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温习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7讲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因 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 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这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 和经历有关。 ②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帝制的政治目的,使 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这一时期对孔子和儒学的彻底批判与辛亥革命后的 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3.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1917年,___胡__适___在《新 青 年 》 上 发 表 《__文__学__改__良__刍__议____》 一 文 , 系 统 地 提 出 了 文 学 改 革 的 主 张 。 __陈__独__秀______发表《__文__学__革__命__论__》一文,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积极方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 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②局限性: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对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对点训练] 1.(2017·江西六校联考)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 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 向。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 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 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B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二、兴起 1 . 标 志 : 1915 年 9 月 , 陈 独 秀 在 上 海 创 办 《__青__年__杂__志____》 , 后 改 名 为 《___新__青__年_____》。 2.主要思想阵地:《___新__青__年_____》。 3 . 主 要 活 动 基 地 : _蔡__元__培_______ 以 “ __兼__容__并__包____” 为 办 学 宗 旨 , 使 __北__京__大__学____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_文__化__平__民__化___成为思想文化界的新潮流。 2.是辛亥革命在__思__想__文__化____领域里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 _思__想__启__蒙__和__文__化___革__新__运动。 3.为_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__五__四__运__动____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7讲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
1
基础攻关
2
考点突破
3 仿真模拟
4
复习练案
基础攻关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中国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_得到发展。 3 . 思 想 : 一 方 面 , 袁 世 凯 掀 起 ___尊__孔__复__古__逆__流___ ; 另 一 方 面 , 西 方 __启__蒙__思__想____的传播,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__民__主__政__治____。
[图解识记]
新文化运动
考点突破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 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 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 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 治 之 偶 像 ” 。 …… 对 于 不 合 时 宜 的 旧 道 德 , “ 虽 冒 毁 圣 非 法 之 名 , 亦 所 不 恤 矣”。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_民__主__和__科__学___,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以_孔__子__和__儒__家__学__说___
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立了 “__打__倒__孔__家__店__”的大旗。_____鲁__迅_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对“吃 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______狂__人__日__记》。
A.认为走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B.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D.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道路,故A项错误;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 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陈独秀没有主张君主立宪 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 自动”说明陈独秀认为应该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故D项正确。
问题2:谈谈你对陈独秀观点的看法。 提示:陈独秀主张是要么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要么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二 者不相容。 因此,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是持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陈独秀未 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拓展深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原因、影响
(1)态度 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他将西方资产 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学进行融合,宣传变法维新。 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 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解析] 材料中“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 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体现的是在传播新文化中 对旧的传统文化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创新性和保守性,故A、 C两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故D项错误。
2.(2016·商丘)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 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 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 D)
的发生。
[易混辨析] 1.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 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新文化运动的“四新” (1)新背景:“中华民国”招牌下的民主政治与专制独裁之争;一战期间民 族工业的发展。 (2)新领导:资产阶级激进派。 (3)新内容: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 (4)新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中国文化由 传统向现代转型。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问题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提示:史料的第一句话认为儒家文化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导致了中国 的危亡;第二句话认为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第三句话认为儒家思 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第四句话主张彻底摧毁儒家伦理道德。
史料二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 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 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 断断不能相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