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大气环境 10 【KS5U 高考】-PPT课件
【精品】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课件: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10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
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
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 东亚东南季风是因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 信风影响。
【b级拓展延伸】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及判读方法
等温线走
向
等温线与 纬线平行
示意图
原因 太阳辐射因 纬度而不同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低纬吹向较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三、全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及其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
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而形成;澳大利 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 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 赤道左偏而形成。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分布
(2)移动
①冬季(北半球)——位置南移
②夏季(北半球)——位置北移
③春(秋)分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 水较稳定,季节变化不大,分析如下:
气候类 型 温带海 洋 性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
成因
气候特 征
全年受西风带控 终年温
60°大陆西岸
制
和湿润
热带沙 南北回归线到南 全年受副热带高 漠 北纬30°大陆内 气压带或信风带
终年炎
气候
热带雨
部、大陆西岸 南北纬10°之间
控制
热干燥
林
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气 终年高 压带控制 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 征,具体分析如下: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版课件:专题3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气候成因与特征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
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
流上升,乙气流下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13础知1识4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核心考向突破
二、全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及其影响 1.全球大气活动中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来, 大陆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上保留下 大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来,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二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1.(2017·4月浙江选考)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 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
真题 2.(2016·4月浙江选考)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 设问 是终年受________控制。
3.(2016·10月浙江选考)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 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 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13础知1识4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4.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4浙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五年高考考点1大气环流(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 以北地区1979 —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频数(次)=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200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 A(202 1浙江 1 月选考,11—12, 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 ) 蔬甲垂真气流水平气流乙章jm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答案 C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 B(2020 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 C(2020浙江1月选考,25,3分)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₂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 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 为T₁与T₂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题。
1月5.1 月亚欧大陆45°N 以北,△T 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7月( )(2020 江苏单科,8,2 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 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大气环境 8 .pptx

考点分析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0-
大气水平运动——风
核心知识
考点分析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1-Biblioteka 规律总结 (1)风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 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 左(南半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 球气压场为例):
考点分析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2-
(2)风向的命名 可用四种方法表示风向,如下图所示:
考点分析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3-
(3)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 ①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②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①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②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第8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2-
高频点 考试要求 考情预测 热力环 根据图示判断热力环流的形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流原理 成过程,比较近地面与高空 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及图示 气温与气压状况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根据图示区域分析风对气 风的形 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 候、地形的影响;在等压线 成过程 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 图中分析风向和比较风的大 大小 小
考点分析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4-
典例2下图中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PN。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关闭
第(1)题,据题干知,气压值PM<PN,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 N→M,北半球向右偏。若在近地面,要受到摩擦力作用,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形成稳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教版2019)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
对点解密
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
温馨提示 日期的变更关键在于自然日界线与人为 日界线的区分,其区分的方法为:
(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 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 界线。
(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 自然日界线。
,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
,取两数之和。
对点解密
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
5.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
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 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对点解密
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变式演练】变式01 时间的计算(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北极村(北纬53.5°,东
经122.5°)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区域的一个村
庄,一年中白昼最长达17个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2.北极村冬至日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
√ A.3:30
B.8:20
C.8:30
√B.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达60 C.冬至日到夏至日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D.夏至日有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1.北极村与北极圈相差13个纬度差, 同一经线上,每差一纬度差,距离为111KM, 故相距1443公里左右,A错;北极村位于北回 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每年夏至日时距离太阳直 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H=90- (53.5-23.5)=60°,B对;北极村位于北半球 ,冬至日,昼长最短,夏至日,昼长最长,从 冬至到夏至,昼一直变长,C错;极圈到极点范 围才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村位于北回归线和 北极圈之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故答案 选B。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专题训练(20210211165644)

专题训练三大气环境(2018浙江绍兴1月高一期末)大气呈现“上热下冷(图中②,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时,称之为逆 温现象。
结合右图,完成第1~2题。
1.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2.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 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B. 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C. 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D. 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答案 11.B 2.B解析第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而后产生地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故选B 项。
第2题,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当逆温出现时,大气层结稳定,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导致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
故选 B项。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 ,一个碗内放入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
据此完成第3~4题。
3. 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为( )A.气旋 B.季风环流 C.热力环流D.反气旋4. 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 A.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正确的是()髙度(千米)B.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C.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D.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答案|3.C 4.B解析第 3题,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 ,即热力环流。
第 4题,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下图为某一高空等压面图,该图气压变化是由热力原因导致。
据此完成第5~6题。
5.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地面水平大气由①点流向③点B. ③处比①处气温高C •①点附近上空的空气做上升运动 D.②点的气压大于④点的气压 答案 15.C 6.C解析第 5题,据图可知,高空②处为高压,对应近地面①处为低压,高空④处为低压,对应近地面③处 为高压,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 ,因此,③处气压最高。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0 气候判读与综合应用

提升训练10 气候判读与综合应用图1是40°N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图1四地中最符合图2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2.D1题,据40°N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经度可以判断该剖面位于亚洲东部,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大,且最低气温在0 ℃以下,应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2题,读图可知,④地位于日本本州岛北部的日本海沿岸地区,冬季,西北季风受到日本海的增湿作用,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比较丰富的降水;夏季,该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故④地符合图2情况。
(2018浙江11月选考,13~14)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
完成第3~4题。
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A.1月降水甲比乙多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A.西北风的影响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D.盛行西风的控制4.D3题,考查气候特征。
据图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经过对比可知,1月降水甲比乙少,7月气温甲比乙高,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大,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故选B项。
第4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据图可知,乙为地中海气候,1月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1月受盛行西风的控制,故选D项。
墨西哥是双国花的国家。
第一国花是仙人掌;第二国花是大丽菊,喜阳喜湿。
读图,完成第5题。
5.双国花反映了墨西哥( )A.气温南北差异突出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量季节差异小D.降水量空间差异大,双国花中仙人掌耐干旱炎热,大丽菊喜阳喜湿,反映了墨西哥降水空间差异大的特点。
下面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图。
2019-2020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课件: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3

解析
主要意义是水资源更新、自然界能量的交换和地表物质
的迁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3)如果这个地区植被被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分析可能 会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
答案 水土流失、地下水减少、降水减少。 解析 植被破坏,地表水下渗减少,导致地下水减少,水土流
失;围湖造田,湖面蒸发、植物蒸腾等减少致使降水减少。
√ D.蒸发、下渗
解析
根据图形信息,甲由降水量直接损失,为蒸发;乙来自
降水,相对右边的补偿地下水,该处应为地表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6.由图可知,台湾岛水资源损失 较多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③河流落差大,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⑤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水汽不易到达。
1.考向:水循环的环节及变化;水循环的影响;
河流补给特点、判断及变化。
2.命题规律
题型:本专题在浙江近几年的高考和选考中考
考向 查的频率较低,但在全国卷中的考查频率较高,
和规 因此在浙江卷的未来备考中应引起重视。选择
律 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的主要考查形式。
√
解析
和田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地处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地区,是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课件: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1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 2 3 4 5 6 7 8
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Hale Waihona Puke 9 10 11 12 13
解析
答案
(2017· 浙江余姚期中 )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
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 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2题。
1.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e两处的风带、 气压带分别是
A.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C.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压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B.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
解析
答案
2.甲、乙两幅图中E处和a处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
答案
例2
(2016· 4 月浙江选考 ) 右图为 “ 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
√
图”。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解析
答案
针对训练
(2018· 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检测)读下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
南半
球
最冷月平均气温>
15℃
热带气候
以 最冷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温 (热) 0℃~15℃之间 定 月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带 均温 15℃~0℃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讲评课件(29张ppt)

与 管 理 使 用 ,对产地 、等级 的
A C
A B
B C
A C
D C
C B
D A
B
B D
26(1)② ③
(2)西风 西风漂流 (3)海岭 热带雨林 增温增湿 (4)常年受西风影响; 风力较强; 风电场可用地多
27(1)好 小 (2)慢 地方性 (3)增加 夏 减小 (4)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 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 集散; 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年 我 所 管 理 的制丝 班被车 间推荐 为“特殊 贡献集 体”侯 选单位 。 今 天 ,我 竞 争 的岗位 是物资 采购处 业务员 ,坦然接 受检验 ,自认 为有三 个方面 的优势 :
首 先 是 经 历 与能力 优势。 我认为 自己具 备担当 此任所 必须的 经历和 能力。 我一直 在 制 丝 车 间 ,从挡车 工干起 、做过 修理工 、设备 管理员 ,特别是 在班长和调度的工作 岗 位 上 工 作 后,进一 步加深 并强化 了我对 制丝工 艺的熟 悉程度 ,熟悉烟叶的物理特性
(2)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 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 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 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4分)
(2)矿山开采破坏植被; 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 采矿产生大量碎石; 选矿产生大量废渣。
(3)分析我国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 自然原因。说明影响云南橡胶生产不 利的气候条件。(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草 原、荒漠
冰原、苔 原
以畜牧业 为主;灌溉 农业或绿 洲农业;农 产品有棉 花、瓜果、 小麦等
—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2-
典例1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 ℃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 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3-
(1)图示时间为
(填“1月”或“7月”),判断理由是什么?
大致在南北 纬 25°~35° 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 40°~60° 的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 少雨(年降水 量 800~1 500 毫米)
冬季温和,夏 季凉爽,全年 降水均匀(年 降水量 700~1 000 毫 米)
冬、夏季 风交替控 制
终年受西 风带影响
植 被
亚热 带常 绿阔 叶林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
农业生产
水稻、柑 橘、茶叶、 甘蔗等; 一年两熟 到三熟
乳畜业为 主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0-
气候 类型
温带 季风 气候
分布规律
北纬 35°~55° 的大陆东岸
主要特点
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 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 500~800 毫 米)
形成原 因
冬、夏 季风交 替控制
植被
温带落 叶阔叶 林
农业生产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6-
气候判读
核心知识 1.气候类型的判读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温定带、以 水定型”法则。具体如下表: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7-
步 骤 依 据 因素变化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萨尔瓦多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4-
答案:(1)7月 此时利马气温低于20 ℃,对照气温曲线可知,应在7 月。
(2)
利马 萨尔瓦多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第10讲 气候判读与综合应用
-2-
高频点 考试要求
世界主要 能分析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了解主要气候分布、特征
的特点及 及成因。理解气候与其他
成因
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考情预测
根据气候统计图表判断该 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特 征,分析气候的成因及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分析
-3-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夏季在副 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 下,炎热 干燥,冬 季在西风 带控制 下,温和 多雨
植 被
亚热 带常 绿硬 叶林
农业生产
地中海农 业,农产 品有小 麦、玉米、 葡萄、柑 橘、无花 果等
考点分析
-9-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气候 类型 亚热 带季 风和 湿润 气候
温带 海洋 性气 候
分布规律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气候成因
热带沙漠气 候
全年炎热干燥
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 响
热带雨林气 候
全年高温多雨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 岸受暖流影响
(3)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5-
解析:第(1)题,利马位于20 ℃等温线以南,气温低于20 ℃,再对照 利马气候资料气温年内变化,可判断图示时间为7月份前后。第(2) 题,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最低气温都大于15 ℃,位于热带;注意两地 气候资料图中纵坐标的不同,可读出降水的巨大差异。萨尔瓦多并 不在赤道低气压带范围内,该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是受非地带性因 素影响。第(3)题,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沙漠气候一般分布 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延伸至4°S附近,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核心知识
气候的分布与特征
考点分析
-4-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规律总结
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因素
大气环 流因素
纬度因素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气候不 同,主要影响气温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海陆因素 洋流因素 人类活动
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内陆 一般降水少。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比 陆地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以旱地为 主,大部分 地区一年 一熟或两 年三熟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11-
气候 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特点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大陆内 部
冬季严寒, 夏季高温, 常年干旱 少雨
极地 气候
极地地区
终年寒冷 干燥
形成原 因 深居内 陆,受 海洋影 响小, 终年受 大陆气 团控制
纬度高
植 被 农业生产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地区,气 温较低,降水较少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另外,人类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5-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候 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植 被
热带 雨林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 10°之间
终年高温 多雨(年降 水量 2 000 毫米以上)
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 升气流
热带 雨林
农业生 产
随时播 种,随时 收获;以 热带经 济作物 为主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6-
气候 类型
热带 草原 气候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侧到回 归线之间
主要特点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 季(年降水 量 750~1 000 毫米)
形成原因
在赤道低 气压带控 制下形成 湿季,在信 风带控制 下形成干 季
植 被
热带 草原 (湿季 一片 葱绿, 干季 一片 枯黄)
农业生 产
畜牧业 发达,耕 作业以 小麦为 主;湿季 播种,干 季收获
考点分析
-7-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气候 类型
分布规律
热带 季风 气候
10°N~25 °N 的大 陆东岸
热带 沙漠 气候
大致在回 归线至南 北纬 30° 之间的大 陆内部或 西岸
主要特点
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 季(年降水 量 1 500~2 000 毫米)
形成原因
在西南季风 控制下为雨 季(6—9 月), 在东北季风 控制下形成 旱季(10 月 至次年 5 月)
植 被
热带 季雨 林
常年高温 少雨(年降 水量不足 250 毫米)
在副热带高 气压带或信 风带控制下
热带 荒漠
农业生产
以水稻、 茶叶、甘 蔗、小麦 为主,雨季 播种,旱季 收获
绿洲农 业、畜牧 业、河谷 农业(尼 罗河谷 地)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考点分析
-8-
气候 类型
地中 海气 候
分布规律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大致在南北 纬 30°~40° 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和 多雨(年降水 量 300~1 000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