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若干问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自我国部分城市相继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以来,这些城市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城市管理工作也就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起来,走的并不平坦。
但就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与升级,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大,以及国家某些管理政策法规方面相对滞后等原因,使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亟待解决。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罚不明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十分繁重城管一顶“大盖帽”却集中了多项行政处罚权,涉及市容、市政、规划、绿化的全部处罚权,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管理部分处罚权,管的“多”、管的“杂”,就像一个城市的大管家。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由执法局负责实施后,其它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多或少对自己本来应该履行管理职责的职能范围,不再进行日常管理,致使执法局也承担了相应的日常监管工作。
这样,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执法局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影响了执法效果。
例如,关于市容方面的店外店管理,通过几年的城市管理工作我个人认为就是市容与工商齐抓共管。
行政许可的原则就就是“谁许可、谁管理”,不能重许可,而轻管理。
工商营业执照不就是市容部门发的,所以那些店主无顾忌可言。
如果说有工商部门参与,您不符合规定店外经营、占到经营就吊销您的执照,那么行政相对人就是不就是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了,进而管理的成本与效率也提高了。
(二)少数执法人员粗暴野蛮执法暴力抗法现象不容忽视。
目前,确实存在少数执法人员素质确实不高,法律意识还不够强。
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不能真正做到很好地约束自己。
处罚行政相对人时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不能很好地把握法律的自由裁量度,不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人治观念根深蒂固,使行政执法偏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轨道。
执法过程中不能做到冷静与理性,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粗暴野蛮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不仅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使执法人员自身与政府形象,都无疑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在维护城市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也对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误判、错判等情况。
同时,部分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
此外,不同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重叠或矛盾,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法律依据不充分、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3. 执法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当前,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巡查、处罚等方式进行执法。
这种单一的执法手段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也难以满足公民对执法公正、高效的需求。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素质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应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
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执法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执法能力。
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加快完善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方面,及时修订陈旧、过时的法规,使其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法律法规之间的重叠或矛盾。
此外,还应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是指城市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交警部门、卫生部门、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共同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卫生、交通、环保、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综合执法体制是为了提高城市治理效率,解决城市管理中的交叉问题而设立的。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综合执法体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执法职责不清晰、执法案件处理不统一、执法部门之间协作不畅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执法职责不清晰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中,不同部门执法职责重叠、执法范围不明确,导致执法职责不清晰。
在处理城市环保问题时,可能涉及到环保部门、城管部门、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在执法职责的分工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执法责任不落实,执法成效不明显,影响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的实施效果。
对策:建立执法权责清晰的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职责、执法范围和执法程序。
要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执法权限和责任范围,并建立协调机制,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执法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执法信息互通,促进执法职责的明确和协作的有效进行。
二、执法案件处理不统一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中,不同部门对同一执法案件的处理标准和程序不统一,导致执法案件处理不一致。
在处理城市交通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交警部门和城管部门对同一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标准不一致,给市民带来困扰。
不同部门对于相同的执法案件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流程和标准,导致执法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执法过程的不透明性。
对策: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和程序,明确各类执法案件的处理流程和标准,使不同部门对同一执法案件的处理一致化。
建立案件协调机制,形成执法一线部门、协调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协同联动,并且加强对执法结果的监督和评价,保证执法案件处理的公正、透明和统一。
三、执法部门之间协作不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中,不同部门之间协作不畅,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协作效率低下。
我国城管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思考

法工作者足够的警觉和重视 。
一
、
我国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存在的问
2 .执法范围不明确。根据 《 行政处罚 法》 规定 , 要求 “ 只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
政机关才 能在法 定范 围内才 能实施 行政处 罚” , 然而根据我国城管行政综合执法的现
行体制 , 其在执法部门和执法范围方面存在
题
引用该规定外 , 没有其他法律条文具体涉及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问题 , 综合执法 的依据 大多分散在各种地方性法规 、 规章甚至国务 院的有关文件之 中。由于这些依据缺乏法律 所具有的统一性 。 各地都按 照自己地方的情 况, 各 自为政 , 甚至与一些单行法律法规 相
冲突。
管 的粗暴执法 行为不仅 危及政府 的正 面形 象 、引发 民众的对立心理 , 还严重影响 了社 会稳定 , 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埋下 了隐 患。暴力执法方式与 以人为本 , 构建和谐社
“ 城管 ” 一词在中国似乎有着非常复杂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在我 国城管主要依据 1 9 9 6年颁布 的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行政处罚法 》( 以下简
存有法律空 白。 而相关规定 多为法律位阶偏 低的地方政府的规定。 尤其是城管行政综合 执法部 门的解释权 , 使得执法程序变得更 加 不规 范。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 屡屡发生执法
称《 行政处罚法 》 ) 第十六条和与城市规划、 环境、污染、道路等相关 的法律法规 ,以及
各地城 市根据 自 身 情况制 定的地方 性法规
人员肆意滥用权力 , 违反程序的现象 。 例如 ,
在执法过程 中不主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当
进行执法 ,管理城市 。 维持城市 良 好秩序 ,
如 :“ 亲 ,路边摊不卫生 ,吃 了会拉肚子哦
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第一篇: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加强法治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可靠保证,是新余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法宝。
城管行政执法,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排头兵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的。
一、新时期城管行政执法面临的任务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是个相对“年轻”的单位,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其重要地位与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认为,新时期城管行政执法除了原有的工作职能外,还面临以下几项任务:1、法治严谨,是城管行政执法的首要任务。
我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06年。
几年来,确立“以民为本”执法管理理念,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管行政执法要擦亮“城市名片”,法治理念固然十分重要,法治严谨显得更为迫切:其一,代表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其二,代表了城市整体对外的形象;其三,代表了社会法治保障的形象。
因此,法治严谨,要作为“法治新余”先导性、首要性工作来抓,从理论到实践身体力行,城管行政执法尤要坚持做到。
2、城市建管,是城管行政执法的根本任务。
城管行政执法任务繁重,仅今年以来,我市城管行政执法已拆除违法建筑物1万余平方米,清理“三乱”广告8700处,查处占道经营2400起等。
然而,城管行政执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有“管”的问题,还需有“建”的要求,应该是全方位、综合性、多层面的城市管1理。
城管要着眼于“源头”建设,实行多部门联手协作,努力做到建与管结合、疏与堵结合,形成大城管格局。
惟有这样,城管工作才会以崭新的面貌,既化解矛盾,又赢得民心,使城管行政执法再上新的台阶。
3、创安工作,是城管行政执法的目标任务。
我们过去常常认为,城管行政执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创建工作,甚至把“身着城管装、管理街和巷”当作城管工作的全部内容,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创建是基础,法治是手段,创安是目标。
浅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城市管理是依法治市、依法治城、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和永恒课题。
在新形势下,改革现行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法律体系、理顺执法机构的体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才是城市管理执法的最佳途径,才能切实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
关键词现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观念更新;科学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综合执法保障,我们所说的综合执法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程序保障下,某一个行政机关集中性的行使城市管理领域中的某些相关的行政机关(甚至几个),采取行政处罚权方式的行政执法制度。
是城市管理领域进行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
它依照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的制度,依据其最基本的原则,从而将城市管理领域中长期存诸多弊端得以解决。
其中较为成功的有:执法机构纷繁复杂,执法职能相互交叉,重复处罚问题以及没有利益的都不管,有目的和利益的的争着管理,利益大的就多管点利益小的就少管和不管。
1目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法律体系不健全现阶段在我国对于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目前全国范围内仍然没有制定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行政处罚法》中对于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规定成为了城管进行执法的依据。
但是其中也并没有明确规定执法人员的权力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行职责范围,其颁布的规定既得不到执法相对人的认同,也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
执法过程中滥用行政处罚权利,自由裁量权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同时,更是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置之不顾。
正是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在对执法相对人做出处罚决定前,通常都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也很少向相对人出示执法证件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执法人员在不出示任何处罚决定以及相关扣押手续的情况下,对执法相关人员进行强制性处罚。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的若干思考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的若干思考孟庆英(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太原 030012) 〔摘要〕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是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制度,推行这一制度,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自各地开展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的试点工作以来,初步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
但在引深这一制度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认识到:“两权”分开而非两权分家,相对集中并非绝对集中,自由裁量并非随意裁量,“刚性”法律必须“柔性”执法,等等。
〔关键词〕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行政处罚权,问题〔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6)02-0127-03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是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制度,就是将原来由若干行政机关分别行使的处罚权相对集中,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的制度。
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自《行政处罚法》出台后,国务院做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先后在123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开展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的试点。
开展城管行政综合执法以来,初步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为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模式,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在试点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两权”分开而非两权分家立法、执法、监督的相对独立,是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法制国家的显著标志。
就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处罚与管理分离可能是实质性的变动,但对于整个行政公共职能体系来说,是分而不离的权力配置、流程再造,适度整合公共职权的运作组合,具有优化行政资源的积极效能。
两权分开后,行政处罚权并没有游离于公共职权序列之外,不存在公共权力的流失。
《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这既是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建立的基础,也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使的合法前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城管,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产物,其执法的方式一致为社会所詬病。
当前,城管执法的困境时综合执法权缺乏法律依据,城管的组织缺乏法律地位。
综合执法机制是集多种处罚权于一身,解决了实践手段、执法环境、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又不断出现一些弊端,与当前中央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悖。
我们仍然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执法,优化执法环境,健全监督体制,从多方面去寻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城市化;人员素质;执法手段;执法环境;执法程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向前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外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企业的“关、停、并、转”,各种利益群体在同一个城市中生活等因素,致使无证流动摊贩屡禁不止,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整治无证流动摊贩,成为了各地城市管理者十分头疼的大事。
09年以来,虽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不设摊城市”的设想,但收效甚微。
而且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中屡屡出现暴力抗法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我们国家在城市管理领域对执法形式进行的一种新的尝试。
尽管目前全国各地城管执法部门依据国家《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在体制、机制、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试点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一方面,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是在“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里面徘徊不前,新的矛盾和问题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又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城管执法队伍的辛勤劳动不被广大市民群众认可,出现了各地只要进行政府行风和效能评议,城管执法部门的排名就会靠后的尴尬局面,形象差、威信低的现象仍较为突出。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日益复杂。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找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有利于改革的建议。
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问题现状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规范城市秩序、维护市容环境、管理城市建设等。
然而,长期以来,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滥用执法权力、粗暴执法行为、执法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效果。
以下将就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问题分析1.滥用执法权力城管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任务时,往往存在滥用执法权力的行为。
他们在执法中往往会超越执法权力的边界,以恶意执法的方式打击、报复一些特定的个人或单位。
另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甚至参与非法活动,损害了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2.粗暴执法行为在执行执法任务过程中,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存在着粗暴、蛮横的执法行为。
他们常常以强制手段,甚至暴力手段对待违规者,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起社会不满和争议。
3.执法不规范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包括执法程序不清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执法工作的低效性和不确定性。
三、解决对策1.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要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监督机制。
应当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执法监督机构,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举报、投诉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使城管执法行为合法、规范。
2.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针对城管执法人员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让执法人员明白执法的原则和底线,从而避免滥用权力、粗暴执法的现象。
3.规范执法程序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应当制定详细的执法程序和标准。
明确规定城管执法行为的程序和标准,避免执法人员随意执法、行为不规范,从而提高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促使市民了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合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和法治观念。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市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城市的和谐发展系于有效管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管理模式、管理法制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对策城市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城市的和谐发展系于有效管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
可以说城市管理水平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准,城市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关键性工作。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还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为此,本文就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做一探讨,以期望对我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起到些许作用。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居住环境的追求,给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城市管理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应有之义。
城市管理的好坏,影响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城市化程度的高低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状况。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但要注重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及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给城市化提速,而且要注重强化城市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升提高品位,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探讨完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对策,在此首先介绍我国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200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行政区划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工作,这就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从法律角度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若干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若干问题作者:吴欣之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摘要】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制度的确立致使我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的开始,它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纵向行政效率和横向职权冲突的问题。
下文是针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法律角度、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一、城管执法的时代背景(一)城管执法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城管执法工作是依照《行政处罚法》当中的16条规定要以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城市管理领域来开展的。
按照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发生、完善以及普及可以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启动阶段在1997年的3月至2000年7月,是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为主要内容的。
93年3月国家对北京市宣武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不就国务院就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按照《行政处罚法》当中的规定,实行罚款罚缴分离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的范围。
”因此,在此项规定的指导下,我国有将近10个城市开始进行了试点工作。
并且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制度框架的基本架构结构也已经完成。
2.完善阶段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这个时间段是工作的完善阶段,它主要是以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工作的扩大和推广为主要内容的。
200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要求各个地区要做好关于相对集中刑侦处罚权制度的工作,并且扩大工作试点的范围。
3.推进阶段从2002年8月至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法的试点工作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
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并且指出“诸多事实证明,国务院确定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工作的条件和时机都已基本成熟。
因此,按照规定国务院授权给各个区自己决定行政处罚权的工作。
”这一规定表明了我国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推行的阶段。
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

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引言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但在实践中却经常引发争议。
城管执法面临的挑战包括法律法规的不明确、执法人员的权力滥用等。
本文将就城管执法的法律问题展开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规范城管执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城管执法的定义和职责城管是指城市管理者,负责城市维护、环境卫生、市容、交通等管理工作。
城管执法是指城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处置的行为。
城管执法主要职责包括:巡查、劝阻、扣押、罚款等。
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的不明确在城管执法中存在法律法规不明确的问题,给城管执法带来一定的困扰。
很多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法人员难以确定如何行使权力。
执法人员权力滥用有些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权力滥用,甚至以暴力手段处理问题,严重侵犯了公民的权益。
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城管执法的公信力。
执法规范性指导文件缺乏城管执法部门缺乏具体的执法规范性指导文件,导致执法人员在执法行为中存在主观判断的空间。
这就容易导致执法的不公正和不规范。
加强城管执法的法治建设为了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城管执法的法治建设,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执法规范性指导文件。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制定更为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城管执法的权限和程序。
例如,明确城管执法的处罚标准、权力边界等,以避免执法人员滥用权力。
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城管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城管执法行为的监管和评估。
通过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惩罚权力滥用者,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通过加强素质教育,让执法人员更加了解法律和职责,遵守执法规范,提高执法水平。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建立公民投诉举报城管执法问题的机制,提供一个公正、透明的处理渠道。
对于投诉举报,有关部门要及时处理,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执法人员进行问责和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及优化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及优化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保障城市社会秩序,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执行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权责不清、执法过度等,影响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果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出发,提出优化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提出建议。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1. 权责不清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中,涉及多个部门,如市容环境、城管执法、交通管理等。
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执法工作经常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导致执法不到位、不全面。
2. 执法过度在某些情况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为了达到一定的执法目标,可能会滥用职权,进行执法过度,对违法行为进行过度惩罚,从而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起公众的不满。
3. 执法不规范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涉及的事项繁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规范存在差异。
一些执法人员可能由于个人原因或者工作压力,导致执法不规范,出现违法行为。
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缺乏统一规定,也影响了执法的规范性。
1. 构建协作机制为了解决权责不清的问题,可以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协作机制,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明确,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范围和权责边界,建立起联动协作的工作模式。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进行评估和协调,确保各部门的执法工作有机衔接。
2. 强化监督机制针对执法过度和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执法行为提出监督和检举,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完善执法标准为了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应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和处罚标准。
通过立法形式将执法标准纳入法律体系,对不按标准执法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规范,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城市环境整洁、社会安定、市民生活舒适的关键。
在实际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综合执法体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职责不清晰。
在一些城市中,执法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出现职责不落实、相互推诿的现象。
比如在一些地方,环保、城管、市容等多个执法部门在管理同一片区域时,互相之间缺乏协同配合,难以形成合力进行管理。
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也容易造成管理的滞后和漏洞。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执法标准不一、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执法标准的不一致,执法过程中会出现个别执法人员执法超标、执法不力、执法不准确等现象,导致执法结果的不公正和不合理。
与此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严重问题。
一些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执法经验不足、执行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管理的效果。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一些地方,尽管政府制定了一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制度和规定,却没有严格地落实和实施,甚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漏洞和瑕疵。
与此对执法行为的监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执法部门存在行政执法过程公开透明度不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够严密的情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城市管理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那么,如何应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呢?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并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态势。
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并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加大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力度,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一支集多项执法功能于一身的执法队伍,承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
但在城管执法实践中却时常遭受来自主观、客观、内部、外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在执法过程带来一定的消极被动和难以作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也凸现出来,再也不能等闲视之,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此,本文试从几个执法难的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形成起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一、执法难的成因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城市管理各方面条件发展不完善造成难管理的局面。
城市管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使各地区和每个人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大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好,居民素质也比较高,大的城市管理理念也深入人心,但在中、小等发展城市,许多普通市民的城管管理观念意识还没有跟上,更不要提大城市管理理念了。
而且由于我国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国家也缺乏对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典,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这就造成了城市管理者的管理困难。
2、外部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观扰法情况造成执法人员难管理局面。
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形。
例如嘉兴市秀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建设中队对长期困扰城市管理工作,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发生买卖纠纷,周围群众反应强烈的马路市场进行取缔,当我们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时,往往就经常有一大帮的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指责执法人员欺负老百姓,欺负外地人,或者无根据地指责城管部门把罚没款物拿回去私分处理等,在社会中造成对执法人员和城管部门的不良影响,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城管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执行困境

城管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执行困境城市管理者(简称城管)是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行政执法部门。
城管管理范围广泛,包括市容市貌、市场秩序、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然而,城管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执行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困境,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城管管理中,法律法规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
然而,当前一些城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首先,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需要不完全适应,缺乏灵活性。
其次,城管管理涉及范围广泛,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相对滞后。
这导致城管在实际执行中遇到困难,很难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加强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改工作。
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修订机构,密切关注城市管理领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城市管理的新需求。
二、执法标准的不一致城管管理的执行过程中,执法标准的不一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管管理部门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城管执法标准常常存在差异。
这给城管执法带来了困难,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城管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和规范。
可以通过召开培训会议、制定统一的操作手册等措施来加强协作,提高各地城管管理部门的执行水平和一致性,减少执法标准的差异。
三、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在城管管理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行政执法的困境。
首先是执行难问题。
由于城市管理范围广泛,城管执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环境复杂、居民抵触等问题,导致难以有效执行。
其次是权责不清问题。
城管执法人员职责多样,但权力划分不明确,可能导致职责混淆,执行效果不佳。
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应变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城管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明确权责分工,建立起有效的执法机制和监督机构。
城市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城市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法律问题与对策。
在城市管理中,法律问题的存在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城市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之一是违法行为的存在。
无论是城市中的交通违法行为,还是建筑违法行为,都会对城市的秩序和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并且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在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着行政审批中的法律问题。
行政审批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不合理、不透明的审批过程,甚至滋生腐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如电子政务、在线审批等,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行政审批制度,并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程序公正合法。
另外,城市管理中的法律问题还包括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资源管理法律,并加强对这些法律的执行力度。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环保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着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出现不合理规划、违法用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规划审批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城市发展趋势、人口流动等因素的研究,优化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城市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革,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应运而生。
经过十余年的各地试点和不断推进,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建设法治政府的成效显著。
但同时也存在着法律依据滞后、各地体制差异较大、执法权限配置不合理、公务协作体系不完善、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
有必要总结经验得失,继续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本文建议在提升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立法层级基础上,理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合理界定城管综合执法机关的职责范围,完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的公务合作制度,并加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和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政府改革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应运而生。
经过十余年的各地试点和不断推进,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建设法治政府的成效显著。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总结经验得失,继续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这一决定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指引。
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各地综合执法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分工、执法手段和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一)基本内涵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最早起步于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进行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7年时间。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这一概念,来源于《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

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对城管执法的法律思考城管执法,又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我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产物。
它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具论文联盟体运用。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当行政事态所归属的行政主体不明或需要调整的管理关系具有职能交叉的状况时,由相关机关转让一定职权,并形成一个新的有机的执法主体,对事态进行处理或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执法活动。
”一、我国城管执法的现状(一)我国城管执法依据在理论上的困惑1、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违背了职权法定和职权不可转让原则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诞生,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一个联合或者综合机关可行使数个行政机关所享有的行政处罚权,这样一些原本应由行政职能部门或直属机构行使的职权被法律配置给了行政综合执法的主体。
”这就导致了原本有法可依的行政主体不能依法行政,而行政综合执法主体又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因此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与行政法学理论中职权法定和职权不可转让原理背道而驰的。
2、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还违背了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指的是法律的位阶高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我国城管执法的主要依据就是《行政处罚法》16条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相对行政处罚权的相关问题没有法定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没有授予国务院对该事项的立法权,国务院不能从《行政处罚法》第16条取得制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相关行为规则的权利。
(二)违反执法程序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并没有一部完整的《城市管理法》,可以说我国城管执法依据是先天缺失。
由于城管执法也没有统一的执法程序,导致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
程序公正是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是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保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对于改善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法律角度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若干问题作者:吴欣之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制度的确立致使我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的开始,它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纵向行政效率和横向职权冲突的问题。
下文是针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法律角度、城管;综合行政执法
一、城管执法的时代背景
(一)城管执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管执法工作是依照《行政处罚法》当中的16条规定要以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城市管理领域来开展的。
按照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发生、完善以及普及可以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启动阶段
在1997年的3月至2000年7月,是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为主要内容的。
93年3月国家对北京市宣武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不就国务院就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按照《行政处罚法》当中的规定,实行罚款罚缴分离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的范围。
”因此,在此项规定的指导下,我国有将近10个城市开始进行了试点工作。
并且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制度框架的基本架构结构也已经完成。
2.完善阶段
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这个时间段是工作的完善阶段,它主要是以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工作的扩大和推广为主要内容的。
200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要求各个地区要做好关于相对集中刑侦处罚权制度的工作,并且扩大工作试点的范围。
3.推进阶段
从2002年8月至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法的试点工作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
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并且指出“诸多事实证明,国务院确定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工作的条件和时机都已基本成熟。
因此,按照规定国务院授权给各个区自己决定行政处罚权的工作。
”这一规定表明了我国的综合行政执
法体制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推行的阶段。
不久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这项体制也将推广到相对集中的行政执行权等领域。
二、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服务意识相对缺乏
在一个城市的管理当中,市民是主体。
政府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改进以往的服务方式。
真正为基层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
作为专职的行政处罚权城管执法机关,处在城市管理的尾部。
要解决诸如无照经营、黑车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可靠单一的行政处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综合治理的效果。
由于城管执法服务意识的欠缺,很难让群众体量城管的辛苦和理解城管的难处,监督城管的权利,熟悉城管的法律,从而让城管更有效率的对城市进行管理。
(二)城管执法的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互不适应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目标,并要解决公共卫生、住房、安全保障、就业、教育以及医疗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而当前的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执法方法不当、执法不文明以及执法的方式单一等现象,容易激发民众潜在的抗拒思想,这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群众和城管人员相对矛盾集中的地方。
在2009年,北京市城管遭到暴力抗法的事件共有150余起,造成执法人员160余人受伤。
其中,查处小摊小贩无照经营的共有90余起,占总数的65%。
在当前的社会上因无照经营的现状普遍存在,这对城管执法的执法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市民要生产、经济要发展、城市要管理和社会要稳定等等不同的发展趋向,城管执法更是陷入执法两难的境地。
因此,城管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以及高质量的管理水平,建立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法是必不可少的。
三、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城管执法多项职权的协调体制
从城管执法的权利配置看来,把城管执法的权利集中的进行行使能更好的解决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
而且还能更有效、经济以及便捷的处理行政处罚。
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对效率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具有一定的检察权和强制权以及指导权。
然而,强制权指的是作为处罚权的伴生,而不是指享有法律直接授予的强制权。
城管机关应该享有行政检察权,以此来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展开。
城管机关应该享有发布预警信息的相关权利,由于城管工作的覆盖面较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反映到行政机关,以便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二)借助科技手段开展执法工作执法工作应该紧紧围绕“抓好指挥中心的建设和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以开拓数字化管理应用范围为目的,监督和配合指挥中心做好以城管为中心的执法管理系统,打造城管数字化管理的管理平台,建立并完善数据采集、应用调试、前期调研以及数据库架设等工作。
满足队伍在执法工作中对违规人员的一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罚款的需要。
做到让违章行为有根据,让违章人员心服口服的制度。
让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做得更好。
(三)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
对现有的行政权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的公开性、独立性以及民主参与性,切实保障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利。
并赋予公众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而城管不予以及时处理的时候,向上级部门申请的权利。
此外,还应尽快的把工艺诉讼纳入到受案的范围内。
对城管执法的力度加大,增加媒体的曝光度,建设市民投诉机制,加强执法人员的的责任,使城管执法决策公众利益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是当前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迫切需要。
因此,认真查找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探索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人们群众的迫切期待。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城管执法人员必将努力转变执法理念,为建设服务型城管执法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