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咏物诗情感归纳 学生版

咏物诗的定义: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
应对策略点拨: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体会表达技巧。
实战总结:阅读下面咏物诗总结所咏之物的特点并概括对应的情感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一: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二: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三: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四: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五:金钱花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注:劚,zhú,掘、砍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情感六: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咏物诗

代表诗人有骆宾王、贺知章、杜甫、李贺、王安石、王冕、 于谦、陆游、郑燮等,代表作品有《咏梅》《咏鹅》《竹 石》《马诗》《梅花》《严郑公宅同咏竹》等等。
二、基本特征
意象特征:梅、兰、竹、菊、松、荷、芳草等所咏 之物。 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正面描写、侧面衬托、象征、 比喻、拟人、对比等 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 是如何表现的? ⑵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 也”,请简要分析此诗的 “余味”所在。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 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 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 涯。“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 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 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 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 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 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 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 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总结复习背诵:古诗常见情感分类

古诗常见情感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稻香、蛙声、炊烟、桑麻、桃李、野径、古木、柴门、空山、禅房、古寺、暮钟、五柳、白鹭、牛羊、谷鸟、野老、牧童、浣女、樵夫。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厌弃官场黑暗,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③追求自由闲适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④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旌旗、铁骑、烽火、胡马、戍楼、楼兰、玉门、天山、羌、夷、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雪山、孤城、雁飞、羌笛、胡笳、琵琶、画角、梅花落、关山月、塞曲等。
①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②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③山河沦丧的痛苦;④久居边关的乡愁;⑤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三、怀古诗常见意象:姑苏、咸阳、长安、洛阳、金陵、骊山、赤壁、新亭、马嵬、华清宫、陵墓、祠堂、庙宇: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武侯祠。
①对古人的缅怀,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②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四、送别诗常见意象:寒蝉、阳关、古道、西风、长亭、南浦、柳、酒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五、闺怨诗常见意象:月亮、斜阳、鸿雁、高楼、危栏、灯漏、寒砧、捣衣、登楼、眺望空庭、重门、翠楼。
①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怨恨战争的残酷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②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忧愁伤感。
六、羁旅行役诗常见意象:1、霜冷露凉——孤独、思乡2、云——漂泊不定3、秋(秋风、秋花、秋桐)——秋色苍凉,思乡4、山高水阻,遥望故园——思乡5、雨——愁苦孤独6、暮归之鸟,倦鸟归巢——游子思归7、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羁旅思乡8、子规(杜鹃、杜宇、布谷、蜀帝)——离愁9、猿——悲凉凄清10、夕阳(日暮、斜阳、落日)、月亮、高楼、节日、书信——羁旅思乡情感:①行役的艰难、漂泊的寂寞辛苦;②对家乡亲人、国都皇帝的思念;③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
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
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
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③风格——雄壮豪迈。
诗歌情感分类

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 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 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 首宋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京 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 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 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登高与怀古
古人常常喜欢借登高览胜一抒怀抱——或者发 兴亡之慨,或者吐胸中块垒,或者歌以咏志。杜 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王之涣的《登鹳雀 楼》均为杰作,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 金陵凤凰台》堪称双璧。但这并不绝对。 有时登高并未怀古,如杜甫的《望岳》、王之 涣的《登鹳雀楼》;有时怀古未必登高,如骆宾 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李清照 的《绝句》(“生当做人杰”)。
四 羁旅诗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 可期。
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 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 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 这首诗的 • 通过描写 • 抒发了诗人 字(句), [语言技巧] 景象(事物), [形 象] 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 诗的 句,运用 手法, [语言技巧] • 描绘出 情景,塑造了 形象,[形 象] • 从而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阮郎归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 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 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意象

常见意象:1、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常被诗人自喻,以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淡泊的气质,顽强不屈的节操。
(生长环境:清幽,绝俗,苦寒)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唯有香如故。
”2、竹:亭亭而立,节节而高。
常被喻为贤才,以表达正直、不屈的品性。
如《严郑公宅同咏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浮云长。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比喻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隐士君子3、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生性淡泊,是隐者的象征。
诗人或托菊表达对其的喜爱,如《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或者诗人以菊自况,通过菊的高洁、幽香的品质,表达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宋人常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
晏殊:“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
”欧阳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张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菊以陶渊明为知己,木芙蓉就与菊花一样,成为隐逸高洁的象征。
4、松柏:是中国士子坚贞心志的人格典范。
《论语·泰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杜荀鹤《小松》。
5、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芳草自怜,淡泊高洁。
喻高洁美好的品质。
兰途——美好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如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怀才不遇)6、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华贵,喻富贵吉祥美好。
欧阳修“天下真花独牡丹”。
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也可喻“离情”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莲花(荷花):冰清玉洁,喻君子。
(“莲”谐音“怜、恋”,乐府诗《采莲曲》)9、红豆:相思。
高中语文常见古诗题材分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要想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 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 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 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 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 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 隐衷。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所作的咏物诗。黄巢在起义之前, 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落榜后,他看到长安城遍地都是金 黄如铠甲般的菊花,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他豪情倍增, 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 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 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 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5.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赏析】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灾荒之年,官仓 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 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 责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他们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这首诗 辛辣地讽刺了大小官吏只管中饱私囊、不问军民疾苦的腐朽本质。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诗歌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古诗词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友情之真挚\蔑视权贵之高洁\时光易逝之感慨\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码头等 杨柳、 酒等思妇闺情诗常见情感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有三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常见诗歌题材及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及情感】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
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3.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⑴写法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
古典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复习 咏 物 诗
概念
所谓咏物诗,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 的景物、器物、 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 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 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类型
一、描摹情态类 二、托物言志类
言志: 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 长状态和需要人 多加呵护培育, 多加呵护培育, 表达自己仕途困 顿,渴望有人援 引的心情。 引的心情。
杨 花 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本诗中的杨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⑴本诗中的杨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⑵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本诗艺术手法运用上的特色。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
给好朋友张署的。 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 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 贬阳山县, 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 被贬。 被贬。元和五年二人遇 赦同赴江陵待命。 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 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 友共勉。 友共勉。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若欲满盘堆马乳, 若欲满盘堆马乳, 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添竹引龙须。 添竹
多加竹条, 多加竹条, 多扶持 扩大修缮
要想结出丰 硕的果实。 硕的果实。 小结: 小结:希望种葡萄 之人能对这株葡萄 多加培育, 多加培育,让它结 出丰硕果实。 出丰硕果实。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
(二)边塞征战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别离贬谪诗:
(五)思乡怀远诗:
(六)咏物诗:
(七)闺怨诗: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这看法吗?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
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出悲凉之气。
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
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
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达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 情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D、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3.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表现 手法上看,是托物言志和象征,从修辞角度看用拟人, 比喻;从描写方法上看,除正面描写外,还常用侧面 烘托)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
情趣。
【咏柳】
对春天的
喜爱之情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 ——岑参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2、描写艰苦的戍边生活和激烈紧张 的战争场面。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Hale Waihona Puke 边塞征战诗典型 意象: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 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篇: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篇: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鉴赏专题二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咏物诗。
(完整)咏物诗的类型

(完整)咏物诗的类型咏物诗的类型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千百年来,咏物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
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二、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再来看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
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最新-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精品

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下面是【1表现诗人高尚情操】诗人在诗中表现自己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忤逆武后,遭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
诗人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感叹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达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
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
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实用参考]咏物诗(完整精华版)
![[实用参考]咏物诗(完整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ae44ff76eeaeaad1f3307a.png)
• 芍药 • 芙蕖
妖无格 净少情
牡丹
真国色
3、分析手法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 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 贵富丽,令人喜爱。
3、分析手法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 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 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 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 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 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1、分析意象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 悲。 ——冤亡、积怨、啼血
2、分析情感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霜:人生易老 环境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5、器物类 玉:高洁 旧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3、分析手法
景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 “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 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 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从 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qin...咏物诗

高考演练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 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 自己又将只身 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流莺 李商隐 流莺① 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② 何处有花枝?
【注】①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 ②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 试结合流莺 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诗中的流莺不停地到处飘荡,无法自持,虽本意 有所追求,但却难遇佳期。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 样一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无枝可栖的流莺形象, 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空有抱负,却不得不四处 漂泊的伤感之情。
考点阐释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 形象) 抒情主人公(诗人形象) 单一物象 自然景物 画面景象 咏物诗
人物形象
形象分类
意境题
咏物类诗歌的界定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 感情的诗歌。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重写主观情志; 另一类重在说明客观道理。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问:同是咏柳,但两诗所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不 同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李诗通过今昔荣枯悬殊的秋柳,表达了作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 凉心境。(2分)(春柳繁盛与秋柳枯凋形成鲜 明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曾诗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 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 亡的命运。(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1. 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诗人在诗中表现自己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
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
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忤逆武后,遭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作者歌咏
蝉的高洁品行,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
诗人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感叹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
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抒发了诗人品
行高洁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达自
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
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
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 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
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
下
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
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
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
隐衷。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赏析】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
历代多愁善
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
而白居易《惜牡丹花
二首·其一》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
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
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
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3. 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
诗人借所咏之物或抒发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
活的愿望;或抒发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个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
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
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
的独白。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落榜后,他看到长安城遍地都是金
黄如铠甲般的菊花,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他豪情倍增,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
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
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4. 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赏析】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
在灾荒之年,官仓
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
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
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
责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他们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
这首诗
辛辣地讽刺了大小官吏只管中饱私囊、不问军民疾苦的腐朽本质。
金钱花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注:劚(zhú):掘,砍。
将(jiāng):语气词。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寄意的诗。
诗题“金钱花”,不过其主旨并不
在咏花,是借金钱花抨击了豪门贵族贪得无厌、残酷无情的本性。
前
两句中,诗人笔下的金钱花是十分美丽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赞叹之情。
不过后两句的议论才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
豪门尽劚将。
”金钱花如此娇柔迷人,如果它真的是金钱能够收藏的话,那些豪门权贵就会毫不怜惜地把它全部掘尽砍光了!这二句,出
言冷隽,恰似一把锋利的匕首,一下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
厌的本性,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他们的丑恶本质。
【5. 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和诗人看花的情形,表达了对菊花的
喜爱。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
发人思考。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此诗用反衬手法赞颂牡丹。
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
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
不过诗人称他们“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把芍药说成虽妖
娆但格调不高。
“芙蕖”,虽然清高洁净但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难免显得寡情。
诗人以此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也暗
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