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步骤
取样滴加足量的 CaCl2溶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向 上层清液中滴加 酚酞溶液
现象
没有沉淀产生, 溶液变为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仍为无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 猜想1成立 猜想2成立
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哪几 个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 3.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如何保存?
【活动2】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
[情景再现]实验室中有一瓶忘记盖瓶塞的NaOH溶液, 该溶液是否变质?
[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溶质为 NaOH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溶质为 Na2CO3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 溶质为 猜想3成立
[得出结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为__部_分__变质
[反思与拓展] 1. 上述实验中能代替CaCl2溶液的是( ) A.稀硫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氯化钡溶液
2. 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 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3. 举例说明在空气中会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 而变质的物质?
【活动3】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活动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 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 学反应?
[设计实验] 讨论:如何验证二氧化 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 了化学反应?
[交流与评价]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反思与拓展] 1.猜想如下两个实验可能产生什么现象?
人教版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再探究(15张ppt)
【探究活动2】选择试剂 ——根据是否干扰鉴定再次
提示:鉴定几种物质时,最好选择能与物质反应且有明显 试剂!但其它物质不会干扰鉴定,即有相同的现象。
所选试剂 酚酞溶液
加入NaOH溶液中的现象
溶液变红 有蓝色沉淀产生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
溶液变红
CuSO4
稀盐酸
有蓝色沉
有气泡产
Ba(OH)2溶液
冒气泡(或 生成……)
我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
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程 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
小结与应用:上述二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 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 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 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 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也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过程、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一、反应过程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方程式为:CO2 + NaOH → NaHCO3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也称小苏打。
该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氢氧化钠为碱性溶液,两者反应后中和产生碳酸氢钠。
二、反应机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机理比较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CO2溶解于水中,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2. 碳酸进一步分解,生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H2CO3 → H+ + HCO3-3. 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中和反应产生水: H+ + OH- → H2O4. 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钠:HCO3- + Na+ → NaHCO3三、反应条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反应速率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加快。
此外,反应浓度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反应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四、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滴管、恒温水浴。
2. 实验步骤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二氧化碳气体。
③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反应产物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3.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二氧化碳气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会产生气泡,并且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
五、应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生产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制备碳酸钠、烘焙食品、清洗家具等。
此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可以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例如在饮料中检测二氧化碳浓度。
总之,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碳酸氢钠和检测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
(1)向上述收集満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内注入适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旋紧瓶
盖,振荡。可以看到塑料瓶迅速
,简述发生上述现象的原
因
;
(2) 为证实CO2与NaOH发生了不同于CO2溶于水的化学反应,你的做法
是
,
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要用实验的方法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就要证明产物中有碳
探究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
应。 2.难点: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三、复习引入 让学学方生程分式别。写出常见的碱Ca(OH)2 、NaOH与CO2反应的化
酸钠存在;可用针筒向实验(1)中塑料瓶反应后的溶液中注入
,
会看到
,请你解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其中原因
是
,并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
程式 。
依据本实验的原理,你还能设计怎样的装置
来探究证明CO2和NaOH的反应?试画出实
验装置示意图!
(学生讨论完成)
如何取下B装置中的橡皮塞.
戴上橡胶手套或用镊子等在
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 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 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就是:如何用 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提示
我们做过很多的化学实验,看过很多的实验现象,如:颜色变 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学习过很多物质的性质。根据反 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 实验方案。(让学生讨论后来回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也
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这种反应产生的产物使其成为一个
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一反应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相关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反应的原理。
当二氧化碳气体通
过氢氧化钠溶液中时,会发生中和反应。
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
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可以表示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这个方程式展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其中
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钠和水。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反应的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需
要准备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将其置于一个容器中。
然后,
通过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中产生了气泡,并且溶液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认产物的生成。
这种反应产生的产物碳酸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清洁剂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
因此,通过这种反应产生的碳酸钠具有着重要的工业应用意义。
总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现象,通过对这种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这一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化学领域有更多的兴趣和认识。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再探究
加热高锰酸钾 铁锈和稀盐酸接触
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
镁条减少 生成白色的固体物质
紫黑色的固体减少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铁锈消失 生成一种溶于水溶液为黄色的物质
记忆重温
方案
依据
开动脑筋
右图所示装置, 在集气瓶和分 液漏斗中,分 别添加什么药 品,怎样操作 以及出现什么 现象,就能从 反应物和成生 物两个角度判 断CO2和NaOH发 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以上资料,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O2和 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提升
课后延伸
1.如何判断CO2和H2O发生了化学反应 2.如何判断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盐酸
NaOH溶液
CO2
练习导航
探
究
无
明
证明参加反应的某种物质没有或减少了
显
(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可以利用反应
现
前后气体压强的改变设计方案)
象
化
学
反
发
生证明生成物的存在来自的基本
思
路
课堂小结
资料展示
常温下,NaOH和Na2CO3都易溶于水。但在酒精中, NaOH易溶而Na2CO3微溶,即常温下在酒精中NaOH的 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大得多。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14张
1.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 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 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 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 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 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实验现象】
①实验中观察到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 乙装置中的溶液 无明显现象 。
4
请各组同学根据资料的提示,讨论并设计 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方案。
方案
步骤 (或装置)
设计理由(或依据)
可
1
检验生成物中含有 可 Na2CO 3
2
利用装置内气体压强的 变化,产生明显的现象。
需
做
3
利用装置内气体压强的 变化,产生明显的现象。
实
5
【探究】 各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 成方案1和2,观察并记录 现象。
2. 上述实验中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吗
3. 你能否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 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呢?
【回忆】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有明显的现象,我们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进行探究的 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利用CO2不能使石蕊变
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3
1. 我们做过很多的实验,看过很多的实验现 如: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学习过 多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 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
②乙装置中气球比甲装置中气球变得
变浑 更大
1
【实验结论】
③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 原因 因为通常CO 2和石灰水反应有明显现象,会生成
沉淀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而 CO 2和NaOH 溶液反 无明显现象,所以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 NaOH 溶液检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
⑴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所选 装置 A B C D E F
操作方法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现象 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试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 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内的长导 管口有气泡产生 烧瓶内形成喷泉。 瓶内小气球会胀大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 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矿泉水瓶(或其它合理答案) ,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矿泉水瓶变瘪 。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 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NaOH溶液中有水,CO2 。能溶于水,也能使气压减小
形成喷泉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____________ 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致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
4、常温常压下 1体积水约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 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 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
方案 1
CO2和NaOH确实 发生了化学反 应
(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 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教学设计昆明高新第一实验学校段云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NaOH和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巩固碱的化学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发生。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思维方法的初步形成。
实验器材、药品准备:实验器材:圆底烧瓶、玻璃管、小气球、软塑料瓶等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水、二氧化碳教学过程:环节一:回顾旧知,导入课题1、回顾常见的碱Ca(OH)2、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现象能判定化学反应的发生,但对于能反应但是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
环节二:切入正题,引导分析1、教师演示“气球变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并分析气球变大原因。
2、教师出示相关习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3、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思路一:从反应物CO2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环节三:提出质疑,引导设计1、设计对比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
2、学生交流讨论,如何选择药品,通过证明生成物Na2CO3的存在判断反应的发生。
3、学生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4、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思路二:从生成物Na2CO3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环节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NaOH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是否会发生变质?提出假设:假设1、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2、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3、该溶液全部变质。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3、学生反馈完成习题情况。
4、总结归纳:存放氢氧化钠药品时,应该密封保存。
环节五: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2NaOH+ CO2 =Na2CO3 + H2O思路:一、从反应物CO2的减少判断反应的发生。
二、从生成物Na2CO3的存在判断反应的发生。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摘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我们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时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为NaOH + CO2 → Na2CO3 + H2O,实验过程简单易操作。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反应机理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的反应。
这种反应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可以用于制备碳酸钠等化学物质。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验现象,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可能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观察、实验过程、反应机理、重要性、总结、展望、引言、介绍、目的1. 引言1.1 介绍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强碱,常用来中和酸性溶液,调节pH 值。
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汽车尾气的排放等。
当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接触时,会产生白色的沉淀物,这就是生成的碳酸钠。
反应过程中也会释放少量的热量。
这个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化学性质,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化学反应时放热的特点。
这种反应在工业生产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机理。
1.2 目的引言: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及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反应机理的探讨,深入了解这一化学反应的原理和重要性。
通过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特点和机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于教学和研究。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当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时,会产生碳酸和碳酸氢钠。
而碳酸氢钠又是一种容易水解的盐,水解产生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三、实验步骤1. 实验操作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原理。
2.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得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
3. 预先用氧气气瓶吸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均匀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4. 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5.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具和处理实验废弃品。
四、实验结果1.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反应瓶中观察到了气泡产生。
2. 实验结束后,反应瓶中观察到了一片白色沉淀的产生。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液的颜色逐渐变浑浊。
4. 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产生了碳酸钠和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释放了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
五、实验分析2. 灰白色的小片状物质是碳酸钠的沉淀。
3. 在此反应中,氢氧化钠起反应的催化作用,而二氧化碳气体则起着使反应一直往前进行的驱动作用。
4. 实验反应平稳,反应产物也相对单一,方便实验观察和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操作氢氧化钠时要小心,不要将其碰到眼睛或皮肤,以免造成伤害。
3. 实验器具和操作台面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4. 操作细节应注意,如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应缓慢进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5. 实验废弃品应处理妥当,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摘要】本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通过实验步骤和结果观察发现了气泡的产生、溶液变浑浊等现象。
进一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结论总结了两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性质,展望了未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本实验旨在帮助理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化学特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为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观察、机理、影响因素、安全、结论、展望、研究背景、实验动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安全注意事项、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一个常见的化学实验,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并且也是人类呼吸排出的废气之一。
而氢氧化钠溶液则是一种碱性溶液,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中。
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碳酸钠和水的产物。
这个反应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来验证一些化学理论。
通过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碱性溶液与酸性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对于理解碱性溶液的性质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实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我们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实验动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一个常见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氧化碳与碱性溶液之间的化学作用。
而实验的动机在于探究这种反应的发生机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并释放出水。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探究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的现象,为了证明该反应确实发生,我增设了此实验。
标签: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的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的现象,在教材中也没有要求做这个实验,只是让学生把它与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做对比,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反应的认识比较模糊,对反应的原理和方程式更是容易弄错,因而成为各类考试的常客。
为此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突破难点。
【常规实验方案】:常采用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相同材质的塑料瓶,在两个塑料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在实际实验中,有以下不足之处:1、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与本实验b0181450d63d30e81299f25fc43c3ced相比),座位稍远的学生或观察力差的学生不易独立得出正确的结论。
2、比对的量化程度不够,没有在同一平面进行。
基于此,我们设计出如下装置,把两个塑料瓶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照。
【装置图及实物图】【实验设计】1、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
2、分别向两个瓶中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塞上连接有U型管(装有红墨水)的塞子,震荡,然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与氢氧化钠溶液相连的u型管液面升高。
3、解释:实验现象说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中气压变得更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排除了溶剂水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新方案优点】1、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现象更加鲜活,增强了现象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在短时间有效解决疑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c1f9af803e5f3c091d4385382dc0f129率。
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气压变小,反应物减少,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科结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该装置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属绿色环保。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1、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CO2和 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反应,还是CO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只利用A装置――矿泉水瓶进行)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3.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二比三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二比三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化学方程式如下:CO2 + 2NaOH → Na2CO3 + H2O.这个方程式说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按照2:3的摩尔比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从多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分析这个反应的原理、反应条件、反应的应用以及反应的影响等方面。
1. 反应原理: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而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化合物。
在反应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是一种中性化合物,所以这个反应能够将酸性和碱性物质中和成中性物质。
2. 反应条件:这个反应通常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接触,通常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来实现。
3. 反应应用:这个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例如,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用于玻璃制造、洗涤剂制造、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
此外,这个反应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去除,例如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去除二氧化碳。
4. 反应的影响:这个反应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反应的摩尔比决定了反应的化学计量学关系,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比例会影响反应的产物生成量。
其次,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反应的副产物和副反应也可能对反应的效果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按照2:3的摩尔比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的原理、条件、应用和影响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
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碳酸,它是一个弱酸。
而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溶液。
二者反应时,会发生中和反应。
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时,会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碳酸是一个弱酸,它在水中会部分离解,释放出H+离子。
而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强碱溶液,它会完全离解,释放出OH-离子:
NaOH -> Na+ + OH-
当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碳酸中的H+离子与氢氧化钠中的OH-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H+ + OH-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反应的总方程式: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在反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产生了一种白色的沉淀物,即碳酸钠。
这种沉淀物可以通过再次加热溶液或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来消除。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这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制备食品和饮料中,控制酸碱度和调节味道。
实验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Na2C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
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
2
3
特别提醒利用思路(1)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时常出现的问题:氢氧化 钠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发生反应,必须设计对比实验 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反应后的产物为碳酸钠,可以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酸(或 氯化钡、氯化钙等)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判断。
4
3.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4.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案设计 样品加入水溶解,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滴 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不变红,则说明全部变质。
。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
7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 ℃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09
实验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1.原理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 Na2CO3+H2O。
2.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思路 (1)可以利用密闭的装置,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会导致 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从而引起现象的变化而判定。 主要装置及现象如下:
5
例题(2018·湖北黄冈中考)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 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后是否发生了 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 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
方案一: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滴加稀盐酸 预期现象:有气泡产生 方案二: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预期 方案三: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滴加氯化钙溶液 预期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进行实验:
(1)取2-3毫升反应后的溶液 于试管中 ,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视察现象 (2)取2-3毫升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氢氧化钙溶液,视察现象 (3)取2-3毫升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氯化钙溶液,视察现象
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它的 成份可能有几种情况?如何判断具体的情况?
感谢凝听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探究
魔术:清水变牛奶
提出问题:CO2能使NaOH溶液变浑浊吗?
两者混合没有明 显现象,能否说 明二者没有产生 化学反应?
操作:向上述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视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红
思考:什么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 (1)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了碱性的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
反思:以上的实验设计方案严谨吗?
评价:不严谨,忽略了二 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 反应
对照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 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照实验
2NaOH+CO2==Na2CO3+H2O
资料卡片: Na2CO3 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还能够与Ca(OH)2溶液或CaCl2溶液反应产 生CaCO3沉淀。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 中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对于没有明显现象 的反应,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判断反应是否 产生?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产生,判断根据: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课题展示
为C O 。 和H 。 0, 受 热时 , 分解速率更快。 要消除 H C O 的影响 , 需先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 , 使H C O 分解 , 再 滴加 足量 的稀盐酸 即可 。
生( 全体 ) : 鼓掌 ! 师: 刚才这位 同学分析得客 观准确 。但方案 2和方案 3 还 没
适量的 C a C 1 : 溶液, 如 果有沉 淀产 生 , 证明 C O : 与N a O H发 生 了
反应 。
能” 与H : 0反应 , 要增强说服力最好设计对 比试验。将方案 2和方 案 3的实验装置 准备两套 ,液体 试剂分别 为水 和 N a O H溶液 , 通 过气球 膨胀 的程度不 同以及试 管 内倒流 液面 的高低不 同充分 说
探究 。我们做过许 多化学实验 , 看过很多不 同的实验现象 , 如: 固 体溶解 , 颜色变化 , 产生气泡 , 试管 内液面上升 、 生成 白色沉淀等 。 对于有 明显现象 的实验很容易判断反 应是否 已发生 , 但对 于无 明 显现象 的反应 只能设计相关实验才能证 明反应 已发生 , 所 会根据反应物 、 生成物 的不 同性质 ,
反应物 、 生成物 的状态变化等来设计 实验方案 。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C O : 和N a O H溶液发生 了反应?请 同学们 结合学过 的相关实验认真思考并小组讨论提出实验方案 。5分钟
后。 同学们分别 描述 了 自己设 计 的实验 , 必要时可绘 制实验装 置
_稀 蓑
一 y
图。下 面对实验 的设计 以及探讨 的课堂实 录做一简单叙述。
生 1 : ( 方案 1 ) 首先展示 了相关实验 的图片( 图1 ) , 由于N a O H 是碱性的 , 和盐 酸生成 的是盐 , 应该为 中性 , 所 以我设计 的实验方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新课程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摘要:在探究教学中,我们自制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微型实验装置,并引导学生对CO2的制取、收集、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定性和定量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使学生体验化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较好地探索和验证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新课程;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实验探究;理论分析1 前言从2004年秋开始,化学学科的新课程实验已在广东省全面如火如荼推行。
其要旨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而新课程实验的成败关键在于与新课程结构配套的教学改革的探索。
本文以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二氧化碳”内容为例展开讨论。
“二氧化碳”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教程的重头戏,它是酸性氧化物的典型代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在编排二氧化碳上,改变了以往只重知识,不重过程的编排原则,以全新的“科学探究”形式呈现,非常符合科学的探究原则。
可惜教材对它的介绍不多,并且分散,学生对CO2的认识较肤浅,许多学生以为“CO2通入NaOH溶液中只与NaOH反应”。
以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探究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理解问题的实质。
2实验探究一------ CO2能否与NaOH反应2.1实验用品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1个、锥形瓶1个、洗气瓶2个、集气瓶2个、干燥管1个、玻璃片2片、水槽1个、导管若干、稀硫酸、稀盐酸、大理石、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浓硫酸2.2实验装置2.3 装置的优点(1)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课前准备好制取CO2的药品和仪器,课上只需操作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即可得干燥的二氧化碳A和湿润的二氧化碳B,所有的现象明显直观,既可作定性说明,又可作定量测定。
(2)实验装置密闭,气体不易扩散到空气中,不易造成散失,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还可控制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CO2和 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反应,还是CO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只利用A装置――进行)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3.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⑴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所选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装置A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B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D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E 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F 将分液漏斗中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气瓶中⑵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A:;B:。
5.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6.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
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
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①哪个同学的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____,②图甲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图乙中第(Ⅰ)(Ⅱ)步骤的目的是说明:。
④图乙中步骤(Ⅲ)的现象是:。
⑤若将图乙步骤(Ⅳ)已经变色的小花从集气瓶中取出,再放到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有空塑料板上(如右图),一段时间后,现象是:。
参考答案(1) CO2+2NaOH=Na2CO3+H2O(2)或取两个同样大的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盖上瓶盖振荡,比较矿泉水瓶变瘪等;形成水柱胀大矿泉水瓶变瘪或向内凹进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将CO2通入NaOH溶液后)滴入CaCl2溶液(或石灰水C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表明CO2与NaOH反应生成了Na2CO33、(1)A:溶液进入试管内 B:反应后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到锥形瓶中 C: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小气球会胀大 D: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形成喷泉。
(2)因二氧化碳被吸收,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盐存在,证明二氧化碳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4.⑴B.试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C.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D.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内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E.烧瓶内形成喷泉。
F.瓶内小气球会胀大。
⑵A:无明显的现象变化;B:产生白色沉淀。
5.(1)C (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
(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可),产生白色沉淀。
(两种方法不分先后)6.小强和小芳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小强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则B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钙溶液.(2)小强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02=CaCO3↓+H20 ;此步实验目的是验证B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小芳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小芳用洗干净的上述实验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如果没反应,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4)请你另外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将有关的设计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入下列表格中.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小强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如果A中为氢氧化钙,则会出现浑浊现象;而A、B中均无明显变化,则B中一定为氢氧化钙.(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浑浊现象.(3)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如果没反应,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4)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过一会儿;再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浑浊现象,则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解答: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所以会出现浑浊现象.(2)利用现象,得出本质:Ca(OH)2+C02=CaCO3↓+H20(3)A、B中均无明显变化.则二氧化碳已与氢氧化钠反应,否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4)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但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答为:(1)氢氧化钙(2)Ca(OH)2+C02=CaCO3↓+H20 验证B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3)如果没反应,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4)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过一会儿;再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实验现象:出现浑浊现象.点评: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了解碱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010•泰州)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密封保存.(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碳酸钠.(4)用酚酞试液不能(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①你认为这个方案不行(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分变质.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顶岗实习总结专题13篇教师工作总结专题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