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的科学性

合集下载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类文明、社会变迁和思想发展的深入探讨。

读完《历史学是什么》,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历史学是一门科学。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让我明白了历史学并不是一种主观的解释,而是通过客观的事实和证据去推断和解释历史事件。

历史学家通过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才能还原出历史的真相。

这让我对历史学的科学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更加敬佩。

其次,历史学是一门反思人类过去的学科。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历史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历史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历史学让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珍视现在。

最后,历史学是一门启发人类思考的学科。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历史学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历史学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类思想的深入探讨。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思考,也可以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许。

历史学让我们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未来的发展。

通过阅读《历史学是什么》,我对历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学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明的深入探讨。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反思人类过去的学科,也是一门启发人类思考的学科。

我相信通过对历史学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历史学,是一门永远不会过时的学科。

历史学习需要理论的指导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例

历史学习需要理论的指导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例

历史学习需要理论的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例摘要:历史研究作为目前历史教育的前提条件,历史教育实则是对历史学研究内容的部分迁移或者整合。

可以说历史学研究的很多成果已经被历史教育得以有效利用。

但是历史学习对于史学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大多时候受制于篇幅和内容的限制,对很多史实表述非常模糊。

所以想改善目前历史学习存在的弊端,必须重视史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历史学习教育理论一、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多年,而我个人更认同历史学是一种科学,一种人文类而非自然类的科学。

不管是作为人文科学亦或是自然科学,两者都遵循共同的规范和准则,但是历史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又区别于自然科学。

首先,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但是对历史现象的表达是历史学家的内心里的劳动,重视的是内心里的体验。

历史具有双重性。

不可否认,它具有自然性,而历史又都是人创造的,因此可以说,历史学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史实,一个就是基于史实的解释。

史实是客观的,但是历史解释却掺杂了主观思想。

第一个层次上属于自然科学,第二个层次上属于人文世界。

历史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或者说成为一门人文科学,全在于第二个层面上,是基于历史事实的解释赋予了其灵魂。

人文性里又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理性思维和生活体验,理性思维是它同于科学的,而生活体验又使得它有别于科学。

历史学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它需要科学,也需要科学以外的东西,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历史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性,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去重视所谓的非科学成分。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也有两种意义,一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指我们对过去的事情的理解。

我们抛开二十四史的真伪性不说,它们是对过去历史的解释,亦可以说是记录。

但是二十四史并不完全等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任何一本历史著作也做不到。

这样重视理论性的东西就很有必要了。

有了理论性的东西作为指导,那么对历史的学习和解读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对于一个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是进步的信心。

显而易见,学习历史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从狭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总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业绩。

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现今很多人对于历史学这门学科都有很多误解,认为学历史没什么用,但是,历史犹如空气,弥漫于现实生活之中。

所以,今天我来简单地来说一下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一其实,学习历史,可以让人明做人、明做事。

不管是大到军国的方针,还是小到坐卧起居的礼仪,都有着历史的影子,多少人也津津乐道地读着野史,听着传说,以此来了解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艾森豪威尔,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上校;一般来说,到了这把年纪,生活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转折的希望了。

但是,这个郁闷的上校却在空闲的时候默默钻研了许多年的一战史,后来二战来了,他就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战争上,就这样,他就成了军方最急需的人才,从此一跃而上,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五星上将之一。

艾森豪威尔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假如他没有认真研究战争史,他可能就一辈子这样当一个默默无闻的上校,而不是上将了。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发展着地历史。

【1】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我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著名的天文学家竺可帧,正是研究了我国史志、方志、古诗、游记,掌握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之后,才写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曾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他一生中读过的书以史书最多,从正史、纲鉴到笔记、演绎,他都广泛涉猎,有的还反复阅读,圈点批眉,有着独到的心得见地。

论历史是一门科学

论历史是一门科学

论历史是一门科学【内容摘要】: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近代以来的历史学理论问题,中外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以过百年。

18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兴起以来,对历史学从整体上进行综观及评估渐成一种趋势,及至19世纪末西方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完全成形时,历史是不是一门科学已成一个关系到学科地位的重大问题,历史学家们的答案大多是肯定的。

本世纪以来,关于历史理论的性质依然有许多争论,不仅为不少史学家所关心,也构成当代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科学性想要建立史学的评论学科,必须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

因取义的广狭不同,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归纳为两种。

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1)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2)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界,坚持历史学是一门科学。

一方面沿着卢基阿努斯开辟的认识路径,从历史学与文学的区别中把真实性确定为历史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另一方面,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开辟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唯物的认识路径,从历史本体论和史学本体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历史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从而为历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历史学是科学”的观点。

主要基于两个理由:其一,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不可更改的历史。

这个前提决定了历史不可由主观意识来改变,历史学不能由主观来认定,而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产物。

其二,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求真,其思想或理论应当是从历史认识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用以更好的理解和诠释那个真实历史,而且要在史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验证,不能“以史注我”,把历史当成主观思想的注脚,例子。

浅谈历史学的功能

浅谈历史学的功能

浅谈历史学的功能作者:周振杰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27期历史学就是通过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去寻找能够服务于当今时代的学科。

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历史学指包括世界上一切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仅仅只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学。

”从这句话中可以很明显的感悟到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这样的言论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但是就历史学本身来说历史学的功能不仅如此,因为历史学的成果将会对社会的整体都产生一定的作用或效能。

就历史学本身而言,其功能总括起来说有四点:历史学在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功能,历史学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功能,历史学的发展研究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功能以及在当今全球化大趋势下历史学的功能。

自从20世界80年代以来,历史无用论影响人们的思维,但是最终事实证明,历史学对于人们自身发展甚至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首先,从历史学在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功能来看,历史学对于人们认识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历史学在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当中有一定的启示功能,另外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中,历史学在对于人们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体概括历史学的所具有的认识功能,简单来说则是历史学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了解现实,预测未来提供所必要的历史知识,能够使人们在知识和认知层面理解到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学对于人们认识现实的指导作用这一层面来看,历史学可以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并且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指导人们,这也可以说是在人们认识层面上的“以史为鉴”。

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都很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的指导作用,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越来越提倡的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回顾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对于中国到底应该怎样发展进行思考和设计,最后,我们在总结、反省、借鉴的基础上,走上发展,繁荣的道路,并且,我们还在原来的认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索和发展。

浅谈史料实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实践

浅谈史料实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实践

2019年19期┆271智慧课堂浅谈史料实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实践王双艳摘 要: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学习了解和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大文本的阅读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历史广度和深度,锻炼历史思维,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实例;历史课堂;课堂实践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受篇幅限制,给学生提供的历史资料都是总结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结合史料实例进行教学,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历史于社会科目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可以进一步提升。

一、史料实例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真正的趣味,在于它所记载的过往发生过的人、事和物,以及这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一种结论性的观点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难以内化。

适当的运用史料实例可以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

适当的引入史料实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历史阅读能力。

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历史的自主学习大有裨益。

(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借助史料实例来完成,史料实例是过去发生过的事件,有一定的依据和信服力。

二、运用史料实例时应遵循的原则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史料的选取基本上是围绕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且一般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但是史料的补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

(一)科学性史料实例和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史料实例的运用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授过程中,所用的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呈现应尽可能为第一手资料,对于尚在探索的阶段的材料,不适合在课堂的教学中出现。

历史主义的科学观

历史主义的科学观

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历史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派,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

历史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预测。

本文将从历史主义的科学观角度,探讨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的演进以及历史对于人类的意义。

一、历史的规律性历史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历史具有规律性。

历史的规律体现在历史事件的发展、演进和变化中。

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受任何个人或者个别事件的影响。

历史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来揭示出来。

对历史的规律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中的重复出现的模式和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二、历史的演进历史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历史的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历史的演进是由各种各样的力量和冲突推动的,这些力量和冲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历史的变革和发展。

历史的演进不是一条笔直的线,而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历史的演进有时是线性的,有时是循环的,有时是递进的。

历史的演进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但是它是有一定的趋势和方向的。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历史的演进趋势,了解历史的发展方向。

三、历史对于人类的意义历史主义的科学观认为历史对于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历史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兴衰、荣辱,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引导我们正确地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

历史也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当前的和平、繁荣的生活。

历史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启迪和警示的作用。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对于一个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是进步的信心。

显而易见,学习历史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从狭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总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业绩。

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现今很多人对于历史学这门学科都有很多误解,认为学历史没什么用,但是,历史犹如空气,弥漫于现实生活之中。

所以,今天我来简单地来说一下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一其实,学习历史,可以让人明做人、明做事。

不管是大到军国的方针,还是小到坐卧起居的礼仪,都有着历史的影子,多少人也津津乐道地读着野史,听着传说,以此来了解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艾森豪威尔,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上校;一般来说,到了这把年纪,生活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转折的希望了。

但是,这个郁闷的上校却在空闲的时候默默钻研了许多年的一战史,后来二战来了,他就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战争上,就这样,他就成了军方最急需的人才,从此一跃而上,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五星上将之一。

艾森豪威尔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假如他没有认真研究战争史,他可能就一辈子这样当一个默默无闻的上校,而不是上将了。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发展着地历史。

【1】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我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著名的天文学家竺可帧,正是研究了我国史志、方志、古诗、游记,掌握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之后,才写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曾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他一生中读过的书以史书最多,从正史、纲鉴到笔记、演绎,他都广泛涉猎,有的还反复阅读,圈点批眉,有着独到的心得见地。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作者:杨国庆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9期摘要:历史学是中学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特点,可以改变以往的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质疑和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科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历史是科学 ;发展性 ;综合性 ;过去性 ;时代性全面准确的认识历史学科特点,对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中外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历史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是笔者在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历史学科特点形成的几点体会:一、历史学是科学历史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科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具有唯一性和客观性。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历史学科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全面贯穿于历史教材的内容编排之中,时刻指导着师生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就是把这些复杂深奥的理论让同学们熟悉和应用。

笔者的做法是,先集中讲理论性知识,让正确的认识先入为主,在之后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评价等历史客观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重点突出理论对历史活动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练等活动,学生逐渐对这些艰涩、深奥的理论不再恐惧。

假以时日,学生就会形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具有发展性特点人类的现实与人类的未来本来是一脉相承、彼此衔接而不可分开的。

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它们既是过去历史的发展结果,也受制于时代背景,还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产生影响。

基于历史的发展性特点,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把所学内容放在历史长河之中,从而在特定的背景下展开新课的教学,也就成了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维柯论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历史研究——兼论维柯史学思想的现当代意义

维柯论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历史研究——兼论维柯史学思想的现当代意义

的真正奠基人 ” _P9国内对维柯 史学思想研究 较早 的有 李大钊 的 《 。l 1) 】3 ( 韦柯及 其史学思想 》 、张贵永 的 《 历
史 主义 的先驱》 。新 中国成 立后 ,大陆 这方 面的研究 几 近空 白。直 到 18 9 3年 ,朱 光潜 先生 以 8 7岁 高龄 翻译 了英 译本 《 新科学 》 ,并 发表相关 文章 对维柯 进行 介绍 和研究 ,呼吁学界 要重 视对 维柯 的研究 。此 后 .出现 了一批维柯 研究 论文 ,其 中有不 少是专 门研究维 柯史学 思想 的 ,①研究 西方历史 哲学和史 学史
则》 ( 肿 d n i z uv ’i on l c m n ei nzo i,12 iu as e an oad n ro a o u ed l ain) 7 5年 出版第一 版 ,13 cn t e 7 0年出
版 第 二 版 , 14 7 4年 的 第 三 版 为 定 本 。 该 书 奠 定 了 其 在 学 术 界 的 地 位 ,“ 术 界 倾 向 于 把 他 称 作 历 史 哲 学 学
rm R t n ,1 0 u a oe 7 9年 ) 论 意大 利最古 老 的智慧 》 ( ea t u s ai l u pe t ,1 1 ) 新 科 i 、《 D ni i i a rm s i i 7 0年 、《 q s m to a na 学》 (c naN oa S i z uv )等 ,其 中 《 科学 》是其 代表 作 ,该书全 名 为 《 于各 民族 共 同性 的新科 学 的原 e 新 关
作 者简介
徐 国利 ,安 徽 大 学 历 史 系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徽 安
合 肥 ,2 0 3 ) 3 0 9 ;黄 蕾 , 复 旦 大 学 历 史 系博 士 生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调查、收集和分析,以及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历史学家们试图还原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并从中获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指导。

在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揭示其深刻的意义。

一、史料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古代文献、史书、手稿、碑刻、分钟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历史学家们可以获得关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信息。

史料研究方法包括筛选、解读、分析和比较等,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功底和敏锐的分析能力,以确保所取得的史料真实可信。

二、考古学方法除了文献史料,历史学家还可以通过考古学方法来研究历史问题。

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古代遗址和文物,以及对这些遗址和文物的系统研究,还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考古学方法的应用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使得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了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

三、社会学方法历史学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社会学的一些方法。

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和集体行为的影响,这与历史研究中对于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的研究密切相关。

通过运用社会学方法,历史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揭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四、比较历史学方法比较历史学方法以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事件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比较和对比研究。

通过比较历史学方法,历史学家们可以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社会的异同点,充分利用对比研究来发现历史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丰富历史研究的层次和深度,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揭示历史的真相、理解历史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史料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获取当时的实证资料;通过考古学方法,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实物;通过社会学方法,我们可以理解历史事件的社会影响;通过比较历史学方法,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广泛的对比和分析。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历史学的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一门学科,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

从科学性的方面来讲,历史学是一种理性学科,其根据史料的存在,
使用客观的程序及技术来探讨和研究历史的事实。

从它的艺术性方面
来讲,历史学也有独特的艺术性,它具有把众多源资料、资料自身和
文化背景通过发掘、梳理、选择材料等步骤加以有机组织和形成体系
的功能,从建立一种史学权威性的有效分析历史发展模式及规律性的
独特技术及构想完成历史问题研究,从而找到最能解答历史问题的有
效思路。

因此可见,历史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增
补的。

浅论历史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的科学性原则

浅论历史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的科学性原则

标, 充分利用 现有的历史教学设施 , 结合 自身历史教学 的特 长 , 造 一个 新 的 历 史 教 学 环 境 。这 才 真 正 体 现 了 “ 学 是 创 教
种 创 造 性 的 活 动 ” 因此 , 史 教 师 在 选 择 采 用 多 元 化 的 。 历 历 史 教 学 模 式 时 必 须 重 新 建 构 。科 学 性 原 则 是 历 史 教 学 模
会 学 科 , 至 自然 学 科 教 学 混 为 一 谈 , 果 是 历 史 教育 目标 甚 结 达 不 到很 好 的实 现 , 史 教 育 功 能 局 限 于 知 识 的 传 递 上 。因 历 此 , 历史 教学 模 式 的构 建 中应 当注 意 以下 两 个 问 题 : 在 11 历 史 教 育 理 论 不 能等 同 于纯 粹 的 教 育 理 论 . 它 应 当是 在 教 育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运 用 最 新 的 心 理 学 成 果 结 合 历 史 学 科 特 点 而建 立 起 来 的 新 的方 法 论 和 认 识 论 体
摘 要 本 文 从 多元 化 历 史 教 学 模 式 的构 建 出发 .论 述 了
历 史 教 学 模 式 在 构 建 过 程 中 应 遵 循 的科 学 性 原 则 .并 就 构 建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关 键 词 历 史 教 学模 式 科 学 性 原 则 教 育 理 论 历 史 教
浅 论历 史 教 学模 式 构 建 过 程 中应 遵 循 的科 学性 原 则
陆庆 九
( 合肥 幼 儿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中 图分 类 号 : 5 G6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安徽 ・ 肥 合
20 1 ) 3 0 1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 0 】6 0 — 2 17 — 84 2 1 2 — 13 0 1 0

历史学-科学抑或人文-

历史学-科学抑或人文-

历史学:科学抑或人文?历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涉及到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功能与价值等方面多层次的问题。

“历史学不是科学。

”意思是:不一定非要把历史学说成为科学不可。

其基本前提是对科学主义的反抗。

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反科学主义的理解。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在此只能谈几点非常粗浅的感性认识。

一、科学与人文在近代的二分:各有其功能与价值。

科学与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的学术概念。

科学与人文的传统,其渊源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希腊文化中,科学与人文精神本来是统一的。

古希腊学者的科学研究实际上都是关于人的研究,人文精神始终都是科学的追求。

正如苏格拉底所谓:“知识就是美德。

”事实上,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几乎每一个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

在那时,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是不分的。

其实,中国古代也是一样。

这正如宋明理学家的说法:东海西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界标,是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复兴,而且也是科学精神的复兴。

在此基础上,便逐渐形成了近代西方学术思潮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大传统。

文艺复兴使人类从中世纪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科学理性精神得以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其结果便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歌猛进。

在此过程中,科学获得人类的崇拜,科学主义便应运而生。

正如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在笛卡尔看来,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是人类全部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科学方法是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范例,有关人类生存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在一切知识的科学化中解决。

这就是科学主义的实质。

人文主义则是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肯定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知识和力量。

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复兴是用“人道”反对“神道”,那么在近代,人文主义就是对科学主义的对抗,是用“人性”反对科学主义把人工具化、功利化以磨灭人性光辉的“物化”行为。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张千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实验初中,甘肃庆阳)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历史学习,欲亡其国,先亡其史。

历史上诸多的名人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有着精辟的论述。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

”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论述。

同样的法国的历史学家雅克·夫勒这样说:“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

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更符合情理的未来。

”历史不仅对一个民族、国家重要,对于个人来说也同样重要,古罗马的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说过:“一个不懂自己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西班牙的哲学家、小说家桑塔亚说过:“一个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

”结合本人二十余年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历史对个人良好素质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下就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历史学科的教师必须提高个人全方面的素养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阔无限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

这是美国历史学家乔治·伊格斯说的;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这是法国历史学家的一段话。

都说明了历史学科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对人类的一切文明活动,包括史前的活动无所不包,涉及一切的人文领域、各个学科、所有的艺术,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因此,培根说过“历史是第一文科。

”二、对考试体系评价,让历史学科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前面已经简要分析了在现在的考试评价体系下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历史学科也只是照考点去教,为考试而教,就教材而教。

历史学是科学吗_兼析梁启超晚年史观的新变化

历史学是科学吗_兼析梁启超晚年史观的新变化
⑥ ’ ” 。 “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 ‘ , 不能说是因果 ” 。 必然之果 互缘 ’ 没有一件可以预先算准那 ‘
” 、 “意志 ” 、 “欲望 ” 及其命运是 梁启超的推论,无疑是有道理的,既然创造历史的人的 “心力 琢磨不定、难以预测和没有规律的,其创造出的历史就自然不可能有一以贯之的因果规律 。 为了全面说明难以从历史中找到发展规律 ,梁启超在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中用了不少篇幅, ” 、 “心 深入论述了历史的因果规律与自然科学的因果规律之间的区别 ; 详细分析了人类 “心力 理” 的活动特点。 105
[ 关键词] 历史规律 人文史观 梁启超 [ 中图分类号] K207 - 0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00 - 114X ( 2010 ) 01 - 0104 - 06
一、历史进程中不存在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不是科学学科
在回答历史学是否是科学学科之前 ,先简略考释科学一词的内涵。 , 指由西方 科学是个外来词,由英文 “science” 翻译而来,鸦片战争时期直译为 “赛因思 ” , 为一些文人学者所赞 传入中国的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 洋务运动时期, 则演化为 “格致学 ” , 介绍西学的杂志以 “格致 ” 命名。19 世纪末 20 世纪 许,个别讲西学的学堂称 “格致书院 ” 初,不少有影响的学问家如康有为、 严复, 还有许多留日学生, 认为日本人将 “science ” 翻译 ,很快为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五四时期, 为 “科学” 比较好,遂倡导以 “科学” 代替 “格致学” “ 科学” 又与 “民主” 并列,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国人尊崇与奋斗的崇高目标 。 其实, 日本人早 ,为 “分科之学” , 也就是 “学科 ” 。 传入中国后逐步演绎, 科学的含义极其 期所称之 “科学” 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2013级历史课程:西方史学史作者:***任课老师:方国学摘要: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史家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关于此观点取得一致性的可能性愈来愈小。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

本文从历史学是一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学科说起,介绍各个学者对于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标准,之后强调历史学的特殊性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历史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特殊的人文学科。

本文主要着眼点在历史学的特殊性与历史学研究精神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学科学性的研究介绍与简要论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促进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鼓舞历史学家们更好的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

历史学的科学性是一个开放议题,目前仍未有定论。

关键字:历史学;科学性;特殊性;主观;在历史学理论中,历史学的科学性一直是各方史家争论的焦点,研究的扩大使得各方的观点也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

历史学科学性的争论在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观点。

本文在介绍前人观点上,仅就历史学主观性和客观性关系与历史学的特殊性为切入点,谈谈作者对于历史学的科学性这个问题的理解。

笔者认为研究历史学的科学性,先要弄明白这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其次还要明白这门学科的存在意义与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所在,不能生搬硬套前人理论。

既然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我们更要用怀疑的眼观看待前人的观点,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在了解前人观点后,做此拙文,以求就教于方家。

由于本人对史学理论认识水平有限,其中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一、历史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学是一门需要被人感知与理解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不同。

自然科学探求的是客观规律,无论是否有人的参与这些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只是待人发掘而已。

而历史学不同,历史学的真正构成除了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那便是历史学的受体人类。

如果人类不参与,那么历史学完全就是一门没有意义的学问。

这里说的没有意义不仅在于没有人去主动发掘历史学中的各种知识,还在于不会有人再受历史学的影响,历史学的现实意义就完全失去了。

我们可以举一个反例,以傅斯年先生为首的史料学观点派就是割裂历史知识与人类主体参与的典型例子。

傅斯年曾说过历史学就是史料学。

同时他也提出,“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1这摆明了就是将历1《傅斯年全集》第4册,第266页。

史学看作纯粹的与自然科学无异的学科。

这样的观点是绝对片面与不正确的。

傅斯年要求要将历史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完全是忽视了历史学的主客观统一性。

傅斯年只是看到了站在“科学”旗帜下的好处,却忽视了纯粹站在狭义的科学下的坏处。

如若史学真向傅斯年那样要求的发展,史家们只是在史料中埋头苦干,专注于考订证明,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历史的重要性,那么历史学终究会失去活力,成为一潭死水。

欧洲的兰克学派也犯有同样的错误。

以兰克为首的实证学派,他们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视为自己的终极责任。

如兰克在编写《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时说:“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现在,教导过去,以利未来。

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

它的目的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

”兰克学派的人认为:已经发生的历史过程是客观的,只要我们以公允的态度,剔除“主体”情感的偏见,就能如实地再现历史,就能做到“事情是怎样就怎样叙述。

”这样严谨的治史精神固然是值得提倡的。

剔除“主体”精神,完全是谬论。

历史的发生是在过去,历史材料的存在都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

那么后世研究历史的人,也只是站在已经掺杂了人类主观意识的史料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这样如何能完全剔除人的主观意志?实证学派在兰克要求的客观治史之下渐行渐远,他们埋头于考订串联历史,穷究细枝末节,被人抨击为“枯燥乏味的职业作风”,“缺乏洞察力”。

2最后逐渐走上消亡2F.M.波威克(F.M.Powieke):《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学研究》,第192页。

之路。

所以说,先放下历史学的科学性不谈,历史学本就是一个掺杂了人类主观意志的学科。

无论是历史材料还是历史知识皆是如此。

一个历史上记载的现象可能有多种解释,也可能这个现象只是曾经存在的历史事实的一种偏见反映。

谁又能完全的去下定论呢?那么我们所能做,所要做的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料,相互印证,保证在我们掌握的所有资料中,推论出一个合理的可靠的历史事实,再根据这个历史事实阐发自己的观点。

这样才能做到在保证历史学客观的同时,又做到主客观的统一。

如果一味的去深究历史学的客观性,只会让本末倒置,使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奴隶。

历史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把事情真相弄清楚,而且在于给予历史一种理解。

这是我们治史者必须了解的。

我们既不能偏重于前者,也不能对历史过分解读。

但是,作为一群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会做出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论断。

而且,大多数治史者肯定不会相互认同对方的论断。

这就像“在算术上,二可能等于二,但是在真实人生中,二与二是通常不相等的。

”3没有两个人恰如另外两个人。

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历史,因为正是在各种论断互相碰撞之后,我们才会最终得出最合理的论断。

在个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前行的学科,恐怕只有历史学与哲学了。

而历史学家的在互相碰撞中的研究,恐怕是历史学主观的最好体现了。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客体,是客观的已发生的历史。

它们凭3参阅新华文摘〔J〕。

1998年第7期。

借人类主观的记载以文字或器物的方式留存下来。

到了后世这些留存的文字或器物供人研究,以期还原当时历史的本来面貌,并从中求得历史学家一直索求的论断与苦苦追寻的答案。

这些答案与论断可以为客观的人类世界做出贡献。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历史的确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它并不偏重于主观或客观,因为二者对于历史学缺一不可。

二、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标准在对历史学是否是科学的下评判之前,可以先由前人的观点,管窥历史学的科学性。

在主张历史学是科学的诸多史家中,有的强调科学的精神;有的强调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有的则认为“历史规律”是历史科学性的最好证明。

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是揭示人类规律的学科,因此它是科学的。

马克思就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这种论断将历史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各路史家纷至沓来,并夹道欢迎这一论断。

然而这一论断站的住脚吗?众所周知,马克思推出的历史科学,指的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学。

换言之,在唯物史观之外的历史学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这大大缩小了历史学科学性的范围,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只是众多历史认识中的一种。

它从经济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把它与意识形态捆绑,认为这样的历史规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

田昌五曾说过,“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研究历史规律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其它各种历史学、包括中国传统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才能把历史研究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建立科学的历史学。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体系。

缺乏规律性的知识堆积,是不成其为科学的。

”4然而事实中并非如此,即便是构建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体系,在全世界学者对各自文明的研究中,唯物史观并不能准确的指导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当代有欧美涌现一大批新史学的另一原因。

因此无论马克思的“历史规律”多么被人推崇,它都不能使历史学被大家公认为科学。

我国近代的梁启超先生也推崇过发现“历史规律”使历史学成为科学这种观点。

他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中强调,4田昌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

历史学要发现人类进化的“公理公例”。

等到20年代初,他撰写《中国历史研究法》他在其中强调研究历史学不再主张研究“公理公例”,而要探寻历史的因果律。

这与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论断如出一辙。

然而不久,梁启超就放弃了这种观点,梁启超说,“由于因果律是自然科学的命脉,学者多欲证明自己所治学科也有因果律可寻,以成为科学。

史学向来并没有被认为科学,于是治史学的人因为想令自己所爱的学问取得科学资格,便努力要发明史中因果。

我就是这里头的一个人。

我去年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内中所下历史定义,便有“求得其因果关系”一语,现在读了西人著作,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已经发觉这句话完全错了”。

5并且梁启超指出,5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页。

历史学属于文化系的学科,不需要用科学的名号来装点门面。

以上所述的是认同历史科学的史观派,他们认为历史学科学性的体现在于从历史中可得出规律,因为自然科学成为科学就是发现客观规律。

除了史观派外,还有史料派。

他们在认同历史科学的前提下,强调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他们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研究历史材料,将历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方法上。

傅斯年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指出:“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科学的方法之汇集。

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等,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

顾亭林研究历史事迹时自己观察地形,这意思虽然至好,但如果他能有我们现在可以向西洋人借来的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成绩岂不更卓越呢?若干历史学的问题非有自然科学之资助无从下手,无从解决。

譬如春秋经是不是终于获麟,左氏经后一段是不是刘欲所造补,我们正可以算算哀公十四年之日食是不是对的,如不对,自然是伪作,如对了,自然是和获麟前春秋文同出史所记。

又譬如我们要掘地去,没有科学资助的人一铲子下去,损坏了无数古事物,且正不知掘准了没有,如果先有几种必要的科学的训练,可以一层一层的自然发现,不特得宝,并且得知当年人土的踪迹,这每每比所得物更是重大的知识。

所以古史学现在之需用测量本领及地质气象常识,并不少于航海家。

”6他认为,抱着科学的精神,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辅助进行史学研究,这种方法6《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59一260页。

可称为科学的方法,历史学因而也成为了科学。

然而就像许冠三说的,“史观派与史料学派,从表面看貌似南北两极,实则均因国人的科学迷恋而兴,并齐以‘科学的史学’相标榜。

”720世纪20年代后,科学的思潮涌入中国,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中国的传统学科都在向科学靠拢,历史学也不例外。

然而历史学的特殊性,使得它无法的成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众多史家苦心孤诣的想让历史学赶上时代步伐,由此,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标准。

有些史家从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证历史学的科学性,重在主体的科学性;而有些史家将历史的科学性放在历史学的真实方面,认为历史学的真实即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