项少龙的一个配角,而这节课我们要把他当主角讲,电视剧是虚构的,但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更好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背景:秦朝的建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周天子失去了调停诸侯之间矛盾和厉害冲突的权威,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自阶级社会以来第一个长时期的分裂混战的时期,春秋时期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战国时有“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是由谁统一的?(秦)那么秦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
长期的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七雄则纷纷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商鞅变法是列国变法中最彻底最成功的,虽然商鞅因变法而死,但变法的措施却得到推行,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以此为基础,秦王嬴政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230)、赵(228)、魏(225)、楚(223)、燕(222)、齐(221)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条件: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
人物:嬴政
2、形成(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的称号和皇位世袭: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嬴政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王”的称谓不足以显示他的能力、权势和地位,于是下令群臣议名号,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泰皇)
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

“皇帝”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

课本第九页[历史纵横]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清楚地说明了这点。

“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

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
“五帝”是指炎帝、黄帝、颛顼、尧和舜。

是指少昊氏、颛顼、帝喾、尧及舜。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的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利的制度和方法,首创了皇帝制度,那皇帝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制度有哪些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2)秦朝的官制
秦始皇除了皇帝制度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

秦朝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指什么?各有什么职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第九页。

(学生回答)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九卿则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除此以外,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统治,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就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请大家看一下第10页的[学思之窗]
那么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王绾:燕齐楚等地距秦朝统治中心关中地区遥远,不分封皇子镇守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的经验,实行分封制,秦朝统治才能长久。

李斯: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控制,是造成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根源;历史是发展的,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有利于秦王朝的统治。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呢?
分封制和郡县制
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

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个人手中。

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那么,秦朝官僚机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牵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作用:确保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具有双重性,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秦的统治,另外我们也能从秦的灭亡也能看到它消极作用的一面
积极作用
(1)秦朝疆域的形成
学生看图指出秦统治范围
统一后的秦朝疆域非常辽阔,不仅占有原六国的土地,而且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使疆域不断扩大。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2)巩固统一的措施
主要有:颁布秦律: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进行修订、补充,作为统一法律颁发全国。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战国时因诸侯割据,各国度量衡差异较大。

秦统一后,以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为标准,全国划一。

颁布诏书,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作为全国标准使用器具。

战国时的货币繁杂多样,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货币,以圆形方孔钱“秦半两”为统一货币。

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以上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


以上几点和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没有什么联系?(由此引导得出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学生看书归纳(略)
秦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是与它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直接相关的。

秦朝之所以能颁布秦律通行全国,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修建驰道和灵渠以及移民等,也说明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正因为这套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行之有效,所以才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这是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消极作用
秦的暴政与灭亡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缔造者,是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进步作用的杰出历史人物,但同时又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秦的暴政,激起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秦始皇亲手缔造的秦帝国便在他死后仅仅两年多就灭亡了,其中的历史教训是发人深省的。

从中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消极一面:权力过分集中,容易腐化。

它在政治的腐败,思想文化的控制(如焚书坑儒)、赋役的无度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

最终也因此而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

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三)课堂小结: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四、质疑与反思:
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保存。

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

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

这时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魏王屈服令晋鄙按兵不动。

赵国相国见魏不肯进兵,就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魏国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通过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出魏王亲自掌握的半个虎符,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然后率兵8万,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围。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

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为题写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

由此故事也可看出当时虎符制度的严密。

鸡鸣狗盗《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

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

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