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详解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中,该书《霸言》篇记述了管仲向齐桓公建言霸王之业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是政治家、思想家。
对管子的学派定位,看法不一,韩非将他划为法家,班固则将他划为道家,也有人说他的一些思想与儒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现代学者多认为他是博采众长的杂家。
管仲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主要是指百姓(见《管子霸形第二十二》“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后来的“稷下学士”孟子的“民本”思想源头也许就源于此。
管子也是第一个提到了对人的个体要予以尊重的人,如“于身之不爱,则何有于公?”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他用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业绩验证了自己思想体系的正确性。
学习、研究、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顺民心”上,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顺应民意,则远者自然会亲近;违背民意,则近者也会背叛。
如何“顺民心”?管子认为:要做人民最想做的事。
当时的“民心”是普遍痛恨忧愁和劳苦、痛恨贫穷和低贱、痛恨断子绝孙、痛恨动荡不安,为此当政者要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等。
要做民力能及的事。
管子强调不是所有顺民心的事都能做,要量力而行、举事以时,否则不但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相反还可能引起新的民怨,所以“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民以其所恶也”。
不做违背民心的事。
当政者不要对百姓使用强制手段,如果行事违背人心,靠严刑和杀戮来驱使百姓的一切做法都是危险的,正所谓“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总结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指以民众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强调权力来自于民众,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谋福祉。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秦汉至清朝,都可以找到对民本思想的影响和应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措施,严重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使得普通百姓的地位得以提升。
然而,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汉朝开创了以农民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通过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地主的权力,力图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随着汉朝的衰落,三国时期出现了“助民为本”的思想。
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执政期间,重视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提倡农耕生产,修筑水利工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他秉持“兴利除害,助民为本”的思想,将政治家的责任看作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落实这一思想。
而南宋时期,陆游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国方略,强调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拥护,君主的行为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他主张政府应该依靠民意来决策,并采取公正合理的政策,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进入明清时期,明朝刘基在《铸法》中明确指出,天下之事不可不重民,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他提倡在执政过程中要兼顾民生与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百姓利益。
在清朝康熙年间,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以全国并三屯为众利,兼掉财赋税,节任使职,便农商旅,则农商旅皆得其利,而愿以力相应之,各尽其事矣”的治国思想,以追求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一直贯彻于各个历史时期,强调以民为本。
在实际的执政过程中,中国历代的君主和政治家都相对注重人民的权益和福祉,通过改革措施来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思想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然而,虽然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的福祉和权益,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谈“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最新年文档
谈“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1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最早体现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就是以人民为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重视人民的地位,相信人民的力量,顺从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要求。
民本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以孔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最为著名,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
1.1 孔子的民本思想孔子顺应历史潮流,总结前人经验,初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仁爱思想扩展到所有人,并把其上升为对统治阶级的要求。
孔子主张德政,反对刑罚。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认为,君主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起到带头作用。
君主要慎罚人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用礼仪教化人民,促进全社会知“仁”讲“礼”。
在选贤任能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孔子认为,只有那些品学兼优的仁义之士,才能成为统治阶级。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统治阶级要用良好的德行领导人民,使人民心服口服,上下团结一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的民本思想始终围绕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2 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并将其提升为一种治国策略。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说的是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统治者必须肯定人民的力量。
在人民、国家和君主当中,人民是最重要的。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得到天下,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
战争时期,统治者更要顺从民意,“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只要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一致,就会齐心合力,共度难关。
试论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流变
试论中国人本思想的流变提要: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本身有着厚重的历史,其中人本思想更是闪烁着其特有的光芒,本文试从人本思想的流变来论述分析此问题。
关键词:中国、人本思想、流变、论述、分析中国古代是各种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其中人本思想闪烁着其特有的思想光芒,下面将分几个时期来说明此问题,并加以分析:一.西周时期:“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其主要特点为:认为天意必须与民心相互联系,天意就是民心的集中体现,给“天命“赋予了实际内容,从统治者本身来看,其必须保持”天命“就必须注意”保民“,在天命的前提之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同时并提出了”明德“,这就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同时也加强了对”民“的思想约束,”敬天“、“保民”、“明德”反映出了西周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之下,强调保民的重要性,可以说此阶段为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发轫阶段,说明了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的作用,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出现。
二.春秋时期:“轻天重民”思想形成,其特点为: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解体,封建制以新的姿态逐渐形成,各种巨变也反映在社会思想之上,同时人本思想也显示的尤为突出;此时期对“天”的信仰开始发生动摇,重民思想开始抬头,随着巨变的产生,人们开始对“天”产生了质疑,主张人事与天道分开,“天神”已远非凌驾一切的主体,而变为处于人的附属地位,”天”必须遵循人的意志行事思想开始出现,这正表明重民思想在此阶段的集中反映,人神关系开始产生颠倒,这恰恰表明了人的觉醒,把人放在神之前的思想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奴隶制的崩溃,社会思想的进步,若分析此阶段的话,可以这样说它预示着新的时代的开端,由此步入了崭新的阶段。
三、两汉时期:此时期相继出现了以黄老思想为基础的“无为而治”与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纲五常“思想,前者表现为统治者以少所作为的办法来统治,稳定统治秩序,而后者则是运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来表明最高统治者是代天统治,最高统治者能决定一切命运,同时以”三纲五常“作为基本伦理规范,”三纲五常“便成为了意志之天,从而构成了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种统治力量相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了束缚人民的精神锁链,儒家从这二方面论证其”三纲五常“与封建等级制,封建统治者的合理性,从中不难看出,其思想核心:从维护封建中央政权的立场出发,深化皇权,并力图将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相互结合成为其有效统治工具,成为人的精神枷锁,从此阶段开始”三纲五常“思想成为了历代统治者的工具并不断继承发展,直至近代人本思想的解放其才方告结束,从此阶段分析来看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已经进入到上升的高度,并开始传承发展。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
这些思想流派囊括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理解,对于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家注重人伦、礼制、教育;佛教注重修行、慈悲、因果;道家注重自然、无为、道德。
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面貌。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伦和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顺、忠诚和公正等道德观念,提倡“以人为本”,强调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学者如孔子、孟子等对于人性的善良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
1. 仁爱和孝道: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的重要性。
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体谅。
孝道则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儒家将仁爱和孝道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观念,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 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儒家学者如孔子提出了“教育无疆”的观念,强调教育应该普及、包容和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儒家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修行慈悲的教化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修行和慈悲的重要性,倡导摒弃欲望和贪婪,通过修行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类的痛苦,并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1. 修行和慈悲: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佛教强调修行的重要性,通过禅定、打坐、念佛等方法,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越日常尘世的境界。
佛教也非常注重慈悲,号召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慈悲心为他人带来温暖和救济。
“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渊源探析
“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渊源探析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的思想是关系到周王朝统治的政治纲领,一方面是亲亲尊尊,通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血统亲情维护周王朝上层的团结,以便使周奴隶主的统治“永世不替”;另一方面,对民众要慎用刑罚,以免引起民众暴乱,其目的是通过“保民”来保“天命”,长久的维护其王权的统治。
而周公的敬德保民又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之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成为当今“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之基。
我们应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一、周公敬德保民思想及其对儒家的影响周公(?-约前1095)姓姬,周文王第三子,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
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故称周公。
作为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周公不仅在周朝灭商、稳固周朝的统治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更对此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周取代了商王朝的统治以后,周公总结了夏商以来统治人民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周礼。
据《尚书》保存的资料,其中“敬德”“保民”是周公的基本思想。
周公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天命的思想,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德者”。
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另一方面,西周统治者看到劳动人民武装反抗的结果,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
所以周公说:“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
这些思想都说明由于人民的反抗,阶级斗争对统治阶级的教训,使奴隶主贵族宣扬天命统治人民的时候,也被迫不得不考虑人民的愿望。
既然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所以,敬德保民这种思想的提出,对当时的统治者是相当有利的,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小民难保”,对“民”的作用不能不有所警惕。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1.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养,使人能够做到自我完善、和谐相处,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 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一直被视
为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尊重他人、注重人际关系、维护社会
和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穿于中国
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家庭、社会、工作等。
3. 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这个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就有机会
得到提拔和晋升。
这种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展,为国家的治理
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
品质的培养,倡导仁爱、孝顺、忠诚等价值观。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
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5. 人文主义的兴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表现。
唐代文化盛世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注重人的思想、情感和个体的发展。
这种思潮推动了文学、艺术和
哲学的繁荣,使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总之,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体现在教育思想、礼仪文化、科举制度、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的兴起等方面。
这些实例都强
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的关注和
重视。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最佳答案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
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
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
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
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孟子以人为本的概念
孟子以人为本的概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孟子”。
他主张人性本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社会应该以人为中心来建设。
孟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概念体现了他关心人类幸福与社会公正的思想。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个天生的品质,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天性。
他说:“人之生也,负4维而后行,生而知之者,上也;负4维而后行者,下也;负3维而后行者,己也;负2维而后行者,万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生而具有天赋的智慧和道德感,善良是人类的本性。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按照这种本性来行动,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优秀品质。
其次,孟子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
他强调,人是社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重视。
他说:“人为贵于物,齐人之用心也。
”孟子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也包括思想、情感、智能等方面。
他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关心和保护,人们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并且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幸福和自由。
此外,孟子强调社会应该以人为中心来建设。
他认为,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幸福和发展。
他说:“群王莫之能使以自其生也,而专以意于为人,则尧舜不能过也。
”意思是,一个好的社会应该从人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追求为目标。
孟子主张,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每个人的幸福。
此外,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
他认为,仁政是人道主义和公正的政治理念,是实现人的幸福的重要途径。
他说:“为政以仁。
”孟子认为,政府应该以仁爱为基础,关心人的福祉和需求。
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教育、医疗、安全和公共事务等基本服务,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发展和幸福。
总之,孟子的“以人为本”概念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幸福和发展的理念。
他强调人性本善,认为人类生来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主张社会以人为中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追求。
总结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总结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指以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为中心的一种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被视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对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概述和分析,来总结其核心内涵和影响。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政治和道德。
在政治层面上,民本思想强调君主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执政者应当为百姓谋福祉,勤政为民。
这种思想首次得以明确表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如孔子所强调的“民为贵”。
孔子提出的“民为贵”观念强调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他认为君主应当秉持仁爱之心,推行良政,对人民负责,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孔子还强调了君主和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并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与孔子一脉相承的思想家墨子也强调了民本思想。
墨子提倡“兼爱”思想,主张人民间的平等和团结,反对君主的道德专制和过度剥削。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在道德层面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强调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关爱。
这体现在儒家思想的“仁”和佛教思想的“慈悲”中。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仁”,即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仁的实践要求人们以博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生活和福祉,努力为他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慈悲”。
佛教强调舍己为人,用慈悲之心对待他人,消除他人的痛苦和困苦。
佛教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对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民本思想促使君主(或者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推行良政,建立稳定的国家政权。
经济方面,尊重人民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民的福祉,唤醒了人民对自己利益的关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综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
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
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2024年浅析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2024年浅析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一、人本思想的起源儒家思想起源于周代,其核心概念“仁”即是“以人为本”的初步体现。
儒家认为,人是社会的核心,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思想的形成,既受到当时农耕文明下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依赖,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追求。
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人”的重要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体尊重和人性关怀的人本精神。
二、人本思想的核心观念儒家人本思想的核心观念在于“仁”与“礼”。
仁,即爱心与善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爱;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仁与礼的结合,既关注个体内心的修养,也重视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非过度开发和破坏。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倡导人们应该与自然保持一种亲近而和谐的关系。
四、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儒家看来,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儒家提倡“和为贵”,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减少社会冲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五、人的道德修养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息息相关。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道德的完善,进而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道德修养包括诚信、仁爱、忠诚、正义等方面,这些品质被认为是构成理想人格的基础。
六、人本思想的教育观儒家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品德为核心,而非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塑造健全的人格。
儒家提倡“有教无类”,即教育应当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
同时,儒家也强调“因材施教”,即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
七、人本思想在政治中的应用在儒家看来,政治的核心在于“仁政”,即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的政治理念。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文化之一,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以下将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第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仁义道德,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崇尚社会和谐与和平。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摒弃功利心态,追求心灵的宁静。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主张克己奉公、安民利国。
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主张以严明的法律制度来约束社会行为。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管理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五,兵家思想。
兵家思想主要由孙子的《孙子兵法》所代表,强调战争策略和运筹帷幄。
兵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战争的方式、战略思维和兵法战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后来的军事理论思考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六,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自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佛教思想强调个人修行与慈悲救度他人的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宗教、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文学艺术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和审美追求。
文学艺术思想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作品为代表,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文学艺术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0类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0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0类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丰富,但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文献。
笔者从10个方面做简要整理,与大家共享。
(一)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孟子·尽心》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
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则君乐。
——(三国)陆凯国以民为本,不思养之,是自拔其本也。
——康有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孙中山民者,万世之本也(汉·贾谊)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宋)石介为国者,以民为基——《三国志》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汉·贾谊)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白居易为国之道,恃贤与民。
——(汉)黄石公《三略》(二)民心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民众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
(1)《左传》昭公三年说,齐国的田桓子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民众十分感激,“归之如流水”。
(2)晋国的公室腐败,“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相望而女福溢尤。
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晋国的政权于是也被六卿所把持。
(3)鲁昭公被季孙氏驱逐出国。
赵简子问史墨,为什么“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
”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左传》昭公三十年)国君失德,置民于不顾,就难免为民所弃。
(4)历史当为鉴,民心自有公。
——屈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准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准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礼、义、廉、耐、忍等伦理道德观念的主要来源,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礼仪文化:中华文明重视礼仪文化,包括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尊重传统和仪式的重要性等。
这种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人伦观念和社会秩序。
3. 文字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早文字记载的国家之一。
中华文明注重文字的书写和使用,文字是传承知识、文化和思想的工具。
文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4. 家庭观念:中华文明强调家庭观念和家庭价值,尊重家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的家庭观念包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重视婚姻和子女教育等。
5. 孔子文化: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孔子提倡“仁爱”、“忠诚”、“孝顺”等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华文明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注重历史的传承和承载,强调对过去的尊重和对历史故事的传承。
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明重
要的标准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准主要包括儒家思想、礼仪文化、文字文化、家庭观念、孔子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传承。
这些标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保持着持久的影响力。
《孙子兵法》里的以人为本
《孙子兵法》里的以人为本大家看到“以人为本”这个话题,一般都会认为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官本位的思想。
其实我们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也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以人为思考出发点的思想。
如在《孙子兵法》中,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战略思想贯彻始终。
《孙子兵法》讲取得成功的要诀是“先知”,就是预先掌握对方的情况。
“先知者,必取于人”——信息是靠人去取得的,也要从他人那里获取。
《孙子兵法》开篇《计篇》中就提出了择将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作战篇》中的“知兵之将”,《谋攻篇》的“知己知彼”,《势篇》的“治众如治寡”,《虚实篇》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等等,都是对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思想的阐述。
现重点对《孙子兵法》中用人观点进行分析,阐述如下:一、选择将才的标准《孙子兵法》在开篇《计篇》中就提出了选择将才的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即足智多谋,言而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
诸葛亮也曾经说过:“用兵打仗,如果不知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岂不是个庸才?用那样的人带兵打仗,是注定要误事的。
”一个经理人带领销售团队开发市场,如果不懂营销知识,不了解当地市场情况,不清楚企业战略,不了解竞争对手,客户情况一问三不知,不知道渠道的情况,不懂管理,就是庸才,使用这样经理人的领导也是有问题的。
《孙子兵法》讲用众之法——“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要想管理好团队,就要使他们统一行动,公平公正,制度管理,强调执行。
《孙子兵法》后面提到的“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与之相呼应。
即恩威并施,宽严相济,此耐团队管理之法也。
“令之以文”是道,可以取得下属的拥戴,“齐之以武”是法,可以获得下属的敬畏。
所以孙武提出了对管理者具体的要求:(1)赏罚分明,而且适度(2)令之以文,齐之以武(3)以身作则——“素行教民”同时孙武还提出用众之法的另一个方面,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让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医学理论中的“以人为本”
中医学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以和为贵”的精神取向要求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体自身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黄帝内经》在研究人体、自然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章主要从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中医学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以《黄帝内经》为其理论基础,是现存最早的既有基础理论又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著作,是一门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也是古代特定历史阶段文化思想的产物。
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具有浓厚的社会人文色彩,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注重结构与功能一体,能量与质量一体,即“形神一体”。
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和研究与人体生命有关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
当今社会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体现了这种思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思想在它的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整个医学体系中处处可见。
1生命观中的体现《黄帝内经》中讲到人是怎样产生的呢?所谓“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不是女蜗造的,而是天地之气所产生的。
受天地之气而生的人也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中包含的许多部分,其中主要有天、地、人三大类别,每一类别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事物。
如天有方位,季节,气候,行星;地有牲畜,谷物,音调,颜色,滋味;人有形有神,还与社会人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体现在“天人相应”的思想上。
所谓“天人相应”是说人体是与整个外部世界相对应的,是一个与外部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慎终追远与站在巨人肩上我们每个人都梦想事业成功,个个都追求生活幸福快乐!那么心想事成,这其中有没有诀窍呢?有!肯定有!其实,这诀窍并不神秘,几乎人人皆知——明师出高徒嘛!遍访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得到高人指点和帮助。
也就是说,得到明白人、过来人的指教,是成功的诀窍。
用现代人的说法,叫站在巨人的肩上。
巨人,即成功的人。
站在巨人肩上,自然比巨人还高,不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圣人孔子《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成为千古名言。
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慎”,由“心”和“真”组成,与“深”通音。
心真为慎,诚意诚心;慎音通深,通透深深。
“终”,为终结,即已经过去,有了结果,也即前人的经验——言说、身教、书传。
“追”,为了前方的目标,而竭尽全力冲刺、奔跑、开拓。
“远”,即遥远、未来的目标。
曾参说:诚心诚意学习前人的经验,不是一知半解,而是通透明白,在此基础上,为了人生幸福美满的最高目标,而奋勇开拓,不屈不挠,人们就一定能在多方面获得巨大和丰厚的利益。
试看天下一切不成功的人,最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就是没有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也就是“慎终追远”没做好。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道佛原典中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非常宝贵,独一无二,具有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优势,“慎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道、佛原典——《易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佛经。
它们“以人为本”,浓缩了获得幸福快乐的大智慧,至高至简,易知易用,每一个人都非常需要,所以古人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明师难求,佛法难闻”。
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真要能对此做到“慎终”,一定可以心想事成,事业辉煌,美满幸福。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语重心长的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经书,穿过历史长河而不衰,跨越地区国家而适用,不论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对每一个人都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最佳答案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
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
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
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
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而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或者说是前者的自然的要求。
因此,深入挖掘、整合“以人为本”的传统资源,对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最先是由管子明确提出的,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却可以追朔到周代,是对殷商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天命神学的一种反动。
在殷商时代,人类刚走出蛮荒状态,对天地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深怀敬畏与恐惧,人们笃信鬼神,听命于“天命”。
一切以“天命”为评判的标准,一切听从“天命”的安排,“天命”成为最高的主宰,完全支配着国家和社会的一切生活。
国事家事天下事,一切都通过“占卜”来做决定,听天由命。
尊崇天命必然导致宿命论,人在天命鬼神面前是渺小的、无助的,人成为其附庸,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在对日常生活、人生命运以及政权更替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在殷纣王的残暴、无知和贪婪及其王朝的覆灭中,周人对天命鬼神观产生了怀疑,开始感觉到“天命靡常”,“天不可信”,逐渐地认识到了天命鬼神的虚无,因此,敬天不如“敬德”。
(《尚书·周书》)从此,人们对天命鬼神的神秘性与恐惧感开始消退,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身,投向“人”本身。
第一个发现“人”,并真正把“人”从天命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当是孔子的功劳。
孔子的儒学是以“仁”为中心,以“仁”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
而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
爱人,这是仁的真谛。
它包括“忠恕”两方面的要求:“忠”即要求从积极的方面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则要求从消极方面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还说:“仁者人也”。
人的本质是“仁”,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他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社会属性。
“人性本善”,都具有“仁”的道德本性,反之,那些丢弃了“仁”的本性,损害人的价值和生命的人,则与禽兽无异。
可以说,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或者称其为人本主义的“仁学”,当是很中肯的。
孔子开创的“人”学得到了后世儒家和其他各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这是由人的地位使然。
首先,在人与宇宙天地的关系中,人是宇宙的中心。
《周易》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三种基本的物质材料,所以称之为“三才”。
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从这种直观的认识中,不仅得出人是整个宇宙的构成部分,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人是天地化育的结晶。
儒家学说吸纳了这种观点,并进而指出:“人者,天地之心也。
”(《礼记·礼运》)“天地之性人为贵。
”(《白虎通义》)这样就把人从茫茫的天地宇宙之中突显出来,人并不是由天命所完全决定,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而是天地之精华,是宇宙的主宰。
既然这样,就应该关注人,重视人,而不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供奉天地鬼神之上,孔子强调,“未知生,焉能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对待天地鬼神,最好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因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其次,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乃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中说:“惟人为万物之灵。
”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从人乃“五行之秀气”,(《礼运》)“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到董仲舒的“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再到欧阳修的“人者万物之最灵也,”于是一个来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既秀且灵,既高且贵的人就活跃于天地之间,最终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
至于人为何能居于万物之上而与其他动物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主要在于人能群。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王制》)可见,人天生是群居动物,“人之生,不能无群”。
然而,群居的动物又何其多,为何只有人能异于其它?这是因为人能有“分”,如果“无分则有争,有争则有乱,有乱则必穷。
”(《荀子·非相》)而人之所以能“分”,则是因为人所固有的“智”的缘因。
《释名·释言语》中说:“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知是非,知善恶,知你我,然后才能“分”。
“分”又是“礼”的内核,是“礼”的主要功能。
反过来说,有了“智”,才有“礼”,才有“分”,才有“群”,然后才有“人”。
正是人的智慧,赋予了宇宙以生机和活力,证明了自己的创造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从而彻底打破了天命、鬼神等创造世界支配人类的谎言,理直气壮地论述了人是万物的主宰,宇宙的中心。
二在中国,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民为本。
在西方,由于基督教文明中存在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上帝创造了人,对人享有绝对权威,因此,上帝与人的纵向关系便始终是基督教关注的首位。
而在中国,则没有相应的人格化的上帝,也没有任何相应的神,这使得中国的先哲们不热心对天人关系做纯思辨性的探讨和争论,而是充满着对现实的关怀。
他们不重视思辨理性,而热衷于实用理性,在他们眼里,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因此,他们思考的注意力便越过神而直接投向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
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关系当然是君民关系,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于是在中国先哲们的论述中,天与人,君与民这些对应的概念总是缠绕在一起。
在他们眼里,没有抽象的“人”,而只具体的“民”,“人”与“民”几乎同义,“人”就是“民”,“民”就是“人”。
因而,“以人为本”就为“以民为本”所取代,天与人,君与民的双边关系也就演变为“天”、“君”和“民”的多边关系。
以民为本的思想就是在这种多边关系中得到论证与说明的。
“民”在儒家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天”和“君”的基础和根本。
儒家认为“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在这里,“天”和“君”的存在是为民服务的,是以民为目的的。
“民”有时甚至超过了“天”和“君”,“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致力于神。
”(《春秋左传》)当然,儒家并没有完全贬低天,而始终认为天道、天理、天意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但天道、天理、天意只能通过民心、民意来表达,这就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意就是民意”,“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作为君王则必须服从天意,顺从民心,否则,民就可以揭竿而起,替天行道。
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的政治图景。
于是才说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章》)的豪言壮语,同时又谆谆告诫君王:“君者、舟也;庶人,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第九》)即使是主张无为而治的道教,也极力奉劝君主要以民为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
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
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
”(《太平经》第151页)那么,作为君主,又如何才能做到以民为本呢?一是爱民。
要施仁政,做到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襄公十四年》)时时刻刻关心人民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是富民。
要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荀子说:“轻田野之税,轻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奈农时,或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富国》)。
孟子则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孟子·尽心上》)反对横征暴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应该“制民恒产”和“取于民有制”。
(《滕文公上》)民富即国富,民富才国安。
只有老百姓富裕了,“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梁惠王上》)三是保民。
即在普通百姓受到强大恶势力伤害时,要敢于为民作主,伸张正义;要在普通百姓遭遇天灾人祸时,能及时得到国家的帮助。
三无论是儒家还是其他诸子百家,其落脚点大都离不开经世济用与为君分忧,正是这种实用主义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依附性”,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在皇权的重压下很难成为社会的“良心”,难以真正完成“为天地立心”的任务。
不管他们主张的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民为本”,都是站在君主和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所进行的政治策划和政治主张。
管子的以人为本就是作为一种“霸王之术”而提出来的,是为君主和统治阶级设计的御民之术。
以民为本或以人为本强调的并不是“民”或“人”自在自足的价值,而只是它对于国家社稷,归根结底是对于君主的意义。
以民为本或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君为本”,是“以君为本”的一种修辞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