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中华人民

合集下载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1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2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3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4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办法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4.3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4.4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5 指标解释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制革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制革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牛皮、羊皮、猪皮制革生产的制革企业。

2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 1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 家 发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环 工 业 境 和 保 信 息 护 化 部 部
发布


前 1 2 3 4 5 6
言........................................................................................................................................................... III 适用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2 评价指标体系........................................................................................................................................... 4 评价方法................................................................................................................................................. 10 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 11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讨论会在浙江江山召开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讨论会在浙江江山召开

INDUSTRY MICRO LETTERS 行业微信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 法》,进一步形成统一、系统、规 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持文件体系,指导和推动企业依法实施清 洁生产。

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 信部在原《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 业(羊革)》、《清洁生产标准制革 工业(猪轻革)》、《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工业(牛轻革)》的基础上将 其进行整合修编,制定《制革行 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以 下简称“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然提升。

笔者建议,运用一种能 够充磁的磁片,让使用者根据自 身的需要来选择充磁量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事例三电子磁疗鞋,这类功能鞋是 通过设置高频脉沖发生器等对人体足部进行作用,从而达到其 磁疗目的[。

当K闭合接通电源时,高压 高频脉沖发生器产生信号,使设 在鞋垫的a、b、c、d…n脉沖理疗 点对足底作用,鞋帮上R1、R2 、R3为电压频率波形的调整装置。

通过上述原理可知:此类磁 疗鞋要附带详细的说明书来指导使用者,自身需要保健或治疗为确保该评价体系既能代表我国制革行业先进水平,又兼顾可操作性及合理性。

2016年11月2曰,中国皮革协会组织参编单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相关人员在浙江江山召幵《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讨论会。

中国皮革协会苏超英名誉理事长、陈占光秘书长,浙江省皮革协会理事长李伟娟,秘书长官敏健,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王靖,以及有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讨那里,根据说明书来调节磁场的强度。

但是,除了制作此类磁疗鞋的注意事顶外,它本身也有些不足之处。

它应该在脉沖理疗点处设置幵关,让使用之根据自身需要来调节幵关来达到保健与治疗的作用。

3总结磁疗鞋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新材料创新的产物,它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功能,具有新产品的优越性,这类产品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磁疗鞋的发展前景非常很可观。

但是,磁疗鞋从理论和实践中得出有可操作性和被消费者接受的评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 表
3
表 1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 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 号
1 萃取水蒸发技术
指标项
生产工 艺装备 0.20 及技术
2 浓缩液回用、单体回收技术 3 聚合干燥风机 4 纺丝卷绕
5 纺丝螺杆
≤220 ≤200 ≤240 ≤210 ≤3.2
≤260 ≤220 ≤280 ≤235 ≤3.6
4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 号
3 单位产品原料消耗
指标项
锦纶 6(工业用)切片
m3/t
锦纶 6 长丝(民用)
m3/t
锦纶 6 工业丝
m3/t
有光
t/t
锦纶 6(民用)切片 半消光 t/t
全消光 t/t
锦纶 6(工业用)切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锦纶 6 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 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 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指标体系。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标
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 废丝、废料综合利用率
%
0.60
≥95
%
0.40
≥98
污染物 0.20 1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锦纶 6(民用)切片
m3/t
0.10
≤0.4
5
Ⅱ级基准值 ≤3.1 ≤2.5 ≤2.6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一种评价系统。

它通过量化、分析和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和排放的废物,帮助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物质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水耗和单位产品耗电量等。

通过监测和改进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固体废物排放、液体废物排放和气体废物排放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例如,单位产品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水量和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气量等。

通过监测和减少废物排放,企业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全生命周期指标:包括产品从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的环境影响指标,用于评估产品的整体环境影响。

例如,产品的碳排放量、水足迹和能源消耗等。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企业可以减少产品的环境影响。

4.生态效益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恢复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生态效益。

例如,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所投入的资金和资源等。

通过采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措施,企业可以提高其生态效益。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获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资源使用、废物排放和环境影响等信息。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指标评价与对比:将收集到的数据与清洁生产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绩效。

通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对比,确定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改进措施与监控: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善企业清洁生产绩效的计划。

然后,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并加强监控,确保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持续改进。

总结而言,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善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11.13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我委委托技术单位研究编制了《化学原料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0年11月13日至2020年12月13日。

请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进入首页“意见征求”专栏,点击“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栏目,提出意见建议。

传真请发至************,电子邮件请发至******************。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1.《化学原料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3.《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4.《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11月13日。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这包括了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utilization率是衡量清洁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也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清洁生产的核心目标之一。

此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社会责任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程度、对社区的贡献程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经济效益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措施后的经济效益。

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考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物排放、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水平,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工具,它旨在评估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改进的方向,还能够帮助政府和监管部门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方面,企业的原材料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料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原材料利用效率。

另外,企业的能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能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水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标。

《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
生产过程控制水平
2 生产工 艺装备 及技术 0.10 3 4 5 6
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利用技术 聚酯工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涤纶细旦丝丝束冷却方式 有色聚酯产品纺丝工序 热媒节能技术 聚酯熔体或切片(PTA-PET) 原生高粘度切片 POY FDY 熔体直接纺丝 (熔体-纤维) 工业长丝 短纤维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二级指标 分权 重值 Ⅰ级基准值 ≤0.4 ≤1.2 ≤1.8 ≤0.858 ≤0.334 ≤1005 ≤1008 ≤990 ≤1010 ≤1010 ≥95 100% ≥90 100% ≤0.25 ≤1.0 ≤1.2 ≤2.3 ≤1.8 ≤1.8 ≤0.3 ≤0.2 ≤0.5 Ⅱ级基准值 ≤0.8 ≤1.4 ≤2.0 ≤0.860 ≤0.335 ≤1010 ≤1013 ≤1005 ≤1020 ≤1020 ≥80 100% ≥80 100% ≤0.35 ≤1.2 ≤1.4 ≤4.0 ≤2.0 ≤2.0 ≤0.5 ≤0.4 ≤0.7 Ⅲ级基准值 ≤1.2 ≤1.6 ≤2.2 ≤0.865 ≤0.338 ≤1015 ≤1018 ≤1100 ≤1040 ≤1025 ≥60 100% ≥60 100% ≤0.5 ≤1.5 ≤1.6 ≤6.0 ≤2.3 ≤2.3 ≤0.7 ≤0.7 ≤0.9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4189 纤维级聚酯切片 GB/T 14460 涤纶低弹丝 GB/T 14464 涤纶短纤维 GB/T 16604 涤纶工业长丝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32685 对苯二甲酸(PTA) HJ 535 HJ 536 HJ 537 HJ 828 HJ/T 39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1)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 (1)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 (1)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 (1)2.1 合成革生产工艺 (1)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 (2)2.3 污染治理技术 (5)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6)3.1 主要政策 (6)3.2 主要标准 (6)3.3 编制要求 (6)4 编制过程 (6)5 标准适用范围 (7)6 制订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 (7)7 标准制定路线 (9)8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9)8.1 标准的依据 (9)8.2 研究基础 (9)8.3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0)9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0)9.1 标准的使用目的 (10)9.2 标准的指标分类 (11)10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15)10.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5)10.2 标准的经济分析 (16)10.3 标准的可操作性 (16)11 标准的实施 (16)1 概述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我国1983年在山东烟台建成的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标志着中国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0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15%~2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2012年,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142.7千吨,同比增长15.55%;工业总产值为1085.77亿元,同比增长17.23%;规模以上企业有549家,主营业务收入1040.00亿元,同比增长11.78%;出口量为574463.7吨,占总产量的18.3%。

合成革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

依据2012年产量,浙江、福建和江苏是排名前三位的合成革产业大省,这3省的合成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49%。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生产方式。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生产活动是否达到清洁生产要求的重要依据,下面将对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是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应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比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等。

2.污染物排放限值: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固体等污染物应当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环境管理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设立环境管理岗位,制定应急预案等,以确保生产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4.产品质量要求:清洁生产还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不能出现质量问题。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价企业生产活动是否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原料利用率等,用来评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

2.污染物排放指标:包括废水排放浓度、废气排放浓度、废固体排放量等,用来评价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环境管理指标: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环境管理措施实施情况等,用来评价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质量投诉率、产品质量改进措施等,用来评价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情况。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对企业而言,遵守清洁生产标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

2.对社会而言,企业的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再生涤 纶工业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 定合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 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 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 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安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 贝斯特化纤有限公司、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辽宁胜达化纤有限公司、江西省丝源祥再生纤维有限公 司、杭州海科纤维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钱军、林世东、李艳萍、杨奕、陈浩、谢历峰、段建国、李诚、赵力、孙 华、钱鑫、邢喜全、帅启明、李军。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3
. 4.3 指标体系 ຫໍສະໝຸດ 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
4
表 1 合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项目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整瓶/毛瓶片—净片 原料和 纤维加 工工艺 及装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具有自动进料;金属、颜色、材质等自动 分选功能;清洗水在线逆向套用;实施 DCS 控制的连续生产线 利用化学法或熔体均质技术生产的再生 聚酯(PET)切片生产线 具有原料自动配料及输送、连续干燥、在 线自动清洗的过滤、熔体均质、自动打包 和 DCS 与 IPC 相结合控制的纺丝生产线 或前纺采用化学法纺丝的生产线 ≥100000 t/a 0.20 ≥100000 ≥20000 ≥30000 t/a t/a 整瓶—净片 原料 *单位产 品综合 能耗 毛瓶片—净片 泡料 切片 1 资源能 源消耗 指标 长丝 b c Kgce/t 0.20 166.7dtex POY 166.7dtex FDY 三维中空 0.3 短纤 维 二维中空 棉型 毛型 整瓶—净片 *单位产 品取水 量 原料 毛瓶片—净片 泡料 切片 长丝 短纤维 d m3/t m3/t 0.06 0.06 5 m3/t 0.08 Kgce/t 0.20 Kgce/t 0.20 0.20 0.20 ≥100000 ≥80000 ≤40 ≤30 ≤25 ≤75 ≤160 ≤215 ≤165 ≤165 ≤155 ≤155 ≤1.2 ≤1.0 ≤0.02 ≤0.22 ≤1.65 ≤2.5 Ⅱ级基准值 Ⅲ级基准值 具有自动进料;金属、颜色、材质 具有自动进料; 金属、 材质、 等分选功能;清洗水在线逆向套用; 颜色等分选功能的生产线 实施 PLC 分散控制的连续生产线 具有粉碎、清洗、自动输送、自动 进料、摩擦成粒、冷却的连聚酯 (PET)泡料生产线 具有连续干燥、连续生产过滤切换 装置、熔体均质、自动打包和 DCS 与 PLC 相结合控制的纺丝生产线 ≥60000 ≥60000 ≥15000 ≥15000 ≥50000 ≥40000 ≤45 ≤35 ≤30 ≤80 ≤180 ≤230 ≤200 ≤200 ≤180 ≤175 ≤1.5 ≤1.2 ≤0.025 ≤0.250 ≤1.80 ≤3.0 具有粉碎、 清洗、 摩擦成粒、 冷却的生产的间接聚酯 (PET)泡料生产线 具有连续干燥或间歇式干 燥、连续生产过滤切换装 置、 PLC 控制的纺丝生产线 ≥50000 ≥50000 ≥10000 ≥10000 ≥30000 ≥30000 ≤47 ≤38 ≤35 ≤95 ≤200 ≤260 ≤230 ≤215 ≤200 ≤200 ≤2.0 ≤1.5 ≤0.03 ≤0.28 ≤1.95 ≤4.0

清洁生产标准 合成革工业

清洁生产标准 合成革工业

DMF 的测定暂采用所列的方法,待国家发布相应的方法标准并实施后,停止使用。
5.2 统计核算
污染物产生指标系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以监测的年日均值进行核算。 取水量数据可按日均值统计。
5.3 计算方法 企业的原材料、新鲜水及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各项
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5.3.1 单位产品取水量
6 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5
i
HJ 449-2008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 境,为合成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 管理水平,合成革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 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由于技术在 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
清洁生产标准 合成革工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革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 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 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革(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料,不包括超纤基材)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 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 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Rd
=
Dr Di
……………………………………(3)
式中:Rd——溶剂回收率,%;
Di——在一定计量时间(一般为一年)内溶剂使用量,kg;

(清洁生产)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生皮-成品革工艺 生皮-蓝湿革工艺
蓝湿革-成品革工艺
9 定性评价指标 0.4
注: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
a 表 4 计算结果为本表的一部分,计算方法与本表其他指标相同。
单位
m3/m2 成品革 m3/m2 蓝湿革 m3/m2 成品革 kgce/m2 成品革 kgce/m2 蓝湿革 kgce/m2 成品革
3 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 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 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 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蓝湿革-成品革工艺
*单位产品化 生皮-成品革工艺
5
学 需 氧 量 产 生皮-蓝湿革工艺
生量
蓝湿革-成品革工艺
污染物产生指
6

0.3
*单位产品总 氮产生量
生皮-成品革工艺 生皮-蓝湿革工艺
蓝湿革-成品革工艺
7
*单位产品氨 氮产生量
生皮-成品革工艺 生皮-蓝湿革工艺
蓝湿革-成品革工艺
8
*单位产品总 铬产生量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 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4.3 指标体系
不同类型制革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 1~表 4。
4
表 1 牛革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一级指
一级指标

11-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11-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11-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编制讲明《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编制组2017年8月目次1前言 11.1指标体系编制出台的背景11.2指标体系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1.3指标体系编制的要紧依据22聚酯涤纶行业概况 22.1行业现状22.2清洁生产现状分析22.4聚酯涤纶行业清洁生产有关政策与标准52.5能耗物耗63适用范畴114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114.1编制原则114.2编制方法124.3技术路线134.4编制过程155三大平稳165.1能源平稳图165.2物料平稳图165.3水平稳图:186评判指标体系确立 206.1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206.2差不多要求206.3编制原则206.4指标的选取216.5指标的权重216.6指标的基准值取值原则216.7定量考核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226.8指标选取286.9本指标体系的企业试算情形367指标体系实施的可行性377.1 指标体系实施的技术可行性377.2 指标体系实施的经济可行性377.3指标体系实施后的可操作性387.4指标体系实施后节能减排绩效388、国内外行业清洁节能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分析40附表(一)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统计表44附表(二)单位产品取水量及原料消耗指标统计表44附表(三)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统计表45附表(四)污染物产生指标统计表47附录一意见汇总表:481前言1.1指标体系编制出台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为加快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文件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8月发出《国家进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整合修编方案及工作分工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3】1907号文),进一步完善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部门和谐配合机制和部门职责分工,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按任务书要求,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聚酯及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涤纶工业长丝分会及节能环保办公室于2016年6月,按三部委《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要求进行《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评判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编制工作。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XX年第28号(20XX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87号(20XX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24号(20XX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41号(20XX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63号(20XX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清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1)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 (1)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 (1)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 (2)2.1 合成革生产工艺 (2)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 (5)2.3 污染治理技术 (9)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10)3.1 主要政策 (10)3.2 主要标准 (11)3.3 编制要求 (11)4 编制过程 (11)5 标准适用范围 (12)6 制订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 (12)7 标准制定路线 (14)8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14)8.1 标准的依据 (14)8.2 研究基础 (15)8.3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5)9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6)9.1 标准的使用目的 (16)9.2 标准的指标分类 (16)10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23)10.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23)10.2 标准的经济分析 (23)10.3 标准的可操作性 (23)11 标准的实施 (24)1 概述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我国1983年在山东烟台建成的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标志着中国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0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15%~2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2012年,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142.7千吨,同比增长15.55%;工业总产值为1085.77亿元,同比增长17.23%;规模以上企业有549家,主营业务收入1040.00亿元,同比增长11.78%;出口量为574463.7吨,占总产量的18.3%。

合成革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

依据2012年产量,浙江、福建和江苏是排名前三位的合成革产业大省,这3省的合成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49%。

表1-1 2012年各省的合成革生产情况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我国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固定源燃烧和工业活动等,其中,涉及到众多行业在内的工业活动是我国第二大VOCs人为源,仅次于固定燃烧源。

其中,合成革在制造过程中除大量应用各种树脂(聚氯乙烯树脂PVC、聚氨酯树脂PU)外,还要应用各种化工产品,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酯丁DBP)、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TOL、丁酮MEK、乙酸乙酯EA),这些原料在配料、运输、存放和生产使用过程中都会向环境挥发,产生VOCs污染物,合成革行业成为VOCs污染物产生的主要行业之一。

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2.1 合成革生产工艺合成革生产工艺(工序、流程)种类较多。

根据不同要求,一种合成革产品往往需要多种生产工艺进行组合生产。

通常以一种材料为基布,在基布上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合成树脂(包括各种添加剂)制成的一种外观似皮革的产品。

可选用的基布有各类织布、合成纤维无纺布、皮革等;涂覆的合成树脂主要为聚氨脂(PU)、聚氯乙烯(PVC),还有聚酰胺(PA)和聚烯烃类(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下面以聚氨酯的生产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工艺生产过程分类,主要分为干法聚氯乙烯(PVC)合成革(人造革)生产、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湿法聚氨酯合成革(贝斯)生产、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和后整理加工。

(1)干法聚氯乙烯(PVC)合成革(人造革)PVC合成革(人造革)是将聚氯乙烯树脂(PVC)、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的混合物,涂覆或贴合在基材上得到一种仿皮革塑料制品,根据是否发泡可以分为普通PVC人造革(不发泡)和PVC泡沫人造革。

主要生产工艺有直接涂刮法、离型纸法和压延法,生产工艺如下:图1 直接涂刮法PVC合成革(人造革)工艺流程图图2 离型纸法PVC合成革(人造革)工艺流程图图3 压延法PVC合成革(人造革)工艺流程图(2)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引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研制生产的,目前,我国以采用离型纸生产工艺为主。

该工艺主要加工设备有离型纸检验机、涂刮机、烘箱、冷却装置、剥离机、卷取装置、成品检验机等,该工艺可以生产无纺布基,各类尼龙布基、起毛布基、针织布基、各类机织布基为底基的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

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4。

图4 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图(3)湿法聚氨酯合成革(贝斯)生产湿法聚氨酯合成革是天然皮革的最佳替代品,它是将聚氨酯树脂的DMF(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浸渍或涂覆于基材上,然后放入与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性的水中,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的薄膜(微孔聚氨酯粒面)。

该薄膜被称为贝斯(Bass),薄膜经表面处理装饰后,如离型纸法工艺贴膜制成不同种类,风格各异的聚氨酯合成革。

该工艺加工设备有制浆设备、含浸槽、凝固槽、水洗槽、烘箱、冷却装置、卷取装置、DMF回收装置等。

目前,主要可以生产超细纤维无纺布贝斯、起毛布贝斯和各类机织布贝斯等品种。

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5。

图5 湿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图(4)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在制造超细人工皮革中所使用的纤维主要是海岛型复合纤维。

因为超细纤维不能进行梳理和加工,故以复合的形式被制成革基布后,把海溶解或分解除去,留下来的岛以超细方式存在于基体中,赋予超细人工皮革优良的特性。

图6 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图(5)后整理加工干法、湿法生产的只是合成革半成品,后续还会进行表面涂饰与印刷加工。

图7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图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合成革的加工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塑料加工工艺过程,因为在制造过程中除大量应用各种树脂(聚氨酯树脂PU)外,还要应用各种化工产品,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TOL、丁酮MEK、乙酸乙酯EA),并在合成革生产配方中加入各种稳定剂、发泡剂等加工助剂,在合成革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1)干法PVC合成革(人造革)生产中浆料调制、密炼、涂刮、烘干环节都会产生有机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有机废气有机废气图8 PVC合成革(人造革)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节点(2)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中浆料调制、涂刮、烘干环节都会产生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成分为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气处理系统中用水洗涤捕集图9 干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节点(3)湿法聚氨酯合成革(贝斯)生产湿法聚氨酯合成革(贝斯)生产中主要溶剂为DMF,因此,在含浸、凝固、挤压、水洗等工序会产生DMF废水,在加热、烘干等工序会产生DMF废气。

图10 湿法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节点(4)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超细纤维合成革与湿法聚氨酯生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增加了前段海岛纤维生产和后段的甲苯抽提/碱减量工序,因此与湿法聚氨酯生产相比,增加了粉尘、废气和废水的产生。

图6 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图(5)后整理加工后整理加工过程中进行表面涂饰、印刷以及烘干干燥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出来,产生有机废气,其主要污染成分为原料的溶剂,一般包括甲苯、二甲苯、DMF、丁酮等。

图6 后整理加工工艺污染物产生节点废水:合成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含浸槽、凝固槽、水洗槽等的工艺废水,冷却塔废水,设备、容器及地面清洗水,生活废水等。

废气: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原材料中树脂内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稀释剂、有机清洗剂以及DMF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等。

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DMF、甲苯、二甲苯、丁酮、二甲氨等。

固体废物: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为燃煤灰渣、磨皮粉尘、边角料、废离型纸、各种溶剂、浆料等原材料包装桶、编织袋、纸箱等包装材料;危险废物为污水处理站污泥、中间废水过滤渣、精馏塔釜残液、二甲胺废气吸收废液等。

2.3 污染治理技术控制废气挥发的主要方式是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设施进行密封。

如对存放树脂的料桶加盖。

采用密封管道传送溶剂和涂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中有机物的挥发。

废气的收集是对废气进行末端处理的必要条件。

收集的最佳方式是采用密闭式收集系统。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削减的实用技术是湿法洗涤、活性碳吸附、静电吸附、冷凝法、焚烧和生物过滤。

PU合成革干法工艺产生的废气可以进行焚烧处理,也可以采用水洗喷淋回收和吸附回收的方式回收有机溶剂。

湿法工艺废气基本上只含DMF(个别可能还有少量其它溶剂),目前一般使用水洗塔进行捕集净化,产生的废水进入DMF回收系统处理。

湿法车间的工艺废水中主要含DMF,直接排放不但污染环境,增加末端治理的负担,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目前一般采用精馏塔回收DMF。

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3.1 主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鼓励类:制革及毛皮加工清洁生产、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开发及关键设备制造、皮革废弃物综合利用;皮革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三价铬污泥综合利用;无灰膨胀(助)剂、无氨脱灰(助)剂、无盐浸酸(助)剂、高吸收铬鞣(助)剂、天然植物鞣剂、水性涂饰(助)剂等高档皮革用功能性化工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限制类: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第17号)《大纲》重点阐明了我国节水技术选择原则、实施途径、发展方向、推动手段和鼓励政策。

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高效冷却节水技术,节约热力和工艺系统用水,推广节水清洗技术。

3.2 主要标准目前合成革行业相关的标准主要有:GB21902-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指标体系规定了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企业特征生产工艺和装置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HJ 449-2008《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本指标体系规定了合成革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3.3 编制要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4 编制过程2014年10月,承担标准制定工作;2014年11~12月,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框架要求,拟定开题报告;2015年1~6月,通过合成革企业现场考察与函调的方式,确定清洁生产指标限值;2015年7~8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初稿;2015年9月~12月,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标准文本与编制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