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声音主题说明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生活中的声音、声音的奇妙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知道声音的来源。
2.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3. 激发幼儿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观察、识别和探索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气球、鼓、小木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动物的声音,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并引导他们关注声音的来源。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声音的产生:教师用音响、话筒等教具演示声音的产生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声音的传播:教师用气球、鼓等教具演示声音的传播过程,让幼儿了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找出生活中能产生声音的物品”,引导幼儿思考、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声音》2. 内容:(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生活中的声音(4)声音的奇妙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声音,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汽车的喇叭声(2)鸟儿的叫声(3)雨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奇妙现象。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声音的观察和探索,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声音的奥秘。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声音的音调、音量等,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声音的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和创造力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鼓、锣、钹、木鱼等乐器。
2. 学具:小纸杯、绳子、橡皮筋、小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音响,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声音。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敲击鼓,让幼儿观察鼓面的振动,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教师演示绳子传递声音,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纸杯、橡皮筋、小纸片等制作简单的乐器,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分组进行声音传递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传递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4. 声音的运用:表达情感、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奇妙声音(1)观察并记录家里或户外环境中的声音。
(2)与家长一起探讨这些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声音模仿秀”活动,让幼儿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提高幼儿的声音感知能力。
(2)组织“家庭声音晚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章节“声音的来源”,第二章节“声音的传播”,第三章节“声音的奇妙变化”。
2. 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来源、传播方式,探索声音的奇妙变化,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传播的认识,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3. 提高幼儿对声音变化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奇妙变化。
2. 教学重点:声音的来源、声音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小鼓、铃铛、小木鱼等。
2. 学具:小纸杯、棉签、橡皮泥、小树枝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邀请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来源。
(2)教师用音响播放不同种类的声音,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2)教师讲解声音传播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3. 随堂练习:(1)教师给幼儿发放小纸杯、棉签,引导幼儿用棉签在纸杯上摩擦,观察纸杯发声。
(2)教师组织幼儿用橡皮泥、小树枝等材料制作小乐器,体验声音的传播。
4. 探索声音的奇妙变化:(1)教师用话筒、小鼓、铃铛等教具演示声音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敲击乐器,感受声音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声音》2. 板书内容:(1)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声音的奇妙变化: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能发声的物体,记录下来。
(2)用橡皮泥、小树枝等材料制作一个小乐器,并介绍其发声原理。
2. 答案:(1)能发声的物体:铃铛、小鼓、小号等。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来源,探索声音的传播,认识各种声音及其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
2. 培养幼儿对各种声音的辨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
3.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的特点。
重点:声音的来源,声音的辨识和表达,探索声音的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录音机、各种声音卡片、图片、小鼓、铃铛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是哪些声音。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感知声音的多样性。
2. 讲解声音来源(5分钟)教师展示音响、小鼓等物品,讲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
3. 探索声音传播(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声音卡片,讲解各种声音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辨识和表达。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一组声音,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特点和来源。
然后,让幼儿模仿这些声音,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6. 创作环节(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以“奇妙的声音”为主题的画。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声音的来源、传播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来源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点4. 声音辨识与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你所听到的奇妙声音。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关于奇妙声音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来源、传播和特点,提高了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3. 声音与音乐的关系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基本特性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钢琴、音叉、鼓、沙锤等。
2. 学具:小鼓、铃铛、沙锤、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敲击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2)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有哪些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钢琴演奏简单的旋律,让幼儿分辨音调的高低。
(2)教师调节音响的响度,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大小。
(3)教师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幼儿区分音色。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学具,尝试模仿教师的演奏。
(2)让幼儿用纸杯传声,体验声音的传播。
(2)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答案示例:(1)声音名称:汽车的喇叭声声音特点:响亮、尖锐(2)声音名称:流水的声音声音特点:轻柔、连绵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声音特性的掌握情况,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声音,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拓展延伸:1. 组织一次“声音秀”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声音才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动听的声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关注,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习与求知欲,我们便可利用这个兴趣点,结合多种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并区分乐音和噪音。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4.让幼儿懂得学会做一个安静听话的乖宝宝。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并区分乐音和噪音。
活动准备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⒈带录下不同声音以及乐音和噪音。
⒉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
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等。
⒊安静的标志。
活动过程一、首先以小猴子的谜语导入课题,目的是让幼儿说出耳朵的作用,可以听声音。
二、感知声音:⒈播放不同的声音,幼儿辨听并模仿这种声音。
⒉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手、脚和口发出声音。
⒊让幼儿运用老师所准备的材料进行研究、探索。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这一环节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让他们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⒋让幼儿知道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噪音。
⒌放录音,幼儿听乐音和噪音。
⒍让幼儿了解噪音对我们是有危害的。
说说怎样减少噪音。
⒎认识了安静的标志,并了解了安静标志的用途。
8.教育幼儿做一个安静听话的乖宝宝。
三、活动延伸幼儿动手制作安静标志。
教学反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集锦9篇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集锦9篇奇妙的声音说课稿1一、说设计意图1.教材分析: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到处都充满着奇妙的声音。
声音这个内容可以选择很多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声音的由来、奇妙的声音等等,声音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选择的活动就是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是为了给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上有个提升,是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主动探索自然界中的声音。
2.教育价值: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幼儿运用观察、、探索、实验验证等多种科学方法来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奇妙的声音产生探究的兴趣。
另外在幼儿操作中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也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
3.年龄判断: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已有了认识,而且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着好奇心,这种兴趣为本次活动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另外,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探索能力逐渐发杂很难,这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保障。
因此我将本次活动放在大班开展。
二、说教育目标根据所选内容,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我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1.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响。
(知识目标: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原有经验来谈谈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里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进行验证,声音是相互碰撞而产生的。
了解声音为探索声音大饿产生做铺垫。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声音是有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
(能力目标:探究声音的产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这是在幼儿原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
虽然幼儿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声音的产生幼儿好奇心,这里我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来丰富自身知识,了解声音的产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奇妙的声音》。
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声音的产生”,第二节“探索声音的奥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
3.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不同物体声音特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探索与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气球、橡皮筋、小鼓、铃铛、塑料瓶、水、米粒等。
2. 学具:每组一套音响、话筒、气球、橡皮筋、小鼓、铃铛、塑料瓶、水、米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不同物体的声音,请幼儿闭上眼睛猜一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音响,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分组实验,让幼儿探索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
3. 随堂练习:请幼儿用学具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 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各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体,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特点。
2. 答案: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声音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例如:观察不同液体倒入容器时声音的变化等。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奇妙的声音音乐会”,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声音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中的实验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17篇)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教案(精选17篇)幼儿园大班《奇妙的声音》篇1活动名称:奇妙的声音活动目标:1、指导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2、喜欢听好听的声音3、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各种乐器、药盒、皮筋、酸奶瓶、豆、玉米等活动过程: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
”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耳朵有什么用呢?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
”“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唱歌、电话、下雨、鸡鸣、咳嗽、拍手等声音)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如果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没有,会怎么样?(幼儿“如果没有声音,说话只能比划”“汽车没有声音,会把人撞死的”“上课没有声音怎么听课呀?”“没有声音,乐器也不响了。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x人们生活离不开声音,但有时候也需要安静教师:(请幼儿玩乐器,每人一件,自由敲打,相互交换)你用什么办法让乐器发出了声音?教师小结:许多东西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二、体验声音的组成教师:(请幼儿停止一切活动)嘘!怎么没有声音了?一会有声一会又没声,这是怎么回事?声音是怎样来的?请大家来试一试,请伸出你的手,轻轻地把手放到喉咙上,我们一起来说儿歌“洗手”刚刚说儿歌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不论什么东西,震动了才能发出声音,不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都是耳朵帮助我们听到的,那小朋友说一说怎样保护耳朵?(不随便挖耳朵,声音大时要张开嘴或捂上耳朵,不要把东西放进耳朵里)三、小制作看,老师给你们带来许多东西,请小朋友做一个琴和沙锤,让我们一起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来演奏歌曲吧!四、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院子里、路上、家里听一听还有什么声音。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奇妙的声音》教案(通用12篇)
《奇妙的声音》教案(通用12篇)《奇妙的声音》篇1活动目标知道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初步感知声音的产生与动作的关系,以及声音大小与力量的大小有关。
2.能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声音,并用象声词描述听到的声音。
3.喜欢倾听好听的声音,在做一做、试一试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愿意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感知声音的产生与动作的关系,知道声音大小与力量的大小有关。
活动准备多媒体;每人一只塑料小瓶,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1.听辨各种有趣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1)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听辨常见动物的`声音。
提问:听,这是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唱歌?小结:小耳朵通过听声音就能分辨出各种动物。
(2)结合多媒体课件,创设坐车去参加音乐会的情境,引导幼儿听辨汽车、水流等声音。
提问:听,小动物们是怎么去大森林的?我们遇到谁了?小姐姐是怎么说的?我们到哪里了?你怎么知道的?小结:声音能让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声音真的很奇妙。
2.探究让身体发出声音的办法,初步感知声音的产生与动作的关系(1)创设自己参加音乐会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究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初步感知声音产生与动作的关系。
提问:你的身体能发出声音吗?小结:我们拍手,跺脚,碰牙齿,动一动身体就会发出各种声音!(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唱歌”。
3.探究让物品发出声音的方法,初步感知声音的大小与力量的关系(1)探究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提问: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小结:敲一敲,碰一碰,小瓶子就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在瓶中装进黄豆,摇一摇,听一听,感受有节奏、音量适中的声音才好听。
提问:把黄豆装到小瓶子里,发出什么声音了?你们一起摇晃发出来的声音好听吗? 为什么?怎样才能让小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小结:乱摇动发出的噪音不好听,有节奏的像音乐一样的声音才好听。
(3)引导幼儿探究力量的大小与声音的大小有关。
提问:怎样才能让小乐器发出大大的声音?怎样发出小小的声音?小结:力气大,使劲摇晃就能发出大的声音,力量小,轻轻的摇晃发出小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教学内容:主题:奇妙的声音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理解不同的声音和他们的来源。
2.同学能够识别和仿照不同的声音。
3.同学能够运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情感。
教学步骤:1.介绍主题老师用幼儿园音乐会中的音乐美声音片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然后,她提出问题:“今日我们将要讨论‘声音,声音来自哪里?你可能会听到哪些声音?你如何知道哪些声音是哪里来的?”2.探究声音老师引导同学察看并探究声音。
她询问同学:“我们如何才能听到声音?听力如何工作?”老师给出回答后,她呈现一些物品,并让同学猜猜它们可能会发出什么声音。
老师让同学探究这些物品,并试着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3.学习认得声音同学分组连续探究声音。
每组被调配一个声音或声音来源(例如,电话铃声或狗的叫声)。
同学将被要求:—讨论有关这个声音或来源的事实或信息。
—列出其他可能会发出相像声音的东西。
然后,每组将与全班共享他们所了解的声音或来源的事实。
4.仿照声音老师在黑板上映射出一些常见声音,并要求同学仿照它们。
老师也演示其他一些声音,并要求同学尝试仿照它们。
5.用声音表达情感老师和同学会话,讨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6.反思老师任选一个同学反思本次课程的主题,内容等。
教学反思:这堂课程中,我供应了一些有趣味味的活动来帮忙幼儿了解声音,并开始探究不同声音的来源。
然后,我们进一步发觉了如何识别声音,并使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情感。
在这堂课中,我注意到一些同学可能会感到难以区分相像的声音。
为了帮忙他们,我可以为每个声音来源做出一个视频,让幼儿们听,从而区分这些声音。
一些同学可能会难以理解声音如何工作,为此我可以更认真地解释听力如何运作,和声音如何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堂课程是特别有成就感的。
同学通过各种活动美妙地探究声音,并能够仿照和表达不同的声音。
我认为,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四周的环境。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精选7篇)
《奇妙的声音》说课稿(精选7篇)《奇异的声音》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到处布满着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比如拿个勺子敲敲会发出当当的声音,用铃鼓碰碰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班孩子们喜爱这些声音,愿意表现这些声音,他们有了辩听、探究各种各样声音的能力,本次学习活动“奇异的声音”就是想在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孩子们有个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主动地探究自然中各种奇异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究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惊而产生。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惊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
3、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究兴趣。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供应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供应活动的条件。
因此我做了以下预备:1、各种声音的录音带。
(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2、供应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究。
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三、说教学方法纲要中指出: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随机性,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老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觉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在幼儿寻求声音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观察指导法,对他们在活动中消失的问题困难予以帮忙指导,完成活动目标。
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老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制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大班主题说明活动:奇妙的声音(2篇)
大班主题说明活动:奇妙的声音主题说明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
声音在哪里?你听,我的身体会发出各种声音,好象会唱歌;拿个勺子敲敲,厨房里的炒菜声……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觉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如此奇妙的声音,发现听觉通道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享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于是,在有趣的游戏中,我们引领幼儿汲取了隔音的科学知识,生成了积极自觉的社会性行为,或许辨证的意识,也正在悄然潜入他们的心灵。
另外,乐器是我园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当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乐器上叮叮咚咚发出美妙的声音时,孩子们情不自禁会驻足倾听。
小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到愉悦,感到神奇……这些美妙的声音唤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我们设想通过聆听几位艺术家的故事,参观乐器室,认识乐器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乐器,萌发对乐器的兴趣。
环境创设1.幼儿自带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园2.在活动室内和窗口挂上幼儿自制的风铃,并引导幼儿聆听发出的声音。
家园共育1.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家中的电话铃声等,感受声音的丰富和奇妙。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分辨来自屋内和屋外的声音;或分辨哪些声音是近处的,哪些声音是远处的。
2.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时候说话声音可以响些,什么时候说话声音要轻?请家长准备一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给幼儿欣赏。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一些我国的民族乐器,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
大班主题说明活动:奇妙的声音(2)活动背景: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振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感知到世界的存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和体验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加深对声音的认识,并发现声音的奇妙之处。
活动目标:1. 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声音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2. 发展孩子们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奇妙的声音》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该活动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科学知识。
活动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感知、声音与生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的感知过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各种声音玩具(如铃铛、鼓、笛子等)、实验材料(如纸杯、绳子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声音收集本,用于记录和描绘所听到的声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各种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用手敲击不同的物体,观察和倾听产生的声音,探讨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让学生用绳子连接两个纸杯,一个纸杯放在嘴巴旁边,另一个纸杯放在远处,通过振动绳子传递声音,观察和倾听声音的传播过程。
4. 探究声音的感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各种声音玩具发出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声音的特点,如音调、音色等。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音主题,如生活中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等,通过收集、记录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声音2. 板书内容: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传播:介质(空气、水、固体)声音的感知:耳朵、神经、大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声音,并解释为什么。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仍有待提高。
2024年7月《奇妙的声音》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模版范文示例
《奇妙的声音》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一、引言1.1 声音无处不在,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声音充满了奇妙和趣味,是他们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1.2 通过本课程,孩子们将有机会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1.3 课程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的2.1 培养孩子们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2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2.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3.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变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3.3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设想4.1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和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4.2 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变化,如敲击乐器、吹气球等。
4.3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4.4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5 教师应注重观察和引导,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4.6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创造。
4.7 教学评价应以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为主,注重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各种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鼓、木鱼等乐器,以及纸张、塑料瓶、气球等日常用品。
2.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安静,避免外界噪音干扰,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聆听和感受声音。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奇妙的声音》,教材对应章节为《发现声音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声音的特点、生活中的声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制造声音,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制造不同声音的方法,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话筒、小鼓、铃铛、尺子、橡皮筋等。
幼儿准备:空瓶子、沙子、小石子、吸管、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音响,让幼儿闭眼聆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关注到声音的存在,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教师演示小鼓、铃铛等发出声音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讲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让幼儿分组,一个幼儿拿着话筒说话,其他幼儿把耳朵贴在话筒上,感受声音的传播。
(3)不同声音的特点:教师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空瓶子、沙子、小石子等制造不同声音。
(2)分组进行“声音接龙”游戏,让幼儿模仿教师制造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振动3. 不同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三种声音,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汽车的喇叭声、鸟儿的叫声、流水的声音。
汽车喇叭声很响,鸟儿叫声清脆,流水声音轻柔。
2.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小物品制造三种不同声音。
答案示例:用筷子敲击碗制造清脆的声音;用纸张摩擦制造沙沙声;用橡皮筋弹奏制造弦乐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针对不同幼儿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声音从哪里来》,了解声音的产生;第二章《声音的种类》,认识不同的声音;第三章《我们也能发出声音》,动手制作简单的乐器,体验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认识不同的声音,学会辨别和表达。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种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小鼓、铃铛、小木鱼等乐器。
学具:空瓶子、橡皮筋、小石子、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声音的来源。
2. 例题讲解:(1)声音从哪里来?引导幼儿通过敲击物体,感受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种类:展示不同的乐器,让幼儿辨别并模仿声音。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声音侦探”游戏,让幼儿寻找隐藏的声音源。
(2)动手制作小乐器,体验声音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种类:自然声音、乐器声音、人的声音等3. 小乐器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答案:如鸟叫声、水流声、汽车喇叭声等。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小乐器,并描述其声音特点答案:如橡皮筋小提琴,声音清脆悦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声音的产生和种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声音的辨别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声音秀”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寻找和制作声音,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的种类。
3. 作业设计: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和制作小乐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重点和难点解析:声音的产生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知,认识声音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实验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
3.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声音的奇妙之处,从而对自然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声音是什么?介绍声音的概念、产生原因、传播方式、特点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这一物理概念。
可以辅以展示声波图像、演示各种声音的来源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感性理解。
2. 声音的种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声音,如悦耳的音乐、清脆的鸟鸣、汽车、电话铃声等,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及其拓展应用。
3. 声音的应用通过展示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广播、听力评估等,让学生认识到声音对生活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于声音应用的兴趣。
4. 实践活动在课程中设置实践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声音的了解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组织学生分组,制作各种乐器并演奏出声音;组织学生把一个纸杯电话串联在一起,并用它们进行简单的通讯等。
5. 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声音会传播?”、“为什么不同声音有不同的音调、音色?”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声音这一概念。
活动思路1.声波测量: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频率等,以此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2.声音猜想:以活泼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一些关于声音的问题,并让学生们做出自己的猜想。
3.制作乐器: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制作不同种类的乐器,并通过演奏来让大家聆听各种声音。
4.声音拼图:将未知的声音与图片搭配,让学生从声音与图片之间的联系中理解声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声音轨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在地上搭建出各种声音的轨迹,并在轨迹上行走、玩耍,以此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与感知。
教学方法1.通过问题导入:以引人瞩目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中,主题活动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主动参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次主题活动的主题为《奇妙的声音》,旨在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幼儿感受和认识不同的声音,并了解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通过活动的开展,既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和特点;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3.通过对声音的感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环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不同的声音,如响亮的铃声、小鸟的鸣叫声等,并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想象声音的来源。
然后请幼儿用口述或手势描述这些声音。
2. 感知不同声音的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声音,如风吹树叶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等,将声音录制下来,再将录音机放在一个箱子里。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摸箱子,并听其中的声音,让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
3. 观察声音的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物,如铃铛、哨子等,让幼儿摇动这些实物,观察不同声音的产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物的形状、颜色等,并与声音的高低、大小等进行对比分析。
4. 听声音做动作的活动教师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声音,如鼓声、跳舞的音乐等,引导幼儿按照声音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还能让幼儿通过动作表达自己对声音的理解。
5. 创作声音的活动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摇铃等,让幼儿亲自体验制造声音的乐趣。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乐器的声音,并鼓励他们自由地发挥,用乐器创作自己的声音乐曲。
6. 总结和展示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收获到的声音知识。
可以让幼儿主动展示自己创作的声音乐曲,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包括:1.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感知和认知能力;2.幼儿对声音与实物之间关系的理解;3.幼儿对声音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声音主题说明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子啊这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
声音子在哪里?你听,我的身体会发生各种声音,好像会唱歌,拿着勺子敲敲,“啪啪啪啪”“笃笃”这里、那里都有特别的声音,厨房里的炒菜声,瓶罐声,油锅声汇成哟节奏的生活乐曲-----。
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觉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奇妙的声音,发现听觉感知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感受。
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
做个风铃叮叮当当。
,折个纸大炮甩出啪啪响。
即使是豆子盒。
沙子罐也可以创造声音。
在想一想、做一做、听一听的过程中,幼儿感知声音的有无,辨别声音的差异,确定声音的方位,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发现自己和周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有趣的声音、奇怪的声音,悦耳的声音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意义。
然而,无休止的声音、惹人心烦的大嗓门却令人生厌的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幽默诙谐,让幼儿在笑声中
领悟到自觉地控制声音是一个融入社会的必要修养。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和幼儿一起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去减少噪音。
于是,在有趣的游戏中,我们引领幼儿汲取了隔音的科学知识,培养了积极自觉的社会性行为。
或许辨证的意识也正在悄然潜入他们的心灵。
特定的学习情景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在组织实施中,你还会感受到这种既容易获取资源,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