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经济改革及发展的必然(一)

合集下载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市政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30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市政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30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市政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多选题】城市规划的特性有()A.权威性B.综合性C.科学性D.地方性E.政策性正确答案:ABCDE2.【问答题】简述城市市场管理的意义正确答案:(1) 有利于维护城市经济秩序。

(2 分)(2)有利于城市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分)(3)有利于保障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分)3.【单选题】英国记者霍华德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是()。

A.邻里单位理论B.卫星城理论C.中心地理论D.田园城市理论正确答案:D4.【多选题】下列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专业机构的有()A.市政委员会B.环境保护局C.交通局D.市容管理局E.园林绿化管理局正确答案:BCDE5.【多选题】下列对我国市政职能特征表述准确的有()A.行政主导的市政职能体系B.市场主导的市政职能体系C.单一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D.发展不均衡的市政职能体系E.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正确答案:ACDE6.【问答题】简述我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

正确答案: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1)第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都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都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

中国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长期指导着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第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与开发。

(3)第三,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综合开发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核心,产业转移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连接点。

7.【问答题】设计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1)首先,应注意市政绩效评估维度的选择。

市政绩效指标体系应在强调指标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地反映市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内容提要: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它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其实质就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潜力很大,进一步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如何看待并找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关键词: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水平现状城市化问题解决方案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

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深入理解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城市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何为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由农村向城镇和城市地带不断集中,是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尽管就城市本身的成因和发展看,它并非是工业化的结果,但就城市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与工业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灵魂,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同时它又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现代化标准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的十一条准则,其中一条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城市化亦称人口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社会过程,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社会过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化 率 由 14 9 9年的 1 . 上 升到 1 5 06 9 7年的 1 . , 54
城镇化 进程” “ , 坚持 大 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 ,
走 中 国 特 色 的 城 镇 化 道 路 ” 。
年均提 高 0 6个 百分 点 。此 后 , 起 大 落 , 徊 不 . 大 徘
建 国初 至 “ 五 ” 划 期 间 的 城 市 化 较 为 正 常 , 市 一 计 城
农 民进城 的步伐 。最后 ,O世 纪 9 2 0年代 中期 以来 , 中央制定 了一 系列推进城市 化的方针 政策 。比如开
始把城 市化发展作 为解决“ 农” 三 问题 的重要途径 和 国家重点发展 战略 , 出“ 面繁 荣农 村 经 济 , 提 全 加快
的增 长 极 , 其 是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的城 市 , 过 大 量 利 尤 通 用 外 资 和 国外 市 场 , 业 化 、 市 化 发 展 很 快 , 成 工 城 形
[ 中图分类号] F 2 1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 3 4 (0 8 1 一 O 1 —O 0 8 622 0) 1 OO 5
前 。
改 革 开放 以来 中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速 , 得 了 巨 取
大成就 , 出现 了不少 问题 , 而影响 中国经济社会 也 从
改革开放 以来 , 市化进 程 明显 加快 。城 镇人 城 口从 1 7 . 亿增 加到 5 7 . 7亿 ; 国城 市总数 由 1 3个 全 9
增 加 到 6 1 。小 城 镇 数 量 从 2 7 6个 1 3个 增 加 到 2 0 04
全面协调 可持续 发 展 。对 此 , 我们 有必 要 对 改革 开

《就业经济学》题库

《就业经济学》题库

试题: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试题: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B.员工C.政府D.社会
试题:技术进步对( B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B.非熟练工C.技工D.女工
试题: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ABE )。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E.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右移
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BD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E.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持续、稳步增长的历程。

下面将从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成就和挑战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国内私营企业发展。

同时,推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开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得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增长。

特别是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我国逐渐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此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调整政策,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例如,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和教育等领域的投入。

同时,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

这些措施使得我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发展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

例如,推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的城市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环境污染加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有望继续取得新的突破,但仍需面对多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出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

2013年度中南大学《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及答案解读

2013年度中南大学《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及答案解读

2013年度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010年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C )。

A.2%B.3%C.4%D.5%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确保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时间是(2.D )。

A.2012年B.2015年C.2018年D.2020年3. 2010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中,我国城乡居民实现了(3.B )。

A.男女平等B.同票同权C.差额选举D.公推公选4. 2010年3月以来,导致朝鲜和韩国关系紧张的事件是(4.D )。

A.朝鲜核试验B.韩美黄海军演C.半岛西部海域交火事件D. “天安”号事件5. 2010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的主题是(5.A )。

A.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B.亚洲寻求共赢C.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D.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6. 2010年4月27日,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6.B)。

A.同工同酬B.体面劳动C.自由择业D.按劳分配7. 参展本届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总数是(7.D)。

A.200个B.221个C. 242个D. 246个8.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所在建筑物的名称是(8.A )。

A.东方之冠B.鸟巢C.水立方D.中华世纪坛9. 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D )。

A. 6960万名B.7336.3万名C.7593.1万名D. 7799.5万名10. 被称为全面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的事件是(10.B )。

A.《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订B.《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C.《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D.《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的签订11. 2010年5月11日新当选的英国政府首相是保守党领袖(11.A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然而,要理解这一成就的背后,就必须回顾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本文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出发,探讨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成就。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以国家计划为核心,企业和机构由政府直接管理和控制。

城市规划、资源分配和决策权均由中央政府垄断,市场机制受限。

尽管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体制推动了中国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但也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创新不足等问题。

二、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逐渐推动市场经济改革。

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的一环。

首先,政府开始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私人企业的发展。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一系列措施逐步引入,包括改革所有制、激励机制和监管体制等。

再次,土地制度改革逐渐展开,使得土地的使用权能够流转和市场化交易。

最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渠道。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是决定性的。

政府要发挥好市场的配置作用,同时保持对市场的引导和监管,实现利益的平衡。

其次,科技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创新不仅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此外,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健全的市场机制也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市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城市规模和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

其次,城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再次,城市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复习题-城市管理学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复习题-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学17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揭开了城市革命性发展的序幕。

B18世纪欧洲的B揭开了城市革命性发展的序幕。

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要达到C。

A欧洲的工业革命揭开了城市革命性发展的序幕。

D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A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B联系渠道是我国市民利益表达一种最为传统的表达方式。

B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B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C是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C是市政体制运转的制度基础。

A是改革开放前中国设市的主要模式。

C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B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

B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以及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行为。

AC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D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B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C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D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ABC属于城市的人工环境。

A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C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B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D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A大都市政府,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D是最纯粹的“大都市模式”,具有直接的政治合法性、明确的财政自治和对一定功能地区行使多元权力。

ABCD实行强调控模式。

D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各个系统关联衔接的重要通道。

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中最直观的表征。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1. 引言城镇化进程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进程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探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2. 城镇化进程的定义与特点城镇化进程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包括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规模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主要指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大小,城镇化进程不仅体现在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城市人口占比的提高。

•城市功能的演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功能逐渐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转变,包括工业、商贸、服务等多个方面。

3.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3.1 经济发展方向城镇化进程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区域内外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逐渐进入城市,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城镇化进程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加强现代产业的发展。

•城市创新和创业:城镇化进程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更是资源、人才和创新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城市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建设,增加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区域一体化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是单一城市的发展,而是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向应注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引言*“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和政府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如何看待“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不少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观点。

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有的认为“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有的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有人进行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试验。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农村要素市场的研究,包括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等方面,着重分析要素市场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地位,尤其产权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其中土地制度被有些专家认为是“三农”新政的核心之变。

(2)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强调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保证,关注粮食部门比其他农业部门相对较多,提出除了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在于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3)关于农民的收入问题,有的主张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人口流动性等,有的认为农民负担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而是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谈判力量问题,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利益分配。

(4)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考虑更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口:失地农民、农民工。

(5)有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把握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的从加入WTO对区域农业经济、农业部门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研究。

(6)结合税费改革对公共产品供给(农村道路、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财政问题及乡镇债务危机等问题的研究。

(7)关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涉及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等。

(8)学者对重塑农村经济主体提出了建议,尤其强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中国城市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有些人认为应该走大中心城市的道路,因为更加集约;也有人认为大中型城市应该结合周边城市形成带状发展;还有人认为城镇化、就地工业化也是可以选择的方向。

●城市化进程基本规律城市化率沿着S 型曲线变动:城市人口超过30%,城市化进入加速期。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直到城市人口超过70%;城市化率沿S 型曲线变动城市化人口迁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农村进入城市、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大城市城区迁入大城市郊区和大都市圈形成。

●我国城市化是驶入快车道的列车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大体都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当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29%,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已超过60%。

可见,中国是在一个起点极低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化建设的。

改革开放前,由于工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及与城市化相关的政策、制度等原因,城市化进程起伏徘徊,直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仍低于18%。

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

从1978年到2000年,小城镇由2176个增加到20312个,城市数量由190个增加到663个,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93个,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0年城市化率达到36.09%。

有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城市化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出路现在,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有测算显示,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至少有1.5亿。

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农村劳动力及农产品的过剩使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日益强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企盼城市化提供出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城市化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城市化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城市化一直处于加速发展状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也变得更加活跃。

本文将从城市化现状和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城市化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3.9%。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了1990年的26.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沿海城市成为经济改革和开放的窗口。

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第二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率迅速提升。

199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9+1”大城市群战略,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迅速上升到了2010年的49.7%。

城市人口也从1.4亿增加到2.2亿,年均增长率为2.8%。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趋势。

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提出,城市发展新模式开始形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9.13亿,城镇化率达到63.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城市化趋势分析城市化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

未来,随着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将呈现以下趋势:1、城市群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城市聚集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群现象将日益普遍。

未来,我国的城市化趋势将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过程向以城市群为重点的区域发展。

城市群的形成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城市化水平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城市化现阶段侧重于城市数量,但未来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可能会减少,而城市化的质量和效益将更加重要。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我们认为, 从综合角度来看城市化 大体包括三个
层次 : , 其一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 口经济活动的转移 过程 ; 其二, 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是农村人 口 转变为 城镇人 口、 农业人 口转变为非农业人 口; 其三, 城
市化 的内容包 括社 会 生 产 方式 的转 化 、 活 方 式 生 的转化 、 价值 观念 的转化 等相互 联 系的 三个方 面 。
维普资讯
8 8
财经 问题研 究
20 06年第 3期
总第 2 8期 6
个单一性的范畴, 而是一个复合性范畴, 包括经济 意义、 社会 意义、 间意义 、 口学 意义等 内容 。 空 人
城市化的经济过程虽然不可分割 , 但从理念
上 来讲 可将 这 个连 续 的 过 程 划分 成 : 劳动 力从 农
究对 象 的城 市 地 理 学 在 分 析 城 市 化 的 动 力 机 制
了巨大推动力 。与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相联 系, 农业劳动力 的剩余则 日益明显和 突出, 如何采取
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剩余劳动 的转移 , 推进我国 人 口城市化进程 , 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下一步改革 及经济发展 目 的实现 , 标 关系到经济 与社会发展 系列项 目的预测和规划 。因此 , 有必要从经济 学角度对我国城市化经济学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
城市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必然结果 , 作
为经济增长和社会活 动的重要伴生物 和制约 因
素, 作为人 口发展变动的必然趋势 , 引起了世界众 多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 、 地理学家 、 口学家 的广 人
迁移去解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为城市化就是 认 人 口向城镇 集 中的过 程 。实 际上 , 城市 化 不 是 一
市化 自我修 正 机 制很 强 。

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摘要: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在资金方面存在短缺是一个事实,当务之急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建设,本文讨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告诉我们,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会越来越高。

但城市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可投入的资金非常短缺。

因此,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更能符合我国的国情。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隔离逐步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

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226个,城镇人口从17245万人增加到523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从17.92%上升到40.53%。

但是,由于中国是具有显著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低下到2003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为40.5%,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

这表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

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1979—2003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按此速度计算,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同等国家60%以。

1990上的水平,还需要20多年时间。

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1.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拉动农业结构调整(1)城镇化可以创造社会非农就业机会。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本身也是城镇的建设过程。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将带动城镇居民住房、道路、供电、通讯、供排水工程、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所有这些建设无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论我国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我国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流。 在此情况下, 我们应采取何种策略加快城市化进程, 探讨我国 城市
化发展中面临的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 图在这方面作些探讨和分析。 一、 城市化趋势分析及其面临的问魔 城市化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告诉我 们, 越发达的国家, 城市化水平越高。1980 年就有专家分析:到 2010 年, 全世界人口达 68 亿,其中城市人口将从 1980 年的 19 亿增加到 36 亿, 城市人口 约占60.6%。有些国家的城市人口 所占比例早就越过 了这个水平。 又据统计:人均产值在3800 美元以上的有34 个国家, 城 市人口占66%以上;人均达到2155 美元的有 43 个国家, 城市人口占 40%- 49%; 人均 700 美元的有 39 个国家, 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20%39% ;人均 340 美元的有 42 个国家,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在 19%以下。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前城镇人口处于20%- 39%。 目 但从人类社会发展 的角度看, 中国城镇水平继续提升的趋势会不断加强。目前存在的问
分散于农村, 结构松散, 布局混乱,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偏低, 长期外延 扩张, 国民经济的弦绷得过紧, 国民经济发展缺少新的增长点, 严重地
制约着国内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脱离。 这在计划经济时期表现为侧重考虑国 防安全而使大工业“ 进山”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为封闭的城市管理体制 , 通出来的工业“ 进村”造成“ 。 没有城市化的 工业” 同时并存 的局面。 农 村工业、 山区工业在改革之初, 得益于农村政策的宽松, 处于计划经济 体制的边沿, 因此获得迅猛发展。但是, 农村工业脱离城市, 失去了最
经济 纵横
[摘
要」 文 理 研究 角 分 我国 前 市 在 济 展中 临 主 题 指 出城市化水平 本 从 论 的 度 析 当 城 化 经 发 面 的 要问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惊人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探讨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首先,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处于严重的困境中。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面临着人口过多、资源贫乏、科技薄弱等多重挑战。

然而,毛泽东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50年至197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仅为4.4%。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总体状况堪忧。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引导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建立特别经济区等政策措施,中国逐渐打破了封闭状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双位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在该时期,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中国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中国的钢铁、煤炭、汽车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量国。

大量的工业品出口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各种高科技产业如电子、互联网等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流转和承包权。

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

与经济发展同时迅猛的是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过程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经济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

【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

【关键字】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和动力核心提示: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

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1年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

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

2011年,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加强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建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一、引言近年来,建设领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建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运输效率。

其次,要注重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应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水库、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强建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人口向城市集聚,提高城市化水平。

其次,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

同时,还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此外,还应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提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服务。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治理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包括生态公园、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建设工作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申论作文 发展的温度

申论作文 发展的温度

申论作文发展的温度暖暖的阳光透过蓝天洒在大地上,这是春天的温度;细雨轻抚着窗台,这是夏天的温度;丰收的稻谷摇曳生姿,这是秋天的温度;冬日的浓雾中人们寒冷中互相搀扶,这是冬天的温度。

不同季节的温度,映照出中国发展的温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的温度可谓炙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为亿万人民带来福祉。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在经济改革中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迸发力愈发强大,无论是建设高速公路、高铁还是城市轨道交通,都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温度。

然而,如何保持中国发展的温度,确保其持续健康而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必须均衡地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保,不仅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而且会带来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

因此,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取向,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此外,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温度。

社会治安的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持久推动力。

人民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关注民生,体现发展的温度。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祉。

中国应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促进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保持稳定而渐进的发展温度。

发展的温度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民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加强社会管理。

只有如此,中国才能在持久的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经济改革及发展的必然(一)引言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前进,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农业低效,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第三产业发展受到牵制等。

进入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逐渐转入低潮,增长速度减慢,出现通货紧缩,生产过剩,产品需求不足。

因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增长,解决产品过剩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众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而新世纪初,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应以何种姿态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农业、农村、农产品问题倍受关注。

在以上的背景条件下,与之相关的中国城市化问题成为中国学术论坛的焦点。

本人亦将在此对其进行一番初浅的探讨。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也空前发展和壮大。

改革前,我国有设市城市193座,至今已增加到668座,建制镇从2173座增加到19216座。

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98年的30.4%。

虽然我国城市、城镇发展很快,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是滞后的,表现如下:(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

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亚洲城市化与工业的相关计量模型计算,1998年中国工业化率为22.6%,城市化率应为42.5%,而实际上只有30%左右,滞后达10多个百分点,明显落后于工业化程①。

(二)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

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加,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860美元,三大产业人口的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1998年我国第二、三产业人口达50.4%。

按照国际统计经验,我国城市化水平应达44%左右,大大高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状况②。

(三)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以每年0.65个百分点快速发展,但由于此前没受到重视,特别是"文革"期间,中国城市发展处于“低潮”,每年只增加0.1~0.2个百分点,几乎停滞。

因此,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世界平均水平已达到45%,发达国家为70%~80%,发展中国家也有55%~60%左右,低收入国家平均28%。

以此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跟低收入国家相近,与世界平均值相差10多个百分点③。

二、我国城市化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造成乡村农民的商品化消费水平低,形成“大中国、小市场”的局面。

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大量滞留在农村,人们收入水平低,购买力弱。

建国初期,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体制,我国农村市场份额快速下降,再加上传统的自给自足,商品化消费水平非常低,60年代中期农村市场开始有所恢复,但仍然与城市市场有很大的差距,长期在40%左右徘徊。

80年代农村改革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市场份额开始大幅提高,曾经一度超出城市的份额,因为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最大。

进入90年代,农民收入增加减慢,特别是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农民收入大幅降低,致使农村市场份额减少至改革前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导致很难“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

(二)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

到1999年中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0.1%和69.9%,而同期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余额却分别占总量的大约80%和20%,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扩大。

有关研究认为城乡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

农村集体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的比例也偏低。

(三)造成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

现代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依托和最佳载体,我国城市化滞后,现代城市发展不足,则国民经济缺乏这一重要依托和载体,导致国民经济大量分散于农村,结构松散,布局混乱,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低,粗放化增长,国民经济缺乏新的投资热点和消费热点,严重地制约国内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市场上已出现产品相对过剩的状况,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是农村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降,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广大农村,市场潜力虽大,但得不到释放。

这些要归根于城市化水平太低,造成农村的农产品商品化率无法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和积累能力弱,大大地限制了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科技地推广、运用,阻碍了农田水利和土地改良等农业基础的发展,农业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小,导致农业生产十分脆弱,农村经济发展困难。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少,对商品的消化吸收能力十分有限,造成农民农产品销售难,进而城市加工业产品也滞销,原因是农村人口买不起,城市人口又出现购买饱和。

于是产生社会需求不足、产品过剩。

可以这么说,城市化水平低是造成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

(四)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代城市是大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城市立足,它们才能得到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我国低度的城市化和相对高度的工业化导致城市第三产业发育不良。

1997年第三产业人数仅占社会就业人数的26.4%,大大低于1996年的印尼的37.89%,韩国的55.94%和墨西哥的55.06%,按最低标准来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低11.49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损失了7797万个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不发达,极大地削弱了中国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

(五)城市化滞后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难。

城市化滞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狭窄,只能向乡镇企业转移,而在短缺经济时代风光一时的乡镇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目前也面临危机。

近年乡镇企业吸纳能力明显减弱,据统计,1984年~1988年,乡镇企业年均吸收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年~1997年每年吸收仅260万人,呈明显下降趋势,1984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占用固定资产原值1444元、净值1119元,而到1994年则相应变5503元和4324元。

这些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会较大幅度下降。

从以上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制约经济增长和限制产业发展,增加农村人口收入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方面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而加快城市化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布局,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还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意义作用十分巨大。

假设我国能实现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45%的目标,其宏观效应(见附表)。

未来十五年城市化预想目标实现的宏观效应(2015年达到45%)资料来源:《国家计发委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思路提纲》(内部资料〕从表可以看出,提高城市化水平能解决诸多现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我国今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中国城市化水平为什么会滞后?只有通过对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找到今后推进城市化要解决或要避免的问题。

更快、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

我认为其原因有三方面。

(一)受“城乡隔绝”的政策制约。

首先,在建国初期,我国就明文规定不准许农村人口随便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1957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

农业社和农村中的机关、团体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

”甚至规定“招用临时工必须尽量在当地城市招用,不足的时候,才可以从农村中招用。

”这样一来,农村人口即使进城也找不到工作,严重限制了农村人口往城市的流动。

其次,粮油供应制度使得农村人口无法在城市获得生活必需品。

1953年以后,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中国开始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

这一制度原则上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人口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村人口的粮油供应。

1953年1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其中规定:“城市、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以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薄购买。

”其后又实行粮票购买口粮。

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管理,不准私自经营粮食,上述规定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粮食的可能性。

第三,户籍制度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别。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6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作出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驻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以上国家从工作、粮食、户口三方面严格限制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农村人口牢牢地束缚在农村。

不利于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不利于人口和要素集聚效应的发挥,人为地抑制了中国城市化。

自50年代到80年代前期,中国城市化进展缓慢,我国城市在数量上出现减少,其中小城市由建国初期115个减少到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到2900个。

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粮油供应早已实现市场化,户籍制度尽管有所松动,但没有完全放开,仍在控制着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入,并造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福利、保险等方面十分明显的待遇差别。

今后尚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传统观念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增长有三个基本源泉: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净城市人口移民的增加和城市边界的扩大。

在中国城市化问题上,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和城市结构功能合理化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片面夸大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问题,试图跨越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这一阶段,直接通过发展小城镇和"建设新农村"而实现城市化与现代化。

于是出现一系列严格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发展的缓慢,还出现一些不利于城市化的观念及观点。

如强调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结果乡镇企业满地开花,布局分散,在短缺经济时代由于产品需求大,乡镇企业确实红火一段时间。

然而进入90年代逐渐向买方市场挺进,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带来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因为规模实力弱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如今能坚持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由于强调“离土不离乡”、不进城,故而乡镇企业在技术、管理、信息上跟不上时代步伐,很难形成大的乡镇企业集团,这既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