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文言文表达?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答案:C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果实却能吸引人们前来。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人。
答案:D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C. 谦虚的态度D. 尊师重道答案:C7.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复习旧知识,可以学到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问题C. 复习旧知识,可以巩固新知识D.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知识答案:D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B.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完成事情C. 不用尺子,就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D.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成功答案:B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自私的行为B. 公平的原则C. 道德的规范D. 个人的权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危险)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于之)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整齐)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君子不器。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不惑”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四十岁2.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里的“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的是__________。
答案: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怀忧虑3.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里的“愤”和“悱”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4. 《论语》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代汉语文言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汉语文言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的用法是名词用作状语?A. 风烟俱净B. 星汉灿烂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之口?A. 司马迁B. 陶渊明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字的指代用法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可以休矣D.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答案:B4.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A. 早中晚三次反省B. 反省三次C. 反省自己的三个方面D. 反省三次不同的事情答案:C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含义是:A. 身材苗条B. 举止优雅C. 心灵手巧D. 容貌美丽答案:B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B.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道路自然变得平坦C.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小路自然形成D.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小径自然形成答案:D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采薇》答案:C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捕获老虎的幼崽B. 不经历困难和危险,怎么能获得成功C.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就无法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D.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就无法知道老虎的凶猛答案:B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丽的女子C. 明亮的星星D. 清澈的泉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亦若是则已矣B. 是进亦忧,退亦忧C. 是谓大同D. 今夕是何年(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困于心,衡于虑D. 其人舍然大喜(3)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答案】(1)B(2)B(3)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解析】【分析】⑴ A 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C 是谓大同,三句中的“ 是”的意思都是:代词,这,这样,这种情况。
D是:表判断,故选D。
⑵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C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D其人舍然大喜。
舍然:释然。
谓疑虑隔阂顿消。
舍,通" 释 "。
B 项没有通假字,故选B。
⑶来自于本文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意思是大鹏从北溟往南海迁徙,水击三千里,乘风上行达九万里。
后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故答案为:⑴B;⑵B;⑶鹏程万里(或九万里风鹏正举)。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
⑵本题考查表现解释通假字。
答题时应注意,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中国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国风·郑风》的______篇。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______篇。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的______篇。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三百首》答案:A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学而》B.《为政》C.《八佾》D.《里仁》答案:A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雍也》B.《述而》C.《泰伯》D.《子罕》答案:B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哪一篇?A.《乾卦》B.《坤卦》C.《屯卦》D.《蒙卦》答案:A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雍也》B.《述而》C.《泰伯》D.《子罕》答案:B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2. 将“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中“仁”的含义。
答案:在《论语》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指的是一种道德品质,包含了爱人、善行、公正、宽恕等多重含义。
2. 简述《孟子》中“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良、仁义的倾向,但需要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文言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参考答案文言文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按要求填空1.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2.(1.)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2)有些人回去搞自己不想搞的事,自然可以产生负面效果。
原意用以褒奖诱骗蠕,钱钟书逆向投影,引申为嘲讽一种四面碘化镁和夸耀他人,实际在掩盖懦弱的文化人的卑俗心态。
(3)人应该互相帮助(4)骗子的技俩总会被人揭穿(5)教导人们不要太自私3是夏天的一抹骄阳,蕴藏热量;是秋天的一片枫林,热情醒目;是冬天的一株腊梅,傲雪待放。
二.文言阅读《论语》十二章摘录1(1)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2)以……为乐(3)危险(4)改变(5)承受忍受(6)坚定2c3d4(1)自学不思索就可以存有迷惑不解的地方,只思索不自学就存有危险了。
(2)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有点加以学习,缺点和不足加以改正。
(3)广为地自学并且始终如一自己的志向,多问并且多考量眼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其中了。
5略6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温故知新:温习旧有的科学知识,可以获得代莱认知和体会。
择善而从:挑选不好的予以自学和跟从。
《虽有嘉肴》1即使甘美困惑勉励2(1)即使存有最出色的道理,不学,也不晓得它的好处。
(2)《兑命》中说道,“教导就是研习的一半”,大概说道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教学相长也。
看法: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东西,也能增长自己的见闻。
《伤仲永》1曾顺利完成名声渐渐2.b3.b4(1)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请他。
(2)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在县里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5(1)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一个人有天分还比较,唯有后天的教育与自学,就可以使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真正成才。
文言文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填空1.人生例如一盘棋,必须多一些理智,太少一些盲目;人生例如一幅画必须多一些色彩,太少一些灰暗;人生例如一场戏,必须多一些高潮,太少一些平静。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及翻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文言文中的实词?
A. 山
B. 水
C. 月
D. 人
2. 下列哪个句子符合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A. 人皆知已之善
B. 吾欲之南海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吾闻之,斯是
已矣
3.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正确?
A. 舟夜降矣,诸少年争笑之
B. 吾欲之南海,何如?
C. 之死矢靡它
D. 吾之不肖,不如师者
4.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不正确?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吾是以知天下之不齐也
C.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 D.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其”字用法不正确?
A. 其闻道也固早矣
B.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
C.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吾闻之,斯是已矣
D. 其闻道也固早矣,固非吾之所能及也,吾闻之,斯是已矣
二、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
6.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 吾闻之,斯是已矣。
④ 吾之不肖,不如师者。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D
4. C
5. C
二、翻译题
6.
① 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
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 我听说,这就是已经够了。
④ 我的才能不如师傅。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初二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初二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一、通假字积累- “便要还家”中“要”通“邀”,邀请。
- “日光下澈”中“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词-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例如“阡陌交通”。
-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今义:男子的配偶。
- 小生- 古义:年轻人。
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一词多义1. 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代桃花林的美景)- 具答之(代词,指代桃花源中人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 乃记之而去(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色)- 心乐之(代词,指代水声)-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之(往,到)2.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全石以为底(当作)-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四、重点实词解释- 缘溪行(沿着)- 落英缤纷(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欲穷其林(尽,走到尽头)-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篁竹(竹林)- 水尤清冽(格外;清凉)- 全石以为底(整块)- 卷石底以出(弯曲)五、特殊句式1. 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省略主语和宾语)- (我)以其境过清,(我)不可久居。
(省略主语)2. 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六、重点句子翻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翻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文言文的题目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一项是:A. 辍耕之垄上B. 楚人怜之C. 二世杀之D.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答案)2、下列句子中,“以”字表示目的的一项是:A. 扶苏以数谏故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 以光先帝遗德(答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将军身被坚执锐B.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答案)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卒中往往语B. 楚人怜之C.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 藉第令毋斩(答案)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大楚兴,陈胜王B. 天下苦秦久矣C. 尉果笞广D. 狐鸣呼曰(答案)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B.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志犹未已C. 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答案)D. 扶苏以数谏故/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 楚人怜之/卜者知其指意C. 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答案)D.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或闻无罪B.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夺而杀尉C. 项燕为楚将/为天下唱(答案)D. 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志犹未已B. 项燕为楚将/士卒多为用者C.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答案)D. 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全国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材料(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言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以为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来。
”相如奉璧奏王前。
王又问:“谁可使为使?”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1. 根据上文,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3分)2. 赵王在面对秦王的请求时,内心是如何矛盾的?(3分)3. 缪贤推荐蔺相如的原因有哪些?(3分)4. 蔺相如在回答赵王时,提到了“肉袒伏斧质请罪”,请解释其含义。
(3分)5. 蔺相如为什么愿意亲自前往秦国?(3分)(二)文言文翻译(15分)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3分)2.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3分)3.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3分)4.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分)5.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分)二、文言文理解与分析(共20分)6.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篇一」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
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
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
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
既登陛,连称善。
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
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
”正顿首受命。
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
”问为谁,帝曰:“岳正。
”两人阳贺。
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
”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
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
”帝许焉。
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
”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
”因劝吉祥辞兵柄。
复诣亨,谕令自戢。
亨、吉祥揣知正意,怒。
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
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
帝怒,谪钦州同知。
道漷,以母老留旬日。
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
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
”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
”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
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
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
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
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
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
高中文言文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专题训练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中的“说”字,通假为何字,并解释其意义?A. 通“悦”,愉快B. 通“脱”,解脱C. 通“税”,征税D. 通“烁”,闪耀(答案)A二、下列对《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只要广泛学习,就能没有过错。
B. 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且行为没有过错。
C. 君子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出众。
D. 君子广泛学习,智慧就会自然明达。
(答案)B三、在《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对“所以”的解释正确的是?A. 用来……的方法B. ……的原因C. 因此D. 所以然(答案)A四、下列对《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壬戌”是干支纪年法。
B. “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
C. “苏子”即苏轼,此处为自称。
D. “赤壁”是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
(答案)D五、阅读《陈情表》,下列对“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我像乌鸦一样有反哺之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完成私人的事情。
B. 我像乌鸦一样有私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终身侍奉陛下。
C. 我像乌鸦反哺一样,对长辈有侍奉之情,希望乞求陛下允许我完成对祖母的终养之责。
D. 我像乌鸦一样,对陛下有私情,希望乞求终身被陛下供养。
(答案)C六、在《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A. 生死是虚妄的,不应区分。
B. 将生死等同看待是真实的。
C. 认识到生死有别,不应将彭祖与殇子等同视之是虚妄的。
D. 认识到生死有别,将彭祖与殇子等同看待是虚妄的。
(答案)D七、下列对《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景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落日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和长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B. 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和长空融为一片相同的色彩。
高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 吾妻之贤,子之孝,吾之幸也D. 之二虫又何知2.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A. 每天反省三次B. 每天反省三次不同的问题C. 每天反省三次自己的行为D. 每天反省三次自己的过错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A. 《左传》B. 《史记》C. 《论语》D. 《孟子》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5.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比喻的是()A. 污泥B. 困难C. 恶劣的环境D. 污泥和困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作者______的人生态度。
3.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
4.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趣。
5. 《赤壁赋》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描绘的生活场景。
2. 《师说》中韩愈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观点,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段,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小学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练习题一:题目:请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1.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2.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练习题二:题目:根据所给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言文原文:“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1. 这段文言文中“孟母”是谁的母亲?2. “断机杼”是什么意思?答案:1.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
2. “断机杼”是指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把正在织的布割断,以示不学无术的严重性。
练习题三:题目:请根据以下文言文,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文言文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 这句话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 “青青子衿”是指穿着青色衣服的人。
答案:1. 正确。
这句话是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2. 错误。
“青青子衿”在这里是借代用法,指的是朋友。
练习题四:题目:请将下列文言文中的成语或熟语解释出来。
1. 井底之蛙2. 画蛇添足答案:1. “井底之蛙”比喻视野狭窄,见识有限的人。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练习题五:题目: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这句话可以用在哪些场合?答案:1.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否则反复拖延会使事情越来越难完成。
2. 这句话可以用在鼓励人们做事要果断,不要拖延的场合。
通过这些练习题,小学生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同时,这些练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对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有所帮助。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版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学而时习之B. 蚓无爪牙之利C. 吾欲之南海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意”的意思是()。
A. 意图B. 意义C. 意志D. 意见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
A. 圆规和直尺B. 法律和道德C. 标准和方法D. 圆规和画圆的工具4. “温故而知新”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锲”的意思是()。
A. 雕刻C. 放弃D. 放弃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
A. 道路B. 河流C. 树木D. 果实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论语》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的意思是()。
A. 哪里B. 怎么C. 什么D. 为什么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的意思是()。
A. 知识B. 知道C. 认识D. 了解1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指的是()。
A. 绿色B. 蓝色D. 紫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______,死而后已。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2. “______,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3. “______,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4. “______,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
5. “______,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1. 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将“君子不器。
”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文言文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2.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二、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1.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2. 作者在文中提到“前人之述备矣”,这里的“前人”指的是谁?他们对岳阳楼的描述有何特点?三、文言文填空题请在下列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字词。
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四、文言文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的“先帝”指的是谁?2. 文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文言文鉴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语文专升本文言文练习题
语文专升本文言文练习题### 语文专升本文言文练习题#### 一、文言文翻译题1. 请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信”的含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 翻译下列文言文,并解释“道”在文中的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文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列举至少三项。
3. 桃花源中的居民与外界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 三、文言文填空题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____。
”A. 改之B. 远之C. 避之D. 弃之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请填空。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____。
”3.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出自《孟子·告子下》,其中“斯人”指的是____。
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普通人#### 四、文言文写作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言文短文。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文言文的翻译、阅读理解、填空以及写作,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对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理解。
高中文言文题
1.下列对“之”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与“马之千里者”两句中的“之”,用法相同,都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B.“句读之不知”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两句中的“之”,都是助词,表示提宾的标志。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蚓无爪牙之利”两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
D.“吾欲之南海”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中的“之”,都是动词,表示“到、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博学”,意思是广泛地学习。
(答案)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意思是游水。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中的“神明”,意思是人的智慧。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镂”,意思是雕刻。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答案)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句读”,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C.“小学而大遗”中的“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与“大学”相对。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智”,指智慧,与“愚”相对,这里指智者的见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答案)B.①木直中绳, 以为轮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②蟹六跪而二螯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意思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答案)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
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请于.关尹子()
(2)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原文: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⑥。
①〔王戎〕晋朝人。
②〔诸〕众。
③〔游〕玩。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信然〕真是这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尝.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取之( )
(3)惟.戎不动( )(4)人问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取之,信然。
3、读了本文你有什感受?
(三)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曾子之妻之.市。
()(2)妻止.之曰()
2、翻译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3.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四)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
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①为:②如故:③鸣:④奋: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五)蜀鄙之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句中带点的字。
(1)蜀之鄙有二僧()(2)贫者语于富者曰()
(3)子何恃而往()(4)西蜀之去南海()
2、选择“之”字的正确解释。
A 的B去 C 代词D无意义
(1)蜀之鄙有二僧()(2)吾欲之南海()
(3)西蜀之去南海()(4)人之立志()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并划分朗读节奏。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
()(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七)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
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八)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文中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
2、匡衡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诉精神?
(九)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返为其患。
(十二)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
(十三)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2.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_______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
(十四)东施效颦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
彼知颦美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1)见而美.之()(2)挈妻子
..()(3)去.之走.()()2、东施为什么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3、从本文中你收获了什么道理?
(十五)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文言文杨氏之子翻译_杨氏之子阅读答案。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二、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