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学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β平面近似及f 平面近似;
所谓的β平面近似是对f 参数作高一级的近似,其主要内容是:
⑴当f 处于系数地位不被微商时,取常数=≅0f f ;
⑵当f 处于对y 求微商时,取常数==βdy
df 。 采用β平面近似的好处是:用局地直角坐标系讨论大尺度运动将是方便的,而球面效应引起的f 随纬度的变化对运动的作用被部分保留下来。
在低纬度大气动力学研究中,取0f ≌0,f ≌βy,这称为赤道β平面近似。
f 平面近似:这是对地转参数f=2Ωsin ϕ采用的一种近似。在中纬度地区,若运动的经向水平尺度远小于地球半径时,可以取常数=≅0f f ,即把f 作为常数处理,这种近似称为0f 近似。这种近似完全没有考虑f 随纬度的变化。
2、斜压大气与正压大气;
斜压大气是指: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即ρ≡ρ(P,T),这种大气称为斜压大气。所以斜压大气中等压面和等密度面(或等温面)是相交的,等压面上具有温度梯度,即地转风随高度发生变化。在中高纬度大气中,通常是斜压大气。大气中斜压结构对于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正压大气是指: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时,即ρ≡ρ(P),这种大气称为正压大气。所以正压大气中等压面也就是等密度面,由于p=ρRT,因此正压大气中等压面也就是等温度面,等压面上分析不出等温线。由此,也没有热成风,也就是地转风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3、地转偏差与地转运动;
地转偏差是指实际风和地转风的矢量差,地转偏差和水平加速度方向垂直,在北半球指向水平加速度的左侧。
地转运动是指等压线为一族平行的直线时的平衡场,在地转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科里奥利相平衡。
4、Rossby 数与Rossby 参数;
L
f U Ro 0==水平科氏力尺度水平惯性力尺度,称为罗斯贝数,它是一个无量纲参数, 若Ro 《1,表示水平惯性力相对于科氏力的量级要小得多,则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氏力的量级相同(这被称为地转近似的充分条件及其物理意义);若Ro ~1,则水平惯性力、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量级相同;若Ro 》1,则水平惯性力远大于科氏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惯性力量级相同。
y
f y y f f f β+=∂∂+=00)/(
Rossby 参数:由于地球呈球体之关系,科氏参数向北之变量。以符号表示如下: β=d/dy(2 Ωsin φ)=2 Ωcos φ/a ,式中Ω系地球之角速度,φ为纬度,a 为地球之平均半径,β即为罗斯贝参数。罗斯贝参数,通常多视为一常数。
5、全位能与有效位能;
于静力平衡大气中,铅直气柱所包含的位能与内能是成比例的,所以将气柱中的位能与内能合在一起定义为全位能*P 更为方便。即有
⎰⎰⎪⎭
⎫ ⎝⎛=+Φ=∞A p dA Tdz c I P 0***ρ (7.39) 全位能实际上是气柱的焓。全位能有时也称为位能。
有效位能的定义:它是闭合系统中大气的全(部)位能与温度场按绝热过程重新调整后系统所具有的最小全位能的差。绝热调整后产生了稳定层结是:p 、T 和θ等值面是相互重合,这时位能不能再转换动能了,所以此时是最小的全位能。
全位能:静力平衡大气的内能和位能之和。
有效位能:大气处于某一状态时,可用于转换为动能的能量只是全位能的一小部分,这部分能量称为有效位能,余下的称为非有效位能。
6、行星边界层与自由大气。
在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中,强烈的风垂直切变和下垫面非均匀增热,常会引起湍流的发展。这层大气污染称为行星边界层。
摩擦层以上、空气运动不受地表摩擦影响的大气。其下限高度随季节不同而变,冬季约500米,夏季约2000米。在中、高纬度,自由大气中空气运动基本遵守地转风或梯度风法则,即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气流几乎与等压线平行。
1、大气运动方程有哪几个?
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有六个方程组成(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z y x F g p dt d F y
p fu dt dv F x
p fv dt du +-∂∂-=+∂∂-=++∂∂-=-z 111ρωρρ 运动方程的三个分量方程
0)(=∂∂+∂∂+∂∂+z y v x u dt d ωρρ 连续方程
Q dt dp dt dT c p =-α热力学能量方程
RT p ρ=状态方程
2、何谓热成风?如何判断冷暖平流?
热成风:一般把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称为热成风。或定义为铅直方向上两等压面上地转风的
矢量差。其符号为T V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01g g T V V V -= 式中1g V 为较高一层的地转风,
0g V 为较低一层的地转风。
当两层等压面的地转风已知时,即可确定此两层间冷暖区的分布及温度梯度的大小。因为在实际的自由大气中实际风接近地转风,可得如下结论:
⑴当地转风(或实际风)随高度增加而逆时针转时,则有冷平流。
⑵当地转风(或实际风)随高度增加而顺时针转时,则有暖平流。
3、声波、重力内波、惯性重力外波、Rossy 波生成的必要条件?
声波:由大气的可压缩性引起。
重力内波:由大气的稳定层结和重力的作用而形成。
惯性重力外波:自由面的垂直扰动在重力及水平科氏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波动。
罗斯贝波:是在准水平的大尺度移动中,由于β效应维持绝对涡度守恒而形成的。
4、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点?
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点有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缓慢变化的涡旋运动。
5、尺度分析、P 坐标系的建立。
所谓尺度分析方法,就是对不同类型运动,通过观测资料,给出各种尺度运动物理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出基本方程中各项数量级,找出主要因子,略去次要因子,使方程得以简化,以利数学处理,也有利于揭示某种运动的本质特征。
已知局地直角坐标系其坐标轴采用(x,y,z),其中的垂直坐标以几何高度z 来表示,故也称它为”z ”坐标系。由于大气的垂直高度与气压有很好的静力学关系,可用气压p 来表示垂直坐标,即空间点的位置用(x,y,p)坐标来表示,这种坐标系称为“P ”坐标系。对于大,中尺度运动,大气具有静力平衡性质,气压p 随高度单调递减。故静力平衡是建立p 坐标系的物理基础。
6、地转偏差、内能、位能、全位能。
地转偏差是指实际风和地转风的矢量差,地转偏差和水平加速度方向垂直,在北半球指向水平加速度的左侧。
内能:单位空气质量的内能,其表达式为:T c I v = 式中v c 为定容比热,T 为空气温度, 重力位能可简称位能:重力场中跟海平面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其表达式为:Φ=gz
全位能(内能加位能) gz T c P v +=
7、波的频散。
无论g c < c 还是g c >c 波群的宽度最终总是加宽的,这表明扰动量将逐渐被分散,扰动能量相对于合成波列的传输现象为波的频散。
非频散波:频率(ω)或波速(C ) 与波数(k )或者波长(L )无关,则C g=C ,波能与波动一起移动,称波动没有发生频散或为非频散波,如声波、重力外波;反之,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 g ≠C ,称为频数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8、ß效应。
由于科氏参数随纬度变化,当气块作南北运动时,牵连涡度发生变化;为了保持绝对涡度守恒,这时相对涡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发生变化)。这种效应称为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