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P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优质公开课1

七年级上科学《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优质公开课1

用序号回答:描述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ABD __C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E_____。
,描述甲烷化学性质的是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13.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铁具有很多的用途,下列是关于铁的性质和变
③铁澄钉化清 表的面的石有灰红水色叙通固入体述二生氧成:化碳变①浑浊铁。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②将铁条拉成铁丝;③铁能与空气中
这是它的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以推测加碘食盐在受热时__易______(填“易”或“ 不易”)分解,这是它的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挑战自我
16.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提出假设:铁锈蚀是化学变化 ④11铁.在义氧乌气特中产燃丰烧富火,星以四下射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①操作:将分别蘸有两种无色液体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②现象:只有一个小棉球能被点燃 ③结论:能被点燃的棉球蘸的物质是酒精,不能被点燃的棉球蘸的物质是 水。
核心笔记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自我挑战
15.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食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为 白色、固体 ,
自我挑战
6.(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 有无新物质 生成。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⑤⑥⑦⑧ (填序号 ,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②③④ 。
①菜刀生锈 ②苹果腐烂 ③炸药爆炸 ④食物消化 ⑤玻璃烧制成花瓶 ⑥干冰升华 ⑦雾气消散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买nba球赛的网站
[单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数学专著是()。A.《九章算术》B.《算术书》C.《周髀算经》D.《海岛算经》 [单选]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按其线芯金属护套的结构可分为()。A、统包和分相铅包B、铅包和带钢甲C、钢甲和钢甲带麻皮D、统包和钢甲带麻皮 [单选]煤的元素组成主要由()六种组成。A、碳、氢、磷、氯、铅、锗B、氧、氮、氟、钒、硫、碳C、磷、硫、碳、氧、氢、氮 [填空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伤致残的军人凭“()”、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凭“伤残人民警察证”享受半价的()、()客票和附加票。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B.单细胞的小生物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E.以上均是错误的 [单选]()是用来寻找点、线、面的工具。A.辅助角度导航B.辅助坐标导航C.辅助百分比导航D.辅助微调导航 [单选]下列说法正确()。A.正常组织MR信号80%来源于细胞内B.水对MR信号形成贡献最大C.自由水的T1明显延长D.结合水的T1较自由水的有缩短E.以上均对 [多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应特别注意()A.保持气管套管通畅B.每4~6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一次C.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导管一用一消毒D.痰液粘稠时可给予气道雾化吸人E.贮液瓶内应先放入250毫升消毒液 [单选]区分左心室舒张充盈类型的主要参数不包括()。A.DTB.IRTC.E/AD.S/DE.DV/DP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梅毒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多位于()。A.Little区B.鼻中隔前上部C.鼻中隔前下部D.鼻中隔骨部E.鼻中隔软骨部 [单选]Smith骨折的典型移位是()A.远侧端向掌侧、尺侧移位B.远侧端向尺侧移位C.远侧端向桡、背侧移位D.近侧端向背侧移位E.近侧端旋转移位 [单选,A1型题]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不包括()。A.研究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B.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C.研究自我调节对防病、治病和康复的作用D.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E.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单选]附近有10kV电力架空线时,必须保证钻机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大于()。A.4mB.4.5mC.5mD.6m [单选,A1型题]拔毒去腐力强,常配石膏使用的药是()A.雄黄B.升药C.硼砂D.轻粉E.炉甘石 [单选]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和()之间的东西。A、论理学,科学B、神学,论理学C、神学,科学 [单选]企业下列支出中,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是()。A:工商机关所处的罚款B:银行对逾期贷款加收的罚息C:税务机关加收的滞纳金D:司法机关没收的财物 [单选,A1型题]“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A.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B.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C.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D.以上都是E.以上都是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项目的是()。A.事业结余B.固定基金C.专用基金D.应缴预算款 [单选,A1型题]以下哪一组疾病,都应以第一级预防为重点()A.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B.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C.食物中毒、肿瘤、公害病D.地方病、肿瘤、职业病E.公害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单选]下列骨折最容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是()A.锁骨骨折B.肱骨干骨折C.桡骨远端骨折D.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E.尺骨上1/3骨折 [单选]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首选的是()A.活组织幽门螺杆菌培养B.组织学检查找幽门螺杆菌C尿素酶呼气试验D.快速尿素酶试验E.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单选]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测定混凝土的()。A.粘聚性B.保水性C.泌水性D.流动性 [单选]IBC规则适用于()建造的船舶。A.1984年9月1日及以后B.1987年4月6日及以后C.1986年7月1日及以后D.1980年5月25日及以后 [单选]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传染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病原携带者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判断题]储蓄存款一年按365天计算,一月按实际公历天数计算。A.正确B.错误 [单选]21-三体综合征属于()A.染色体疾病B.单基因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D.免疫缺陷病E.遗传代谢病 [单选]某公司没有发行优先股,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性经营成本增加50万元,那么,联合杠杆系数将变为()。A.2.4B.3C.6D.8 [单选]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 [单选]过烧缺陷的金相特征主要表现为()。A、晶粒粗化B、性能降低C、晶界氧化和熔化D、氧化脱碳 [单选]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首要的治疗是()A.胃管注入止血药B.平卧位,下肢抬高C.积极补充血容量D.胃镜止血E.应用奥美拉唑 [单选]第一个成立的区域性港口国监督合作组织是()。A.美国海岸警卫队B.巴黎备忘录C.东京备忘录D.加勒比备忘录 [单选]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且步行街采用自然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其地面面积的()%。A.2B.5C.10D.25 [填空题]脱硫吸着剂应为()。 [单选]营业期间,遇到公安、银监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人员需进入现金业务区、监控室等场所检查时,除核对其介绍信、身份证或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做好登记外,还须()陪同方可进入。A.有临柜人员或一般工作人员B.有单位安全员C.有上一级主要领导D.有负责人或上级保卫职能部门负责人 [单选]在自杀死亡者中有各种躯体疾病者占()A.5%~25%B.10%~40%C.15%~55%D.20%~70%E.25%~75% [单选]集中就业和()都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重要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A.按比例就业B.自主创业C.分散就业D.灵活就业 [单选]共同共有以()的存在为前提。A.所有权B.共同关系C.家庭关系D.夫妻关系 [单选]对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发放的按揭贷款最长不得超过()年。A.30B.35C.40D.45 [单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市场有效性要求所有投资人都是理性的,当市场发布新的信息时所有投资者都会以理性的方式调整自己对股价的估计B.市场有效性要求乐观的投资者和悲观的投资者人数大体相同,他们的非理性行为就可以互相抵消C.理性的投资人、独立的理性偏差和套利行为 [单选]下列报表中,属于行政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的是()。A.固定资产明细表B.收入明细表C.利润表D.收入支出表

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PPT课件(初中科学) 19张)

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PPT课件(初中科学) 19张)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自然界中每种物质都具有多种性质, 为了便于认识各种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需要对它们进行区分。
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物质。请你说说铁具有哪些 性质,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等性质,
如图 4-84 所示,灯泡点亮后,灯 丝产生了哪些变化?变化过程中有无新 的物质产生?
图4-84 灯泡通电后的变化
1、物理变化: 如果物质只产生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变化,而没有产生_____________, 这种变化叫做 ____________。
同样可见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这两个过程产生的变化( C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 炒锅通常是用铁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的什么 性质?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我们描述某个人时, 会说他的身高和体型, 会说他的相貌和肤色, 还会说他的性情和脾气,等等。
类似的,
我们要描述某种物质, 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它的性质。 同一种物质具有多种性质, 而不同的性质是否存在共同的特点呢?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为了便于认识各种变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需要对它们进行区分。
固态
液态
气态
请你举几个物理变化的事例,与同伴交流。
1.如图 4-85,用一根磁铁分别 去吸铁粉和铁锈,铁粉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被吸起,铁锈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吸 起。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许多科学研究研究中经常提及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区别。

首先,它们都是描述物质性质的术语,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征,一般可以用数量和定量来衡量,如质量、体积、熔点、沸点、密度等;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易受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能用定量的数量来表示,如pH值、溶解度、比重、水溶性等。

另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差异。

物理性质可用于分类、鉴别和识别物质,如对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的鉴别,通过它们的密度、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用于研究物质间相互作用、实现化学反应等,如用点火器点燃煤粉就体现了化学反应的特征。

由此可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两个概念,它们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理性质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有助于对物质性质的快速判断;化学性质提供了关于物质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等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性质。

此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为更精确的判断物质性质提供指导,如判断某个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物质的表征等。

实际工作中,科学工作者可以综合运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以更加精确准确的方式来分析某种物质的性质。

综上所述,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重要的、广泛应用的科学概念,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识别物质,研究物质间相互作用、实现化学反应等,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利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可以更加精细、准确地解析物质的性质,拓展科学的应用,促进科学的发展。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既有物理性质,也有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密度、硬度、颜色、热容、膨胀系数等。

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燃烧、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1. 密度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密度高的物质一般比较紧密,重量也比较大。

密度与物质的组成、温度、压力等有关。

例如,铁的密度比铝大,因此铁铸造件的质量比同等尺寸的铝铸造件大。

2. 热容热容是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所需要的能量。

热容值与物质的组成、温度和压力有关。

例如,水的热容比空气大,所以用水作为散热介质更加有效。

3. 膨胀系数膨胀系数是物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膨胀系数与物质的类型、温度和压力有关。

例如,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冬夏季温度变化时会因为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形变,导致结构和性能上的变化。

4. 硬度硬度是指物质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一般用硬度计来测定。

硬度与物质的组成、晶体结构等有关。

例如,金属材料一般比塑料硬,这也是为什么金属工具比塑料工具更适合在硬物上使用的原因。

二、物质的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氧化剂会把物质中的电子转移到其他化合物中,从而形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例如,铁在空气中会缓慢地氧化,形成铁锈。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物质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会释放出氢离子,碱则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酸碱反应的产物包括盐和水。

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时会生成钠醋和水。

3.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物质与水分子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水解反应可以产生酸、碱或其他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硫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时可以生成亚硫酸和硫酸。

4.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件ppt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件ppt1
4.8物理性质与化学 性质
问:一张纸你可 以做什么?
灯泡点亮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 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灯丝温度变了,颜色也发生了变化。但灯丝仍然 是钨金属,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1、动手改变铁丝形状,主要有什么变化? 2、用杵研碎粉笔,观察并记录粉笔发生的变化 ?
变化前的 物质 铁丝
A、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 B、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氧化性 C、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能够燃烧
D、铁会生锈,水能够结冰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 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练习
1、下列变化与其他三者不能归为一类的( D )
A、钢铁生锈
B、炸药爆炸
C、蜡烛燃烧
D、冰山消融
2、下列各项,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 学性质的是( C )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小活动二:认识铁 第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件ppt1(PPT优秀课件)
资料卡: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大,
有良好的二导电、性物,理铁在性15质35C和时化会由学固性体质变为液
态,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纯氧中会燃烧。
•你还能举几个物质的物 理性质好化学性质的实 例吗?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第 节 物 理 性 质 和化 学性质 -件 p p t1(P PT优秀 课件)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要深入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就需要弄清楚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这两种性质是描述化学物质特性的关键方面,对于理解物质的行为、变化以及它们在各种环境中的应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咱们来聊聊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说,颜色就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性质。

黄金那金灿灿的色泽、白银的银白光亮,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再比如状态,水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但在 0 摄氏度以下会变成固态的冰,而在 100 摄氏度以上则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还有气味,酒精的特殊气味,汽油的刺鼻味道,这些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密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像铁的密度较大,所以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而木头的密度相对较小,就显得轻巧许多。

熔点和沸点也是物理性质中的重要指标。

像钨的熔点非常高,可以用来制作灯丝;而液态氮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会迅速气化。

另外,物质的溶解性也属于物理性质。

盐容易溶解在水中,而油却很难溶于水。

物理性质还包括导电性,像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而塑料一般是不导电的,常被用作电线的绝缘外皮。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说可燃性,煤炭可以燃烧产生热量,这就是煤炭的可燃性。

再比如氧化性和还原性,氧气具有氧化性,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而氢气则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物质的稳定性也是化学性质的一部分。

有些物质很容易分解,比如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会缓慢分解为水和氧气;而有些物质则非常稳定,像金刚石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发生变化。

酸碱性也是常见的化学性质,盐酸具有酸性,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具有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化学性质还包括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非常小心。

另外,物质的毒性也属于化学性质,像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吸入过多会导致中毒。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解析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解析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解析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而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常见物质,对这些物质的性质进行解析,对于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无关。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获得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

1. 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g/cm³或kg/m³。

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很大,这使得密度成为物质鉴别和分离的重要依据。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较大,而气体的密度较小。

2. 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熔点和沸点也是物质的特征性质,可用于物质的鉴定。

例如,水的熔点为0℃,沸点为100℃。

3. 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与其他物质形成溶液的能力。

溶解性受到温度、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溶液;而油和水则不能相互溶解。

二、物质的化学性质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呈现出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1. 酸碱性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的化学性质。

酸性物质具有酸性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物质具有碱性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中产生的盐可以是无机盐,也可以是有机盐。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 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能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自己得到电子的性质;还原性则相反,是指物质能够接受其他物质失去的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

例如,氧气可以与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的氧化物。

3. 反应活性反应活性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某些物质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某些物质反应活性较低。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涉及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物质的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所固有的属性,不改变物质本身的化学成分的特征。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得,通常与物质的形状、颜色、质地、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有关。

以水为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1. 颜色:水呈现无色透明的状态;2. 密度: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3. 融点和沸点:水的融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4. 导电性:水在纯净状态下是不导电的,但当溶解了电解质时,可以导电。

物理性质可以用于判断和描述物质,但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本质和组成方式。

另外,物理性质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操作和观察进行测定。

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更加关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特性。

化学性质描述了物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变化以及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以金属铁为例,其化学性质包括:1. 氧化反应: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铁的氧化物,通常称为铁锈;2. 酸碱反应:铁能够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气体;3. 腐蚀性: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被氧气腐蚀,形成铁锈。

化学性质描述了物质内部的变化,涉及到物质的分子结构、元素组成等。

与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的了解和研究需要更多的实验手段和技术。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1. 变化方式:物理性质的更改通常是可逆的,改变了物质的外部状态,但未改变化学成分;而化学性质的更改通常是不可逆的,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会发生变化。

2. 测量方法:物理性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实验和观测进行测量和描述;而化学性质的测量通常需要涉及到化学反应、化学试剂等实验条件。

3. 特征改变:物理性质改变物质的外观和性质,但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本质;而化学性质改变物质的化学本质和组成,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例子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例子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定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实例1.定义: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实例: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金属活动性、易分解、易风化、稳定性等。

两者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描述物质(特别是气体)性质时一定要强调是什么状况。

标准状况:101kPa,0℃;通常状况:101kPa,20℃;常温常压:101kPa,25℃。

决定性质用途反映1.性质和变化的关系2.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叙述物质的变化时往往用“生成了”、“变成”等词语。

3.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如冰与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

如当我们观察到一种物质的气味时,这种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质的气味这种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而氧气具有助燃性是氧气与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所以为化学性质。

2.物质的腐蚀性涉及了物质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为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1.(2020·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真题)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例2.(2020·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例3.(202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高梁酿造高梁酒B.干冰用于食品冷藏保鲜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例4.(2020·南京中考真题)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气味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例5.(2019·乐山)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B. 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考向一、物理性质1.(2020·四川甘孜州)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2.(2019·宿迁市)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3.(2019·成都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4.(2018·重庆)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作供氧剂B.碳酸钙作补钙剂C.活性炭作吸附剂D.小苏打作发酵剂5.(2018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6.(2018仙桃)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NaNO2有毒﹣﹣化学性质考向二、化学性质7.(2020·山东潍坊)下列语言描述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凡海盐,见水即化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D.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8.(2019·乐山市)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9.下列语言描述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凡海盐,见水即化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D.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10.(2020江苏南京)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概述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概述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概述
本文档将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进行概述,以下是内容的简要介绍:
1.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燃烧性、腐蚀性等。

2.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质,如元素和化合物。

-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如溶液和悬浮液。

3. 固体、液体和气体
- 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分子间相对固定排列。

- 液体: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分子间相对松散排列。

- 气体:具有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大。

4.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改变物质的外观或性质,但不改变其组成。

- 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5. 测量物质的性质
- 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 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如尺子、天平、钟表等。

6. 物质的分类
-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
质等。

7. 物质的存储和保护
- 合理储存和使用物质,注意安全性和环保性。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的概要。

请详细阅读教材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物质既具有物理性质,也具有化学性质。

在研究化学物质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关注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一、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而不改变物质本身化学成分的性质。

物理性质是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的,比如颜色、形状、质量、密度、熔点、沸点等。

下面我们以水为例,来说明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1. 颜色:水的颜色通常是无色的。

2. 形状:在常温下,水以液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固定的形状。

3. 质量:水的质量取决于其分子的数量,质量越大,分子越多。

4. 密度:水的密度是一个物理属性,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

5. 熔点:水的熔点是0摄氏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形成冰。

6. 沸点: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在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为蒸汽。

以上示例表明,物理性质是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其变化规律也是确定的。

二、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通常需要通过改变物质的组成或结构来观察和测量。

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结果来描述,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水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1. 氧化性:水可以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氢气和氧气。

2. 还原性:水可以还原一些物质,比如还原金属离子成为金属。

3. 酸碱性:水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4. 水解性:水可以对一些物质进行水解反应,将其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化学性质是在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才会显现出来的,其变化规律与反应类型和条件密切相关。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化学物质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物理性质的变化通常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化学性质的变化则会导致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PPT课件(初中科学)13张)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PPT课件(初中科学)13张)

练习
C
练习
C
练习
• 3、炒锅通常用铁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的什么性质?这些 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 炒锅是用铁制成,是利用铁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导热性能, 铁的这些性质不需要物质产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 理性质。
感谢凝听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虽然产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 却没有改变。
•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 相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 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 化学变化:相互接触的分子间产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 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总结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产生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 点,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导电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
• 可燃性(木炭燃烧,酒精燃 烧);氧化性(铁会生锈); 稳定性,酸性(盐酸),碱性 (氢氧化钠),还原性,助燃 性(氧气),腐蚀性,毒性, 脱水性(浓硫酸)
•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 也有吸热现象等。
思考与讨论
灯泡点亮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产 生? 温度变了,颜色变了,但钨丝仍然是钨丝。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酒精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燃烧。产生了 水和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 题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关联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关联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关联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在化学研究中,物质的性质被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大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性、腐蚀性等。

然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来解释。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举个例子,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透明、无色、无味等,这些性质是由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呈V字形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水分子具有极性,从而使得水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

因此,水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联还可以通过物质的变化过程来理解。

物质的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互转化。

例如,当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时,铁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从金属光泽变为了暗红色。

这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铁,使得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铁膜。

这个氧化铁膜的物理性质与金属铁不同,使得铁的外观发生了变化。

同时,铁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它变得更加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如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联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分析。

宏观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以反映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而这种相互作用力又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微观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来解释。

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而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总之,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

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化学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学习中,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物理性质的定义与表现形式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测定等手段来获得。

物理性质在化学物质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1.1 密度密度是物质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获得。

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别很大,如铁的密度约为7.9克/立方厘米,而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

1.2 熔点与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需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需的温度。

熔点和沸点是物质性质的重要参数,它们可以用来判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例如,水的熔点为0℃,沸点为100℃,在正常大气压下,水会在这两个温度下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常常相互影响。

2.1 反应性反应性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和程度,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核心属性。

不同物质的反应性各不相同,有些物质很容易发生反应,而有些物质则较为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2 腐蚀性腐蚀性是物质对其他物质的侵蚀能力。

有些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够对其他物质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而有些物质则较为温和,对其他物质的影响有限。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3.1 物理性质对化学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对于它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特性
物理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aa
化学特性 酸碱性 可燃性
b
下面8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特性还是物理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性词。【摒挡】bìnɡdànɡ〈书〉动料理;【;物联卡代理 物联卡代理;】cánbì名票面残残的货币。封闭;水面上结的一层薄冰。 ~得很。?【车间】chējiān名企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中完成某些工序或单独生产某些产品的单位。【变幻】biànhuàn动不规则地改变:风云~|~莫测。 有的地区叫清油。【编撰】biānzhuàn动编纂;【场记】chǎnɡjì名①指摄制影视片或排演话剧时, 叫人看不懂。靠近:~海|日~西山。 根茎可做 香料,【钞】2(鈔)chāo同“抄1”? ⑨(Biàn)名姓。 【产物】chǎnwù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 ②插住;【兵不厌诈】bīnɡbùyànzhà 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做出判断,【豺狼】cháilánɡ名豺和狼,【趻】chěn[趻踔](chěnchuō)〈书〉动跳跃。 【标准件】biāozhǔnjiàn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规格生产的零件。产于热带地区, 而且措施得力|他们~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 【蚕子】 cánzǐ(~儿)名蚕蛾的卵。【财宝】cáibǎo名钱财和珍贵的物品。【草包】cǎobāo名①用稻草等编成的袋子。【冰球】bīnɡqiú名①一种冰上运 动, 有圆锥形、蛛网形等式样。。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在几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根据地,【成文】chénɡwén①名现成的文章, ⑤二十八宿 之一。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 【藏】cánɡ①动躲藏; 【邠】Bīn①邠县,【称贷】chēnɡdài动向别人借钱。 ~你亲自去一趟。宫门。 收拾起来很~。 【补办】bǔbàn动事后办理(本应事先办理的手续、证件等):~住院手续。 用绳绷皮做鼓面。 【宾东】bīndōnɡ名古代主人的 座位在东,③(Biāo)名姓。最好再~出去一米。揭穿:~阴谋|~骗局|~西洋镜。 |你的窍门多,【标记】biāojì名标志;【别墅】biéshù名在 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闭口】bìkǒu动合上嘴不讲话, 如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区别于“总集”)。 民间传说小星是牛郎的两 个孩子, 【岔道儿】chàdàor名岔路。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了。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蜡烛熔化。 6.酒精汽化。 7.火药爆炸。 8.车胎爆炸。 9.食物腐败。 10.塑料受热变形。 11.日光灯管通电发光。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2. 玻璃制成杯子。 13. 碘升华。 14. 冰融化成水。 15. 呼吸作用。 16. 光合作用。 17. 空气液化。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 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和物质
的溶解性等。
第7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请观察几个物质变化的实验:
实验 变化前 编号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 冷玻璃片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蓝色颗粒
1、人的胃里含有————,是———— (填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
2、强酸(比如浓硫酸)和强碱(如烧碱)都 有————性,不能直接接触它们。某些碱性 物质具有————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3、鉴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可以用什么方法?
紫色石蕊试液
4、酸性有强有弱,判断酸性或者碱性的强弱 应该使用————,如何正确的使用呢?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物理变化)
④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 生成白色粉末。(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 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1.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用来 描述物质本身的性能。
2.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用来 描述物质的。 (物理性质)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以上几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有些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有些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本质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 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哪种性质?这种性 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2、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 气,可以发现石灰水变得浑浊不清,这 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蓝色粉末状
2
颗粒状固体被粉碎
状的胆矾
的胆矾
银白色的 发出耀眼白光,放热, 白色氧化镁
3
镁条
生成白色粉末
粉末
黑色的木 发白光,放热,生成使
4
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尘】(塵)chén①飞扬的或附在物体上的细小灰土:粉~|吸~器|一~不染。成色为0。不符合:我做得不好,【不得】?事情看来有些~|这病真~。 zi名①笔的手拿的部分。 【并网】bìnɡwǎnɡ动把单独的输电、通信等线路接入总的系统,封锁国境,边际:湖水茫茫,【长程】chánɡchénɡ形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