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能力培养与评价专项研究计划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能力培养与评价专项研究之学科任务设计与评价――以初中英语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2018年新中考方向:各科都将在社会实践中选材,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未来的考试中,会有更多综合性、开放性的题目出现,会有更多源自现实生活的素材出现,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第八条指出:加强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将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学生走进社会。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实践、探究等活动提高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培养和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的意识。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学习实践,不断拓展课堂学习空间,探索学科整合。探索、总结并提炼实施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与评价的有效办法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际化背景

20 世纪90 年代起,一些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能力。

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主持成立“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制订《21 世纪技能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以及政府领导联合起来,帮助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

美国、英国、俄罗斯、芬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近年来都对21世纪能力展开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2010年7月,国家纲要强调“坚持能力为重”战略主题,北京市纲要强调“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二)21世纪能力概念(7C)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 thinking)

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

创新能力(Creativity)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跨文化理解能力(Cross-cultural)

信息能力(Computing)

职业能力(Career)

21世纪能力培养与评价专项研究主要研究:

1.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指恰当运用各种推理和系统化思考,对论点、论据做出判断和决策,解决不同类型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2.交流能力:主要指在各种场合中,运用口头、书面和非语言交流表达观点,倾听并理解相关内容,能够针对不同目的、在不同环境中进行交流。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此项研究,更好的落实2014年市教委《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等文件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此项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指恰当运用各种推理和系统化思考,对论点、论据做出判断和决策,解决不同类型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和交流能力(主要指在各种场合中,运用口头、书面和非语言交流技能表达观点,倾听并理解相关内容,能够针对不同目的、在不同环境中进行交流)培养的意识;

3.在研究中探索、总结并提炼实施21世纪技能培养与评价的有效办法和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研究能力和学生21世纪能力的提高。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学策略:

将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整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途径,从而逐渐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交流的机会和价值,既能让学生专心倾听,又能激发学生思维,使之有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在倾听、思考后提高其交流能力。

2.评价方法:

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过程中,探索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自身

的成长和进步。

五、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1)行动研究法。带着研究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在自然、真实、动态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探索培养和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将教学行为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旨在改进和解决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相对不高的实际问题。

(2)调查及测量研究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学业测量、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评价等方式,随机抽取样本,以便了解研究前后的变化。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7、1——2017、5)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核心组。

2.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完成文献综述。

3.编制调研问卷,调查目前学生英语的现状。

4.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5.预设、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核心概念的界定:

解决问题能力可分解为观察和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问题能力等。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方法可通过结构化知识体系、设置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布置多种语言表征任务和反思过程及结果等。

交流能力可分解为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批判接受能力等。

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方法可通过口头作文、课题小论文、思维导图、说题、团队学习、角色互换、同伴教学等。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7、5——2018、9)

1.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二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会知识;三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其中将教学内容任务化是其中的关键点。首先,要突出任务的情境性,教师必须提前设定好与课内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相融合的现实情境;其次,任务要涵盖教材内的相关知识点,不能与知识脱节或者为了任务而任务;最后,情境不仅仅作为背景,而应贯穿整个任务始终。

2.课堂评价

教师对于预设的问题,提前设定好几个不同层级和标准的评价。这些评价不仅要层次清晰,客观准确,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于教师而言,评价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一种检测学生能力的手段与标准。其最终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依据。每堂课后,教师通过这些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开展研究的同时,对于每节英语课堂实践,课下及时进行反思,填写《课堂教学日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