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2013--2014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合集下载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英语试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英语试题

平顶山市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三英语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A. Rainy.B. Cloudy.C. Sunny.2.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Teacher and student.B. Doctor and patient.C. Driver and passenger.3.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speakers to go to London by train?A. 1 hour.B. 2 hours.C. 3 hours.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factory.B. In a classroom.C. In a bookstore.5. What did the man win in his dream?A. A holiday.B. A new car.C. A lot of mone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平顶山市宝丰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平顶山市宝丰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2013秋•宝丰县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固态氯化钠B.液态氯化镁C.氨水D.液态氯化氨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答:解:A、固态氯化钠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熔态MgCl2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且是完全电离的,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C、氨水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液态氯化氨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为易错点.2.(3分)(2011秋•金华期末)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C.蒸馏、过滤、萃取、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蒸馏与分馏;分液和萃取.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普通漏斗用语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解答:解:因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因普通漏斗用语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因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分液或萃取、蒸发,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离的原理和仪器,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3.(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根据浓硫酸溶解于水放热和它们的密度大小判断;②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③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防止发生爆炸;④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判断.解答:解:①稀释浓硫酸,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水的密度较小,浮于液面上,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液滴飞溅,引发安全事故,故①正确;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外溅伤人,引发安全事故,故②错误;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会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故③正确;④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应用湿抹布扑盖,不能泼水,因为酒精和水互溶,泼水会使燃烧继续,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也免不了遇到一些危及的安全问题,同学们应该养成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4.(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试纸的使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根据各实验操作所需仪器,即可找出均需要的仪器.解答: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及容量瓶等;②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表面皿或玻璃片等仪器;③过滤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④蒸发用到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以上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所需要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5.(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某同学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碘,下面对此实验的有关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考点:分液和萃取.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分液漏斗上层液体不能从下口流出.解答:解:A.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故A 正确;B.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故B正确;C.分液漏放出液体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故C正确;D.分液漏斗要上层上口出,下层下口出,若上层也从下口出就会引起交叉沾污.故D 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液漏斗的使用,难度不大.6.(3分)(2012秋•忻州期末)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根据容量瓶的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操作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容量瓶是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它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瓶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使用时要先检验密闭性,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或长期储存溶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容量瓶的结构和使用注意问题,较简单.7.(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O2与CuO不反应;B.CO2与Na2CO3反应;C.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Cl;D.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O2与CuO不反应,应通过灼热的Cu粉末,故A错误;B.CO2与Na2CO3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C.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Cl,可将杂质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D.应加入KOH,否则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提纯和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注意提纯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g C.g D.g考点:摩尔质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根据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均为 6.02×10﹣23个,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来计算.解答:解:假设有1mol该原子,由摩尔质量知道质量是Mg,1mol原子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个(N A=6.02×1023),所以N A个原子的质量是Mg,即1g原子的质量是(N A=6.02×10﹣2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较简单.9.(3分)(2013•南关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考点:气体摩尔体积.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B、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C、根据分子数N=nN A=N A来回答;D、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必须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解答:解:A、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故A错误;B、因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都是大概相同的,分子很小,此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数,故B正确;C、根据分子数N=nN A=N A,若体积不同,不同状态下气体的Vm也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可能相同,故C错误;D、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必须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分子体积的音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10.(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摩尔质量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根据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B、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C、根据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D、根据公式n=cV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A 正确;B、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C、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D、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可以根据公式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题,是对教材公式的考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11.(3分)(2013•上海模拟)某固态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B的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以下对B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1个氧原子B.有2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D.有2个A原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 m相同,根据n=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 m相同,由n=可知,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有1molO2可生成2molB,则B中应含有1个O,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2.(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C.常温常压下,48gO3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D.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况下水不是气态;B、氮气和氧气均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N A来计算;C、根据氧原子数=N A×一个分子中氧原子数来计算;D、Vm=22.4L/mol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解答: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态,Vm=22.4L/mol不适用,22.4L水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以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不确定,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N=N A=×6.02×1023,故B正确;C、常温常压下,48g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N=N A×一个分子中氧原子数=N A=3N A=3×6.02×1023,故C错误;D、Vm=22.4L/mol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没指名状态,所以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确定,原子数不确定,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体,熟记宏观量和微观量之间的关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Fe3+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n=计算mg Fe3+的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式计算n(SO42﹣),再根据c=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mg Fe3+的物质的量==mol,由化学式可知n(SO42﹣)=n(Fe3+)=×mol=mol,故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明确硫酸根与铁离子关系是关键,可以利用电荷守恒计算.14.(3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20gA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 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100g/mol B.108g/mol C.55g/mol D.96g/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可计算E的质量,结合M=计算摩尔质量.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应有m(A)+m(B)=m(C)+m(D)+m(E),则m(E)=20g+14g﹣8.8g﹣3.6g=21.6g,M(E)==108g/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解答该题.15.(3分)(2009秋•长春期末)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③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等,碳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物质的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质量关系和密度关系.解答:解: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等,碳原子个数相等,CO2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同物质的量时,二者质量不同,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不同,体积相同,则密度不同,所以:相等的有分子数以及所含碳原子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之间的计算公式的运用.16.(3分)(2012•桃城区校级三模)在某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将80gNaOH 投入220g水中,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的密度为1.2g/m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2mol/L B.2.0mol/L C.5.0mol/L D.7.5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首先根据溶解度判断80gNaOH是否完全溶解在220g水中,然后根据V=计算溶液的体积,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已知在某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20g,设220g水溶解xg水,则有:解之得x=44,说明NaOH并没有完全溶解,则溶液的质量为220g+44g=264g,溶质的质量为44g,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1mol,溶液的体积为=220ml=0.22L,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5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首先判断80gNaOH是否完全溶解在220g水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17.(6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 是BaCl2,B是K2CO3,C是NaSO4.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H2SO4与K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与NaSO4不反应,无现象.解答:解:H2SO4与K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与NaSO4不反应,无现象,A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为BaCl2,B产生无色气体,说明B为BaCl2,C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为NaSO4,故答案为:BaCl2;K2CO3;NaSO4.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检验及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此外还可加入NaHSO4进行检验.18.(16分)(2013秋•宝丰县校级期末)(1)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 2.24 L,它与标准状况下 3.36 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64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3)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 2.80 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6.72 L.(4)同温同压下,SO2与氦气的密度之比为16:1 ;若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6 .考点: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n=、V=n×Vm及分子的构成来计算;(2)利用n=、V=n×Vm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来分析;(3)根据V=n×Vm并利用混合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来列式计算;(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相同质量时,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解答:解:(1)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设它与标准状况下V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0.1mol×3=×2,解得V=3.36,故答案为:2.24;3.36;(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64g•mol﹣1,又气体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故答案为:64g•mol﹣1;32;(3)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mol,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解得x=0.1mol,y=0.3mol,CO的质量为0.1mol×28g/mol=2.80g,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故答案为:2.80;6.72;(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SO2与氦气的密度之比为64g/mol:4g/mol=16:1,相同质量时,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则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4g/mol:64g/mol=1:16,故答案为:16:1;1:16.点评:本题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明确质量、体积、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19.(7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①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因制蒸馏水填写“不需要温度计”也可给分);②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2)A仪器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仪器的名称是冷凝管.(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考点:蒸馏与分馏.专题:实验题.分析: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时用到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解答:解:(1)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处(因制蒸馏水填写“不需要温度计”也可给分);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低进高出;(2)由仪器的结构可知,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3)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碎瓷片,故答案为:加沸石(或碎瓷片).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蒸馏水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实验操作要点,学习中注意正确操作方法和实验的注意事项.20.(6分)(2013秋•上蔡县校级期末)在除杂质的实验操作中,为了将溶液中的杂质完全除去,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质试剂.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少量Na2SO4、MgCl2,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试简要说明(1)加入过量BaCl2的溶液的原因使SO42﹣完全沉淀而除去.(2)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的原因使Ba2+完全沉淀而除去.(3)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OH﹣、CO32﹣,得到NaCl溶液.考点:粗盐提纯.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除杂时,为了保证所有的杂质全部除尽,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解答:解:(1)粗盐中含有杂质离子硫酸根离子,钡离子可以使SO42﹣沉淀,为使SO42﹣完全沉淀而除去,加入的BaCl2溶液必须过量,故答案为:使SO42﹣完全沉淀而除去;(2)除去粗盐中杂质离子硫酸根离子时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碳酸根离子可以使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为使多余的钡离子完全沉淀而除去,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故答案为:使Ba2+完全沉淀而除去;(3)除去杂质离子镁离子、三价铁离子时,所加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除去钡离子时,所加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氢氧根和过量的酸根碳酸根离子必须加盐酸除去,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OH﹣、CO32﹣,得到NaCl溶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以及所加除杂试剂的用量.21.(11分)(2012秋•枣强县期末)实验室要配制100mL 0.5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仪器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AB :A.锥形瓶 B.2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100mL容量瓶 F.天平(2)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烧杯、玻璃棒、药匙.(3)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容积、使用温度,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查漏.(4)配制完毕后,老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B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将溶解冷却后的溶液直接转入容量瓶后就进行定容操作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5)通过计算可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 2.9 克.若用4mol/L的NaCl浓溶液配制100mL 0.5mol•L﹣1的稀溶液,应用量筒量取12.5 mL该浓溶液.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2)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选择所用仪器.(3)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容积、使用温度.配制最后需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分析判断.(5)根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4mol/LNaCl浓溶液的体积.解答:解:(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肯定不会用到仪器为:锥形瓶、200mL容量瓶.故选:AB.(2)由(1)中配制操作步骤可知,还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药匙.(3)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容积、使用温度.配制最后需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容积、使用温度;查漏.(4)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氯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氯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D.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故选:B.(5)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氯化钠的质量为m=0.1L×0.5mol•L﹣。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其中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主要诸侯国是A.燕国、齐国B.宋国、鲁国C.齐国、鲁国D.晋国、楚国2.有位叫吴翔君的是春秋时代后期人,祖先是贵族,到他这一代已无法享有食邑、俸禄,沦落为平民,以教书为业不再享有世袭特权。

他面临此困境,其时代背景是A.封建制度逐渐解体B.学校制度兴起C.宗法制度废除D.周天子废除贵族特权3.徐琛是西晋时代南阳人,白日耕作,夜晚苦读诗书,几次投书给当地官员与朝廷自荐都没有下文,他打算一辈子耕田终老。

徐琛的仕宦之路主要受到当时哪一体制的掣肘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明末大儒黄宗羲遭受国破家亡的伤痛后,写下了“有明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文句,认为明代政治运作不良是始于朱元璋废丞相。

朱元璋废除历史上已实施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的目的是A.化解群雄割据的局面B.避免外戚干政的发生C.精简机构以裁汰冗官D.巩固皇权,防止篡权5.某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A.中书省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6.《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这一条款实际上A.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华贸易的公平性B.英国势力开始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C.表明英国被迫对中国做出有限的让步D.大大有利于洋货涌人中国7.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

此人的观点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B.具有主观臆断性C.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8.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河南平顶山2013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

河南平顶山2013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

平顶山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32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B.固体CaCl2常用作NH3的干燥剂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特性,钢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8.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B.6.4g的S2和S8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总数为0.2 N AC.1L 0.1mol/L氯化铁溶液中,含有0.1N A个Fe3+D.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2N A9.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 ΔH>0 , 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B.0~5 min内,v(H2)=0.1 mol/(L·min)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11.分子式为C10H14的芳烃,其只含一个侧链的结构可能有A.2种B.3种C.4种D.5种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B.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C.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13.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4~2014学年末调研考试高 一 语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4~2014学年末调研考试高 一 语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4~2014学年末调研考试高一语高考语文2014-01-21 0038河南省平顶山市2014~2014学年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第Ⅰ卷答案将序号涂在答题卡内,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 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遒劲(jìng)翌年(yì)颤动(chàn)越国以鄙远(bì)B.停泊(bï)弄堂(lîng)隽永(juàn)流水脉脉(mî)C.逢孙(páng)游说(shuō)肄业(yì)长歌当哭(dàng)D.婀娜(nuï)葳蕤(ruí)枕藉(jī)纤纤作细步(x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砥砺浸渍流连忘返急不遐择B.敷衍窈窕班驳陆离义愤填膺C.羁绊婆娑涸辙之鲋穿流不息D.造诣谬误不假思索绿树成阴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成语使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毁了身体,荒了学业。

(使用不当,因为“夙兴夜寐”是形容勤劳的,是褒义词,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B.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使用不当,“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是贬义词,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C.佳节又重阳,古城开封龙亭公园内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使用恰当,因为“姹紫嫣红”是形容花儿鲜艳美丽,这里形容菊花好看,运用恰当。

)D.有这样扎实的功底,郑先生顺水推舟,十分轻巧地完成了他的《谈城说事》一书。

(使用不当,因为“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这里的使用与句意不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2014.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把第I卷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内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对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B.速度、速率C.力、平均速度D.速度变化量、加速度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依次经过A、B、C三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v、2v和4v,已知AB 之间距离是s,则BC之间距离是()A. 16sB. 12sC. 4sD. 3s3、2013年6月11日,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下列有关“神舟十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十号”飞船2013年6月11日晚17时38分02秒发射升空,其中17时38分02秒指的是时刻B.地面控制人员检测飞船在高空的运行位置时可以将飞船看做质点C.假设“神舟十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则飞船绕地球一周,位移最大 2是2R,路程最大是RD.“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后加速上升阶段,飞船的重力变大。

4、下列各组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1N 、3N、5NB.6N 、6N、6NC.2N 、3N、7ND.2N 、8N、9N5、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由于墙壁形变而产生B.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6、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

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

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至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D ,然后弹起。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平顶山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三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若复数3+(a -1)i =b -2i (a ,b ∈R ),z =a +bi ,则复数2z 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A .64B .92C .78D .563.右图是计算函数y =)2,0,23,2,3x x x x x ⎧,⎪⎨⎪⎩ln(-≤--<≤>值的程序框图,在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的是A .y =ln (-x ),y =0,y =2xB .y =ln (-x ),y =2x ,y =0C .y =0,y =2x ,y =ln (-x )D .y =0,y =ln (-x ),y =2x4.若l 、m 、n 是空间中互不相同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两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若α∥β,l ⊂α,n ⊂β,则l ∥nB .若α⊥β,l ⊂α,则l ⊥βC .若l ⊥n ,m ⊥n ,则l ∥mD .若l ⊥α,l ∥β,则α⊥β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x +x +1<0”,则⌝p :“x ∀∈R ,均有2x +x +1≥0”B .命题“若2x -3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为“若x ≠1,则2x -3x +2≠0”C .若p ∧q 是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D .“x >2”是“2x -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将函数f (x )=sin (ωx +ϕ)的图象向左平移2π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值不可能等于A .4B .6C .8D .127.已知点P (x ,y )满足条件0,50,0,x y x y a ⎧⎪⎨⎪⎩--2≤+2y -≥-≤点A (2,1),且|OP |·cos ∠AOP 的最大值为a 的值是A .1B .2C .3D .48.如图,A ,B ,C 是圆O 上的三点,CO 的延长线与线段AB 交于圆内一点D ,OC uuu r =x OA uu r +y OB uu u r ,则A .0<x +y <1B .x +y >1C .x +y <-1D .-1<x +y <09.对x ∀∈R ,函数f (x )=2x +bx +c 的值恒非负,若b >3,则3b 1+b +c -的最小值为 A .3 B .4 C .5 D .710.以双曲线2163x 2y -=的右焦点为圆心与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A .260x x 2+y -= B .2(3)9x 2-+y =C .260x x 2+y +=D .2(3)3x 2-+y =11.对任意实数a ,b ,函数F (a ,b )=12(a +b -|a -b |),如果函数f (x )=-2x +2x +3,g (x )=x +1,那么函数G (x )=F (f (x ),g (x ))的最大值等于A .2B .3C .4D .-112.对于数集X ={-1,x 1,x 2,…,n x },其中0<x 1<x 2<…<n x ,n ≥2,定义向量的集合Y ={a |a =(s ,t ),s ∈X ,t ∈X},若对任意a 1∈Y ,存在a 2∈Y ,使得a l ·a 2=0,则称X 具有性质P .例如{-1,1,2}具有性质P .若X 具有性质P ,且x 1=1,x 2= q (q 为常数),则有穷数列x 1,x 2,…,n x 的通项公式为A .1i i x q -=,i =1,2,…,n .B .1(1)(1)i i x i q ---=1+,i =1,2,…,n .C .(1)i x i q -=1+,i =1,2,…,n .D .2422i q q x i i --2=+,i =1,2,…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等差数列{n a }中,a 1>0,10a ·11a <0,若此数列的前10项和10S =36,前18项和 18S =12,则数列{|n a |}的前18项和为_____________.14.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为球O 的直径,且SC =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15.设直线y =ax +1(a >0)与曲线lg(21)12x lgy --||=恰有2个公共点,则a 的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__.16.已知抛物线C :2x =4y 与点M (32,-1),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MA u u u r ·MB uuu r =0,则直线AB 与抛物线C 围成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cosx ,),b =(2cosx ,sinx ),且f (x )=a ·b . (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Ⅱ)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a +2c )cosB =-bcosA 成立,求f (A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举办“青工技能大赛”,比赛共设三关,第一、二关各有两个问题,两个问题全解决方可进入下一关,第三关有三个问题,只要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则闯关成功.每过一关可依次获得100分、300分、500分的积分.小明对三关中每个问题正确解决的概率依次为45、34、23,且每个问题正确解决与否相互独立. (Ⅰ)求小明通过第一关但未过第二关的概率;(Ⅱ)用X 表示小明的最后积分,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BC =1,BB 1 =2,∠BCC 1=90°,AB ⊥侧面BB 1C 1C .(Ⅰ)求直线C 1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Ⅱ)在棱CC 1(不包含端点C ,C 1)上确定一点E 的位置,使得EA ⊥EB 1(要求说明理由);(Ⅲ)在(Ⅱ)的条件下,若AB A -EB 1-A 1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E :2221x a b2y +=(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左焦点为F ,动直线x =m (|m |<a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A 1P 与A 2Q 的交点M 的轨迹落在双曲线212x 2-y =上. (Ⅰ)求椭圆E 的方程;(Ⅱ)过F 点的直线l 与E 相交A 、B 两点,与圆22x a 2+y =相交于C 、D 两点,求AB |||CD |的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 (x )=2x -mlnx ,h (x )=2x -x +a .(Ⅰ)当a =0时,f (x )≥h (x )在(1,+∞)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Ⅱ)当m =2时,若函数k (x )=f (x )-h (x )在[1,3]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Ⅲ)是否存在实数m ,使函数f (x )和函数h (x )在公共定义域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已知⊙O 和⊙M 相交于A ,B 两点,AD 为⊙M 的直径,直线BD 交⊙O 于点C ,点G 为弧BD 的中点,连结AG 分别交⊙O 、BD 于点E 、F ,连结CE .(Ⅰ)求证:AC 为⊙O 的直径;(Ⅱ)求证:AG ·EF =CE ·GD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a b ϕϕ⎧⎨⎩=cos y =sin (a >b >0,ϕ为参 数),已知曲线C 上的点M (1,2)对应的参数ϕ=3π. (Ⅰ)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若点A (ρ1,θ),B (ρ2,θ+2π)在曲线C 上,求211ρ+221ρ的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设a ,b ,c ∈(0,+∞),求证:2a b +2b c +2c a≥a +b +c ; (Ⅱ)已知a +b =1,对a ∀,b ∈(0,+∞),1a +4b ≥|2x -1|-|x +1|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平顶山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C 2.B 3.B 4.D 5.C 6.B 7.B 8.C 9.C 10.D 11.B 12.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60 14.615. (1,2)(2,3) 16. 1252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解:(I )∵(cos )x x =a ,(2cos ,sin )x x =b ,∴()f x =⋅a b =22cos cos x x x +=1cos 222sin(2)16x x x π+=++.∴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3分 由πππ2π()262k x k k π-≤+≤∈Z +2+2,得ππππ()36k x k k -≤≤∈Z ++, ∴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π[ππ]()36k k k -∈Z ++,. ………………6分 (Ⅱ)由正弦定理得:(sin 2sin )cos sin cos A C B B A +=-,∴sin()2sin cos A B C B +=-, ∴cos 2B 1=-. 又∵B 为三角形的内角,∴3B 2π=. ………………9分 ∴()2sin(2)16f A A π=++. ∵03A π<<,∴2666A ππ5π<+<, ∴1sin(2)126A π<+≤,∴()(2,3]f A ∈. ………………12分 18.解:(Ⅰ)设事件A =“小明通过第一关但未过第二关”,第一关第i 个问题正确解决为事件A i (i =1,2),第二关第i 个问题正确解决为事件B i (i =1,2),则124()()5P A P A ==,123()()4P B P B ==. 又∵12121212()A A A B B B B B B =⋅⋅⋅+⋅+⋅,∴1212()()()(1()())P A P A P A P B P B =⋅⋅-⋅22437()[1()]5425=⨯-=.………………5分(Ⅱ){0,100,400,900}X ∈.249(0)1()525P X ==-=,7(100)25P X ==. ………………7分 223123431217(400)()()[()()]5433375P X C ==⨯⨯+⨯⨯=, 9774(900)125257515P X ==---=. ………………9分∴X 的分布列为9774916()0100400900252575153E X =⨯+⨯+⨯+⨯=.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 2分)解:如图,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B ,1(1,2,0)C ,1(0,2,0)B . (Ⅰ)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的法向量1(0,2,0)BB =,1(1,2,0)BC =, 设BC 1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θ,则11sin |cos ,|BB BC θ=<>= ………………4分 (Ⅱ)设(1,,0)E y ,(0,0,)A z ,则1(1,2,0)EB y =--,(1,,)EA y z =--. ∵EA ⊥1EB ,∴11(2)0EA EB y y ⋅=--=,∴1y =,即(1,1,0)E ,即E 是CC 1的中点. ………………8分 (Ⅲ)∵A ,则(1,1,AE =,1(1,1,0)B E =-.设平面1AEB 的法向量为111(,,)x y z =n ,则10,0AE B E ⎧⋅=⎪⎨⋅=⎪⎩n n 111110,0.x y x y ⎧+=⎪⇔⎨-=⎪⎩ 取(1,1=n .∵(1,1,0)BE =,1110BE B E ⋅=-=,∴1BE B E ⊥.又11BE A B ⊥,∴BE ⊥平面11A B E ,∴平面11A B E 的法向量为(1,1,0)BE =, ∴2cos ,2||BE BE BE ⋅<>==⋅n n |n |,∴二面角A —EB 1—A 1的大小为45°. ………………12分20.(本小题满分1 2分)解:(Ⅰ)由题意可设(,)M x y ,00(,)P x y ,00(,)Q x y -,则010:()y A P y x a x a =++ (1),020:()y A Q y x a x a-=-- (2), 将方程(1)(2)相乘得22220220()y y x a x a=--- ………………3分 ∵00(,)P x y 在椭圆上,∴2222002()b y a x a =-,代入上式,可得 22222()b y x a a =-,即(,)M x y 的轨迹方程为22221x y a b -=. 又∵M 的轨迹在双曲线2212x y -=上, ∴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12x y +=. ………………6分 (Ⅱ)设11(,)A x y ,22(,)B x y ,将AB :1x my =-代入椭圆方程得22(2)210m y my +--=, ∴12|||AB y y =-==.………………8分而||CD ==∴||||AB CD λ==. ………………9分令211t m =+,[0,1]t ∈(AB 为x 轴时,m 不存在,此时t =0),得λ=. 由于函数3()32f x x x =-++在[1,1]-上递减(易用导数的方法得之),∴t =0,即m 不存在时,max 1λ=,t =1,即m =0时,min 2λ=.∴||||AB CD 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 2分) 解:(Ⅰ)当0a =时,由()()f x h x ≥在(1,+∞)上恒成立,可得ln x m x ≤. 记()ln x x x ϕ=,求得2ln 1()ln x x xϕ-'=. ………………2分 ∴当(1,e)x ∈时,()0x ϕ'<,当(e,+)x ∈∞时,()0x ϕ'>.∴当e x =时,min ()(e)=e x ϕϕ=.∴m e ≤. ………………4分(Ⅱ)函数()()()k x f x h x =-在[1,3]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等价于方程2ln x x a -=在[1,3]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令()2ln x x x ψ=-,则2()1x xψ'=-. ∴当[1,2]x ∈时,()0x ψ'<,()x ψ递减;当[2,3]x ∈时,()0x ψ'>,()x ψ递增. ………………6分∴min ()(2)22ln 2x ψψ==-,而(1)1ψ=,(3)32ln 3ψ=-, ∴只需(2)(3)a ψψ<≤,故a 的取值范围是 (22ln 232ln3]--,.………………8分 (Ⅲ)存在12m =,使函数()f x 和函数()h x 在公共定义域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22()2m x m f x x x x-'=-=,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 若0m ≤,则()0f x '≥,函数()f x 在(0,+)∞上递增,不合题意;若0m >,由()0f x '>,可解得x >x <.∴函数()f x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10分 而函数()h x 在1(0,)2上递减,在1(,)2+∞12=,得12m =. ∴12m =时,函数()f x 和函数()h x 在公共定义域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12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解:(Ⅰ)连结DG ,AB ,∵AD 为⊙M 的直径,∴︒=∠=∠90AGD ABD . 在⊙O 中,︒=∠=∠=∠90ABD AEC ABC , ∴AC 为⊙O 的直径. ……………4分 (Ⅱ) ∵ ︒=∠90AEC ,∴︒=∠90CEF ,∵点G 为弧BD 的中点,∴GAD BAG ∠=∠.在⊙O 中,ECB BAE ∠=∠,∴AGD ∆∽ECF ∆,∴AG ⋅EF =CE ⋅GD . ……………10分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解:(I )将)23,1(M 及对应的参数3πϕ=,代入⎩⎨⎧==ϕϕsin cos b y a x ,可解得⎩⎨⎧==12b a , ∴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ϕϕsin cos 2y x (ϕ为参数). ∴消去参数ϕ得到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422=+y x . ……………5分 (II )将1422=+y x 化成极坐标方程为2222cos sin 14ρθρθ+=. ∵点),(1θρA ,)2,(2πθρ+B 在曲线C 上, ∴1sin 4cos 221221=+θρθρ,1cos 4sin 222222=+θρθρ, ∴45)cos 4sin ()sin 4cos (1122222221=+++=+θθθθρρ. ……………10分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解:(Ⅰ)∵222a b ab +≥,∴22a b a b +≥,同理22b c b c +≥,22c a c a +≥. · · A B C D G EF O M相加得222222a b c a b c b c a a b c ++≥+++++, ∴222a b c a b c b c a ++≥++. …………4分(Ⅱ)∵ a >0,b >0 且a +b =1, ∴ 1a +4b =(a +b )( 1a +4b )=5+b a +4ab ≥9, ∴1a +4b 的最小值为9. … …………7分 ∵对,(0,)a b ∀∈+∞,14|21||1|x x a b +≥--+恒成立,∴|21||1|9x x --+≤. ∴当1x ≤-时,297x x -≤⇒≥-;当112x -<<时,393x x -≤⇒≥-;当12x ≥时,2911x x -≤⇒≤;∴711x -≤≤. … …………10分。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化学试题【人教版(新课标)】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化学试题【人教版(新课标)】

平顶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化学《必修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第1~16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17~22题为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气体中,与酸雨密切相关的是A.SO2B.N2C.CO2D. CO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含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效应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操作中,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的是A.蒸发B.蒸馏C.分液D.过滤4.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NO2B.只有NO C.NO2和H2D.NO2和NO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和24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1.5N A6.市售的食品包装中常带有一小包铁粉,并标有“吸氧剂”字样,这是利用了铁粉的A.氧化性B.还原性C.吸水性D.导电性7.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B.青铜C.黄铜D.水银8.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般只作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10.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A.Al3+、NO3―、K+、SO42ˉ B.Ca2+、H+、CO32ˉ、AlO2-C.OHˉ、SO42ˉ、NH4+、Al3+ D. K+、Ca2+、HCO3-、OH-1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CaCl2干燥B.NH3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C.NH3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用水吸收NH3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2+和Fe3+的是12.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A.NaOH溶液B.稀硫酸C.KSCN溶液D.酸性KMnO4溶液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 3+ +3H 2↑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CO32- + H2O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 +H2↑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AlO2-+ 4NH4++ 2H2O 14.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 mol/L Na+、0.4 mol/L Mg2+、0.4 mol/L Clˉ,则SO42ˉ为A.0.1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15.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116.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

高一试卷用

高一试卷用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面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 B.地域 C.信仰D.血缘3.“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使“政治权力等级世袭”中止的制度是A.分封制 B.皇帝制 C.内阁制 D.郡县制4.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命人点燃烽火,诸侯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

这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是A. 享有世袭统治权B. 提供军赋C.定期朝贡D.提供力役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7.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扫描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扫描版)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英语一、听力理解1-5 BCBCC 6-10 AB CCB 11-15 AA BAB 16-20 AACCB二、阅读理解:21-24 BADD 25-27 BDD 28-31 CCAD 32-35 ACBB 36-40 CGBEA三、完形填空41-45 BACDA 46-50 DBCAA 51-55 CBAAD 56-60 CBCDD四、语篇填空:61. who/that 62.But 63.a 64.hid 65.Another66. about\of 67.it 68.saying 69.will be70.greatly五、短文改错:1. a 改为 an2. for 改为of 3 drove 改为drive 4. his 改为their 5.去掉to 6. another改为 other 7. have 改为 had 8. happy前加were9. question 改为 questions 10. plan改为planning六、书面表达Dear Mr. Wang,I’m glad to tell you that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English study since I became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When I started senior English in the beginning, I found it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what we learned in junior school and I almost lost heart. Later, I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so I got up early every morning, recited English words, listened to English tapes and did a lot of exercises. I also asked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for better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Now, I have improved my English greatly. And I’m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great help in your class.Wish you all the best.Yours,Li Hua【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第五档(很好);(21-25分)1.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平顶山市宝丰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平顶山市宝丰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宝丰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四大题,21小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2.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有效,否则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He:4 Cl:35.5 N:14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固态氯化钠B.液态氯化镁C.氨水D.液态氯化氨2.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C.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3.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5.某同学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碘,下面对此实验的有关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6.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

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

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完成1~4题。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而导致A.“磁暴”B.极光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或中断D.耀斑现象3.下列叙述中,与地球特殊性成因无关的是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4.下列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金属矿产资源③地震④风海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g为下地幔),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B.c为生物圈,e为岩石圈C.a、b、c三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零6.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读右图,完成7~9题。

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8.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那么,在②处进行绿化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9.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③可能存在于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10~13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doc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doc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

2.第Ⅰ卷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3.请将答题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溯历史渊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中国古代史上,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反映出①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因统治政策不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③该现象破坏生产,造成社会动荡④中央集权制度弊端丛生,阻碍社会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这表明唐太宗主张A.让宰相等大臣享有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应当废除专制统治4.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突出表现在A.废除丞相 B.设立内阁 C.废除科举制 D.设置军机处5.有人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称为西方文明之源。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6.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

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

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材料说明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7.1789年,英国公布《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A.使议会得到了罢免君主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正式宣告废除封建制度D.剥夺了国王的一切特权8.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开明专制原则B.权力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D.三权分立原则9.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以后德国确立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政体 B.君主专制政体C.君主立宪政体D.联邦制政体10.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A.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工业革命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C.英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比中国强大D.清朝统治腐朽国内矛盾尖锐11.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最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是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孙中山及时对国民党进行改造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两党的革命目的趋于一致13.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4.《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危害是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清政府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④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