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神经系统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八章神经系统

DACBA ABABC BA第八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1.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所致 B.横断脊髓时大量失血C.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了高级中枢的调节2.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导致突触前膜释放()A.乙酰胆硷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环磷酸腺苷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映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E.调节的敏感性差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氨基丁酸 D.5—羟色胺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6.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7.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8.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链锁式联系D.环状式联系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间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B、不衰减C、时间延搁D、电化学反应10. 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单向传递B 中枢延搁C 兴奋节律不变D 易疲劳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1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
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二、填空1、胆碱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2、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量。
3、突触后抑制包括和。
4、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5、当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
6、外周神经元之间的作用方式有、和。
执业考试题八精神神经系统

执业考试题八精神、神经系统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A.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B.脑部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C.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障碍,使脑部间接受到“侵害”或影响的精神障碍D.智力、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E.与脑部疾病同时存在的精神障碍2.谵妄最多见的幻觉是A.听幻觉B.味幻觉C.视幻觉D.本体幻觉E.触幻觉3.谵妄综合征的主要特征A.意识障碍昼轻夜重B.幻视C.注意涣散D. 记忆减退E.错觉4.下述综合征中何种常具有昼轻夜重的规律A.遗忘综合征B.痴呆综合征C.急性脑病综合征D.精神自动症综合征5.下列哪种说法错误A.谵妄病人可发生冲动行为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恐怖性的C.谵妄病人常有定向障碍D.谵妄病人可出现被害妄想E.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好转6.慢性脑病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的是A.记忆障碍B.思维障碍C.人格障碍D. 意识障碍E.情绪障碍7.痴呆综合征又称A.急性脑病综合征B.慢性脑病综合征C.遗忘综合征D.精神发育迟滞E.老年性痴呆8.有关遗忘综合征,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一种广泛性认知功能障碍B.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C.为一种半侧脑功能障碍D. 常见病因为颅内感染E.以对既往经历的全面丧失为特征9.一个病人意识清晰,智能相对良好,但有近事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最可能的综合征是A.谵妄综合征B.慢性脑病综合征C.急性脑病综合征D.遗忘综合征E.精神发育迟滞10.老年性痴呆的病理特征是A.大脑皮质萎縮B.小脑脑沟增宽C.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D.脑室扩大E.神经元气球样肿胀11.老年痴呆的后期主要表现A.生活不能自理B.幻觉C.妄想D. 远记忆力障碍E.智能全面减退12.老年痴呆的病程特征为A.发作缓解型B.进行性发展加重C.发作进展型D.只发作一次E.缓慢发展,逐渐好转13.一老年病人,远记忆受损,智能活动全面减退,难于胜任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家人的名字和年龄,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举动幼稚,不知羞耻;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老年性痴呆的早期B.老年性痴呆的中期C.老年性痴呆的晚期D.正常的老年衰退E.抑郁性假性痴呆14. 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原因是A.颅内硬化动脉的血栓形成B.颅内动脉破裂出血C.颅外动脉的栓子D.颅外肿瘤转移的栓子E.颅内肿瘤所致15.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主要是A.发病年龄B.记忆障碍C.情绪不稳D.病程的波动性特征E.幻觉妄想16. 麻痹性痴呆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A.癫痫大发作B.共济失调C.腱反射亢进D. 粗大震颤E.阿-罗氏瞳孔17. 一患者脑外伤后出现人格改变,最可能累及的大脑部位是A.枕叶B.颞叶C.额叶D. 顶叶E.小脑18. 有关痴呆的概念下述哪项不对A. 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病综合征B. 表现为全面的智能减退C. 多由于先天的原因所致D. 有社会功能减退E. 大多数是不可逆的19.老年良性记忆减退与阿尔茨海黙病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为A.记忆障碍程度轻B.社会功能减退不明显C.非进行性发展D.疾病进行性发展E.智能减退不明显20. 慢性脑病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意识障碍B.情感障碍C.全面的智能减退D. 思维障碍E.行为紊乱21.顶叶损害的主要症状之一是A.失语B.偏瘫C.偏侧感觉障碍D.失用E.失明22. 一患者反复出现幻嗅,幻味,似曾相识,梦幻样体验,伴有咀嚼,咂嘴及吞咽动作,不发生时症状消失;此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E.下丘脑23. 阿尔茨海黙病患者经常走错房间,外出不知归家,主要是因为A.行为紊乱B.记忆障碍C.意识清晰度下降D.意志减退E.错觉24.诊断脑震荡时主要考虑外伤后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不应超过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25.谵妄的关键性精神病理改变是A. 感知觉障碍B.思维不连贯C.记忆力下降D.理解判断力下降E.意识清晰程度的下降26.一74岁的男性病人,近3天来夜间出现行为紊乱,说房间的地板上有老鼠、有蛇,表情恐惧、紧张,言语令人费解;白天则较安静、喜卧床,对夜间行为难以回忆,生活自理需协助;头颅CT示:顶枕叶片状梗塞灶;考虑该患者目前处于A. 痴呆状态B. 幻觉妄想状态C.谵妄状态D. 抑郁状态E. 木僵状态27.女性,72岁, 既往无高血压史;记忆力进行性下降6年;近来常因忘记关煤气而引起厨房失火,不知如何烹饪,熟悉的物品说不出名称,只会说“那样东西”;夜间定向障碍,行为紊乱;肌力正常,无共济失调, 脑部CT示有广泛脑萎缩;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A. 亨廷顿氏病B. 多发梗塞性痴呆C. Creutzfeldt-Jacob病D. 阿尔茨海默病E. Wilson's病28. 卒中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常见是A. 躁狂B. 精神病C. 双相障碍D. 抑郁E. 广泛性焦虑发作29. 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表现为A. 顺行性遗忘B. 错构C. 瞬间记忆障碍D. 近事遗忘E. 远事遗忘30. 男性,26岁;2周前曾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38℃;近1周诉头痛、出现幻听,感被人跟踪,疑被害;其情绪不稳,时哭时笑,伴行为紊乱、动作离奇无目的性;近3日出现尿失禁、偶出现四肢抽搐;查体: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检查IgG增高,EEG示棘慢波;该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 双相障碍B.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C. 躁狂发作D. 脑炎所致精神障碍E.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1. 前额叶损害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A.情感淡漠,动力缺乏,行为迟缓等阴性症状B.失用、失写、失算、手指失认等C.沟回发作,幻听、欣快等D.偏瘫E.失语32.谵妄的病理机制主要是A.失水B.休克C.酸中毒D.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E.低血压33.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流行病学以下哪项错误A. A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B.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7%C. 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D.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AD的年发病率约为1%E. 年老、痴呆家族史、脑外伤史、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等是发病的高危危险因素34.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发病机制以下哪项错误患者脑部乙酰胆碱明显缺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患者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含量一般减少,如去NE、5-HT、谷氨酸等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D.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年型AD的重要危险基因%左右的AD患者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FAD的患者35.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错误A. AD通常起病隐袭,波动性发展B.由发病至死亡平均约8-10年C. 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之一D.可表现多种精神症状E. 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36.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一条A.患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学习新知识困难B.患者对自己认知功能缺损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C.常有时间定向障碍和计算能力减退D.人格改变,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少动,孤独,自私,冷淡,情绪不稳等E.患者的个人生活不能自理岁的男性病人,既往从未有过脑卒中发作;近2年来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起初表现为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如经常失落物品,经常找不到刚用过的东西,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等;症状持续加重,近半年来表现为出门不知归家,忘记自己亲属的名字,把自己的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言语功能障碍明显,讲话无序,不能叫出家中某些常用物品的名字;个人生活不能料理,有情绪不稳和吵闹行为;体格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定位征,CT检测提示轻度脑萎縮;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阿尔茨海黙病早期B.阿尔茨海黙病中期C.阿尔茨海黙病晚期D.血管性痴呆E.正常的衰老38.有关血管性痴呆VD以下哪项不对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既往卒中史等C.与AD比较,VD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D.与AD比较,VD较少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但人格改变较多见E.与AD比较,VD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39.有关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以下哪项不对A.对V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VD的发病率B.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等应作为治疗的重要一环C.既往有TIA或非出血性脑卒中史者,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D.血管舒张剂和促脑代谢药等可以试用E.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一般不应少于1年参考答案。
ch8动物生理学 神经系统

第8章 神经系统8-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胞体大多集中在大脑和小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灰质以及神经节内。
胞体包括胞核和核周围的胞质。
神经元的突起又分树突(dedrite)和轴突(axon)。
树突发自胞体,分支多而短,呈树枝状,树突可以看成是胞体的延伸部。
在胞体及树突膜上一般有能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轴突是从胞体发出的细长突起,也称为神经纤维(nerve fiber),直径均匀,但长短不一;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根轴突,若有分支,则可垂直于轴突发出;轴突末端可分成许多分支,为神经末梢;轴突一般都有髓鞘包被,但在与胞体连接部(轴丘)及其末梢则失去髓鞘。
神经末梢的末端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突触小体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小泡,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分为:①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如脊神经节细胞,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但很快形成“T”字形分支,一支进入周围组织形成感觉末梢,另一支进入脊髓;②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如视网膜双极细胞,从胞体相对的两端各伸出一支突起,一支与感觉细胞相连接,另一支与神经节细胞相连接;③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如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一支轴突和多支树突。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差异或在反射弧中的位置,可将神经元分为:①感觉(或传入)神经元,能接受体内、外的刺激,将兴奋传到中枢神经系统;②运动(或传出)神经元,能把兴奋从中枢传至肌肉、腺体等效应器,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③联络(或中间)神经元,它们主要在中枢内起中间连接作用,如脊髓中的闰绍细胞。
根据轴突上是否含有髓鞘,可将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和无髓神经纤维(unmyelinated nerve fiber)两种。
实际上,即使是无髓纤维的轴突也包绕有一薄层神经膜。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感知、运动和认知功能。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需要掌握一些神经系统检查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8个常用的神经系统病理征检查方法。
1.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检查患者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视觉神经受损的情况。
常见的视力检查方法包括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视力表检查等。
2. 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可以评估眼球的协调性和运动范围,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肌肉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3. 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感觉神经受损的情况。
4. 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是评估患者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
5.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检查是评估患者肌肉张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张力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痉挛或神经系统病变。
6. 腱反射检查。
腱反射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肌肉反射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腱反射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
7. 平衡和协调检查。
平衡和协调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小脑或脑干病变。
8. 头颅CT或MRI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结构的重要方法。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颅内病变,如肿瘤、出血或脑梗死等。
总结。
以上就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8个常用病理征检查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体8大系统(2)

人体8大系统“生病顺序”,千万“别越过第5道门槛”!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病发生的顺序一般是这样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系统。
有关专家强调:千万控制疾病“别越过第5道门槛”!临床和调查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
即消化系统是最早发生慢性病的系统。
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
不过,到了第五个系统开始,慢性病的发病可能出现全身性发生。
经临床和调查都证明,人体的八大系统发病顺序可以简单列表如下:第一: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消化腺。
二、原因:消化第一大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
三、疾病列举:胃胀、胃酸分泌混乱、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炎、痔疮等。
第二:免疫系统一、免疫系统有中枢免疫系统(出生前就已经有了):1、胸腺2、骨髓周围免疫系统: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出生后才发育完成)中枢淋巴系统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增殖成处女型淋巴细胞然后再运输到周围淋巴系统中免疫系统有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组织:1、淋巴小结(主要是B淋巴细胞):没有生发中心的为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的为次级淋巴小结2、弥散型淋巴组织(主要是T 淋巴细胞)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二、原因:由于持续的营养缺乏,锌铁硒等无法正常吸收,免疫系统就受到伤害。
三、疾病列举:易感冒、肩部酸痛、腰痛、淋巴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黑斑、体质虚弱等。
第三: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及支气管、肺、胸膜和纵膈等。
二、原因: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呼吸气管受到堵塞,大量毒素不能通过呼吸道有效排出体外,蓄积于呼吸道薄弱地方,该系统开始出现肺功能衰弱、气管发炎、肺部出现垃圾堆积等。
人体8大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运动系统:具有运动、支持、保护功能,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
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成人骨共有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以骨质为基础,表面复以骨膜,内部充以骨髓,分布于骨的血管、神经,先进入骨膜,后穿入骨质再进入骨髓。
两骨和更多骨连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活动功能,叫做关节。
每块肌肉都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腹有收缩能力,肌腱附着于骨,无收缩能力。
消化系统:功能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食管、咽、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肠腺等。
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分解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吸收。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来完成,这种方式叫做化学消化。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消化管肌肉的收缩产生咀嚼、蠕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管的下方推送,这种消化方式称为机械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称下呼吸道。
其中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即依靠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节律地扩张和回缩,使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
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说明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腺、大肠、小肠、直肠、肛门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系统:女{输卵管、膀胱、尿道、外阴、卵巢、子宫、阴道}男{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睾丸、精囊、前列腺}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胰岛)、卵巢、睾丸消化系统主要靠食道和胃部神经系统主要靠很多个神经元和脑部呼吸系统主要靠气管和肺部循环系统主要靠血管和心脏运动系统主要靠骨骼和脑部内分泌系统主要靠一些腺泌尿系统主要靠肾和输尿管和膀胱及尿道生殖系统主要靠生殖器和一些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而免疫系统没有主要的执行器官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需要所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才能够正常运作8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系统(俗话说的好身体好免疫力才强)而免疫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8大系统(很显然免疫力差对人体的发育和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人体共八大系统,这样说来,皮肤不属于任何系统,比如,皮肤中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系统……但是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看,有专门的“皮肤系统”具体如下传统:消化系统: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肝、胆、胰等组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生殖系统:男的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及附属腺体以及阴囊阴茎组成女的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外阴组成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由颅脑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及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按现时解剖学的学说,人体可以分为以下10个系统,分别是:皮肤系统:由皮肤、毛发、指甲/趾甲、汗腺及皮脂腺所组成,覆盖体表的器官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之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人体八大系统各有哪些常见疾病

人体八大系统各有哪些常见疾病我们人体八大系统会经常出现哪些疾病呢?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必须要高度关注的消化系统!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消化腺。
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分别有慢性胃炎、胃痛胃酸胃胀、胃溃疡、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等。
这跟我们胃肠道是人体的最重要两个消化器官有关!第二个,神经系统主要由我们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最常见就是神经性头痛、癫痫、失眠、烦躁、易怒、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等,主要因为神经损伤,紊乱后出现一些异常脑电波或者一些神经衰退等导致的。
第三个,呼吸系统包括上下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上下呼吸道以喉为界,喉以上为上呼吸道,所受到的感染引起的疾病就为上呼吸道感染,喉以下为下呼吸道。
因此其上呼吸道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咳嗽、咽炎,下呼吸道主要有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等!第四个,循环系统很简单,包括心脏、动脉、静脉、血液、淋巴系统等。
常见疾病有各种血液系统疾病、高低血压、高血脂、贫血、中风以及各类心血管疾病等。
原因就是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成份改变等等!第五个,内分泌系统主要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最常见疾病就是新胰岛素异常的糖尿病、甲状腺异常的甲亢甲减、性腺混乱引起生长发育异常以及一些腺体分泌障碍或者异常引起的激素失调等。
第六个,免疫系统由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器官组成。
常见疾病就是感冒发烧、淋巴结肿大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要么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伤害,要么就是自身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导致的!第七个:泌尿生殖系统主要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女生殖系统。
常见疾病有:肾结石,肾炎、尿频、尿路结石、膀胱炎、前列腺疾病、妇科疾病等。
都是因为泌尿系统某个阶段受到损伤,长期炎症破坏,导致功能降低或者消失!第八:运动系统就是由骨、关节、软骨、骨骼组成。
2020年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解析 (8):神经系统学

神经系统神经相关和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神经系统症状学脑血管疾病脑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神经系统症状学主要内容癫痫癫痫—、概念和发病机制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
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明确。
二、国际分类依照病因可分为三大类:1.特发性癫痫这类病人脑部并无可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而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2.症状性癫痫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所致。
3.隐源性癫痫临床表现为症状性癫痫,但现有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
三、临床症状痫性发作可分两个主要类型: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起源于一侧脑部(局灶性或局限性),也可扩散至两侧;全面性发作则同时起源于两侧脑结构。
(一)部分性发作1.单纯部分性发作①部分运动性发作:指局部肢体的抽动,多见于一侧口角、眼睑、手指和足趾,也可涉及整个一侧面部或一肢的远端,有时表现为言语中断。
如果发作自一侧开始后,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地移动,例如自一侧拇指沿手指、腕部、肘部、肩部扩展,称Jackson发作,病灶在对侧运动区。
②部分感觉性发作:一侧肢体麻木和针刺感;及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味觉性、眩晕性发作。
③自主神经性发作:出现自主神经症状,病灶多位于岛叶、丘脑及边缘系统。
④精神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特点为发作起始出现各种精神症状或特殊感觉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或自动症和遗忘症,有时发作一开始即为意识障碍。
(二)全面性发作1.失神发作在EEG上呈规律和对称的3Hz/s棘-慢波组合,意识短暂中断,3~15秒,无先兆和局部症状,发作和停止均突然,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百次,病人停止当时的活动,呼之不应,两眼瞪视不动,一般不会跌倒,手中持物可能坠落,事后立即清醒,继续原先之活动,对发作无记忆。
2.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
发作可分三期:①强直期:所有的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
喉部痉挛,发出叫声。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015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考纲要求】1.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②突触传递的特征;③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①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①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②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①牵张反射;②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③小脑的主要功能;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②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考点纵览】1.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最大,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2.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布;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主要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去少数肽能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包括两种:M受体和N受体,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N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一、神经系统查体的重要性。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运动、感觉、思维等。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查体的常用方法。
二、神经系统查体的常用方法。
1. 神经系统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肢体姿势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贫血或休克,面部表情呆滞可能提示帕金森病,肢体姿势不协调可能提示运动障碍等。
2.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触觉、疼痛、温度、位置感觉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用尖锐物或冰冷物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3.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肌张力、肌力、肌肉协调性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观察其运动是否协调、肌力是否正常,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4. 神经系统脑神经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脑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检查患者的视力、听力、嗅觉、味觉、面部肌肉活动等,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5.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足底反射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用橡皮榔头敲击患者的膝腱,观察其膝腱反射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6. 神经系统步态检查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步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例如,可以观察患者的步态是否稳健、是否对称、是否有异常摆动等,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7. 神经系统病理征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巴比特试验、震颤试验、共济失调试验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病理征。
例如,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特殊的动作,观察其反应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病理征。
8-解剖学部分-神经系统

(三)突触传递特性 (四)神经递质及受体
三、反射
(一)概述 1、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2、反射弧组成 3、反射的基本过程(如图)
(二)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式(如图) 2、会聚式(如图) 3、链锁式(如图) 4、环状式(如图)
四、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受器
(二)外周神经常用术语
1.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2.神经节:由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有 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 3.网状结构:由中枢神经内白质和灰质相混合而成, 中枢神经内分散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纤维网眼 内。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在神经系发生史上相当古 老,它们主要分布在脑干内。 4.神经核:位于脑各部内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灰质 团块称神经核。
(二)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较 长突起(主要为轴突) 和包在外面的髓鞘及神 经膜组成。根据髓鞘的厚 薄,分为有髓纤维 和无髓纤维(髓鞘薄,在光镜下看 不见)。髓 鞘的有无和厚薄与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有关, 即髓鞘厚的纤维传导的速度快。 (三)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的末端在畜体 各组织或器官内形成 的特殊装置,称神经末 梢,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 神经末梢。感觉 神经末梢连同其特殊装置一起称感受器。
延髓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4脑室, 两侧由前 向后依次有面神经根、前庭耳 蜗神经根、舌咽神经 根、迷走神经根和 副神经根;锥体前端的两侧有外 展神经 根,后部两侧有舌下神经根。延髓在机 能上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 跳等 均直接由延髓控制,它还有唾液分泌、 吞咽、 呕吐等中枢。
2.脑桥
脑桥位于延髓的前端,在中脑的后方、小 脑的 腹侧。背侧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部; 腹侧有 横行隆起,又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及 两侧的基底 部。基底部呈横行隆起,由纵行和 横行纤维构成。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的三叉神经 根。第4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前 方通中脑导水管,后方通脊髓中央管,内充满 脑 脊髓液。第4脑室内有第4脑室脉络丛,脉络 丛,可 产生脑脊髓液。第4脑室底呈菱形,也 称菱形窝 。
神经系统是什么

神经系统是什么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
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使我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并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稳定。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1.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信息。
而周围神经系统则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各个部分,传递信息并执行指令。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感觉功能使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声音、图像、触摸等。
运动功能使我们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走、抓握和说话等。
调节功能使神经系统能够控制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平衡,如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认知功能则涉及记忆、学习、思考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3. 神经元和神经通信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每个神经元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通信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会产生电脉冲,沿着轴突传递到突触,然后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相邻神经元的树突上,从而传递信息。
4. 神经系统的重要性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它控制着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使其协调工作。
例如,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确保身体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神经系统也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影响我们的情绪、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
因此,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结论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重要的生物系统,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功能涉及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通信进行信息传递。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
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头倒立式等倒立类体式向大脑输送丰富的血液,保证大脑健康。
瑜伽体式中脊椎前后弯曲,左右伸展,可保证脊椎里面的脊髓及交感神经髓健康。
瑜伽体位能满足组织健康所需的生理条件,即不断供给合理的营养,促进及平衡内分泌腺的内分物,各种废弃物能够有效地排出体外及所有的神经连接功能正常,这些条件都满
足,人体组织才会健康,并产生机体最大的活力。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
小脑前叶 两侧部
小脑前叶 蚓部
(+)
(+)
脑干网状结构 抑制区
前庭核 (+) (+)
易化区
()
(+)
肌紧张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大脑皮 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被切断,抑制区活动 减弱,易化区活动占优势。传向脊髓的易 化作用相对增强,引起γ运动神经元活动 过强,伸肌的肌紧张过度亢进,导致去大脑僵 直。
(二)脊休克
脊髓的调节功能
功能: 躯体运动的初级中枢 脊髓前角中有α、β、γ
三类运动神经元。
脊休克定义:
人和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 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表现:
肌紧张降低或消失
发汗反射消失
血压下降
粪尿积聚
•
(以后反射可恢复)
脊休克
动物实验:保留脊髓C5以下 脊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
Facilitated and inhibitory area
Areas in the cat brain where stimulation produces facilitation (+) or inhibition (-) of stretch reflexes. 1. motor cortex; 2. Basal ganglia; 3. Cerebellum; 4. Reticular inhibitory area; 5. Reticular facilitated area; 6. Vestibular nuclei.
实验证据: 如果在上述切断脊髓后根的去大脑动物,进 一步切除小脑前叶,能使僵直再次出现,这 种僵直属于α-僵直,因脊髓后根已切断,γ 僵直已不可能发生。
八大系统疾病种类

5 循环系统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早搏、脉管炎、腔隙性 脑梗、败血病、菌血症、心脑瓣膜关闭不严(脱垂) 、栓塞
6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肿大、炎症、结节)、肾上腺功能亢进、卵 巢萎缩、严重内分泌紊乱
7 运动系统 痛风、严重关节炎退行性疾病、椎间突出综合症、 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脊髓灰质炎
专家会诊疾病
序号 系统类别
简单例举
1 神经系统 垂体瘤、垂体功能低下或亢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 、面瘫、偏瘫、植物神经障碍、神经炎、脑萎缩、神 经萎缩、顽固性失眠、严重忧郁症、精神分裂综合症
2 消化系统 肝纤维化、肝腹水、病毒性肝炎(乙、丙)、重度脂 肪肝、糖尿病、萎缩性胃炎、肝硬化
3 泌尿系统 慢性肾炎、肾衰竭、肾萎缩、肾病综合症、前列腺增 生、肥大
8 呼吸系统 过敏性哮喘、肺气肿、肝纤维化、肺心病
9
其他 严重反复过敏者、牛皮癣、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
血、类风湿、各种癌前变、眼底黄斑病变、青光眼、
白内障
北京紫典江山科技有限公司
八年级神经系统知识点图片

八年级神经系统知识点图片在生物学中,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起着整合和协调感觉、运动、思维、行为等功能的作用。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神经系统知识点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神经系统知识点图片。
一、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也被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组成。
下面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
[图片插入]
二、神经传递
神经传递是指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神经传递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兴奋、传导、传递和接收。
下面是神经传递的流程图:
[图片插入]
三、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了大脑和脊髓。
下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图:
[图片插入]
四、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组织,包括了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下面是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图:
[图片插入]
五、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是指人体中的接受外部刺激的器官,包括了皮肤、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等。
下面是感觉器官的图示:
[图片插入]
六、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了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下面是这些疾病的图片:
[图片插入]
以上是八年级神经系统知识点图片的介绍。
希望这些图片能够
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为学习生物学打
下坚实的基础。
第八章 神经系统

第八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大脑皮质的内锥体细胞层内主要神经元为()A.锥体细胞B.水平细胞C.梭形细胞D.星形细胞E.篮状细胞2.大脑皮质的Betz细胞位于()A.外颗粒层B.内颗粒层C.多形细胞层D.外锥体细胞层E.内锥体细胞层3.投射纤维和联合传出纤维主要起自大脑皮质的()A.第5、6层B.第3、5、6层C.第1~4层D.第4~6层E.第2、3层4.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脊髓灰质均具有的细胞是()A.少突胶质细胞B.浦肯野细胞C.室管膜细胞D.闰绍细胞E.锥体细胞5.小脑皮质的传出神经元是()A.篮状细胞B.颗粒细胞C.浦肯野细胞D.高尔基细胞E.卫星细胞6.下列关于小脑浦肯野细胞层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一层浦肯野细胞组成B.浦肯野细胞胞体大,呈梨形是C.细胞顶端有2~3条主树突伸向髓质D.主树突四周分支繁多E.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7.小脑皮质的平行纤维是()A.从延髓来的攀缘纤维B.浦肯野细胞的轴突侧支C.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D.从脊髓来的苔藓纤维E.颗粒细胞轴突末端分支8.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终末的突触小泡内含有()A.P物质B.去甲肾上腺素C.脑啡肽D.多巴胺E.乙酰胆碱9.小脑皮质颗粒层内的神经元有()A.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B.颗粒细胞和星形细胞C.颗粒细胞和高尔基细胞D.高尔基细胞和星形细胞E.高尔基细胞和篮状细胞10.血-脑屏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层是()A.有孔毛细血管内皮B.基膜C.周细胞D.星性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E.具有紧密连接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1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分布在()A.大脑皮质B.交感神经节C.脊髓灰质D.小脑皮质E.脊神经节12.大脑皮质运动区较发达的一层是()A.外锥体细胞层B. 内颗粒层C.外颗粒层D.内锥体细胞层E.多形细胞层13.脊髓前角的闰绍细胞是()A.投射神经元B.躯体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内脏运动神经元E.感觉神经元[B/型/题](14~16题共用备选答案)A.浦肯野细胞B.锥体细胞C.篮状细胞D.小脑颗粒细胞E. 星形细胞14.大脑皮层内锥体细胞层的主要神经元是()15.小脑皮质最大的神经元是()16.细胞的轴突未端分支形成平行纤维的是()[X/型/题]17.下列关于大翼维体细胞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 C2 C3 C4 C5 C6 C7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 1 L2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一、脊髓 和脊神经
(一)脊髓(spinal cord) 椎管内,扁圆柱形 上延髓,下脊髓圆锥 成人L1,婴儿L3 脊柱生长快于脊髓 颈膨大、腰膨大 管理上肢和下肢神经 细胞和纤维增多
( 2)主要功能
a、支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交织成网或填充在神经元空隙, 对神经元起到支持作用。 b、引导神经元迁移:发育中的神经元可沿胶质细胞突起方向 迁移,轴突也可以沿着胶质细胞形成的索道生长。 c、修复和再生:可转变为吞噬细胞,清除溃变的神经组织, 也可形成新的髓鞘。 d、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为神经元输送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
(3)神经纤维(NF)传导兴奋的特征:
神经元不同部位膜具有不同功能,胞体和树突主要接受外 来神经递质传来信息,轴突主要传导兴奋,神经纤维传导 兴奋特点如下: (1). 结构与功能完整性 (2). 绝缘性 (3). 双向性
(4). 相对不疲劳性(耗能低)
(5). 不衰减性
影响NF传导速度因素:
直径
局部神经元回路:指由局部回路神 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之间相 互作用的联系通路。 分为由不同中枢内神经元组成的局 部神经元通路和由一个中枢内神经 元组成的局部神经元通路
上 行 传 导 束
薄束
楔束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传导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束:传导温、痛、触、压等浅感觉
皮质脊髓束:控制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调节屈肌紧张 下 行 传 导 束 前庭脊髓束:调节伸肌紧张 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
网状脊髓束:易化或抑制脊髓反射
内侧纵束:与头颈、眼外肌反射活动有关
1、脑干
腹面特征:
脑干腹面颇似“羊” 大脚踩在桥头上 延髓脑桥沟为界 桥下锥体立两旁
脑干背面特征: 脑干背面结构多
中央是个菱形窝
四颗珍珠窝顶戴 两对结节脚下托
上丘:视觉皮质下中枢
下丘:听觉皮质下中枢
脑神经核
灰质
脑 干 内 部 结 构
非脑神经核 上行纤维束
白质
下行纤维束
网状结构
神经核:中枢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团或柱。 网状结构:脑干中央许多纵横交错的N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神经核散在其中。
3、小脑
位于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方,盖在菱形窝的上方。小脑 两侧隆起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部分为小脑蚓。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小脑表面为灰质,内部为白质,其中 有众多灰质核团。
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 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 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 的协调。
人喝醉酒时走路会晃晃悠悠,就是因为 酒精麻痹了小脑.有实验将一只狗摘除 小脑,狗走路就会失去协调。
中脑水管:位于中脑
第四脑室:位于脑干背面 与小脑之间
各脑室之间相通
脑脊液具有保护、营养脑和脊髓,运输代谢废物,维持颅内压稳定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部分 周围部分 脑神经 按解剖部位 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脊髓 12和31对
神经系统
脊神经
周围神经
按有关功能
感觉(传入神经)
脊神经
(spinal nerves)
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
孔处汇合而成
共31对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躯体感觉纤维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混合神经)
内脏感觉纤维
感Hale Waihona Puke 各种刺激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
管理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
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分
一嗅二视三动眼 七面八庭九舌咽
四滑五叉六外展 十迷副神舌下全
嗅神经—感觉—鼻腔上部黏膜,嗅觉
视神经—感觉—视网膜,视觉
动眼神经—运动—眼的上下,调节眼球运动、瞳孔缩小等 滑车神经—运动—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方 三叉神经—混合—咀嚼肌运动,脸部、上颌、牙龈等感觉 外展神经—运动—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 面神经—混合—面部表情肌运动,泪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舌前 2/3黏膜的味觉 前庭蜗神经—感觉—内耳耳蜗听觉;椭圆囊,半规管平衡 舌咽神经—混合—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味觉和感觉 迷走神经—混合—咽喉肌运动和咽部感觉,心脏活动,消化管平滑肌 运动和消化腺体分泌 副神经—运动—胸索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斜方肌提肩 舌下神经—运动—舌肌的运动
三层膜的结构
硬膜:厚而坚韧,由致 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具 血管和神经,具保护脑 和脊髓的功能 蛛网膜:一层无血管半 透明的结缔组织膜,与 硬膜和软膜之间充满脑 脊液 软膜:很薄,具丰富血 管,紧贴脑与脊髓的表 面,不易分离
(4)脑室
脑内的腔隙,充满脑脊液 侧脑室:大脑半球左右各 一个 第三脑室:位于间脑内
脑干内部结构
按脑神经核功能的不 同,可分为躯体运动
核、躯体感觉核、内
脏运动核、内脏感觉 核。 运动核发出运动纤 维,感觉核接受感觉 纤维。
2、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的 前上方,两大脑半 球之间,大部分被 大脑半球所遮盖, 其外侧部与大脑半 球的深部愈合。 可 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一对卵圆形 灰质块,与内脏功能 的调节及情绪活动有 关;还是听觉和视觉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1 L2
L3
L3
L4
L4
L5
L5
S1
S2
S1 S2 S3 S4 S5 Co1
S3
S4 S5 Co1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神经细胞胞体集合部位
前角:含运动N元,轴突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
经元
根据轴突上有无髓鞘:有髓 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根据神经递质不同:胆碱能 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
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分为两支,一支分 布到外周的其他组织的器官,称周围突; 另一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
其他各种递质的神经元
(2)主要功能: 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引 起兴奋或抑制; 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 行分析、综合或储存,再经传 出神经将信号传递给所支配的 器官或组织; 一些神经元能分泌激素,将 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他部位传来 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
粗
内阻小快
髓鞘
有
跳跃式快
代谢升高快,低温
温度 升高 麻醉 状态 缺氧
慢
2.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1)分类
虽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细胞之间无化学性突触,但存在缝
隙连接;无动作电位;细胞膜上具
有神经递质受体,且终身具有分裂 和增殖能力。 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是施万细胞 (包绕轴突形成髓鞘)和脊神经节 内的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星状胶质细胞、少 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3类。
躯体感觉神经 植物性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支配骨骼肌)
植物性运动神经
观看神经系统视频
(支配内脏器官、 副交感神经 心血管和腺体)
主要内容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特征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和活动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自学)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八章: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它将机体内、外 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传递到机体的各系统器官, 控制和调节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 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的进化
单胞生物:应激性
腔肠动物:原始神经细胞,神经网 扁形动物:梯形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链状神经系统 节肢动物:链式,脑分前、中、后脑 脊椎动物:脑体积越来越大,神经细胞胞体主要集中在中 枢神经系统,而神经纤维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后角:含感觉N元,接受后根传入 源于内脏和躯体感觉冲动
侧角:胸和前腰段,交感N节前纤
维胞体所在,其轴突加入前 根,支配平滑、心肌和腺体 中间带:灰质前后连合,中央管, 上通脑室,内含脑脊液
脊髓的内部结构
颈8
胸3
胸6
胸6
腰2
腰5
骶2
脊髓内部结构
白质:神经纤维构成
1)被前后根分为三索 2)前索:位于前根腹侧 3)后索:位于后根背侧 4)侧索:前后根之间 5)索:上行或下行的N纤维束, 可将脊髓各段的传入N冲动上传 至脑,或将脑传出N冲动传至脊 髓各段。一般每个N束均有其固 定起始、终止部位及相应的功能
(三) 脑脊髓被膜
概述
脑和脊髓的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
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包在脑外的称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包在脊髓外称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 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 少数遗留后遗症 –脑积水
S3
S4 S5 Co1
T12
L1 L2
L3
L3
L4
L4
L5
L5
S1
S2
S1 S2 S3 S4 S5 Co1
脊髓两侧前后方,具成对的前根 (运动)和后根(背根、感觉) 后根一膨大,脊神经节 前后根椎间孔合并为脊神经 31对脊神经 31个脊髓节段,颈8,胸12,腰5, 骶5,尾1
C1 C2 C3 C4 C5 C6 C7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L 1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