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章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2411e523ba1aa8114431d9f1.png)
(1)存在着可以分隔的市场;
(2)被分隔的各个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 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图示
P 市场A:
需求弹性较小
PA PB EA EB
市场B: 需求弹性较大
MC
DA
MC MRB DB
Economics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 寡头市场
重要问题
分别说明其他三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 产量的决定; 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果的比较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种类
单个厂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
垄断 寡头 垄断竞争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销售量与价格成反比
d
0
Q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1)平均收益(AR)曲线
TR Q . P ( Q ) AR P ( Q ) Q Q
P H
需求曲线特
征决定收益 曲线特征
(a) MR O
P d (AR=P)
AR曲线和d曲线重合 (2)边际收益(MR)曲线 AR递减→ MR 递减,
0
Q3
Q
在AVC <P <SAC,亏损,但继续生产。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条件
MR=SMC AVC ≤P 垄断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 也可以遭受最小亏损。
四、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的原因
在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调整产量Q使MR=SMC或P=SMC。 市场需求曲线D变动→均衡价格P变化→厂商的d曲线平 移→均衡产量Q变动 P和Q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垄断市场 垄断厂商同时调整Q和P实现MR=SMC。 需求曲线d(即市场需求曲线D)移动→ MR曲线也移动 →P和Q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 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7262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5.png)
❖ 5、M/P= m= m1 + m2
货币供给函数
❖ 6、m=L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2013-2014,Zhulin
7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函数可以从IS-LM曲线中得到。即在表达式
中推导出P与Y的函数关系即可。
2013-2014,Zhulin
8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AD的来源: IS-LM模型
具体例子见书486
❖ (2): P↗→ 金融资产实际价值↘→ 个人收入↘→ 消费↘ →AE↘ →y↘ 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或财富效应
❖ (影响消费水平)
❖ (3):P↗→ 名义国民收入↗→ 所得税纳税档次↗→消费支出
↘→AE↘ →y↘ 这种效应称为所得税效应 ❖ (影响消费水平)
m M
P
2013-2014,Zhulin
P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 2.根据IS-LM图形推导(书P486):
❖ 价格水平的变化通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作用 来影响总需求,进而是影响到均衡的产出水平, 当价格水平变动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会所作 出相应的反应,表现为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 向关系。
❖ 因此,我们可从IS-LM模型出发,分析价格变化与 总产出水平的关系,从而得到总需求曲线。
2013-2014,Zhulin
17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三、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 既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 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 不同变动情况。 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的 越陡,一定价格水平变动 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 入变动越小;总需求曲线 越平缓,一定的价格水平 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 民收入变动越大。
2013-2014,Zhulin
宏观经济学(第7章)
![宏观经济学(第7章)](https://img.taocdn.com/s3/m/2a9fa9e3b9f3f90f76c61bd0.png)
§1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预期
预期收入: 预期未来收入提高,引起AD右移;反之左移。 预期利润率: 预期利润率提高,引起AD右移;反之左移。 预期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引起AD右移;反之左移。
世界经济
汇率:
汇率上升,降低NX,引起AD左移;反之汇率下降, AD曲线右移。
外国收入: 外国收入增加,扩大出口,在进口不变的情况 下增加NX,引起AD右移;反之左移。
Y=F(K,L)
S
物价水平并不影响实际GDP的 长期决定,所以长期总供给曲 线(LAS)是一条垂线。表示一个 社会的长期总产出不受价格变 动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进步和 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决 定的。
§2 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的均衡点为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决定, 均衡价格为P0,总产量为固定的Y。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会增加
解释经济短期波动的基本理论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第7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1 总需求曲线 §2 总供给曲线 §3 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
§1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 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 需求。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任课老师:赵玮萍 Wp_zhao@
第2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本篇推荐学习资料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 书馆
《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 名著——高鸿业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 鸿业,山东人民出版
§1 总需求曲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23b386a469dc5022aaea0058.png)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7.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资本积累(1)单位劳动生产函数①总生产函数为: (),Y F K L =②定义: /y Y L ==单位工人产出/k K L ==单位工人资本假设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对任意0z >有:()(),,zF K L F zK zL =。
③当1/z L =,那么()//,1Y L F K L =这个式子表示,人均产出/Y L 是人均资本量/K L 的函数(数字“1”是不变的,从而可以忽略)。
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意味着,经济的规模——用工人人数来衡量——并不影响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经济规模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可以证明以人均额来表示所有数量是方便的。
用小写字母来表示这些量,因此/y Y L =是人均产出,/k K L =是人均资本量。
这样,可以把生产函数写为:()y f k =。
在这里,定义()()1f k F k =,。
图7-1显示了这一生产函数。
图7-1 生产函数这个生产函数的斜率表示当给定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的额外产出是多少。
这个量是资本的边际产量MPK 。
数学上,可以写为:()()1MPK f k f k =+-。
④国民收入恒等式(不考虑政府支出和净出口)y c i =+由储蓄率为s 可知:()1c s y =-则:()i y c sy sf k =-==即投资等于储蓄。
⑤人均资本折旧=折旧率(δ)×人均资本水平(k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章 - 副本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章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9b72ff73783e0912a2162a77.png)
储蓄率的提高
二、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 使消费最大化的资本稳定状态值k*gold 被称为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c f (k ) sf (k ) f (k ) k
——当资本存量过小时,人均产量过 少,从而消费不能达到最高水平。 ——当资本存量过多时,资本的折旧 过多,从而消费不能达到最高水平。
产出,f(k)
MPK
1
人均资本,k
生产函数
2.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函数
两部门模型(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y=c+i
c=(1-s)y
s:储蓄率 (外生给定),其大小决定了
产出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分配。
注:(1)供给可以自动地产生需求,使需
求永远等于供给。所以,重点讨论供给方。 (2)消费的选择决定资本存量k的变化,因 此会影响下一期的供给。
本章小结(2) • 当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低于资本黄金律
水平时,可通过提高储蓄率来调整到资本 的黄金律水平。相反,则需要降低储蓄率。 • 人口的增长也影响国民收入水平。人口增 长率越高,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 量越低。
Thank You!
• ——消费达到最高水平的条件是
C * f (k *) 0 K * MPK f (k *)
达到资本黄金律水平 的条件是:资本的边 际生产率等于折旧率
• 实现资本黄金率水平的储蓄率
稳定状态的 产出与折旧
δk
MPK=δ f(k)
为了达到黄 金律稳定状 态,需要适 当的储蓄率
产出,y 消费,c
投资,i 时间
储蓄率提高
资本过少时提高储蓄率的影响
例: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的索 罗模型中,假设经济体初始处于稳态且资本 量处于黄金律水平以下,如果政府准备一次 性提高储蓄率以使经济在长期内达到黄金律 资本水平,画图说明政府提高储蓄率对产出、 消费和投资影响的动态过程(提示:以时间 为横轴刻画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过程)。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最新宏观经济学第七章课件
![最新宏观经济学第七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d74c352d380eb63946dbd.png)
11
无指数化时的问题:[对应上页] ①______:收入再分配:收入增长慢于价格可能使资本家受益
②______:财富再分配:π降低了有固定名义价值的资产的真实价值
Eg.通胀5倍后的盈亏:债权人:应收回钱的/债务人:应给(还)钱的P139 ③____的真实价格可能提高:∵进入累进税制的高等级
7.7 为什么不指数化 P154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课件
2篇 增长、AS-AD /7章 通胀与失业
7.1-2 通胀、失业同经济的关系
经济的主要问题:P129 中国?
通胀、失业同产出的关系:
Phillips曲线: 失业↑2%
通胀↓1% 无预期时正确
牺牲比率(?线):
产出↓5% 通胀↓1% 无预期时正确 产出↓0-2% 通胀↓1% 有预期时正确
经济学家倡导指数化;政府认为不指数化有3个好处: P142
难变相对价格;做不好;难抑通胀
《宏观经济学》课程讲义(13) 深大经院2006级第2学期 杨燕风
9
2篇 增长、AS-AD /7章 通胀与失业
7.8 轻微通胀对经济有好处吗?
好处——强化了不削减名义工资,而降低实际工资的机制 Y↑,u↓P↑,名义工资↑[6章逻辑] 若名义工资↑少: 实际工资↓ 正常的失业率u↓ 自然失业率u*↓
奥肯定律(新):失业↑1% 产出↓2%
——失业滞后
Q2,3
《宏观经济学》课程讲义(13) 深大经院2006级第2学期 杨燕风
——?无预期时的
2
2篇 增长、AS-AD /7章 通胀与失业 /7.4 通胀的损失及化解
不完全预期的通胀(π≠πe)
1.π严重的国家(π更难预期准)——措施:加强指数化 但π过高扰乱经济秩序:支付功能…(eg.巴西1990年接近3000%)对策? 2.π不严重的国家——措施:减弱指数化[好处在7.7节]
宏观经济学第7章
![宏观经济学第7章](https://img.taocdn.com/s3/m/46b1085f6294dd88d1d26b13.png)
的倍数递增。反之,将导致国 民产出以投资的倍数递减。
PPT课件
24
(2) 税 收 乘 数 效 应 , 指 税 收 的 增加或减少对国民产出减少或 增加的影响程度。
由于增税,消费和投资需求会 下降。国民产出会以税收增加 的倍数下降。由于减税,使私 人消费和投资增加,通过乘数 效应影响国民产出增加更多。
当然,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还 不足以能够防止衰退,但没有 自动稳定器,或许产出和就业 水平的波动更大。
2. 乘数效应
财政政策的乘数,第二章 已有叙述。再做一些重复 性解释。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包括 三方面的内容:
(1) 投 资 或 政 府 支 出 乘 数 效 应 是指投资或政府支出变动引起
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产出 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一个
规则和相机抉择
PPT课件
3
引言
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 时期已经过去,各国都采
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调节
和管理宏观经济。政府宏
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是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
PPT课件
4
第一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
税收政策,政府通过增减预算
支出和增减税收,调节社会总
需求,使之与社会总供给相平
当 30 年 代 最 早 建 立 失 业 保 险 制度时,这种政策之所以被经 济学家所支持,重要原因就是 它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力量。经 济在接近或达到充分就业时, 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 支出,总需求不至于过度增长。
PPT课件
21
“内在稳定器”效应的两方面 是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而共同 起作用的。
休金;利息和股息收入、 租金等各种收入。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chapter7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chapter7](https://img.taocdn.com/s3/m/872a8a58f12d2af90342e62e.png)
四、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r
LM1
r2
E'
LM2
r1
E
IS1
IS2
O
Q1 Q2 Q3 Q
2020/7/16
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难点: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及财政赤字问题
思考题:1、运用所学知识评述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
2020/7/16
第七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2020/7/16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020/7/16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体系的基本结构 二、自动的财政政策 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20/7/16
一、财政体系的基本结构
政府购买 1、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 2、政府税收 3、公债制度
2020/7/16
二、自动的财政政策
1、自动的财政政策 2、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
2020/7/16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O00元的部
分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45
15375
2、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
假设:GP固定不变,为200;NT是NI的函数,NT=-225+0.25NI
当NT=GP时,NI=1700 如果,NI〈1700出现赤子;如果NI〈1700出现盈余。 如下图示:
2020/7/16
二、财政政策与年平衡预算
财政赤字的危害:
S+NT+GP=I+GP+EX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7章 总供给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7章 总供给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36463f3169a4517723a37b.png)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七章总供给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比较五种短期总供给模型的异同。
答: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是可供利用的资源、技术和价格水平的函数。
短期总供给模型主要有五种:工资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和微观基础模型。
(1)五种模型之间的相同点五种模型都是短期总供给模型,都得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2)五种模型之间的不同点①基本假设不同工资粘性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第一,名义工资保持不变,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第二,实际工资下降促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第三,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提高了产出水平;第四,工人和厂商都是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性人,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可获得的信息从而具有理性预期。
工人错觉模型的基本假定:第一,为使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工资可以自由迅速地调整。
第二,模型的关键性假定是企业与工人相比,在获得信息上占有优势。
工人可能会因为未预期到物价水平的变动而暂时混淆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
不完全信息模型假定价格和工资能灵活变动,因此市场是出清的;假定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企业对自己产品的价格信息了解得很清楚,但在得到整个经济的价格信息方面存在困难。
各种暂时的信息障碍,使企业除了自己所处的市场外,对于其他市场的情况的了解相对较慢。
价格粘性模型假设相对于需求的变化,企业并不立即调整其产品的价格。
这是因为产品价格一般是由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长期合同确定的,即使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协议,企业为了避免其客户因价格频繁变动而带来的麻烦,也尽量使其产品的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f034e324af45b307e8719767.png)
南开大学 曹华
10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相机抉择的 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而作出财政收支调整 的财政政策。 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只有在国民经济处于失业或通货膨胀状态态时,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只有在国民经济处于失业或通货膨胀状态态时,政府才 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的目标是使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尽可能保持在 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水平上。 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水平上。
MULT=l/(1–MPC)=1/(1–4/5)=5 根据乘数I计算的收入乘数为: 在经济衰退时,净税收自动下降6.25,会引起国民收入自动上升25,其计算公式如下: ∆NT· (–MPC) ·MULTI =∆NI ∆
将已知的具体数字代入上式: 6.25 · (–4/5) · 5 = 25 在由投资下降l0引起的衰退出现以前,均衡国民收入为NI=1700,投资下降10以后的 均衡国民收入为NI=1675,国民收入的增量为25。这就是说,实际的乘数不是5,而 是2.5。
NI=200+4/5[NI–(–225+1/4NI)]+90+200 =1675 这时的净税收为: NT=–225+l/4×1675=193.75 ×
财政收支不再保持平衡。净税收自动下降了6.25,而政府购买支出为200,出现了 6.25的赤字。这是国民经济中自动出现的赤字,并非政府决策的结果。它起着自 动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
南开大学 曹华
5
表7.1列出了衰退发生前后的税收变化及预算变化的情况。
第二节
C
1400 1385
财政政策
NT
200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七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e0119b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b.png)
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用债务筹资和 税收筹资是等价的,未来债务本息的现值等于现 在的赤字额。由于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减税并不 会引起消费增加,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 蓄起来,以应付未来税收的增加。这时,私人储 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 (等于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保持不变。因 此,减税并没有传统分析所预言的影响。
(3)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时滞。 第二,不确定性。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 不确定: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政策必须预 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 竟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 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 第四,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
3.财政思想的演变 (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 支平衡。 (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 济周期中保持平衡,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 的赤字。 (3)功能财政思想:根据斟酌使用的财政政 策,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 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 支平衡。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图17-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表17-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升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4.赤字与公债 强调财政政策要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职能财 政思想,必然导致赤字财政政策。当出现财政赤 字后,各国一般采用发行公债的手段来弥补赤字。
5.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 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 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大 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宏观经济学第7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
![宏观经济学第7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https://img.taocdn.com/s3/m/8c0b8527f12d2af90342e61a.png)
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或既无 通货膨胀也无通货紧缩,或 物价稳定)时的失业率。
第7章
12
菲利普斯曲线
早期或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
存在反向关系是因为低失业与高的总 需求相关。 即总需求越高,则产出越多,就业越 多,失业率越低,同时工资与物价上 涨也越多,通货膨胀率越高。
第7章 13
菲利普斯曲线
早期或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替代关系,所以决策者可以选择不同 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具体而言, 先确定一个安全区域,即社会可以接受或 可容忍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区域, 如果经济处于此区域内,决策者不用采取 政策进行干预,如果经济处于此区域外, 决策者就需要采取政策加以干预,以高失 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或以高通货膨胀率 换取低失业率。
第7章 2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的关系
g w (u u f )
gw :货币工资变化率;
:工资变化
率对失业率的反应系数; u:实际失 业率;uf:自然失业率。
第7章 3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工资变化率(%)
g1 g2
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 g w (u u f ) 失业率时,工资稳定。 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 失业率时,工资上升; 当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 失业率时,工资下降。
第7章 14
菲利普斯曲线
早期或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
π
5 4 3 2
1 0
第7章
PC B A (临界点)
C
1 2 3 4 5 U
A点为可容忍的最大的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 组合点。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安全区域。若经济 处于B点,政府可采取 紧缩性的政策,以提高 失业率降低通胀率;若 经济处于C点,可采取 扩张性的政策,以提高 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
第7章总需求曲线
![第7章总需求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1c0cf14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3.png)
第7章总需求曲线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七版) 第七章总需求曲线(5)1第七章总需求曲线 (5)课程框架:总结IS-LM模型的一系列性质总需求曲线(1) 总需求曲线AD定义理解(2)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动态机制理解(3)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平坦度)与结构参数的关系讨论。
(重要结论——产品面的敏感b,,,度越大,货币面的敏感度越小,总需求曲线越平坦。
) h,,k,,GMA(4)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作图说明及公式说明和的变动影响AD曲线的位置。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AD曲线向右移动)总供给曲线(1) 总供给曲线AS定义(2) 两种极端总供给曲线的理解(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两种极端情形供给曲线下的货币、财政效果比较(结合凯恩斯与庇古之间的剑桥论战)(掌握IS-LM模型与AS-AD模型的相互转换)(1) 针对AS处于凯恩斯情形,理解凯恩斯重财政、轻货币的政策观点由来。
(2) 针对AS处于古典情形,理解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和货币扩张的中性化效应,进一步理解为什麽古典主义者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
一、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定义及理解:产品和资产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的组合。
重点:如何理解这里的产量是“需求”层面的含义,2、总需求曲线公式推导(公式化表述——IS-LM的均衡解),M (从IS-LM联合推导得出) p,y,,A3、总需求曲线图形推导(沿线的变动)(配合作图)1参见《宏观经济学》中文七版80页。
孙文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7/10/2013 1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七版) 第七章总需求曲线(5)(一条总需求曲线AD如何定位,六个关键结构量 A.M,b,,h,k),GAD曲线的推导作图4、总需求曲线斜率讨论(1) 负斜率(机制说明:P发生变化如下调,导致产量Y变化的过程描述,从中看AD曲线的斜率为何是负向的)——产品市场 Y,C,G,I(i)M————货币市场 ,kY,hiPb,,,(2) 产品面的敏感度越大,货币面的敏感度越小,总需求曲线h,,k,,G 越平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暂时性不平衡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P248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三部分
• 经常项目——最基本的项目,日常随时 发生的交易,由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 转移支付构成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共同市场:在共同市场内部,成员国之 间不仅可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而且 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 动。同时,对外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和 关税政策,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的一 体化
• 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进一步的一体化形 式
PPT文档演模板
• 欧洲联盟 • 欧洲共同体十二国(英国、法国、德国
等)+奥地利、瑞典、芬兰 •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
诞生 • 99年1月欧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开始实行,
并成立了欧洲中央银行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 直接影响: • 进出口贸易——贬值增加进口减少出
口——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 • 间接影响: • 整个国内经济; • (短期)资本流动——贬值导致资本外
流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宗旨是根据非歧视、对等、公平竞争、 市场机会的行动规范推动贸易自由化
• 操作上以多边贸谈判回合(MTN)的形式, 通过协商制定规则和实行程序
• 协商多以非正式方式进行,主要以国家 间的双边和多边协定为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由各会员国以 入股方式组成的企业性组织,理事会投 票权取决于各国所交纳的股本金多少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
• 国际收支平衡的定义:P260 • 收入大于支出:顺差 • 收入小于支出:逆差
•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 数学推导 • 国际收支受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入流出
的影响 • 进口函数:M=Ma+mY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出口函数:X=Xp
• 设Fin为资本流入,Fout为资本流出,则 资本净流出F=Fout-Fin
• 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黄金外汇储备、债 权、分配的特别提款权(P250)及错误 与遗漏等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第二节 汇率理论基础
• 汇率及其表示
• 汇率的定义:P256;又称为汇价
• 汇率的两种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 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 示其汇率,即E直=本币/外币
XXMBA核心课程《宏观 经济学》第7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第一节 国际经济组织
• 世界经济一体化 • 指国家之间通过某种协议而建立的国与
国之间更紧密的经济联合,是各个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融合 • 世界经济一体化类型 • 自由贸易区:是成员国通过取消相互之 间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而形成的经济 一体化组织
• 浮动汇率制: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 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 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汇率和管理浮动
• 自由汇率指央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 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 管理浮动指国家不直接对汇价进行管制, 但通过对外汇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来间接 影响到汇率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前身为80年成立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89年在该会议各参与国基础上组建了亚 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政府部长会议取代 了原来的非政府会议
• 比较松散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 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前身是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GATT)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 步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建立一个超 国家的权威机构,成员国具有统一的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 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
• 经济主权上交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 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 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 示其汇率,即E间=外币/本币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汇率制度
• 目前主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和 浮动汇率制两种
• 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 率基本固定,其波动幅度限于一定的范 围之内
• 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F可视为国内利 率r的函数,国内利率越高,资本的净流 出越低;故F与r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 趋势,有
• F=F(r),dF/dr<0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国际收支平衡模型
• (X-M)=F
• X=Xp
• M=Ma+mY
• F=F(r)
• 联立上述方程解得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 下,Y与r之间的关系
• Y=-F(r)/m+(Xp-Ma)/m 国际收支函数
• 得到的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 线)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X-M • • •R •
PPT文档演模板
图形推导
X-M
Y
F
r
Y
F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BP曲线的特征
• 向右上方倾斜
• 关贸总协定是在美国倡导下,于47年在 日内瓦签定并于48年生效的有关国际贸 易法则的一项多边协定
• GAT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 成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负责世界 新经济秩序中的贸易、金融和发展三个 方面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基本组成是三个协定:关贸总协定 (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知识产权总协定(TRIPS)
• 资本项目——可以理解为不与直接的实 物贸易相关的资本的转移
• 按资本期限的长短,分为长期资本和短 期资本(一年为限)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按资本转移的方向,分为资本输出和资 本输入(以本国是收入外汇还是支出外 汇)
• 平衡或结算项目
• 当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不 为零时,则需要进行平衡。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在出口和国际市场利率水平既定的条件 下,BP曲线的斜率受资本流动性和边际 进口倾向的影响
• 具体而言,a、如国际资本对一国国内利率水平变动非 常敏感,则国内利率稍有调整就可能引起资本大量的 流动(表现为F(r)较为平坦),则相应BP曲线也平坦; 反之,如国际资本对一国国内利率水平变动不敏感, 则国内利率的较大变动也只能引起资本少量的流动 (表现为F(r)较陡峭),则BP曲线也陡峭;b、边际进 口倾向越大,收入增加引起的进口量增加越多,为保 持平衡要求利率提高的幅度大(只有较大的利率提高 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来弥补进口增加带来的资金 缺口),则BP曲线陡峭
•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 国际收支:顺差——汇率上升,逆差— —汇率下降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通涨高——国内物价上
升——出口下降进口增加——贬值 • 利率:利率上升——资本流入——汇率
上升 • 政府干预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特点: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 流动,但对非成员国保持各自独立的贸 易政策(贸易壁垒)。松散
•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一切贸 易限制,即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和贸易 管制法规
• 特点:统一对外,在关税方面结成实体, 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和基础
• 原因——在高收入水平下,进口多,出口仍为 常数,则净出口盈余少,为保证平衡,要求减 少资本项目的净流出F,则需要国内利率较高
• 只有在BP曲线上的点的Y与r的组合才能 够使国际收支平衡
• 位于BP曲线上的点(X-M)>F,即国际收支盈 余;位于BP曲线下的点(X-M)<F,即赤字
PPT文档演模板
• 即IS、LM、BP三曲线能够相交于一点
PPT文档演模板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r
•
•
IS
• •
PPT文档演模板
BP
LM
Y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XXMBA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第7 章
• 92年8月在华盛顿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 区协定》,并于95年1月1日开始生效
• 到2009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之 间将取消所有商品的关税和数量限制, 实现区内贸易的完全自由化
• 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建立区域集团的一种发展,其协定 严格体现了所谓“原产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