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校 特色兴校 质量强校——第三届“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

治校方略是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方法和策略,是校长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形成务实有效的治校方略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

(一)师资情况。

数量超编,结构性缺编。教师按照省级标准配备,数量足够,30岁以下教师仅占20%,年轻教师比较多,经验少,但干劲足。45岁以上占50%,经验丰富,但年龄偏高。未来几年,情况将更加严重。

(二)办学条件

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复杂,学生和家长情况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缺乏成熟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

但新建学校也有它的优势,硬件条件好,具有更大的可塑性,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三)学校亟待解决问题

从三个关键词解读,质量、创新、认可度,这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制定治校方略的重点所在。

我们设计的治校方略从五个大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大方面:学校文化引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旗帜和灵魂。能够定位学校发展、构筑教师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学校现有的

情况,新建学校,几所学校合并,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学校把“和”确定为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力求通过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学校“和”文化体系,让原有几所学校文化和、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让“和”文化建设成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一)“校和万事兴”(三个层面+两大板块)。学校的和有三个层面:一是学校与外部的和谐;二是学校内部的和谐;三是师生个体内部和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身心和美,即和乐共进,美人美己;第二板块是和而不同,即和而共生,鼓励个性。

(二)教师“和”文化

1.让教师对学校和自己发展充满愿景。只有心中有目标、有梦想,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激情。

2.让每位老师都充满责任感。

3.让每位教师都成学校的主人。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

(三)学生“和”文化内涵—和乐共进,美人美己

基于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结合育人目标,学校制订学生发展目标体系——和乐共进,美人美己。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自主选择—情感体验—评价激励—习惯养成”争做“和美之星”。

第二大方面:学校制度管理建设。

(一)组织体系

改变原来的金字塔式管理,变为扁平化管理模式,直接

管理到一线。主要通过两制一原则来实现。

1.实施级部主任负责制,使年级部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权,更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2.级部内竞争制。班级、教师、学科之间竞争,以竞争带活级部发展。

3.坚持学校宏观调控原则,统筹帷幄。副校长、中层领导任主课,优先担任级部主任。

(二)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引进教师层级发展机制,引领教师自身发展规划,做到“有法可依”。

2.建立健全执行监督制度,保证“有法必依”。

制度建设遵循民主基础、动态调整、简便易操作。

(三)人本管理

1.校长本身的自我管理。校长具有自我诊断和顶层设计理念,客观分析学校的劣势、优势,把握发展的机会。并能能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学校的顶层设计功能。

2.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慎重选择。一方面坚持在学科骨干中选拔干部,能做学科首席教师,方便教学管理。校长大胆放手,让他们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在与学校的共同成长中,真正感受付出的愉悦。

3.普通教职工的培养管理。关心教职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注重教师身心健康,用实际行动尊重和温暖教师,引导教师在专业上主动学习研究,有所发展、有所建树,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4.学生的教育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

三、课程体系重构—关注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提升教学质量,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课程建设

1.加强对课程的领导,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加强课程常规管理。

2.校本课程研发。加大对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研究,尤其是英语口语、数学思维、语文阅读、艺术素养等课程的开发实施,确保课程全面落实到地。校本课程注入地方特色,做好顶层设计,有主线,有体系。

3.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课程体系的重构正是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1)强调课程整合,注重跨学科和学科的融合。

(2)提供不同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满足差异化教学需求。

(3)注重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4)从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到运用能力的培养。

(5)建立推测—调查—结论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6)提倡批判性思维和置疑精神,鼓励创新思维。

(7)制定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针对教师教学环境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

(二)课堂教学

1.以教学质量为导向,鼓励教师的个性化课堂的出现。

2.建立合理的教研活动制度。

通过“四课一比一制度”进行教研,四课指:优课、微课、说课、同课异构,一比是教师基本功比赛。部分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实行“问题坐诊制度”,从课堂上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

(三)教师发展

“和”文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搭建多种平台,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成长和教师梯队的形成。

1.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学校指导并组织教师认真做好“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专业成长计划,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2.文化浸润,提升境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加强教师培训。同时,学校创办教研刊物和文学刊物,每月印发教师的学习心得和文学作品,让思想始终引领着教师成长。

3.活动引领,创设平台。首先,开展亮点展示活动。交流展示自己工作中的亮点和独特的教学策略及技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次,进行问题破解招标。通过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