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在急诊输液室和注射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已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FMEA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护士是医院急诊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其中包括暴露于血液、体液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暴露风险可能导致职业性伤害和责任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以保护护士的健康和安全。

FMEA是一种通过识别潜在失效模式和效应,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系统性方法。

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FMEA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暴露风险和导致这些风险的失效模式,从而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护士的暴露风险。

FMEA可以帮助急诊护士团队识别可能导致职业暴露的失效模式。

输液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针头滑脱、药物混淆等失效模式,都有可能导致护士的暴露风险。

通过FMEA的分析,可以对这些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性,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FMEA可以帮助急诊护士团队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评估其效果。

根据FMEA的分析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如加强培训、使用防护装备、改进工作流程等。

通过实施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

FMEA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FMEA的分析,可以帮助急诊护士团队全面地了解暴露风险的来源和可能性,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有助于保护急诊护士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FMEA在急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FMEA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工具,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随着医疗技术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新的暴露风险可能会不断出现,旧的风险控制措施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有效提高手术标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手术标本管理流程进行改进,评价其效果。

方法成立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FMEA小组,确立预防标本丢失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列出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分析可能失效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并计算出风险指数(RPN),根据风险指数高低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结果经过1年的工作实践,各项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评分降到了100分以下。

FMEA法有效的预防了手术室病理标本的丢失和标本质量的失控,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结论应用FMEA法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的各种潜在失效原因,能使可能影响标本送检质量的风险因素得到分级、量化,使制定的改进措施更加有针对性,从而降低标本丢失的风险。

标签: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一个程序或设计出现故障的方式和原因,并为改善故障提供建议和制定措施[1]。

FMEA的原理是分析系统组成的结构,粗略计算失效时结果的严重程度(S)、发生频次(O)和失效检验难度(D),算出风险指数(RPN=S×O×D)根据RPN多少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进或改进程度的大小,从而将风险因素完全去除或降到最低级别。

美国的医疗评审机构从2003年起要求各家医院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来减少风险流程,以保证在各种事件发生前就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最终有效的降低了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

手术室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术中切下的病理标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2]。

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低取决于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而标本送检的规范性正是制成高质量切片的关键一步[3]。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摘要:介绍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实施步骤,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管理应用的优势,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2001年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Joint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of Healthcar Organiza-tion,JCAHO)要求每家评审合格的医院每年至少进行一项前瞻性危险评估项目,并推荐使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failure modean and effect analyesis,FMEA)作为完成该任务的工具[1]。

失效模式和效益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el Analysis)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基于多学科团队工作的管理方法,简称FMEA[2]。

急诊科作为医院服务的窗口,重症病人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要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的必经之路,所以流程管理尤为重要。

可保证绿色通道的通畅、患者流程管理避免患者拥堵。

引入FMEA作为急诊管理工具和方法,对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FMEA程序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FMEA程序的实施过程FMEA程序实施分8个步骤:(1)选择一个高风险流程并组成团队;(2)画出流程图;(3)头脑风暴法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与后果,针对流程各个步骤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引起失效的原因;(4)为失效模式订出行动优先次序;(5)找出失效模式之根本原因;(6)重新设计流程;(7)分析与测试新流程;(8)实施与监测新流程。

为失效模式订出行动优先次序,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t,RPN),根据RPN的大小判断是否有必要对流程进行改进或确定流程各个环节改进的优先程度,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减少事后损失,提高系统安全性。

其公式为:RPN=S×O×D。

FMEA在医院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FMEA在医院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 4 6
① 培 训 教
现 行过程 控 制
科室 每月 清点 一次

培训 教 育
育 ; ② 医 生 站 安 装 电 子 药 物 说 明 书 手 册

培训 教育
培训教 育
培 训教 育
探 测度
RP N

14 4

14 4
1 0




在原 因对应 的给药过程 进行 F A ME
评分为 1 。 分
发生频度 ( 评价标准 : O) 根据血管
活性药物 给药过 程潜在 缺陷 发生可能
} 。见 表 3 析 。 严 重 度 ( )评 价 标 准 :回顾 血 管 S
性 药 物 不 良事 件 对 故 障 影 响 程 度 确
性及 频 度 进 行 评 分 。 生 频 度 非 常 高 , 发
1 0尺 度 打 分 。 1=重 要 性 最 小 ,1 -1 0

重要 性 最 大 , 过 专 家 评 估 及 病 人感 通
受 访 谈 确 定 分 值 。 程 输 入 和 质 量 关 键 流 要 素 关联 程 度 按 1 3 9的 尺 度 进 行 评 , , 估 ,1=很小 或 无 关 联 ;3= 中等 关 联 ; 9=关联 强 。总 分 = * l * 2 a b +ab +… ( a 表 示 流 程 输 入 ,b表 示 质 量 重 要 性 级 别, 表 2, 见 ) 总分 ≥ 10分 的 流 程 输入 0 对 应 的 输 出变 量 需 作 F A 分 析 , 评 ME 估 这些 变 量 降低 流 程 风 险 。
利 用 关 联 矩 阵 分 析 缺 陷 模 式 与 特 定 给药 过 程 中人 、机 、法 、料 、环等 输

“FMEA”模式在手术室安全带教管理中的应用

“FMEA”模式在手术室安全带教管理中的应用
5 4 6 —5 4 7
交 叉 配 血 不 合 原 因分 析 与 处 理
童 慧 ( 湖 南省益 阳市中心 医院 湖南 益阳
凝胶交叉配血 中遇到 的配血不合原 因, 探讨相 应防范和处理措 施, 提高输血科工作效率 , 保证 临床输血 安全。方法 回顾 分析 回顾 性分析2 0 1 3年7
[ 1 ] 沙薇, 沙 莉, 安晶红. 论 临床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的若干 问题[ J ] . 中外 医疗, 2 0 1 1 , 3 0 ( 1 0): 1 8 5. [ 2 ] 阿西 浅谈提 高医学检验工作质量[ J ] . 西藏医药杂志 , 2 0 1 l , 3 2 ( 3 ) : 4 7— 4 8 . [ 3 ] 周琼仙. 实施检验 医学 与临床 医学 的有 效沟通 , 提高临床检 验质量 [ J ] . 检 验 医学 与临床 , 2 0 1 1, 4 5 ( 1 9 ): 2 4 1 5—2 4 1 6 . [ 4 ] 宋磊. 临床 医学检验技 术应用 现状及发 展展望 [ J ] . 医疗检验 资讯 , 2 0 1 1 , 5 6 ( 6 ) :
月 至2 0 1 4年 l 2月共 2 l 例疑难配血病例。结果 出现配血 不合共 2 l 例, 其 中因纤维蛋 白过高 引起 4例 , 因冷凝 集引起 2 例, 因疾病和药物原 因引起 1 4例 , 因离心不足 引起 l 例。 结 论 检出直抗阳性红细胞是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主要原 因, 受血者输血前血 型的正确鉴定 、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 正确 的交叉配血试验有利于 为受血者找 到合适 的血 液输注 , 保证输血安全 、 有效。 【 关键词】 : 安全输血; 疑难配血 ; 微柱凝 胶; 不规则抗体 ; 【 中图分类号】 R 7 2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 ( 2 0 1 5 ) 0 4— 0 6 0 2一 O 1 压积红细胞 : 用3 7 c c温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 如仍有 凝集现象 , 将洗涤后 的红细胞 4 5 ℃ 水 浴放散 3 a r i n 或用巯基试剂处理以破坏 l g M, 交叉配血在 3 7 ℃进行。 3 . 2 . 2温 自身抗体 部分 免疫性 疾病 患者 , 血 清和红 细胞 中均具有 高效 的病 理性 自 身抗 体. 可与供血 者红 细 胞及 自身红 细胞 发生 凝集 , 造成 交叉 配 血 主次侧 均 发 生凝 集 。选 择灵 敏 、 准确 的配血方法并正确分析配血不合原 因, 对预防输血 反应的发生 和解 集 l o J 。在交叉配血时可采 取如下措施 : ( 1 ) 将患者红 细胞与 自身血浆 吸收 , 用 吸收后 的 决 临床及 时用 血具有重要 意义… 。现将 我院 自 2 0 1 3年 7月 至 2 0 1 4年 l 2月使用微 柱 血浆交叉配血 ; ( 2 ) 与多人份 A B O血型相 同的血液做配血试验. 选择 主侧凝 集最弱 的供 凝胶试 验( M G T ) 配血过程 中发现的配血不合情况进行整理 、 分析 , 报道如下。 m者血液 , 制成洗涤红细胞后输注 ; ( 3 ) 如果 自身抗体 干扰 A B O血 型鉴定 , 而患者 的病 1 材料与方法 情危急 , 需 紧急输血抢救生命 时 可立即给与 0型洗涤红细胞输注 1 . 1一般 资料 3 . 3疾病和药 物 I  ̄ I G T法的灵敏 度高 , 很容易 检出直抗 阳性 红细胞 , 这是 M G T法配 2 0 1 3年 7月 至 2 0 1 4年 l 2月在我 院的住院 患者 , 经临床 医生 申请输 血 l , 本科使 用 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本组直抗阳性的 1 4例标 本 , 配血均 表现为 主侧 阴性 , 次侧弱 阳性 M G T法行 同型配血发 现的 2 l 例 配血不合患 者。配血标本均用 乙二胺 四乙酸 ( E D T A ) 真 ( +~ ++) , 其他检查抗筛 阴性 , 自身对照阳性 , 直抗 阳性 , 在确认 m型鉴定 无误后 , 给 空采血管抽血抗凝 , 供血者血液来 自益 阳市 中心血站 。 予 输 注 红 细 胞 悬 液 无 不 良反 应 。 导 致 红 细 胞 直 抗 阳 性 的 原 因 很 多 , 除 大 家 所 熟 知 的 1 . 2试剂 与仪 器 溶血性输血反应 、 新 生儿溶血病 、 自身免疫性贫血等 , 其他如应用 了某些药 物 ( 以头孢菌 A B O、 R h ( D) 血型定型检测卡 、 不规则抗 体筛检卡均 为长春博讯 生物技术有 限公 司 素类最多见 ) 产生 了药物抗体 , 患者本身疾病原因如慢性肝炎 、 肝癌、 系统性红斑狼 疮和 产品 , 筛检谱 细胞来 自上海 生物 制品有 限公 司, 抗 人球 蛋白交 叉配血 来 自瑞士 达亚 慢性阻塞肺疾病等 , 以及反复输 血尤 其是输 注大 量血浆 的患 者 , 体内 的异体 血浆 蛋 门 美, 用 于配 制红细胞悬液 的生理盐水 为四川 I 科伦药业有 限公 司产品 ; 孵育器和专用离 ( 包括 l g 、 补体 ) 非特异性的吸附到红 细胞表 面 也是造 成直抗 阳性 的一个重 要原 因 。 心机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及瑞士达亚美产品。 直抗 阳性患者 的输血需结合临床 和血 型血清 学检查结 果 , 在排除 了同种抗 体和 自身免 1 . 3方 法 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后 , 可以进行输血治疗… I。若确定某种药物所致。应避免使 用 , 标本经 2 0 O O r / m i n 离心 5 m i n , 分离 血浆和 血细胞 , 用生理 盐水制 备 0 8 % 的红细 在停药一段时问后 , D A T结果可转 为阴性。 胞悬液 , 主侧 加受血者血浆 5 0 L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 5 O L , 次侧加供血者血浆 5 O L和 3 . 4假凝集 M G T法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假凝集 , 常见原因有 , ( 1 ) 颗 粒物堵 受血者红细胞悬液 5 0 L , 3 7 ℃ 准确孵育 1 5

FMEA失效模式在门诊患者肌内注射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FMEA失效模式在门诊患者肌内注射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谢晓梅. 1 】 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的做法与效果[ . J护理管理杂志, 0 , ] 2 9 0
94:35 . () —4 5
[ 季联群 . 景模 拟急 救演 练提 高 低年资 护士 应急 能力 的 体会 [ . 2 】 情 J 】 护 士进修 杂 志, 0 , (3: 1- 1. 2 9 41) 2 11 2 0 2 1 2
文章编号 :17— 14(01 9 0 5— 3 6 1 8 9 2 1 )2— 34 0
F A (aue ME Fir M e n f cA a s )是 15年起 源于宇航和 l d et nl i a E ys 90 美国军方 的质量管理 工具…,JA O 0 1 C H 在20 年修改评 鉴标准 ,指 出医
景与 实际情况相近 , 求护士抢救技 术达到熟练准 确 ,使护士 的抢救 要 技能得 到快 速提高。
3 . 6强化 了护士 的理 论知识
3 . 1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通 过护理查房结 合急救演 习的形式来培 训护士 ,使 护士真正 掌握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急危 重症 抢救预 案中制定的相 关知识 ,在 演练结束现场 提问 护士 ,内容包括急 危重症病例 的临床表现与观察护 理、抢救程序 、心
37推动了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
通过对急 救技术操作存在 高风险 因素的分析 ,指出急救 中可 能会
引发的法律纠纷 ,从而提高了护士 的法律意识 。采用护理查房 中结合
急诊 医护配合急救 演习方法 ,突出特 点是 :将所有 操作围绕着模 拟患 者病情 变化这一主 线,科学组织抢救 顺序 ,注重每 项操作 间的相 互影 响,注重结合实 际、贴 近临床 ,而且 现场抢救气氛 浓厚 、模拟病例 具

应用FMEA模式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的临床研究

应用FMEA模式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的临床研究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e f e c t o f f a i l u r e mo d e a n d e f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 F ME A) i n r e d u c i n g t h e r i s k o f
s e l e c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a n d o m n u mb e r t a b l e me t h o d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o f 1 6 0 c a s e s .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w e r e g i v e n r o u t i n e n u r s i n g a n d i r s k ma n a g e me n t .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o t e n t i l a f a i l u r e mo d e , t h e f a i l u r e r e a s o n a n d t h e f a i l u r e r e s u l t a n a l y s i s , t h e c lc a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i o i r t y r i s k i n d e x
i n d we l l i n g c a t h e t e r .M e t h o d s 3 2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d w e l l i n g c a t h e t e r i n J a n u a r y 2 0 1 6 J a n u a y r 2 01 5 we r e

输液风险管理中FMEA和RCA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输液风险管理中FMEA和RCA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收稿日期:2017-03-04美国福禄克公司.临床工程指引:医疗设备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郑俊,陈斯尧,冯靖祎,等.JCI体系中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78-80.曹德森,刘光荣,吴昊.基于风险分析的医疗设备管理[J].中国医院院长,2007(7):50-53.彭磷基.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中国医院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尹毅霞,林栩,区凌冰,等.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加强医院应急管理[J].右江医学,2013,41(1):126-128.王竹,刘胧,马帅.医疗设备使用风险评估中的FMECA新方法[J].工业工程,2012,15(2):109-114.钱正瑛,金伟,杨俊,等.层次分析法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9):59-61,62.and evaluate the key mode in these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so as to find the root cause might affect the safety of IV infusion, and then the improved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and the effects of new measurement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ed the improved measures, the risk of top 4 risk priority number (RPN)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flow decreased obviously. For the transfusion management,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78.09% to 95.03% (P <0.05),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83.79% to 97.80%(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FMEA and RCA in the IV infusion risk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reduce nursing complaints and dispute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Key word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Root-cause analysis;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isk management; Children[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Nephropath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ogistic University of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Tianjin 300163, China.作者简介司帷,女,(1982- ),硕士研究生,护师。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流程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流程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流程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对门急诊患者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以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小组;列出原有输液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先解决的问题及流程改进方案;新流程的成效。

结果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由原来的20~25 min缩短至10~15 min,患者满意度由过去的88%提高至95%。

结论FMEA作为一种护理质量管理工具,能前瞻性发现流程中存在的漏洞,使护理管理者能“因病施治”充分发挥系统防御,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Abstract]Objective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mproving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for the emergency patients using Failure Mode and FMEA,so that the patients waiting time will be shortened and thei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will be increased.MethodsEstablish an expert panel based on FMEA and write out the original infusion process.Try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and their causes through the sub-process and come up with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found.Results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ss can be improved. As a result, the wait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can be shortened from about 20 mins to about 10 mins and the pati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can be increased from 88% to95%.ConclusionFMEA,a tool for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an b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drawbacks and problems of the infusion process in advance. With this prerequisite,the nursing manager can find ou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found through the infusion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nursery work can be guaranteed as a result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ursery work.[Key words]Failure Mode;Effect analysis(FMEA);Emergency intravenous infusion;Process improving;Degree of satisfaction;Efficiency门急诊输液患者大多起病急,变化快,因而患者常常出现焦急、恐惧情绪、缺乏耐心都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治疗。

FMEA模式对急诊静脉留置针患者风险事件的作用

FMEA模式对急诊静脉留置针患者风险事件的作用

1.2.2 研究组 对患者应用FMEA模式。 1.2.2.1 主题确定 为了确保急诊输液患者更为
(FMEA)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以前及当前过程当中 安全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保证留置效果,将家庭留
的相关失效模式数据进行分析,对高风险流程实 置安全性作为此次研究的主题。
施前瞻性的审视,并确认其中的失效因子,再实施 1.2.2.2 构建团队 成立急诊静脉留置针项目管
S、O、D分别通过 1 分~10 分来进行描述,1 分提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合肥 2020-05-21 收稿,2020-07-06 修回
230001 特 别 不 可 能,10 分 提 示 十 分 可 能 发 生。将 所 有 列
·11·
使 用 静 脉 留 置 针 的 标 准;输 液 治 疗 疗 程:3~7 d; 者核对、作出医嘱、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选择→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年 20~60 岁。②排除标准: 选择血管→选择留置针→皮肤消毒→穿刺静脉→
静脉不充盈、循环差;输液时间< 3 d。不愿配合进 固定→药液输注→封管→封管之后的管理。
相 关 研 究 指 出,在 各 个 不 同 的 科 室 内 静 脉 有可比性;且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认证许可。
留置针当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在急诊输液的治 1.2 方法
疗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其原因主 1.2.1 对照组 对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
要 为 留 置 针 的 家 庭 留 置 存 在 护 理 风 险 ,增 加 医 院 管 理 在 安 全 方 面 的 隐 患[1]。失 效 模 式 及 效 应 分 析
1224?分析急诊静脉留置针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依据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家庭留置特殊性使用头脑风暴法将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可能失效模式影响原因及后果分别一一列出小组团队当中的成员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临床经验对所有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每项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度s发生频率o失效检验难度d计算风险危急值rpn计算公式为

FMEA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FMEA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FMEA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FMEA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嘉墨
作者机构:无
来源:上海质量
ISSN:1004-7816
年:2003
卷:000
期:012
页码:23-26
页数:4
中图分类:F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FMEA;医疗保健组织;医疗服务;约瑟夫医院;美国;安全感;病人
摘要:@@ 编者按:在工业上的许多部门,FMEA已成功用于系统和设备发展中.在医疗保健行业,FMEA作为一种过程提高的工具刚刚开始得到运用.如今,美国医疗保健组织中负责医院鉴定的联合委员会要求每一所医院都采用FMEA,作为一种手段去提高过程.另外,美国医院联合会、国家病人安全基金会、美国退役军人管理局也支持使用FMEA.为此,我们向广大的读者推荐此篇编译文章,希望给您的工作可以带来启发和帮助.。

FMEA模式对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置管风险和输液安全的影响

FMEA模式对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置管风险和输液安全的影响

W际护理学杂志 2021 年 5 月第 40 卷第 9 期Int J Nnrs,Mav 2021,Vol. 40. No. 9•1537 ••护理管理•FMEA模式对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置管风险和 输液安全的影响陆燕芳朱锋过毅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14000通信作者:朱锋,Email: 453656079@q q.c o m【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对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置管风险和输 液安全的影响。

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1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 护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行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治疗的10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采用FMEA模式护理,由护 士对患儿在行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原因及结果进行剖析,计算出具体的风险值(RPN),就留 置针相关危险因素做出管理,给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比较两组患儿实施FMEA模式前后的导管堵塞、外渗、意外 拔针/脱管、穿刺部位感染的R P N。

结果实施FMEA模式后,研究组意外拔管/脱管、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感染、外渗的RP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行门急诊静脉留置 针治疗小儿中,能降低置管风险,且能提高输液安全。

【关键词】F M E A;静脉留置针;置管风险;输液安全基金项目:无锡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科研项目(FYKY201602)D0I:10. 3760/cm a. j. cn221370-20190920-00448Effect of FMEA mode on catheterization risk and transfusion safety of children un­dergoing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eatment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Lu Yanfang,Zhu Feng, Guo YiThe Second Peopled Hospital of Wuxi,214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u Feng,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 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failure m o d e and effect analysis ( F M E A)m o d e on the catheterization risk and transfusion safety of children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outpatient and e m e 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 h o received intravenous indwaining needle in outpatient and e- mergency treatment in this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routine care.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 h o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aining needle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is hospital from July 2018to June 2019 were assigned as research group, and F M E A nursing m o d e w a s adopted. T h e nurses analyzed the failure modes, causes and results that m a y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calculated the specific value of risk ( R P N) ,m a n a g e d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dwelling needles,and provided specific rectification plans. T h e R P N values of catheter blockage,extravasation,accidental needle extraction/catheter removal and puncture site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F M E A m o d 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 M E A m o d e,the R P N scores of accidental extubation/extubation,catheter obstruction, puncture site infection a nd extravas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 o u 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 Conclusions F M E A m o d 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atheterization a 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1538 •国际护现卞杂忐202丨年5月第40 #第9期Int J >iUrs,MaV 2021,Vol.40. 9【Key words】FME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Hisk of catheterization;Safety of infusionFund program: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Project of Wuxi Municip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FYKY201602)D O I :10. 3760/cm a. j. cn221370-20190920-00448静脉留置针输液渠道是一项有创性操作,也是临 床开放静脉通路的常用手段m。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流程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流程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流程
雷向华;李铮;陈海燕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0(010)006
【摘要】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对住院病人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以减少输液过程缺陷的发生.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小组;列出输液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提出优先解决的问题及流程整改方案;跟踪整改的成效.结果流程改进后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及更换输液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改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前瞻性发现流程中潜在的漏洞,使护理管理者能"因病施治"充分发挥系统防御对缺陷的屏蔽功能.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雷向华;李铮;陈海燕
【作者单位】阳江市要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阳江市要民医院,广东阳
江,529500;阳江市要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 [J], 袁三英;马俊;杨松;韩爱华;刘静梅;彭方兴
2.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住院病人口服给药流程的改造 [J], 陈妙霞;陈华丽;李晓玲;李艳芳
3.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改造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流程 [J], 庞玲英
4.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 [J], 袁三英;马俊;杨松;韩爱华;刘静梅;彭方兴;
5.效应分析联合失效模式应用于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价值研究 [J], 肖美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陈小燕;单君;崔秋霞;吉云兰【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中的效果,防范护理差错发生的风险。

[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科室管理进行重新定位,针对门急诊输液过程中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寻找应对措施,进行流程改造和优化。

[结果]FMEA 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由2012年的0.152%下降到2013年的0.014%(P =0.002)。

[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地对门急诊输液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改进,优化了门急诊输液流程,可以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ailure model and effect analysis in optimization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infusion process,so as to prevention of the risk of nursing errors.Methods:The appli-cation of failure model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was used for the repositioning of department management. It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unsafe factor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infusion process,and fou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Results:After FEMA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decreased from 1.52 ‰ in 2012 to 0.14 ‰ in 2013 (P=0.002).Conclusion:It uses FMEA theory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risk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infusion process prospectively,It has optimized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infusion process and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3页(P2371-2373)【关键词】失效模式;效应分析;静脉输注;流程优化【作者】陈小燕;单君;崔秋霞;吉云兰【作者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前瞻性评估系统流程的方法,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以达到杜绝或减少缺陷发生的目的[1]。

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研究

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研究

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研究黄沛君;冯进进【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19)5【摘要】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

方法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开始施行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简称FMEA临床路径),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本院的急诊危重症患者82例(对照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2019年2月-2020年6月就诊患者中选择与对照组具有相同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发病至入院时间、疾病类别的急诊危重症患者82例(观察组),两组匹配比例为1∶1,用于确定FMEA临床路径前后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危重症交接时间、抢救成功率、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控制情况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时间、危重症交接时间,转运期间血压下降、呼吸骤停、心搏骤停、管道脱落/堵塞、药品物品不齐、交接不清、转运延迟以及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跌倒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12%(78/82),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完成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MEA模式下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时间、危重症交接时间、转运期间风险事件及抢救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跌倒并发症风险,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完成度。

【总页数】6页(P667-672)【作者】黄沛君;冯进进【作者单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研究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2.FMEA改造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可行性研究3.研究无缝隙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4.急诊科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研究5.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临时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临时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临时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朱颖;张久春;褚鹿鹿;郭全荣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5(13)30
【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门诊临时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9月—2014年12月实施FMEA 分析改进后收治的182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2014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74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

成立项目小组,应用 FMEA确定门诊输液室与护理有关的流程,计算风险危急值,选择风险危急值高的前三项失效项目制定改进措施,评估改进效果。

[结果]药物配制错误、病人核对错误、医嘱未双人核对,医嘱核对错误是风险危急值前三位的失效模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风险危急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MEA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中,能够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

【总页数】2页(P3069-3070)
【作者】朱颖;张久春;褚鹿鹿;郭全荣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3
【相关文献】
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
2.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投诉管理中的应用
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投诉管理中的应用
4.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5.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FMEA方法评估静脉输液风险因素

运用FMEA方法评估静脉输液风险因素

运用FMEA方法评估静脉输液风险因素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静脉输液风险的评估效果及干预作用。

方法: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应用FMEA评估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分析造成安全静脉输液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观察干预效果。

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输注药物不符、输注不良反应、渗液漏液、静脉穿刺失败、空气栓塞、循环超负荷风险优先指数(PRN)均低于实施FMEA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FMEA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4.0%,高于实施前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MEA可以使所有临床静脉输液中的隐性风险得到量化,让风险的分级及处理简便、易行。

FMEA应用于静脉输液流程,能够起到防范管理风险的作用,在风险事件发生前能够对其进行预测及评估,有效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标签:FMEA;静脉输液;风险;因素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问题已得到一些国家与组织的高度重视。

其中,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多见,占到全部护理不良事件的74.4%~89.7%[1]。

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而如何有效预测及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就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属于质量管理模式之一,其作用在于减少缺陷的发生,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FMEA逐渐被医疗体系所采用,以评估患者及医疗服务者等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3]。

笔者所在医院为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于2015年实施FMEA输注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临床一线在职注册护士及2013、2015年各1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护士均在本院工作至少1年以上。

2013年100例患者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2~56岁,平均(32.83±13.24)岁,疾病类型:感冒43例,心脑疾病21例,脾胃疾病13例,肝肾功能疾病23例;2015年100例患者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13~54岁,平均(30.28±12.84)岁,疾病类型:感冒52例,心脑疾病17例,脾胃疾病10例,肝肾功能疾病21例。

FMEA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FMEA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FMEA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2-04-23T01:43:56.49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期作者:李明娥1 唐宏梅2[导读] 目的:探讨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FMEA(失效模式)的有效性。

李明娥1 唐宏梅2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枣阳441200【摘要】目的:探讨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FMEA(失效模式)的有效性。

方法:本院静配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FMEA 的高危药物管理(观察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的高危药物管理(常规组)进行对比,两组各自选择45例静脉输液高危药物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

结果:两组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高危药物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的过程中应用FMEA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提高高危药物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差错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FMEA;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管理质量评分高危药物在静配中心中属于较为常见的药物类型之一,高危药物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多、使用频繁、药理作用时间快速及对患者机体危害大等等风险[1]。

在高危药物管理的过程中不合理管理和使用药物将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现象的出现,因此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FMEA在静配中心高危药物管理中的管理质量和有效性,本院静配中心针对90例实施高危药物治疗的患者展开了对比管理的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静配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FMEA的高危药物管理(观察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的高危药物管理(常规组)进行对比,两组各自选择45例静脉输液高危药物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常规组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2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至73岁之间,均值为(43.36±3.59)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1至72岁之间,均值为(43.38±3.56)岁。

FMEA方法在病区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FMEA方法在病区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FMEA方法在病区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夏恪迪;王莉梅;宋相梅;吴胜红【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17(028)028【摘要】OBJECTIVE:To standardize the ward rescue and essential drugs quality management in wards,and reduce the med-ication risk of patients. METHODS: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spection items and failure mod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ward rescue and essential drugs. According to scoring the possibility,severity and detectability de-gree of the failure modes and calculating the risk priority number(RPN),failure modes that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improvement were quantified and determined,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and conducted,and manageme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6 months. RESULTS:12 failure modes were determined,including the residue treatment of narcotic and the first-class psycho-tropic drugs was not recorded,drug storage temperature was not up to standard and drug expired,etc. Improving related systems, enhancing the inspection management,cold chain management,daily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and con-ducted. After 6 months,the top 3 items with the highest RPNs were dropped from 320,240,216 score to 16,16,27 scores,re-spectively,all in a relatively low risk area. Numbers of failure mode event were dropped from 1869 to 218,dropping by 88.3%.CONCLUSIONS:According to qualifying the failure modes in ward rescue and essential drugs quality management by using FMEA in our hospital,the management items with the highest risk has determined and improved,the medication risk of patients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目的:规范病区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病区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检查项目和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侦测程度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应优先改善的失效模式,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并评价实施6个月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确定了包括麻醉及一类精神药品残液处理情况未记录、药品储存温度不达标、药品过期等12项失效模式,制定并实施了相关制度、加强检查管理、冷链管理及日常管理等措施;6个月后,RPN值最高的3项由管理前的320、240、216分分别降至16、16、27分,均处于相对低风险区域中;失效模式事件发生次数由1869次降为218次,下降了88.3%.结论:我院病区通过应用FMEA方法将抢救及常备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失效模式加以量化,确定了风险最高的管理项目并进行改进,显著降低了患者用药风险.【总页数】5页(P3960-3964)【作者】夏恪迪;王莉梅;宋相梅;吴胜红【作者单位】一汽总医院药品管理部,长春 130011;一汽总医院临床药学部,长春130011;一汽总医院药品管理部,长春 130011;一汽总医院药品管理部,长春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相关文献】1.PDCA循环在医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张琳;卢立军2."破窗理论"在病区常备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韦素琼3.PDCA法在医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刘蕊4.FMEA模式在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庄敏5.PDCA循环法在医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J], 杨巨华; 戴雅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中的护理效果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中的护理效果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摘要: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RP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MEA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升静脉留置针管理质量及安全性。

关键词: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护理效果引言静脉留置针输液是新生儿科常用的输液方式,新生儿由于本身原因易导致静脉留置针意外脱管,缩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效地固定方法可防止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管,延长其使用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增加患儿舒适度,从而提升护士工作效率。

1静脉置留针在失效模式与效应模式中的护理效果1.1减少不适感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的输液方式,既可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不适和痛苦,也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对输液量多、需长期输液者而言,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促进护理和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需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大血管,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双手需同时操作,需要在退出针芯的同时往静脉内推进导管,但推进速度过快,可使得导管弯曲,增加穿刺难度,影响穿刺针置入。

此外,双手穿刺可对患者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穿刺失败;按照传统方式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带给患者不适感,外观清洁度不高,延长管过长会扯动贴膜,使得贴膜边缘卷起或是松动,甚至降低留置针稳定性,导致渗液、移位和静脉炎等不适。

加上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未能按照技术要求规范操作,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易处于躁动状态,依从性差,影响留置针穿刺与固定,可增加患者不适感,降低患者满意度。

因此,应对传统静脉留置针固定方式予以改进,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贴膜卷边和留置针脱落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 词 】 输液室; 注射 室 ; 失效模 式与效 应 分 析 ; 护 理 满意度 【 中图分 类号 】 7 - 1 U 2 4 6 . 1 【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6) 1 7 — 1 3 0 — 0 3
w e r e p r o g r e s s e d i h a u t h o r ’ S h o s p i t a 1 . 1 1 2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i n e me r g e n c y t r a n s f u s i o n r o o m a n d i n j e c t i o n r o o m b e f o r e t r a i n i n g f r o m A p r i l 2 0 1 4 t o Ma r c h 2 0 1 5 )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s e l e c t e d a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a n d 1 2 0 c a s e s o f
组。回顾性分析施行 F M E A模式改造前后投诉 情况 、 患者护 理满意度 、 失效模式 R P N值变化 、 患者等候时
间变化 。 结果 观察组输液室及注射室失 效模式 R P N值明显较对照组低, 患 者平 均等候时间 由对照组的 ( 2 3 . 5 0± 3 . 2 4 ) m i n 缩短到( 1 1 . 2 3 4 - 2 . 9 5 ) m i n ; 观察组输液投诉率( 7 . 1 4 %) 较 对照组 ( 0 . 8 3 %) 低; 观察组护 理满意率( 9 0 . 8 3 % ) 较对 照组的 7 9 . 4 6 %高 。P均 < 0 . 0 5 。 结论 F M E A模式应用在急诊输液室和注射室中, 具有 以下作用 : ( 1 ) 有利 于改善急诊输液室 和注射室操作流程 ,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 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 ( 2 ) 排查潜在风险因素 ,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 减少操作遗漏和错误 , 提高整体质量 ; ( 3 ) 创造 良好 的候诊环境 , 提高良好护理质量 , 从而减少患者投诉 , 提 高护理满意度。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t r a i n i n g ( f r o m A p r i l 2 0 1 5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6 )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C o mp l a i n t s , p a t i e n t s c a r e

护理管 理 ・
十 目 蠹 药 斜 晕2 0 1 6 年 9 E A在急诊 输液室和注射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王 跃 琼
厦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福建厦门 3 6 1 0 2 1
【 摘要 】 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 ME A) 在急诊输液室及注射室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2 0 1 5年 4月 ,
笔者所 在医院开展 F M E A失效模式理论及操作培训 , 随机抽取培训前( 2 0 1 4 年 4月 ~2 0 1 5 年 3 月) 急诊 输液室和注射室接待的 1 1 2 例患者归为对 照组 , 培训后( 2 0 1 5年 4 月 一2 0 1 6 年 1 月) 1 2 0例患者归 为观察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 f a i l u r e m o d e RP N v a l u e c h a n g e , a n d p a t i e n t s w a i t i n g t i me c h a n g e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e c t i o n r oo m

De p a r t me n t o f Eme r g e n c y , Xi a me n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 Xi a me n 3 61 0 21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f a i l u r e m o d e a n d e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F ME A )i n e me r g e n c y t r a n s f u s i o n r o o m i f n d i n j e c t i o n r o o m. Me t h o d s I n A p r i l 2 0 1 5 , F ME A f a i l u r e m o d e t h e o r y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Ap pl i c a t i o n v a l ue r e s e a r c h o f FM EA i n e me r g e nc y t r a ns f us i o n r o o m a nd
WAN G ’ Y u e q i o n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