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6.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授课人:吴文强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平均分物的过程中,能根据有剩余及没有剩余的对比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3、在体验有剩余的活动中,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动手体验,感受有余数的除法。
师:同学们,有11根小棒,如果这些小棒摆出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各能摆几个?(第一大组摆三角形,第二大组摆正方形,第三大组摆正五边形,第四大组摆正六边形,同桌相互合作。
)生:三角形最多能摆3个,剩2根小棒。
正方形最多能摆2个,剩3根小棒。
正五边形最多能摆2个,剩1根小棒。
正六边形最多能摆1个,剩5根小棒。
师:同学们,无论摆哪种图形,11根小棒都不能正好用完,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今天的新课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吧!(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操作比较,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例1。
1.(1)把6个花生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2)把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2.(1)把7个花生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观察,和刚才的6个草莓相比,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最后一个草莓为什么不摆了?4.你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吗?师:6 ÷ 2 = 3(盘)和7÷2=3(盘)……1(个)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读算式7÷2=3(盘)…… 1(个),并说说商(),余数是()。
师:余数是什么?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结果有剩余时,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三、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
教材第60页“做一做”1、2题。
四、全课总结,评价提升今天在学习中我们又认识了除法算式中的一名新成员——余数,谁来说说你对它认识。
五、作业布置全优练习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余数的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余数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整除和素数的知识,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话题。
2. 学习余数的概念1.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余数。
2.让学生举例说明余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介绍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4. 练习1.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
2.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订正。
5. 拓展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概念,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拓展练习:收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尽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祝大家学习愉快!。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课前安全教育一日一言。
一、创设情境、明晰问题1.提问: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2.小组合作摆图形3.小组汇报:(1)用11根小棒摆出2个正方形,剩余3根。
(2)用11根小棒摆出3个三角形,剩余2根。
(3)用11根小棒摆出2个五边形,剩余1根。
4.提问:在摆图形的过程中,你应用到了什么知识?又有什么发现?5.学生交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出示P60例1图片提问: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能摆几盘?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摆一摆,并说说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摆3盘,正好摆完摆3盘,还剩1个。
6÷2=3(盘) 7÷2=3(盘)……1(个)3.学生交流想法。
我们通过摆一摆知道了第一小题摆3盘,没有剩余。
第二小题摆3盘,还剩余1个。
揭示课题:像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4.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名称。
7÷2=3(盘)……1(个)..余数注意:商的后面先写省略号再写余数。
根据具体实际问题,商的单位名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不同的。
5.提问:余数表示什么?交流:余数表示剩余个数。
三、实践应用、拓展思维1.引导学生完成第60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先圈画再填空。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课末检测、评价体验1.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福州金山小学刘晨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索1、游戏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考考大家,(出示谜语)猜猜是什么?(你太厉害了,一下就猜出来了,谜底就是气球)瞧,刘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气球,(停顿),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气球的号码,刘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
你们相信吗?(生:不信)不信我们一起来试试。
你说几号?猜对了没有?猜对了没有掌声吗?想知道刘老师怎么做到的吗?(生说)有同学说这里有规律,他说的对不对呢,这其中的奥妙,学完今天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二、对比认识分6个草莓师: 1、我们来看屏幕,一起读一读。
现在刘老师请2个同学上来合作摆一摆。
谁会摆(一个人摆盘子,一个人分草莓)?2、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摆的。
(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
)3、大家同意吗?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这个摆的过程吗?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4、现在谁能结合这幅图来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分7个草莓(提前准备纸和笔)1、如果有7个草莓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回能摆几盘呢?(生回答3盘’4盘))究竟能摆几盘?我们就来动手摆一摆。
(请同学从信封里拿出7个草莓,动手动脑,按要求摆一摆,好,开始)等一会儿请2个孩子上去摆。
2、大家摆好了吗?现在请台上的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摆的。
①要分的是7个草莓,还有一个呢?②摆了4个盘子, 你们和他一样吗?为什么?(生:题目要求每2个摆一盘)师:所以我们只能摆3个盘子,把剩下的一个摆在外面3、刚才分的过程你们也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好,写写看4、学生写算式,教师巡查并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资源: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说)你有什么想说的?(1)没写余数:因为我们刚才在分的时候明明是3盘还多一个,剩下的这1个你的算式表示出来了吗?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表示出来,再来看看这种写法,(2)对,“还剩”两个字一共有多少笔画?我们数学语言讲究精炼简洁,所以数学家用6个小圆点来代替“还剩”,把商和剩下的数分开。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韩洪小学史福萍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草莓图、小棒一、激趣定标(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算式: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6÷2=3(盘)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7 ÷ 2 = 3(盘)、、、、、、、1(个)︳︳︳︳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彰明小学:李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什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7÷2=3(盘) ……1(个)
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怎么读。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7÷2=3(盘) ……1(个)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
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 剩几根小棒?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6÷2=3(盘)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6÷2=3(盘)
问题: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休宁县临溪中心小学邵仕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主题图,为新知埋伏笔
用11根小棒摆四边形、三边形、五边形,各能摆几个?
【设计意图:摆后学生会引起质疑:为什么摆后会有剩余?而剩下的又不够再摆一份?引发学生挑战新课的欲望。
】
二、猜谜活动,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草莓谜语:红果子,麻点子。
咬一口,甜丝丝。
猜猜是什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草莓,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语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三、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2.指名摆草莓后提问:摆了几盘?草莓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3.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又可以怎样摆呢?(2)分小组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还剩1个。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像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除法算式呢?剩下的一个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指明学生板书。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读法和算式表示的意思,7、2、3、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平均分剩下的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
四、返回主题图,总结规律
(一)合作探究
1.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怎么列式?
2.小组合作: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不同根数的小棒,请你们用这些小棒一个一个地摆出像上面这样独立的正方形,并把摆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各个小组的回答,课件展示结果。
(三)猜想运用,加深理解
1.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五边形可能会剩几根?
2. 猜一猜:
(1)用一堆小棒摆六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2)质疑: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四)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
(1)余数可能是1、2、3,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练习,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填一填:()÷6=7……□
1.思考:给你一个这样的除法算式,只知道除数,如果有余数,□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集体交流。
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二)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评。
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
五、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 < 除数
摆3盘,正好摆完摆3盘,还剩1个
6÷2=3(盘) 7÷2=3(盘)……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