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今天我召集大家开一个中层管理人员的会议,就公司当前的管理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观点:题目是:《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这句话出自于《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基本意思就是:
管理的知只是明白、知晓,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知如果不落实为行为,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管理的行,是对于管理事件的行为、动作,就是会产生管理结果的言和行。

而管理行为本身既是实践的活动,也是以结果为衡量对象的行动。

所以,管理的知是管理的行的必要前提,是为行服务的。

管理的行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而且这个目标是实际结果的量化体现,是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最终体现。

因此说,管理的本质在于行,起于知。

由此可见每个管理者能够清晰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工作,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达到公司的要求(总目标)是何等重要。

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例一、为了使大家能够明晰公司的工作目标专门组织了周一的例会;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情况来看,效果差强人意;汇报工作避重就轻,牵强应付,不发言怕考核,发言又不知说什么。

例二、公司开会,议而难决,决而难行,往往是会散,人散,事散;决定做了一大堆,执行只有一点点;工作目标没有体系化,没有
形成金字塔形往下贯彻,落实,更没有跟进考核;计划制定松松垮垮,计划执行嘻嘻哈哈,结果如何难以预料;
因此,就出现了定计划、谈汇报时如同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过程的执行跟进好似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往;
例三、公司制定的各类规定制度一大堆,貌似管理规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际上执行效果又怎样呢?按祖传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凡事种种表明我们的管理者,先要在知晓管理上补补课;打好基础,才能在管理的行上做文章,出成绩。

第一、连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搞明白,怎么去管别人。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管理应该是管人理事;而事由人生,也由人解;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理技能水平,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在华溢公司的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才能在知晓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第二、在强化公司制度建设、加强公司工作计划的管理,同时各级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公司虽然制度规定制定了许多,真正使大家领悟和自觉遵守有多少?所谓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制度作为行为规则必须满足以下特性:
(1)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合法性);
(2)人人(行为个体)知晓这些规则;(普及性);
(3)人人遵守、运用这些规则;(约束性、团体性);
(4)规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区域性。

(时空性、合理性);
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作用:
1、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2、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

3、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所以,我们要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规定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和调整。

还要加强制度的宣传力度,是制度深入每个员工心中,力求在员工中树立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这也是现代产业工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另外,工作没有计划目标,就像大海的船没有帆,就失去动力,失去方向。

没有计划的工作就像一杆没有准星的秤。

使各项工作绩效难,员工积极心难提高,企业综合效益难衡量。

所以,我们要立足公司工作总目标,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并跟进,检查考核计划完成情况。

围绕公司总目标开展工作也是确保上下沟通顺畅,凝聚力量完成工作目标的要求。

《孙子兵法》上有句名言:“上下同欲者胜”欲就是想法、目标,只要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就会有“人心齐泰山移”的宏伟景象。

关于责任心的问题我想举一个例子:
比如:近两个月包装部出现的包装数小于包装入库数,表面上看是员工能力问题,也好像是流程设计问题,(没有预防领料点数防错的
规定),但是大家想想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与文化程度关系也不大,根本就是一个原因———有没有责任心的问题;那么怎样做才是负责任呢?
负责就是要绝对没有借口,保证完成任务:体现在:
1、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
2、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3、言必信,行必果;
4、错就是错,绝对不要找借口;
5、不让问题的皮球从你手上往外传;
6、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工作能力可以比别人差,但是一定不能缺乏责任感,凡事推三阻四、找客观原因,而不反思自己,一定会失去上级的信任。

第三、要树立结果导向意识。

大家平时说到问题谈原因时,用的比较多的托词就是:我没时间,管不过来,我能力不够……。

对此,我认为大家没有树立“结果导向”意识。

什么叫能力不够,开国元勋中有许多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他们不是照样创建了新中国,相比之下,国民党领导的中央政府里有许多高材生,不照样败走台湾吗?关键是你是不是有做成功一件事的心。

下面我和大家谈谈什么是结果导向:归结起来就是咬定功劳,不看苦劳:
“无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苦干、巧干,只有出成绩的员工才会受到众人的肯定。

企业重视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

结果导向理念具体表现为:
1.一开始就要在怎样把事情做成上下功夫,拒绝为失败找托词
2. 信念上要坚信办法永远要比问题多;
3. 方法上要聪明地工作而不仅仅是努力工作;
4.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遇到困难,要坚信这是给我锻炼成长的机遇;困难的背后就是成功;
5.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要使自己的工作成果超出预期目标。

第四、大家要树立积极进取的理念。

就是个人永远要跟上企业的步伐,企业永远要跟上市场的步伐;无论是职场还是市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参与者都不希望被淘汰。

为此就一定要前进,停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出局!
积极进取的理念具体表现为:
1.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成功经验;
2.不要总生气,而要争气;
3.不要一年经验重复用十年;
4.挤时间给自己“增高”、“充电”;
5.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
6.挑战自我,未雨绸缪。

最后,我希望各位管理人员要围绕公司总目标的要求,在工作中去勤思考,勤学习,勤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公司管理革新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