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 有机物的分类与结构1.有机物的分类(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错误!(2)根据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①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②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③有机物主要类别、官能团2.有机物的结构(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a.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
b.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同系物考点2 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系统命名三步骤命名为2,3,4。
三甲基。
6。
乙基辛烷。
3.其他链状有机物的命名(1)选主链——选择含有官能团在内(或连接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2)编序号—-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写名称——把取代基、官能团和支链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如命名为4。
甲基.1戊炔;命名为3。
甲基。
3。
_戊醇。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以苯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如果苯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2)系统命名时,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如考点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1适用对象要求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①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有机物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重结晶常用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萃取分液①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②液。
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变化规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变化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变化规律在有机化学中,了解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性。
本文将对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进行整理。
1. 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的键能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键的弹性和键的极性。
1.1 键的弹性键的弹性是指键在拉伸过程中的形变能力。
一般来说,单键比双键和三键更容易被拉伸,因此单键的弹性较大,键能较小。
相反,双键和三键由于形变能力较小,所以键能较大。
1.2 键的极性键的极性是指键中电子的分布是否均匀。
当键中电子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形成偏离共有电子对中心的偏向性,从而导致键具有极性。
一般来说,极性键的键能较大,而非极性键的键能较小。
2. 共价键的键长共价键的键长是指两个相连原子之间的距离。
键长的变化与两个主要因素有关:键的强度和原子的大小。
2.1 键的强度键的强度与键能相关,即键强一般与键短。
当键能较大时,原子核质量较大,键的强度较高,键长较短。
反之,键能较小时,原子核质量较小,键的强度较低,键长较长。
2.2 原子的大小原子的大小指的是原子的半径。
当相连原子半径较大时,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键长较长。
反之,当相连原子半径较小时,键长较短。
3. 共价键的共振效应共振效应是指在共价键中,电子的共振或共有性质。
共振能够影响键能和键长。
当共价键具有共振结构时,键能较小,键长较长。
而当共价键没有共振结构时,键能较大,键长较短。
总结起来,有机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变化规律主要受键的弹性、键的极性、键的强度、原子的大小和共振效应的影响。
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性。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预测分子的性质和反应行为,为有机合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 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7)羧酸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一门学科。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生命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重点探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 密度:有机物的密度通常较小,大多数有机物的密度在0.5-1.5g/cm³之间。
这是因为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元素轻,且通常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使得有机物相对来说比较轻。
2. 熔点和沸点: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由于有机物的分子间力较弱,主要是由范德瓦尔斯力引起的,因此需要较低的温度才能克服这种力。
3. 溶解性: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特别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更好。
这是由于有机溶剂和有机物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4. 颜色: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或官能团可以赋予有机物不同的颜色。
例如,含有共轭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颜色,如苯环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呈现出紫色。
5. 光学活性:部分有机物具有旋光性,即能使入射的偏振光旋转一定角度。
这是由于有机物分子中的立体异构体所引起的。
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物在氧气存在下可燃烧。
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反应活性: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有机物可以进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3. 氧化还原性:有机物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含有较多键合氧的有机物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含有多个亲电原子的有机物则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4. 酸碱性:有机物可以表现出酸性或碱性。
酸性有机物通常含有能够解离产生氢离子的官能团,而碱性有机物则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官能团。
5. 亲核性:有机物中的亲电子对亲核试剂具有吸引作用,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或亲核加成反应。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入门一、有机物概述1.概念: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之外。
2.特点: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②熔沸点较低,易气化;③一般可燃;④一般为非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一般不导电;⑤有机反应速率小,副反应多,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用“→”。
3.成键方式: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数必需满意:4.表达方式:同一有机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为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能体现结构,但省略了一些键①仅.能省略单键,双键、三键均不行省略;②单键中仅横着的键可省略,竖着的键不能省略;③碳氢键均可省略;④支链(即竖直方向的键)写在上下左右均可,且无区分键线式用线表示键,省略碳氢原子①仅.碳和氢可以省略;②每个转角和端点均表示碳原子,但若端点写出了其它原子,则表示碳原子被取代球棍模型球表示原子,键表示化学键①必需符合每种原子的键数;②球的大小必需与原子半径对应一样比例模型化学键被省略球的大小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构简式。
5.同分异构现象:即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
相互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如:6.取代基与官能团(1)取代基:指有机物去氢后剩余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均是一个有机片段,可以相互连接成有机物。
如:(2)官能团:指能体现有机物特别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由此可划物质类别。
如:7.有机物的分类二、烷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1)关键词:①烃:指只含C和H的有机物;②饱和烃:指只含单键,不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
类似有饱和醇、饱和醛等;③链状:链状的饱和烃叫烷烃,环状的饱和烃叫环烷烃。
(2)烷烃的通式:C n H2n+2。
任何有机物的氢原子数都不能大于烷烃,比如C10H24O3N不存在。
2.同系物:即同一系列的物质。
比如烷烃这一系列互称为同系物,环烷烃之间也互为同系物,但烷烃和环烷烃之间不是同系物。
高中化学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有机物分类与官能团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3)1.有机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烷烃(如CH4)链状烃(又称脂肪烃)烯烃(如CH2===CH2)炔烃(如CH2===CH2)2.烃脂肪烃:分子中不含苯环,而含有其它环状结构的烃(如)苯()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如)稠环芳香烃(如)二、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碳碳双键)苯苯酚(醚键)(羰基)(羧基)(酯基)考点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体及命名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三、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骨架不同,如CH3—CH2—CH2—CH3和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系统命名法的基本步骤是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1)最长、最多定主链①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例如:应选含6个碳原子的碳链为主链,如虚线所示。
②当有几个等长的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
例如:含7个碳原子的链有A、B、C三条,因A有三个支链,含支链最多,故应选A为主链。
(2)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①首先要考虑“近”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号。
例如:②同“近”考虑“简”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应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
例如:③同“近”同“简”考虑“小”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则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
例如:(3)写名称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
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
阿拉伯数字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连接。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中的有机化学基础,本文将围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碳的共价键特性有机化合物中,碳是最重要的元素,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
这种性质使碳能与其他原子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从而构建出多样化的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官能团的特征有机官能团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官能团基团。
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包括羟基、羧基、醚基、酮基等。
它们赋予了有机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 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通过化学式和分子式,可以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而进一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则需要通过理论计算、光谱分析等方法。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键的类型和取代基等信息。
第二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对物理性质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2.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中。
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有酯化、醇醚化、烷基化等。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结构参数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醋酸纤维素、聚乙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电子等领域;药物、香料等也都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结语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性质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本质,并且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第五章-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考试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05. 平面向量 知识要点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2.向量的概念(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AB ;字母表示:a ;坐标表示法 a =xi+yj =(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1.(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2121y y x x(6)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3.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几何方法坐标方法运算性质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向量的减法三角形法则ABBA =-,AB OA OB =-数 乘向 量1.a λ是一个向量,满足:||||||a a λλ=2.λ>0时, a a λ与同向; λ<0时, a a λ与异向; λ=0时, 0a λ=.向 量 的 数 量积a b ∙是一个数1.00a b ==或时,0a b ∙=.2.00||||cos(,)a b a b a b a b ≠≠=且时,4.重要定理、公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 =λ1e 1+λ2e 2.(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a ∥b ⇔a =λb (b ≠0)⇔x 1y 2-x 2y 1=O.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 ⊥b ⇔a ·b =O ⇔x 1x 2+y 1y 2=O. (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P 1=λ2PP ,则OP =λ+111OP +λ+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1,12121λ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当λ=1时,得中点公式:OP =21(1OP +2OP )或 (5)平移公式设点P (x ,y )按向量a =(h,k)平移后得到点P ′(x ′,y ′),则P O '=OP +a 或⎩⎨⎧+='+='.,k y y h x x曲线y =f (x )按向量a =(h,k)平移后所得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 -k=f (x -h) (6)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R Cc B b A a === 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7)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其高分别为h a ,h b ,h c ,半周长为P ,外接圆、内切圆的半径为R ,r . ①S △=1/2ah a =1/2bh b =1/2ch c ②S △=Pr ③S △=abc/4R④S △=1/2sin C ·ab=1/2ac ·sin B=1/2cb ·sin A ⑤S △=()()()c P b P a P P --- [海伦公式] ⑥S △=1/2(b+c-a )r a [如下图]=1/2(b+a-c )r c =1/2(a+c-b )r b[注]: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一个是内心,其余3个是旁心. 如图: 图1中的I 为S △ABC 的内心, S △=Pr 图2中的I 为S △ABC 的一个旁心,S △=1/2(b+c-a )r a 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ABCOabc IA BCDE F IABCD E Fr ar ar ab c aa bc A CBNEF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旁心:三角形一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两条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一点.⑸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若BC =a ,AC =b ,AB =c [注:s 为△ABC 的半周长,即2cb a ++] 则:①AE=a s -=1/2(b+c-a ) ②BN=b s -=1/2(a+c-b ) ③FC=c s -=1/2(a+b-c )综合上述:由已知得,一个角的邻边的切线长,等于半周长减去对边(如图4). 特例:已知在Rt △ABC ,c 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r =cb a abc b a ++=-+2(如图3). ⑹在△ABC 中,有下列等式成立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 证明:因为,C B A -=+π所以()()C B A -=+πtan tan ,所以C BA BA tan tan tan 1tan tan -=-+,∴结论!⑺在△ABC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则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证明:在△ABCD 中,由余弦定理,有 B BD AB BD AB AD cos 2222⋅⋅-+=①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有 BC AB AC BC AB B ⋅-+=2cos 222②,②代入①,化简可得,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斯德瓦定理)①若AD 是BC 上的中线,2222221a cb m a -+=; ②若AD 是∠A 的平分线,()a p p bc cb t a -⋅+=2,其中p 为半周长; ③若AD 是BC 上的高,()()()c p b p a p p ah a ---=2,其中p 为半周长.⑻△ABC 的判定:⇔+=222b a c △ABC 为直角△⇔∠A + ∠B =2π2c <⇔+22b a △ABC 为钝角△⇔∠A + ∠B <2π 2c >⇔+22b a △ABC 为锐角△⇔∠A + ∠B >2π 附:证明:abc b a C 2cos 222-+=,得在钝角△ABC 中,222222,00cos c b a c b a C +⇔-+⇔⑼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空间向量1.空间向量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注: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DACB图5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2.空间向量的运算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 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 3 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当我们说向量a 、b 共线(或a //b )时,表示a 、b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4.共线向量定理及其推论: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λb .推论:如果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的直线,那么对于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满足等式t OA OP +=a.其中向量a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 5.向量与平面平行:已知平面α和向量a ,作OA a =,如果直线OA 平行于α或在α内,那么我们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记作://a α.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6.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推论: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MAB 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MP xMA yMB =+或对空间任一点O ,有OP OM xMA yMB =++ ① ①式叫做平面MAB 的向量表达式7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 有序实数,,x y z ,使OP xOA yOB zOC =++8 空间向量的夹角及其表示:已知两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且规定0,a b π≤<>≤,显然有,,a b b a <>=<>;若,2a b π<>=,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9.向量的模:设OA a =,则有向线段OA 的长度叫做向量a 的长度或模,记作:||a . 10.向量的数量积: a b ⋅=||||cos ,a b a b ⋅⋅<>.已知向量AB a =和轴l ,e 是l 上与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点A 在l 上的射影A ',作点B 在l 上的射影B ',则A B ''叫做向量AB 在轴l 上或在e 上的正射影.可以证明A B ''的长度||||cos ,||A B AB a e a e ''=<>=⋅. 11.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1)||cos ,a e a a e ⋅=<>.(2)0a b a b ⊥⇔⋅=.(3)2||a a a =⋅. 12.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1)()()()a b a b a b λλλ⋅=⋅=⋅.(2)a b b a ⋅=⋅(交换律)(3)()a b c a b a c ⋅+=⋅+⋅(分配律).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一.知识回顾:(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 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 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 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①令a =(a 1,a 2,a 3),),,(321b 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b a ±±±=+))(,,(321R a a a a ∈=λ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b a ++=⋅ a ∥)(,,332211R b a b a b a b ∈===⇔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0332211=++⇔⊥b a b a b a b a 222321a a a a a a ++=⋅=(用到常用的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a a a a a a ⋅=⇒⋅=2)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212212212)()()(z z y y x x d -+-+-=.(2)法向量:若向量a 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a ,如果α⊥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α∈A ,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n n AB ⋅.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n 反方,则为其夹角).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 平面α,α∈⋅∈⋅D C a B A ,,且CDE 三点不共线,则a ∥α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μλ⋅使CE CD AB μλ+=.(常设CE CD AB μλ+=求解μλ,若μλ,存在即证毕,若μλ,不存在,则直线AB 与平面相交).。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制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探讨。
一、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重新排列,使得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反应。
它可以通过热力学控制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来实现。
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包括:1. 重排异构化反应;2. 化合物的重排;3. 环外迁移反应等。
1. 重排异构化反应重排异构化反应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官能团的重新排列,产生异构体的反应。
例如,环庚烷和环庚烯之间的变异反应,通过热力学控制和酸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环庚烷转化为环庚烯。
2. 化合物的重排化合物的重排是指由于不稳定中间体的生成,导致化合物的结构变化。
此类反应常见于芳香性化合物的重排。
例如,苯与亲电试剂之间的取代反应,可能会在生成芳香性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生重排反应。
3. 环外迁移反应环外迁移反应是指分子内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迁移,从而导致分子结构的重排。
例如,烷基醇与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磺酸酯的过程中,烷基的迁移就是一种环外迁移反应。
二、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布方式,通常由立体化学和空间位阻来确定。
有机分子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在有机化学中,空间位阻通常由手性分子引起。
1.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手性分子是指分子中存在非对称碳原子或手性中心,具有左右对称关系,导致分子在空间中呈现不对称结构的分子。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产物选择性。
例如,在费洛环合成中,手性反应物的配置决定了产物的空间取向。
2. 空间位阻的影响空间位阻是指分子结构中的部分原子或官能团对其他原子或官能团的运动限制。
空间位阻的存在可以阻碍分子的重排反应或者催化反应。
例如,双取代苯基衍生物的取代反应中,季碳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置换基团的位置。
高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主要研究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药卫生等方面密切相关。
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主要特点是分子中含碳元素,且大多数化合物为分子晶体。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双键和三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性质。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开链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等。
此外,根据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还可分为醇、醛、酮、酸、酯等。
3.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各有特点,是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性质的基础。
三、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1. 烷烃:烷烃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通式CnH2n+2。
烷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化。
重要的烷烃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2. 烯烃: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具有通式CnH2n。
烯烃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烯烃包括乙烯、丙烯等,它们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节物质。
3. 炔烃: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具有通式CnH2n-2。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类似,但更活泼。
常见的炔烃包括乙炔、丙炔等,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4. 醇类:醇类是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1OH。
醇类具有醇羟基的性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醇类包括甲醇、乙醇等,它们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溶剂。
5. 醛类:醛类是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O。
醛类具有醛基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等,它们在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6. 酮类:酮类是含有酮基(C=O)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2CO。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确定方法和实验技术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确定方法和实验技术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它决定了分子的化学性质和活性。
为了确定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
本文将整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并介绍确定有机分子空间构型的方法和实验技术。
一、手性和对映体1. 手性:手性是指分子或物体与其镜像不能完全重合的性质。
手性分子是由手性中心或轴对称的手性体构成的。
2. 手性中心:手性中心是指一个碳原子上有四个不同的基团,使得原子周围的立体结构非对称。
3. 对映体:对映体是指与手性分子镜像关系的化学物质。
对映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但对旋光性和反应性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二、有机分子的构型表示1. 三维投影式:通过三维投影式可以直观地表示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常用的三维投影式有齐式、轴式和斜式。
2. 锥式结构:锥式结构可以用来表示旋转受限的有机分子的构型。
锥式结构通过锥角的不同来表示分子的构型。
三、确定有机分子空间构型的方法1. 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是一个确定有机分子三维结构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定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得到分子的原子坐标和键角等信息。
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可以提供分子的振动信息,从而得到有机分子的几何结构。
3.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可以通过观察核磁共振信号的耦合常数来确定有机分子的构型。
4. 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通过分析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和发射,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分子构型的信息。
四、实验技术1.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物分离和鉴定技术。
通过气相色谱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分子的构型。
2.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包括高效液相色谱和常压液相色谱等,可以用于有机分子的纯化和分析。
3. 质谱:质谱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有机分子的分子量测定和结构鉴定。
五、总结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确定对于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它们不仅在我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许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理解它们的结构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其中,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是了解其化学性质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整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并着重探讨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
1. 碳氢键的离解与碳阳离子的形成在有机化合物中,碳氢键的离解是酸碱性质的基础。
当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氢键断裂时,会生成碳离子(也称为碳阳离子)。
碳阳离子具有电子亲和性,它们可以与氢离子结合形成碳-氢键,或者与其他带有异电荷的离子结合。
因此,碳阳离子是有机化合物表现出酸性行为的关键。
2. 酸性有机化合物酸性有机化合物是指能够释放氢离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含有活泼的氢原子酸性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往往与较强的电负性原子(如氧、氮)相结合,这使得这些氢原子更容易离开分子。
例如,羧酸是一类常见的有机酸,其中的羧基(-COOH)中的氢原子可以容易地离开,释放出氢离子。
(2)亲电基团在有机酸中,含有亲电基团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酸性。
亲电基团是指能够吸引电子对的基团,如卤素、苯环等。
这些亲电基团可以吸引邻近原子上的电子对,从而使其断裂,并释放出氢离子。
酸性有机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可以通过它们的pKa值来衡量。
pKa值越小,说明酸性越强,酸性有机化合物更容易失去氢离子。
3. 碱性有机化合物碱性有机化合物是指能够接受氢离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富电子基团富电子基团在有机化合物中可以稳定负电荷,并有能力吸引并结合氢离子。
该类基团通常包括氨基(-NH2)、醇基(-OH)等。
这些基团能够与酸性物质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氢键。
(2)孤对电子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也具有很强的碱性。
孤对电子是指原子中未与其他原子形成成键的电子对。
孤对电子可以吸引氢离子并结合,从而使有机化合物表现出碱性。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一门学科。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有机化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有机化合物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整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并探讨有机化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有机会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命名方法包括系统命名法、功能组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等。
2. 功能团的性质与反应: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的功能团,如羟基、醛基、酮基、胺基等。
这些功能团赋予了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活性,通过改变功能团的结构,可以改变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4.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包括酸碱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
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对于预测反应产物和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机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 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控制和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2. 有机溶剂的替代和回收:许多化学合成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溶剂。
然而,有机溶剂的使用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努力寻找替代品或者开发高效的溶剂回收方法。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生物质能作为替代石油的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有机光伏材料的发展也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4. 有机废物的处理与利用:有机废物的处理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利用有机废物,可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废物中提取有价值的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基化与芳基化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基化与芳基化反应有机化学中,烷基化与芳基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
通过这些反应,可以引入烷基或芳基基团到有机分子中,从而构建出更加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本文就烷基化与芳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常见的例子进行整理。
一、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烷基基团的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包括取代烷基化和加成烷基化两种类型。
1. 取代烷基化取代烷基化反应是指将一个氢原子取代成烷基的反应。
这种反应的机理一般分为两步:首先,通过亲核试剂与底物发生亲电加成生成加成产物;其次,加成产物经过负电离步骤形成取代产物。
常见的取代烷基化试剂包括卤代烷、芳香烃、卤代芳香烃等。
例如,碘代甲烷与溴代乙烷都可以作为取代烷基化试剂引入烷基基团。
2. 加成烷基化加成烷基化反应是指将烷基基团加到有机分子的不饱和键上的反应。
这种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催化剂可以是金属催化剂、蛋白质或酶等。
加成烷基化常见的例子包括烯烃和烷基锂的反应、醛或酮和Grignard试剂的反应等。
例如,正丁烯与异丁烷在硫酸或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可以得到辛烷烃等。
二、芳基化反应芳基化反应是指将芳香烃或烷基芳香化合物中的一个氢原子取代成芳基的反应。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常见的芳基化反应可以分为几类。
1. 烷基在芳香骨架上的取代反应芳香烃的取代反应是指将烷基基团引入芳香环中的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需要有酸、碱或金属催化剂的存在,催化剂的种类与反应的具体条件有关。
常见的芳香烃取代反应包括烷基溴化物与芳香烃的反应、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等。
例如,溴甲烷与苯在铝氯化物的催化下反应,可以得到甲苯。
2. 芳基在芳香骨架上的双取代反应芳香烃的双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环上引入两个不同芳基基团的反应。
这种反应一般需要双取代试剂的存在,例如,二取代苯胺与卤代烷的反应。
3. 芳香烃在芳香骨架上的加成反应芳香烃的加成反应是指在芳香环上引入一个芳基基团的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化合物中原子之间形成的强有力的力学联系。
它决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活性。
根据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以及氢键等。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键。
通常形成在金属与非金属或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其中一个原子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另一个原子会接受这些电子,形成阴离子。
离子键具有以下特点:1. 性质稳定:离子键通常较为稳定,因为电子的完全转移导致正负电荷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2. 高熔点和沸点:离子键具有高熔点和沸点,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打破这种强有力的相互作用。
3. 不导电性:在固体状态下,离子是排列有序的,通常不导电。
但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具有导电性。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
共价键分为单、双和三重键,取决于原子间共享的电子数目。
共价键具有以下特点:1. 共享电子:共价键中,原子通过相互共享电子达到稳定状态。
这种共享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2. 成键与反键:共价键中,成键与反键是相互平衡的。
成键区域是电子密度较高的区域,能够保持化合物的稳定。
反键区域是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通常较不稳定。
3. 杂化轨道:为了解释分子的形状和角度,通常涉及到轨道的杂化。
杂化轨道是通过将原子轨道重组而形成的新轨道。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金属键通常出现在金属元素内部,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形成一个“海洋”状的电子云,这些电子云不受原子核束缚,而是共享在整个金属结构中。
金属键具有以下特点:1. 导电性: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导致金属具有良好的电导性。
2.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键的自由电子云能够在晶格内自由移动,因此金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3. 金属晶格:金属键使得金属中的原子形成一种有序排列的晶格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的杂化与构象理论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的杂化与构象理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的杂化与构象理论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特殊性质和反应规律。
在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杂化与构象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杂化理论1. 杂化概述杂化理论是描述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碳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会通过重新排列和重组其原子轨道的方式形成新的杂化轨道。
这种杂化轨道具有与化学键相对应的几何形状和方向性,从而使共价键的形成更加稳定。
2. 杂化方式根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可以分为sp、sp2、sp3等几种杂化形式。
(1)sp杂化:碳原子与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
sp杂化常见于烷烃类化合物中,比如甲烷(CH4)中碳原子的杂化为sp3。
(2)sp2杂化:碳原子与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
sp2杂化常见于烯烃类化合物中,如乙烯(C2H4)中碳原子的杂化为sp2。
(3)sp3杂化:碳原子与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
sp3杂化常见于烷基类化合物中,如乙烷(C2H6)中碳原子的杂化为sp3。
3. 杂化理论的意义杂化理论对解释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杂化理论,我们可以预测化合物的分子形状、键长和键角等信息,进而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二、构象理论1. 构象概述构象理论指的是描述有机化合物中空间构型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的现象。
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碳原子的自由旋转和取代基的存在,使得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但其化学性质却相同。
2. 构象类型常见的构象类型有顺式和反式构象,其中顺式构象指的是取代基之间处于相邻位置,而反式构象则是取代基之间相隔较远。
3. 构象理论的意义构象理论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取代基的排列方式,从而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甲醇CH3OH 甲酸HCOOH溴乙烷C2H5Br 乙醛CH3CHO溴苯C6H5Br 硝基苯C6H5NO2★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石蜡C16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无味气体,不燃烧。
☆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乙醇特殊香味☆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苯酚特殊气味☆乙醛刺激性气味☆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低级酯芳香气味☆丙酮令人愉快的气味二、重要的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2)Al2O3 + 6H+ == 2 Al3+ + 3H2OAl2O3 + 2OH-== 2 AlO2- + H2O(3)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AlO2- + 2H2O(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7)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过量)葡萄糖: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HCHO~4Ag(NH)2OH~4 Ag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4)实验现象: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6)定量关系:—COOH~½ Cu(OH)2~½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