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化工实验分组(初定)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第五周浓Βιβλιοθήκη 酸的物理性质1课时∨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课时

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课时

第六周
中和反应
1课时

PH值的测定
1课时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课时

第七周
粗盐提纯、蒸发
1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1课时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上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时间
实验名称
学时数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第一周
水沸腾
1课时

研磨胆矾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闻气体气味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1课时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有什么不同
1课时

实验基本操作
1课时

第二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第一周
比较金属及合金的性质
1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
1课时

铁钉生锈的条件
1课时

第二周
不同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分散情况
1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课时

物质溶解的情况(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1课时

第三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化学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10——P12实验目的: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实验步骤和方法:1药品的取用a.取用粉末状固体b.取用粒状固体c.倾倒液体d.滴取液体e.滴加液体f.量取液体2、酒精灯的使用3、玻璃仪器的洗涤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氧气的化学性质P171——P173实验目的: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

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76——P77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实验步骤和方法:1、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集气体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化学必做分组实验合计

化学必做分组实验合计

必做分组实验合计8个1、1-1水的沸腾2、1-2胆矾的研碎3、1-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4、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5、1-5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探究活动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必做分组实验)6、1-6取块状固体7、1-7取粉末固体8、1-8量筒与滴管的使用9、1-9酒精灯的使用探究活动2:给物质加热10、1-10链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1、1-11洗涤玻璃仪器12、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13、2-2木炭燃烧14、2-3硫的燃烧15、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6、2-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17、2-6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催化)18、2-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探究活动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必做分组实验)19、3-1水的电解20、3-2品红的扩散探究活动4:分子运动活动探究活动5:水的净化21、3-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22、3-4制取蒸馏水探究活动6: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探究活动7:运用蜡烛、镁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3、6-1木炭的吸附作用24、6-2木炭还原氧化铜探究活动8:制取二氧化碳(必做分组实验)25、6-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26、6-4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阶梯蜡烛实验)27、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28、6-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性质的探究29、6-7一氧化碳的燃烧30、6-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探究活动9:燃烧的条件31、7-1灭火原理探究活动10:灭火器原理32、7-2粉尘爆炸探究活动11:燃料33、7-3甲烷的燃烧34、7-4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活动12: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35、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探究活动13:金属活动性顺序36、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探究活动14:铁钉锈蚀条件37、9-1蔗糖溶解探究活动1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8、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39、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40、9-4水和油的小实验探究活动16:饱和溶液41、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42、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43、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必做分组实验)44、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探究活动17:自制指示剂45、10-2观察盐酸、硫酸46、10-3浓硫酸的腐蚀性47、10-4浓硫酸的溶解48、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探究活动18:酸的化学性质(必做分组实验)49、10-6观察氢氧化钠50、10-7生石灰与水反应探究活动19:碱的化学性质(必做分组实验)51、10-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探究活动20:中和反应探究活动21: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探究活动22: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活动23:粗盐提纯(必做分组实验)52、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53、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探究活动24: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必做分组实验)探究活动25: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54、12-1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化学分组实验报告(有内容)

化学分组实验报告(有内容)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中学化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时间
星期
实验名称
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目的
正确组装一套过滤装置,并利用它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器材
漏斗、圆形滤纸、剪刀、玻璃棒、烧杯(100mL)、铁架台(带铁圈)、粗食盐水(约15mL,盛于一烧杯中)、滴管、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放玻璃棒和滴管用的烧杯、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中学化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时间
星期
实验名称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
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巩固和加深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
试管(Ф15mm×150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贴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洗涤仪器用)、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盛放滴管的烧杯(200mL)、试管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一、酸与指示的反应
(1)取2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稀硫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酸液于pH试纸上,对比颜色变化。
四、酸与盐的反应
(1)取几颗石灰石,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姓名
时间
星期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组装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化学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P10——P12实验目的: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实验步骤和方法:1药品的取用a.取用粉末状固体b.取用粒状固体c.倾倒液体d.滴取液体e.滴加液体f.量取液体2、酒精灯的使用3、玻璃仪器的洗涤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氧气的化学性质P171——P173实验目的: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

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P76——P77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实验步骤和方法:1、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集气体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化工15级专业实验安排

化工15级专业实验安排

化工15级专业实验安排化工15级专业实验安排一、实验内容:验证型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实验分组情况及地点见实验安排表)实验1:恒沸精馏法制备无水乙醇 (指导教师:冯权莉)实验2:圆盘塔中二氧化碳吸收的液膜传质系数测定(指导教师:贾愚)实验3:三元液液平衡数据测定 (指导教师:周新涛)实验4:流化床基本特性的测定 (指导教师:罗康碧)综合实验:(每个实验16学时,实验分组情况及地点见实验安排表)实验5:液膜分离法脱出废水中的污染物 (指导教师:王平艳)实验6:萃取精馏法制备无水乙醇 (指导教师:李沪萍)实验7: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指导教师:刘东辉)实验8:丙烯酸和丙烯酸钠的聚合及水质稳定剂 (指导教师:唐辉)二、实验要求:1、纪律:按指导教师规定的时间必须按时到位,每迟到一分钟扣一分,超过5分钟后不得参加当次实验。

无故缺席者,取消实验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2、预习: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和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

综合型实验必须预先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无预习报告者不得参加当次实验,验证型实验回答问题不过关者,综合型实验没有实验方案设计者,不得参加当次实验。

3、实验:实验期间应主动积极,每组分工要明确,互相配合,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4、报告:本课程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合起来是一份完整的技术报告,完整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封面:实验名称,报告人班级和姓名,同组成员,指导教师。

2)实验目的和内容。

3)实验原理。

4)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和试点位置,主要设备,仪表的名称、型号或尺寸。

5)实验操作和仪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6)实验步骤或实验方案。

7)原始记录数据表(数据较多时,此表格宜作为附录放在报告的后面)。

8)整理计算数据表。

应包括与最后实验结论有关的全部数据。

若数据不多,则整理计算数据表可与原始记录表合在一起。

9)数据整理计算过程举例。

10)实验结论。

11)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i.分析误差的大小和原因;ii.与前人和他人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iii.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讨论;iv.本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效果的预测;v.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和研究水平的设想;vi.回答实验思考题。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化工专业学生掌握某一化工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 实验原理在此部分,需要详细介绍该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实验所采用的试剂、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同时,需要引用相关参考文献,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3. 实验步骤在此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过程,要求层次清晰、流程明确。

对于涉及到使用实验仪器的步骤,需要给出相应的仪器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1.准备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确保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2.根据实验原理,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将试剂溶液配制至指定浓度。

3.使用洁净的容器,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将试剂溶液按照指定体积加入反应容器中。

4.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

5.在反应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定时采样,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

6.完成反应后,根据实验要求对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如过滤、洗涤、烘干等。

7.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8.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4.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此部分,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采用表格、图形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也需要相应说明。

5. 结果与讨论在此部分,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分析实验数据的意义和结果的合理性,探讨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以及对实验原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

6. 实验注意事项在此部分,需要列举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实验。

•实验前需穿戴好实验服、鞋套、手套和护目镜。

•注意实验区域的通风情况,避免有害气体的有害吸入。

•注意使用化学试剂时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注意操作仪器时的安全操作步骤,避免意外发生。

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第十八章专题实验实例 第三节初定实验方案

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第十八章专题实验实例 第三节初定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实例
b.乙苯含量的测定 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其方 法与苯含量的测定方法相同。
c.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用酸碱滴定法,加中性乙醇溶 液溶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 色。反应式为:
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主要仪器有分析天平、称量瓶、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等;
主要仪器为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固定相配比:有机皂
土-34(w = 0.0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w = 0.02);101担体 (w = 0.78)。
实验步骤:将仪器调整至最佳状态,在稳定的仪器操作条件 下,以纯溴乙烷配成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溴 乙烷进样分析,测出峰面积对溴乙烷含量的标准曲线。分析溴乙 烷试样时,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注入相同体积的试样,根据待 测组分的峰面积,以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含量。
w(C2H5OH)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d
20 4
0.80424 0.80138 0.79846 0.79547 0.79243 0.78934

w(C2H5OH)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专题实验实例
d.苯含量的测定 苯含量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采 用有机皂土与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混合固定液,101白色硅藻 土载体,使用氢火焰检测器,按照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 析。操作条件是:柱温70℃;气化室150℃;检测器150℃; 载气N2,流速40mL/min,氢气流速40mL/min;空气流速400 mL /min。
实验步骤:用胶帽滴瓶准确称取工业硫酸试样1.5 ~ 2.0g(约25~30滴),放入事先装有约100 mL 纯水的250 mL 容量瓶中,摇动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25 mL 该试液于锥形瓶中,加混合指示剂2滴,

高一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高一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化学1 (必修)学生实验一(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P9实验目的:1.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以及密度的相对大小和熔点的相对高低。

2.认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用品: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培养皿。

金属钠、酚酞溶液、蒸馏水。

学生实验二(活动·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P11实验目的:1.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2.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实验用品: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刀、玻璃片、滤纸。

金属钠。

学生实验三(活动·探究)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并表示其组成P24实验目的:1.学习配置一定体积、一定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体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及自主获取科学知识的乐趣。

实验用品:容量瓶(100mL)、天平、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称量纸、量筒。

氯化钠、蒸馏水。

学生实验四(活动·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间的关系P34实验目的:1.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关系。

2.体验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镊子、导管、单孔橡胶塞、坩埚钳、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集气瓶、药匙、试管夹、砂纸。

金属铁、木炭、氧化钙、氧化铜、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 NaOH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 溶液、Cu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氧气。

学生实验五(活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P54实验目的:1.探究金属铁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从实验中学习检验Fe3+和Fe2+的实验方法。

3.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未知物质的性质提出假设或预测,进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预测的认知过程。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镊子、药匙。

铁粉、稀硫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NaOH溶液、锌片、铜片。

2016-17(2)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按排表

2016-17(2)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按排表

2016-17(2)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按排表请任课老师通知上课班级,在化工学院网站,教务信息栏,查看该“实验按排”。

2016-17(2)外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按排表请任课老师通知上课班级,在化工学院网站,教务信息栏,查看该“实验按排”。

2016-17(2)分析化学实验按排表
请任课老师通知上课班级,在化工学院网站,教务信息栏,查看该“实验按排”。

表一:实验说明
表二:2016-17(2)分析化学实验按排表
注:3(六)p ,表示第3周星期六5.6.7.8节。

表中1-8代表实验项目编号
表二:2016-17(2)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按排表
注:3-1p:表示第3周星期一5.6.7.8节。

3-4(一):3-4 表示实验3和实验4,(一)表示物化实验室一,其它以此类推。

表二:2016-17(2)外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按排表
注:3-1晚:表示第3周星期一晚。

7-8(三):7-8 表示实验7和实验8,(三)表示物化实验室三,其它以此类推。

2016-17(2)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实验按班按排表请任课老师通知上课班级,在化工学院网站,教务信息栏,查看该“实验按排”。

3-6p: 表示第3周星期六 5.6.7.8节。

化工试验实施方案

化工试验实施方案

化工试验实施方案
一、实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验证某种化工原料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为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料及设备。

1. 实验原料,(列出实验所需的原料及其质量要求)。

2. 实验设备,(列出实验所需的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三、实验步骤。

1. 原料准备,按照实验配方准备所需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实验装置调试,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试验操作,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5. 实验样品收集,收集实验样品进行后续分析和检测。

四、实验数据处理。

1.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2. 结果评价,评价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五、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实验废液处理要符合环保要求,确保环境安全。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化工原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是化工试验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也欢迎大家对实施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改后)大化工实验分组

(改后)大化工实验分组

于凯张子娇
付野周三下午1点周四下午1点申洋宾李霏
姜海龙第10周李学伟李改丽
郝云赫第11周第二组贺腾霄刘峰
盖守哲第12周第四组邓峰李龄玉
李江浩庞建王磊
高恩华李培良李丹
杨帅于国龙吕世龙
林松郑欢腾门福俊
张晓为刘宗让周梦宇
周莹马维涛张鲁阳
周忠亮陈磊徐颖
杨孟楠曾小双孙榕
赵旭罗建斌王洁
郝霄林王超张研
宋爽王冰清韩冰
张一夫唐迅周朋
杨勇王宏兵孙贺
张军郎嘉鹏吴桂花
边志强宫玥贾柏雄杨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注:若有找工作的,请与其他组联系换人做实验,或者跟别的组实验四也许是1天做完
时间安排
周五下午1点周六周日第一组第二组(8点半),第三组下午1点第四组 8点半,第一组下午1点
第三组第四组8点半,第一组1点第二组 8点半,第三组下午1点天做完,也许是2天做完。

别的组一起去做。

化工小试方案

化工小试方案

化工小试方案化工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式,正常的实验前步骤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及实验后处理等环节。

然而,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实验条件不稳定或实验过程出现突发状况等,这时需要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以进行修正。

本文将介绍化工小试方案,以协助实验员在实验操作中进行适时修正。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任何一种实验之前,正确的实验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和材料等,确保这些物品符合实验需要。

当准备试剂时,需要检查试剂质量并按照标准制剂。

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进行试剂的稀释、标准化或制备。

同时,需要准备好正确的试剂容器、量杯、玻璃棒等操作工具,以便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

此外,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所需的样品进行标识和分组等操作。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操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正确的实验设计可以为实验操作提供清晰的指导,并为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提供保障。

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仔细考虑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等因素,以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从而确保实验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安全制度。

同时,还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充分利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等工具。

在实验操作中,应随时注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以修正实验过程。

例如,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误差或偏差,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实验调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后处理实验后处理是实验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存档,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价。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和总结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化工小试方案实例作为化工实验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工小试方案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施,以确保实验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化学分组实验

化学分组实验

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一、实验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实验用品:铁架台、水槽、试管、酒精灯、集气瓶、坩锅钳、木炭、带导管的橡胶塞、火柴、棉花、烧杯、玻璃片、细铁丝、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过程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b.实验装置c. 实验步骤: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d.注意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水 + 氧气b.实验装置c. 注意事项: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本科精细化工实验方案

本科精细化工实验方案

实验一苯丙乳液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苯丙乳液的合成工艺及各组分在合成中的作用。

2、了解苯丙乳液在建筑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苯丙乳液是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共聚所得的乳液。

以其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所配制的乳业涂料具有许多优点,诸如突出的耐候性、保色保光性,装饰效果好,涂料细腻而有光泽,遇碱皂化后生成的钙盐能溶于水,涂膜透气性好,可以在未全干的水泥砂浆基面上施工等。

由于聚丙烯酸酯弹性好,特别适用于温度变化剧烈、胀缩系数变化较大的户外环境使用。

加上苯乙烯的价格比甲基丙烯酸甲酯便宜,因此苯丙共聚乳液具有价格优势,在外用建筑涂料及装修粘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苯乙烯、过硫酸钾(引发剂)、碳酸氢钠(引发剂)、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将0.6g十二烷基硫酸钠、1.2g乳化剂op-10加入到50g水中,搅拌溶解,加入32g 苯乙烯、32g丙烯酸丁酯,再加入3g甲基丙烯酸、7g甲基丙烯酸甲酯,快速搅拌混合约半小时,使之乳化均匀,得到预乳化液。

2)把0.12g过硫酸钾、0.1g十二烷基硫酸钠、0.2g乳化剂op-10与30g水混合溶解,装到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至75℃;3)加入1/3的预乳化液,控制温度在76~78℃,保温至液体发蓝光;4)将0.28g过硫酸钾、0.4g碳酸氢钠溶于20g中,升温至80~82℃,在反应中每隔10~15min 用滴管缓慢的滴入一次,同时将剩余的2/3的预乳化液从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入,在慢速搅拌下于2h内滴完;5)升温至86~88℃,保温约30min;6)降温至30~40℃,用氨水调节ph值为8~9,过滤出料,即得苯丙共聚乳液。

五思考题本实验中所用引发剂是什么?为何要分批加入?实验二液体洗涤剂的配制(一)通用液体洗衣剂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配置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2、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化学分组实验记录单

化学分组实验记录单

明星学校初中化学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实验结论:明星学校初中化学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2、3、实验结论:明星学校初中化学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实验结论:明星学校初中化学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2、了解O2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
第一组王祁杨瑞晨孙康江潘扬杨鹏程
第二组章国威李燕霞王晓清刘瑞霞景春菊
第三组梁梦雨高燕杨兴竹赵瑞贤李娜李奇第四组沈鹭殷关美王媛媛李斌李亚兴李国敏第五组夏昕万妮李南瑞余蕾杨梅芬
第六组杨胜发乔怡木马瑞阳王佳欢吴晓慧
第七组崔煜林朱婷婷张晴雯刘小庆王潇潇
第八组李晓艳段红珠赵瑞雄玉嫩相陈雨薇
一下
第一组张绍聪邓屹董素娟明映菊徐琪
第二组周帅王培瑾李庆妹陈佳佳王旭郭镇武第三组蒲维刘玲晓胡智波谭雯珂周鑫邹慧敏第四组杨晓依陈庆源石娅娴王海菲姚月慧
第五组朱笑雨龙诗夏陈凤云杨师师郎忠敬
第六组郭子琼王美馨商丽方媛方雨
第七组罗龙基杨婧莹邹声艳师丽婷孙路路
第八组罗颖张海蝶梁昌丽李蕤阳董润云
六上
第一组余才龙宇姚四镗刘娟任玉明朱艳芳第二组张苗苗韩文美胡世龙韦飞荣高天奇
第三组胡晋郑哲学吴锦心黄安阳郑南升吴俊峰第四组杨修张迪李允王明亮吴洪
第五组刘俊利谢华忠梅宇飞周文武王卉云
第六组甘东王希杨唐琳俊夏海月姜礽极
第七组查正康曹伦游东潘世浩徐瑛泽
第八组李玲李树香吉娅范汝林刘聪聪
六下
第一组张磊郭华易皓宇曹正茂卢尚蛟李源达第二组高蓉陈秋玲李华燕安晶晶李明秀海燕兴第三组周昆孙波张振祥刘超张钰
第四组束建梅胡俊涛李月坤杨宝瑞黄凡然
第五组薛伟胡景智邹寒雨李春鹏李润龙
第六组李树群王丽玮徐莉李媛媛王鹏崔辉波第七组张海玉李琳琳文秋林张伏麟姜娇竹
第八组张慧王聪刘红梅马雅琳李文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