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第二版。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导论一、概念解释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现代教育学第二版(自己归纳)

现代教育学第二版(自己归纳)

现代教育学第二版(自己归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教育产生的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5.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6. 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原因和条件:(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7.简述西方教育史上五大教育思想家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柏拉图1“学习即回忆说”,所谓学习,就是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

2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3 作用:《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

《现代教育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大纲导论:前教育学阶段(无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教育学雏形时期《大教学论》教育学发展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学科形成时期《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形成的基本条件:①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

②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日趋完善。

③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元教育学理论产生。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1. 现代教育对象:已经被意识到的教育问题。

2. 教育的起源:神话、生物、心理、劳动、生活、交往活动。

3. 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古代(奴隶+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②教育与宗教等活动关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③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别,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①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③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教育内容。

④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⑤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3)近代教育的特点:出现公立教育、初等普及义务教育、世俗化教育。

(4)现代教育的总体特点: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教育具有法制性、国际性、科学性;教育呈现终身化。

①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兼顾各阶层的需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不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②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观。

4. 教育的本质: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复合现象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教育的社会化说、教育文化说。

(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从而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5. 教育的属性:永恒性、生产性、继承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阶性、民族性、阶级性(阶级社会中的教育)。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有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口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社会教育第二节、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屮的作用1、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木因素:个体的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和个体活动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口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第三节教育在社会发展屮的作用一、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表现为经济活动再生产者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1、教育能够包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提出某种需要,二是提供相应的条件。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4、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耍素之间、教育系统与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皴育原则: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知识点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3、学校教育的特点:① 专门化——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② 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指间的关系、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上,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约束。

4、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5、学校产生的时间和条件时间:奴隶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政治统治、文化需要(文字出现)特征: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学校最初是以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为特征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面向甚至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践)6、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P21-32)。

古代教育思想现代社会中教育学发展1、“实验教育学”首创者——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主要观点:① 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教育毫无用处;② 倡把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③ 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倡导通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得出有关教育上的种种认识。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基本观点:① “教育即生活”——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主要内容;② 从做中学——以儿童在活动中形成的经验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从经验中学;(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论原则)③ 儿童中心——儿童是起点、中心、目的。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导论一、概念解释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1:教育学的含义:广义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的说凡是有目的的增进的知识技能印象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由组织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活零碎的,都是教育。

侠义: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述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1教育的突出地位,2重视科教兴国,强化科学教育,3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构均等,加快民主化,4创新学习,5教育面向未来,建立终身教育的新体系。

)4:人发展的内涵:所谓人的发展,实际包括身体心理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的情况制约着心理活动的及其发展。

同样心理的发展,也受到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所以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即不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的动态过程。

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社会环境是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

4: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人能够有目的地发展自身。

)6: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1: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区别对待。

)3: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教育要针对人法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4:相对独立性和互补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自身的内在的规律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8:什么是教育目的:1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教育是什么?P151.广义: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制度化的、专门性的实践活动。

什么是课程?P159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教育学中的“讲授法”是什么?P225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学校教育制度?P119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人的现代化(核心观念)?P63人的现代化是‘人在心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都从比较传统的一端逐渐转变到现代化的一端’,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

教育目的?P97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的预期结果。

二、了解知识脉络教育和身心发展的关系课程实施的策略P1831.给予学校课程实施的自主权;2.创设良好的课程实施外部环境;3.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P715.经济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设定;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6.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P647.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首先,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系统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了人的劳动能力和其他能力、兴趣和爱好。

9.其次,教育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形成。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11-12(2)学期复习提纲2012.5第1章 信息化教育概述1. 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和特征(1.2.1)(1)理解信息化教育的定义(2)理解信息化教育的下位概念(其中,“教育资源”没有定义,但罗列了具体所指,应与P50、P94、P113、P147和P149等处的与“资源”有关的陈述加以对照理解;P11“信息素养”的概念定义要与P79和P200等处同一概念的定义加以对照和综合理解)(3)了解信息化教育的一般特征(4)理解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特征(5)理解信息化教育的完整公式2. 信息化教育的内涵(1.2.2)(1)理解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包括五大支柱和三大领域(2)了解五大支柱和三大领域3. 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与作用(1.2.3)(1)理解信息化教育的功能(2)理解信息化教育的作用4. 信息化教育与有关概念(1.2.4)(1)理解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等与信息化教育有关的概念(2)能分析信息化教育与上述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5. 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1.3.2)(1)了解我国电化教育的所经历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别划分为两个小阶段)的时间范围、名称及其主要理论基础(2)了解我国信息化教育的主要政策,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主要政策文件及其基本精神(3)了解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4)了解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6. 我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1.4.1之3和1.4.2)(1)了解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发展概况(2)了解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第2章 信息化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1. 媒体、教学媒体、信息化教学媒体(2.1.1)理解媒体、教学媒体、信息化教学媒体等概念的含义(注意:P38和P94都出现过教学媒体的概念定义;另外,在P12有“现代技术媒体”的定义,在P50有“现代教育媒体”的定义)2. 教学媒体的分类(2.1.2)了解教学媒体的分类3. 教学媒体的特性(2.1.3)(1)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并能运用本知识点分析计算机多媒体中的各种媒体在知识表征方面的作用和特性(2)理解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征4. 教学媒体的选择(2.1.4和3.2.3之2)(1)理解教学媒体编制的选择原理(2)理解教学媒体运用的选择方法(应将P45-48与P94-95两部分的相关内容对照和综合理解)5.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2.2.1)(1)理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2)理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特点(3)理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即其中的教育信息和现代教育媒体的定义6.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及策略(2.2.2之1)(1)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概念(注意:本概念应与P91的“教学模式”和P96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等相关概念对照着理解)(2)理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本知识点应与P91-92教学模式层次分类对照着理解)(3)理解(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概念和基本类型(本知识点应与P91的“教学策略”概念对照着理解,尤其要注意书中在这两处的关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三者关系的不同理解)7. 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2.2.2之2)(1)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概念(本定义点应与P92的“教学方法”定义对照着理解)(2)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几种基本类型第3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定义(3.1.1)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义2. 教学设计的层次(3.1.2)理解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3. 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3.1.3)(1)理解传授型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模式(注意:本教材中,“传授型教学过程设计”=“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2)理解自主活动型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模式(注意:本教材中,“自主活动型教学过程设计”=“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4. 信息化教学设计(3.1.5)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点5.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3.2)(1)理解该设计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教学内容分析(3.2.2之1)、学习者分析(3.2.2之2)、教学目标的编写(3.2.2之3)、教学策略的选择(3.2.3之1)、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3.2.3之2)、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3.2.3之3)、教学评价(3.2.4)等)的内涵及具体方法(2)掌握在具体学科教学领域中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法(综合应用。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机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育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网上试题标准答案)3.教育规律:所谓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P744、教育原则: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P905、教育艺术:指的是教育者在教育双边活动中在大体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具有主观性、创造性、灵活性和感染力的教育智慧、个性、美感和灵性。

6、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7、教学: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引导学的人为着特定的教育目的,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为着特定教学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弘扬学习价值,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发展的专门活动。

8、教学原则:就是人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有效进行教学的基本准则。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练习使用注意事项:1、结合《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理解、记忆这复习重点,不断重复,熟练掌握,分章节做好练习题;2、使用《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后面附录得三套样卷,进行应考训练,着重记忆其改错题(填空题);3、调整心态,注意方法,做好计划,踏实践行: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得界定及阐释1、对“教育”概念得理解:卢梭得《爱弥儿》教育就就是让儿童得天性得到发展,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未来得美好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得《普通教育学》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三中心”论)。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P2,识记)2、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得教育机构所承担得、由专门得教职人员所实施得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以影响学生得身心发展为首要与直接目标得教育活动。

(P9,识记) 在我国,正式得学校产生于夏朝。

传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到西周,已有比较完备得学校教育体制,学校分国学与乡学。

国学分为大学与小学。

西方主要就是:斯巴达(国家办学)与雅典教育(私人办学)(P19,识记)3、教育学得概念:教育就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得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得社会科学,它得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目得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宏观)第二,作为单一学科得教育学就是教育科学体系中得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就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得发展得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得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中观)第三,作为课程得教育学就是一门师范院校得学生必修得专业基础课程,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得理论知识与学校教育得实践规范。

(微观)(P15,不用记)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5、教育产生得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得满足便就是教育产生得最根本得原因。

现代教育学复习大纲

现代教育学复习大纲

现代教育学复习大纲考试题型:选择题--20个判断题--5个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沛西·能〔英国〕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凯洛夫原始社会教育〔特点〕1. 教育活动尚未独立,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2. 教育具有全民性和平等性——教育时机具有原始均等性3. 教育水平低下——形式、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水平低下广义教育: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制度化的、专门性的实践活动。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且该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了解教育事实和规律,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2.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3.提升育人智慧,为创造性开展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

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人的生理的发展总是大肌肉群的发育先于小肌肉群,身高体重的增加先于骨化过程的完成,整个身体的发展是按着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边缘的方向进行。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

如皮亚杰对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论述。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全面性和差异性人的全面性就是指人在认知、情感、价值等方面都应得到发展,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看待、其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差异性就是指由于遗传、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不同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现代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起源的认识:教育理论界主要有教育的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生活起源论等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此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下产生的。

二、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 古代教育. 现代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第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第二,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表现:第一,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

第四,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

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3、近代社会的教育:教育进程变化表现在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合法制化。

4、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生活,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生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现代教育的本质与属性1、什么是教育?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人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2、现代教育的多种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分出众多的功能。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的概念•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科学。

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教育的产生1、产生的原因: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产生的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和语言的形成。

3、原始社会的一般特征:教育的无阶级性;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

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教育思想孔子 1.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2.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4.教学内容。

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现代教育学复习汇总(复习提纲+要点概括)

现代教育学复习汇总(复习提纲+要点概括)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复习提纲(识记、理解、应用)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人、社会、教育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对环境因素的基本理解。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社会生产力、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对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第四讲教师怎样全面认识教育的劳动特点及其价值?如何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你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多向的教育交往、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什么是师生关系?你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讲课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理解课程设置在结构应该如何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六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什么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上好一堂课所要遵循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第七讲德育对德育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对教育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2)、关于教育的论述已经有不少。

2、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有哪些?答:(1)教育成为了专门的研究对象。

(2)有了独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

(3)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4)一大批教育家和教育论著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州涌现。

(5)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学,使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3)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计划再进行实验,最后将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4)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心里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5)主张用实验、统计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水平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不是教育而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已经认识到的现代教育问题,不管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规律,只有当他们成为需要解决教育问题时才能成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容易出选择或者填空的细点。

关于教育历发展国内典型的有两种(三分法)(四分法)。

我们把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和(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16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他首次把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是近代一部对后世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著作。

他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1.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哪些?答:生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生活起源说2.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已经出现学校,教育目标狭窄。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练习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练习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练习(华师华科教育张老师)使用注意事项:1、结合上课使用的课件和课本,理解、记忆本复习提纲,不断重复,熟练掌握,分章节做好练习题;2、使用《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后面附录的三套样卷,进行应考训练,着重记忆其改错题(填空题);3、调整心态,注意方法,做好计划,踏实践行:为顺利通过考试、掌握知识而努力,坚持就是胜利!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1、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卢梭的《爱弥儿》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发展,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三中心”论)。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P2,识记)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名词解释,识记,P9)在我国,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夏朝。

传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到西周,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学校分国学和乡学。

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

西方主要是:斯巴达(国家办学)与雅典教育(私人办学)(P19,识记)3、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宏观)第二,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中观)第三,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

(微观)(P15,不用记)4、概念界定的规则: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的概念•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科学。

•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教育的产生•产生的原因: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产生的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和语言的形成。

•原始社会的一般特征:教育的无阶级性;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

•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教育思想•孔子1.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2.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4.教学内容。

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5.教学特点。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6.树立教师的典范。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蔡元培1.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他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

”前者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观教育。

前者以追求现世幸福为目的,后者以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境界为目的。

而美育则是联系二者的纽带。

2.改革北大及其高等教育思想。

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改革高校办学体制——论学与术。

3.论教育独立。

蔡元培认为,教育独立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

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要求各省设立专管教育的司,不能附设于政府部门之下,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教育总长不能因政局而变动。

第三,教育思想独立,要执行一定的方针。

第四,教育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

第五,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柏拉图1. 论国家管理教育。

柏拉图的哲学和社会学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2.论学前教育。

儿童在3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

3—6岁的儿童要集中到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上,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饮食起居由女奴负责。

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等。

3.论普通教育。

柏拉图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4.论高等教育。

国家对极少数具有金质潜能的奴隶主子弟施以高深的教育,从20岁至30岁这十年内以研究哲学,即辨证法为主,兼学“后四艺”。

这个阶段的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

其中的极少量的天资聪慧的,造诣较深的人可继续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辨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

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夸美纽斯1.泛智教育: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

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

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

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3.论教学原则:便易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4.论道德教育: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

•卢梭1.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3.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

4.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

他还指出,成人对儿童的指导要少,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

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

•赫尔巴特1.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以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

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辩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多方面的兴趣,所以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二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

在他之后,各国才形成了比较适合工业化需要的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

同时,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追求实质的目的,即必须使学生学习有“实际用处”的知识,而获得这种知识的本身就包含着能力训练的作用,因而又形成了“实质训练说”。

3.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

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

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

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的讲授新知识;联想——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4.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

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根本途径。

这一点,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赫尔巴特揭示了这一原理,使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深化”了。

5.赫尔巴特强调了教学中系统化和直观的观念形成的价值和必要性。

他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意义。

•杜威1.论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是杜威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

他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的观点。

2.论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目的方面,他反对外在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他尊重儿童的观念。

同时他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因此,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杜威还设想了理想中的人的具体素质,即: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3.论课程与教材。

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点出发,批判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制,他认为,课程与教材必须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考虑,提出了“从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论思想,主张以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使儿童同时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4.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育方法出发,提倡反省思维,即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

杜威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占有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必要的观察;第四,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第五,对方法进行检验。

也可以简单概括为: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

当然,杜威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中的某个步骤。

5.论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提倡与人合作的新个人主义,重视理智的作用。

在实施德育方面,他主张在社会性的情境中实施道德教育。

杜威要求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视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为“学校道德之三位一体”,这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人、社会与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处于中介转化地位。

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基本着眼点是人,是人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的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加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