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文化
三个故事与嵊州文化的解读

三个故事与嵊州文化的解读展开全文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一方水土有一方故事。
嵊州和其它地区一样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诉说着一方水土的内在涵养、风俗习惯和人文个性,有的已成了本区域的特殊文化符号。
今天,我从众多的嵊州民间故事中选取三则有代表性故事,试图通过它们来解读嵊州特有的文化品性。
所谓代表性,是指这三则故事在时间上有其久远性,流传范围上有其广泛性。
这三则故事是《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鹿胎草的故事》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则民间故事概述一,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简称《刘阮》)这则故事最早记录于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内,故事全文如下: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
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
攀援藤葛,乃得至上。
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
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
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
”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
”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
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
其家铜瓦屋。
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
”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
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
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
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
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
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
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
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
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嵊州是中国越剧之乡

越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而越剧的诞生地,就在嵊州。
嵊州与我们上虞是山水相连,同属绍兴市。
嵊州的地方不大,以前我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做生意,来来往往经常奔走于嵊州,当年嵊州的领带可是独领风骚。
但我的印象中,嵊州是中国越剧之乡。
我的母亲是个越剧迷,年轻时曾在上海工作,业余经常登台演出,最拿手的是《盘夫索夫》,在文革中每当生产队开大会她总要露一手。
我是从小听着母亲的越剧戏曲长大的,有时候也会哼几句,来上一段越剧,有着浓重的越剧情结。
我很早就听母亲说过:越剧演员中有三花(赵瑞花、施银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后封越剧皇后);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传言。
筱丹桂文武兼长,扮相俊美,眼睛传神。
旦角戏和女扮男装均很出彩。
我还听母亲讲过:袁雪芬、筱丹桂、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是什么越剧十姐妹。
并看过她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我母亲以前当宝贝一样地收藏着。
因此,我每次到了嵊州就会对越剧之乡颇感兴趣。
嵊州,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
1995年8月,撤嵊县设嵊州市。
嵊州四面青山环抱,中间盘地宽广,剡溪九曲悠悠。
嵊州因山而秀因水而名,四明山、西白山横贯东西,天姥山、峙大山遥望南北。
山中泉水清澈、幽谷深秀,断崖峭壁、龙潭飞瀑,处处千奇百怪。
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誉。
书圣王羲之爱慕剡中山水而晚年隐居终老金庭,谢灵运、李白、杜甫、朱熹、陆游、戴逵等历代文人墨客名流贤士,多次来嵊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佳句和访剡遗迹。
处于唐诗之路上的嵊州,由于中原文化的注入,民间学诗填词、善歌能唱者众多,人们借用佛曲、宣卷的曲调,即兴编词,见物唱物,见人唱人,见事唱事。
到19世纪初,逐渐成为嵊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嵊州民间多才多艺的农民,就是越剧艺术的原始创造者。
大约在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前后,嵊州甘霖镇(原嵊县剡北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用田头说唱、山歌小调唱出了一种新的曲调,非常清新优美流畅,很快就流传开来。
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研究

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研究嵊州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嵊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传统文化方面,嵊州有着丰富的越剧文化资源,被誉为“越剧之乡”,因此有着深厚的越剧传统底蕴。
本文将就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越剧文化与嵊州旅游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越剧文化资源,推动越剧小镇的深度开发,以期能为嵊州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嵊州越剧文化资源嵊州是越剧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越剧文化资源。
从历史上看,越剧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到地方文化、历史、社会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
嵊州地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水乡文化底蕴。
越剧的发祥地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的原因,越剧得以在嵊州这一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嵊州保留了丰富的越剧戏曲表演文化,传统越剧表演在嵊州一带广泛传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嵊州还有着大量的越剧表演团体和越剧艺术家,他们在越剧表演、编剧、音乐、化妆、服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传统技艺和经验。
在越剧表演艺术上,嵊州的越剧团体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越剧戏曲、歌舞、相声小品等,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非常高水平和代表性的越剧表演团体和越剧艺术家。
二、越剧小镇的深度开发1.挖掘越剧文化资源嵊州越剧小镇作为越剧的发祥地之一,具有独特的越剧文化资源。
在进行深度开发前,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越剧文化资源,包括舞台剧院、越剧艺术家、传统越剧表演、越剧表演团体等,充分发挥其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2.打造越剧小镇品牌越剧小镇的深度开发需要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将嵊州的越剧文化资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越剧小镇品牌。
可以通过打造越剧主题景区、越剧文化节、越剧表演赛事等方式,将越剧小镇打造成集观光旅游、艺术表演、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
嵊州之游作文范文

[话题引入]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嵊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前往的旅游胜地。
本篇文章就带着读者一起探索嵊州的美景和人文魅力。
[嵊州的历史和文化]嵊州是全国重点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早在唐朝时代就有写有嵊州之称的诗歌,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嵊州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大夫文化”、“老虎文化”、“桃花源文化”等,每一项文化都是嵊州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
大夫文化是指嵊州作为当时的官衙所在地,大夫文人辈出,包括王守仁、李时中、沈尹默等名人。
老虎文化指的是嵊州历史上封山立庙的传说和崇拜老虎的风俗。
桃花源文化则源自桃源洞,传说洞中存有一片桃花园落脚处。
其中最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则是“三十六峰旗”- 嵊州市委的光荣历史标志。
旗面由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图腾构成,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对民族精神的强调。
[嵊州的自然景观]嵊州所处的位置非常优越,被称为“名山之乡、绿水之都、名胜之市”。
大自然的雕刻让嵊州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特色。
嵊州的最大特点是“山多、水美、洞奇、林秀”。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景观就是八步沙,共有八个“沙粒”,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景点和特色。
比如天锋峰、千年杉、缥缈亭、杏花林、金龟岭等等。
这些景点自带一份神秘而宜人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当然,嵊州的自然景观并非仅限于八步沙这个著名景点。
在嵊州,你还可以欣赏到如锦屏山、骆马湖、东山岛、石佛洞、红山岗、龙腾峡等等壮观景致。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被誉为“中国最美河谷”的风景区 - 龙渊峡风景区。
这里沿途壮景不断,是登山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的一绝。
[嵊州的人文魅力]嵊州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气味同样浓郁。
在历史上,嵊州是浙江的一个重要孕育之所。
在《红楼梦》创作背景中即提到江南“曹雪芹、黄景仁如鱼之于水皆应有之”,其中“黄景仁”即为嵊州人物。
如今这里保留了“散文之魂”、“诗意之耳”等多个文化品牌。
尝试融合中西文化的“文化漫步”、“花逐艺术栖息”等文化体验项目也是游客需要了解的一大文化特色。
嵊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嵊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以下是嵊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代表性项目:
嵊州竹编:嵊州竹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以竹子为主要原料,通过精细的编织工艺制作出各种实用的器皿和艺术品。
嵊州竹编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的瑰宝之一。
嵊州剪纸:嵊州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剪刀或刀具为工具,通过雕刻和剪切纸张来创作出各种形象生动的图案。
嵊州剪纸具有细腻、精致、寓意深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庆等场合。
嵊州刺绣:嵊州刺绣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它以丝线、棉线等为原料,通过绣花针等工具在织物上刺绣出各种花鸟鱼虫、人物等形象。
嵊州刺绣具有柔美、细腻、色彩丰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嵊州砖雕:嵊州砖雕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它以砖块为主要原料,通过雕刻和磨光等工艺制作出各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图案和画面。
嵊州砖雕具有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和园林中。
嵊州民间音乐:嵊州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以口头传承为主要方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嵊州民间音乐包括山歌、小调、号子等多种形式,其曲调优美、旋律动听,深受人们喜爱。
以上仅是嵊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部分,这些项目代表了嵊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们不仅是嵊州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关于嵊州历史文化的作文200字

关于嵊州历史文化的作文200字嵊州,位于浙江东部,北邻杭州150公里,东靠宁波110公里。
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辖17个乡镇、4个街道。
1995年8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嵊县设嵊州市,是著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围棋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
嵊州古称剡县,历经了2148 年历史。
这里早在秦汉之际就建县称剡,有秦始皇东巡时挖剡坑以泄王气的遗迹。
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改称嵊县。
嵊州自古以来就名声遐迩。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
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
王羲之、戴逵等人在嵊定居终老剡地;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嵊州的青山、剡溪的绿水哺育了这里众多仁人志士和优秀人才。
这里是海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理论家马寅初的故乡,音乐家任光、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近代山水画家郑午昌、当代画坛名家刘文西、著名优家魏金枝、理论家邢贲思、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演奏名家章红艳都是土生土长的嵊州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也都是嵊州人。
嵊州是海内外闻名的“越剧之乡”。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既是嵊州的特色文化,又是嵊州的传统产业。
古有“锣声响响,田稻长长”之说,今有“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剧;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之誉。
越乡已被人们作为嵊州的代名词。
嵊州儿女创造了越剧艺术,越剧已成为嵊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并且使嵊州进人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市)之列"。
古老的文化圣地嵊州灵岩寺

古老的文化圣地嵊州灵岩寺嵊州灵岩寺,古老的文化圣地嵊州灵岩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嵊州市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被誉为古老的文化圣地。
本文将介绍嵊州灵岩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历史渊源嵊州灵岩寺建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此寺的创建者是一位名叫慧灵的高僧,他师从名满天下的佛学大师,并在嵊州一带弘扬佛教教义。
当时的嵊州地区佛教兴盛,寺庙众多,但嵊州灵岩寺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灵验的法门而闻名遐迩。
二、建筑特色嵊州灵岩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庙宇群而著称。
寺内建筑布局严谨,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多个部分。
山门高耸入云,由巨大的石质建筑构成,彰显出佛教寺庙的庄严肃穆。
天王殿供奉金刚力士护法神,是寺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而大雄宝殿作为主体建筑,则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此外,寺庙内还有多个佛塔、藏经阁等次要建筑,构成了灵岩寺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三、文化内涵嵊州灵岩寺作为古老的文化圣地,融汇了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种文化元素。
寺庙内的佛教经典、文化艺术品等珍贵文物,吸引了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在寺庙内,游客可以聆听佛经的诵读,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也可以欣赏到佛教艺术的瑰宝,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灵岩寺还庇佑着嵊州地区的人们,是他们心灵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
嵊州灵岩寺作为中国浙江地区的重要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嵊州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吸引了大批文化爱好者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参观。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座古老的文化圣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嵊州的风俗作文800

嵊州的风俗作文800Shengzhou is a city with rich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located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The local customs in Shengzhou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daily lives of its people, shaping their traditions and values. 嵊州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风俗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它位于中国浙江省。
嵊州的当地风俗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造了他们的传统和价值观。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traditions in Shengzhou is the Qingming Festival. This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omb-Sweeping Day,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honor their ancestors by cleaning their tombstones and making offerings of food and other items. 嵊州最值得庆祝的传统之一是清明节。
这个节日也被称为扫墓节,是家庭为了纪念祖先而打扫坟墓并献上食物和其他物品的时候。
The local cuisine in Shengzhou also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lifestyle of the region.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ishes is the "Shengzhou stinky tofu," which has a pungent aroma but is beloved by the locals. 嵊州的当地美食也反映了该地区的传统风俗和生活方式。
嵊州的特点

嵊州的特点
嵊州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县级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自然环境优美:嵊州市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境内有众多山脉和河流,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嵊州的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2.经济发展迅速:嵊州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
嵊州的电器、机械、针织、服装、建材等产业发达,其中电器产业尤为突出,是中国的“厨具之都”和“电炒锅之乡”。
同时,嵊州还是中国针织名城和浙江省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之一。
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嵊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嵊州是中国越剧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越剧之乡”。
同时,嵊州还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文化之乡。
在历史上,嵊州出了许多文人墨客和艺术名家,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越剧演员竺水招等。
4.美食特色丰富:嵊州市的美食特色丰富多样,以越乡美食和特色小吃为主打。
嵊州的糟鸡、糟鸭、糟肉、糟鱼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口感独特,风味独特。
此外,嵊州的年糕、粽子、麻糍等也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喜爱。
5.交通便利:嵊州市交通便利,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穿过,还有水路运输和公共交通发达。
这为嵊州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嵊州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迅速、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美食特色丰富、交通便利的县级市。
这些特点让嵊州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嵊州的故事

嵊州的故事
嵊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位于浙江省东部。
自古以来,嵊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众多英
勇的志士仁人。
同时,嵊州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世人展现了独
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嵊州的故事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以下是两个关于嵊州的小故
事:
- 古城遗砖:嵊州古城的遗砖数量庞大、材质坚硬、工艺精细、
纹路清晰,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
证了嵊州建城历史的艰辛与辉煌,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提供了宝贵
的研究资料。
- 饺子:一位癌症晚期母亲在离世前8个月,用一盘亲手包的饺
子传递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
她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不断地想着儿子
的笑容,想着他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这个世
界,但她的爱却永远留在了儿子的心中。
总之,嵊州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感人故事的城市,值得深入了解。
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研究

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研究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嵊州越剧小镇”之称。
近年来,越剧在嵊州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深度开发嵊州越剧小镇的文化资源,提升越剧艺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本文将对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推动嵊州越剧小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嵊州越剧小镇的文化资源嵊州越剧小镇是指嵊州市区内围绕越剧文化而建的小型景区和相关设施。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越剧艺术和文化遗产,拥有众多越剧表演团体和学校,是越剧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
嵊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和传承越剧文化。
二、现状分析1. 越剧传承形势严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剧这一传统艺术面临着许多挑战。
越剧的古老唱腔和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越剧人才的传承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
2. 旅游资源开发滞后嵊州市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其越剧文化资源应用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越剧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越剧表演、越剧博物馆和相关景点等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
三、深度开发策略1. 提升越剧表演品质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向世界,嵊州越剧小镇需要加强对越剧表演的品质管理。
可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演员和编剧的专业水平;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引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元素,提升节目质量和创新力。
2. 建设越剧产业园区通过建设越剧产业园区,可以集中统一管理越剧演出和相关活动。
园区内可以配套越剧博物馆、越剧学校、越剧餐饮和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等配套设施,构建越剧产业链条,形成一条完整的越剧产业链。
3. 加强越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越剧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嵊州越剧小镇深度开发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通过设计开发越剧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演出服装、配饰、书籍、音像制品等,吸引更多人群关注越剧文化,提升越剧产业的收益和知名度。
4. 打造越剧文化旅游品牌四、推动措施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嵊州越剧小镇的文化旅游产业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越剧小镇的深度开发。
绍兴嵊州

嵊州简介
•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是绍 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偏东, 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和余姚,南毗新昌、东阳, 西连诸暨,北接上虞,全市总面积1784.43平方公 里,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 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 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 2150多年历史。
马寅初故居
马云张瑛夫妇
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
张瑛 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人, 到杭州师范学院读书时结识师 兄马云,杭州师范学院(现杭 州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与 马云结婚
• 马云[1] ,(1964年9月10日— —),浙江省杭州市[2] 人,祖 籍浙江 嵊州(原嵊县)谷来镇。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
马寅初
• 马寅初(1882~1982), 字元善,汉族,中国当代 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 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校长等职。1957 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 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 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 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 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 人”之誉。
越剧
•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 —中国第二大剧种[1] ,有第二国剧之称[2] ,又被 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3] ,有观点认为 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4-6] 在国外被称为 “中国歌剧”。[7] 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 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 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 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 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嵊州名人
王羲之之墓
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演讲稿

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将以"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嵊州传统文化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嵊州,这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嵊州人民就以勤劳、智慧、勇敢而闻名。
嵊州传统文化是嵊州人民智慧结晶的结晶,承载着嵊州人民的情感、思想和民族精神。
嵊州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和谐与团结。
传统的嵊州家庭观念是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助关系。
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价值观,将家庭变成一个温馨的港湾。
嵊州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和尊老爱幼。
嵊州人民有着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尊老爱幼的观念深入人心。
我们要时刻铭记孝道的重要性,尊敬我们的父母和长辈,关心我们的子女和晚辈。
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嵊州传统文化还强调勤劳和勇敢。
嵊州人民勤劳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是他们凭借的重要财富。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嵊州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如嵊州剪纸、嵊州民间舞蹈等。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嵊州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艺术,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
首先,我们要学习和了解嵊州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
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技艺等方式,使自己更加了解和熟悉嵊州传统文化。
最后,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可以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理念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嵊州传统文化。
在传承和发扬嵊州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知古鉴今。
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嵊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嵊州竹编: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汉晋时工艺已臻精细,明清两代编结水平进一步提高,竹编成为民间的生活用品。
2006年5月20日,嵊州竹编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嵊州麻糍制作技艺:嵊州人的生活里,年糕都叫做“麻糍”。
相传年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用糯米
做城砖,屯粮防饥的典故。
将蒸熟的米粉在石臼里你一捶,我一抡,便香气四溢。
“麻糍饭汤,稳稳当当”,正月十四是嵊州独有的习俗,要吃“亮眼汤”。
•嵊州吹打: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浙东锣鼓”泛指浙江省东部、南部的传统民间器乐曲(俗名有叫“鼓吹”的),它与“丝竹乐”不同处主要是在乐队编配中使用唢呐、先锋、号筒等粗吹乐器。
嵊州吹打属民族器乐演奏,分丝弦清奏和打击吹奏两大类,主要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特别是尖号吹奏,发声高亢在吸纳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嵊州吹打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广纳民间小调,博采南北乐曲,形成高亢激越与柔婉舒畅有机结合、鼓乐打击与丝弦吹奏融为一体的风格。
嵊州吹打源于庙会文化,与佛教音
乐密切相关,以锣、鼓、二胡、京胡、三弦、钹、唢呐、长号等乐器来演奏民间乐曲。
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内有戏台,与之相配套的民间音乐《辕门》《绣球》《妒花》《十番》《节诗》《将军令》等层出不穷。
以上只是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项目。
唐诗之路 嵊州经验

唐诗之路嵊州经验
唐诗之路是指唐代诗人们游历浙东地区的路线,而嵊州则是浙东地区的一个城市,也是唐诗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以下是嵊州在唐诗之路上的经验:
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嵊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浙东地区的文化名城之一。
唐代诗人们在游历嵊州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
2. 自然风光秀丽:嵊州地处浙东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唐代诗人们在游历嵊州时,常常被其秀美的山水所吸引,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3. 地方特色浓郁:嵊州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其美食、民俗文化等都吸引了唐代诗人们的注意。
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中提到了嵊州的“莼菜鲈鱼”,而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也提到了当地的“山泉”和“松风”。
4. 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嵊州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唐代诗人们在游历嵊州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例如,嵊州的天姥山景区、百丈飞瀑景区等都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景点。
综上所述,嵊州在唐诗之路上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方面。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嵊州在唐诗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也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发展机遇。
嵊州民间风俗

嵊州民间风俗嵊州位于江南秀丽山水的腹地,群山屏列,大涧中流;民风淳朴,物产富饶。
以传统节日为亮点的地域文化,包含了丰厚的底蕴。
比如清明节,七月半,冬至等节日,下面我主要介绍下家乡独特的节日正月十四与立夏。
正月十四:其中正月十四对嵊州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天称为灯下节,有喝亮眼汤和夜里不打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嵊州人叫灯节,把天上的月亮比作天灯,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就被称为灯下节了,寓意灯下黑,该日下午到了3时许,太阳还未下山,家家户户早早烧起“亮眼汤”,赶在天黑之前喝下,明明是晚餐,不说吃而叫喝。
亮眼汤的做法:青菜切细加年糕用清水煮成,不能用油炒,也不能放猪油,青菜要绿,绿色象征清爽,眼睛看出去清爽即寓意“亮”。
年糕切成筷子似的条形,长1点5寸,暗喻眼睛。
年糕在水中清烧不会起糊,眼睛不糊即好,寓意没有毛病。
民间有“喝过亮眼汤,眼睛亮堂堂”的俗语。
嵊州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十四晚上的天空灰暗,那么今年的桃李收成会很好。
关于这个风俗的由来,有说是为了能更好地观看正月十五的闹花灯,还有一种说法是告诫人们春节已经过完了,大家应该从欢乐中醒过来,振作精神,瞻赏美好春光。
夏至: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
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嵊州有斗蛋、称人和四持的风俗习惯。
斗蛋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
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称人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
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家乡的风俗作文嵊州

家乡的风俗作文嵊州
标题:嵊州风俗——家乡的独特韵味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嵊州市,这里不仅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一种风俗习惯,都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家乡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
逢年过节,嵊州的风俗最为热闹非凡。
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寓意吉祥的对联,大年初一的早晨,全家人围坐一起享用丰盛的团圆饭,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此外,“舞龙灯”、“打大铳”等传统活动更是不可或缺,龙灯翻腾跳跃,象征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铳震天动地,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期盼。
端午节时,嵊州人则有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那清香四溢的粽子,包裹着的是对屈原的深深缅怀和敬仰之情;而激情澎湃的龙舟竞渡,则展现了嵊州人民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
而在日常生活中,嵊州的茶文化也是一道独特风景线。
嵊州是著名的茶叶产区,以“越乡龙井”闻名遐迩。
每逢春茶采摘季节,村民们会举行开茶节,庆祝新茶丰收,品茗论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
除此之外,嵊州还有诸如唱越剧、做糟烧、编织竹编等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这些风俗习惯犹如一条条生动的脉络,流淌在每个嵊州人的血液里,构筑了我们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自豪。
总的来说,嵊州的风俗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了嵊州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精神寄托,也是我们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
每当我回想起那些熟悉的风俗画面,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愁,那是对家乡嵊州深深的热爱与思念。
嵊州特色总结

嵊州特色总结嵊州是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华东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嵊州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嵊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嵊州地区已经有5000多年的人类历史。
在这个古老的地方,人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例如,嵊州是一座文人聚居的地方,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生活和创作。
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嵊州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文化发展。
2. 独特的自然风光嵊州地处乌山西北麓,地形起伏,山水交错。
这里的自然风光独特而美丽。
嵊州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如乌山风景区、嵊州湖、智慧寺、北山、尤溪阜等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
尤其是乌山风景区,它是一个集自然、人文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是嵊州的一张名片。
3. 传统工艺的保留与创新嵊州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在当地人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和发扬。
其中最著名的传统工艺是嵊州木雕和嵊州剪纸。
嵊州木雕以其细腻、精美的工艺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
而嵊州剪纸则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的手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不仅在民间传承,还融入到了日常生活、旅游产业等领域。
4. 特色美食的丰富选择嵊州拥有丰富的特色美食,其中最著名的是嵊州鳝鱼。
嵊州鳝鱼以其鲜嫩、香糯的口感而备受赞誉。
它可以烹饪成多种美味的鱼肴,如红烧鳝鱼、清蒸鳝鱼、鳝鱼汤等等。
除了鳝鱼,嵊州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嵊州臭豆腐、嵊州桑葚和嵊州米酒等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嵊州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口味的追求,也是嵊州的一大特色。
5. 文化节庆活动的多样性嵊州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节庆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乌鸟节和东浦桃花节。
乌鸟节是嵊州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以纪念古时的民间传说。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祈福等等。
东浦桃花节则是嵊州的一个文化旅游活动,每年三月底至四月初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
嵊州美食调查报告

嵊州美食调查报告嵊州美食调查报告嵊州,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为了深入了解嵊州的美食特色,我们进行了一次美食调查。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品尝当地特色菜肴以及与厨师交流,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嵊州的美食以本地特色菜肴为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嵊州的美食文化深受本地人的喜爱。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节日庆祝,嵊州人都喜欢品尝本地的特色菜肴。
其中,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是“嵊州烤鸭”。
这道菜肴以选用优质鸭子为主料,经过独特的腌制和烤制工艺制作而成,鸭肉鲜嫩多汁,外皮酥脆,香气四溢,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除了烤鸭,嵊州还有许多其他美味的菜肴。
例如,“嵊州蟹黄灌汤包”是一道以新鲜蟹黄为馅料的灌汤包,包子皮薄馅多,入口即化,味道鲜美。
此外,嵊州还有“醉虾”、“糖酥鲤鱼”等特色菜肴,每一道菜肴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嵊州的美食文化与地方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嵊州醋”是嵊州的一大特色美食产品,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酸甜可口的口感而受到广泛赞誉。
嵊州的醋文化源远流长,据说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制醋的传统。
如今,嵊州的醋已经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此外,嵊州还以其丰富的水产资源而闻名。
调查中,我们发现嵊州拥有许多水产养殖基地和渔场,这也为当地的美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嵊州的河蟹、鲜虾、鲥鱼等水产品种都备受推崇,成为了嵊州美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水产品种不仅在本地菜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还被加工成各种美味的水产制品,如蟹黄灌汤包、醉虾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嵊州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和特色小食。
例如,“嵊州烧饼”是一种以猪油为主料制作的糕点,外皮酥脆,内馅松软,口感独特。
此外,嵊州还有“糖酥花生”、“酥糖瓜子”等特色小食,这些小吃不仅受到本地人的喜爱,也成为了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的首选。
总结起来,嵊州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嵊州的美食以本地特色菜肴为主,如烤鸭、蟹黄灌汤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糟肉
• 糟肉民间的制法,就是把煮熟 的肉食材料,趁热抹好调味料, 自然放凉后,放置在有酒糟的 密封容器中,过一星期就可食 用。逢年过节,嵊州人几乎家 家户户都有制作糟鸡、糟肉的 习俗。越剧早期传统说唱《落 地唱书》中,就有"腊鸡腊鸭腊 白鲞,糟鸡糟鸭糟大肠……"的 唱词。不管是下酒下饭还是就 着泡面吃都是delicious~
东南山水越为最, 越地风光剡领先 ——李白
•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 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 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 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李 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 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 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 由衷赞叹。 杜甫有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 能忘。”可谓是古人对剡溪的钟
百丈飞瀑
• 景区内山高峰险,植被茂 密,常年飞流直泻。百丈 峡谷中飞出九条瀑布,气 势磅礴,蔚为壮观。明代 著名史学家张岱赞曰:" 银河坠半空,摇曳成云雾, 万斛喷珠玑,百丈悬练素 "。故被誉为"江南第一瀑 布群"。
清溪漂流
• 崇 仁 古 镇
饮食文化
嵊州榨面
嵊州榨面以大米为 原料,成品形似圆 盘,干燥蓬松,细 条均匀,透气性好 ,韧而不硬-烧煮 嵊 方便,荤素两可。 丈母娘第一次见到 新郎官,总会磕上 两只鸡蛋,烧出一 碗透鲜的鸡子榨面 招待一番。
• 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 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 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1995年8 月,撤嵊县设嵊州市。嵊州素有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 领先”之美誉,“书圣”王羲之 爱慕剡中山水而晚年隐居终老金 庭,谢灵运、李白、杜甫、朱熹、 陆游、戴逵等历代文人墨客,多 次来嵊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佳 句和访剡遗迹。
1962年由上海海 燕电影制片厂和香 港金声影业公司摄 制完成的电影《红 楼梦》在80年前后 取得2亿票房(那 时票价也就2毛钱 左右),12亿人次 观看,可谓空前绝 后。自此,一曲 《天上掉下个林妹 妹》传唱大江南北。
梁山伯与祝英台
• 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亦源出自越剧唱腔。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扩 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 捧红了一个剧种。
如画嵊州,嵊州如画
轻化112 徐梦龙
地理位置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 部偏东,曹娥江上游, 北纬29°35′,东经 120°49′。东邻奉化、 余姚,南毗新昌、东阳, 西连诸暨,北接上虞、 绍兴。全市境域东西长 64.1千米,南北宽55.4 千米,总面积1789平方 公里。户籍人口73.43万 人。
历史文化
嵊州炒年糕 (磨糍 )
• 嵊州年糕QQ的, 咬起来像QQ糖, 很有嚼劲,喜欢, 而且嵊州炒年糕 是有汤的,但不 叫汤年糕,就是 先炒再加水煮的, 集炒年糕与汤年 糕于一体。冬天 来碗炒年糕,能 暖到心窝里……
越剧
• 越剧,也称绍兴戏, 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 (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 名),由当地民间歌曲 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 和杭州,在发展中汲取 了昆曲、话剧、绍剧等 特色剧种之大成。 ” 全国第二大剧种“,是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 地方剧种。
• 其实本人个人口味更 是喜欢笋干鸡蛋榨面, 现在出门在外常常会 想起一起妈妈做的笋 干鸡蛋榨面,很清爽 很干净,味道特别的 好,更透着笋干菜的 特有香味。不会有炒 面的油腻,更不会像 汤面的淡。尤其是手 工榨面,吃起来比较 有嚼劲。
嵊州小笼包
• 早在清末民初就已 有文字记载,据《嵊 县志》载:“陈东生 馒头店精制的小笼肉 馒头,配料独特,皮 薄馅鲜而含汁,驰名 县内外。提起一绺丝, 放下一薄团,皮像菊 花心,馅似玫瑰瓣。” 嵊州的小笼包子用料 考究,制艺精湛,经 过发酵、兑碱、揉和、 试样等10多道工序加 工而成,具有皮薄馅 多、灌汤流油、柔嫩 鲜香、肥而不腻等特 点而享誉大江南北。 (图中为豆腐小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