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的特点及实施建议——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视点
探究“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浙江温岭市松门镇中学(317511) 吕金兰
[摘 要]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在实际的语文阅 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文体,做到因“裁”施教。同时,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坚持学生 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关系。对于课外阅读教学,教师应采取名著导读与古诗文阅读结合的模式,构建“1+X”课型。
三、“三位一体”的阅读课型教学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出现构建了新的阅读教学结构, 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课型。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融合这三种阅读教学 模式,处理好这三种阅读课型呢?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 点建议: 1. 课外阅读:名著与古诗文阅读并重,构建“1+X” 阅读课型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很多新 的建议,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量,提 高阅读技能。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每 册都安排了阅读名著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 阅读教学时,应首选新课标推荐的书籍。部编本语文教 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加注重对阅读方法的引导。例如, 每本书编写的名著简介、专题探究、阅读方法指导等模 块,都在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单篇阅读的习惯,培养他们 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另外,除了教材推荐的书目外,教 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适合、相关的两本自主阅读书籍。 教师选择的书籍要符合初中生的阅读需求,符合单元的 教学主题。表 1 以七年级为例:
是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主 选择阅读方式,并在其中获得相应的阅读经验,最终强 化自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的教学目的是丰富、扩展 学生的阅读量,强调“名著导读、古诗词积累”的阅读效 果,是一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总而言之,“教 读”作为阅读基础,“自读”作为阅读应用,“课外阅读”作 为阅读的延伸,三者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课 型。
课堂,尤其是有领导在的公开课课堂,我们发现很多教 师都不敢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想方设法让 学生讲,变着法子让学生分析。于是乎,一些新的怪象 就产生了:滥用多媒体,却称之为“用好现代化手段”;动 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却称之为“凸现主体地位”;缺乏 新意的无聊问答,却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学生在 课堂上泛泛而读,却称之为“自读自语”;教师无关教学 内容的插科打诨,却称之为“走向综合”等。教师千方百 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
������������������������������������������������������������������������������������������������������������������������������������������������������������������������������������������������������������������������������������������������������������������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三位一体”;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14-02
部编本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 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名著导 读”等多个板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在教材的 编写上有许多创新点。本文主要探究“三位一体”阅读 课型体系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试为当下的初中语文阅读 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一、“三位一体”阅读课型的内涵 阅读活动主要是运用文字获取信息,并通过信息认 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散思维,并最终获得一定审美体验 的活动。因此,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出现把阅读教学放到 了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 “教读、自读”为主,“名著导读、古诗文诵读”等为辅,它 们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课型结构。其中,“教读” 是指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完 成规定的阅读任务,最终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自读”
[参 考 文 献]
吴庆来 .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避免形式主义讨论[J]. 中学教学参 考,2015(10):23-2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中学教学参考 2019·1 下旬 14
语文·学科视点
中,教师应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通过运用 教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完成既定的阅读目标,自读 课还要以“随文标注”“阅读提示”的方式取代课后练习。 两种阅读课型的侧重点不同,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教 师只有了解得当,才能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 务。
那么教师需要怎样讲呢?教师要将功夫放在对教 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 “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务必调动 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教学不能走极 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改不能排斥教师的讲,要知道,当 年孔夫子讲学可是全靠讲啊,不是也带出了七十二贤弟 子吗?教师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 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讲得精当,讲在刀刃上。 学生各抒己见,加上教师精当的评点,可将学生的思维 引向深入;学生情景体验,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可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自读感悟,教师加以一 定的引导,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的内心就 会泛起美丽的涟漪。
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设计要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明确教读课 文和自读课文。其中教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应落实到相 应单元的语文素养培养目标上,教师可以将单元阅读内 容进行精细、全面化的讲解,然后通过举例的方பைடு நூலகம்,让学 生举一反三,从而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教读课应 具备课前预习、课后思考以及积累的步骤;而在自读课
语文新课程不能忽视教师的讲。因为“讲”并不等 于“满堂灌”,也并不一定就是“填鸭式”。教育要遵循青 少年心理发展规律,而学生正处于心理、思维发展的阶 段,在学习中,他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而教师不可 能都依靠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 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时间不允许,实在也没有这 个必要。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 学生“愤”与“悱”的时候,作为教师却因为怕讲而不“启” 不“发”,又如何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