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4章~第15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四时捺钵答:四时捺钵是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视和从事渔猎活动。

“捺钵”,即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

2.大诰答: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

明初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写定《大诰》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

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3.内务府答: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

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

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直至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才被废除。

4.南北面官答:南北面官是指辽代根据不同社会发展状况而设置的两套统治机构。

辽建国后,依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

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的称为南面官,是治理汉人的官署其设置仿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

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的称为北面官,是治理契丹的官署。

北面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

5.形势户答:形势户是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

宋朝的形势户包括官户和充当州县衙门的公吏﹑乡里基层政权头目的上户。

《中国古代史上》朱绍侯版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上》朱绍侯版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上》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学术思想活跃,流派纷呈,计其要者有蜀学、洛学、关学、闽学等,其中关学的代表人物是()。

[统考2019年研]A.苏轼B.程颐C.朱熹D.张载【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苏轼为蜀学代表人物,程颐为洛学代表人物,朱熹为闽学代表人物,张载为关学代表人物,因此答案选D。

2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

[统考2016年研]A.算缗告缗B.盐铁官营C.均输平准D.五均六筦【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为五均六筦,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的产品收税和五均赊贷。

算缗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最早实行于汉武帝时期。

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最早始于春秋时期。

均输平准是指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始于汉武帝时期。

3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

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

C项,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

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4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统考2013年研]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距今5000~6000年,它是中原仰韶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4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4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

第14章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14.1 复习笔记一、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明初的政治(1)中书省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形成①明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总管一省军、政、司法。

②废除行省1376年,废除行省,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司法、军政,合称“三司”。

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

③废除丞相制度a.1377年,设通政使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

b.1378年,朱元璋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

c.1380年,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专权谋反事件,废中书省及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④建立内阁a.明太祖仿宋制设立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明成祖挑选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设立内阁。

c.宣宗时,阁臣有票拟权,英宗时,内阁票拟成为定制。

⑤票拟与批红奏章先送到内阁,由阁臣提出处理意见,用墨笔书写在小票上,附贴在章奏上,呈进皇帝,称为票拟。

皇帝看后,撕去小票,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称为批红。

内阁票拟只有经皇帝批红之后才能生效,然后作为正式谕旨下发。

(2)监察制度的建立①都察院朱元璋设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后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②六科给事中朱元璋按六部的建制,分六科,六科给事中负责稽察六部事务。

(3)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的创立①五军都督府a.明初,由大都督府掌管全国军队。

为分散军权,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军府),分管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

b.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掌兵权。

兵部奉旨调兵遣将,但不治军。

五军都督府则治军,而无调兵遣将之权。

②卫所制度a.概述明朝军队分为卫、所两级,卫、所官军皆为世袭。

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1.弥兵运动答: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

弥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弥兵之会最为重要。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

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2.李斯答:李斯是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受业于荀子。

李斯初为吕不韦舍人,公元前237年,他的《谏逐客书》为秦王政(秦始皇)采纳,擢为廷尉,建议秦王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很大作用。

全国统一后,李斯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集权,焚《诗》、《书》,禁私学。

他还以“小篆”为准,整理、统一文字。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令公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害。

泰山、琅邪等刻石,传为他的手书。

3.商鞅变法答: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改革。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内容包括:废除贵族的井田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4.三独坐答: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故称三独坐。

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东汉时设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负责一切政务,对皇帝负责为;司隶校尉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权力十分大;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掌管监察事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哲宗绍述答:哲宗绍述是宋哲宗恢复王安石部分新法的事件,又称绍圣绍述。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次年改年号为绍圣,表示“绍述”(继承)神宗的新法。

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起用变法派章悖、曾布为相。

恢复青苗、免役等法。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

2.靖康之变答:靖康之变是金国灭亡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第二次南下,东、西两路军会师,东京(今河南开封)遭围困,京师城被攻破,钦宗帝亲往金营投降。

次年三月,金统治者立宋投降派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改国号为楚。

四月初一,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官僚、百工等数千人被俘,同时携带大批掠夺的金银珠宝、珍贵书籍北撤。

北宋的统治至此结束。

3.驱口答:驱口是金国奴隶的称谓,又称驱奴、驱。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据记载﹐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的程度尽管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

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后来﹐驱口成为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仍有个别驱口的记载﹐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

4.廷寄答:廷寄是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

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

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故称电寄。

5.台谏合一答:台官是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谏官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其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5、6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5、6章)【圣才出品】

第4章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一、单项选择题1.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B.崤之战C.邲之战D.弭兵之会【答案】C【解析】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

弭兵会盟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华元、向成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2.下列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的是()。

A.案田而税B.寓兵于农C.废除井田制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答案】C【解析】废除井田制很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制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

3.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

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

A.白狄B.西戎C.犬戎D.赤狄【答案】B【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

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

4.下列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是()。

A.城濮之战B.召陵之盟C.苏秦合纵D.葵丘会盟【答案】B【解析】春秋初年,楚国发展起来,向中原挺进,它先后灭掉了在今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国,并伐黄服蔡,多次向郑国进攻。

郑国支持不住,已准备背齐向楚。

为了救郑,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军队进攻楚的盟国蔡国,蔡军不战而溃。

联军陈兵楚境,楚国见齐的盟军强大,不敢率军交战,派使者质问齐桓公:你住北海,我住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你带大军来此是缘故?齐以楚不向王室朝贡相质询。

两国军队从春天相持到夏天,都不敢轻易进攻对方。

楚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也看到楚国强大,无隙可乘,只好在召陵与楚国结盟,史称“召陵之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圣

第13章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一、单项选择题1.宋元时期的沈括和郭守敬的共同科学成就是()。

A.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B.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C.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D.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答案】C【解析】沈括和郭守敬历法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沈括的“十二气节”和郭守敬的《授时历》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

A.鼠尾文簿B.鱼鳞图册C.赋役黄册D.鼠尾图册【答案】A【解析】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如上上、上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

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鼠尾文簿”。

3.有关元朝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是由成吉思汗建立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④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⑤解决大都粮食是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⑥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三通不包括哪本书?()A.《通典》B.《史通》C.《通志》D.《文献通考》【答案】B【解析】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二、名词解释题1.急递铺答:急递铺是金元时期传送公文的邮驿。

金代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置一铺,铺头一人,铺兵三人,由所辖军射粮军内差担任,负责递送元帅府、六部文移,用跑步接力的方式日行三百里。

元承金制,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铺兵五人,签贫户及漏籍户充役,免差发,负责递送省、台、院紧急公文,一昼夜行四百里。

2.宣政院答:宣政院是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统辖吐蕃地区的官署名。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名宣政院。

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秩从一品。

下设同知、副使、金院同佥、院判、参院等官,官属得有选用,地方置僧禄司僧正等分理僧尼之政,隶于宣政院,至大四年(1311年)废止,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8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8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

第8章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5~220年)一、单项选择题1.《后汉书》载:“……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西海是指()。

A.地中海B.红海C.巴尔喀什湖D.波斯湾【答案】D【解析】甘英于汉和帝永元九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经条支、安息等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但未能到达他的目的地大秦。

甘英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方交流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2.汉中平年间,汉中爆发了五斗米道首领巴郡人()领导的农民暴动,被称为“米贼”。

汉灵帝时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流民中广泛传播,巨鹿人()是其首领。

A.张修,张角B.张陵,张衡C.张宝,张梁D.张鲁,张陵【答案】A【解析】五斗米道是张陵于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在蜀中创立的,当时入道之人须缴五斗米,世俗遂称之为五斗米道。

张陵死后传其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

巴郡(治今四川重庆)人张修也在巴郡、汉中传授五斗米道,并领导了农民暴动。

太平道的创建者是河北钜鹿(今河北省巨鹿)人张角。

汉灵帝在位时,他领导了著名的太平道起义,又称“黄巾起义”。

二、名词解释题1.光武中兴答:光武中兴是指光武帝刘秀统治期间,经济恢复、政治稳定的现象。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削平群雄,统一中国,为稳定、巩固王朝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

对功臣厚予爵禄而禁止其干政;对诸侯王和外戚也予多方限制;行政体制,仍置三公,事归台阁;减省地方官吏。

其次,安定民生,恢复经济,重行西汉初年三十税一旧制;遣散军队还乡务农;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兴修水利等。

其三,比较适当地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本人也勤政节俭,遗诏薄葬。

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2.王充答:王充是东汉著名哲学家。

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早年在太学学习,师事班彪,博通百家之言。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722中国史》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中国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清政府()。

[统考201 9年研]A.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B.给予参与战争的各国“最惠国待遇”C.允许欧美各国商人在华开矿设厂D.有“义务”镇压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有:①中国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为担保,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

②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各国可以在界内驻兵,华人一律不准在内居住。

③大沽炮台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准各国驻兵。

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地方官革职,永不叙用。

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仅D项为《辛丑条约》内容。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

历史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1.在安徽境内,有与“王朝文明”紧密关联的禹会村遗址。

考古专家介绍,根据考古新发现,可以推测该处有大量龙山文化遗迹散布。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遗址出土有()A.饲养猪和狗B.磨制石器C.蛋壳陶残片D.精美玉器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治理较为集中;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的局面。

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B.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C.形成官僚政治制度D.实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3.607年,隋炀帝把城门、尚食、尚药、御府、殿内五局移出门下省,成立殿内省;负责下行文书用印的符玺局继续保留;设立给事郎,“置员四人,从五品,省读奏案”,专门负责上行文书奏案的审议。

这些举措()A.使三省六部的运作机制完备B.体现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C.解决了国家政令不通的问题D.有利于国家治理效率的提升4.如图为元朝中国对外联系的交通分布概况。

这一时期()A.是“海上丝绸之路”巅峰B.造纸术意外传到阿拉伯地区C.蒙古西征促进了交通发展D.急递铺便利了民间商业活动5.古代某位思想家曾提出:“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下列思想主张中同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B.“存天理,灭人欲”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工商皆本”6.明仁宗、宣宗之时,杨士奇虽主持阁务,却没有首辅之称。

嘉靖至万历时,首辅与次辅、群辅有了极大差别。

张璁为首辅,事多专断。

夏言为首辅,其他阁臣“恂恂若属吏然,不敢少龃龉”。

“首辅”的出现()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C.使内阁比肩宰相属官众多D.首辅握有法定的行政权7.19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市场上的丝茶价格是由中国决定的;70年代后,中国的销售价格和数量都追随世界经济景气的变幻而波动;至80、90年代,华丝的价格完全由纽约、伦敦、里昂的丝价决定,华茶的价格则完全由伦敦标价决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明朝的建立1.背景:( 1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 2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推翻元朝: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知识点2 朱元璋强化皇权4.原因: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5.措施( 1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 2 )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 3 )厂卫制度:为监察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

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6.作用: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点3 科举考试的变化7.变化表现8.影响: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知识点4 经济的发展9.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10.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11.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明朝的建立1.下列表格中的④代表的朝代建立于( C )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8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80年代知识点2 朱元璋强化皇权2.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太祖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D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②设立锦衣卫③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④设立东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

[2014北京科技大学研] 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答案】A【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

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

C项,马家窑文化是位于黄河上游地区。

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2.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2013年统考真题]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答案】B【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和仰韶文化约略同时的主要有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等。

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契丹族在此兴起,建立契丹国。

3.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

[2012年统考真题]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答案】C【解析】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

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新时期时代后期父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

其中,龙山文化区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为明显,其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夏商周有着直接的联系。

4.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周族奉为始祖的是()。

[2011年统考真题]A.神农B.后羿C.后稷D.契【答案】C【解析】神农为三皇之一;后羿为东夷族首领,以善射著称,太康时期曾夺取夏朝政权,后为亲信所杀;契为商朝的始祖,传说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契;后稷为周朝始祖。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11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11章)【圣才出品】

第10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隋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

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凿,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经济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凿,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凿,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大运河的开凿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最重要的是巩固统治。

加强南北交通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统治后期的暴虐无道。

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C.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权,科举制的实行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动。

3.隋朝有一位大商人欲运送一批货物从余杭出发到长安,他所经水路应该是()。

A.江南河—通济渠—邗沟—黄河—广通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黄河—广通渠C.邗沟—江南河—通济渠—黄河—广通渠D.广通渠—黄河—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答案】B【解析】从公元605年起,隋炀帝征发民工开凿疏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隋朝商人从余杭经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可到洛阳,再由洛阳经黄河、广通渠即可到长安。

二、名词解释题1.律令格式答:律令格式是隋唐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

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

令是对国家典章制度的规定。

格是政府以诏敕形式颁布的各种禁令,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可看作对律补充和变通条例。

式是官府机构的办事章程。

律、令创始于秦,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隋并行,唐沿用而更加完备,四者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构成严密的统治制度和法典体系,为后世法律所本。

2.开皇之治答:开皇之治是指隋文帝开皇年间出现的繁荣安定的局面。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

1351年,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

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朝。

随后攻占元,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在中央,废除了和,提升职权,还分散兵权。

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

这两个机构合称“”,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5.明朝提倡。

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6.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个部分组成,称为。

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7.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甘薯、、花生和等。

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1随堂巩固案1.(荆州市中考)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朱元璋B.朱棣C.朱允文D.朱标2.(2015年福州市)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八股取士”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C.试题类型繁多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4.下列农作物传入我国的先后顺序是()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2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选择题1.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A.红巾军起义爆发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C.朱元璋建立明朝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3.(徐州市中考)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3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年)12.1复习笔记一、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唐朝灭亡以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五代历时54年(907~960年),先后更换了八姓十四帝。

(1)五代①后梁(907~923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

后梁建立后,朱全忠李克用争夺霸权,双方互有胜负。

923年,后唐军队进攻开封,后梁灭亡。

②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改元同光,建都洛阳,史称“后唐”。

李存勖骄恣荒淫、重敛急征,后死于兵变,养子李嗣源称帝,革除了李存勖的一些弊政,明宗死后,后唐被后晋所灭。

③后晋(936~947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甘当儿皇帝,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

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辽所灭。

④后汉(947~951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辽军北撤后,很快入主开封并建立政权,国号汉,刘知远是为汉高祖。

其子刘承祐继位后因猜忌前朝众将,被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所杀。

⑤后周(951~959年)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杀刘承祐后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发展生产、革除弊政。

954年,郭威死,其养子郭荣即位,是为周世宗柴荣。

他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禁灭佛教,严明军纪,增强了国力。

另外,又亲征南唐,收复失地,后被北宋取代。

(2)十国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并存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表12-1十国国家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灭亡时间灭亡原因吴杨行密902扬州937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吴国亡吴越钱镠907杭州978为北宋所灭荆南钱镠907江陵963为北宋所灭前蜀王建907成都925为后唐所灭闽王审知909福州945为南唐所灭南汉刘隐917广州971为北宋所灭楚马殷927长沙951为南唐所灭后蜀孟知祥934成都965为北宋所灭南唐徐知诰939金陵975为北宋所灭北汉刘崇951太原979为北宋所灭(3)军阀混战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斗争①人民的痛苦生活a.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十室九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

第7章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06~25年)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的主要赋税形式中,征收对象是儿童的是()。

A.算赋B.口赋C.田租D.更赋【答案】B【解析】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

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更赋始于秦代,汉初仍袭用此法规定,22岁~56岁的男子,都要服更赋。

田租又称田赋,出自《管子·幼官》:“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

2.下列选项中,不是由晁错提出的是()。

A.《削藩策》B.马复令C.《治安策》D.贵粟政策【答案】C【解析】C项,《治安策》是西汉文帝时期,由贾谊所上,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诸侯王尾大不掉,建议将诸侯国分成若干的小国,以削弱其力量,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A项,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

B项,马复令是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它是汉初鼓励民间养马的一种政策,也是由晁错提出的。

D项,针对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恢复,粮食供应一直紧张,经济形势很严峻,社会安定、边防巩固受到危及的形势,晁错又向朝廷上了《论贵粟疏》,这是“贵粟政策”的理论根据。

3.今天的新疆地区是在下列哪个朝代中正式归属中央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答案】B【解析】西汉宣帝时期始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为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统领西域诸国,推行朝廷政令,维持西域治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确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势力措施的是()。

A.推恩令B.左官律C.平准法D.附益法【答案】C【解析】平准法是集中管理各地运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的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其余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的措施。

5.汉代积极地经营西域地区,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都,其中不包括()。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2章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常举和()。

A.进士B.秀才C.明经D.制举【答案】D【解析】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2.()符合唐朝的两税法。

①使纳税“惟以财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②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③扩大了纳税面,使负担相对平均④遏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税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

3.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B.《华严经》C.《五经正义》D.《大藏经》【答案】A【解析】《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多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所诵持的经典。

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4.禅宗相传是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北魏末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其中南宗的创立者是()。

A.神秀B.慧能C.玄奘D.鉴真【答案】B【解析】慧能在宝林寺30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

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宗”与“北宗”相比较而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

由于惠能的弘法,“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并取代了“北宗”在禅宗中的主导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门下治学的门徒数以千计。

5.最早以立法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B.《养老律令》C.《大宝律令》D.《飞鸟净御原令》【答案】D【解析】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改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14 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 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 )。 A.《十七史商榷》 B.《廿二史札记》 C.《廿二史考异》 D.《文史通义》 【答案】D 【解析】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 历代正史作了系统的考索、整理、归纳,并称为乾嘉三大考史名著。同时期的章学诚的《文 史通义》未在其列。
6.下列说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战国时期新兴城市的兴起 B.五代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汉唐以来人头税被废除 【答案】B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兴盛,封建城市兴起;明朝江南一些城 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汉唐以来税制改革的特点就是逐渐取 消人头税,在雍正帝在位时,“摊丁入亩”正式取消人头税,废除人头税让农民的封建依附
11.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突出后果 是( )。
A.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B.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C.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 D.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意思是指地主和商人把赚来的钱又用于旧的投 资方式——够买土地,导致手工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9.明代宋濂在《銮坡集》中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最所切 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则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本强不能对。”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C 【解析】明代成华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大大变更,改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 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 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 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
10.1629 年太仓人( )联络江、浙诸省文人,提出复兴古学的口号,将全国 16 个文社合并而成复社。
A.张溥、张采
5 / 63
圣才电子书

B.沈一贯、方从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顾宪成、高攀龙
D.顾宪成、张溥
【答案】A
【解析】崇祯初年,魏忠贤被诛后,东林党人进入政府,逐渐放弃其改革主张。一部分 江南地主官僚继东林党而起,组织团体,主张改革。1629 年江苏太仓人张溥和张采等合并 了江南许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文社,建立“复社”。崇祯六年(1633 年)在苏州虎 丘举行成立大会。复社主要以讲学方式批评时政。
2 / 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 年),裁撤亲军 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5.朱元璋称帝前采用朱升的建议,以积蓄力量。该建议不包括( )。 A.高筑墙 B.广积粮 C.缓称王 D.灭邻邦 【答案】D 【解析】朱升向朱元璋提出的举世闻名的三句建议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A.监察法 B.廷推法 C.京推法 D.考成法 【答案】D 【解析】张居正上疏请行在内政方面提出著名的考成法,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 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最后明神宗批准了请求。 张居政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4.关于锦衣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越司法部门而由皇帝直接指挥 B.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务 C.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 D.表明明朝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镇压的加强 【答案】C 【解析】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
8.明前期的蒙古三部中没有( )。
A.兀良哈部
B.鞑靼部
C.瓦刺部
D.畏兀儿部
【答案】D
4 / 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明朝前期,蒙古分成三部:即居住在西辽河、老哈河一带的是兀良哈部;居住 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贝加尔湖以南的是鞑靼部;和居住在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 以南的准噶尔盆地的是瓦剌部。
2.下列著作中,不属于顾炎武的著作的是( )。 A.《天下郡国利病书》 B.《音学五书》 C.《经史问答》 D.《九经误字》 【答案】C
1 / 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经史问答》为清代全祖旺的作品。
3.张居正提出有名的( ),让吏部、兵部把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 出身、资格书于屏风上,严格考核其政绩、功过。
12.下列关于《大明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6 / 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制定于明太祖统治期间 B.内容增加了经济立法 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D.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答案】D 【解析】《大明律》中的“八议”,即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爵、议 宾,确定了皇族、贵戚、官绅的法律特权。这八种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须实封奏 闻,取自上裁。
3 / 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关系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风俗画是以某时代普遍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与商品经 济发展无直接关系。
7.关于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景德镇制瓷业规模在明清时不断扩大 B.景德镇在南宋时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C.唐三彩由黄、绿、红三种颜色组成 D.越州在唐代是著名的白瓷产地 【答案】A 【解析】明朝末年,景德镇的制瓷业,技术多有革新。如瓷器施釉法改进了,用吹釉法 代替蘸釉法,施釉更加均匀光泽。清代,江西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业的最大中心,制瓷技术 比明代更有进步,突出地表现在彩色瓷器的工艺水平大有提高。清代的青花、五彩、素三彩 和粉彩、珐琅彩等都很有名,其中尤以,粉彩和珐琅彩最称精美,驰名中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