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最新修订)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鉴于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国家于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为加强我院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就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如下:通用名用法用量适应症注意事项1、丹红注射液【成份】丹参、红花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
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型脑病、脑血栓。
1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孕妇忌用。
2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 出现浑浊后禁止使用。
2、香丹注射液(丹参、降香)。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
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型脑病、脑血栓。
1 浑浊后不宜使用。
2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3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地龙)。
静脉滴注:每日6ml或遵医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缓慢滴入。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
急性期脑梗塞。
1 孕妇忌用。
2 无瘀血症者禁用。
3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4、注射用血栓通【成分】三七总皂苷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
一日1次。
肌肉注射:一次150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40mg/ml。
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1 孕妇慎用。
2 连续使用不超过15天。
3 对酒精过敏的患者禁用。
4 人参、三七过敏患者禁用。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痰阻心脉型胸痹32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丹红注射液;痰阻心脉型;胸痹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7(9 2020)01-0045-04
胸痹是传统医学中的病名,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 造影及心电图提示诊断或相关实验室指标异常。 中,该病属西医中冠心病心绞痛范畴[1]。张仲景在《金匮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②证型属痰阻心脉
·45·
承德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心绞痛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判定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丹
红注射液治疗痰阻心脉型胸痹,可减轻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综上可知,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癌患者, 临床效果确切,可调节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 复发转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学芳,李琳婵,王文辉.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肝癌TACE术后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6,25(9):971-973. [2] 邓小龙,吉王琦.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46-48.
[3] 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 证医学,2004,4(2):85-90.
[4] 魏嵬,易长虹,陈华兵,等. T A C E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治 疗肝癌的短期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V E G F、M M P -9、O P N 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8):2915-2919.
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中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治疗上多 治疗;⑤合并严重功能障碍威胁生命者;⑥精神类障碍
中医关于“胸痹”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胸痹”的临证备要一、治疗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
临床治疗应以通为补,其通法包括:芳香温通法,如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宣痹通阳法,如枳实薤白桂枝汤、乌头赤石脂丸等;活血化瘀法,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复方丹参滴丸、冠心Ⅱ号等,临证可加养血活血药,如鸡血藤、益母草、当归等,活血而不伤正;祛痰开郁法,如栝蒌白半夏汤、温胆汤加胆南星、石菖蒲、郁金等。
补法包括补气血,选用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温肾阳选加淫羊藿、仙茅、补骨脂;补肾阴选加首乌延寿丹、左归丸等。
通法与补法是治疗胸痹不可分割的两大原则,应通补结合,交替应用。
二、活血瘀法的伍应用胸痹瘀血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夹杂证,临床治疗应注意在活血化瘀中伍以益气、养阴、养血、理气之品,辨证用药,加强祛瘀疗效。
临床主要选用养血活血之品,如丹参、鸡血藤、当归、赤芍、郁金、川芎、红花、泽兰、牛膝、三七、益母草等。
破血攻伐之品,虽有止痛作用,但易伤及正气,应慎用,若必用,切不可久用、多用,痛止后须扶正养营,方可巩固疗效。
如有出血倾向或征象,应立即停用,并予相应处理。
三、芳香温通法的应用寒邪内闭是导致胸痹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临床以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中药治疗胸痹源远流长,如桂心、干姜、吴茱萸、麝香、细辛、蜀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油等芳香温通之品。
实验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大多含有挥发油,可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影响。
四、真心痛急症的治疗1.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常因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心脉,心脉不通,出现心胸疼痛(心绞痛),甚至真心痛(心肌梗死)。
若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心脉瘀阻,心血亏虚,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心动悸,结代脉(心律失常);若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可出现心悸、水肿、喘促(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或亡阳厥阴脱,或亡阴脱(心源性体克),或阴阳俱厥,最后导致阴阳离决。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胸痹瘀血闭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7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50例),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ST为(1.8±0.6),ST为(1.2±0.2)mm,心率为(85.4±7.6)次/min,其中,前两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帮助恢复其心功能,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胸痹瘀血闭阻证;心电图表现;疗效胸痹瘀血闭阻证也就是西医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大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存在多种副作用[1]。
近几年,我院在胸痹瘀血闭阻证的治疗中逐渐推广了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本药的主要成分为丹参与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其实际疗效,我院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胸痹瘀血闭阻证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其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胸痹瘀血闭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为研究组,每组6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6.3±1.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病程3.4~12.5年,平均病程(7.6±1.1)年;研究组患者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6.3±1.5)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病程3.5~12.5年,平均病程(7.6±1.5)年。
丹红注射液_百度百科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他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恢复梗死区,尤其是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并在预防脑心综合征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丹红注射液目录
基本介绍
说明
用法用量
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治疗胸痹的常用药。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且在临床应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高效、安全的理想药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度百科吧。 507452306
00
您的词条动态
等待您来编辑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2级
0.43±0.07 vs 0.87±0.15, 24 h: 0.32±0.06 vs 0.82±0.16, 均P <0.05), 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4
h: 0.55±0.12 vs 0.25±0.11,8 h: 0.53±0.10 vs 0.27±0.12, 12 h: 0.60±0.12 vs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头痛,心悸,发热,皮疹,停药后均能回复正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浅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浅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3-06-20T15:08:13.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罗艳[导读]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针剂,是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
罗艳 (云南省安宁市中医院内科 650300)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针剂,是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
丹参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红花中所含的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功效。
经本科长期临床使用,发现丹红注射液可用于多系统疾病且安全、高效,现将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瘀血症”的范围。
西医治疗脑梗死强调早期溶栓,由于患者就诊时机、医疗条件、溶栓剂的诸多禁忌证及高风险等因素,无法推广使用,而丹红注射液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本病,早为许多医家共同推崇,不仅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再灌注损伤,保护血管内皮,抗凝及溶解血栓,而且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防止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损伤。
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提高缺血区的氧供,挽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范围,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1],从而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有助于致残后的功能恢复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配合西药的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细胞营养剂治疗有协同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冠心病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冠心病严重状态,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易损斑块的破裂以及冠脉痉挛致血管内皮受损,从而导致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血栓形成,西医治疗以扩冠、抗凝、调脂、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手术介入为主。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胸痹临床分析
本组病例均 1 次手术成 功 , 切 除的全层壁完整 , 手 术 时 间 2 5 ~ 4 0 分钟 , 平均2 8 . 5 分钟 。术后 中有 效 率 9 6 . 2 %, 术后 6 小时 可 下床 活 动 , 术后 尿潴 留 1 1 例, 占4 8 %。经穴 位 针灸 或 1 : 3 服 中药 ( 八 正散 加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顺利排出; 便 后 少量 带 血 5 例, 持续 l - 3 天左右, 下
3 讨 论 及 疗 效的评 估表 【 s 】 . T S T — P P H术 式 适合 以直 肠 前 突及 直肠 黏膜 内脱 垂 为 主 的出 f 5 1 中华 医 学会 消化 病 学分 会 胃肠 动 力 学组 . 中国慢 性 便 秘诊 治
1 2 1 型便 秘 , 目前 临床 上 手术 方 式 为 以下 几 种 : 经 肛 门手 术 、 经阴 2 0 1 3 年 武 汉) 『 s 1 . 中华 消化 杂志 , 3 0 1 3 . 3 3 ( 5 ) : 2 9 1 — 2 9 6 . 道手术 、 会阴手术等 。我们选用T s T — P P H手术 , 只需用一把吻合 指 南(
丹参川芎嗪注射 液治疗胸痹 临床分析
宋剩 芳 张 秀娟 祖文 月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丹参 川芎嗪 注射 液 治疗胸 痹 患者 临床 疗 效及 其原 因 。方法 : 在 临床 中应 用丹参 川 芎嗪 注射 液 治疗胸 痹 患者 中随机 抽 取 心血 瘀 阻证 、 痰 浊 闭阻证 、 气滞 心胸 证 、 气 阴两虚证 、 心 肾 阴虚证 、 心 肾阳虚 证 6 证 型各 3 0 例, 共计 1 8 0 例, 采 用 回顾 性分 析 临床 治 疗 效果 。结果 : 丹 参川 芎嗪 注射 液治 疗心脉瘀 阻和 皇滞心 胸证 患者 效果 更好 , 其 次是痰 浊 闭阻和 气 阴两虚 证 , 效 果 最差 为心 肾阴虚 和 心 肾阳虚 证 。结论 : 提 示在 治 疗上 中成 药也要 辨证 用药 。 关 键词 : 丹 参川 芎嗪 注射 液 ; 胸痹; 临床 分析 中 圈分 类 号: R 2 5 6 . 1 文献标 识t i  ̄ -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0 — 0 0 1 4 — 0 2
丹红注射液说明书
丹红注射液说明书(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丹红注射液说明书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通脉舒络。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脑病、脑血栓及肺心病所瘀诸症。
【化学成分】
丹参750g 红花250g 注射用氯化钠7g
【不良反应】
偶见头晕,头痛,心悸,发热,皮疹,停药后均能回复正常。
罕见过敏性休克。
【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产品规格】
2ml,10ml,20ml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4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1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2)本品为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发现药液再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22。
丹红注射功效与作用
丹红注射功效与作用
丹红注射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主要由丹参、红花等药材提取物组成。
它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提高循环系统功能:丹红注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它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并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2. 抗炎、镇痛作用:丹红注射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来具有抗炎作用。
它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3. 改善血液供应:丹红注射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脏供血。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提高脑灌注,对脑缺血、中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保护器官功能:丹红注射对肝脏、胰腺等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
对于急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等疾病,丹红注射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之,丹红注射作为一种中草药制剂,在临床上具有提高循环系统功能、抗炎、镇痛、改善血液供应和保护器官功能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不过,在使用丹红注射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
康复科常用药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瘙痒、荨麻疹、面部潮红等
七叶皂苷钠
10mg;5mg
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
可见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肿胀
鹿瓜多肽
8mg
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性修复及腰腿疼痛等
可出现发热或皮疹
小牛血清去蛋白
5ml:0。2g
1、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陷。
丹参川芎嗪
5ml
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偶见皮疹
药名
剂量
作用
不良反应
红花注射液
20ml
活血化瘀
全身性损害:过敏样反应、过敏样休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休克、寒战、发热、面色苍白等
呼吸系统损害: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喉水肿等。
心血管损害: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紫绀等。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头晕头痛、抽搐等.
甲钴胺
1mi:0。5mg
周围神经病,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
过敏反应,头痛,发烧感等
神经节苷脂钠
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病.
少见皮疹反应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0.375g
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
皮肤反应,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局部反应如疼痛、静脉炎、水肿等
2、末梢动脉、静脉循环障碍及其引起的动脉血管病、腿部溃疡。
3、皮肤移植术;皮肤烧伤、烫伤、糜烂;愈合伤口;放射所致的皮肤、粘膜损伤。
偶见荨麻疹,皮肤潮红,药物热,休克
药名
剂量
作用
不良反应
氨溴索
15mg;30mg
适用于下述患者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支炎加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炎的祛痰治疗等
丹红注射液百科
丹红注射液_百度百科507452306 助理小编二级|消息(11)|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红楼梦欧冠核心用户丹红注射液目录基本介绍说明用法用量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编辑本段基本介绍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
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治疗胸痹的常用药。
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且在临床应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高效、安全的理想药物。
编辑本段说明药品名称通用名:丹红注射液商品名称:丹红注射液药品信息【成分】丹参,红花,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舒络。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4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头痛,心悸,发热,皮疹,停药后均能回复正常。
罕见过敏性休克。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2)本品为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发现药液再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规格】每支装10ml。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4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 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体会;3000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体会【摘要】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上已应用多时,其主要应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就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药理;应用丹红注射液具有通脉舒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悸、胸闷、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对心悸梗死、心绞痛、冠心病、脑血栓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
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进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提高丹红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丹红注射液化学成分丹红注射液主要从丹参和红花中提取而成。
丹参主要包括丹参酮Ⅰ、ⅡA、ⅡB,异丹参酮Ⅰ、Ⅱ、丹参羟甲酯、隐丹参酮以及二氢丹参酮等。
丹参本身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之功效。
红花主要包括脂肪酸、多炔、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色素以及其他相关成分。
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二棕榈酸以及甘油酯等。
挥发油主要为烷烃、低脂肪酸以及少量芳香酯等。
黄酮类化合物中就包括新红花苷、红花醌苷、黄芪苷、山奈酚等。
红花中还含有丰富的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如氯、钾、钠、锌、锰、铬等。
2 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可对脑血管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产生重要影响。
2.1 丹红注射液在保护脑血管中的药理作用通过对大鼠进行试验,对丹红注射液在大鼠大脑中的作用进行观察可知,14.4mg/kg注射液可导致大鼠急性脑出血时,脑含水量、脑指数等病理变化大幅度减轻,且显著降低了大脑内部毛细血管的通透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保证了其脑部神经组织结构、形态的完整性。
相关试验充分说明,丹红注射液可对脑血管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充分改善病变状况。
2.2 丹红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产生的影响2.2.1 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产生的影响相关文献指出,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实施治疗时,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患者维脑路通联合氯化钠治疗以及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化钠治疗。
丹红注射注液作用和功效
丹红注射注液作用和功效
丹红注射注液是一种中医药物,它是由中药丹红制成的。
丹红注射注液是根据中医理论制成的,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以下是丹红注射注液的主要作用和功效说明:
1. 活血化瘀:丹红注射注液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微循环,增加血管灵活性,扩张血管,改善组织营养,从而改善机体氧供和营养供应。
它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积聚物质,缓解疼痛和肿胀。
2. 清热解毒:丹红注射注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发热、咽喉痛、咳嗽、痰多等症状。
它还可加速炎症组织的恢复,修复受损组织。
3. 消肿止痛:丹红注射注液能够促进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动,减轻肿胀和痛苦。
它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调节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水肿,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腰腿疼痛等症状。
4. 抗凝血:丹红注射注液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阻止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抗凝血的作用。
这对于一些血液循环不畅或具有高凝血倾向的病人来说,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增强免疫力:丹红注射注液的功效还包括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丹红注射注液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凝血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和功效。
它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外伤、血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丹红注射注液时,应遵循医生的指示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
同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胡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12
【摘要】@@ 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化学成分,丹红注射液具有活
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胡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0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硕;何俗非;翟静波;张毅;康立源;任明
2.主动集中监测法评价700例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J], 康阿龙;张娴;黄
黎明;孙成荣;马金强
3.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海洋;莫颖宁
4.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海洋;莫颖宁
5.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J], 赵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观察
报表, 进行统计整理, 观察主要 A R的表现。下面介绍几例 D A R报表病例: D
过敏性皮疹 1 患者, 6 岁, 例。 女,2 因冠心病人院, 使用丹
红注射 液 2 0 mL配入 5 葡 萄糖 注射 液 20 L 中静脉 滴 5 m
注, 日2 每 次。用药第 3 天时, 患者出现前臂皮肤瘙痒, 继而
金 额、 物用药频度( D s 、 药 D D ) 限定 日剂 量 ( D , 简述 他 汀类 药 物 的 临 床应 用进 展 。结 果 : 用 调 节 血 脂 药 用药 金 D C)并 所 额 逐 年 上 升 , 汀 类 药 物 占主要 部 分 , 应 用 广 泛 , 以阿 托 伐 他 汀最 多 。结 论 : 院对 调 节 血 脂 药 物 的 临床 疗 效 及 安 他 且 尤 我 全 性 做 到 了很 好 的评 估 , 其 符 合 应 用 发展 趋 势 。 使
体温有所下降, 逐渐恢复正常。
腹痛、 腹泻 1 。 例 患者 , ,8岁, 男 5 因心绞痛 、 病人院 , 糖尿 给予丹红注射液 4 L配入 09 氯化钠注射液 20 L中 0 m . 5 m
・5 ・ 2
P o e d n fCl i l e ii e J n 2 1 , l2 . r c e i g o i c d cn , a . 0 1 Vo 0 No 1 n a M
瘙 痒剧烈 , 、 背部 、 内侧 出现红 色皮疹 , 虑过敏 反 面部 胸 股 考 应, 即停止输液 , 立 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5 g 大约 l , m h后症
丹红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脑血栓等症, 具有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小
等特点, 在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 , 鉴于丹红注射剂
丹红注射液药理分析及临床合理应用
患者 生 活质 量 。研 究表 明, 丹 红注 射 液 临床 主 要用
丹 红 注射 液 药 理作 用 主要 是 保 护脑 血 管 、 改 善
疾 病 可 改善 患者 血 脂 、 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避 免 药
物 不 良反 应 。③ 内分 泌 系 统 : 李 璨 然 等 认 为 丹 红 注 射 液 具有 降低尿 白蛋 白和 肌 酐水 平 , 抗凝 , 供氧,
酯、 棕榈 酸等 。
2 药理
扩张血管, 改善 微 循 环等 功 效 , 可 治疗 糖 尿病 肾病 、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④ 其 它 : 丹 红注 射 液 还用 于
于 心脑 血 管 系统 、 呼吸系统 、 消化 系统 等 疾 病 。丹 红 注 射 液 为 纯 中药 制 剂 , 不 宜 与 其 他 药 物 混 合 使 用, 须妥善保 管, 不 适 用 于 出血 倾 向患者 、 孕 妇 。 丹 红注 射 液使 用 过 程 中 患者 偶 见 轻 度 头 晕 、 头痛 、 心悸 、 发热 、 皮 疹 等 临床 症状 , 无需特殊处理 , 停 药
后均 能恢 复 。丹 红注 射 液 临床 合 理 应 用 需加 强药
的影 响 , 发现 丹 红注 射 液 有 良好 的抗 凝 、 抑 栓 作用 , 利 于 降低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急 性 加 重 期 患 者 细 胞 因子 , 尤其是 T I MP . 1 、 MMP 一 9 / T I MP . 1 , 并 抑 制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及 血 小 板 活 化 等 , 充 分 改 善 患者 微 循 环 。② 抗 炎 症损 伤 : 脑 组 织损 伤 诱 发 因素 是脑 缺 血 再 灌注 后 局 部过 度 炎 症反 应 。因此 , 脑 缺 血 再灌 注 后 脑 组 织 局 部 炎 症 反 应 中细 胞 因子 起 到 了关 键 的 调 节作 用 。顾 俊 泉 等口 分析 丹 红注 射 液对 急 性脑 梗 死 患者 血 清 炎性 因子 的影 响 , 发 现丹 红 注 射 液有 利 于 降低 患 者 HS — C R P 、 T NF — 、 MMP . 9 等 血 清 炎症 因 子 水平 。可 见 , 丹 红注 射 液 的抗 炎 症损 伤 药 理作 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3-06T16:55:50.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张鸿焦艳萍兰亚娟董莹[导读] 现代医学研究,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流作用,并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张鸿焦艳萍兰亚娟董莹 (陕西省三原县中医院 713800)【关键词】胸痹丹红注射液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38-01 胸痹是临床常见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临床资料:432例患者均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
诊断:中医符合胸痹的诊断标准,西医符合WHO修订的《缺血性心脏病合格的命名及诊断》中的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6例。
一般资料:治疗组216例,男89例,女127例。
年龄41-95岁,平均年龄62岁,疗程1-3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216例,按常规方法:应用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根据血压调整速度),加极化液,给口服消心痛10mg,日三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mg,日一次;辛伐他汀片20mg,日一次;美托洛尔12.5mg,日三次。
疗程14天。
治疗组在对照组中加5% 葡萄糖250ml(糖尿病用生理盐水)加丹红注射液30ml静滴,疗程14天。
疗效标准:痊愈:胸闷,心慌,气短消失,心电图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
好转:胸闷,心慌,气短明显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
无效:胸闷,心慌,气短加重,出现胸痛持续发展成真心痛,心电图示:心肌梗死图形。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果,对照组216例,显效72例,有效84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216例,显效99例,有效9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0.28%.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改变及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电图ST段下移和T波倒置显著减轻(p<0.05),且治疗组心电图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痹是临床常见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 近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笔者从病证结合 的角度[1],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 上加用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中药针剂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 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分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反应灵敏,记忆力增强,能适当参与
社会活动。有效: 主要不适症状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反应欠 佳。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4]。
有效率
=
临床控制
+ 显效 n
+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效
×
100%
1. 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休息、吸氧、扩张冠
状动脉、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胸痛发作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笔者于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9 月期间,共收集我院住
院和门诊胸痹患者 1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治疗组 126 例,男 74 例,女 52 例; 年龄 30 ~ 70 岁,平 均 50 岁。对照组 60 例,男 34 例,女 26 例; 年龄 34 ~ 65 岁, 平均 5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1. 2. 1 中医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胸痹 诊断标准[2],均具备胸部突发憋闷、疼痛、呼吸不畅、气短、心 悸,重者胸痛彻背等表现。 1. 2. 2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冠心病诊断标 准[3]。 1. 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胸痹诊断标准,辨证属于痰浊阻窍或气滞血 瘀证,西医诊断符合西医冠心病诊断标准; ②年龄为 30 ~ 70 岁; ③无严重的心、脑、肾、肝、甲状腺等原发性疾病; ④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882·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 主要症状全部消失,未再发生胸痛,胸闷等症
状,生活自理,能恢复一般的社会活动。显效: 主要症状大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untoward reaction of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ctoral stuffiness pain. Methods: 186 patients with pectoral stuffiness pai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s table. 126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6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of the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5. 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7. 6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Conclusion: Danhong injectio in the treatment of pectoral stuffiness pain has a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2012 年 7 月 1 日 第 7 期 No. 7 1 Jul. 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7 卷 总第 170 期 Vol. 27 Serial No. 170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of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ctoral Stuffiness Pain
张梅香 Zhang Meixiang
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4100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Xinyang City,Xinyang,Henan,China 464100
摘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共收集胸痹患者 1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
中 126 例为治疗组,治疗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 60 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案。结果: 对照组
有效率为 85. 00% ,治疗组有效率为 97. 61%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
善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含服硝酸甘油,并 积 极 控 制 高 血 压、糖 尿 病 等 并 发 症。 治 疗
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 菏泽步长制药有限
公司生 产,批 号: Z20026866 ) 20 mL 加 入 5% 葡 萄 糖 水 250 mL,静脉滴注,1 次·d - 1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改用 0. 9% 的
关键词:胸痹; 丹红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Key words: pectoral stuffiness pain; danhong injec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untoward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R256. 22 文献标识码 Document code:A 文章编号 Article ID:1674 - 8999( 2012) 07 - 0882 -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