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特征识别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90178Z10
课程名称: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 Recogni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图像处理
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
教材、教学参考书:
[1]田捷、杨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2]苑玮琦、柯丽、白云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
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图像处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生物特征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掌握生物特征识别的基本概念、各种常用识别技术和方法;各种常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特征提取和选择方法。
(2)通过实验,对生物特征识别的各种常用方法的应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生物特征识别的特征方法。
(3)了解生物特征识别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为以后的相关应用打下基础。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门应用日益广泛的技术,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拓宽就业市场。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生物特征识别的发展历史,掌握生物特征识别的基本概念,学会建立生物特征识别的数学模型,掌握指纹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等方法,掌握评判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优劣的依据,掌握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查阅开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所需要的文献和信息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分析一个完整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工作性能,能够独立完成有一定复杂度的生物特征系统的设计,并能用一种特定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完成规定的课程实验。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首先进行学生分组,每组4-5人。
然后各组选择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将要研究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并确定各组将要达到的实验目标。
具体进行实验时,按照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