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倡导素质教育以来,美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仍有很多学校减负结果却是加重负担,砍掉了具有审美愉悦、陶冶情操功能的美育课程,未认识到美育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就此作些深讨。
一、美育的社会地位。
美育是一种用艺术来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已开始美育。
在我国,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的就是美育。
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音乐家、钢琴家滕矢初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我们的教育根本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一个会欣赏美、创造美的有情趣的好人。
从小加强审美教育,可以铸造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审美取向的学生是有缺陷的学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从幼儿园到大学增加艺术教育,构建一个系统的审美教育工程,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受到熏陶。
”我国政协委员把“将构建一个系统的审美在教育工程”作为一个议案提出,足以体现美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的美育,在人全面发展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主要就是要形成人的审美素质,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观点、审美思想、审美情趣,具备感觉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美育的内容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第一点美的形象性。
美的形象具体生动,往往使人受到深刻教育,尤其是艺术美,它概括提炼了现实美,“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些更带普遍性。
”更易为人们所接受,能产生更大的陶冶作用。
第二点美的情绪感染性。
当审美对象作用于人的时候,人从中领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勇气、意志和进步思想。
因此,情感就油然而生了。
现代教育,可以利用美育深化素质教育,体现美育价值。
首先,美的东西不但美形于表,而且往往还有寓情于内的特点,所以组织很好的审美教育必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受教育者在情绪上产生感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
其次,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概括起来一个是以概念为材料的分析、结合、抽象、概括能力,即逻辑思维的发展;一个以空间关系,几何图形,声音对比,色彩组合
等因素组成的形象为材料,以语言的直观、形象的排列,画面的展示,场景的转换为特点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利用美的感情形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了认识客观世界的强有力武器。
再次,美育可以把身体健美的知识教给学生,使他们懂得人的外表美和自身的体育锻炼的关系,就一定能调动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最后,把美育应用于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产的基本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运用美学知识于生产,以提高物质产品工艺美术方向的水平。
所以,通过美育把工艺知识和原理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制造工艺美的能力,就能使劳动技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美育是一种直指人心的教育,提高美育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另一种视角,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加强自身的美育修养,通过言传身教来提高美育教育,充分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