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脑中风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即临床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受阻或完全中断,致缺血、缺氧、局灶性脑细胞坏死,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急性脑血管栓塞所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且病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加之本病特点:发病急,致残及死亡率高,恢复慢。
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并给国民造成很大经济负担。
针对此病如能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和病死率。
理论上早期溶栓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1],但大部分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错过溶栓时间窗,不能采取直接溶栓治疗。
所以通过临床研究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药物或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尤显重要。
为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间,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选取适宜病例进行了相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间,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
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1±12.2)岁,合并高血压病者28例、糖尿病者10例、高脂血症18例,基底节区脑梗塞16例,脑干梗塞4例,小脑梗塞6例,脑叶梗塞6例。
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0.3±12.0)岁,合并高血压病者27例,糖尿病者12例,高脂血症者17例,基底节区脑梗塞17例,小脑梗塞3例,脑叶梗塞7例,脑干梗塞4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梗塞部位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冶疗急性脑醒死的临床研究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冶疗急性脑醒死的临床研究作者:张俊英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05期[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组同时联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治疗14d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巴曲酶;依达拉奉;神经功能;Bathel指数[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222-03急性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存活者多伴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种类较多,许多中成药用于治疗脑梗死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丹红注射液是由中药丹参、红花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传统中药,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梗死体积的作用。
依达拉奉(Edaravone)作为脑保护剂之一,研究证实,其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而抑制迟发型神经元死亡、发挥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神经内科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MRI和CT检查,排除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及房颤患者。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0~82岁,平均(60.5±5.6)岁;病程1~8年,平均(6.2±1.3)岁。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0.000
0.000
3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突发性的脑部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有关脑梗塞的发病年龄段,据临床统计,发病患者多为年龄介于45-70岁范围内的中老年人[3]。目前,临床上关于脑梗塞的治疗方法,超早期普遍采用的是溶栓治疗,虽然溶栓治疗相对其他治疗方法而言最为有效,但据临床表明,对于超过时间窗及存在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而言,溶栓治疗不是最佳的选择,因而有必要就这部分的患者寻找一种更加适合且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丹红和依达拉奉两种注射液联合用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研究,经统计后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研究组24.92±2.15分、对照组25.05±2.00分,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10.55±2.37分,较治疗前的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较治疗后的对照组评分而言,研究组整体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关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提高了29.8%,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上,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治疗前后NIHSS评分(x±s分)
研究组
60
治疗前
24.92±2.15
治疗后
10.55±2.37
对照组
60
治疗前
25.05±2.00
治疗后
18.53±3.53
治疗后NIHSS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何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如何?本文通过对一组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一、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脑血供急剧减少所导致的急性脑损伤。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方法。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粘度、抗血栓形成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的中药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
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可以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临床研究表明,将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双重协同作用,更好地保护脑组织,改善患者的预后。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的希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这些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开始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的治疗。
治疗方案为:丹红注射液每日100毫升,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每日75毫克,口服。
治疗周期为14天。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研究结果经过治疗14天后,观察到以下疗效结果:首先是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明显,大部分患者情绪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其次是体征改善。
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等均有所恢复,大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最后是生活质量提高。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行走能力、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
这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脑组织,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O 5 P . )。见表1 0 。
表1两组患 考治疗前以 及治疗 d d 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 后3、7、1 d 较
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D ) . 2 A L 实验 组和对 照组治疗 前A L 分为 (2 土1.)分 , (27 D评 3. 1 4 5 3 .士 1.)分 ,治疗 后实验 组和对 照组其A L 35 D 评分 分别为 (78 23 6 .土1.) 分 , ・ 43 3 )分 ,治疗前两 组评 分无显著差异 >0 5 ( -士1. 5 6 . ),治 0 疗后实验组患者其A L D 评分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0 5 P . )。 0
22 ・ 甲 迭 甲 药 ・ 8
起吃 , 如含有鞣质的中药汤剂不宜与硫酸亚铁类制剂、维生素B 及一些 1
酶制剂同服 。含有朱砂的汤剂和 中成药 ,不宜与溴化物同服。含有钙、
J l U1 , O .0 NO 2 UyZ Z V I , .0 1 服 用 ,以免 引起体 内各种 机 能的失调 ,有 毒之药 就更不 用说 了 。服 用 逍遥散 、八 味地 黄丸 、木通 、马钱 子 、生川乌 、生草 乌 、生 丰夏 等 引起 的毒副 反应 均有报 道 。所 以凡 药只 能作 防病 治病 时用 ,而谷
1. )分,显效:E S 37 4 S 积分 ≥9分为,有效:E S 0 S 积分为5 ~8 分, O 9
无效 : S积分 <5 或者患者死亡 。 ES 0 2结 果
21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 .
结果 显 示两 组 患者 治疗 前和 治疗 后3 评分 无统 计学 差 异 ( d P> 05 . ),在治疗后7 、1d 0 d 4 内实验组神 经功 能缺损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疾病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其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血压等。
脑梗死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残疾率也较高。
目前治疗脑梗死主要是溶栓治疗和抗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酚A、丹参素等。
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脑心疾病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降脂血管扩张等作用。
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
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预期可以提高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为首次发作者,年龄范围为40-75岁,男女比例约1:1。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单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丹红注射液40mg/d静脉滴注,连续7天;依达拉奉剂量为75mg/d,口服,连续7天。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剂量同观察组。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恢复情况等指标的观测。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颅内出血发生率、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在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出血风险更低。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有少量患者出现消化道不适的症状。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出血风险。
其联合应用可以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案之一,但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并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针给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与对照组的73.3%相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上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值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分值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复方丹参针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痉挛或脑瘤压迫血管引起,临床症状主要为半身不遂、表达困难、眼口歪斜或有突然昏迷等症状[1]。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各种器官逐渐衰退,心脏应急能力逐渐降低。
若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上致死率与致残率会升高。
临床中常用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传统的针灸方法主要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能够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对患者的肢体瘫痪具有积极作用,但针灸治疗周期偏长。
许多研究表明[2],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疗效确切,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接收并确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2 组患者 NIHSS 评分 BI 指数评分 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NIHS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住院时间 (d)
BI 指数 评分(分)
对照组 40 14.26±3.07 4.30±1.45 15.37±4.12 62.63±5.29
1.3 观察指标 对比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
消失;有效: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活动功能有所恢复,临床症状
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活动功能无改变或恶化,
临床症状仍存在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 总例
数×100%[2]。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丹红注射液 疗效 DOI:10.19435/j.1672-1721.2020.04.081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 率,易导致患者出现眩晕、肢体活动不利、语言含糊等表现,对 日常生活、生理以及心理有较大的威胁,若控制不佳,患者会遗 留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1]。本研究以我院 80 例脑梗 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了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的 效果,现报道如下。
分析 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包
括意识水平、肢体运动、凝视等,总分 42 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
功能受损程度越大。采用 BI 指数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
估,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P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 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9期 173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王绪虎,段大磊,王艳军,吴星辰(江苏省新沂市中心医院(原新沂市铁路医院),江苏 新沂 211400)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后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
分析两组疗效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NIHSS评分为(10.82±1.79)分,BI指数评分为(61.94±8.02),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脑中风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9.134本文引用格式:王绪虎,段大磊,王艳军,等.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173,176.0 引言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即急性脑梗死,是脑细胞因脑部缺乏血供而缺血、缺氧、坏死,并损伤神经功能,患者可表现出四肢乏力、偏瘫、头晕、言语障碍、昏厥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丧失最佳溶栓、机械取栓时机,故无法直接应用溶栓、机械取栓疗法,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15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15例,男、女分别为10例、5例;年龄43~80岁,平均(61.76±7.94)岁。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
[ 4 ] 杨丽 华 , 李新峰 , 吕慧 敏 , 等. 帕瑞 昔 布 钠 对食 道癌 根 治 术 患 者 应 激 、炎 性 反应 和术 后镇 痛 的影 响 [ J ] . 中华 实验 外科 杂志 , 2 0 1 5 , 3 2 ( 9 ) :
2 3 0 2 — 2 3 0 3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这表明肋 间神经阻滞镇 痛法辅助静脉镇痛能够减轻开胸食 管癌根治术刺激 所致的应激反应 ,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术后镇痛 , 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 咳嗽排痰 ,使得患者早 日下 床活动 ,利于患者机体康复。文献指 出 ,多模式 镇痛方法实施过程 中,肋 间神经阻滞会造成患者机
障碍发生率 ,利 于术后患者机体早 日康复 ,值得临
床 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何 荷番 , 刘 义彬 , 刘 炜烽 , 等. 右 美托 咪定 对 食管 癌根 治术 后 吗啡 镇 痛 时细胞 免 疫功 能 的影响 [ J ] . 中华麻 醉学 杂志 , 2 0 1 4 , 3 4 ( 7 ) : 7 8 1 — 7 8 4
术后常见 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临床统计指 出 _ l ” ,大 部分 P O C D是一过性的 ,短期时间 内会恢复 ,但少
数 患 者会 出现 长 期 或永 久 性 认 知 功 能损 害 。本 研 究 发 现 ,观 察 组患者 术后 3 、5 、7 d出现 P O C D的例数 较 少 ,其 发 病 率 低 于对 照组 患 者 ,但 两 组 比较 差 异
[ 6 ] 王钰 , 牟婉 兰 , 叶永 青 , 等. 不 同麻 醉方 法 对老 年食 管 癌患 者 术后 肺 部 感染 的影 响分 析 [ J ] . 中华 医 院感染 学杂 志 , 2 0 1 6 , 2 6 ( 4 ) : 8 3 8 — 8 4 0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ul30(14)•2397•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需要加大胰岛素用量⑷。
而胰岛素用量过大可能引起体重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⑸。
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临床中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但只有部分患者可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在采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面对心血管疾病、体重增加、低血糖等风险⑹。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体重增加、低血糖等风险。
有研究表明⑺,2型糖尿病表现为胰升糖素样肽-1减少。
胰升糖素样肽-1可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卩细胞功能。
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可对内源性胰升糖素样肽-1溶解起到有效抑制,进而提升机体内胰升糖素样肽-1水平,从而发挥胰升糖素样肽-1改善胰岛细胞的功效,有效控制血糖水平⑻。
利拉鲁肽是人工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与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结合,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⑼。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后HbAlc、2hPG、腰围、体重、SBP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原因是因为利拉鲁肽具有较高的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可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降低机体HbAlc水平,轻微延缓胃排空,并可对饱食中枢进行抑制,增加饱腹感,进而可达到减少食物摄入、降低脂肪合成量的效果,通过减轻患者饥饿感来达到改善血脂、降低收缩血压、控制体重腰围的目的3。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提示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作用均较为平缓,可能与其存在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相关。
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多数患者程度较轻,随着治疗的时间增加,患者反应逐渐减轻可耐受。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相较于西格列汀而言,在控制血糖、体重、血压方面疗效更好,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1]李意,赵蕾,祝开思,等.胰岛素治疗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⑶:241-244.[2]郭阳阳,陶晓燕,潘天荣,等.利拉鲁肽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2):162-165. [3]骆丽裴.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92-93.[4]朱宏伟,李志辉,王国萍,等.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腰围及胰岛功能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⑷:12[5]陆丽芳,林东源,叶健波,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弧、格列奇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4):5378-5379. [6]刘曼,于苏国.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34-36.[7]牟伦盼,蒋建家,苏劲波,等.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欠佳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8(1):35-39.[8]李红燕.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疗效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5,4(9):681-682.[9]张志宇.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8):28-32. [10]吕玉立.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4(⑵:44-45.收稿日期:2019-01-1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董文韬,区健刚,吕秀武(罗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罗定527200)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发病72 h 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奉拉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有效。
标签:依达拉奉;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急性脑梗死已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1]。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发病时间72 h 以内,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
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61~78岁,平均(72±5)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状况、梗死部位范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H20031342)30 m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连用14 d,联用丹红注射液(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Z20026866)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注,1次/d,疗程14 d;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疗程14 d。
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治疗,对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缺氧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
传统的
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但该方法存在出血风险、时间窗口限制等问题,因此对于脑梗死的
治疗需求越来越迫切。
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已经广泛,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减轻脑缺血损伤,已成为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新的方向。
依达拉奉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血管的阻塞,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11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命体征、血压、血糖、
血脂等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扩散范围、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入院
后3天的NIHSS得分、28天后的mRS评分等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得到良好的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恢复患者
的神经功能和预防再发脑卒中均具有显著的作用。
但本研究仅为初步研究,还需进一步加
强临床研究并应用于更多的患者中。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而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作为两种常用的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
本文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提出相关的治疗建议。
一、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和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通过改善脑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来保护脑组织的中药注射液。
而依达拉奉是一种血栓溶解药物,能够溶解血栓并恢复脑血流,有助于挽救患者的脑组织。
二、研究方法1. 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并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2. 对照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脑保护、抗栓、改善脑循环、降颅内压等综合治疗措施。
3. 观察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等指标,并比较两组差异。
三、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未来还应加强对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探索更多的治疗策略和方法,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一、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疗效丹红注射液是一种提取自丹参根茎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减轻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丹红注射液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依达拉奉是一种非特异性溶栓药物,主要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流,降低脑组织的缺血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临床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1. 实验设计本次疗效观察共选取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2. 治疗方案观察组:丹红注射液10ml,每日静脉滴注1次,连续14天;依达拉奉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给予溶栓治疗。
对照组:常规治疗,不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脑血流灌注情况、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疗效指标。
四、观察结果及分析经过治疗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明显增加,颅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长,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改善缓慢,脑血流灌注不明显改善。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发生,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较高。
五、结论通过本次疗效观察发现,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脑组织的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探讨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10.16662/ki.1674-0742.2020.17.118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探讨王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脑电图室,山东枣庄277200[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各60例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9.01±3.42)分、(25.34±8.92)分,治疗后分别为(9.06±1.85)分、(68.52±4.39)分。
对照组治疗前为(19.34±3.29)分、(26.01±8.75)分,治疗后为(12.59±2.08)分、(57.33±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试验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前患者的血液流变与指标分别为(4.68±0.18)mPa ·s、(12.41±0.33)mPa ·s、(8.75±0.64)mPa ·s、(4.82±0.65)g/L,治疗后为(4.33±0.14)mPa ·s、(11.48±0.27)mPa ·s、(7.49±0.57)mPa ·s、(3.01±0.48)g/L。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痉挛、栓塞等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损伤甚至坏死。
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期尽快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药物治疗方面,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血流灌注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二、资料与方法1. 选择标准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纳入研究: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脑梗死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③患者和家属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陷情况以及脑血流灌注情况等指标的变化。
3. 测定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的国际化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量表评分(mRS)、动态脑灌注显像(SPECT)等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情况。
三、结果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情况。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观察关旭;刘军【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7(23)2【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effect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hemorheology.Methods 80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40) and control group (n=40).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daravone,and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weeks.Made a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fter 2 weeks,the changes of nervous functional defects score,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and hemorheology levels before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2 weeks of treatment course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fter 2 week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After 2 weeks' treatment,nervous functional defects score in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VE-cadherin and vWF in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high shear viscosity,plasmicviscosity,and low shear viscosity in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2 weeks of treatment course.Conclusion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has striking clinical effect,which can improve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hemorheology,with fine safety.%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依达拉奉基础上结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用药2周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VE-cadherin和vW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2周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且用药安全性良好.【总页数】4页(P236-239)【作者】关旭;刘军【作者单位】113008 抚顺市中医院药剂科;113008 抚顺市中医院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丹红注射液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梁振湖;张红蕾;祁德波2.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NIHSS评分的影响 [J], 詹兰兰;周霞3.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刘欣4.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评价 [J], 金莲5.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 [J], 刘晓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肖小华【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07【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为为94.0%和78.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借鉴.【总页数】2页(P72-73)【作者】肖小华【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南石医院脑六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韩淑霞2.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韩淑霞;3.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黎永仙;李亦良;张石玲;王华;蔡德4.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黎永仙;李亦良;张石玲;王华;蔡德;;;;;;;;;;;5.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黎永仙;李亦良;张石玲;王华;蔡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作者:陈新广司金侠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20期陈新广司金侠河南省荥阳市郑州瑞龙医院神经内科,河南荥阳 450100[摘要]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 6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针静滴日1次,15 d1个疗程。
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显著有效(痊愈及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率,并最终将两组的显著有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同项间比较。
结果治疗组:显著有效率7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40.6%,总有效率71.9%。
两组显著有效率比较χ2=4.983,P=0.032(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481,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能取得较单一使用复方丹参针剂治疗此病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87-02[作者简介] 陈新广(1972-),男,河南漯河郾城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即临床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受阻或完全中断,致缺血、缺氧、局灶性脑细胞坏死,造成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急性脑血管栓塞所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且病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加之本病特点:发病急,致残及死亡率高,恢复慢。
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并给国民造成很大经济负担。
针对此病如能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和病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 的临床疗效 。方法 6 4 例住 院病人 , 随机分为 治疗
组 及对照组 , 治疗组应用 丹红注射 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 , 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 针静滴 日 1 次, 1 5 d 1 个疗程 。分别记 录两 组病例 的显著有效 ( 痊愈及显著进步 ) 率 和总有效 ( 痊愈 、 显著进 步及进 步 ) 率, 并最终将 两组 的显著有效率 ( 显效 率 ) 和 总有 效 率分别输入 S P S S 1 6 . 0 软件进 行统计学处理 , 进行 同项 间比较。 结果 治疗组 : 显著有效率 7 5 . 0 %, 总有效率 9 3 . 8 %; 对照 组: 显著有效率 4 0 . 6 %, 总有效率 7 1 . 9 %。两组显著 有效 率 比较 X 2 = 4 . 9 8 3 , P = 0 . 0 3 2 ( P < 0 . 0 5 ) ; 两组间总有效率 比较 X 2 = 4 . 4 8 1 , 0 . 0 3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丹红 注射 液联 合依 达拉 奉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 中能取得较单一使 用复方丹参针剂 治疗 此病更好 的疗效。
药物与临床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口固 — — ■ 瞄_
丹 红注射液联 合依 达拉 奉注射液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 临床探讨
陈 新 广 司金 侠
河南省 荥阳市郑州瑞龙医院神经 内科 , 河南 荥阳 4 5 0 1 0 0
高, 老 龄化社会 的到来 , 各种 高脂 血症 、 高血压病 、 糖尿病等 的发
病率 持续上升 。 急性脑 血管栓塞所致 急性脑梗 死的发病率亦 随之
上升 , 且病 人年龄越来越 年轻 化 , 加之 本病特点 : 发病急 , 致残及 死亡 率高 , 恢 复慢 。严重影 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 , 并 给 国民造成 很大经济 负担 。针对此病 如能早期及 时有效 治疗 。 可有效降低致
【 关键词】 丹红注射 液 ; 依达拉奉 注射液 ; 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
【 中图分类号】R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一 O 7 4 2( 2 O 1 4 ) 0 7 ( b ) 一 0 0 8 7 一 O 2
1 . 2 纳 入 及 排 除标 准
脑 中风分为缺血性及 出血性 , 其 中缺血性脑 中风 即临床急性 脑梗死 , 是脑部血 液供应受阻或完全 中断 。 致缺血 、 缺氧、 局 灶性 脑 细胞坏死 , 造成 相应 的神经功能损伤 。随着 我国生活水平的提
1 次静滴 。 1 5 d 为 1 个疗程 。
1 . 4 疗 效标 准
残和病 死率 。理论上早期溶 栓治疗为 最佳 治疗方案[ 1 】 。 但大部分
患者 到医院就诊时 已错 过溶栓时 间窗 , 不能采取直 接溶栓 治疗 。
所以通过 临床研究能够找 到更有效 的药物 或方法治疗 急性缺血 性脑卒 中尤 显重要 。为探讨丹红 注射液联合依 达拉奉 注射 液治 疗 急性 缺 血性脑 中风 的 临床疗 效 。该研 究选 取 2 0 1 0年 1 月1 日一2 0 1 2年 l 2月 1日间 , 该院收治的6 4例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住 院患者进行研究 。在临床工作 中选取 适宜病例进 行 了相关 药物
治疗方 面的研究分析 , 现报 道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1 月 1日—2 0 1 2年 l 2月 1日间 。 我院收治 的6 4 例急性 缺血性脑 中风住 院患者进行研究 。将 病人随机 分为治疗 组及 对 照组 各 3 2例 , 其 中治疗 组男 性 2 0例 , 女性 l 2例 , 年龄 4 2 ~ 7 9岁 , 平均 年龄 ( 6 0 . 1 + 1 2 . 2 ) 岁, 合并高 血压病者 2 8例 、 糖尿 病者 1 0例 、 高脂血症 1 8 例, 基底 节 区脑梗 塞 1 6例 , 脑 干梗 塞 4 例, 小脑 梗塞 6例 , 脑 叶梗塞 6例 。对 照组男 性 l 9例 , 女性 1 3
血患者及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
1 . 3 治 疗 方 法
常规给予抗血 小板聚集药物 , 他汀类调 节血脂药物 。 适 当脱 水药 物 , 合并感 染者应用抗生素 , 合并糖尿病者应 用降糖药 物或 皮下 注射胰 岛素控 制血糖 ,合并高血压者 收缩 压> 1 8 0 m mH g以 上给予降压治疗 , 脑干梗塞者小剂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 , 增 加脑干的血液灌注 , 发病 1 周后病情稳定者配合针灸等功能康复 训练 。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 加用生理盐水 2 5 0 m L加人丹红 注射液 ( 菏泽步 长制 药有 限公 司生产 ,国药准字 Z 2 0 0 2 6 8 6 6 ) 2 0 mL日 1 次静滴 、 生理盐水 1 0 0 m L加入依达 拉奉针 ( 南京先 声东元 制药 有限公 司生产 ,国药准字 H 2 0 0 5 0 2 8 0 ) 3 0 m g日 1 次静滴 , 1 5 d为 1 疗程 . 对 照组应用生 理盐水 2 5 0 m L加入复方丹参 针 2 0 mL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疗效判定标 准按全 国第 四届脑 血管病学术 会议通过 的 《 脑 卒 中患者 临床神 经功能缺 损程度评 分标准 》 I 引 进行判 定 : 基本 治 愈 功 能缺损 评分减少 9 1 %~ 1 0 0 %, 显 著进步 ; 功 能缺损 评分减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 4 届全 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田 , 均经头颅 c T或磁共振证 实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 , 发病在 6 8 h 之间 。排除年龄> 8 0岁 、 合并严 重心脏疾 患、 肝 肾功能损伤 、 意识 障碍 、 有癫痫发作史 、 严重 白细胞或红 细胞 、 血小板异 常者 、 脑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