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p53基因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新进展

p53基因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新进展

(10/20),而 s P C L 患 者 的 发 生 率 则 高 达 7 5 % (15/
20)[1213]。一 项 纳 人 1 0 1 例 接 受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 S C T ) 后 复 发 M M 患 者 的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1 6 例 伴 17p 缺
【Keywords】 M ultiple m yelom a; G enes. p53 ; M u tatio n; T u m o r suppressor protein p53;
Prognosis ;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Fund programs:N ational N 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670197» 81974007)
突 变 者 具 有 更 强 的 美 法 仑 耐 药 性 和 生 长 优 势 u °] ,但 是 其 中 的 分 子 机 制 目 前 尚 不 明 确 ,仍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 目前,M M 中 研 究 较 为 广 泛 的 / ^ 5 3 基 因 异 常 包 括 17p 缺 失 、/ > 5 3 单 等 位 基 因 突 变 及 双 等 位 基 因
Advances in role of abnormal p53 gene in pathogenesis of multiple myeloma and targeted therapy
Zhang Yuyang ^ Sun Chunyan
Institute o f H em a to lo g y , Union H o sp ita l, Totigji M edical College * H uazhong U niversity o f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ppt课件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精选ppt课件
1
★抗肿瘤药物研究是肿瘤防治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70年来主要是细胞毒药物,临床常用的有70余种 ★分子靶向抗癌药应运而生,近10年来有10余种用于临床
传统化疗药
分子靶向药
作用靶点 DNA、RNA和蛋白质
特定的蛋白分子与核苷酸片段
特异性 细胞毒性(cytotoxic),差 细胞稳定性(cytostatic)强
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tate, Sutent, SU 11248)
●作用靶点:VEGFR-1&2, PDGFR-α&β, KIT, FLT-3与RET
●基本原理: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双
重作用。主要由细胞色素Cyp3A4引起代谢,有较长的半衰期(41~86h), 适于单剂每日应用。
●适应证与用法:肾细胞癌 400mg, Bid×12周, 继用或停 药
●效果与不良反应:I/II期试验证明有效,PFS明显长于安 慰剂组(为24周:6周) ,III期试验证实Sorofenib有明显生长期 益处,100%延长PFS,39%延长OS(HR0.27,P=0.018)。
皮疹(脱屑),手足皮肤反应和疲劳。
●适应证与用法:大肠癌;首次400mg/m2, 然后每周250mg/m2
●效果与不良反应:III期联合组(C225+CPT11,n=218):单用 C225(n=111)=RR 22.9%: 10.8%;疾病控制率=55.5%:32.4%;中位缓 解时间=5.7月:4.2月;mTTP=4.1月:1.5月(p<0.001),C225+IFL一线治 疗更佳。全身无力,不适,皮疹,少数过敏和输液反应,加化疗则 重。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继续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
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需要继续开展多发 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与交流有助于汇聚全球的智慧和资源,加速治疗方法的创新和
推广。
提高患者教育水平
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自 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目 录
• 引言 • 传统治疗方式 • 新兴治疗方式 • 临床试验与最新研究进展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 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但治疗效果仍有限,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 性肿瘤,起源于骨髓浆细胞。
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 导致溶骨性病变、骨痛、贫血、 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不 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传统治疗方式
化疗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 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硼替佐 米、卡非佐米、地塞米松等。
延长生存 量,延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 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05 结论
治疗新进展的影响与意义
01
提高患者生存率
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方法的出现,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许

CD317功能研究进展

CD317功能研究进展

CD317功能研究进展章桂忠;李欣;黄诗然;万晓春【摘要】CD317 (Tetherin,BST-2或HM1.24)于1994年被发现并命名,是终末分化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2008年首次被鉴定为干扰素诱导型宿主抗病毒因子,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该领域的探索中.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目前已经阐述了CD317结构、抗病毒及免疫特性等问题,也陆续发现了一些诸如参与肿瘤进展、束缚外泌体释放等新功能,研究热度不减当年.因此,文章对近几年CD317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以期为病毒感染、肿瘤发病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理论进步和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集成技术》【年(卷),期】2017(006)003【总页数】14页(P15-28)【关键词】CD317;病毒感染;肿瘤;信号转导【作者】章桂忠;李欣;黄诗然;万晓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抗体药物研究中心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CD317,即分化抗原簇 31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7),又叫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Tetherin或 HM1.24,是 1994 年通过单克隆抗体发现的终末分化 B 细胞表面标志蛋白,可能在 B 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因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2],被肿瘤免疫学家当作骨髓瘤免疫疗法的靶向抗原,随之开展诸多靶向治疗相关的研究。

期间发现CD317 除了表达在骨髓基质细胞、成熟 B 细胞以及骨髓瘤细胞表面之外,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细胞中高表达[3-7],但CD317 具体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

首先介绍了MM的疾病背景和治疗需求,然后分析了VT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MM的临床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劣势,并探讨了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VTD方案在治疗MM的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但VAD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比较,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VTD方案、VAD方案、临床效果、比较、优劣势分析、临床实践、疾病背景、治疗需求、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它起源于骨髓浆细胞,会导致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肿瘤。

MM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骨痛、骨折、高钙血症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MM的治疗需求非常迫切,因为该疾病的进展很快,且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但疗效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患者耐受不良反应。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MM患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VTD与VAD方案作为治疗MM的新方法备受关注。

它们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2 治疗需求多了/少了,格式调整等。

的内容如下:治疗需求: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病变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该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MM的治疗中,由于疾病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常规化疗、手术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在治疗MM中已经逐渐不再起到重要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进展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进展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进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综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知网、万方针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以及靶向治疗内容及进展,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是一种目前不能治愈的浆细胞恶性肿瘤,伴随着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伴随着破骨细胞激活,会影响到破骨细胞以及成骨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恶性肿瘤,主要特征在于骨质疏松或(和)广泛溶骨病变。

近年来随着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对这一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包括其发病机制以及靶向治疗,获得较大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一)破骨细胞异常活化当破骨细胞在分化期间,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结合在细胞表面受体上,给破骨细胞存活与增殖提供信号,并激活相应信号转导通路,能促使破骨细胞执行骨吸收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不但能通过直接的细胞-细胞接触,诱导骨髓微环境下的基质细胞对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予以表达,同时本身也能表达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护骨素比率相比于非患者来说明显较高,且与骨损伤程度有一定关联[1]。

白介素-6属于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能经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分泌产生,也可经旁分泌产生。

有相关研究表明:白介素-6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以及破骨细胞的重要生长因子,能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寿命,并抑制其凋亡。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白介素-6能有效增加破骨前体细胞数量,从而进一步增加其他破骨细胞因子产生,进一步证实白介素-6水平变化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预后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有较大关联。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治疗进展吴春叶;高彤彤;黄勃;王晓桃【摘要】Multiple myeloma is a malignant tumor of B lymphocyte-derived clon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yeloma bone disease(MBD)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its progress.The pathogenesis of MBD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in osteoclast activity and the inhibition of osteoblast function.With a further study of pathogenesis of MBD,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B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is progress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bisphosphonates drugs,surgery and other treatmentmethods.Currently,the emerging new proteasome inhibitors or targeted therapeutic agents include carfilzomib,bone sclerosis protein antibody,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some of which are in clinical trials.These drugs can significantly delay the progress of MBD,with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In the future,clarifying the pathogenesis of MBD,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rgeted therapy and multi-target combination therapy will b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focus of MBD.%多发性骨髓瘤是B淋巴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而骨髓瘤骨病(MBD)是其进展的重要临床表现.M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随着MBD致病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MBD的临床治疗从传统的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进展到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现阶段已逐渐出现或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或靶向治疗药物,如卡非佐米、骨硬化蛋白抗体、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抗体等.这些药物能明显延缓MBD的进展,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未来,明确MBD的致病机制、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及多靶联合治疗成为MBD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3【总页数】6页(P4627-4632)【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骨病;双膦酸盐;靶向治疗【作者】吴春叶;高彤彤;黄勃;王晓桃【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西桂林541100;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西桂林541100;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西桂林541100;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西桂林5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又称为浆细胞骨髓瘤,病因目前尚未明确,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中位生存期为2.5~5年[1-2]。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

VTD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比较1. 引言1.1 疾病背景多或字数少这样的描述。

【疾病背景】的内容如下: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由浆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骨髓中,特点是骨髓中存在大量的异常克隆浆细胞。

这些异常浆细胞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单克隆蛋白,导致骨骼破坏、贫血、免疫缺陷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M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M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MM的治疗方案发展迅速,从传统的化疗、放疗逐渐发展到目前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由于MM的复杂性和易发展耐药性,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仍然是临床中的难题。

对于MM的治疗需求越来越迫切,需要借助临床试验和比较研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治疗需求多或者是对问题的解释。

以下是关于治疗需求的内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挑战,因为该疾病通常表现为复杂且进展迅速的肿瘤。

MM的治疗需求主要包括控制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流行病学的变化,MM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治疗需求日益迫切。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些治疗上的成功,但至今尚未找到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方法,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副作用大、耐药性强等。

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界的迫切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VTD和VAD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它们在治疗MM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VTD方案介绍VTD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化疗方案,其由长春新碱(V)+沙利度胺(T)+地辛泼尼松(D)三种药物组成。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与展望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与展望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与展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血液病,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浆细胞。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癌症类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研发的突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新进展包括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目前的治疗进展与展望。

一、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内部或周围特定分子靶点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手段。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和免替贝混合物(IMiDs)是最具代表性的靶向药物。

1. 蛋白酶体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促使蛋白酶体功能受损,产生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毒作用。

卡泊他尼(Carfilzomib)和倍威金(Bortezomib)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蛋白酶体抑制剂。

它们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的蛋白降解途径,导致蛋白质积聚和细胞死亡。

2. 免替贝混合物免替贝混合物包括来立普单抗(Lenalidomide)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

它们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或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增强免疫反应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该方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并杀死异常浆细胞。

1. 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恶性肿瘤治疗策略。

该治疗方式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通过改造其表面的CAR受体,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目前已经有多种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通过阻断受体与配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药物。

PD-1和PD-L1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靶点。

近年来,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并且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三、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常规但具有明确效果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轻和适合接受高剂量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段圆圆1,李子坚2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免疫调节药物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中的常用药,其耐药性的发生与CRBN表达下调或基因改变、CRL4及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3突变、表观遗传改变、信号通路失调、转运蛋白及RUNX表达异常等多种机制相关。

患者发生耐药后容易变得复发难治,病情加速进展。

新一代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及表观遗传疗法等针对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新型治疗方法相继开发,有望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结局。

然而,免疫调节药物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策略研究主要处于细胞实验水平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未来还需要在大样本量患者中进行全面评估。

关键词:免疫调节药物;肿瘤耐药;多发性骨髓瘤;CRBN蛋白;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表观遗传疗法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0.028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0-0111-05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经过免疫调节药物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标准治疗[1],多数患者生存状况明显改善,但绝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后期会出现耐药甚至多药耐药。

虽然针对MM的新药如双特异性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等不断研发,但免疫调节药物仍然是当前治疗MM的关键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主要通过结合E3泛素连接酶底物受体(CRBN)蛋白靶点,改变E3连接酶的底物特异性,选择性泛素化和降解Ikaros家族锌指蛋白(IKZF)1/3[2],诱导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和MYC下调,从而发挥直接细胞毒性效应。

然而,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免疫调节药物疗效的发通信作者:李子坚(E-mail: ldyy_lizj@)[30]KNOERL R, MAZZOLA E, WOODS H, et al. Explor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improvement following mindfulness-based music therapy in young adults with cancer[J].J MusicTher, 2023,60(2):131-148.[31]《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5):534-541.[32]刘鹏,彭昭文,尤海玲,等.基于益气温阳理论应用中药沐足联合电艾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R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2):347-353.[33]何佩珊,潘国凤,杨公博,等.“温阳益气方”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期间疲乏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2):391-393.[34]LAM C S, PENG L W, YANG L S, et al. Examining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 in pediatric onc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and data-mining study[J].J IntegrMed, 2022,20(5):402-415.[35]LAM C S, CHENG Y M, LI H S, et al. Use of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medicine and potential interactions with chronic medi‑cations among Chinese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J]. J Can‑cer Surviv, 2022,16(3):568-581.[36]LI D, LI Y, BAI X, et al. The effects of aroma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eople with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10:853056.[37]STAVINOHA P L,OLSTHOORN I M,SWARTZ M C,et al.Non-pharmacological sleep interventions for pedia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 Syst Rev,2021,10(1):166.[38]QI Y, LIN L, DONG B, et al. Music interventions can alleviat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 metaanalysis[J]. Support Care Cancer,2021,29(7):3461-3470.[39]LEVESQUE A, CARU M, DUVAL M, et al.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a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on contributors of fatigue and how they are targeted by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22,179:103804.[40]HILFIKER R, MEICHTRY A, EICHER M, et al. Exercise and other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in patients during or after cancer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incorporating an indirect-comparisons meta-analysis[J].Br JSports Med, 2018,52(10):651-658.(收稿日期:2023-04-10)111挥。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9例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9例
重 的 骨髓 抑 制 。

年人 , 随着我 国人 口老 龄化 的发展 , 发 其
病 率 有 逐 年 增 高 的 趋 势 。且 该 病 对 化 疗
6 9 9 .
存在普遍 抵 抗 , 准 的化 疗方 案 仅 能使 标 4 % ~ 0 病人 获得 暂时缓 解 。尽 管 大 0 6% 剂量化疗联 合造 血干 细胞移 植使 缓解率 明显提 高 , 善了部分 MM 患者的 预后 , 改 但除 了极少数病 例 , 最终难免 复发。2 0 06
t uemy lma JCl cl 2 08, 6: 71 i l eo . i On o , 0 p n 2 21

Jn s 白质 ( oe 蛋 游离 的单克 隆性 K或 ^轻 y
链 ) 度增生 。 过
27 1 7.
4 Hu i F c n T, d n P, ta .E c c f l C, a o Ro o e 1 f a y o n i
Me p a a n rd io e p u h i o d n l h n a d p e n s n l s t a d mi e i l l
MM是 一种 常见 的血管 增生 明显增 加 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难治 复发性 MM
的 发 生 发 展 的 重 要 环 节 是 新 生 血 管 的形
Mu i e t r r n o z d, o b e — b i d, l— h c n e , a d mie d u l l n pa
c b — c nr le su y f t a i o d p u e o o to ld t d o h ld mi e l s d x meh s n o a e t e a t a o e e a t a o e c mp r d wi d x meh s n h

Mcl-1基因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Mcl-1基因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Mcl唱1基因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冯楠 张学军 凋亡是一种基因编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生物体发育、防御及保持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的凋亡受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已发现多种基因编码的产物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目前对细胞死亡调节因子Bcl唱2(Bcellleukelia唱2)蛋白家族有较深入的研究,髓细胞白血病基因唱1(myeloidcellleukemin唱1,Mcl唱1)是Bcl唱2家族基因中的抗凋亡因子,在多种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1],提示抑制Mcl唱1基因的表达,或者阻断调节Mcl唱1基因表达的信号途径能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干预靶点。

一、Mcl唱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1畅Mcl唱1基因的结构:Mcl唱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q21,并在肿瘤疾病及其癌前病变中有重叠或重排现象。

Mcl唱1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统,尤其是线粒体膜[2]。

Mcl唱1基因全长6502bp,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显子,外显子1、2和3分别含791bp、248bp和116bp[3]。

通过RT唱PCR方法证实Mcl唱1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存在短拼接变异,可转录生成两种mRNA。

由3个外显子拼接而成的全长Mcl唱1mRNA长1155bp,可翻译为Mcl唱1L(Mcl唱1long)活性蛋白,含350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Bcl唱2同源区域(Bcl唱2homologydomain,BH)BH1、BH2、BH3及C末端转膜区,功能与Bcl唱2蛋白相似,抑制细胞凋亡。

丢失外显子2仅由外显子1和3短拼接而成的短拼Mcl唱1mRNA含907bp,翻译为由271个氨基酸组成的Mcl唱1S(Mcl唱1short)蛋白,与Mcl唱1L蛋白相比,其缺失BH1、BH2和C末端转膜区,具有同Bcl唱2家族中BH3亚系(仅含同源结构区域BH3的蛋白)相似的功能,作为死亡配体,促进细胞凋亡发生,且在正常细胞中也具有内源性促凋亡活性。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主要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骨髓产生过多的恶性浆细胞,破坏正常造血功能,进而导致骨骼破坏、骨骼痛、高钙血症和肾脏损害等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免疫治疗、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免疫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克隆抗体疗法和细胞免疫治疗等。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收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帮助恢复骨髓的正常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恶性浆细胞的生长,并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

单克隆抗体疗法是一种通过使用经过人工合成的抗体来靶向恶性浆细胞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单克隆抗体疗法药物包括达美芬(Daratumumab)、依特珠单抗(Elotuzumab)等。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恶性浆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进行识别和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来进行抗肿瘤治疗。

常用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包括CAR-T细胞疗法和DC-CIK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针对恶性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能力。

DC-CIK细胞疗法则是通过提取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激活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增强患者的免疫杀伤能力。

除了免疫治疗,化疗也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治疗手段。

化疗可以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伤分裂中的癌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碱(Melphalan)、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兰姆曲汀(Lenalidomide)等。

化疗常常与免疫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年第37卷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①余云艳鄢玲利刘白南(遵义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贵州省基因检测与治疗特色重点实验室,遵义563000)中图分类号R39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 (2021)18-2300-07[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 )的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10%,其骨髓检查主要以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为主,目前仍然很难治愈,且复发性/难治性MM 预后效果很差,因此,针对治疗MM 的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尤为重要。

CD38是MM 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抗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在MM 靶向治疗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其免疫效应机制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对于治疗的敏感性并对治疗措施进行优化。

本文对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MM 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CD38;抗CD38单克隆抗体;多发性骨髓瘤Action mechanism and advancements of anti -CD38mAb 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YU Yun -Yan ,YAN Ling -Li ,LIU Bai -Nan.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Spe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ne Detection and Therapy of Guizhou Province ,Zunyi 563000,China[Abstract ]The morbidity of multiple myeloma (MM )accounts for 10%of all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lonal proliferation of plasma cells when diagnosing with samples from bone marrow.At present ,MM is not only hard to be cured ,but also with poor prognosis for relapsed /refractory MM.As a result ,it becomes urgently important to explore new drugs for this disease.Based on the fact that CD38is a crucial target against MM in immunotherapy ,antibody -related drugs to CD38has beendeveloped and studied in clinics with expected effects.To better predict sensitivity of the drugs and optimize the modality in immuno‐therapy ,the action mechanism and advancements of anti -CD38mAb -related drug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CD38;Anti -CD38monoclonal antibody ;Multiple myeloma随着肿瘤免疫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肿瘤的免疫疗法也在不断发展。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一种恶性疾病。

白介素-6(IL-6)是MM最关键的生长因子,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其基因异常表达或分泌往往引起MM的发生。

IL-6在MM中的作用居多,如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以及增殖、生存、耐药性等。

目前依据IL-6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IL-6在MM的靶向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趋势。

靶向治疗主要在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反应以及遗传表观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介素-6;靶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临床表现为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和破坏骨组织及髓外其他组织,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高血钙症、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白介素-6 (IL-6)是维持MM细胞生长和促进其增殖最为关键的一种细胞因子。

IL-6基因定位在7号染色体,其长度约为5.0 kb,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

人IL-6含有184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6kD的糖蛋白。

IL-6与IL-6R结合形成IL-6/IL-6R独特结构的复合物,诱导2分子gp130形成同型二聚体,从而引起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细胞合成mRNA并最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MM患者体内IL-6有两个来源:1)肿瘤细胞的自身分泌;2)骨髓中肿瘤细胞微环境中的旁分泌。

IL-6是由Th2细胞分泌的B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分化为IgG分泌细胞并产生多克隆IgG,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MM细胞通过MM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以及受体得以存活和增殖。

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影响MM的生成。

本文主要从IL-6相关的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缺陷以及表观遗传学4个方面来阐述其对MM的靶向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21.03.011·综述·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刘娜,赵午莉,刘秀均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1],典型临床表现为“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

M 蛋白是由浆细胞或B 淋巴细胞大量增殖而产生的一种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液或尿液中。

依照M 蛋白类型可将MM 分为IgG 型、IgA 型、IgD 型、IgM 型、IgE 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

MM 最初可表现为血清M 蛋白水平低于3 g/dl,骨髓浆细胞低于10%,没有终末器官损伤的迹象。

而症状性MM 的特征是血液或尿液中M 蛋白水平升高,骨髓中浆细胞水平升高,以及终末器官损伤[2]。

MM 的发病率较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 ~ 2%[3],成为仅次于淋巴癌的第二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对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多采用系统治疗,包括诱导、巩固治疗(含干细胞移植)及维持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治疗药物的出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中位生存率显著提高,从 3 ~ 4 年提高到7 ~ 8 年[4],尽管近年来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MM 目前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难治性疾病,预后较差且复发率高。

因此,进一步明确MM 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克服耐药性的新药以及新的药物组合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可引起恶性血浆细胞内蛋白质的积累,导致未折叠蛋白应激反应的激活和NF-κB 活性的降低,两者均诱导细胞凋亡[5]。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和治疗选择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和治疗选择
此外,对于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多发性骨髓瘤的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这些药物和疗法能够激 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 伤作用。
03
药物治疗进展
传统化疗药物及方案
烷化剂
如环磷酰胺、美法仑等,通过干扰DNA合成和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蒽环类抗生素
如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等,通过嵌入DNA并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来阻 止肿瘤细胞增殖。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单独或联合其 他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靶向治疗药物及作用机制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 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免 疫系统异常等。其中,浆细胞的恶性 增殖和免疫系统的失调是疾病发生发 展的关键。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环境 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以及免 疫系统异常等都被认为与多发性骨髓 瘤的发病风险相关。
放射治疗技术及应用范围
放射治疗技术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发性骨髓瘤的 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技术。外照射是通过直线加速器等设备产生的高 能X射线或γ射线进行治疗,而内照射则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药物进
行靶向治疗。
应用范围
放射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主要用于局部病灶的控制和症状的 缓解。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或切除后复发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1.遗传学研究:近年来,逐渐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存在一系列的染色体异常,包括例行发生的13号染色体的缺失和双体及14号染色体的转位。

研究还发现了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一些基因突变,例如KRAS、NRAS和BRAF等。

这些遗传异常的进一步研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

2.免疫学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免疫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

例如,T细胞的活化和调节失衡,导致不正常的细胞增殖和免疫能力下降。

目前,针对这些异常的治疗策略正在研究中。

3.新型治疗方法: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然而,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效果有限。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例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

其中,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预后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目前,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预后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子标志物和遗传变异,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治疗耐药机制: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耐药性是治疗失败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多种与治疗耐药相关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异常信号通路激活和免疫逃逸等。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阐明这些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来克服耐药性。

总的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遗传学、免疫学、新型治疗方法、预后评估和治疗耐药机制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Hsu FJ,B enike C,Fagnoni F,et al.Vaccina tion of patients with B-cell ly mphoma using autolog ous antig enplused dendr itic cells[J].Nat Med,1996,2(1):52-58.[11]C urti A,Tosi P,Comoli P,et al.PhaseⅠ/Ⅱclinical trialof se-quential subcuta nenous a nd intr avenous delivery of dentritic cellvaccination for r efractor y multiple myelom a using patient-specifictumour idiotype peptides[J].Br J Haematol,2007,139(3):415-424.[12]S chutt P,B uttkereit U,Br andhor st D,et al.In vitr o dendr itic cellgenera tion and lym phocyte subsets in mycloma patients:influenceof thalidom ide and high-dose chemother apy tr eatment[J].C ancerImmunol Immunother,2005,54(5):506-512.[13]LeeJ J,C hoi BH,Kang HK,et al.Induction of m ultipl myeloma-spe-cific cytotox ic T ly mphocyte stimulation by dentritic cell pulsingwith pur ified a nd optimized myeloma cell lysates[J].Leuk Lym-phoma,2007,48(10):2022-2031.[14]邓晓辉,梁辉,陈琳军.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C TL抗骨髓瘤免疫的实验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5):447-482.[15]Ha yashi T,Hideshima T,Akiyama M,et al.Ex vivo induction ofmultipl myeloma-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J].Blood,2003,102(4):1435-1442.[16]Rosenblatt J,Va sir B,Uhl L,et al.Va ccination with dendritic cell/tumor fusion cells results in cellula r and humor al antitum or immuner 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J].Blood,2011,117(2):393-402.[17]刘昆,罗云娇,刘月波,等.多发性骨髓瘤粘蛋白-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结构及其在C OS-7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17(4):898-902.[18]翁羽惠,刘月波,张铀.多发性骨髓瘤M UC1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13):4-6. [19]Van Tendeloo VF,Ponsaerts P,B ememan ZN,et al.mRNA-basedgene tra nsfer as a tool gene and cell ther apy[J].Cur r Opin M ol T-her,2007,9(5):423-431.[20]宋海峰,周军,潘科,等.抑制S OCS联合OK-432刺激的DC疫苗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J].癌症,2008,27(7):685-691. [21]Egg ert AA,S chreurs MW,B oer man OC,et al.B iodistr ibution andvaccine efficiency of murine dentritic cells ar e dependent on theroute of administration[J].Cancer Res,1999,59(14):3340-3345.[22]Galm O,Yoshikawa H,Esteller M,et al.S OC S-1,a nega tiv e r egu-lator of cytokine signaling,is frequently silenced by methyla tion inmultiple my eloma[J].Blood,2003,101(7):2784-2788.[23]Hui K,Gr osveld F,Festenstein H,et al.Rejective of transplantableAKP leukaemia cells following MHC DNA-mediated cell tra nsfor-mation[J].Nature,1984,311(6010):750-752.[24]J ames RF,Edw ards S,Hui KM,et al.The effect of cla ss2g enetr ansfection on the tumor igenicity of the H-2k-negative mouse leu-kaemia cell line k36,16[J].Immunology,1991,72(2):213-218.[25]Croce M,Meazza R,Orego AM,et al.S equential immunog ene ther-apy with interleukin-12-and interleukin-15-engineered neur oblasto-ma cells cures m etastatic disease in syngeneic mice[J].Clin C anc-er Res,2005,11(2):735-742.[26]Hill JA,Ichim TE,Kusznieruk KP,et al.Im mune modulation by si-lencing IL-12production indendritic cells using small interfer ingRNA[J].J Immunol,2003,171(2):691-696.[27]Adema GJ,Hartger s F,Ver str aten R,et al.A dentritic cell-der ivedC-C chem okine that prefer entially attracts native T cells[J].Na-ture,1997,387(6634):713-717.[28]Hao S,B ai O,Yua n J,et al.Dentr itic cell-der ived exosomes stimu-late stronger CD8+CTL responses and a ntitumor immunity than tumor cell-der ived ex osomes[J].Cell M ol Immunol,2006,3(3):205-211.[29]Lodge PA,J ones LA,Bader RA,et al.Dentr itic cell-based immuno-ther apy of prostate cancer:immune monitor ing of a phaseⅡclinitaltr ial[J].Cancer Res,2000,60(4):829-833.[30]Van de Velde AL,B erneman ZN,Van Tendeloo VF.Immunothera-py of hema tological malignancies using dendr itic cells[J].BullCancer,2008,95(3):320-326.收稿日期:2011-10-10 修回日期:2011-11-23 编辑:伊姗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李宝军※(综述),高绍华(审校)(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普内科,天津301800)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2)06-0864-05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淋巴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M M 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MM患者多数为不能耐受强烈治疗的中老年人,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耐受性差,疗效受到很大限制,最终导致耐药和复发,目前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MM细胞生物学行为、疾病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MM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和增殖,骨髓造血微环境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热休克蛋白、蛋白酶体途径等)密切相关。

针对相关效应分子的靶向治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M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效应分子;靶向治疗Research Progres s o f Molecular Targe t Therapy fo r Multiple M yeloma LI Bao-jun,GAO Shao-hua. (Department of G eneral Internal M edicine,Tianjin Baodi People′s H osp ital,Tianjin301800,China) Abst rac t:Multiple myeloma(M M)is a common maligna nt lymphoid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C hemothera py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curr ently the main treatment of M M.Due to the m ajority of M M pa tients are elderly,who were poorly tolerant to extensive treatment w ith poor endur ance to chemotherapy a 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 anspla ntation,which r esulted in a very limited effect,and eventu-ally led to drug r esistance and r elapse.Cur rently,MM is still incurable.In r ecent yea rs,with the further inves-tig ation of the biology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MM,it′s found that M M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ell apoptosis a nd prolifer ation,bone ma rrow microenvironment,intr acellula r signal tr ansduction pathw ays such as phos-pha tidylinositol3-kinase/pr 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heat shock protein a nd pr oteasome pathway.The r elevant molecular tar geted therapy has gr eatly enhanced the trea tm ent of MM.Key words:Multiple myeloma;Relevant molecula r;Tar get ther apy多发性骨髓瘤(m ultiple myeloma,M M)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增生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