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效率及损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块风阻损失
余隙容积
接触部位面积(面压、PV值)
润滑油的粘度
给油状况
变形量(部品刚性、强度;装配变形)
表面摩擦系数(部品加工精度)
(泵体负荷与电机力矩的匹配)
压缩机性能因子逻辑树(四)
Pressure[kgf/cm^2]
Volume [cc]
Vcv
Va
Vth=Vsv +Vcv
Pd : 排气压力线
吸入端口流动阻抗应少。
给油应充分。
Accum 内部容积优化。
余隙容积应少。
变形量应少。
性能参数
制冷能力
输入功
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
压缩效率
轴/轴承摩擦损失
活塞摩擦损失
叶片摩擦损失
铁损
铜损
过膨胀损失
再膨胀损失
过压缩损失
容积效率
吸气损失
泄漏损失
热传递损失
平衡块风阻损失
余隙容积
压缩机性能因子逻辑树(一)
性能参数
总需要输入
理论动力 64.7%
总损失量 35.3%
总损失量
电机部损失 42%
摩擦损失 13.7%
泄漏/再膨胀/热传达 29.2%
排出过程损失 10.3%
吸入过程损失 4.9%
转子压缩机损失分析

压缩机损失分析
V
=
mech
η
COP =
制冷量[W]
入力 [W]
=
·
·
·
·
COP
th
motor
η
vol
η
ind
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η
η
η
η
x
A : Ideal Power B : Over-Compression Loss C : Suction Loss D : Re-expansion Loss / Heat Transfer Loss / Leakage Loss E : Volumetric Loss
压缩机能效比的定义
在一定蒸发与冷凝温度工况下,压缩机所产生的制冷量与总电能消耗之比,称为能效比,用COP表示。
Qth
Lth
COPth=Qth/Lth
试验时设定以下参数: 吸气温度(Ts) 吸气压力(Ps) 排气压力(Pd) 膨胀阀前温度(Tvi)
目录
01
02
03
室内
效率定义
泵体效率
压力[Bar]
体积 [cc]
A
B
D
E
C
Ash-T条件
■ 压缩机效率 = 电机效率x机械效率 x 图示效率 x 容积效率
压缩机效率的定义
P
η
ind
out
P
=
P
η
compr
ind
P
=
V
η
real
th
04
05
06
入力Pin
出力Pout
图示功Pind
理论功Pth
电机损失
摩擦损失
图示损失
Pin ( 1 - motor)
Pout = Pin motor
P
η
out
in
P
=
压缩功Pcompr
容积损失
理论功+容积损失 (A+E)
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
图示效率
容积效率
POWER PATH
电机 部
压缩部
机械部
吸入 过程
泄漏/ 再膨胀/ 热传递
排出 过程
铜损和铁损应少。 偏离负荷损失应少。 泵体负荷和电机力矩的匹配 。
总损失
接触部位面积应少。
表面摩擦系数应小。
润滑油的粘度。
过压缩应少。
排气阻抗应少。
阀片的应答性(灵敏度)应好。
间隙部泄漏应少。
再膨胀应少。
热传递损失应少。
Accum 内流动损失应少。
Ps : 吸气压力线
理论功(A)
容积损失(E)
泄漏/再膨胀/热传递(D)
过膨胀损失(C)
过压缩损失(B)
= ma x Δhcomp
P-V 图
制冷能力
输入功
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
压缩效率
轴/轴承摩擦损失
活塞摩擦损失
叶片摩擦损失
铁损
铜损
过膨胀损失
再膨胀损失
过压缩损失
容积效率
吸气损失
泄露损失
热传递损失
平衡块风阻损失
余隙容积
压缩机性能因子逻辑树(二)
性能参数
制冷能力
输入功
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
压缩效率
轴/轴承摩擦损失
活塞摩擦损失
叶片摩擦损失
铁损
铜损
过压缩损失
再膨胀损失
过膨胀损失?
容积效率
吸气损失
泄露损失
热传递损失
平衡块风阻损失
余隙容积
压缩机性能因子逻辑树(三)
(图示效率?)
(节流、回流)
性能参数
制冷能力
输入功
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
压缩效率
轴/上下缸盖摩擦损失
活塞摩擦损失
叶片摩擦损失
铁损
铜损
过压缩损失
再膨胀损失
过膨胀损失
容积效率
吸气损失
泄露损失
热传递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