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力的小实验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物体的浮力原理是小学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与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实验活动,以及相关的浮力原理知识。
一、用鸡蛋探究浮力原理材料:鸡蛋、盐步骤:1. 取一个清洁的容器,加满水。
2.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鸡蛋会沉到底部。
3. 慢慢往水中加入盐,观察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添加的盐越来越多,鸡蛋逐渐浮起并停留在一定位置,不再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水中添加盐时,盐溶解在水中会使水的密度增加,使水的密度变得比鸡蛋的密度大,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浮力可以支撑起鸡蛋,使其浮在水上。
二、用纸张探究浮力原理材料:一张纸,装有水的容器步骤:1. 将纸张放在装有水的容器边缘,稍微贴附在水中。
2. 快速将纸张抽出,观察纸张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在迅速抽出纸张的瞬间,纸张上方的水分会被带走,纸张会被上方水压力所支撑,不会被水湿透。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迅速抽出纸张时,纸张上方的水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被引力拉下,而是受到上方水的压力支撑,因此纸张不会被湿透。
这个原理也应用在昆虫在水面上行走的情况中。
三、用飘浮的橡皮泥探究浮力原理材料:橡皮泥,水步骤:1. 将橡皮泥塑成一个小球状。
2. 将橡皮泥小球轻轻放入水中。
实验结果:橡皮泥小球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力原理,密度较小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而浮起。
因此,橡皮泥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以上实验活动,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深入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希望以上的实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关于浮力的简单小实验

进行关于浮力的简单小实验,我们可以做以下步骤:
实验材料:
1. 一个透明的容器(例如塑料桶或玻璃缸)
2. 水
3. 几个不同形状和体积的物体(例如小球、橡皮鸭、小船模型等)
4. 秤(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
5. 标尺或测量杯(用于测量水位的变化)
实验步骤:
1. 测量并记录每个物体的质量。
2. 将透明容器填满水,达到一定高度,并在容器侧面标记水位线。
3. 选择一个物体,将其轻轻放入水中,不要按压,观察物体是否漂浮或沉没。
4. 如果物体漂浮,用标尺测量新的水位线,并记录水位上升的差值。
5. 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浮力等于水位上升所对应的水的重量。
可以通过测量水位上升的体积,计算其质量,再利用重力加速度算出水的重量。
6. 对比不同物体的浮力,分析哪些因素(如形状、体积、密度等)影响浮力的大小。
7. 对于沉没的物体,可以尝试用秤测量其在水中所受的向上力(浮力),与空气中的质量进行对比。
实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
-浮力取决于排开水的体积,而不是物体的形状或质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会浮在水面上;如果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沉到水底。
-物体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但不会影响其所受浮力的大小。
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它是如何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水中物体的特性、船只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其他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实验来解释物体浮沉的现象。
实验一:物体浸入水中浮沉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不同密度的物体(例如:塑料球、木块、金属块等)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浮沉现象。
3. 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行为,特别是物体在沉下去时的速度和停留位置。
实验观察结果:1. 较轻的物体如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只部分浸入水中。
2. 较重的物体如金属块会完全沉入水中。
3. 介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如木块则会部分沉入水中,部分浮在水面上。
实验解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所处液体中排斥的液体重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浮力小于其重力,物体会沉入液体。
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因此,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沉入水中。
实验二:探索物体浮沉的影响因素材料:透明容器、水、相同材质的物体(例如:相同大小的塑料球)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相同材质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逐渐改变其形状或体积。
3. 观察并记录不同形状或体积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行为的影响。
实验观察结果:1. 物体的形状变化对浮沉行为没有影响,物体仍然按照密度决定其浮沉状态。
2. 物体的体积变化对浮沉行为有影响,较大体积的物体在水中浮力较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解释:物体的形状与浮沉行为无关,而物体的体积决定了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体积较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相对于其重力,有更大的浮力,因此较大体积的物体浮力更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三:探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行为材料:透明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例如:水、酒精、植物油)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分别注入不同密度的液体。
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原理:称重法F浮=G物-F’
三.实验器材:透明钢化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烧杯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桶底,这种现象叫,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发现鸡蛋,不断向水中加盐,最后当鸡蛋静止时,发现鸡蛋在水面上。
2、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圆柱体的重力G=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烧杯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
3、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分别处于不同深度,观察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五、实验记录: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现象:鸡蛋;向清水中加盐搅拌,鸡蛋,直至。
2、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六、实验结论: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在排开体积一样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6.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弹簧测力计、烧杯、不同种类的液体、柱形物体若干在同一液体中,二、跳出陷阱看本真作用.平衡;物体下沉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浮力消失.物体不管是漂浮、悬浮还是下沉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三、针对训练再巩固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甲所示,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的猜想 (选填序号).(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使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 N.②比较序号、、e的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关.(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2.(2019阜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圆柱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1)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F 浮= (用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2)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圆柱体的体积V= (用已知量ρ水、g 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 5 F 6(选填“>”“=”或“<”),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 (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参考答案1.(1)4 (2)①1 ②a d ③大 ④无 (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合理即可)2.(1)①②③④ F 1-F 5 (2)①④⑤gFF ρ水51- (3)>ρ水FF F F 516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提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浮力大小?
二、猜想与假设
三、实验设计和计划
1.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0-2.5N)、两个钩码(0.5N)、两个乒乓球(体积相等但填充物密度不同)、玻璃烧杯、鸡蛋、水、盐。
四、实验进行和证据收集(小组合作)
实验1:验证“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物体的重力。
浸入钩码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
浮力F(N)
1
2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实验2:验证“液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观
察鸡蛋浮沉变化)
结论2: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实验3:验证“物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1号球。
2号球。
体积相同。
密度不同。
浮力F(N)结论3: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有关。
实验4:验证“物体浸入液体深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
影响(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结论4: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5:验证“物体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结论5: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归纳总结:
五、拓展:
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2.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六、实验探究:“F浮”与“G排”。
水的浮力-小学生趣味实验

水的浮力
1.材料:塑料盆,水,(塑料泡沫,磁力积木,硬币,木头积木,小石头,玻璃球等等。
任何家里能找到的可以丢到水里的任何物品都行,挑选几个就行)
2.实验过程:
●把准备好的材料一个个的丢到水里,有些会沉下去,有些会浮在水面。
●用手指把浮在水面的物品往水里按,手指会感觉到上浮的力。
●将简单归两类,沉下去的,浮在水面的。
3.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水是具有浮力的。
●物体在水中是否能够浮起来,和物体的密度有关。
●通过查找资料,水的密度是1,金属的密度是8,木头的密度是0.5,石
头的密度是2.5。
塑料的密度在0.8-1.8之间。
●比水的密度大的材料会沉在水中,比水密度小的材料会浮起来,有的塑
料会沉下去也有的会浮起来和他的密度有关。
4. 引申思考:
密度=质量除以体积。
装满水的瓶子会沉下去,装满空气的瓶子会浮起来,是由于密度发生了变化,密度比水小就会浮起来。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浮力是指物体浸在某个液体当中时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大小
与液体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到以下实验器材:一个有刻度的试管、一
根直尺和一些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油和水。
首先,我们将试管倒立放在桌面上,直尺放在试管旁边。
然后,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入一些油,直到试管中油的数量达到刻度线。
接着,我们用直尺测量试管的长度和宽度。
现在,我们需要在直尺的两端各放置一些不同密度的液体。
在测
量时,要确保试管不发生移动。
根据砝码原理,我们可以得出试管浸
入液体的深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从而得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液体密度越大,试管浸入液体的
深度越小,而浮力也就越小。
反之,液体密度越小,试管浸入液体的
深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可以使我
们更好地理解原理和应用。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知道浮力与液体密度
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筑和工程中,我们
需要掌握房屋和桥梁的浮力,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这对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浮力有关实验

浮力有关实验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一个向上的力,它由于液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产生。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成反比。
浮力有很多实验可以进行验证,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一、浸泡物体实验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浸泡物体的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在一个容器中放入水,然后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状态。
我们会发现,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并且只有部分物体露出水面。
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使得物体向上浮起。
二、浮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秤来验证浮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首先,将一个秤挂在支架上,然后将一个容器放在秤的上方。
接下来,将一个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秤的示数。
然后,将同一物体放入水中,再次观察秤的示数。
我们会发现,当物体浸入水中时,秤的示数会减小。
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减轻了物体对秤的压力,所以秤的示数减小。
而这个减小的示数正好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三、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来验证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首先,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容器,分别装满水和盐水。
然后,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状态。
接下来,将同一物体放入盐水中,再次观察物体的状态。
我们会发现,当物体浸入盐水中时,物体更容易浮起。
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盐水对物体的浮力更大。
这个实验说明了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的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浮力的存在,并且了解到浮力与物体质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浮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船只能够浮在水上就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支持;潜水艇可以在水下航行也是通过调节浮力来控制深度;游泳时,我们可以利用浮力来减轻身体的负荷,从而更轻松地在水中移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浮力的存在,并且了解到浮力与物体质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浮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对于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浮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准备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一、猜测沉浮的物品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
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原卷版)

实验十四、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F浮二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法”测浮力:%=G∙J,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o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o5、弹簧测力计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o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o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o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
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K、A、A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内二No若在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一定的角度,其测得结果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 No(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分析图中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学物理中的浮力实验

小学物理中的浮力实验
浮力实验是小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可以通过实验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浮力实验步骤:
1. 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里装满水。
2. 扎紧塑料袋,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绳把袋口扎紧。
3. 测量橡皮筋不伸长时的长度。
另取出一段橡皮筋测量它不伸长时的长度,该橡皮筋不伸长时的长度为3.5厘米,再使橡皮筋与细绳相连。
4. 测量出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
橡皮筋的上端吊起装满水的塑料袋,测量出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橡皮筋测量后的长度为12厘米。
将塑料袋放入水中,量出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为3.5厘米。
5.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塑料袋的重力。
再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装满水的塑料袋的重力,测量后可得塑料袋的重力为3.1牛。
再将弹簧测力计与塑料袋放入水中进行测量,由此实验可得出3中弹簧测力计大于4。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实验一:浮力的实验实验材料:一个大碗,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纸张、玩具等),水。
1. 在大碗中装满水。
2. 将不同大小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
3. 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并记录它们是否能够浮起来。
4. 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起来而有些物体下沉。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物体能够浮起来,而另一些物体却下沉了。
这是因为浮力的存在,浮力是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力量。
只有当物体的浮力大于等于它的重力时,物体才能够浮起来。
一般来说,大一些的物体浮力会比较大,小一些的物体浮力会比较小。
实验二:电流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灯泡。
1. 将电池的两端与导线连接起来。
2. 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灯泡连接起来。
3.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电池的两端与导线连接起来时,灯泡会亮起来。
这是因为电池产生了电流,而电流通过导线流动时,会使灯泡发光。
这说明在电路中,当电流通路是闭合的时候,电流才能够流动,灯泡才能发光。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材料:一些水,一个锅,一个炉子。
1. 将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到炉子上,开启炉子。
3. 观察水的变化。
4. 当水开始冒泡并产生蒸汽时,说明水开始沸腾了。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冒泡并产生蒸汽,这个过程就是水的沸腾。
水的沸腾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水分子活跃起来,发生剧烈的振动,从而脱离液体变成气体。
当水沸腾时,温度停止上升,直到水全部变成蒸汽。
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电流和水的沸腾现象,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好地探究科学的奥妙,提高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专题(二)与浮力有关的实验

小专题(二)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与不同因素的关系.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主要考查利用称重法测浮力,研究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与物体所受浮力的关系.3.利用浮力测密度,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物体浸没于水中,利用称重法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浮力,间接求出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进而求得物体密度;二是物体漂浮于水中,利用漂浮法求出物体所受浮力,常借用量筒求得排开水的体积及物体的体积,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浮力,进而可求得物体的重力、质量,最后求得物体密度.类型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临沂中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N,方向为竖直向上;(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0.8N;(3)比较CE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由ABCD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武汉中考)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甲、丙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物体接触了容器底.(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0.5N,盐水的密度为1.2×103 kg/m3.3.(宁夏中考)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1)分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填“越大”或“越小”).(2)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线是a(填“a”或“b”);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2.7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1.0N,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无(填“有”或“无”)关.(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答:换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丁图比较得出结论(或往丁图实验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类型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厦门中考)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测量空桶的重力.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d、a、b、c(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 a、F b、F c、F 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F a -F b=F c-F d(用式子表示),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5.(广东中考)如图1所示,图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五个步骤.(1)B、D两步骤可计算出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2N.A、E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如图2所示是圆柱体物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当物块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h=4 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0.8N,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该圆柱体物块的高度是6cm.类型3利用浮力测密度6.(永州中考)小云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发现用弹簧测力计也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下面是他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1)如图甲,把一个合金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4.0 N;(2)如图乙,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4N;(3)计算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F浮=0.6N;(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该盐水的密度ρ=1.2×103kg/m3.(ρ合金=8.0×103 kg/m3、g取10 N/kg)(5)实验完成后,小云同学继续思考:如果在步骤(2)中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如图丙),则按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偏小(填“偏大”或“偏小”).7.(台州中考)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3.2克/厘米3.(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不变(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液体的浮力实验

液体的浮力实验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深受许多人的好奇心所驱使。
为了揭开浮力的奥秘,许多科学家和学生开始探索液体的浮力实验。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理解浮力的基本原理,还能够锻炼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组简单的液体浮力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性质。
实验一:物体的浸没深度与密度的关系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物体在不同浮力条件下的浸没深度与其密度之间的关系。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例如玻璃烧杯,注入适量的水。
选择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或金属块,慢慢将它们浸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是不同的。
密度较小的物体,如塑料球,会几乎完全浮在水面上,因为它们的浮力大于它们的重力。
而密度较大的物体,如金属块,则会完全沉入水中,因为它们的重力大于浮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浸没深度与物体密度成反比。
实验二:浮力与体积的关系浮力与液体中的物体所占体积也有密切关系。
为了研究这种关系,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并逐渐加大它所占据的体积。
首先,选择一个小球体(例如橡皮泥),将它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力和浸没深度。
然后逐渐增加小球体的体积,观察浮力和浸没深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的体积增加时,浮力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浮力是由物体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产生的,而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无关。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物体的体积将增加浮力,并导致物体更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实验三:液体的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液体的密度对浮力也有重要影响。
为了研究密度对浮力的影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变化。
准备两个容器,分别注入水和食用油。
将相同体积的物体(例如塑料球)浸入其中,观察它们在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同,会对物体的浮力产生影响。
在稠密液体中,浮力较小,物体下沉的深度较大。
而在较稀薄的液体中,浮力较大,物体更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

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盐水的浮力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现象。
当我们在水中加入盐时,水的密度会随之增加,这会对物体的浮力产生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盐水的浓度来观察浮力的变化。
我们将使用简单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包括盐、水、一个容器和一些浮动物体(例如塑料球或橡皮艇)。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并在容器中加入清水,大约装满容器的三分之一。
2. 将一些盐加入容器中并搅拌,观察盐溶解在水中的速度。
可以在盐溶解完之前逐渐加入更多的盐。
注意观察每次加入盐后水的变化。
3. 当盐溶解完并且水中无法再溶解更多的盐时,我们可以看到水变得浑浊并且颜色变深。
这是由于盐增加了水的密度。
4. 现在我们可以把浮动物体放入盐水中观察变化。
你会发现,浮动物体在纯净水中会浮在水的表面上,但在盐水中则会下沉到水的底部。
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增加,使得浮动物体受到更大的浮力。
实验原理:实际上,浮力是由物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差异所决定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该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之差成正比。
当我们在水中加入盐时,液体的密度会增加,从而增加浮力。
进一步思考:1. 你观察到哪些现象?加入盐水后,浮动物体会下降到底部吗?它们减少了浮力吗?2. 如果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盐水,你认为浮力会有什么样的变化?3.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盐水的密度会对浮力产生影响。
你能否想出其他因素对浮力产生影响的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盐水的浮力与水的密度有关。
通过加入盐水,我们可以增加水的密度,从而增加物体受到的浮力。
这个实验不仅有趣,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浮力的原理。
希望你能享受这个科学实验!。
浮力小实验作文

浮力小实验作文
今天,我们上科学课做了一个总觉得很有意思的小实验——“浮力”。
老师掏出了一个放满水的透明杯子和一颗小小的玻璃珠,还有几块样式各异的泡沫块。
我很疑惑,玻璃珠会浮起来吗?它那么小,估计会突然冒出水面吧!老师把玻璃珠轻轻地放进水里,它却浮不起来了,像一颗黑珍珠一样,消失不见了在水底。
老师又拿出一块泡沫块,轻轻柔柔地放进水里,它奇迹般地浮了起来!它像在水面上睡得很香了,舒服地漂着,一点也不急躁。
我还看到了其他同学做的实验,他们用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用回形针、有的用树叶、有的用木块,有的浮不起来,有的浮起来,真的如此神奇!
我正在认真地思考,到底是什么让那些东西浮起来?它们有什么秘密呢?我想,也许是它们和水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它们浮在水面,就像小朋友很喜欢玩的气球一样,它们也很喜欢在水里漂着。
接下来的实验让我对水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水里面还藏着好多秘密,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等着我去发现。
我要努力学习,彻底打开水里的谜团,成为一个不小的科学家!。
漂浮的针科学小实验原理

漂浮的针科学小实验原理漂浮的针科学小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用来展示液体的浮力原理。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需要的材料仅包括一根细长的大头针、一杯水和一些盐。
首先,我们将大头针平放在水面上,发现它会迅速下沉并沉入水中。
这是因为大头针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在水中会受到向下的重力而下沉。
而当我们加入盐到水中时,情况会发生急剧变化。
我们可以逐渐加入盐并观察大头针的运动。
当盐溶解在水中时,溶液的密度会增加。
当溶液的密度增加到与大头针相近时,我们会发现大头针开始悬浮在水中,不再下沉下去。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浮力原理得到解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挤掉的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物体就会浮在液体中。
在实验中,当我们加入盐到水中时,盐会溶解在水中,导致溶液的密度增加。
当盐溶液的密度超过大头针的密度时,大头针所受到的浮力就会大于自身重力,从而使大头针悬浮在水中。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用于展示浮力原理,还可以展示相对密度的概念。
相对密度是一个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
相对密度大于1的物体会沉入水中,而相对密度小于1的物体会漂浮在水中。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逐渐增加盐的量,观察大头针的运动并计算相对密度,从而加深对相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需要确保大头针在水面上的布置是平放的,而不是倾斜的,这样才能准确测量大头针的密度,并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
总结起来,漂浮的针科学小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改变溶液中盐的浓度,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头针在水中的运动变化,从而展示了浮力原理和相对密度的概念。
这个实验不仅提供了对物理原理的直观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科学小实验:认识浮力

科学小实验:认识浮力
科学小实验:认识浮力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原理。
3. 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准备:
1. 水桶或水盆。
2. 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如橡皮泥球、木块、塑料筐等)。
3. 浮力测量器或弹簧秤。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曾经看过的游泳比赛或潜水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抛出如下问题,引出浮力的概念:
你看到过游泳员和潜水员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活动吗?如果有物体落入水里,它是沉到底部还是浮到水面上?为什么呢?
步骤二:探究浮力的原理
1. 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表现。
2. 采用砝码法或弹簧秤法,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让学生分析数据。
3. 引导学生探究浮力产生的原理,以及物体是否会发生浮力。
步骤三:实验探究
1. 将物体放入水桶中,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进一步了解浮力。
2. 让学生猜测和预测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进行实验验证。
3. 总结浮力与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的关系。
步骤四:应用浮力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造船、制造漂浮物等。
教学反思:
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探究,以此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
用,进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时难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需要提前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免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浮力的小实验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关于浮力的小实验:水中悬蛋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食盐、蓝墨水、筷子、鸡蛋
操作:
1.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盐,直至不能溶化为止。
2.再用一只杯子盛满清水,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把水染蓝。
3.取一根筷子,沿着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蓝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4.玻璃杯里下部为无色的浓盐水,上部是蓝色的淡水。
5.动作轻而慢地把一只鸡蛋放入水里,它沉入蓝水,却浮在无色的盐水上,悬停在两层水的分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