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初级汉语教学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柬埔寨初级汉语教学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作者:于明娇王昭懿
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9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国际中文教师需求研究”(编号:21JK0294)的有关成果
摘要:和汉语对比,柬埔寨语没有声调,辅音较为丰富且复杂。

通过辨音实验的方式,采用统计分析、文献收集的方法对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汉语声母、韵母的习得偏误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论证,找出偏误率最高的前10个声母和3个韵母。

根据偏误类型和原因,从传统和现代化两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教学对策。

传统教学策略主要是直观演示法、引导法等,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则强调学习机会最大化和最小感知分配,也就是解决教师意图与学习者理解失配和如何为学习者创造学习机会。

关键词:柬埔寨语;汉语教学;语音;偏误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9-0163-06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签署,自2021年起,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中文的应用价值日益提升,众多国家掀起了“汉语热”,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需求日益增加。

柬埔寨是与中国建交多年的友好邻国,实施对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外商大量涌入,不少中国企业入驻柬埔寨,中柬两国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

为更好地与中国客户沟通或者进入中国企业工作,汉语受到了柬埔寨学习者的关注,柬埔寨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为了推动柬埔寨的国际中文教育,部分学者对柬埔寨语、汉语进行了研究。

首先是对于柬埔寨语的研究。

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学者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李艾[1]对于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南亚语系、汉藏语系与柬埔寨语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柬埔寨语属于汉藏语系的结论。

还有一些学者,如黄典诚、马学良、李基文等人,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认为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

目前,被广大学者接纳的说法是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本文也以此为基准将其与汉语进行对比分析。

其次是语音偏误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与柬埔寨语有关的不是很多。

如马真真[2]在汉语元音习得研究中将元音分为四级,在每级元音中归纳偏误并进行分析,总结出柬埔寨学习者容易混淆前后鼻音、发音时舌位容易偏低的问题。

从研究现状来看,尽管柬埔寨学习汉语的社会氛围良好,但大多数人仍将目光投向发达国家,资料库中有大量研究英美等发达国家汉语学习者偏误的文章,而有关柬埔寨汉语学习者的偏误研究很少。

本文对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声母韵母进行实验分析,希望对习得汉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汉柬语音习得中声母对比
汉语和柬埔寨语(旧称高棉语)所属语系不同,汉语所属语系为汉藏语系,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

柬埔寨语的特点是没有声调,辅音比较复杂,有33个辅音,分为高辅音、低辅音
等。

汉语有22个辅音,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有21个声母,且声母清浊对立[3]。

汉语辅音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如表1为汉语中的声母及其国际音标。

汉语的声母可以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以及舌面后音。

还可以根据发音方法来划分,例如以阻碍方式划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震动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汉语声母发音时,其主要特点为: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过程中,一般要受到某一部位的阻碍,且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音一般不响亮。

柬埔寨语共有33个辅音,这些辅音分别为:[k]、[kh]、[k]、[kh]、[];[c]、[ch]、[c]、[ch]、[];[d]、[th]、[d]、[th]、[n];[t]、[th]、[t]、[th]、[n];[b]、[ph]、[p]、[ph]、[m];[j]、[r]、[l]、[w]、[s]、[h]、[l]、[]。

在柬埔寨语中,辅音有高、低之分,其中高辅音15个,分别为:[k]、[kh]、[c]、[ch]、[d]、[th]、[n]、[t]、[th]、[b]、[ph]、[s]、[h]、[l]、[];低辅音18个,分别为:[k]、[kh]、[]、[c]、[ch]、[]、[d]、[th]、[t]、[th]、[n]、[p]、[ph]、[m]、[j]、[r]、[l]、[w]。

辅音音色的不同主要是由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聲带是否振动决定的,这一点和汉语辅音划分相类似。

根据柬埔寨语音系分析,其辅音主要有6个发音部位:双唇音[b]、[ph]、[p]、[ph]、[m]、[w];舌尖后音[d]、[th]、[d]、[th]、[n];舌尖前音[t]、[th]、[t]、[th]、[n]、[r]、[l]、[s]、[l];舌面硬腭音[c]、[ch]、[c]、[ch]、[]、[j];舌根软腭音[k]、[kh]、[k]、[kh]、[];喉音[h]、[]。

按照发音方法又分:塞音[k]、[kh]、[k]、[kh]、[d]、[th]、[d]、[th]、[t]、[th]、[t]、[th]、[b]、[ph]、[p]、[ph]、[];塞擦音[c]、[ch]、[c]、[ch];擦音[s]、[h];鼻音[]、[]、[n]、[n]、[m];颤音[r];边音[l]、[l];半元音[j]、[w]。

塞音与塞擦音又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如[th]与[t],[th]送气,[t]不送气。

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又有清与浊的对立,如[t]与[d],[t]是清音,[d]是浊音。

通过上述举例可以看到柬埔寨语的辅音是极其丰富的[2]。

通过对比分析柬埔寨语发音特点,可以发现其辅音系统是很丰富且复杂的。

汉语辅音中的塞音、塞擦音全部为清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而柬埔寨语的塞音、塞擦音不仅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还有清浊音之分。

与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相比,可以发现柬埔寨语多出了不同的部位,分别是舌叶音、喉音。

从声带震动来看,汉语的浊音只有两个,而柬埔寨语的浊音却十分丰富。

二、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声母发音特点
在语言实验中有声学实验分析以及辨音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最基础的辨音实验分析法,筛选声母与对于柬埔寨汉语初级者来说发音简单不易错的韵母相结合,组成汉字、标注拼
音让学生进行发音并记录。

研究参照组对象选取5名母语为汉语的辨音者,他们的汉语水平在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1名一级甲等,2名一级乙等,2名二级甲等)。

(一)实验对象
为了实验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本论文的实验数据以及语料全部来自参加本次发音实验的柬埔寨东南亚大学中文系20名学生,年龄在17—26岁,均为母语为柬埔寨语的柬埔寨籍人,学习汉语的时长为4—9个月,属于汉语初级水平,是初级汉语学习者,符合本次研究对象需求。

(二)实验材料
“汉语声母调查字表”是本次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材料,如表2。

(三)实验方式
采用辨音的方式。

20名发音者将在自然且放松的情况下朗读字表(发放字表带汉语拼音),每个例字读三遍,每一遍读音之间要间隔2—4秒。

将字表分别发送给20名学生,被试者朗读后并录音,辨音者通过被试者的语音进行分析,随后汇总有偏误的语音并进行汇总统计,进而得出前十个易错的声母。

实验样本为1260个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声母样本,即20(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3(遍)×21(声母个数)=1260,最后汇总5名辨音者的报告。

(四)实验结果
为了全面分析柬埔寨学习者的发音情况以及避免误差,5名辨音者一同进行辨别并选取五份辨音报告中偏误率最高的前十个声母。

结果如图1:
此处偏误率测试公式为:偏误率=出现偏误次数/参加测试人数。

从此表可以得出偏误率最高的十个声母依次是:sh[]、s[s]、c[ts]、ch[t]、r[]、z[ts]、zh[t]、f [f]、q[t]。

三、柬埔寨初級汉语学习者韵母发音特点
在韵母实验分析中,将韵母列举出来,选择同音并汉字标注拼音让被试者来读。

此次会选取5名母语为汉语的辨音者,他们的汉语水平在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1名一级甲等,2名一级乙等,2名二级甲等)。

实验对象不变,下面“汉语韵母调查字表”是本次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材料,如表3。

(一)实验方式
采用辨音的方式。

20名发音者将在自然且放松的情况下朗读字表(发放字表带汉语拼音),每个例字读3遍,每一遍读音之间要间隔2—4秒。

将字表分别发送给20名学生,被试者朗读后并录音,辨音者通过被试者的语音进行分析,随后汇总有偏误的语音并进行汇总统计,进而得出声母中易错的前十个。

实验样本为2340个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韵母样本个数,即20(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3(遍)×39(韵母个数)=2340,最后汇总5名辨音者的报告。

(二)实验结果
为了全面分析柬埔寨学习者的发音情况以及避免误差,5名辨音者一同进行辨别并选取偏误率在15%以上的的韵母,偏误率是按照5份报告的平均值来计算。

其结果如图2:
此处偏误率测试公式为:偏误率=出现偏误次数/参加测试人数。

从此表可以得出偏误率最高的韵母是:e[]、üe[y]和ian[in]。

四、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策略及可行性分析
(一)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面对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常常将擦音与塞擦音混淆的问题,教师通常选择直观演示。

此处用z[ts]、c[ts]、s[s]、zh[t]、ch[t]、sh[]的混淆来举例,如图3和图4。

图3和图4分别是zh[t]、ch[t]、sh[]和z[ts]、c[ts]、s[s]的发音示意图。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并用手模拟人的口腔和舌头,通过两只手来展现发音时的口腔状态。

在教学时带领学生一起边读一边用手模拟口腔状态,告诉学生它们的区别。

另外,肢体动作是强调发音的好方法,比如对b[p]和p[p']、z[ts]和c[ts]等送气与不送气声母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有关道具,在讲解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时,将纸放在嘴巴跟前,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教师教圆唇音时,用手在嘴前画圈;教辅音时,将手放在喉咙上感受震动;教音调时,用手摆动表达音调的变化。

在演示时,还可以使用夸张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在语音教学中经常被使用。

一般来说,夸张是语音教学的开始,也是比较有效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音,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恢复自然发音。

音长、口形、对比响度适当夸张,学生的视觉印象就会有深刻的表达,从而破解发音的难度。

采用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音。

例如:在发ü[y]时,可以使用引导法,先让学生发i[i],并让学生保持不动,随后将唇形变扁圆,即可发出ü[y]这个音。

在发e []时,可以先发o[o],发o[o]时舌头保持不动,然后嘴唇后缩由圆唇变成展唇,嘴角向两侧展开,开口度比o[o]略低一点。

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就会很容易发出e[]这个音。

在引导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

通过两个音或两个音组之间的对比,就能掌握发音。

音调的对比可以是近似的声音和两个不同的音系。

英语中的[b]、[p]、[d]、[t]和汉语中的b、p、d、t有相似之处,但在发音和吸气方式上还是有区别的,这些也容易混淆,甚至有些中国学生会把英语的发音习惯转移到汉语的发音中。

针对汉语发音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发音对比训练,在教学中找出容易混淆的音节,然后进行有意义的阅读训练,并进行听力练习。

z、c、s、zh、ch、sh、r和j、q、x对外国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英语中类似的发音进行联想、模仿。

二、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声母发音特点
在语言实验中有声学实验分析以及辨音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最基础的辨音实验分析法,筛选声母与对于柬埔寨汉语初级者来说发音简单不易错的韵母相结合,组成汉字、标注拼音让学生进行发音并记录。

研究参照组对象选取5名母语为汉语的辨音者,他们的汉语水平在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1名一级甲等,2名一级乙等,2名二级甲等)。

(一)实验对象
为了实验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本论文的实验数据以及语料全部来自参加本次发音实验的柬埔寨东南亚大学中文系20名学生,年龄在17—26岁,均为母语为柬埔寨语的柬埔寨籍人,学习汉语的时长为4—9个月,属于汉语初级水平,是初级汉语学习者,符合本次研究对象需求。

(二)实验材料
“汉语声母调查字表”是本次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材料,如表2。

(三)实验方式
采用辨音的方式。

20名发音者将在自然且放松的情况下朗读字表(发放字表带汉语拼音),每个例字读三遍,每一遍读音之间要间隔2—4秒。

将字表分别发送给20名学生,被试者朗读后并录音,辨音者通过被试者的语音进行分析,隨后汇总有偏误的语音并进行汇总统计,进而得出前十个易错的声母。

实验样本为1260个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声母样本,即20(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3(遍)×21(声母个数)=1260,最后汇总5名辨音者的报告。

(四)实验结果
为了全面分析柬埔寨学习者的发音情况以及避免误差,5名辨音者一同进行辨别并选取五份辨音报告中偏误率最高的前十个声母。

结果如图1:
此处偏误率测试公式为:偏误率=出现偏误次数/参加测试人数。

从此表可以得出偏误率最高的十个声母依次是:sh[]、s[s]、c[ts]、ch[t]、r[]、z[ts]、zh[t]、f [f]、q[t]。

三、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韵母发音特点
在韵母实验分析中,将韵母列举出来,选择同音并汉字标注拼音让被试者来读。

此次会选取5名母语为汉语的辨音者,他们的汉语水平在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1名一级甲等,2名一级乙等,2名二级甲等)。

实验对象不变,下面“汉语韵母调查字表”是本次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材料,如表3。

(一)实验方式
采用辨音的方式。

20名发音者将在自然且放松的情况下朗读字表(发放字表带汉语拼音),每个例字读3遍,每一遍读音之间要间隔2—4秒。

将字表分别发送给20名学生,被试者朗读后并录音,辨音者通过被试者的语音进行分析,随后汇总有偏误的语音并进行汇总统计,进而得出声母中易错的前十个。

实验样本为2340个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韵母样本个数,即20(柬埔寨金边地区初级汉语学习者)×3(遍)×39(韵母个数)=2340,最后汇总5名辨音者的报告。

(二)实验结果
为了全面分析柬埔寨学习者的发音情况以及避免误差,5名辨音者一同进行辨别并选取偏误率在15%以上的的韵母,偏误率是按照5份报告的平均值来计算。

其结果如图2:
此处偏误率测试公式为:偏误率=出现偏误次数/参加测试人数。

从此表可以得出偏误率最高的韵母是:e[]、üe[y]和ian[in]。

四、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策略及可行性分析
(一)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面对柬埔寨初级汉语学习者常常将擦音与塞擦音混淆的问题,教师通常选择直观演示。

此处用z[ts]、c[ts]、s[s]、zh[t]、ch[t]、sh[]的混淆来举例,如图3和图4。

图3和图4分别是zh[t]、ch[t]、sh[]和z[ts]、c[ts]、s[s]的发音示意图。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并用手模拟人的口腔和舌头,通过两只手来展现发音时的口腔状态。

在教学时带领学生一起边读一边用手模拟口腔状态,告诉学生它们的区别。

另外,肢体动作是强调发音的好方法,比如对b[p]和p[p']、z[ts]和c[ts]等送气与不送气声母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有关道具,在讲解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时,将纸放在嘴巴跟前,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教师教圆唇音时,用手在嘴前画圈;教辅音时,将手放在喉咙上感受震动;教音调时,用手摆动表达音调的变化。

在演示时,还可以使用夸张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在语音教学中经常被使用。

一般来说,夸张是语音教学的开始,也是比较有效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音,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恢复自然发音。

音长、口形、对比响度适当夸张,学生的视觉印象就会有深刻的表达,从而破解发音的难度。

采用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音。

例如:在发ü[y]时,可以使用引导法,先让学生发i[i],并让学生保持不动,随后将唇形变扁圆,即可发出ü[y]这个音。

在发e []时,可以先发o[o],发o[o]时舌头保持不动,然后嘴唇后缩由圆唇变成展唇,嘴角向两侧展开,开口度比o[o]略低一点。

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就会很容易发出e[]这个音。

在引导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

通过两个音或两个音组之间的对比,就能掌握发音。

音调的对比可以是近似的声音和两个不同的音系。

英语中的[b]、[p]、[d]、[t]和汉语中的b、p、d、t有相似之处,但在发音和吸气方式上还是有区别的,这些也容易混淆,甚至有些中国学生会把英语的发音习惯转移到汉语的发音中。

针对汉语发音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发音对比训练,在教学中找出容易混淆的音节,然后进行有意义的阅读训练,并进行听力练习。

z、c、s、zh、ch、sh、r和j、q、x对外国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英语中类似的发音进行联想、模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