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如何学习历史
如何学习历史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思考未来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学者,都应该学习历史。
那么,如何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一、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学习历史首先要对历史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它主要包括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方面。
其中人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思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的演变。
二、认识历史的意义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教训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思考现在和未来。
历史是人类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学习历史的思维和方法,以此启迪我们的现实思考和行动。
三、多角度了解历史历史研究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包括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学科。
因此,我们学习历史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可以采用多种学科手段的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多样的信息。
四、注重历史阅读与查询历史知识的获取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查询,我们需要通过书籍、文章、论文、报刊等渠道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
同时,对于资料来源和信息准确性要加以注意,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咨询历史专业人士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历史研究水平。
五、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历史研究需要不断强化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
历史事件往往会受到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这些背景和差异才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
六、结合实际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面对现实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了解当前社会问题背后的历史渊源,深入掌握现实问题的关键点和症结所在,为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提供指导。
结语历史是我们探寻人类发展路程的有益工具。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史、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我们的文化瑰宝。
同时,历史也是我们研究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的工具。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历史研究,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掌握历史方法和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历史的智慧启迪我们的现实思考和行动。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个关键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个关键高中历史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历史是一个难学习的学科。
要想学好高中历史,不仅需要认真听课、复习,还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学好高中历史的四个关键。
一、掌握历史知识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之一是要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是构建历史思维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同时,学生还应注重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尽可能将历史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二、注重历史思维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之二是注重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指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和推理,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
历史思维是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成长成为独立思考者和社会活动者的重要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要注重历史思维的训练,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局,通过历史的比较、归纳和推理等方法,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历史问题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之三是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历史问题。
历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每个历史事件都涉及到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因此,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看待历史问题,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四、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之四是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否认和质疑。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常常会认为历史很无聊,自认为无需关注,或者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维方式。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意识,引导自己认识历史真相,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学好高中历史需要学生注重掌握历史知识、注重历史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历史问题,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历史学者,需要具备以下五大核心素养:一、独立思考的能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然而,这种理解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它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以及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含义,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要想进行历史研究和撰写历史论文,就需要具备文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历史学科需要学生找到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报纸、文章、图片等等。
了解如何检索、筛选、分类、整理和评估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吸收和整合相关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支持。
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历史研究常常会受到倾向性、误导性和错误的影响。
因此,要想获得客观的历史理解,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分辨历史上的真相和假象,辨别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并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将原始资料转化为新的分析和解释。
四、沟通表达的能力历史学科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与他人合作以完成各种任务。
比如,研究小组可以合作发掘历史资料及相关信息,同时还需要协调合作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此外,历史学科还需要学生可以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来表述解释历史事件和事物。
五、跨学科研究能力历史学科需要学生掌握跨学科研究能力,这能够让他们从更多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历史事件。
历史从不仅仅是人们的记录,而是与社会科学、考古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这种跨学科能力可以让学生跨越多学科,从中汲取灵感,结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影响。
在总结上文所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不仅是历史学者所需的基本能力,而且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养。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要素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要素
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大致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史实。
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
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
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
1.唯物史观: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2.时空观念:指观察、分析、判断和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背景的能力。
3.史料实证:指运用可信的史料,对历史事实进行求真的态度和方法。
4.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5.家国情怀:指对祖国、民族、文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历史学科还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历史学科也需要必备的品格,包括政治思想品质(对祖国、民族、文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认同)、道德人格(学会做人做事)和史学品格(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
最后,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历史学习方法的基本要素
历史学习方法的基本要素查资料进行、分类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
5.活动总结。
各小组进行调查成果交流,推选代表进行讲评。
社会调查是一种学习方法。
要进行社会调查,首先要确定“活动主题”;然后制定“活动目标”;再确定调查对象;接着是“活动过程”,包括活动准备、访问调查、资料、形成成果等;最后是总结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运用和遵循各种学习方法的基本程序,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学习原则,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而言,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
它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又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
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同时还具有层次性等特点。
学习原则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宏观指导,这间接性地说明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教学任务和对象的“最佳”教学形式,而应提倡多种教学方式。
在历史学习中,规定学生以某种固定的过程和方法来学习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教学条件而开展学习。
根据中学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特征,建议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融于形象直观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思考的空间和权利,有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活动课学习的原则,最主要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识记、理解和运用基本的历史知识,体验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掌握方法的过程,除了有利于掌握历史知识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便充分发挥了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当前历史基础教育的重要原则。
三、基本方式四、基本手段学习的基本手段是指在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作者:冀斌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8期【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巧借和妙设各类措施和途径进行辅助教学;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历史学习技巧的传授;挖掘和升华历史的现实功用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兴趣盎然,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反之,将枯燥乏味,繁重无比,事倍功半。
本文,着重从兴趣、识记、理解、运用四点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史学习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轻松愉悦走近历史,积极快乐学好历史。
最终实现喜爱历史与学好历史的有机契合。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识记、理解、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四点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耗费了一定的精力,但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四要素中的某一点要素。
只有全面地掌握这四点要素,并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一、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做。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用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收获一点成绩。
成绩引发成就感,成就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就感,便会更加用心去做,收获更大的成绩,满足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使自己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才会用心地去学,不断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在兴趣的引导下,下苦功夫专研,仔细深入地探索,必会促进自己历史学习的提升,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快乐。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巧设史海拾趣、成语接龙、角色体验、历史再现等教学环节;巧布重走长征路、再观丝绸路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共促学生历史学习的提高。
二、识记。
高考历史学习 需要四个“理解”
高考历史学习需要四个“理解”“理解性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原有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下进行个体心智运作和社会文化中介的交互的意义建构,并不断获得理解的探索和发展过程。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世纪之交的《人是如何学习》总结报告中提出七个理解性学习的原则:一是围绕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形成结构;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理解;三是运用元认知促进学习;四是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五是学习者的动机;六是在实践活动的情境中学习;七是建立社会交互的学习共同体。
显而易见,“理解性学习”是一种高效学习,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学习者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思维的创新者。
面对新高考地区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备考呈现时间少、考点内容多、能力要求高的现状,若要提高备考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发挥“理解性学习”的功效不失为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理解性学习”呢?笔者认为,高考历史学习,需要四个“理解”。
一、理解“史观”李大钊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解释或概念。
”的确,“史观”是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从而成为研究、理解历史问题的一把”钥匙”,能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
传统教材以“革命史观”一统天下,而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则使史观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事实上,历年的《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新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生态史观”等的运用、考查。
因此,在新高考历史复习中,我们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尤其是唯物史观,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历史史实,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以文明史观可构建下列的历史知识新体系。
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分析
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分析1. 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历史的定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历史资料的获取与分析方法,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2. 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学习历史的时序关系,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特点,了解历史的演变和进程。
3.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学习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事实。
4. 培养历史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独立见解。
5. 熟悉地理和历史的关系: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掌握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分析地理条件对历史事件和文明形态的影响。
6. 扩展拓展历史知识:学习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历史人物传记、历史地貌等,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
7. 培养历史研究和阅读能力:学会检索、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8. 培养历史的欣赏能力:学习欣赏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了解历史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具体的历史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学习和研究:2.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评价人物的功过得失,了解事件和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学习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欣赏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
5. 历史讨论和辩论的参与:参加历史讨论和辩论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历史思维和辩证能力。
1. 多角度比较和对比: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文化,发现相似和不同之处,形成系统、全面的历史认识。
2. 多媒体和图表辅助学习:利用多媒体和图表等辅助工具,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概念,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制作历史时间轴和地理地图:制作历史时间轴和地理地图,将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帮助记忆和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逻辑体系的构建
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逻辑体系的构建
第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方面是时间感。
时间感是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
时间定位和时间顺序的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历史时间的概念,
比如年代、时代、朝代等。
并且能够在时间轴上整理和归纳历史事件,形成一个时间序列,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的规律。
第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四个方面是学科思维。
学科思维是指对历史学科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历史
学科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研究和分析,形成一个学科思维图,从而
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体系可以由时间感、空间感、因果感和学科思维四个方面的
内容构建而成。
这个逻辑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
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能力和素质水平。
历史学习的关键要素与技能
历史学习的关键要素与技能历史学习是一门深奥而富有挑战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记忆日期和事件的堆积,更是一次次穿越时光的体验。
要深入掌握历史,需要具备一系列关键的要素与技能,这些要素如同一位智慧的导师,引领我们穿越岁月长河,探寻人类文明的奥秘。
首先,理解历史的背景与语境至关重要。
历史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事件都是画布上的一笔,而其背景则是涂抹在画布上的底色。
只有当我们了解事件发生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像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一样,耐心地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每一个细节和动机。
其次,分析和推断能力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事实堆砌,而是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根据零碎的线索推断出完整的场景。
通过比较、对比不同的历史文献和观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多维含义,从而避免单一视角带来的偏见和误解。
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历史学习的精髓之一。
历史并非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对过去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估。
这就需要我们审视历史记录的来源、立场和动机,分辨事实与虚构,避免历史修饰主义的陷阱,从而获得更为客观的历史认知。
此外,沟通能力也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历史知识的获取并非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通过交流与分享不断丰富与完善。
能够清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能够听取并理解他人的观点,能够在学术和非学术场合中有效地传递历史信息,这些都是成功历史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最后,激发学习兴趣和保持持久的好奇心也是历史学习的关键因素。
历史是一部充满故事的巨著,它蕴含着无数令人着迷的人物、事件和转折点。
只有保持对历史的热爱与好奇,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断深入探索,不畏艰难,不忘初心。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习者,并不仅仅需要记忆大量的历史数据,更需要具备深刻的理解、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这些关键要素与技能,将帮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探索之路,领略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真正奥秘。
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分析
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分析高中历史学习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阶段。
以下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分析。
1. 基础知识:高中历史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地理、制度等方面。
学生要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学生还应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背景和制度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
2. 比较分析: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原因。
比较分析也能帮助学生发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进一步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3. 原始资料分析: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解读历史原始资料的能力。
历史原始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学生要学会读懂和分析历史文献、文件、图片等,并从中获取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信息。
通过分析原始资料,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历史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高中历史学习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培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尊严感。
5. 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高中历史学习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历史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学生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运用历史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种培养,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还可以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要点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分析的能力、原始资料分析的能力、历史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要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思考历史,并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好历史的四个关键
学好历史(lìshǐ)的四个关键高中文科学生常常反映历史不好学,书看过几遍也记不住,做题过失率还是很高。
为什么会如此?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心〞去读、去想,有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所以到运用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应进步历史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呢?关键要把握好学习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即阅读、理解、记忆和运用。
一、阅读阅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根底,即学好历史的根底。
怎样才能使阅读迅速而有效呢?首先要有目的,有问题。
如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根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无视。
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察(kǎochá)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局部内容。
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好把握历史知识。
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正文中指出“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场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两幅图和一段材料,来补充说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冲突表现。
又如中国古代史上“北宋科举制开展〞一目,正文只对其积极作用进展阐述,在小字中那么补充了北宋科举取士过多导致“出现官吏多而杂的场面〞这一消极影响。
其次是阅读中要掌握正确方法。
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开展的程度、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络: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场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互相关系开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互相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比照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开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四要”素材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四要”前苏联哲学家凯洛夫说:"可以说,心理活动的规律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始终,贯穿于每门课程发展的始终。
"历史教师要善于应用课堂的主阵地,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1. 紧握遗闻趣事,还学生心灵以"美妙"的历史天地历史上的遗闻趣事是学生无法从教材上了解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因而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
遗闻趣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节,讲了左宗棠西征的重要一站即是嘉峪关,公元1873年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经过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和雄壮。
此外,林则徐也曾经被贬新疆也途经此关。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假如你是林则徐和左宗棠你的心理感受?",对比两人途径嘉峪关的心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这会呈现给学生完美的心理天地。
2. 紧抓课堂导入,还学生以"明快"的历史天地常言道,良好的肯定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讲课导入的好,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例如,我在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是引诗入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讲"唐朝的衰弱"时,可引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名诗,这样,既讲述了唐朝衰弱这一历史知识,又增添了文学情趣。
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们不妨引用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历史课不再是枯燥乏味,学生也仿佛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激发起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再如讲授1949年渡江战役时,引用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尤是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此成功地在轻松明快的课堂气氛中,走进历史,探讨历史知识便水到渠成了。
学好历史知识的四个步骤
学好历史知识的四个步骤在历史浩瀚的知识中,我们要怎样学好这些知识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学好历史的四个步骤以供大家学习。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头脑的“明智”之人,就必须学好历史。
如何学好历史呢?最基本的就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1、充分预习预习是首要环节。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
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
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为上课作好准备。
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每天预习。
在预习的时候,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
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认真听课听课是关键环节。
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
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
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
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
学好历史的四个关键
历史学习中的阅读、记忆、理解和运用有的学生常常反映历史不好学,书看过几遍也记不住,做题差错率还是很高。
为什么会如此?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心”去读、去想,有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所以到运用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那么应该怎样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呢?关键要把握好学习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即阅读、记忆、理解和运用。
这实际上也是高考考得最多的四种能力。
一、阅读阅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即学好历史的基础。
怎样才能使阅读迅速而有效呢?首先要带着目的去读。
如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
综观近年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
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学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正文中指出“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两幅图和一段材料,来补充说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冲突表现。
又如中国古代史上“北宋科举制发展”一目,正文只对其积极作用进行论述,在小字中则补充了北宋科举取士过多导致“出现官吏多而杂的局面”这一消极影响。
其次是阅读中要掌握正确方法。
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发展的程度、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对比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学好历史的要素
学好历史的要素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学好历史需要具备一定的要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好历史的要素。
1.广泛阅读:学好历史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历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需要学习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文献以及相关的研究材料,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2.深入思考:学好历史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和日期,更重要的是深入思考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动机以及产生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思考方式。
3.批判思维:学好历史需要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历史上的许多事件和观点存在争议,需要学会辨别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通过分析不同的历史观点和证据,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4.笔记整理:学好历史需要进行笔记整理。
历史知识繁杂而复杂,通过整理笔记可以帮助记忆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或主题等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实地考察:学好历史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亲自去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现场情况,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6.多媒体资源:学好历史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历史学习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历史讲座和收听历史广播等方式,丰富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7.与他人讨论:学好历史需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与同学、老师和专家进行历史问题的讨论,可以开拓思路,拓宽视野。
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8.跨学科学习:学好历史需要进行跨学科学习。
历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密切相关,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例如,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和危机等。
怎么学好历史
怎么学好历史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人文素养。
但是,学好历史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掌握学习技巧。
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学好历史的建议。
一、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好历史,首先要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历史是对过去的事件、事物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资料、文献等途径收集证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
了解历史的方法和研究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和影响。
二、阅读历史资料和文献阅读历史资料和文献是学好历史必不可少的环节。
历史作品和文献可以提供有关特定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详细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细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推理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影响世界历史的事件和人物等信息。
通过重复和反复阅读,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意义,提高批判性思维、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习历史取向和理论了解历史成立的背景和发展,以及其取向和理论对于了解历史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取向包含不同历史学派别的观点和方法,而历史的理论则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架构,它们以时间、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方向分析历史,为研究提供支撑。
四、意识到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和理解当前的世界,以便对其未来做出有效的决策。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源和启示。
而许多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对当下进行理性思考。
五、创新历史课堂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学习历史,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有意思的学习方式。
例如,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动态、有趣的教学媒体,例如视频、配图和交互式模拟,来帮助我们在洞察历史文化中保持好奇心和积极性。
六、关注历史事件的多个方面一个时间事件的背景、过程、原因、影响、重要人物和文化语境都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方面。
了解一个时间事件的多个方面,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激发出我们更深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作者:冀斌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8期
【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巧借和妙设各类措施和途径进行辅助教学;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历史学习技巧的传授;挖掘和升华历史的现实功用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兴趣盎然,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反之,将枯燥乏味,繁重无比,事倍功半。
本文,着重从兴趣、识记、理解、运用四点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史学习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轻松愉悦走近历史,积极快乐学好历史。
最终实现喜爱历史与学好历史的有机契合。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
兴趣、识记、理解、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四点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耗费了一定的精力,但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四要素中的某一点要素。
只有全面地掌握这四点要素,并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一、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做。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用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收获一点成绩。
成绩引发成就感,成就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就感,便会更加用心去做,收获更大的成绩,满足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使自己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才会用心地去学,不断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在兴趣的引导下,下苦功夫专研,仔细深入地探索,必会促进自己历史学习的提升,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快乐。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巧设史海拾趣、成语接龙、角色体验、历史再现等教学环节;巧布重走长征路、再观丝绸路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共促学生历史学习的提高。
二、识记。
历史属于文科范畴。
文科知识的学习,识记是基本功,更是关键。
像年代、人物、朝代、纲领、文件等重要史实,不能有半点杜撰的成分,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本身,即所谓的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真实记录。
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上下狠功夫,苦练基本功。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那么初中历史知识就好比是活体的骨架。
只有清晰地记忆每一个基础知识点,才能塑造出一副完整的歷史骨架,勾画出历史直观清晰的轮廓。
在高中、大学或更高层次的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自然顺畅,历史本身也才能不断体态丰满,经脉透析。
因此,识记可以理解成是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奠基工程。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实施各种手段,如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形象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