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
成果报告
(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年11月
项目名称:云城区主要河流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报告名称: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报告
完成时间:2019年11月
委托单位:云浮市云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完成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审定:黄智敏(院副总工,教高)
审查:倪培桐(所总工,高工)
校核:麦栋玲(高工)
项目负责:王扬(工程师)
报告编写:王扬、李焕姗
主要人员:
黄健东、倪培桐、王扬、董志、张晓艳、麦栋玲、付波
(教高)、陆汉柱(高工)、李焕姗
目 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目标及任务 (1)
1.3 指导思想 (2)
1.4 编制依据 (3)
1.4.1 法律、法规 (3)
1.4.2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3)
1.4.3 相关文件 (3)
1.5 地形资料 (4)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
2 基本情况 (7)
2.1 社会经济 (7)
2.2 水系概况 (9)
2.3 水文气象 (10)
2.4 堤防工程 (11)
3 洪水分析计算 (12)
3.1 水文资料收集情况 (12)
3.2 水面线成果复核计算 (13)
3.2.1 南山河城区段(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水面线复核计算 (13)
3.2.2 洚水河治理工程段(云浮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水面线复核计算
(15)
4 河道管理范围划定 (18)
4.1 划定标准 (18)
4.2 划定方案 (23)
4.3 划定成果 (25)
5 保障措施 (26)
5.1 法规制度保障 (26)
5.2 行政管理保障 (26)
5.3 资金投入保障 (27)
5.4 政策机制保障 (28)
5.5 公众参与保障 (29)
附图
附图1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31)
附图2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31)
附图3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3/31)
附图4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4/31)
附图5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5/31)
附图6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6/31)
附图7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7/31)
附图8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8/31)
附图9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9/31)
附图10南山河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0/31)
附图11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1/31)附图12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2/31)附图13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3/31)附图14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4/31)附图15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5/31)附图16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6/31)附图17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7/31)附图18南山河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大桥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8/31)附图19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19/31)附图20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0/31)附图21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1/31)附图22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2/31)附图23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3/31)附图24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4/31)附图25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5/31)附图26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6/31)附图27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7/31)附图28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8/31)
附图29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29/31)
附图30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30/31)
附图31南山河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河道管理范围线成果图(31/31)
附件
附件 1 关于南山河部分河段岸坡的说明(云浮市云浮市云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委办〔2017〕42号),各级河湖河长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
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河湖〔2018〕314号),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湖管理边界线。
受云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委托,我院承担了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项目组成员到实地进行现场查勘、调查,收集有关河道、堤防及水文等资料,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要求,依据相关规划设计资料,结合水面线复核、无人机航拍及卫片,开展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根据委托任务,本报告开展划定工作的河段范围是:上起三河洲,下至与云安区交界处(仙菊电站),即南山河云城区段共约19.41km 范围。
1.2目标及任务
按照粤河长组[2019]1号文提出的目标任务,2019年底前完成由省、市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湖长的河湖管理划定工作;2020年底前
基本完成全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其中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珠江和韩江三角洲主干河道、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力争在2020年6月份完成划定工作。
管理任务较轻的农村河湖,努力在2021年底前完成划定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河道历史及现状情况,分析河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河道的主要特点,综合考虑河道防洪、水环境、城市建设等规划以及沿河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维护河流健康,划定河道管理范围。
结合委托任务要求,本报告开展划定工作的河段范围为:上起三河洲,下至与云安区交界处(仙菊电站),即南山河云城区段共约19.41km范围。
1.3 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河道管理、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统筹兼顾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经批准的有关水利规划,并与其总体部署和广东省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相符合,
与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4)《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第三次修正);
(5)《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4年修正本);
(6)《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15年)。
1.4.2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3)《防洪标准》(GB/T50201-2014);
(4)《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国测管发〔2014〕31 号修订版);
(5)《广东省河湖及水利工程界桩、标示牌技术标准》(粤水建管函〔2016〕1292号);
(6)《广东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指引(试行)》。
1.4.3 相关文件
(1)《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委办〔2017〕42 号);
(2)《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 号);
(3)《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河湖〔2018〕314 号);
(4)《广东省水利厅关于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的通知》(粤水建管〔2017〕38 号);
(5)《关于印发<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的通知》(建安〔2015〕15号);
(6)《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粤河长组〔2019〕1号文)。
1.5 地形资料
本次划定工作已收集主要地形资料情况如下:
(1)中山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实测的1:1000地形图,1:200 河道断面图(间距50m);
(2)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4月份施测的地形图(1:1000)和河道横断面图;
(3)云浮市国土局提供的云城区1:500地形图。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报告主要对南山河云城区上起三河洲,下至与云安区交界处(仙菊电站),即南山河云城区段共约19.41km范围划定,主要工作
内容如下:
(1)资料收集整理
收集沿河地区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状况、河床演变与河势情况及国土、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资料;收集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划成果及地方岸线管理的政策措施,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
(2)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并提出建议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在充分考虑相关部门、行业对河道管理范围划定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和需求,提出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的意见建议,提出对有关部门和开发利用的约束性条件,并提出建设相关政策制度的建议。
本报告高程系统采用85高程,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统和北京54坐标系。
85高程基面与有关高程基面的转换关系见图1-2。
珠基高程=国家85高程-0.744m;
珠基高程=黄海高程-0.586m。
图1-2 基面转换关系示意图
根据主要工作内容,本划定工作的技术路线:从基础工作着手,采取资料分析、调查研究为主,辅与地形地图标绘等手段开展划定工作。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对河道管理状进行分析评价,综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对河道管理、利用和保护需求,确定河道管理范围线划定目标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流域综合规划的有关要求,提出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
2 基本情况
2.1 社会经济
云城区是广东省云浮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邻肇庆市、西与云安区接壤、南与新兴县交界。
管辖4个街道和4个镇。
2016年云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9亿元,比增3.8%;第二产业完成48.0亿元,比增8.6%;第三产业完成42.6亿元,比增10.6%;一、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为15.7:44.7:39.6。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97.7亿元,比增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9亿元,比增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比增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8亿元,与2015年持平;全区工业用电量增长3.7%,;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766262万平方米,比增40.7%。
纵观上述全年我区工业用电量增幅平稳,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农业生产: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工作的领导和帮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素质,多方面发展农村经济,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5676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55324亩,产量60940吨。
据统计2016年1-12月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26.69亿元,同比增
长3.9%。
规上工业:2016年,区政府十分重视支持规上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区统计局也多次下发了培育规上企业的指引,协助各镇(街)做好规上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
2016年全区成功申报新投产规上工业企业43家,退库12家,净增31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287家。
今年以来我区规上工业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1-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7.7亿元,比增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9亿元,比增9.3%。
投资规模:区委,区政府积极把握,抢抓机遇,促发展,充分调动各级积极性,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引项目的力度,加大项目进展情况的督查力度,在全区形成抓大项目促发展的势头,为今后全区的工业发展蓄积动能。
据统计,目前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良好。
1-12月,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79亿元,与2015年持平。
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29.65亿元,同比增长50.0%。
消费市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的各项惠民的政策,建立农副产品种植基地,保障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关注民生和解决好困难职工群众生活,全区设立平价商店,调节市场物价,保障商品供给,有效地促进城乡消费,带动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4%。
1-12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49亿元,同比增长15.6%。
外贸出口: 1-12月,全区外贸出口总值227454万美元,同比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1029.8万美元,同比增长44.1%。
财政运行:全区各级政府加强财政税收工作领导,做到科学理财,合法用财,依法生财,积极执行财政增收和厉行节约的财政方针。
1-12月,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287万元,同比下降9.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0704万元,同比增长8.6%。
居民收入: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7.4元,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24.5元,比增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1.4元,比增8.6%。
2.2 水系概况
南山河又称大降坑水,发源于云安县茶洞镇禾昌顶东(海拔696m),从西南向东北流经云安县和云城区,在云城区都骑镇的大降水河出口注入西江。
主要支流有大降坑水、大坎水、珠洞水、高峰水和云岗支流。
南山河流域总集雨面积为255km2,干流河长为46km,出口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5.7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亿m3。
主河道河床平均坡降为3.15%,上游坡度较陡,云城至下游出口段河床较缓,平均坡降为1.74%。
流域平均宽度为8.78km。
流域内有小型水库三座,总集雨面积约15km2。
小河为南山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安县南盛镇大山脚,流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为西南高,东北低的低山高丘地貌,植被较好。
集雨面积403km2,河流全长43km,河流比降3.4‰。
南山河水系图图2-1。
图2-1 南山河水系图
2.3 水文气象
南山河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
平均气温21.53℃,最低平均气温18.13℃,极端最高气温39.0℃,极
端最低气温-1.43℃。
霜期短,全年无霜期为316~334天。
年平均日照1569小时,雨量丰富,年降雨量均值1586.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2139毫米,最少881毫米。
年内时空降雨分配不均,4-9月降雨最多,总降雨量达128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81%,为每年的汛期。
10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最少,总降雨量才286mm,占全年降雨量19%,为春旱时期。
云浮市气象站历年实测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0.5m/s,历年最大风速为34m/s,即12级风,主导风向为西南。
南山河处于南亚热带气候区,温湿多雨,4~6月份由于孟加拉低槽不断加强,西南槽比较活跃,副高西伸北抬,是广东省西南季风最活跃时期,同南下冷空气遭遇,常形成暴雨和大暴雨,主要暴雨天气系统为锋面低槽和西南低涡。
7~9月份随副高的继续北抬,广东省受南半球副高影响,是热带气旋活动盛期,常引起大暴雨,该时期出现的洪水,多属热带气旋暴雨。
南山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流域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暴雨,但主要集中在4~9月份,其中6、7月份出现机会较多,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
一次洪水过程历时2d~5d。
2.4 堤防工程
(1)云城区南山河防洪工程段
根据《广东省云浮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南山河防洪标准按50~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规划建设,结合云浮市区的环境整治和防洪的需要,九龙桥上游三条支流,中游高峰河支流的防洪标准与已建市区防洪工程衔接取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下游振民亭水陂至火电厂的南山河主段(含云龙坑支流、马岗支流出口)结合一河两
岸的经济发展状况规划取5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该段堤防工程因远期要为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预留有空间,后将堤防防洪标准提升为100年一遇标准建设,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工程级别由3级提高到2级(参考《云浮市云城区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洚水河治理工程段
南山河洚水河治理工程段上起云浮市火电厂大桥,下至与云安区交界处(仙菊电站),全场5.35km。
该段达标堤防总长5.68km(左岸4.33km,右岸1.35km),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为5级堤防,穿堤建筑物等级与堤防一致。
3 洪水分析计算
3.1 水文资料收集情况
南山河流域内无水文测站,仅有云浮市雨量站。
该站有1969~2003年共34年实测雨量资料,其中1969~1983年资料刊布在水文年鉴上,资料可靠。
在邻近流域有国家水文站3个:古榄、官良和腰古。
该三站分别位于南山河流域的西南部、西部、东部。
其中古榄、官良位于罗定江干流上,其集雨面积4493km2。
腰古水文站位于南山河东部的新兴江干流上,该江集雨面积2355km2。
三站测流断面以上集雨面积分别为936km2、3164km2、1776km2,三站的集水面积远大于南山河集水面积255km2(河口),且距南山河较远,作为南山河设计暴雨的参证站其依据不够充分。
因此,本次南山河流域洪水分析,宜采用由暴雨推求洪水分析方法进行。
根据本次南山河划界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南山河市区防洪工程段
(三河洲至云浮火电厂大桥)和洚水河治理工程段(云浮火电厂大桥
至仙菊电站)。
其中市区防洪工程段水面线成果可参照《云浮市云城
区南山河城区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基础上进行复核计算,洚水河
治理工程段可参照《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洚水河(南山河)南山河治
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基础上进行复核计算。
3.2 水面线成果复核计算
3.2.1 南山河城区段(三河洲至振民亭水陂)水面线复核计算
(1)起推水位
水面线以城区段下游振民亭水陂(桩号6+450)设计洪水位作为
起推水位。
P=1%~2%频率下设计洪峰流量及对应的水位见表3-1。
表3-1 振民亭水陂不同频率洪水的水位和流量
频率P 2%
1% 设计水位(m)52.80 53.15
设计流量(m3/s) 924 1027 (2)边界条件
水面线计算上边界给定设计流量,下边界为振民亭水陂给定的设
计洪峰对应的洪水位,南山河干流区间各支流汇入作旁侧入流处理。
边界条件见表3-2。
表3-2 三河洲-振民亭水陂段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断面位置集雨面积
(km2)
干流河长(km)
各级频率(%)设计值(m3/s)
2 1
大降坑水18.90 8.30 209 229
大坎水29.49 10.90 248 276 珠洞水23.15 14.00 179 200 高峰河19.28 6.80 198 218 振民亭水陂121.8 14.0 1027 924 (3)糙率
本工程矩形断面河槽堤岸采用浆砌石墙身,防洪堤建成后的河道
糙率,结合《水力计算手册》及《水工设计手册》中天然河道糙率n
值表,防洪堤采用浆砌石面,矩形断面河槽糙率可按天然河道河槽的
不同表面状态按实际情况确定为0.035左右。
复式断面主河槽堤岸采用较低的浆砌石墙,河床未进行护砌,副
河槽平台及边坡采用人工草皮(设有花坛、低灌木等)护坡,由于河
道较宽,主槽糙率的选取同上,副槽上种植的花卉、草坪或低矮的灌
木对河道行洪能力有阻碍作用,因此确定副槽糙率为0.045。
(4)水面线计算成果
通过对设计报告中水面线成果复核计算,得出了三河洲至振民亭
水陂段P=1%~ 2%两种频率洪水的水面线成果,见表3-3。
表3- 3 三河洲-振民亭水陂段现状水面线成果表
设计频率水位(m)
桩号
P=2% P=1%
YJ0+000 69.26 69.50 YJ0+050 69.13 69.37 YJ0+850 67.01 67.23 YJ1+210 66.08 66.34 YJ1+460 65.45 65.69 YJ2+480 62.60 62.87
桩号
设计频率水位(m)
P=2% P=1%
YJ3+925 59.06 59.32 YJ5+000 55.32 55.57 YJ6+000 53.58 53.90 YJ6+450 52.80 53.15
3.2.2 洚水河治理工程段(云浮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水面线复核
计算
(1)起推水位
水面线以仙菊电站上游段(桩号6+765)设计洪水位作为起推水
位。
P=10%~20%频率下设计洪峰流量及对应的水位见表3-4。
表3-4 仙菊电站上游段不同频率洪水的水位和流量
频率P 20%
10% 设计水位(m)32.87 36.46
设计流量(m3/s) 415 906 (2)边界条件
水面线计算上边界给定设计流量,下边界为仙菊电站上游给定的
设计洪峰对应的洪水位,南山河洚水河段区间各支流汇入作旁侧入流
处理。
边界条件见表3-5。
表3-5 云浮火电厂大桥至仙菊电站段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断面位置集雨面积
(km2)
干流河长(km)
各级频率(%)设计值(m3/s)
20 10
火电厂大桥157.2 21.6 320 703 生鸡头157.53 22.1 329 720
布务村167.33 22.6 348 756 博村180.93 23.3 373 793 新屋182.63 24.3 376 804 社迳村183.83 25.3 380 819 八和水电站186.20 26.6 387 840 绸围村198.00 27.3 409 887 仙菊电站199.60 28.5 415 906 (3)糙率
该段河道河床以细沙为主,两岸植被茂盛,河道平均糙率取
0.035。
(4)水面线计算成果
通过对设计报告中水面线成果复核计算,得出了火电厂至仙菊电
站段P=10%~ 20%两种频率洪水的水面线成果,见表3-6。
表3- 6 火电厂至仙菊电站段现状水面线成果表
设计频率水位(m)
桩号
P=20% P=10%
0+000 40.95 43.47 0+315.5 40.38 43.08 0+854.6 39.96 42.73 1+141.9 39.66 42.59 1+502.8 39.32 42.33 1+904.7 38.91 41.91 2+382.3 38.35 41.04 2+722.8 38.17 40.66 3+160.4 37.68 40.15 3+494.1 37.40 39.90
设计频率水位(m)
桩号
P=20% P=10%
3+841.9 36.74 39.47 4+206.2 36.33 39.15 4+563.2 35.61 38.74 5+059.8 34.88 38.30 5+708.8 34.17 37.41 6+246.3 33.54 36.83 6+765.1 32.87 36.46
4 河道管理范围划定
4.1 划定标准
划定标准参照《广东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指引(试行)》,有关要求如下:
(1)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围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和护堤地;有堤防的江心洲,堤防、护堤地及堤防迎水侧以外属于河道管理范围,如图4-1~4-2所示。
图4-1 有堤防无江心洲河段管理范围线示意图
图4-2 有堤防的江心洲管理范围线示意图
① 背水侧护堤地范围
a)、捍卫重要城镇或五万亩以上农田的其他江海堤防,从背水侧堤脚线起算三十至五十米。
b)、捍卫一万亩至五万亩农田的堤防,从背水侧堤脚线起算二十
至三十米。
c)、其他堤防的背水侧护堤地范围,由县或乡镇人民政府参照上述标准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的有关要求划定如图3-3所示。
d)、城市规划区内的堤防背水侧护堤地范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规划等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
图4-3 背水侧护堤地范围示意图
② 堤防已达标加固
a)、现状背水侧堤脚线清晰的,以堤脚线为基准进行划界。
b)、现状背水侧堤脚线不清晰的,但内侧堤肩线清晰的河道,可以内侧堤肩线为基准确定堤脚线,再进行划界。
c)、现状堤身断面不明确,需通过补测现状断面确定背水侧堤脚线,断面间距宜按200 米~500 米布置。
③堤防未达标加固
现状有堤防,但堤防未达标,且有经批复、明确了设计断面的规划,可根据规划断面,确定河道管理范围线。
(2)无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围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