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
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
品质。

(2)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学习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体会“和”的重要意义。

三、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将相和》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约前145 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
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
之父。

2、背景资料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
经常发生战争和外交斗争。

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秦国强大,企图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

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
慧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此后,蔺相如又在渑池之会上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

廉颇对此不满,蔺相如则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计较,最终廉颇
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共同为赵国效力。

四、预习导航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璧”读“bì”,“蔺”读“lìn”,“廉”读“lián”,“颇”读
“pō”,“缶”读“fǒu”。

(2)认清字形:“璧”的下面是“玉”,“荆”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刑”,右边是“刂”。

(3)理解词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无价之宝、理直气壮等。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
(2)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三读课文,提出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能成功地完成“完璧归赵”的使命?
(2)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五、课堂探究
1、学习“完璧归赵”
(1)默读课文 1-10 自然段,思考:蔺相如为什么要答应赵王带着和氏璧去秦国?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小组交流,讨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表现,体会他的机智勇敢。

(3)汇报展示,重点理解蔺相如说的话,如“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4)分角色朗读蔺相如和秦王的对话,感受蔺相如的临危不惧。

2、学习“渑池之会”
(1)自由朗读课文 11-15 自然段,思考: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维护赵国尊严的?
(2)小组讨论,交流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体会他的不畏强权。

(3)汇报展示,重点理解蔺相如说的话,如“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思考:渑池之会后,蔺相如的职位为什么比廉颇高?
3、学习“负荆请罪”
(1)轻声读课文 16-18 自然段,思考:廉颇为什么会不服气?蔺相如又是怎么做的?
(2)小组合作,讨论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汇报交流,重点理解廉颇的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以及蔺相如的话“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想象廉颇负荆请罪时的情景,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会说些什么。

4、讨论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1)小组讨论: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负荆请罪”是前两个故事的结果。

三个故事紧密相连,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将相和”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爱国精神。

六、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蔺相如或廉颇,当你面对文中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说一说你的想法。

2、阅读《史记》中的其他故事,如《鸿门宴》《陈涉世家》等,
感受《史记》的魅力。

七、课后作业
1、复述“将相和”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八、学习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蔺相如和
知错能改、勇于认错的廉颇。

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最终
实现了“将相和”。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以集体
利益为重,与他人友好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