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范文(5篇)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目的及范围第一条编制目的。
是通过预先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保护现场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并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第二条编制范围。
凡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事故、自然灾害、____都应编制预案。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第三条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包含环境____应急处置预案、灭火救灾预案、供电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等)、现场处置方案(即各二级单位应急预案)。
第四条专项应急预案和各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是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的子文件或标准操作程序,必须和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接口吻合、衔接严密,协调一致,不得有任何冲突。
第五条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应与昆山市政府等上级部门预案保持协调一致,做好社会联动的接口。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审批第六条公司质安部门牵头____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编制企业综合应急预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含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危险性分析;3、____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6、信息发布;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9、培训与演练;10、奖惩;11、附则等。
第七条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总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第八条公司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专业____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如:设备科负责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供电预案》、安全科负责编制《灭火预案》等)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总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第九条各项目部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部位或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危险目标),应制定出本单位在一旦发生事故的二级救援预案及自救措施。
主要内容:1、编制目的和依据;2、风险分析;3、应急____与职责;4、应急处置;5、注意事项;6、附件。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篇)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管理体系。
1.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设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 应急救援责任人:明确应急救援责任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合作。
3. 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及时采取行动,协调处置应急事件,快速响应和应对。
4.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责任划分、行动预案等,确保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5. 应急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员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应急资源准备:建立应急资源库,包括紧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等,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7. 应急信息公告和发布:建立应急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员工、社会公众发布应急事件信息和处理措施,保障信息准确、及时、公正。
8. 应急后续处理:建立应急事件的后续处理机制,包括事故调查、事故评估、事故整改等,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建立和执行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稳定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二)一、总则为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并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和原则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应急救援工作,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2 原则2.2.1 安全第一原则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安全始终处于第一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2.2 综合治理原则应急救援工作要实施综合治理,通过预防、应对、救援等措施,全面保障企业的安全。
2.2.3 科学决策原则应急救援工作要依据科学的意见和专业的指导,科学决策,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相关推荐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精选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1为有效应对紧急事件,做好事故发生的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1、煤矿井下及井上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现场的职工必须立即如实向现场负责人(区队班组长、安监员)和调度室简要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及灾害影响情况。
2、事故现场负责人(区队班组长、安监员)和职工,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现场人员和能利用的工具材料进行抢救,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现场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灾灭灾,需要撤离现场的,事故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并及时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具。
4、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及其他有关负责人,矿有关领导迅速对事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对事故进行评估定级,确定是矿井重大灾害事件,应该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由矿长下令启动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通知矿山救护队和组织临时救援力量进行救援抢救,并迅速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制定现场救援、抢险方案,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在调度室)立即采取紧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及以上人员、生产科室负责人,同时采取群发短信功能发信息2遍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人员。
7、应急救援人员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后,立即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10分钟内赶到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通知电话不接或未及时到矿者要查明原因对无故不到者追究相关责任。
8、应急救援人员到矿后,应立即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签到。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制度(3篇)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制度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管理原则1、实行公司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分级响应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二、应急管理机构1、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2、办公室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工作机构相关应急救援小组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三、运行机制1、预测与预警各应急救援小组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每个在岗人员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2、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
公司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公司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突发事件频发,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员工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运营,公司制定了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目的1.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2.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3.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和相关机构,包括办公区、生产车间、仓库等。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总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指挥长,负责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2.分支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公司规模和分布情况设立,负责各分支机构的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选派,负责部门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救援预案1.预案制定:每个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包括预警、应急处置、善后处理等。
2.预案评审:每年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3.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六、应急救援措施1.应急预警: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预测。
2.应急救援:按照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行动,采取科学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3.信息发布:做好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工作,及时通知公司内部人员和相关机构,防止信息传播不畅。
4.善后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及时组织善后处理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的损失。
七、应急救援资源公司将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库,包括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
每年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完善,并制定使用和管理规定,确保其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应急救援效用。
八、应急救援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包括岗位应急救援培训和模拟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置方法和技巧等。
九、责任追究对于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责任失职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水平,特制定本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救援工作。
二、应急救援组织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并由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指挥协调工作。
(2)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应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救援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应急救援工作进展、灾情信息、救援队伍等情况,提供指挥调度支持。
(3)指挥部应当每年定期进行演练,提高抗灾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2.救援队(1)单位应急救援队由专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具备相关救援技能和经验。
(2)救援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救援队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增强应急救援的专业水平和协作能力。
三、应急救援流程1.接警(1)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相关部门应当迅速接到报警,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2)报警人应提供详细的现场情况和所需救援资源等信息。
2.立即行动(1)接到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前往事发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2)救援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并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救援现场(1)救援队到达现场后,首先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救援队根据现场情况展开救援行动,确保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4.现场处置(1)救援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现场局势,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2)救援队应当密切配合,协作有力,确保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5.事后处理(1)救援队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当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提高救援工作水平。
(2)救援队应当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的伤情评估和医疗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人员。
四、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管理1.应急救援器材(1)单位应当配备相关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人员及与本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责任,规定各级应急准备措施,健全组织协调机构,提供应急处置方法和应急资源,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效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立即行动,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协调机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资源保障、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应急演练与培训、信息发布与共享、监督检查与评估等。
第六条本制度经企业领导审批后施行,并公告于全体员工。
第二章应急管理体系第七条本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责任制度、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应急设备等。
第八条总体规划是指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分工。
第九条责任制度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权责,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第十条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包括应急处置方案、人员组织方案、资源调配方案、信息发布方案等。
第十一条应急演练是指根据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二条应急培训是指向相关人员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意识。
第十三条应急设备是指各类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灭火器、救生绳、急救箱等,保证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需要使用。
第三章组织协调机构第十四条本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各级领导责任,确保组织协调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十五条企业领导是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本企业的应急工作,制定总体规划,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一、学校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根据实际特点,制定科学、实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
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按照“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果断处置。
三、事故发生时,当事人要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或安全办报告。
校安全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局领导,同时通知有关处室迅速赶赴现场。
学校领导接报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保护好事故现场,协调组织应急救护工作。
四、发生火灾、危险物品、交通事故、工程建设、特种设备、大型集会活动、外来暴力侵害、食物中毒以及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时,迅速疏散人员和贵重物资、有爆炸和有毒气泄漏的场所应及时疏散周边人员,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六、做好家属的抚慰工作。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2为加强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有事必应、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建全机构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单位必须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机构内部各成员的分工、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在应急救援中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预案编制和培训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方位防止事故发生,落实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险人员,消除或降低事故的影响。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对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案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预案需要详细说明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
2. 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预案质量保证的重要方式,通过模拟实际情况,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需要吸取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
3. 预案修订。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因此,预案需要定期修订,保证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责任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牵涉到多个部门和人员,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确保工作流程的畅通。
2. 分工协作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协作机制,确保协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3. 监督检查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不断检查和监督,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工作效果不理想或者违反制度的情况,需要给予相应的纠正和惩罚。
4. 预算制度。
应急救援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需要建立相应的预算制度,确保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合理、公平。
综上,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5篇)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目的及范围第一条编制目的:是通过预先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保护现场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并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第二条编制范围:凡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都应编制预案。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审批第三条厂技安部门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二十二。
主要内容: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部位;2.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指挥中心,以及相应职责;3.编制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4.应急救援的资源管理;5.应急救援的程序;6.事故的处置。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厂长(厂长助理)审核后,报厂长批准执行。
第五条厂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专业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二十二(如:能计处负责编制《供电预案》、设备处负责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职工医院负责编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保卫处负责编制《灭火预案》等)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厂长(厂长助理)审核后,报厂长批准执行。
第六条车间(处、分厂)被确定有重大危险源部位(危险目标),应制定出本单位在一旦发生事故的二级级救援预案及自救措施。
主要内容: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编制应急救援程序;3.应急救援的资源管理;4.按各生产单元编制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以及具体的处理方法。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2)一、总则1.1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应急救援组织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应急救援工作。
1.3 应急救援工作坚持统筹部署、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2.1 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导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展开,主要包括制度的必要性、制度的内容和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等方面,以期为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第一章制度的必要性】1.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事故是企业面临的常见和严重的风险之一,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准备工作,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宣传、救援和灾后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
1.2 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管理和运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来说,明确的管理制度能够为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行动指南,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质量。
同时,管理制度还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从而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章制度的内容】2.1 应急救援组织制度应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的设置、职责分工和人员配置。
通过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能够做到人员有序、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效率。
同时,应急救援组织的人员配置应考虑到各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急救援经验,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能力。
2.2 应急预案制度应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备案和实施等程序和要求。
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预先规划和准备的文件,能够提供灾害发生时的救援措施和方法。
制度应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的责任部门和程序,并规定预案的备案和有效期限。
2.3 应急设备和物资制度应详细列明应急设备和物资的种类、配备标准和管理要求。
应急设备和物资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的装备和物资,如救援车辆、应急通讯设备、应急用品等。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及时、有效地采取救援行动,制定的一套解决方案和操作流程。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急救援预案1.概述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以人为本、及时、有序、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的工作方案。
它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行动措施、物资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制定原则(1)防范先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要以防范为主,尽可能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分级管理:应急救援预案要分级管理,即在不同的级别和不同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目的。
(3)整体协调: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要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协同作战,提高应急能力。
(4)灵活适应: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具有灵活适应能力,在不同的应急情况下可以灵活调整应急预案,以保证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率。
3.内容要素(1)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专家组、应急救援人员等。
(2)任务分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职责,包括监测预警、现场救援、物资调配、宣传报道等工作。
(3)行动措施:根据不同的应急事件要求,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和操作流程,包括应急处置、物资调配等措施。
(4)物资保障: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如医疗设备、器材、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的名称、数量、种类、储备地点等,以保障应急救援所需。
(5)宣传报道: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要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宣传,引导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反应。
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概念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指围绕应急救援工作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是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制定原则(1)规范纪律: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保持纪律,确保救援工作的完整性。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一、总则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2. 功能部门(1) 调度中心(2) 救援队(3) 各相关部门三、职责分工1. 应急指挥部(1) 确定应急救援战略和政策(2) 组织指导应急救援工作(3) 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行动(4) 监督和评估应急救援工作2. 调度中心(1) 接收突发事件报警信息(2) 快速响应,调度救援资源(3) 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4) 汇报救援情况和处理结果3. 救援队(1) 维护救援力量和装备的高度警惕性(2) 参与应急演练,提高救援能力(3) 配合指挥中心进行救援行动(4) 做好事后善后工作4. 各相关部门(1) 按照职责,配合指挥中心进行应急救援工作(2)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四、应急响应级别1. 级别一: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需要立即救援的2. 级别二:突发事件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3. 级别三:突发事件需要谨慎应对的,但不会对人员和财产产生重大影响的五、应急响应流程1. 接到报警信息后,调度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2.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调度救援力量3. 指挥救援队按照预定方案行动,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4. 救援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和撤离等工作5. 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最小化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 救援工作结束后,进行事后总结和评估,查明原因,完善制度六、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管理1. 物资准备工作(1) 制定物资准备方案,做好采购和储备工作(2) 定期检查和维护救援物资,确保可用性2. 装备管理(1) 定期检查装备的完好情况,及时修理和更换(2) 对装备进行清点和计量,确保数量准确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应急处理能力2. 每次演练后进行总结和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八、信息报送和汇报1.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将信息报送调度中心2. 汇报救援行动的进展和处理结果3.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救援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报告九、保密管理1. 救援工作涉及到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必须严格保密2. 在必要情况下,签订保密协议,保护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十、应急救援人员培训1. 组织救援队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 配备必要的培训设施和装备,保障培训的进行十一、奖惩措施1. 对在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和表彰2. 对故意拖延救援或救援失职的个人和单位予以惩罚以上为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二、应急救援机构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对突发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2.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救护队、消防救援队、抢险救援队等。
三、应急事故报告1.一旦发生应急事故,相关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威胁范围等信息。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立即组织力量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四、应急救援预案1.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和修改,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分类、应急处置流程、救援措施、人员调配等内容,确保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应急救援措施1.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2.应急救援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火灾扑救、物资调配等。
六、应急救援装备1.各单位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包括但不限于警报器、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
2.检查和维护应急救援装备,确保装备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
七、应急救援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效果。
2.演练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演练方案,提前通知相关单位,组织演练并及时总结交流。
八、应急救援人员培训1.应急救援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的分类、处置流程、救援技能等。
九、责任追究1.对于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疏漏、失误等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对于违反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十、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相关单位要按照制度要求执行。
2.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相关单位进行,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本制度未涉及的事项,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规定。
以上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救援、核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应急救援工作原则上遵循快速、高效、科学、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预防和减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第五条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市、区)四级。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组织者和协调者,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支援者和执行者。
第六条国家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七条省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省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省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八条地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地级应急管理部门、地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地市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九条县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县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县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条各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应急指挥调度。
第三章应急救援力量第十一条应急救援力量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
专业救援队伍主要由专业救援单位和部队的救援力量组成,社会救援力量主要由社会救援组织、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组成。
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专业救援队伍的培训、装备、保障等制度,提高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和水平。
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救援力量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救援组织的登记管理、协调指挥等制度,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
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篇11、为避免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2、公司发生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
4、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5、在救援过程中,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6、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市、镇各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
应急救援的管理制度篇2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规章制度(5篇)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规章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应急队伍管理,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战斗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分工、素质要求、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和奖惩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3、职责与分工3.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3.1.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和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____组织制定、修订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队。
3.1.3审批用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的检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
3.1.4检查、督促做好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1.5发布和解除环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1.6向上级和友邻单位报告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应急救援情况。
____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环境应急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3.1.8负责公司内职工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3.2技术质量部职责3.2.1负责应急救援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通讯联络工作。
3.2.2编制危化品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公司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3.3财务部职责负责公司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等所需资金的筹措。
3.4办公室职责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所需通讯及运输车辆等的保障工作。
3.5生产车间职责负责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按计划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4、内容与要求4.1应急救援队员素质要求4.1.1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身体条件,并有遇事“不慌、不乱、不怕”的心理素质。
4.1.2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职责和义务;具有奉献、敬业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4.1.3能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1.4纪律严明,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在应对突发紧急事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它涵盖了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救援、排查和评估等全过程,是保护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下文将从应急响应制度、救援组织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应急响应制度1.应急响应指挥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挥体系,明确应急响应指挥机构、职责、权限和协作关系,确保指挥系统快速、高效运作。
2.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事件风险等级和应急资源情况,将应急响应分为不同级别,划定各级别的应急响应时限和工作要求。
3.应急响应预案: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级响应机构的职责和待命要求,确保响应迅速、有序进行。
二、救援组织建设1.救援力量组织:建立专业的救援力量,包括应急救援队、医疗救护队、消防队等,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升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救援装备配备: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设备,如应急医疗设备、救生器具、通讯设备等,确保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救援队伍配备:组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明确队员的职责和岗位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1.应急预案编制: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处置。
2.应急演练: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实际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3.演练评估与改进:对每次应急演练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
四、突发事件排查和评估1.突发事件排查:定期开展突发事件排查工作,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确保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可靠。
紧急灾害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紧急祸害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在紧急祸害事件中能够高效应对,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资产损失,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个部门、各级工作人员,在紧急祸害事件中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条紧急祸害包含但不限于自然祸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事故祸害(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暴发、化学品泄漏等)。
第四条应急救援工作必需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为中心,充分发挥医院的资源、技术和专业优势,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第二章应急救援准备第五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紧急祸害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演练,确保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熟识并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技能。
第六条医院应划定各个部门的应急救援职责,并明确每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保证救援工作的协调和高效进行。
第七条医院应定期对应急救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配备充分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药品、通信工具等。
第八条医院应定期对救援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应对紧急祸害事件的本领和素养。
第三章应急响应与处理第九条医院应建立紧急祸害事件的报警预警机制,确保信息的快速转达与接收。
第十条医院应订立统一的应急响应级别,依据祸害的严重程度和应对本领,划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医院应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有序布置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撤离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二条医院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急协调机制,加强合作搭配,共同应对紧急祸害事件。
第十三条医院应组织救援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与评估,快速掌握祸害事件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订立有效的处理方案。
第十四条医院应依据祸害的特点和紧急情况,合理调度和利用医疗资源,确保救治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医院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祸害情况、救治进展以及需求猜测,确保上级部门能够供应必需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章救援工作的评估与总结第十六条医院应对紧急祸害事件的救援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并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
1、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2、制定全场性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根据生产经营及建设施工的特点、范围,对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准备应急救援的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