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10%
10% 20%
0 0 60%

到堂情况
课堂讨论 完成作业 实 验〔实 训〕 单元测试 期末考核 期 末考试 方式
迟到 2 次记旷课 1 次;3 次旷课取消本 课程考试资格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课心得 2、介绍本组喜爱的影片 无
无 课程论文
开卷 □ 闭卷 □课程论文 ■ 实操 □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法、影视艺术进展的规律
了解:中国电影导演、要 2
紧电影类型 掌握:不同导演及不同电
影类型的特征
了解:张艺谋的电影
2
掌握:张艺谋导演的影片
赏析 , 原著与影视作品的
区别
了解:李小龙、成龙与中
国电影历史
掌握:李小龙、成龙在电
影史上地位及影片的赏

了解:世界电影尤其是英 2
美、印度电影的概况、电
影节和电影人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
学设备,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影视鉴赏课程 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 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
要点:影评的写作简介
了解:影评的撰写过程
2

重点:影评写作的要求
掌握:如何撰写影评



七、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艺术鉴赏水平,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1.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影视艺术的定义和范畴-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世界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影视艺术的现代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影视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和特点-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和发展-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和特点-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和风格-当代影视艺术的新趋势和变化4.影视艺术的审美理论和方法-影视艺术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方法-影视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5.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影视艺术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影视作品欣赏:通过观看和分析经典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影视艺术的流派和特点。

3.专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

4.实践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创作和后期制作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考核评价:通过课堂作业、论文写作、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影视艺术概论》参考书目:1.《电影艺术概论》2.《中国电影概论》3.《世界电影史》4.《影视美学》四、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占10%2.课堂作业(听课笔记、课后练习等)占20%3.期中考试占30%4.期末论文占40%五、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中国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电影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还能够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变迁。

本文将根据中国电影史课程的教学大纲,探讨其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中国电影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电影史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电影的起源、发展和成就。

课程将涵盖从早期无声电影到当代电影的各个时期和流派,以及中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培养对电影的审美能力、批判思维和文化素养。

二、课程内容1. 早期无声电影时期本部分将介绍中国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早期电影的技术特点、制作方法和主题。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电影的先驱人物和作品,如《定军山》和《神女》等。

同时,还将涉及到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的交流与影响。

2. 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电影的重要导演和代表作品,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和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等。

同时,还将探讨中国电影在表现手法、故事结构和美学风格等方面的突破和变革。

3. 时代背景下的电影创作本部分将通过学习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了解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电影在抗战时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表现和影响。

同时,还将探讨电影作为社会反映和批判的媒介在这些时期的作用。

4. 当代中国电影这一部分将介绍中国电影在当代的发展和成就。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状况。

同时,还将探讨当代中国电影的主题和风格,如社会现实题材、文化认同和个人情感等。

三、教学方法1. 影片观看与分析学生将通过观看电影作品来理解和分析中国电影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来表达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评价。

2. 文献阅读与研究学生将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资料,深入了解中国电影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601200430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总学时:32 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6适用专业:全校专业适用层次:本科先修课程:无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开设目的:该课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影视艺术的流派、语言、类型、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内涵,并把握方面的或综合的鉴赏评价作品。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讲解、自学、辅导、讨论、咨询、答疑和平时作业等。

2、既要注意知识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3、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生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4、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A 影视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联B 影视的创作流程与艺术手法C 怎样鉴赏影视侧重当代性、实践性。

组织学生开展影视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影视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使用教学资源。

2、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多思考,多与同学探讨,多向老师请教。

3、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评。

教学以课堂讲授与示范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学生上台实践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

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电影艺术鉴赏课 (教案)

电影艺术鉴赏课 (教案)

电影艺术鉴赏课 (教案)1. 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流派特点以及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电影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影创作思维。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对电影艺术感兴趣,希望提高自身电影鉴赏能力的学生。

1.3 课程内容- 电影基本概念与历史- 电影流派与特点- 电影鉴赏方法与技巧- 电影创作与实践2. 课程安排2.1 课时安排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2 课程大纲单元一:电影基本概念与历史- 课时1:电影的基本概念与艺术特性- 课时2:世界电影史概述- 课时3:中国电影史概述单元二:电影流派与特点- 课时4:好莱坞电影流派及其特点- 课时5:欧洲艺术电影流派及其特点- 课时6:亚洲电影流派及其特点单元三:电影鉴赏方法与技巧- 课时7:电影的视觉与声音艺术- 课时8:电影的剧情与人物塑造- 课时9:电影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单元四:电影创作与实践- 课时10:电影剧本创作基础- 课时11:电影导演与拍摄技巧- 课时12:电影后期制作与剪辑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screen-sharing、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电影艺术鉴赏的知识与技巧。

4. 评价方式课程结束后,将进行电影鉴赏知识的考核,包括书面考试和实践活动。

其中,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完成一部短片创作,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教学资源- 电影教材与参考书目- 电影案例与片段- 电影创作软件与设备6. 课程收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了解不同电影流派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运用专业的鉴赏方法与技巧分析电影- 进行简单的电影创作与实践希望这份教案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本课程是动画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介绍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对电影艺术语言的直观感受与分析,激发对影视艺术的审美追求,获得一种影像思维的方式,为创作好的动画艺术作品打好基础。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外电影的历史,以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帮助学生在将来的艺术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文化,并吸收外国优秀的艺术成果,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2、适合本课程的工学结合项目:根据所学内容,写国产片、进口片影评各一篇、中国当代电影、欧洲当代电影现状分析文章各ー篇。

(三)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配合主要影片的重点段落分析。

重点讲述各个时期的电影流派与产生原因、特点。

着重分析蒙太奇学派、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新好莱坞电影、中国新时期电影(第五代、第六代、新生代)。

结合写作作业安排,影评与现象分析各两篇,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基本观点正确。

(四)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三次以上)与考试(命题写作)相结合,平时成绩乘以40%考试成绩乘以60%合计为学期成绩。

第一单元(一)理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2)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3)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4)“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一1966年)(5)“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一1976年)(6)“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一1989年)(二)实训教学内容1、目的和任务通过对中国电影史的学习以及课后影评或论文的撰写,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2、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中国电影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对电影艺术语言的直观感受与分析,激发对影视艺术的审美追求,获得一种影像思维的方式,为创作好的动画艺术作品打好基础。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制订人:郑皓星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理论:形式与风格。

初中历史电影讲解课教案

初中历史电影讲解课教案

初中历史电影讲解课教案
主题:历史电影讲解
年级:初中
教学内容:通过观看历史电影,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兴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历史电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和描述。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观看历史电影,从中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准备:
1. 选择一部质量较高的历史电影,如《建党伟业》、《夜宴》等。

2. 准备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对历史电影产生兴趣,并展示电影的预告片或片段。

二、观看历史电影(40分钟)
学生观看电影,教师适时介绍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从中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讨论交流(15分钟)
学生就所观看的历史电影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四、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看历史电影,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历史电影观看作业,要求学生撰写电影评论或心得体会。

教学建议:
1. 在选择历史电影时要注意质量和内容,确保能够真实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在观看电影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中思考和总结。

3. 鼓励学生多看历史电影,拓宽历史视野,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电影赏析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外电影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电影艺术的本质、文化背景和影片制作过程。

通过观赏、讨论和写作,学生将培养对电影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不同文化视角的理解。

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熟悉中外电影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理解影片的符号、意义和风格。

4. 掌握电影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批评视角。

5.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分析电影作品并表达个人观点。

课程安排:第一单元:电影基础知识1.1电影的起源和发展1.2影片的元素:镜头、剪辑、音效等1.3影片的基本结构:片头、导言、高潮、结尾1.4电影的技术语言和视觉效果第二单元:经典中外电影赏析2.1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如《大都会》(Metropolis)、《黄金时代》(City Lights)等2.2欧洲新浪潮:如《四百击》(The 400 Blows)、《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等2.3好莱坞黄金时代:如《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2.4亚洲电影的代表:如《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活着》(To Live)等第三单元:电影与文化3.1电影与社会变迁的关系3.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表达和主题3.3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3.4电影中的族群、性别和身份议题第四单元:电影风格与导演4.1不同导演的个人风格: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宫崎骏、昆汀·塔伦蒂诺等4.2实验电影和纪录片的艺术性4.3影片的视觉风格和主题的关系第五单元:电影赏析方法与写作5.1影片的符号学分析方法5.2影片音乐和声音的赏析5.3剧本、角色和情节的批评分析5.4电影评论的写作技巧和范例评估方式:- 平时参与和课堂讨论- 电影作品评论和分析论文- 电影赏析小组项目- 期末考试:电影片段赏析和理论知识测试参考教材:1. Bordwell, D., & Thompson, K. (2010).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2. Corrigan, T. (2012).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3. 孙志强、顾长卫(2007)。

中外电影史-课程简介

中外电影史-课程简介

《中外电影史》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2562中文名称:中外电影史(二)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ovies(二)授课专业:戏剧影视文学学时:63 学分:3.5 实验课时:上机课时:预修课程: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介绍欧美电影、前苏联电影、日本电影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及其代表作,让学生了解电影的起源、特性和制作方式,把握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各国电影的艺术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电影创作的丰富经验,为学生在将来的影视文学创作和评论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编订者:编订时间:年4月25日一、课程性质:《中外电影史》是大学本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学分为6分。

二、教学对象:大学本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所用教材:钟大丰、舒晓鸣著《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郑亚玲、胡滨著《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版)。

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外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学生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外电影的有益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五、教学要求:总体要求:通过介绍中外电影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及学生的阅片实践,要求学生了解中外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电影艺术形成、发展、变化、成熟的过程,加深对电影这门艺术的艺术特性的理解。

具体要求:(1)结合电影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20部中外电影;(2)学生在课外观看至少100部中外电影,以提高对电影艺术的感性认识。

六、教学时数:本课程计划总学时为126个课时,分二期上完。

其中上、下学期各安排54个课内学时,9个课外小组讨论或作业课时。

七、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可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课外作业、课外观摩等环节。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影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艺术,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影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对电影的理解能力,培养对影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评论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电影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意识;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激发学生对电影创作的兴趣,培养其未来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影基本概念- 电影的定义和特点- 电影的发展历史- 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 电影分析方法- 影片结构分析- 影像语言分析- 音响效果分析- 主题和意义分析3. 电影类型与流派- 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等- 欧洲新浪潮、美国好莱坞等4. 影视技术分析- 摄影、剪辑、导演等技术要点- 特效和现代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5. 影片评论撰写- 电影评论的写作要点- 分析电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观看并分析具体影片;2.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演讲、作业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幻灯片、视频片段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电影分析的内容;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影视工作室、电影院等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电影制作的实际情况。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占比:40%- 课堂参与- 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讨论表现2. 期中考试占比:30%- 理论知识考核- 分析实践能力测试3. 期末论文占比:30%- 选题撰写- 结构合理- 观点独特六、教材参考1. 李杰《电影文化与电影分析》2. 杨磊《探讨电影美学》3. 《电影鉴赏教程》4. 《电影学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电影艺术,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与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五号黑体)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 The history of World and China movie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6 学分:2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三、课程教学目标:电影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结构、技术体系和文化产品)。

换言之,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成分,而且也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一组成分。

任何一种电影史的定义都应承认,电影的发展包含了电影作为特殊技术体系的变革、电影作为视听再现系统的变革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机构的变革。

本课程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从发展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重点透视外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

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本课程学时安排为140学时,考试时间不计入内。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经典片段评析观摩。

同时,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中外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片笔记。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精讲细评,深入讨论、准确掌握。

首先厘清中外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外小论文写作,促使学生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中外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宏观的电影史识。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电影史是研究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学习指南,以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2、理解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3、探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4、培养学生对中国电影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内容1、中国电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905-1930):介绍中国电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包括第一部国产片的诞生以及早期电影制作公司的发展。

2、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1931-1949):讲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和风格。

3、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1949-1978):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的变革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以及文革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

4、改革开放后的电影繁荣(1978至今):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分析这一时期电影的多样性和国际化趋势。

5、中国电影的现状与未来:介绍当前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

2、影片分析:引导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作品,并对其主题、风格和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对中国电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4、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方式,自主研究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电影类型的主题和风格。

5、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制作关于中国电影的PPT或其他形式的展示,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展示技巧。

五、考核方式1、影片观后感:要求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中国电影作品,并撰写观后感或影评。

2、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史》
教学大纲
【说明】本课是为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1986-1948年,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初期;1949—19 76年为“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电影,1977年以来中国电影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中国电影发展的史的脉络。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解法和多媒体手段。

本课程2课时/周,教学36周,共72学时。

【本文】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萌芽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影进入我国后与传统的戏曲相融合形成了“影戏”特点。

内容要点:第一节摄制中国影片的尝试
第二节郑正秋和我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二章在混乱中发展
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虽然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我国的电影事业还主要掌握在买办资产阶级和投机商人手里,电影创作仍渗透了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

内容要点:第一节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
第二节联华公司的《古都春梦》和《野草闲花》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三章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始及其成就
教学目的:党领导了中国的电影文化运动。

中国电影创作形成了一个转变过渡时期。

介绍夏衍、阳翰笙、沈西苓、郑正秋的电影创作。

内容要点:第一节明星影片公司的进步影片
第二节联华公司的进步影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6课时
第四章徘徊摇摆中的中国电影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影发展的曲折性。

红军在长征途中,文化上的反“围剿”。

内容要点:第一节蔡楚生的《渔光曲》和《新女性》
第二节四部反帝反封建影片的拍摄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五章国防电影运动
教学目的: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电影界开展了抗日民主运动。

了解“国防电影”的意义,代表作。

内容要点:第一节袁牧之与《马路天使》
第二节蔡楚生与《迷途的羔羊》
第三节《夜半歌声》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6课时
第六章抗战电影运动
教学目的:通过回顾爱国的电影人从事进步的人民电影事业,了解电影界的抗日运动。

内容要点:第一节第一部抗战影片
第二节沈西苓的《中华儿女》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4课时
第七章进步电影运动的成就
教学目的: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品,通过分析他们的成就,了解处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形势中的进步电影运动。

内容要点:第一节昆仑影业公司和《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二节《小城之春》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4课时
第八章“十七年”中国电影
教学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新中国的电影,
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极大,但毕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和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内容要点:第一节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1956年前后的发展
第三节1959年——50年代的高峰
第四节“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0课时
第九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教学目的:“文革”是一个特殊时期,我们有必要了解样板戏电影的拍摄情况和故事片的创作情况
内容要点:第一节样板戏电影的拍摄
第二节故事片的创作情况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课时
第十章“新时期”及90年代的中国电影
教学目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时期以及90
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第四、五、六代导演的故事片的创作
情况
内容要点:第一节老导演的新成就
第二节中年导演的成熟
第三节青年导演的崛起
第四节多元的追求
第五节
第七节90年代中国电影概况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0课时
【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1963 年版
《现代中国电影史略》(郑君里)载《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良友图书公司 1936 年版
《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电影史( 1937 — 1945 )》(李道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史: 1945 — 1949 》(丁亚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版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电影史概论》( [ 苏 ]C·托洛普采夫)影协资料室 1982 年
《当代中国电影》(陈荒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周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 1987 年版
《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陆弘石)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年版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文化》(王海洲)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年版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丁亚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