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的科学性

浅谈历史学的科学性
浅谈历史学的科学性

浅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班级:2013级历史

课程:西方史学史

作者:郑昊

任课老师:方国学

摘要: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史家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但随着

研究的深入,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关于此观点取得一致性的可能性愈来愈小。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本文从历史学是一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学科说起,介绍各个学者对于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标准,之后强调历史学的特殊性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历史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特殊的人文学科。本文主要着眼点在历史学的特殊性与历史学研究精神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学科学性的研究介绍与简要论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促进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鼓舞历史学家们更好的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历史学的科学性是一个开放议题,目前仍未有定论。

关键字:历史学;科学性;特殊性;主观;

在历史学理论中,历史学的科学性一直是各方史家争论的焦点,研究的扩大使得各方的观点也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历史学科学性的争论在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观点。本文在介绍前人观点上,仅就历史学主观性和客观性关系与历史学的特殊性为切入点,谈谈作者对于历史学的科学性这个问题的理解。笔者认为研究历史学的科学性,先要弄明白这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其次还要明白这门学科的存在意义与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所在,不能生搬硬套前人理论。既然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是一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我们更要用怀疑的眼观看待前人的观点,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作者在了解前人观点后,做此拙文,以求就教于方家。由于本人对史学理论认识水平有限,其中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一、历史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历史学是一门需要被人感知与理解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探求的是客观规律,无论是否有人的参与这些规律都是永恒

不变的,只是待人发

掘而已。而历史学不同,历史学的真正构成除了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那便是历史学的受体人类。如果人类不参与,那么历史学完全就是一门没有意义的学问。这里说的没有意义不仅在于没有人去主动发掘历史学中的各种知识,还在于不会有人再受历史学的影响,历史学的现实意义就完全失去了。

我们可以举一个反例,以傅斯年先生为首的史料学观点派就是割裂历史知识与人类主体参与的典型例子。傅斯年曾说过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同时他也提出,“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1这摆明了就是将历史学看

1《傅斯年全集》第4册,第266页。作纯粹的与自然科学无异的学科。这样的观点是绝对片面与不正确的。傅斯年要求要将历史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完全是忽视了历史学的主客观统一性。傅斯年只是看到了站在“科学”旗帜下的好处,却忽视了纯粹站在狭义的科学下的坏处。如若史学真向傅斯年那样要求的发展,史家们只是在史料中埋头苦干,专注于考订证明,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历史的重要性,那么历史学终究会失去活力,成为一潭死水。

欧洲的兰克学派也犯有同样的错误。以兰克为首的实证学派,他们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视为自己的终极责任。如兰克在编写《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时说:“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现在,教导过去,以利未来。可是本书

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兰克学派的人认为:已经发生的历史过程是客观的,只要我们以公允的态度,剔除“主体”情感的偏见,就能如实地再现历史,就能做到“事情是怎样就怎样叙述。”这样严谨的治史精神固然是值得提倡的。剔除“主体”精神,完全是谬论。历史的发生是在过去,历史材料的存在都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那么后世研究历史的人,也只是站在已经掺杂了人类主观意识的史料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这样如何能完全剔除人的主观意志?实证学派在兰克要求的客观治史之下渐行渐远,他们埋头于考订串联历史,穷究细枝末节,被人抨击为“枯燥乏味的职业作风”,“缺乏洞察力”。2最后逐渐走上消亡之路。

2F.M.波威克(F.M.Powieke):《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学

研究》,第192页。所以说,先放下历史学的科学性不谈,历史学本就是一个掺杂了人类主观意志的学科。无论是历史材料还是历史知识皆是如此。一个历史上记载的现象可能有多种解释,也可能这个现象只是曾经存在的历史事实的一种偏见反映。谁又能完全的去下定论呢?那么我们所能做,所要做的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料,相互印证,保证在我们掌握的所有资料中,推论出一个合理的可靠的历史事实,再根据这个历史事实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到在保证历史学客观的同时,又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如果一味的去深究历史学的客观性,只会让本末倒置,使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奴隶。

历史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把事情真相弄清楚,而且在于给予历史一种理解。这是我们治史者必须了解的。我们既不能偏重于前者,

也不能对历史过分解读。但是,作为一群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会做出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论断。而且,大多数治史者肯定不会相互认同对方的论断。这就像“在算术上,二可能等于二,但是在真实人生中,二与二是通常不相等的。”3没有两个人恰如另外两个人。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历史,因为正是在各种论断互相碰撞之后,我们才会最终得出最合理的论断。在个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前行的学科,恐怕只有历史学与哲学了。而历史学家的在互相碰撞中的研究,恐怕是历史学主观的最好体现了。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知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客体,是客观的已发生的历史。它们凭借人类主观的记载以文字或器物的

3参阅新华文摘〔J〕。1998年第7期。方式留存下来。到了后世这些留存的文字或器物供人研究,以期还原当时历史的本来面貌,并从中求得历史学家一直索求的论断与苦苦追寻的答案。这些答案与论断可以为客观的人类世界做出贡献。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历史的确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并不偏重于主观或客观,因为二者对于历史学缺一不可。

二、历史学科学性

的评判标准

在对历史学是否是科学的下评判之前,可以先由前人的观点,管窥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主张历史学是科学的诸多史家中,有的强调科学的精神;有的强调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有的则认为“历史规律”是历史科学性的最好证明。

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都

认为历史学是揭示人类规律的学科,因此它是科学的。马克思就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种论断将历史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各路史家纷至沓来,并夹道欢迎这一论断。然而这一论断站的住脚吗?

众所周知,马克思推出的历史科学,指的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学。换言之,在唯物史观之外的历史学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这大大缩小了历史学科学性的范围,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只是众多历史认识中的一种。它从经济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把它与意识形态捆绑,认为这样的历史规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田昌五曾说过,“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是研究历史规律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其它各种历史学、包括中国传统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才能把历史研究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建立科学的历史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体系。缺乏规律性的知识堆积,是不成其为科学的。”4然而事实中并非如此,即便是构建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体系,在全世界学者对各自文明的研究中,唯物史观并不能准确的指导他们。这也是为什么当代有欧美涌现一大批新史学的另一原因。因此无论马克思的“历史规律”多么被人推崇,它都不能使历史学被大家公认为科学。

我国近代的梁启超先生也推崇过发现“历史规律”使历史学成为科学这种观点。他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中强调,历史

学要发现人类进化的“公理公例”。

4田昌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学

术月刊》1997年第1期。

等到20年代初,他撰写《中国历史研究法》他在其中强调研究历史学不再主张研究“公理公例”,而要探寻历史的因果律。这与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论断如出一辙。然而不久,梁启超就放弃了这种观点,梁启超说,“由于因果律是自然科学的命脉,学者多欲证明自己所治学科也有因果律可寻,以成为科学。史学向来并没有被认为科学,于是治史学的人因为想令自己所爱的学问取得科学资格,便努力要发明史中因果。我就是这里头的一个人。我去年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内中所下历史定义,便有“求得其因果关系”一语,现在读了西人著作,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已经发觉这句话完全错了”。5并且梁启超指出,历史学属于文化系的学科,不需要用科学的名号来装点门面。

5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页。以上所述的是认同历史科学的史观派,他们认为历史学科学性的体现在于从历史中可得出规律,因为自然科学成为科学就是发现客观规律。除了史观派外,还有史料派。他们在认同历史科学的前提下,强调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他们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研究历史材料,将历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方法上。

傅斯年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指出:“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

成了一个各种科学的方法之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等,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顾亭林研究历史事迹时自己观察地形,这意思虽然至好,但如果他能有我们现在可以向西洋人借来的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成绩岂不更卓越呢?若

干历史学的问题非有自然科学之资助无从下手,无从解决。譬如春秋经是不是终于获麟,左氏经后一段是不是刘欲所造补,我们正可以算算哀公十四年之日食是不是对的,如不对,自然是伪作,如对了,自然是和获麟前春秋文同出史所记。又譬如我们要掘地去,没有科学资助的人一铲子下去,损坏了无数古事物,且正不知掘准了没有,如果先有几种必要的科学的训练,可以一层一层的自然发现,不特得宝,并且得知当年人土的踪迹,这每每比所得物更是重大的知识。所以古史学现在之需用测量本领及地质气象常识,并不少于航海家。”6他认为,抱着科学的精神,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辅助进行史学研究,这种方法可称为科学的方法,历史学因而也成为了科学。

6《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59一260页。然而就像许冠三说的,“史观派与史料学派,从表面看貌似南北两极,实则均因国人的科学迷恋而兴,并齐以‘科学的史学’相标榜。”720世纪20年代后,科学的思潮涌入中国,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中国的传统学科都在向科学靠拢,历史学也不例外。然而历史学的特殊性,使得它无法的成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众多史家苦心孤诣的想让历史学赶上时代步伐,由此,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标准。有些史家从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证历史学的科学性,重在主体的科学性;而有些史家将历史的科学性放在历史学的真实方面,认为历史学的真实即科学。重在历史客体的科学上。更有的史家,将一个狭小的历史规律论证为科学的之后,推而广之,认

7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自序》,香港中文大学出

版社1986年版。

为在这个规律指导下的历史学就是历史科学。其实透过这些评判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各路史家都是用心良苦,他们都想将历史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历史学的积雪发展寻找新的动力。但是我觉得与其在这些争论中徘徊不前,我们更应该思考衡量历史学科学性的标准是否与自然科学一样,历史学所具有的特殊性是否可以使得它有另一种评判科学的标准?我认为我们不能盲目的用自然科学的科学定义去衡量历史学。三、历史学的特殊性

既然需要证明历史学是一门特殊学科,因而它的科学性是需要特殊衡量尺度的。那么我们就要从历史学这个学科的本身特殊性开始讲起。

杨向群曾说过:“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8但我们知道,历史本身是客观的,是由已逝的人类活动组成的是不可改变的。然而这个过程对后人来说是“不可追回”的,人类永远无法重现历史。而现有的保存历史的载体,文字记载和实物都是由人类创造的,它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它们的真实性是很难被证明的,而历史研究的主要基础就是这些历史材料。换句话说,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没有绝对客观的研究对象的,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含有人类的主观意志。以笛卡尔为首的历史怀疑论者就曾这样将历史学踢出科学的行列。然而这样追根究底的质疑是否就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

8杨向群:《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这些怀疑论者以真实性绑架科学,将历史学的真实性等同于科学,将历史学本末倒置。

历史学之所以成为学科,不仅仅在于对材料的考究证明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后人对历史学的“解释”。卡尔就曾说:“解释这一因素渗入每一历史事实之中。”9语言学家卡西尔认为,天文学家研究的天象是以永恒不变的秩序而存在于那里的,化学家所研究的物质是以永恒不变的成份而存在于那里的;但是人却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里,情感、思想、愿望、意志、信仰等等,都是通过“符号”来表示,而“符号”的意义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过了一个时期,就成为不可理解或不可完全理解的了;而这恰恰是历史学的开端。10历史学正是通过不断的“解释”

9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页。

10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165,205页。历史而促进学科进步的,虽然对历史的解释各个时代有很大差异,但总体来说,历史学越来越客观化,严谨化与细致化。而史学的“解释”发展也是有明显的继承性的。历代史家从过去的历史中提炼出历史知识奉献出来,对于后世史家的研究是有极大帮助的。历史学对于任何前人的观点都不是简单粗暴的全盘否定,它是在解释中不断演进的。这样以人为主体,层累的产生的学科,怎么可以单单凭借材料的真实性去将它否定为“非科学”。

前面我们说明了历史研究基础的特殊性,历史学形成的特殊性,我们再来谈谈历史学的主要参与者的特殊性。

历史学的参与主体是历史学家,他们对史料证伪存真,同时对历史产生自己的认识与想法。他们或是总结某一时期某一现象

的原因,或是在某一时段内提炼某种规律,抑或是揭示某一历史表现的本质。他们所做的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在“解释”历史。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是极复杂的一个生物,而人的复杂性也代表了历史的复杂性。曾有人这样说过,“历史复杂性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界和在相互之间作出反应都主要以信条这个中介物作为凭藉”11这正是对历史复杂性的一种解释。同时,作为历史学主体的史学家,他们是作为一个复杂性极强的生物而存在过的。历史学家在介入历史材料中,去解释历史的时候,是会受他们的主观因素影响的,比如个人或集团利益,个人的情感因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个人阶级立场。同一时代的历史学家,他们对于一件历史事件的认识是有着千差万

11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1961- 1998,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0. 别的观点的,这样的情形就像是大家对月亮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样,古有诗云,“举头见明月,大如五寸镜,谓众目皆然,圆规有一定。忽闻小如杯,儿语实骇听,因之遍诹访,令各说围径,细比半两钱,大至寸口磬,始知眼光异,尘根有殊性,譬如长短视,远近相去尤。花看雾中昏,毫察秋来炳,即事悟学功,格物非易竟。”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情况在历史学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历史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性,我们必须允许不同的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因为人文性的较好体现就是人人有思想,人人有看法,而离了众多个人看法的历史学是活不长久的。在这世界上,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生活环境,阶级立场等,这些决定了这个人会拥有怎样的思考方式与看待问题的标准。史学家亦是如此,他们

治史无论是否出于私心,只要是对史学有贡献的,都是应当被认可的。因为历史学必须要有多样的主体参与进来,一家独大至多只是某个学派的短暂兴起。至于那些缺乏根据的,别有用心的,臆断出来的历史观点,只要被人稍加考察,就会被史学抛弃。

因此,历史学的主体史学家是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一群人。他们所拥有的不同价值判断情感取向等,是他们生而为人的表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他们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史学上的体现只是对历史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而已,是史学内部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对历史学的发展是极有利的。有外国学者这样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得出了许多结论,但这些结论很少能从史学家和其同事中得到广泛的同意,历史学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个体去主宰并从中获益的。”这是历史学主体特殊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历史学参与研究的主体是特殊的,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材料是特殊的,历史学的形成也是一个特殊的过程。这也就指明了历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能完全被定为科学,也不是纯粹的人文学科,我认为无论我们怎么分析它的科学性,都要时刻牢记这一点。

四、历史学是具有科学性的特殊人文学科

正如前文所述,历史学在人文学科中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在给它的科学性下定义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了前代学者对历史学科学性的评判后,在充分把握历史学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一门学科前提下,仔细分析一下这门学科本身。

历史学存在的目的是指历史学的意义与功用。历史学从最开始的记录事实,到位人类提供借鉴,再到现在提高人类掌握现实的能力。历史学的意义一直在一步步的迈向更高的水平,它与普通人的生活结合也日渐紧密,它已经渐渐成为一个人生而为人所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因此历史学的存在及功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本身及为人服务的,同时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见证。

为了达到历史学存在的目的,历史学就必须借助研究历史来达到目的。我认为历史研究是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和依据,历史学家通过研读历史材料来认识理解解释历史过程及现象,这几乎就是历史研究的全部。由于史料仅是历史研究的材料,它本身并不会显示出意义来,因此真正使历史由史料而成为历史学的,是由于历史学家的参与。历史学家参与历史的记录,再到参与历史的解读,都是使历史存在延续的重要一环,因此没有历史学家就没有历史和历史学。这与自然科学家不同,没有物理学家,万物因循的理论是仍旧存在的。而没有历史学家,人们既没有办法了解历史的存在,也没有办法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说,主观的介入是历史学存在发展的最重要一环。它在各门学科中的特殊性也由此明了。因此,它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

所谓科学,人们最多的是用在研究绝对客观的学科之上。历史学作为一门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以人主观介入而构成研究基础的学科,乍看之下似乎当不起科学一词,但真的是这样吗?从上世纪20年代起,无数的中国史家试图将历史学绝对定义为科学,

而西方也从18世纪开始,逐步的去将历史学向科学靠近。但都几近徒劳,没有一种观点被学界与人们普遍接受。这是否意味着历史学不能称的上“科学”。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历史学当然当得起“科学”。首先在研究基础上,史料的确是由人类主观留存下来的,但是,历史学家们在研究历史时,对于所采用的史料,是会多方印证的。在现有的,已知的材料中,谨慎运用研究材料,这种历史研究的基本精神,肯定可以称为“科学的研究精神”。再来看看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于历史研究的方法,我们除了采用史料外,还会运用地理学、天文学、统计学甚至数学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研究历史。使用这些手段研究历史时,历史学家们必然遵守各学科所必须遵循的研究原则,因此现代历史学使用的研究方法,也绝对可以称为科学的研究方法。

由以上的论证我们看的出,历史学的研究精神是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是遵循科学要求的。至于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两点,是因为历史学作为一门以人类主观介入而流传存在的学科,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基本精神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法知晓历史学的研究材料是否完全正确,但我们知道历史学家们都在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去研究它,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历史学的主观性问题,我们无法将历史学完全称为科学。因此我的结论是,历史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特殊人文学科。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以《鸦片战争》为课例 摘要:传统教学重视老师语言的讲述和知识的传授,简单的说就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而情景教学正是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景教学鸦片战争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习主要是谈人类历史,包括人类文明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高中历史中,历史人物、文化思想、历史事件、人类遗产和众多的历史奥秘等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了一幅极其生动的人类历史画卷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可以说,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我们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具有不可再现性,这就使得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感知、理解发生在过去的生动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一定的历史情景以引起同学们的历史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教学重视老师语言的讲述和知识的传授,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这种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而情景教学正是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这中人文主义精神。 情景教学有时也被称为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1-70]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语言讲述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容入了具体生动的情景,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校历史教研组在历史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把情景教学容入到课堂中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高。我现以岳麓版必修(Ⅰ)中的《鸦片战争》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情景教学法的一些运用。 在《鸦片战争》这一节课里,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融合多种情景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图片情景、视频音像情景、角色情景、数字情景等方法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来一步步把学生带入历史背景中,加强师生互动。所谓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我认为就是教师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来提出相应的历史情景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去体味、思考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辨证能力的一种历史教学方法。在《鸦片战争》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7-07-27T09:37:06.6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作者:张彦珠[导读] 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730600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地位却从未提高过。受到中高考升学率的强劲压力,历史一直处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被冷落的位置,以致历史教学在这些年来从未有过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历史课备受冷落,历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被忽视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历史老师也很少回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用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历史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得到的经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寄希望于对我国的历史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师反思进步成长 一、历史教学现状 1.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但新事物到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朝夕间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如当今的历史课程,虽然国家在新课改中要求历史课为基础课,必须让学生好好学习它,而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程的地位还是相当低。对某校历史课程课时的调查中显示,学生每周上历史课最多只有三个课时,这其中包括高中的文科班。看到这样一个数据估计令大家触目惊心,但这就是事实,只能接受。 2.交流少,研究少。历史课因为不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省市还是学校都很少组织交流研讨会,所以历史课是很少融入新的见解、新的想法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历史老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学课件对历史课程进行生硬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学不到应学的知识,就连历史课本身也是没有进步和发展的。 历史课程虽是对过往事件的一种认识和了解,看似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实际上却需要更多的思想汇聚。要解读一门学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单就一种思想偏执地思考历史事件所带来的警示和借鉴,很容易陷入一种思想局限的窘迫之中。所以,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交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 3.师资少,素质低。师资不够且素质较低是我国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观察各大中学的历史教师,可以清晰地发现,历史老师只有寥寥数位,且大部分不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对历史的了解大多局限在简单的基本历史课本之中,自身在课后也没有对相关的一些历史读物有研读的精力。 二、教学反思的必要 1.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的角色转换,无疑反思性教学是让高中历史教学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教育要求,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反思性教育是大势所趋。新课改之后,体现了更为人文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是一个时代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非是以课本为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适合学生,尤其是历史这样一门看似死记硬背,实际更需要开拓性思维的课程。死板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在这样的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十分有限。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一是自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二是他们的反思可以影响他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尽量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求索,最终他们也会在自己努力中获得答案,还拓展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思想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本思想,课堂以老师为主,主要是老师为核心带领学生学习。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大多是照本宣科,既没有可疑点让学生提出疑问,也没有创新点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和意义。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反思:第一,备课反思。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做的一系列准备。在备课阶段历史老师就要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反思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多给自己提些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课中反思。在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对自己所上课程没有兴趣,老师就要反思:今天的内容有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有没有与之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联系?是不是可以从中穿插些别的内容…… 第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对一天课程的一个总结和反省,是发现不足的最好时机。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自己一天上课的情况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总结自己在课上的优势与不足,反思在课上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得到提升。课后反思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周明芬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4,(48),56。 [2]陈澎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研究[J].治学之法,2011,4,(28),66。 [3]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教学实践,2013,1,20。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对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学生中有叫“秦始皇”、“张骞”“明智天皇”的也就不奇怪了。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水平。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能够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增强》里的明 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所以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持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危机”的教学。第一堂课实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 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但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不过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协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9014660.html,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作者:冀斌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8期 【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巧借和妙设各类措施和途径进行辅助教学;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历史学习技巧的传授;挖掘和升华历史的现实功用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兴趣盎然,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反之,将枯燥乏味,繁重无比,事倍功半。本文,着重从兴趣、识记、理解、运用四点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史学习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轻松愉悦走近历史,积极快乐学好历史。最终实现喜爱历史与学好历史的有机契合。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 兴趣、识记、理解、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四点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耗费了一定的精力,但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四要素中的某一点要素。只有全面地掌握这四点要素,并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一、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用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收获一点成绩。成绩引发成就感,成就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就感,便会更加用心去做,收获更大的成绩,满足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使自己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才会用心地去学,不断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兴趣的引导下,下苦功夫专研,仔细深入地探索,必会促进自己历史学习的提升,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快乐。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巧设史海拾趣、成语接龙、角色体验、历史再现等教学环节;巧布重走长征路、再观丝绸路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共促学生历史学习的提高。 二、识记。历史属于文科范畴。文科知识的学习,识记是基本功,更是关键。像年代、人物、朝代、纲领、文件等重要史实,不能有半点杜撰的成分,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本身,即所谓的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真实记录。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上下狠功夫,苦练基本功。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那么初中历史知识就好比是活体的骨架。只有清晰地记忆每一个基础知识点,才能塑造出一副完整的歷史骨架,勾画出历史直观清晰的轮廓。在高中、大学或更高层次的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自然顺畅,历史本身也才能不断体态丰满,经脉透析。因此,识记可以理解成是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奠基工程。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实施各种手段,如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形象化、框架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发表时间:2017-07-20T13:55:21.01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作者:乐丽萍 [导读]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425700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当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浅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历史是一门时间跨度久远、内涵十分广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人类发展的规律,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史为鉴。历史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1 利用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 一部好戏取决于一个好剧本,一节课的好坏与教学设计的优劣密不可分。在讲课之前,首先要做好学案设计,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学案之中,这样课上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节课时,我对导入环节做了这样的处理: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作为背景音乐,一张张幻灯片打出曹操、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图像,让学生畅谈他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全体学生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三国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去,学生的思维阀门一经打开,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无疑提高好几倍。同时,把对知识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三者协调发展,有效发挥出课堂的更大优势,

例如我经常在阶段教学后,用知识竞答、问题接龙、电脑闯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打消学生对考生的反感情绪,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 2 强化师生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师徒结对等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在小组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时候,找准切入点,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有一次讲到有关轮船发明的知识时,适当的加入了地理中提到的无风带和幽灵船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学生特别感兴趣,在学习历史的也对地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历史教学很难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有一次上课介绍到有关古代拱桥的历史时,结合一些科技书籍中提到的关于拱形实验的例子,指导学生做了个小实验,短短的几分钟,学生通过操作清楚的体会到了拱形桥坚固的原理。用学生的话说:“历史课还有实验,太稀奇了”。 3 巧设三维目标,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备课过程中,我在不断思索:一节课怎能将三维目标贯穿其中?我深感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做到小而细,贴近学生的实际,切忌大而空。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从学生身上存

浅谈历史学习笔记

浅谈历史学习笔记 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陈玉国周海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遗忘是历史学习的天敌,作笔记是克敌致胜的法宝。因此,学习历史应该重视作历史学习笔记。 历史学习笔记有多种,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最常见的就是历史听课笔记和历史读书笔记。下面就谈一谈这两种常见的历史学习笔记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历史听课笔记 历史课堂教学目前是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渠道。历史听课笔记,就是指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以老师讲授的知识为记录对象的学习笔记。作历史学习笔记,首要的是做历史听课笔记。 历史听课笔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记在课本上(含先记在纸片上再将纸片粘贴到课本上),一种是记在专门的历史听课笔记本上。前者显得分散、零乱,不便于整理,但是课本与笔记合一,携带方便。后者较集中、完整、系统,便于整理,但是课本与笔记分离。二者各有利弊,最好不要交替使用,一旦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就应坚持到底,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笔记体系。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作听课笔记与听讲常常是矛盾的,处理得好,就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提高听讲的效率,同时还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消化课堂知识保存第一手资料;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

听讲和知识的当堂消化。为此,不少学生和老师也很苦恼,甚至有少数学生和老师不主张作听课笔记。我认为,这是因噎废食。这一作法最受懒汉的欢迎。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这对矛盾呢?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作听课笔记,注意向学生介绍作听课笔记的好处和方法,并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学生作听课笔记的自觉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学习笔记的习惯。其次,老师在讲课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板书。板书要简洁,层次要分明,要点要突出,字迹要清晰,不能潦草,板书的内容不能太多,一般一节课的板书应完整地保留下来,便于学生作笔记。二是在讲课时,语言要精练,语速要适中,吐词要清楚,遇到重、难点时,应有意识地提醒或暗示学生作笔记,这对初学作笔记者尤为重要。三是讲课时间不能太长,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消化知识和作笔记,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学生,一是要搞好课前预习。要对即将学习的新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听讲时就可以有选择地听,作笔记也可以有选择地记,比如名词解释、问题答案、知识结构以及老师补充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等。要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否则,不仅影响笔记的质量,而且影响听课的效率。二是要正确处理听讲与作听课笔记的关系。要始终坚持以听讲为主,以作笔记为辅的原则,绝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主次颠倒,舍本求末。如果确实无法记录下来的,可以暂停作笔记,不能以牺牲听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广大历史教师不段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践的特点,从新学期学生思想实际入手,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突出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本文探索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做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史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榜样鼓舞人,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使之落在实处。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教学主旋律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培养和发展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关键在青少年,从小教育他们树立爱国的情感和志向,长大了为国尽责,是十分重要的。试想,如果在一个人心中,不是充满着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不是怀有对祖国最无私最质朴的情感,即使他有睿智的头脑,健康的肌体,又怎能为国家兴亡燃烧起一份质朴的激情?又怎能保证自己的民族不再落后,倍受欺辱?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科教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于历史教学之中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如何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因素,使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好的效果,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 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以史育人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始终轰鸣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学中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在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 首先,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来自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史向学生展现了一幅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画卷。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块土地上,有着远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代

高中历史教学浅谈

高中历史教学浅谈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仍然采用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严重地制约着新课 改目标的实现。不克服低效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本文深入分析了课堂 低效的原因,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低效课堂原因 四年多以来,我省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意识和实施能力,在我们的 教学中仍然采用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严重地制约着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不 克服低效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本文深入分析了课堂低效的原因,提出 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透析低效课堂的表现及原因 1.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到位。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考试制度的影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更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学生只能死读书、读死书。由于新课程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恰当,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顾此 失彼,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2.对教材的处理和利用有偏差。新课程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要求老师要 改变传统的“以本(课本)为本”的教材观。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仍然坚持 传统的教材观不改变,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有的教师是从一个极端走 向了另一个极端,冷落了教材,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这就使教 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停靠点;还有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过 多地补充内容,不加工分析,貌似在创设教学情境,而实质上与教学内容没有内 在的联系,显得很生硬。这些做法只能是劳而无功,或者收效甚微。 3.教学方法传统,注重讲授,忽视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新课程倡导探究的学 习方式,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预先设计好 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老师怕麻烦或担 心浪费时间,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的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但只是机械地设计探究活动,不启发和引 导学生探究,在经过学生简单的讨论之后,就直接把学生引向预先设计的学习结 果了事。这样的探究活动只能是有名无实,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很少让人心动,更不要说高效了。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 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 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教师必须认真 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2.打破传统,先学后教。传统教学是老师对学习内容的讲解在先,学生学习、作业在后。有许多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喜欢一讲到底,讲完后再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老 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的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流于形式;而且这样做起来花费的

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怎样反思 蒋碧勇 (公安县车胤中学,湖北荆州434300)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促进教学从“灌输”转型为“对话”的一种教学创新,这种对话式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简明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我想就此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基于真实性情境。我们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教育中的真问题,必须是一个“互通的问题”——“研究者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互通,研究者 个人生命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之间的互通”[1] 。 前不久,我在本校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戊戌变法”,内容是“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我认为:公开课不仅要求展示教育理念,更要教师在真实的情境里用行动诠释,反对上课任务化,开课形式化,课中不讲话,课后讲假话。通过公开课,共同经过一种合作、探究、对话(师生、生生、师生、人本)的专业体验,即使完不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也可为评课提供一种“案例”,供以后不断地完善。另外,不断开展对话,激励学生反思,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课前我首先统计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提供相关材料印发出来。结果发现这些问题很有价值,如,维新派与洋务派怎么不联合起来变法?光绪帝为什么不是维新派?慈禧太后到底对维新变法是一个什么态度?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的死值吗?等等,确实需要我们反思。 1.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思。关于这一节内容,人教版教材没有“维新派行动退步论”,并强调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 试”。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注意到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时,顽固派攻击他们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既从另一个角度点明了当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初步觉醒,也说明了形成中的近代中国观与专制王朝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余英时先生在《 二十一世纪》发表文章“戊戌政变今读”就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比较抽象,学生反映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根据材料原创了一道材料分析题,其立意要求学生“同情性理解”张之洞和李鸿章等洋务派既资助又反对维新派的行为并认识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意义(该题属于课后探究,经调查学生反映较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到光绪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出版的《时务报》第21册的读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麦孟华与梁启超的两篇文章:麦孟华的文章放言“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竟与《时务报》前此刊出的声音“民权”之益的调子,好似正异其趣;另一篇则是梁启超介绍从美国的“墨尔斯根省之大学”毕业,“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唯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的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之事迹的文章。两文一出,都引发了《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如高凤谦就不认为麦孟华的文章是唱反调之作,在他看来,“中国之患,在于事权无属,故百事废弛。非伸民权,即君权亦无所寄”,而要提倡“民权”,在“论议措辞”方面,便“不可过激”……另一位读者是一代奇士刘鹗,引发他的注意力的则是梁启超生花妙笔下的“江西康女士”,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教材[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1-0035-04 【收稿日期】2007-12-16 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542期SumNo.542 2008年第1期No.1,2008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浅谈我对历史课的几点认识

浅谈我对历史课的几点认识 横山二中冯海龙 历史教学需要课堂的活跃性和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所以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精讲解、多联想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用图示法讲解,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数学的交集。对,交集。政治和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理解要抛弃两种错误观点:①中国社会变成一半是半殖民地一半是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变成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不能把他们截然地分开。同学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情绪活跃。还可以继续激发,放飞思绪,张扬想象。你们看还象什么?同学们想啊想……老师提醒了:我们可不可以想象为两只手臂举着甜甜的红酒挽在一起?可以。那么他们就是……?新婚夫妻在喝交杯酒。同学们回答。象,同学们回答。政治和经济相对独立的部分就是新婚的妻子和丈夫,交集的部分就是他们的爱情,那我们共同为今天结为伉俪的新婚夫妻祝福,祝他们新婚愉快,百年好和,好吗?好!手臂挽在一起,还象什么?还象抗洪抢险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们,手挽着手臂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团结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同学们情绪高涨了。继续深入,同学们你们看,他还象不象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既独立又交融,独立的是个体,交融的是友情。象,好,就让我们的交集越来越大,我们的友情越来越深。友谊万岁,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就这样启发诱导,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思绪就象放飞的风筝,但线却要攥在老师的手里。 二、敢撒手、学生唱 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手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比如:讲古代史两宋时期的文化,让同学了解了基础知识后,结合初中历史的讲解,请同学们自编自演一场宋朝人的市民生活场景剧。从中活灵活现,身临其境地领会和感受到两宋的文化水准: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用的有……,行的有……,从中感受宋文化的繁荣和在今天生活中的影子,找出与今天的差距。学生都有表现欲,参与度极高。敢于撒手,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并适时收网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