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解题格式与规范要求
高考物理解答题规范化要求2

高考物理解答题规范化要求物理计算题能够综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水平,在高考物理试题中,计算题在物理部分中的所占的比分很大(60%),单题的分值也很高。
一些考生考后感觉良好但考分并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解题不规范导致失分过多。
在高考的物理试卷上对论述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具体地说,物理计算题的解答过程和书写表达的规范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字说明要清楚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说明研究的对象①对字母、符号的说明。
题中物理量有给定符号的,必须严格按题给符号表示,无需另设符号;题中物理量没有给定符号的,应该按课本习惯写法(课本原始公式)形式来设定。
②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
"③说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所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要点,关健的条件作必要的分析判断。
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等。
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状态或过程"的。
④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
⑤选择物理规律的列式形式;按课本公式的“原始形式”书写。
⑥诠释结论: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⑦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说明结论或者结果。
文字说明防止两个倾向:①过于简略而显得不完整,缺乏逻辑性。
②罗嗦,分不清必要与必不要。
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祥,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绝不能连续写下去,切忌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二、主干方程要突出(在高考评卷中,主干方程是得分的重点)主干方程是指物理规律、公式或数学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式等(1) 主干方程式要有依据,一般表述为:依xx 物理规律得;由图几何关系得,根据……得等。
高考物理答题步骤标准格式

高考物理答题步骤标准格式一、物理答题步骤标准格式:解:对物体A分析,从t1到t2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这是一个动能定理的方程 (1)对物体B分析,从t1到t2时间内,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方程有:这是一个直线运动的方程 (2)这是一个直线运动的方程 (3)对物体A+B,在t2到t3时间内,根据功能关系有:这是一个功能关系的方程 (4)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这是一个动量守恒定律的方程 (5)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一个根据题意条件列出的方程 (6)有方程(1)-(6)代入数据可得:所求速度大小为V=0.3m/s;方向水平向右。
(解题完毕)二、物理答题必须包括的内容:(1)你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谁?(2)研究的是具体的哪个过程?(或者是哪个时间段?)(3)根据哪个定理定律得出的方程?(解题时要首先判定是否满足这个定律的前提条件)(4)结合题意,列出具体的方程。
注意,要在方程的后面对方程进行标号。
(笔者不建议所列的物理wuli.in方程中不能带题中的数,要用字母符号表示,需要设的物理量要提前设出来。
)(5)下面是循环,对第二个物体,或者第二个时间段分析,步骤与上面一样。
(6)联立方程,带入数据,求解最终的物理量结果。
(注意矢量要标记方向)三、注意事项1.需要的时候画出对应的受力分析图或位置图。
2.结合题意,有时候需要规定零势能面,或者正方向。
在原来王尚的*中多次提到,解题步骤书写重在平时。
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的规范性,在平时要重视起来,做作业或小考的时候,严格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大考甚至是高考中灵活运用起来。
总结:其实物理并不难,做好受力分析、掌握好运动过程、记好相关公式,基本就可以把题目解出来的了(当然,解方程的能力不在考虑之列)。
在这样的情况下,答案格式就显得很重要了.有时候题做对了,老师只给你两分确实有些夸张。
但他这样也是为了警告你而已,格式的养成并不难,多做题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答题步骤标准格式,希望对大家的高考物理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高考物理答题规范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高考物理答题规范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高考物理答题规范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2.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3.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物理答题规范要求及模版

物理答题规范一.规范作图1.尽量画出助解示意图(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状态图、电路图、光路图、函数图像)。
2.画图用铅笔(方便修改),不用修正液与胶带!(高考等正规考试禁止使用。
)3.借助直尺和圆规,不随手画直线!(更不得画成“折线”、“蛇线”。
)4.虚实分明,突出重点。
5.每个矢量箭号的旁边必须要有文字注释(如mg ,F 1,F 2 ,S 1,v 0等)。
6.函数图象必须画出原点和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坐标轴上的刻度和数据。
二. 规范书写字母与符号1.字母与物理量要对应(以课本出现为准),不能都用x 和y !例如:位移用S 表示、速度用v 表示、力用F 表示、功用W 表示、电压用U 表示。
2.同一题中出现多个同类物理量,要用不同的角标区别,如电阻R l 、R 2,力F 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 x 、F y ,初末速度v 0、v t 等等。
3.物理单位要采用课本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如kg 、m 、s 、N 、Ω、Hz 等等。
4.化学元素符号、数学符号要采用化学、数学等学科中原有的通用形式,如氦元素He 、正弦sin 、对数log 、开平方、正比例∝等等。
5.题中给定的字母意义不能自行改变。
三.规范文字说明1.“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注意六个交待:①交待研究对象、过程或状态; ②交待选定的正方向或参照系、建立坐标系; ③交待所设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如:“设小车的末速度为v t ”); ④交待所列方程的物理依据(即规律、公式的名称,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⑤交待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⑥交待上下文关系的衔接语(如“两式相乘得到……”、“解出……”)。
2.文字说明要用物理术语,不要用字母或符号来代替物理语言。
如用“↑、↓”代替文字“增加、减少”,用“>、<”代替“大于、小于”,用“∵、∴”代替“因为、所以”等等都是不规范的!3.语言叙述要简练、准确,切忌语言叙述过于冗长,如不要写出详细的题意分析。
了解高考物理部分的答题规范

了解高考物理部分的答题规范一、物理解题表述的总体要求物理命题表述时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
解题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由几个式子组成,书写要字迹清晰,答题时要分行书写,不能像一床被子。
二、必要的文字说明认真仔细地分析题目,才能准确地用文字来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 (1)要明确题目中的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2)准确画出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图示;(3)对非题设字母、符号,要有文字说明。
如:“设”,“用表示”,“式中表示”等; (4)明确指出隐含条件或临时条件。
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5)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面,以及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6)说明所用物理规律的名称和条件。
如“由定理得”,“根据定律有”,“根据平衡条件有”;(7)说明物理过程及始末状态。
例如“以为始状态,以为末状态,根据动量守恒定律”;(8)对重要的演示步骤要有明确的说明。
如“由①②解得”,“将①代入②得”,“①②得”等;(9)对题目所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回答,必要时需对所得结果作简要说明,做到画龙点睛。
三、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
不少同学与P,m与M,U、v、和V不分,这样的必然导致扣分;(2)符号使用要规范。
对于题目中所给的符号,应使用而不能另设,对于需要设立的符号,必须使用现行教材中采用的符号,而有的同学设速度为“x”,这是不规范的。
对于同种物理量需多次使用时可采用加角标的方法,四、学科语言,必须准确无误(1)学科术语要准确规范。
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学生用词不准。
例如:“根据动能定律”,“根据牛顿运动定理”等,将定律与定理混为一谈;(2)表述时要准确。
不少同学“第2s内”和“2s内”,“第4s初”和“第4s末”不加区分,“增加到”和“增加了”区分不清,这些往往发生在审题出错和答非所问上,所导致的结果失分很多。
高考物理答题要求

三.高考物理作图题规范答题的具体要求
• (1)作图时,未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图线上及两 侧;没有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用折线连接;往往 漏掉原点及最后一点;不注意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 分。 • (2)不按规定用黑色笔画图(网上阅卷);书写 数据时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 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不清。 • (3)光学作图题中光路图随便作,光线无箭头; 直接用铅笔作图,未按规定用黑笔描一下,以致扫 描不出而不能得分;不画法线或镜象点;实虚线不 分;标光线重叠范围时,只用黑笔在原来黑线上描 一下而未用醒目斜线标出,导致扫描不出。
2.作图的解题要点
• 在定量作一个物理量随着另一个物理量变化规 律的图象时应注意: • (1)先计算出物理量乊间的关系式,再根据 关系式画出图象。 • (2)作图时,坐标选择要恰当,特别是要根 据图象迚行的计算题,图象应尽可能大些,要 用黑色笔把铅笔画过的描清楚,以便扫描。 • (3)作图时还要注意正方向、初始值、变化 规律、实虚线、箭头的指向、对称性、线性与 非线性等。
下面以一道高考题的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为例, 讨论规范答题文字叙述的基本要求。
• 解:由粒子运动路线和图示有 L=4R ① 设粒子初速度为υ,则有 ② 由①、②式可算得 ③ 设粒子迚入电场作减速运动的最大路程为 ,加速 度为 , ④ ⑤ 粒子运动的总路程 ⑥ 由①、②、④、⑤、⑥、式,得 ⑦
评分标准:本题11分。 ①式2分,②式1分,③式2分, ④式1分,⑤式1分,⑥式1分,⑦ 式3分。若无⑥式, 则⑦式正确的给4分。
2、要有重要的物理方程式、方程书写要规范
• 高考阅卷多采用“见式给分”的方法,物理方程式是表达的主 体,书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 ①写出的物理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始方程(所谓 的原始式子是指符合本题已知量的方程式如m与M),不能以变 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如不能用GM/R2=g代替GMm/R2=mg (这是相当多考生所忽略的)。 • ②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也不要方程套方 程。 例如,要F-f=ma 不要6.5- f=2.0a • ③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如不用 =2al=2 l • ④对多过程问题,应分步列式(分步得分),对各方程式要编 号。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 全错。(如上例①式2分,②式1分,③式2分,④式1分,⑤式1 分,⑥式1分,⑦ 式3分。)。
物理大题高考格式

物理大题高考格式
在高考物理大题的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格式规范:
1. 公式书写规范:物理公式要书写正确,符号要统一,单位要明确。
公式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应该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要使用未经定义的符号。
2. 步骤条理清晰:解题步骤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每一个解题步骤都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不要跳步或者混步。
3. 物理图像使用恰当:物理图像是解答物理题的重要工具,图像要画得准确、清晰,图像中的每个点、每条线都要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4. 结果表达完整:物理题目的解答结果要有完整的表达,包括数值、单位、有效数字等。
数值要准确,单位要统一,有效数字要符合题目要求。
5. 语言表述准确:物理题目的解答过程需要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不要使用未经定义的名词、概念,也不要使用口语化、歧义化的表述方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题目: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初始速度为v₀,
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经过时间t,物体速度变为v₀/2,求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解答: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时间t内的加速度为:$a = \frac{F}{m}$
2. 根据速度公式,物体在时间t内的速度变化量为:$\Delta v = a \times t = \frac{Ft}{m}$
3. 根据题意,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 = \frac{v_{0} + \Delta v}{2} \times t = \frac{Ft^{2}}{2m}$
综上,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 = \frac{Ft^{2}}{2m}$。
高考物理规范解题的要求和得分的技巧

高考物理规范解题的要求和得分的技巧物理是对于解题有一定的规范的学科,学生如果解题不规范是有可能扣分的,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物理的解题要求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物理规范解题的要求一、要明确研究对象,如:以***为研究对象。
有的题目涉及的物体比拟多,这时明确研究对象是很重要的必需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二、作必要的示意图或函数图象要规范三、要说明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
不同的物理过程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就不同,对不同的过程必需一一说明。
四、列方程式要规范首先,列方程所依据的物理规律、定理、公式一定要加以文字说明,如:由***定理得。
其次,列方程的字母要规范,题设中没有说明的字母在应用时必须加以说明,如:设物体a速度为v等。
最后,所列方程必须是用题设中字母表示的原始式子,而不是变形式或带入数据之后的式子,如:不要直接用r=mv/qb,而应先写出qvb=mv2/r高考物理得高分的窍门一、主干、要害知识重点处置清楚明确整个高中物理知识框架的同时,对主干知识(如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能量守恒、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特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全反射现象等)公式来源、使用条件、罕见应用特别要反复熟练,弄懂弄通的基础上抓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横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
二、熟练、灵活掌握解题方法基本方法:审题技巧、分析思路、选择规律、建立方程、求解运算、验证讨论等技巧方法:指一些特殊方法如整体法、隔离法、模型法、等效法、极端假设法、图象法、极值法等习题训练中,应拿出一定时间反复强化解题时的一般方法,以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此基础上辅以特殊技巧,将事半功倍。
此外,还应掌握三优先四分析的解题策略,即优先考虑整体法、优先考虑动能定理、优先考虑动量定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力做功的情况、分析物体间能量转化情况。
形成有机划、多角度、多侧面的解题方法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作图题、说理题、计算题等题型)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包括文字阅读能力、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和文字叙述表达能力在内的诸多学科能力而备受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
这已是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员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江苏卷中非选择题分值高达110分,其中仅解答题便达89分之多,解答题的数量、分值均创下历史新高。
理综模式下的高考试题,物理非选择题亦占120分总分中的72分,不可小视。
这从而也表明非选择题是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区分开来的最重要题型。
然而,当前在各地中学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包括不少思维较敏捷的考生在内,许多理科生在高考后的估分时感觉良好,分数期望值也比较高。
但高考的真实分数又大打折扣,远比自己的期望值低。
这往往令他们不解甚至感到委屈,因为他们确信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
通过与这样的考生接触交流并结合各地教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进行过多次高考阅卷的老师的经历,发现这主要是考生解题不规范或者说是书面表达不规范,使人看不懂,与评分标准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
不少的高考阅卷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触:一份字迹工整、解答正确、格式规范、作图清晰准确、说理明晰的答卷给人以艺术般的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愉快地评满分;而一份字迹潦草、解答零乱、丢三落四的答卷令人味同嚼蜡。
不耐着性子看吧,于心不忍,于法不容。
看吧,又看不懂。
这样的做法其结果是既丧失了宝贵的得分点又影响批阅教师的情绪。
对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在高考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
其中在“理解能力”中有“理解所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或表)进行表述”的表述;在“推理能力”中有“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的表述。
这都是国家对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
物理非选择题的解答书写与答题格式,高考试卷上还有明确的说明: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评分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
解答中单纯列出与解答无关的文字公式,或虽列出公式,但文字符号与题目所给定的不同,不给分。
事实上,规范答题是一个考生物理学科基本素养的体现。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基本素养正在逐渐缺失。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下面从考生的现状及原因、规范答题的细则要求、良好素养的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当前考生在答题中的主要不足及其原因概括地讲,当前考生不规范答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叙述严重缺乏。
不少考生解答时只有几个算式,完全没有哪怕是最基本的叙述性文字,阅卷教师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也不知道他们是要研究哪一段过程或是哪一个状态。
还有的解答缺少图示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卷面上通篇都是公式和数字的罗列和堆砌。
尤其是部分属考生自定义的中间物理量,不作说明而突然出现,令人迷惑。
2、思维紊乱,逻辑性差。
不少考生答题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所列方程跳跃性大,前后缺乏因果关系,经不起推敲,暴露了其解答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拼凑性。
3、学科语言使用不当,缺乏科学性。
不少考生叙述时用语不规范、不严肃,随意性强,甚至还生造定理,如出现“功能守恒定律”、“合力定理”、“爱因斯坦定理”(实为质能方程)等,令人啼笑皆非。
或者只写变形公式,不写原始公式;不善于先化简方程而急于带入数据,步步计算,使解题过程繁琐,易错。
尤其是代入数据时不统一单位;算出结果不标明单位;不按题目要求的单位或有效数字解答等,或者字母运算时,一些常量(重力加速度g,电子电量e,静电力常量k等)没有用规范表达,如160×10-20替换等,或者不对运算结果做必要的说明,如不指明功的正负,不说明矢量的方向等。
4、字母符号紊乱,缺乏连贯性。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不按要求使用字母符号,自己另用其他字母,或者同一题中同一字母符号先后表示几个不同的物理量,缺乏连贯性,造成交流和理解上的困难。
文字说明不用物理术语,用字母或符号来代替物理语言,如用“↑、↓”代替文字“增加、减少”;用“>、<”代替“大于、小于”;用“∵、∴”代替“因为、所以”;用“(5m/s,8m/s]”代替“5m/s < v≤ 8m/s”等等。
造成考生答题时规范性差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大的方面。
主观上,现在不少考生平时就视规范解答为“小儿科”甚至是个麻烦,认为只要知道怎样解答就可以了,不愿意在叙述等规范问题上花时间,而更愿意将时间花在追求解题的数量及技巧上;客观上,由于高考的功利性已被社会无以复加地抬高,迫使教师不得不放弃基础教育的素质培养这一基本出发点而面对升学率的竞争压力。
这导致平时的教学节奏快,容量大。
教师往往更注重考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思维技巧的点拔,板书自然因时间关系而变得很简洁。
这在客观上使板书失去了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当前浩如烟海但又良莠不齐的教辅书籍之中,因为作者自身水准及其他种种原因所造成的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
这样,考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关于规范答题的示范性教学,课外又得不到教辅资料良好的熏陶,加之主观意识上的轻视,自然影响了其规范答题能力的形成,并最终导致其学科基本素养的逐渐缺失。
二、规范答题的总原则及其基本要求1、物理规范答题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
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祥,数学方面要略。
书写方面,字迹要清楚,能单独辨认。
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
绝不能连续写下去,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2、物理规范答题的基本要素(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每列出一个方程式之前一定要写出所根据的物理概念及规律,或是指综合题前后段之间的联系语言。
“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简练而有逻辑性。
“简练”就是要把“分析”性语言去掉。
具体来讲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说明研究的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整体和隔离相结合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或转化问题)。
②说明研究的过程或状态。
③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方面。
④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⑤说明非题设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
⑥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⑦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还需要讨论分析),对题目所求或所问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2)要有必要的方程式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好以下几点:①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的运动应有R v m qvB 2=,而不是其变形结果qBmv R =(这是相当多考生所忽视的)。
②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③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④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要编号(如用①,②,③表示以便于计算和说明)。
(3)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①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②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③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
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④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且不得以无理数或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如“πkg”、“2m/s”、“21m”等最好不要写;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⑤文字式作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题目给定的已知量。
(4)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
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⑤数字相乘的,数字之间不要用“·”而用“×”进行连接,相除的也不要用“÷”,而用“/”。
⑥卷面上不能“约”,如不能在mg r Mm G 2上打“/”相约。
(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尽量养成规范的习惯(其中⑥⑦⑧三点在平时书写时尽量养成好的习惯) ①字母符号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潦草。
阅卷时因为“υ、r 、ν、γ”不分,“G ”的草体像“a ”,重力加速度“g ”写成电量“q ”或“9”,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了。
②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
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 ,你若写成R 就算错。
③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
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④尊重习惯用法。
如拉力用F ,摩擦力用f 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⑤角标要讲究。
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
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 点的速度用v A ,就比用v 1或v′ 好。
通过某同一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 1,第二次用v 2就很清楚。
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⑥物理量的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
如功率P 、压强p 、电容C 、光速c 等。
⑦物理量单位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正体。
其中源于人名的单位应大写,如库仑C ,亨利H 。
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字母用大写,后面字母用小写,如Hz 、Wb 。
单位中大于106的,词头应采用大写正体,小于106的,词头应采用小写正体表示。
如兆赫MHz ,不能写成mHz ,千克kg 不能写成Kg ,皮法pF 不能写成PF 。
⑧其他符号中如三角函数符号、对数符号采用小写正体。
如正弦sin ;对数lg ;代表点、线、面及序号的字母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
(6)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①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由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时有发生。
②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
如一些考生把“以保证气体质量不变”说成“防止漏气、进气”,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
(7)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①绘制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②画示意图(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