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让信息
“飞”起来》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9章的第2节,内容涉及信息传递的原理、电磁波的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等。
具体内容包括:
1. 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2.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3. 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4. 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磁波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信息传播的速度计算。
难点: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信息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展示手机通信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信息是如何在空中传
播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信息“飞”起来。
2. 知识讲解:
(1)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讲解信息传递的原理,介绍电磁波在
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讲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演示实验,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
用实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电等。
(4)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计算:讲解信息传播的速度,让学生掌握
计算信息传播速度的方法。
3. 例题讲解:
举例讲解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计算
公式及应用。
4. 随堂练习:
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实际问题的信息
传播速度。
5.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包括:信息传递原理、电磁波产生与传播、电磁波应用、信息传播速度计算。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简述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2)描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举例说明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4)计算一个手机信号的信息传播速度。
2. 答案:
(1)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实现信息的传递。
(2)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由振荡电路产生,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3)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手机、电视、无线电等。
(4)手机信号的信息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实例讲解不够详细,今后需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2.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后了解我国在电磁波通信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豪感。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电磁波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工业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在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让信息“飞”起来》的教案中,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电磁波在
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
我们需要明确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作用。
电磁波作为一种能够
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的波动现象,其频率和波长不同,对应的应用领
域也不同。
在通信技术中,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手机通信、电视广播等领域。
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我们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
息传递和交流。
我们需要讲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实例。
例如,无线电通
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通过调制电磁波的频率和振幅,将信息编码在电磁波中,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器接收到
电磁波后,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信息。
手机通信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
信息的,当我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网络流量时,都是通过
电磁波将我们的声音或者文字信息传递到对方的手机上。
电视广播则
是通过电磁波将电视节目传输到观众的电视机上,观众通过电视机接
收并显示电视节目。
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
的应用。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无线电通信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调制和
解调电磁波,体验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过程。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
手机通信和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传播现象,加深他们对电磁波应用的
理解。
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详细的
讲解、实例分析和实验实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
部分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时,教师应使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适当的语调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
于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可以使用强调的语气,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同时,保持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思路。
2. 时间分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教
学内容都有足够的讲解和讨论时间。
对于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这一重点内容,可以适当延长讲解时间,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
掌握。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时,可以提问:“电磁
波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调制和解调在通信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情景导入:在讲授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时,教师可以通
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导入,如手机通信、电视广播等,引起学生
的兴趣。
然后逐步引入电磁波的传播原理和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5. 实验演示:在讲解电磁波传播特性时,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例如,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
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电磁波的传播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增
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举例说明:在讲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多
举例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通过讲解手机通信、电视广播等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
生参与进来。
例如,在讲解电磁波传播速度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分组
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