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9年级化学上物质的变化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例: 汽油能燃烧 汽油易挥发
(2)联系: 性质
性质 决定 体现
汽油在燃烧 汽油挥发了
变化
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例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A是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是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C是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D是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E是物理变化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实验 探究
从化学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实验1-1
性质内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 性、还原性、酸碱性、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腐蚀性、毒性等。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我们周围的物质处在不断地变 化过程中。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 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 云,白云又可以变成雨滴重新降落 到地面。那么,在这些变化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 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 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_是__否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2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 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 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维拓展】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请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方法2 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 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3 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氧气不能。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体现 变
性 决定


决定 质
途 体现
二氧化碳使 燃着的木条
熄灭
二氧化碳既不 能燃烧也不能
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 碳灭火器进行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入新知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比如雪 融化、放烟花、蜡烛燃烧等。这些变化又可分为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何区分它们呢?
雪景
烟花
蜡烛燃烧
导入新知
轻轨电车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 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 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 高温。接触点常用的原料是石 墨,请你推测石墨具有哪些性 质?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 是化学性质呢?
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 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2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 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3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的现象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无 玻璃片上出现小 水珠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2) 块状的胆矾 (3)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
无 有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讲授新课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
雪的形成
燃放烟花
云的形成
蜡烛的燃烧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么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优质课件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0·赤峰)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A.石油分馏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应用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11.(2020·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钨——制灯丝——熔点高 B.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一氧化碳——冶金工业——可燃性 D.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固体升华时吸热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 】金属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故A选项正确;氮气作保护气是利
B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 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③⑤
D.①④⑤⑥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二、填空题(52分) 13.(12分)有以下描述: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②木炭燃烧;
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④白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⑤钢铁会生锈;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⑧铁矿石冶炼成铁;
⑨酒精能燃烧; ⑩20 ℃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
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①__⑦(填⑩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
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③物⑤理⑨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④化的是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9张PPT)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9张PPT)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序号 的物质 的现象
(3)
蓝色的硫 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 沉淀
变化后 产生的 物质
蓝色的 氢氧化 铜沉淀
有无新 物质生


(4)
颗粒状石 灰石
产生气泡, 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 化碳 等

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灯泡发光 C、光合作用
B、空气液化 D、海水晒盐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 化的是( B)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 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5、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物_理_性_质 ),把 块状的硫研碎(属物_理_变_化),取少量放 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 黄色液体(属_物理_变_化),继续加热,硫 在空气中燃烧(属_化学_变_化),说明硫具有 可燃性(属_化学_性_质)。
胆矾的研碎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 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状态改变)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形状改变)
粉末状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试管中的水沸
(1 )
腾并逐渐减少,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 液态的水

小水珠
(2 ) 块状的胆矾

人教版九年级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公开课(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公开课(共32张ppt)

实验1-1 水的沸腾 实验1-2 胆矾的研碎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 冷凝结成水珠
液态的水

块状的胆矾 变为粉末状
粉末状 胆矾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一)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子:撕纸、折粉笔、木材制成桌椅、酒 精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的粉碎、蜡烛受 热熔化、水的三态变化…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物理变化
性质
决定
用途
乙醇具有可 燃性
人教版九年级11物质的 变化和性质公开课(共
32张ppt)
折纸
撕纸 烧纸
前两个变化与第三 个变化有什么本质不同 呢?
1
你会观察实验吗?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
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 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 变化后:
氢气密度小
用作燃料 用作充氢气球
练习2: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是,正确 的是( C )
A.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B.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放热、发光、放出气 体、生成沉淀现象
练习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
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导入新课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都发生了变化 不同点: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 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 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1.水的沸腾
讲授新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的现象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无 玻璃片上出现小 水珠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2) 块状的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概念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纸张变成纸条仍 然是纸;而纸张 燃烧后就不再是 纸了。
思考:怎样判断和区别这些变化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 及运用。(重点) 2.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难点)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观察与思考
节日焰火
燃 烧
讲授新课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讲授新课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烟花可以发光发热,木材可 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 方会生锈,牛奶会变酸等等。 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 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课堂小结
物 质 的 变 化
物 理 变 化 化 学 变 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有颜色的改变、 放出其他、生产沉淀等 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
随堂训练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
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 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
C、 E、 G、 H、 I
讲授新课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
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 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 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 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