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第三章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第三章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eb5f1261a37f111f0855b7c.png)
2.3 材料或器械影响血液相容性的可能 因素
影响血液凝固(血栓形成)有三大要素: 血液化学、血液接触的表面、血液流 动形式。
因此材料或器械影响血液相容性的可能 因素有:
1) 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本体和 表面特性 2)材料或器械的外形与尺寸
1)材料性能的影响
➢ 本体性能的影响: Ni引起癌变,碳素材料抗血栓性能好,聚氨酯抗凝
吸附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 维蛋白原等); ➢溶血、白细胞减少等细胞水平的反映; ➢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活等血浆蛋白水平 反映; ➢免疫成分的改变、补体的激活以及血小板 受体的释放等分子水平的反映。
• 适宜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应不损伤血液成分 和功能。
2)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过程:
材料与血液接触后的相互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
B.材料反应
1. 物理机制的反应 a. 摩擦磨损 b.疲劳损伤 c.应力腐蚀引起断裂 d.腐蚀 e.降解及分解
2. 生理反应 a.吸收组织物质 b.酶的降解 c. 钙化
金属植入物表面分子水平的反应
第二节 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bloodcompatibility
2.1 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 1)生物材料可能引起的血液的变化: ➢生物材料的界面现象(在材料的表面首先
血性较好。
➢ 表面性能的影响: 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织构、多孔性。
材料表面越粗糙,暴露在血液上的面积越大,凝血 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如果在0,1~2 UM的范围内 存在不均匀结构,可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能
表面成分:例如表面涂覆碳素材料可抗血栓
血管支架表面改性薄膜
无机惰性薄膜提高支架的抗血栓性能 贵 金 属 涂 层 碳 化 物 涂 层 类金刚石薄膜
Uncoated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3e285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也越来越重视。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是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就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进行讨论,以期对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生物医学材料与人体组织或生物环境相接触,因此,其生物学评价很重要。
生物学评价包括生物相容性、生物机能、生物适应性、生物转化性等。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医学材料与宿主组织或生物环境相容性的能力。
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要考虑其材料特性、植入部位、患者情况等因素。
评价因素有组织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细胞毒性、免疫学反应等。
生物机能是指生物医学材料对宿主组织生物机能的影响。
评价因素有材料的抗菌性、生物降解性、生长因子诱导、骨成分缺陷修复等。
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医学材料与宿主组织或生物环境相适应性的能力。
评价因素有细胞外基质组织修复、细胞定植能力、骨形态、细胞增殖、宿主组织再生等。
生物转化性是指生物医学材料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评价因素有分泌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生物菌群、代谢作用、降解代谢产物等。
以上四个方面对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是全方位的。
临床使用的生物医学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生物学评价,并应用于特定植入部位,以确保其与宿主组织的相容性和安全性。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评估生物医学材料应用于人体内,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
评估分为预临床评价和临床评价两个阶段。
预临床评价主要是对生物医学材料进行无菌检测、毒理学评估、生物学评价和成份分析。
为了评估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性评估模型,包括评估策略的制定、相关指标的选择、评估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建立等。
评估结果应反映生物医学材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后果等。
临床评价是指在人体内对生物医学材料进行实际临床应用和评估。
它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立可靠的安全性评估标准和诊疗方案,以确保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20ea2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a.png)
2、临床评价:通过临床试验观察生物医用材料在人体内的实际应用效果, 直接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3、患者评价:在长期临床观察中收集患者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反馈意见,了 解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评价
根据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 常见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应用广泛,如聚乙烯醇、聚 乳酸等。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通常需要通过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等实验进行评 价。一些高分子材料在与人体组织长期接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因 此需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骨科、牙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不锈钢、 钛合金等。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般较好,但仍需要一些潜在的问题,如金属 离子释放导致的毒性效应、免疫反应等。因此,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通常 包括细胞毒性、溶血率、炎症反应等指标。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01 引言
目录
02
生物相容标
04 评价方法
05
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 生物相容性评价
06 结论
引言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种用于诊断、治疗和修复人体损伤的新型材料。在过去的 几十年里,这些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保健提供了 许多新的机会。然而,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次演示将探讨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不同生物医 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医用材料在人体内的适应性,以及与人体组织、血液等 相互作用的性能。生物相容性评价对于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降低人体对材料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其次,生物相容性评价有助于拓展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 外科手术、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等领域。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性能评价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性能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1cfe6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6.png)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性能评价1. 引言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性能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生物体接触时对其无毒、无刺激、无过敏等不良反应的能力。
合适的生物相容性对于材料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性能评价的相关内容。
2. 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评价是研究材料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体外和体内评价。
体外评价是通过离体试验测试材料与生物体外界面的相容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毒性测试、溶出测试和材料表面性质分析等。
细胞毒性测试主要通过培养人类细胞或动物细胞与材料接触,观察细胞的存活情况来评价材料对细胞的毒性。
溶出测试则是通过将材料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测定溶出液对生物体的影响。
表面性质分析可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评估材料表面性质,了解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体内评价是通过将材料植入活体动物体内,观察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体内评价可以分为急性毒性测试和亚慢性/慢性毒性测试两个阶段。
急性毒性测试是在材料植入后的短期内观察其对生物体的反应,如炎症反应、组织坏死等。
亚慢性/慢性毒性测试则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材料对生物体的长期影响,如组织修复、材料降解等。
通过体内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材料在生物体内的性能和相容性。
3. 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指标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物材料的免疫相容性、炎症反应、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等。
免疫相容性是指材料是否会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
对于植入性材料来说,免疫抗应激性能够更好地降低材料的排异反应。
炎症反应是材料与宿主组织交互作用的一种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局部红肿、渗出等症状评价。
血液相容性是指材料在血液中的相容性,如对血小板的聚集、凝血等影响。
组织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如材料的粗糙度、刚度等。
4. 材料性能评价除了生物相容性之外,材料的性能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6bcf11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3.png)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药品和医疗器械来维护身体健康。
然而,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和生物相容性有关。
那么,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学评价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生物相容性,是指医疗器械与生物体接触时其表现出的对组织和器官无毒、无副作用、无排异反应的性质。
具体而言,它包含了各种生物材料(如生物替代材料、缝合线、药品等)与生物体发生的相互作用方面。
可以说,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之一。
生物学评价则是指对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进行研究和评估,以便为如何正确使用和选择材料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生物学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体外试验体外试验是通过形态学、化学、物理性质、成分等方面的测试,来初步评估生物兼容性。
比如,对新生产的石英制品、不锈钢制品进行进行表面光洁度、硬度、耐腐蚀性等测试,以便确定其是否可以适用于人体组织。
二、体内试验体内试验是通过动物实验、细胞培养试验等方式评估植入材料对人体兼容性的影响。
事实上,对于一些需要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体内试验是至关重要的。
三、毒理学和安全性研究毒理学和安全性研究是对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进行评估,以证明病人的安全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毒性并不仅仅包括了毒素对人体的直接影响,也包括了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
总体而言,正确理解生物相容性和进行生物学评价,对于保护病人健康和安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与规范,为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病人用药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34eb9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8.png)
第一节:生物相容性的根本概念 第二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第三节: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第四节:生物学评价
学习材料
1
第三节 生物学评价 1.序言
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 生物学评价流程 生物学评价原则
生物学评价工程分类 生物评价试验特点
学习材料
2
1. 序言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就是生物平安性评价。
学习材料
12
5、 生物学评价工程分类
不同用途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生物 学评价工程的内容和水平都不相同。具体如 下:
按接触部位:
血液〕;
有体表和体内组织〔骨骼、牙、
按接触方法: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接触时间分为:
短期接触时间:<24h,
短中期接触: 24h至30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期接学习材触料 : >30日;
学习材料
8
我国生物学评价标准与国际标准的 不同
• 将热原试验列为根本评价的生物学评价试 验;
• 将溶血试验列为一项生物学评价试验;
• 将亚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列入补充评 价局部。
学习材料
9
3、生物学评价流程
1〕与已上市产品比照、 2〕确定材料分类、 3〕生物学实验工程选择:依据分类,按要求
选择要进行的实验工程。
生物医用材料的平安性评价内容: 从广义上讲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学性能 临床研究。 从狭义上讲是指生物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评价。
评价生物相容性应从微观至宏观、从局部至整体、 从静态至动态等反响过程的规律和结果进行综合 性评价。
学习材料
3
➢生物材料产品正式投产的全过程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4955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a.png)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生物医用材料是指可以应用于人体内的材料,例如人工关节、生物支架、医用植入材料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生物学评价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是评估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准确地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毒性和应答性。
一、生物学评价标准1. 细胞培养试验细胞培养试验是评估生物医用材料对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通过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形态和代谢活性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毒性反应。
2. 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是评估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和反应。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和猪等。
通过植入材料后观察动物的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可以全面评估材料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体外毒性试验体外毒性试验是评估生物医用材料对细胞和组织毒性的影响。
常用的试验包括溶菌圈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和血凝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及早发现材料的潜在毒性风险,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二、试验方法1. 材料表面形貌观察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结晶度和微观结构,为后续的生物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2. 细胞培养试验通过将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接触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凋亡情况,可以评估材料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而判断其生物相容性和毒性反应。
3. 动物植入试验将生物医用材料植入动物体内,观察材料对组织的影响和动物的生物学应答,可以全面评估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等指标。
4. 体外毒性试验通过体外毒性试验,包括溶菌圈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和血凝试验等,可以快速评估生物医用材料的潜在毒性风险,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是确保材料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细胞培养试验、动物试验和体外毒性试验等多种评价手段,可以全面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毒性和应答性。
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5899f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是材料科学和医学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
医学上广泛使用的各种医用材料,如人造心脏瓣膜、松质植入物、腹膜透析器等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确保其能够完全适应人体内环境,充分发挥其治疗和诊断作用,避免任何对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
1. 生物相容性的定义和评价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生物组织、细胞或器官等接触时,对人体发生的影响,包括引起炎症、产生免疫反应和可逆性损伤等。
生物相容性评价主要包括生物学实验、化学分析、组织学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等方法。
1.1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通常采用细胞培养、动物试验和体外模拟实验等方法。
细胞培养实验可以评价材料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确定细胞毒性、细胞因子产生等指标。
动物试验可以评价材料对动物体内组织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免疫生物学、病理学、肿瘤生物学等方面。
体外模拟实验可以评价材料在人体内的生物行为和相容性,包括生物降解、吸附、释放等指标。
1.2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可以评价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表面形貌和材料组成,通过分析材料与生物组织、细胞等接触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预测材料在人体内的相容性。
1.3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可以评价材料与细胞和组织等接触后的形态学特征和变化,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活检和形态学评价等方面,这些检查结果能够判断材料在人体内的相容性。
1.4影像学观察影像学观察可以评价材料与人体组织、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CT、MRI、PET/CT等影像学手段,通过图像分析预测材料在人体内的相容性和安全性。
2.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和评价医用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指材料在人体内应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包括副作用、毒性和过敏反应等。
安全性评价主要采用生命体征监测、药代动力学检测、临床研究、临床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
2.1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可以检测材料对人体生命体征的影响,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方面。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3篇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83800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a.png)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生物相容性指的是医学上使用的材料对人体组织的影响,也称为生物匹配性。
在体内接触或植入材料时,该材料会和周围组织产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就是生物相容性。
生物学评价是对植入材料的生物毒理学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毒性评价:评估植入材料产生的毒性对细胞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2. 炎症评价:评估植入材料对炎症细胞的影响,包括白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等。
3. 免疫学评价:评估植入材料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4. 血液学评价:评估植入材料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包括血小板凝聚、红细胞溶解等。
5. 生物降解评价:评估植入材料在体内是否会降解,降解产物是否对机体产生影响。
6. 功能评价:评估植入材料对特定功能的影响,如人工关节的运动性、人造心脏瓣膜的开关性等。
合格的植入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结果,并能够达到适当的临床应用标准。
因此,在发展新植入材料时,必须进行全面的生物学评价,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临床疗效。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在医学界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材料本身的质量,也与患者的康复息息相关。
医学专家们必须加强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的影响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直接关系到植入材料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效果,对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生物相容性影响着植入材料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表面性质,与材料的降解和再生等方面紧密相关。
影响因素包括化学成分、表面形态、亲疏水性质、电荷、纹理等等。
生物学评价则关系到植入材料的毒性、过敏性、免疫性、炎症性和血液学性等方面,这些评价结果对于植入材料的疗效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评价结果还提供了材料开发、临床实验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材料更好地被应用于临床。
总的来说,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20d06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e.png)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一、生物相容性的定义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体和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其结果为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学功能和对材料的稳定性。
可以评估材料与人体或动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引起的免疫反应、毒性反应、植入相关感染以及其他副作用。
二、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常见的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评价:(1)体外评价体外评价是评价材料与细胞、组织或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涉及动物实验的情况下获取初始信息。
体外测试可以通过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增殖测试、酶活性测试、细胞黏附测试等方法来检测材料的亲和性和其影响。
(2)体内评价体内评价是评价材料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体内测试可以通过近期的体内检测和长期的体内测试来确定材料的相容性。
体内测试包括亚急性毒性测试、急性毒性测试、皮下注射试验、补体测试、蛋白质吸附测试等方法。
(3)临床试验评价临床试验评价是通过严密的临床研究来检测材料对生物体的影响和相容性的评价方法。
临床试验评价包括先进和在市场上的医疗器材,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用于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生物相容性的标准目前,许多国际和国内标准都对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规定。
例如欧盟制定了ISO 10993,美国FDA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指南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制定了关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审评指南和规范,用于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其中,和材料相关的要素包括产品的设计、成分、存在的缺陷及其毒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等。
四、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性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应用的基本要求,是血液透析器、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和生物组织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础。
未经生物相容测试的医疗器械或植入物将会导致生物体的免疫反应、毒性反应、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发生,因此成为极度重要的评估因素。
缺少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测试可能导致器械或生物组织的不良反应及使用风险,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威胁。
五、生物学评价的内容生物学评价包括功能测试、形态学测试和生物化学测试三个方面。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70cd6b87c24028905fc343.png)
生物医用材料与肿瘤
诱发肿瘤的可能因素: 与植入材料的外形有明显的相关性; 与植入材料的埋植方法有关; 与植入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被致癌物污染的材料或生物老化时能释放致癌物
组织相容性的两个问题: ✓ 生物医用材料与炎症; ✓ 生物医用材料与肿瘤。
血液相容性的两个问题: ✓ 生物医用材料与血小板; ✓ 生物医用材料与补体系统。
生物医用材料与炎症
非感染性炎症: ✓ 由于植入物中微量小分子物质渗出,
刺激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
感染性炎症: ✓ 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用装置植入人体内
后,由于植入物灭菌不彻底或植入被 污染的无菌材料而引起的并发症。
造成细菌性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植入手术过程中对皮肤或组织造成损伤, 给微生物提供侵入体内组织的机会;
植入生产过程中已被细菌污染的材料和制 品或无菌材料已被污染;
植入材料能抑制体内的抗炎防御系统的反 应性,增加了局部组织易感染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97年 以10993 编号发布了17 个相关标准 。
我国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成功将ISO10993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 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与补体系统
补体是血液中的一群蛋白质,在机体抵御 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补体活化:补体各成分按一定顺序呈链锁 的酶促反应。
补体系统激活的两条途径: 经典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替代途径)。
补体激活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C3a、C5a被称为过敏素,可引起患者过敏症状 在透析时观察到患者有血氧下降或低血压现象 C3b将引起白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通过释放血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ce1d0a34b35eefdc8d333b3.png)
存活 分泌
轻炎症
黏附 无致畸性 无遗传毒性
细胞/组织相容性 增殖 无致敏性 无生殖毒性
生
物
分化 无致癌性
相
容
抗血栓 血液学:溶血
性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 补体系统
血小板
分子生物相容性: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相容性
引起生物体反应的因素:
1、材料中残留的毒性低分子物质 2、材料及其制品在灭菌过程中吸附了化学毒剂和高温引
生物材料相关炎症的产生是炎症细胞,炎症因子,补体以及 酶,氧自由基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 约促进,构成了一个庞大炎症调节网络系统。炎症反应及其 效应物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综合征,包括感染、材料降解、血 栓形成等。
材料表面的微结构、化学和介电等性质都直接影响炎症细胞 对材料的反应。
植入材料与免疫反应
物 医
凝血系统的激活
血液反应
纤溶系统的激活 溶血反应
用
急性白血球减少
材
细胞因子反应及蛋白粘附等
料 与 生
生物反应
免疫反应
补体系统激活 体液性免疫(抗原- 抗体反应) 细胞性免疫(免疫细胞的激活)
………..
物
炎症反应
体
细胞黏附
间
组织反应 细胞增殖(异常分化)
的 相 互 作
材料反应
形成伪内膜 细胞质转移
材料与宿主产生相互作用:生物化学 生物力学 生物电学
生物相容性分类:
➢ 细胞相容性, cellular compatibility, cyto-
➢ 组织相容性, tissue compatibility
➢ 血液相容性, blood compatibility, hemo-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9c17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生物相容性指的是两种或多种生物体之间存在良好的相互适应性和相互关系,能够和谐共生或互利共生的能力。
生物学评价则是对生物体或生物群体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评价。
本文将分别从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生物相容性是生物体之间相互适应的能力。
在自然界中,生物相容性是生物体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物体通过与其他生物体的相互适应,能够在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获取所需的营养资源。
生物相容性通过遗传、行为和生理适应等方式实现。
生物相容性主要可以分为生理相容性和生态相容性两个方面。
生理相容性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等方面的适应性。
例如,大麦和小麦属于同一种植物家族,它们之间的生理相容性非常高,可以杂交育种,产生更具适应性和产量的新品种。
生态相容性则是指生物体在环境适应、生态关系和共生共利等方面的适应性。
例如,马和牛是草食性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起到相似的生态作用。
它们之间的生态相容性非常高,可以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和谐共生。
生物学评价是对生物体或生物群体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生物学评价可以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观察和实验来进行。
形态学评价是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器官形态和外部特征等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生理学评价则是对生物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和免疫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评价。
生态学评价是对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生态关系和环境适应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评价。
生物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并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依据。
通过生物学评价,我们可以评估植物的耐旱能力、抗病虫害能力和生长发育速度等,为农业生产和植物育种提供指导。
同时,生物学评价还可以评估动物的肉质品质、生长速度和抗疾病能力等,为养殖业和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生物学评价还可以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d2770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a.png)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问题。
生物医学材料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人工心脏瓣膜、关节置换、植入式医疗器械等等。
因此,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对于材料的选择、研制和应用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指的是生物医学材料与人体组织之间的适应性。
生物医学材料即便是在长时间内与人体接触,也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影响,像异物一般被排除出体内,这种材料被称为生物相容性优良的材料。
反之,如果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差,可能导致人体产生排异反应,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是指生物医学材料对人体安全的性质。
这里的安全性对应的是生物医学材料在人体中的不良反应和损害的性质。
从材料源头到材料的应用过程,如生产、贮存、加工、应用过程以及废弃处理等环节都将会影响到材料的安全性。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安全性评价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是为了评估人工材料与人体的匹配程度、补充人体自身的功能、将有机材料和生物组织融合起来达到本来的功能,并且评价与监管不同种类的医疗工具和使用不同种类医用设备的安全性。
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评价是衡量生物医学材料对人体的适应性的方法。
生物相容性评价主要包括细胞毒性测试、致敏性测试、植入试验等几个方面的评估。
这些测试可以评价材料如何与人体组织交互、是否有组织反应、材料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等。
2、生化和理化合成生化和理化合成是评估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的方法。
合成配方、热稳定性、材料与溶液或气体的作用、放射光的反应等都是评价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化学性质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3、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估生物医学材料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方法。
这种评估方法是将生物医学材料应用于人体实验病人身上,通过对病人临床数据的长期监控和对病人病情、术后感觉等的追踪观察,以说明材料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c5ed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1.png)
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生物医学材料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类特殊材料,其性能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机械性能等方面介绍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首先,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生物相容性评价要求测试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情况,确保该材料对机体不会引发明显的毒性、刺激或免疫反应。
常用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包括细胞毒性测试、皮肤刺激性测试、皮下接触试验等。
细胞毒性测试通过将材料暴露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与存活情况,评估材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皮肤刺激性测试通过将材料接触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情况。
皮下接触试验通过将材料或其提取物注射到动物的皮下组织中,观察组织的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浸润等情况。
其次,生物降解性是对生物医学材料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物降解性测试旨在评估材料在生物体内的降解速度与降解产物是否对生物体造成不良影响。
常用的生物降解性测试方法包括体外模拟生物液体测试、体外模拟酶解测试、体外紫外辐射诱导降解测试等。
体外模拟生物液体测试将材料置于模拟生物体内的液体环境中,以模拟生物体内的降解过程。
体外模拟酶解测试通过将材料暴露在含有特定酶的溶液中,模拟生物体内酶解的降解过程。
体外紫外辐射诱导降解测试则通过暴露材料于紫外辐射下,观察材料的降解情况。
此外,机械性能是评价生物医学材料是否适用于医学应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机械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强度、刚度、韧性等方面的性能评价。
常用的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弯曲测试等。
拉伸测试通过施加拉力来评估材料的张力承载能力,评估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压缩测试通过施加压缩力来评估材料的抗压性能,以了解其在压力下的挤压能力。
弯曲测试通过施加扭曲力来评估材料的韧性与弯曲能力,以模拟其在应用中的挠曲情况。
除了上述提及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外,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表面性能评价、生物活性评价等。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625e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7.png)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生物学反应以及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
评价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确保其在体内使用时安全有效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
生物相容性可以从物理性能、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反应三个方面来评价。
1.物理性能:生物医用材料应具有与生物体组织相似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抗张强度、硬度等。
此外,材料的表面形态、孔隙率、渗透性等也会影响生物体对材料的相容性。
2.化学性质:生物医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和表面活性会直接影响其对生物体的相容性。
例如,金属材料的腐蚀性、骨水泥的溶解性以及聚合物材料的降解速率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生物学反应: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反应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骨组织生长等。
炎症反应是生物体对外来材料的主要生理反应,细胞黏附和增殖则是体内细胞在材料表面定植和生长的表现,最终导致材料与组织逐渐融合。
1.体外评价是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细胞和生物体外液体接触实验,模拟材料与体液、细胞等相互作用的过程。
常用的体外评价方法有表面接触角测定、材料溶解性测定、细胞生长实验、细胞黏附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评价材料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2.体内评价是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材料植入实验,观察其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
常用的体内评价方法有植入模型实验、切片观察和生物学指标测定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效应。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且不同材料对不同组织的相容性也有差异。
因此,评价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然而,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才能确保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使用时能够安全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医学材料设计与性能评价
![生物医学材料设计与性能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d46c7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4.png)
生物医学材料设计与性能评价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与性能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生物医学材料是用于替代、修复和改善人体组织功能的材料,其设计和性能评价直接关系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原则以及常用的性能评价方法。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原则1. 生物相容性:生物医学材料在体内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能与周围组织相容,不会引起明显的异物反应或排斥反应。
因此,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应该尽量接近人体组织,例如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材料,同时其降解产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
2. 机械性能:生物医学材料在体内要能承受相应的力学环境和应力,如骨折修复中的骨板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
同时,材料的弹性模量和韧性也要考虑,以适应人体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
3. 表面性能:生物医学材料的表面性能对其和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人工心脏瓣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和抗血栓性能,以避免血栓的形成和植入部位的感染。
4. 透气性和渗透性:生物医学材料在与人体组织接触时,透气性和渗透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人工皮肤材料应具有适当的透气性,以促进组织的呼吸。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1. 组织相容性评价:组织相容性评价是生物医学材料设计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评估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细胞附着性实验、组织切片观察及动物模型实验等。
2. 机械性能评价:机械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材料的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
3. 表面性能评价:表面性能评价主要关注材料与生物体液或血液的界面反应。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水接触角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红细胞接触性测试等。
4. 透气性和渗透性评价:透气性和渗透性评价主要通过测量材料的气体渗透性或液体渗透性来评估材料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性能。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2b8d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c.png)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1. 概述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生物医用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全面的生物学评价。
本文将就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展开探讨。
2. 生物学评价标准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学评价标准是指针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和要求。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帮助评估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物体内的相容性、生物相互作用以及潜在的毒性影响,从而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生物学评价标准的内容生物学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细胞相容性、生物相互作用、生物降解性和毒理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细胞相容性评价主要关注材料与生物体细胞的相互作用情况,生物相互作用评价则关注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和反应,生物降解性评价主要考察材料在生物体内的降解情况,毒理学评价则关注材料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影响。
4. 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针对生物学评价标准,科研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组织相容性实验、动物实验等。
在选择试验方法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应用环境以及临床需求,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个人观点和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生物学评价时,需要全面考虑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并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应加强对生物学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6.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讨论,相信读者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来,随着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支持。
至此,我们对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为您对该主题的深入理解提供帮助。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可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包括治疗、修复、替换或增强组织或器官的材料。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1)精选全文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1)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874e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e.png)
目录
人体生理环境 生物相容性 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反应 宿主反应 病理学反应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2.1 人体生理环境
• 生物学环境:处于生物系统中的生物医用材料周围的情况或条件,其 中包括体液、有机大分子、酶、自由基、细胞等多种因素。
• 成人60%为体液,2/3于细胞内,1/3为细胞外液,外液1/5在血管内, 4/5在血管外
• 金属在腐蚀时发生阳极溶解反应,阳极金属溶解越多,失 去的电子数越多,则由阳极输出的电量也越大。
• 缝隙腐蚀和点蚀是两种最重要的腐蚀形式。
➢ 缝隙腐蚀常发生在螺栓板材装配结构的接合间隙内。腐蚀 痕迹大多在板上的孔洞处。缝隙腐蚀偶尔也发生栓与板接 合的部分。
• 在板与螺栓之间也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常使 螺栓与板的接触区域变色,留下像“烧焦”或“熏黑”的 痕迹。
➢ 材料表面带有负电荷,会引起某种蛋白质的吸附形成钝化 层,材料对血液的毒性减小,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血液 相容性。
2.4 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反应
医疗器械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植入体对于宿主的影响以及 宿主对于植入体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大部分的变化对生 物体都有不利的影响。
图2-1 几种植入材料表面在生物材料环境下常见的变化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内,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因 此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至身体的低垂部分。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内,也 不能抽出组织液。组织液凝胶的基质是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细丝。组织液中 有极小一部分呈液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组 织液中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质.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
1)生理腐蚀
生理环境对材料的化学侵蚀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材料与肿瘤
植入物致瘤是材料应用面临的引人注目的问题,尽管致瘤现 象很少见;
植入物致瘤还存在较多争议:如有研究表明用于整形外科常 用的硅树脂对乳腺癌有抑制作用,但产生肺癌的几率却有轻 度升高;
植入物导致肉瘤的比较多,引发癌症报道还仅限于上皮管道 器官内腔的移植物;
植入物致瘤的潜伏期一般较长,25%的在15年后才会被发 现,50%以上的要经历25年才能发现
III
Plt------------------ PF3 IIa
X
Xa
Xa
V——————————————Va
Ca2+
Ca2+
凝血酶原(II)
PF3 磷脂
XIII
凝血酶(IIa)
XI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
参加因子: 所需时间:
VIII、IX、XI、XII 3~8min
V、X、 II、I Ca2+、PF3、磷脂
机械相互作用
医 摩擦、冲击、曲挠 生
用 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物
材 溶出、吸附、浸透 体
料 化学相互作用
分解、修饰
急性全身反应
变态反应、急性毒性反应、神经 麻醉、发热、循环阻碍等
慢性全身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致畸、抗原抗体 反应、脏器功能障碍等
急性局部反应
血栓形成、急性炎症、坏死、异 物排除等
慢性局部反应
致癌、钙化、慢性炎症、形成溃 疡等
具有与天然组织相适应的物理机械特性 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具有特定的功能
生物相容性分类
组织相容性
植入体
局部组织对异物的机体防御性对答反应
白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聚集,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症
有毒 局部炎症加剧
组织坏死
长期植入
材料被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包裹,形成纤维性薄膜囊,使正常组织和 材料隔开
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 目前较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指材料在宿主的特定
环境和部位,与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时所产生相互 反应的能力。是材料在生物体内处于静动态变化过 程中,能耐受宿主各系统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不 被排斥和破坏的生物学性质。
理想生物医用材料的应具备的条件
无毒性 无致敏性 无刺激性 无遗传毒性 无致癌性 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不产生不良反应
抗凝——体外细胞种植
SMC
,
mechanical stimuli
scaffold
EC
mechanical stimuli Tissue engineering vessue
Remodeling in vivo
促进内皮化——HDL修饰
Divya Seetharam Circ.Res 2006
Fig. 7. (A) Cell growth on 90/10 surfaces treated with the proteins indicated. Human plasma (po105) and HDL, both commercial and isolated from plasm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oliferation (po0:01). (B) Thrombin generation on the 90/10 and 50/50 coatings pre-treated with purified HDL.
急性炎症:主要特征是体液渗出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的游走。时间较短,主要作用是吞噬和降解。
慢性炎症:以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出现,以 及血管和结缔组织的增殖为特征。一般局限于植入部。
肉芽组织:以新生小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出现为特征。是 炎症愈合的标志。
生物材料植入体引起机体炎症和愈合的顺序
细胞
组织
器官(系统) 个体
引起生物体反应的因素:
1、材料中残留的毒性低分子物质 2、聚合过程中残留的有毒性或有刺激性的单体 3、材料及其制品在灭菌过程中吸附了化学毒剂和高温引发的裂解产物 4、材料的降解产物 5、材料的酸碱度 6、材料的形状、大小、表面光滑度 7、材料的力学性能
引起生物医用材料变化的因素:
植入物诱发肿瘤的可能因素
引起肿瘤的原因与植入材料的外型有明显的相关性。粉末和海绵状材料 几乎不诱发恶性肿瘤,纤维状材料也很少发生恶性肿瘤,只有片状材料 容易诱发恶性肿瘤;
与植入物的埋置方法有关:连续放置的片状材料诱发肿瘤几率明显高于 打孔放置的片状材料;
与植入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光滑则潜伏期短,粗糙则长; 被致癌物污染的或老化后释放致癌物质的材料容易诱发肿瘤; 与植入物在体内所诱发的纤维包裹的厚度有关:植入1年时厚度超过
材料致瘤的机理假说
组织发炎和急性异物反应过程中的细胞增生和组织 浸润(此阶段可能出现特异性前成瘤细胞);
植入物周围形成界限清楚的纤维组织包裹; 组织反应静止期(依附在异物上的巨噬细胞静止,
失去吞噬活性),肿瘤前体细胞与异物表面直接接 触; 肿瘤前体细胞最终成熟为癌变细胞; 肉瘤性增生
抗凝血——表面仿生修饰(RGD等)
NNNNNCCNCCHCCNH2HC2CCC2CHCOCCHO2CHCOO2CCOH2CHOOCOH2OHOCOOOOHHOHH
NNN NCNCNHCNH2HC2CC2CHOCCHOC2OHO2COHH2COOH2COHCOOOOHOHOHH
抗凝——钙耦合剂和药物控释
材料在生物体作用下的老化作用
由材料的各种刺激引起的生物反应
生物医用材料与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材料的结构层次
一次结构(化学结合、取代基效应)
二次结构(构象。。。)
高次结构(结晶性、取向性、交联结 构、微相分离结构)
物体(形状、大小)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子(水、无机离子、蛋白质、核糖 类、氨基酸、脂。。。)
血栓的形成:补体引起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黏附,从而引起血栓; 慢性并发症如易感染,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肺纤维化、动脉硬化等
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提高表面的亲水性,降低表面自由能 表面接支抗凝血分子(肝素、水蛭素等) 白蛋白钝化修饰 内皮细胞伪饰 表面仿生修饰
肝素钠修饰提高材料抗凝血性
组织相容性好
组织相容性不好
在半年、或更长时间包膜囊变 薄,囊壁中的淋巴细胞消失, 在显微镜下只见1-2层成纤维 细胞形成的无炎症正常包膜囊
材料周围包囊壁增厚,淋 巴细胞浸润,逐步出现肉 芽肿或发生癌变
材料与炎症
非感染性炎症:
1、材料中微量小分子物质的渗出(轻微,一般1-2周消失) 2、毒性小分子物质的长期释放(慢性炎症,增生)
生物医用材料2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生
血小板血栓(血小板黏附、聚集、变形)
物 医
凝血系统的激活
血液反应 纤溶系统的激活
溶血反应
用
急性白血球减少
材
………..
料 与 生生物反应免疫 Nhomakorabea应补体系统激活 抗原- 抗体反应(体液性免疫) 免疫细胞的激活(细胞性免疫)
………..
物
炎症反应
体
细胞黏附
间
组织反应 细胞增殖
1、生理活动中骨骼、关节、肌肉的力学性动态运动 2、细胞生物电、磁场和电解、氧化作用 3、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反应 4、细胞黏附吞噬作用 5、体液中各种酶、细胞因子、蛋白质、氨基酸、多肽、自由基对材
料的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相容性概念
专业词典解释:不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接纳程度;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生命体组织对无活性材料
感染性炎症
1、术中组织损伤,给微生物侵入提供了机会 2、植入了被细菌污染的生物材料 3、植入材料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增加了组织的易感染性 4、植入材料能抑制或吸附补体C3a、C5a,使局部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减弱
异物反应
异物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试图吞噬材料时融合所形成。
单核细胞
血液
补体系统由20余种理化性状和免疫特性不同的血清蛋白组成,可按一定 顺序呈连锁的酶促反应被激活。
经典激活途径: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包括9种组分。
旁路激活途径:在无抗体的条件下,补体被某些细菌、真菌、动物细胞 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
生物材料与血液接触激活补体主要是旁路途径。
研究发现材料表面带有胺基、羟基、氰基或酚基的聚合物等可以激活经 典途径。
z Biomaterials 25 (2004) 1947–1957
z Hemocompatibility of polyacrylonitrile dialysis membrane immobilized with chitosan and heparin conjugate
z Wen-Ching Lin et al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
微生物
先天性免疫 B淋巴细胞
补体
自然杀伤细胞
获得性免疫
抗体
合成与组织源性生物材料的免疫反应
合成材料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同种组织(如胶原),因为没有主要组织相
容性抗原的存在,一般也不引起排斥反应。 异种组织有主要抗原的差异,可以引起特异
性免疫排斥反应。 所有的材料都可能会因其异物反应的发生。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内源性途径]
带负电荷的胶原纤维与凝血因子接触启动
[外源性途径]
组织损伤释放的
PKa PK XII——————XIIa HMWK
(凝血旁路)
组织因子(III) 暴露于血液而启动
XI
XIa
IX
IXa
IIa
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