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一)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道)【导语】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1)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8米、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175千克黄豆,可制多少斤豆腐?4、家具店运来45把木椅,运来的折椅比木椅的3倍还多10把,家具店共运来多少把椅子?5、东庄有男民兵376人,女民兵104人,训练时要把这些民兵分成8个分队,平均每个分队多少人?6、西庄瓜地上午运走西瓜6500千克,下午又运走4车,平均每车装1800千克。

全天共运走西瓜多少千克?7、张师傅上午生产了70个零件,下午又生产了60个同样的零件。

照这样计算,张师傅5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8、少先队员到果园摘苹果,六年级同学摘了1260千克,五年级同学摘了820千克。

把这些苹果用4辆小卡车运走,平均每辆车运多少千克?9、光明印刷厂一车间印制小学数学课本7200本,二车间印制7600本,每8本包成一包,一共可以包多少包?10、同学们去果园摘苹果,上午摘了44筐,下午摘了52筐,用三轮车运了8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筐?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2)1、一台碎草机每小时可碎草550千克,4台碎草机8小时碎草多少千克?2、一列火车3小时行216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180千米。

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3、小明1小时能跑18千米,野兔1小时跑的比小明跑的2倍还多5千米,豹子1小时跑的比野兔多29千米。

豹子1小时能跑多少千米?4、某工厂的一个车间原来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

现在可以多加工5个。

数学四年级应用题(必备17篇)

数学四年级应用题(必备17篇)

数学四年级应用题(必备17篇)数学四年级应用题第1篇1、甲乙两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落在乙船后面千米,甲每小时行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明出生体重千克,3个月后体重7千克,小明平均每个月增长多少千克?3、长方形面积504平方米,宽16米,如果将宽增加12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4、小明拿了20元钱卖水果糖和花生,水果糖元一千克,买了千克,剩下的钱买花生,花生元一袋,能卖几袋?5、有一堆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吨,20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吨,实际多少天完成?数学四年级应用题第2篇注意应用题教学的灵活化,打破思维定式小学数学阶段的应用题在类型上往往比较简单,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差倍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比问题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很多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的时候往往习惯把各类问题进行归类讲解,并让学生熟记各种类型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这种归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归类,很多时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学生思维定式的形成。

如题:某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1/3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1/4天,现在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合作,问需要多少天完成工程任务?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立刻熟练地写出了1/(1/3+1/4)的解答算式,既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考虑到答案的合理性,从而使得他们在粗心大意和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由此可以看到,过分强调应用题解题的规律性,容易使得学生陷入思维定式,这样不但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此,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灵活化,这样才能够实现应用题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尝试自己编撰应用题为了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自己编撰应用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另一方面,学生在编撰应用题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年级上册题目少的应用题

四年级上册题目少的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1)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8米、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175千克黄豆,可制多少斤豆腐?4、家具店运来45把木椅,运来的折椅比木椅的3倍还多10把,家具店共运来多少把椅子?5、东庄有男民兵376人,女民兵104人,训练时要把这些民兵分成8个分队,平均每个分队多少人?6、西庄瓜地上午运走西瓜6500千克,下午又运走4车,平均每车装1800千克。

全天共运走西瓜多少千克?7、张师傅上午生产了70个零件,下午又生产了60个同样的零件。

照这样计算,张师傅5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8、少先队员到果园摘苹果,六年级同学摘了1260千克,五年级同学摘了820千克。

把这些苹果用4辆小卡车运走,平均每辆车运多少千克?9、光明印刷厂一车间印制小学数学课本7200本,二车间印制7600本,每8本包成一包,一共可以包多少包?10、同学们去果园摘苹果,上午摘了44筐,下午摘了52筐,用三轮车运了8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筐?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2)1、一台碎草机每小时可碎草550千克,4台碎草机8小时碎草多少千克?2、一列火车3小时行216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180千米。

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3、小明1小时能跑18千米,野兔1小时跑的比小明跑的2倍还多5千米,豹子1小时跑的比野兔多29千米。

豹子1小时能跑多少千米?4、某工厂的一个车间原来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

现在可以多加工5个。

照这样计算,全车间有15个工人,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5、某工厂的一个车间原来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

现在可以多加工5个。

照这样计算,全车间有15个工人,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6、四(1)班有4个小组,每组16人,平均每人采集7个昆虫标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共10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共10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共10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应试大全》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练大全1、50个民兵练习打靶,一共打中1800环,平均每个民兵打中多少环?2. 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4450双, 是制出的女鞋的2倍, 制出女鞋多少双?3. 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840米,还有120米没修,修的是没修的几倍?4. 农具厂要生产20640件小农具,120天完成了一半,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5.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7.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

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第 1 页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大全2000题》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

5000元买票够吗?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3、学校计划购买20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990元,学校准备了20000元,够不够用?4、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5、实验小学同学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给山区小学捐书360套,每套20本。

如果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7000人同时阅读吗?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

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30元/盆7、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8、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

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9、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 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10、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

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80千米/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12、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一、行程问题1、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 250 米,10 分钟行了多少米?分析:速度×时间=路程,已知速度为每分钟 250 米,时间为 10 分钟,所以路程为 250×10 = 2500(米)。

答:10 分钟行了 2500 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4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分析:速度×时间=路程,汽车速度每小时 80 千米,行驶时间 4 小时,路程为 80×4 = 320(千米)。

答:4 小时行驶 320 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 3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 60 千米,几小时能到达乙地?分析: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为300 千米,速度为每小时60 千米,时间为 300÷60 = 5(小时)。

答:5 小时能到达乙地。

4、小明从家到学校有 1200 米,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 80 米,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分析: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为 1200 米,速度为每分钟 80 米,时间为 1200÷80 = 15(分钟)。

答: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 15 分钟。

二、工程问题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 10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 15 天完成。

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1÷10 = 1/10,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1÷15 = 1/15,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是 1/10 + 1/15 = 1/6,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所以两队合作完成需要1÷1/6 = 6(天)。

答:两队合作 6 天可以完成。

2、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 80 米,乙队每天修 100 米,两队合作8 天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分析:先求出两队合作每天修的长度,即 80 + 100 = 180(米),再乘以合作的天数 8 天,可得公路长度为 180×8 = 1440(米)。

四年级数学 应用题训练50题(一) 带详细答案

四年级数学 应用题训练50题(一)  带详细答案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训练50题(一)1、小象出生时的体重是100千克,假如以后每年增加200千克,15年后它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00+200×15=3100(千克)2、北京到巴黎的飞机时速是895千米/小时,魔鬼老师乘飞机从北京飞到巴黎,用了11个小时,请问从北京到巴黎的空中距离是多少千米?895×11=9845(千米)3、北京到武汉的高铁路线长1160千米,和谐号高速列车北京和武汉之间往返两次所需要的里程数是多少?1160×4=4640(千米)4、童子军去野外参加生存训练,每辆大巴车能坐54名同学,需要用4辆大巴车,全部同学做好后,其中1辆大巴车还空车7个座位,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童子军一共有多少人?54×4-7=209(人)5、举行抗战胜利阅兵式,士兵方针有8个,每个方阵有48名队员,抗战老兵方针有6个,每隔方阵24人,两种方阵的士兵和抗战老兵一共有多少人?48×8+6×24=528(人)6、欣欣在目前节给目前买花,康乃馨每支6元,白玫瑰每支10元,两种花各买了8枝,请问欣欣一共花了多少钱?(6+10)×8=128(元)7、师徒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15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125个,6小时两人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共多加工多少个?(150-125)×6=150(个)8、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10,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增加80;如果一个因数增加6,那么积就增加72。

原来的积是多少?其中一个因数:80÷10=8两外一个因数:72÷6=12积:8×12=969、小马虎做乘法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因数45看成了63,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了2250。

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其中一个因数:2250÷(63-45)=125另外一个因数:45正确的积:125×45=562510、冰冰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十位数5错写成3,结果得432,实际应为672,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一个因数少算了:50-30=20积少算了:672-432=240另外一个因数:240÷20=12一个因数:672÷12=5611、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4,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28;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6,那么积减少138。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含答案(典型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含答案(典型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一.解答题(共50题,共289分)1.“浪花”夏令营有男生56人,女生44人。

老师要给同学们买营服,每套营服要89元,老师至少要带多少钱去?2.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6,亿级上所有数字的和是8,个级上所有数字的和是6,万级上所有数字都是0,这个数可能是多少?3.一个九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5,其中万位上的数字是亿位上数字的2倍,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4.京沪高铁大约长1312千米,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4小时,而普通列车大约8小时,那么动车组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5.琪琪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千万位上的数字是3,千位上的数字是8,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3。

琪琪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6.一条隧道长360米,其中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共用了8秒,从车头入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20秒。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7.用2,4,6这3个数字和6个0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九位数。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只读一个0。

(2)读两个0。

(3)一个0都不读。

8.王师傅要加工690个零件,已经完成242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才能全部完成?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12小时后离乙地还有432千米。

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368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水果店运来480千克的苹果,一共装了2车,每车装了40箱,平均每箱装了多少千克?11.实验小学今年植树576棵,是去年的12倍,实验小学去年植树多少棵?12.动物园里一头大象平均一天要吃200千克食物,饲养员叔叔准备了3吨食物,够一头大象吃20天吗?13.小明家果树去年产桃210千克,是产梨的3倍,去年小明家产水果一共多少千克?14.一篇文章有200个字,王阿姨平均每分钟打103个字,那么她18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15.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16.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5台复读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一)1.《故事大王》每本12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25元,买8本《故事大王》和8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2.四二班有男生38人,女生26人。

每8人一组参加清理小广告的活动,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3.李大爷带了250元买化肥,买了5袋化肥后还剩下25元。

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元?4.一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 24米,修了15天后,还剩下130米。

这条公路长多少米?5.张老是带了200元钱,想买2个排球和4根跳绳,每个排球48元,每根跳绳12元,还剩多少元?6.甲校图书馆藏书15000本,乙校图书馆藏书23000本。

乙校比甲校多藏书多少本?7.明光村上交稻谷257800千克,稻谷村上交稻谷325960千克。

两个村一共上交稻谷多少千克?8.一台电冰箱2400元,一台彩色电视3500元,一台洗衣机1650元。

买三种家电各一台,一共需要多少元?9.春季同学们植树,四年级同学植树88棵,五年级同学植树96棵,六年级同学植树104棵,三个年级的学生一共植树多少棵?10.小红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英语的成绩分别是88分、96分、94分、90分、82分。

小红五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11.食品前天购进白菜328千克,昨天购进白菜156千克,今天购进白菜272千克,食堂3天共购进白菜多少千克?12.同学样采集植物标本,四一班同学采集132个,四二班同学采集256个,四三班同学采集168个。

四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植物标本?13.小红读一本480页的故事书,第一周读了136页,第二周读了164页,小红再读多少页正好读完?14.一辆客车前3时行驶105千米,后2时行驶80千米。

这辆客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15.一个工地用去2400吨水泥后,又运来800吨,这时工地有水泥1400吨,工地原有水泥多少吨?16.学校位于小刚家和小丽家之间,小刚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刚每分走 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一)
1.红石村小学分成6个小组去浇树,每组有4人,一共浇树360棵,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2.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6.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
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12. 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1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1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
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

2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