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
李清照《永遇乐》解读
李清照《永遇乐》解读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伤的惨烈之痛后,变得心有余悸,格外敏感了:即使是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里,也无端的担忧风雨的不期而至,也排遣不了“人在何处”哀痛伤感;宁可谢绝酒朋诗侣的邀请,寂寞自处,去“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来压抑自己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哀愁。
这首《永遇乐》是叙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
它写在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此时宋金双方都已暂停交战,南宋临时首都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在过节的日子里,人们又可以热闹地玩乐了。
此词写的不是她的什么不幸遭遇,而是述说在元宵节日,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到外间游玩,宁肯呆在家里听听人家笑语。
事情本来琐细,可是通过这样一些微细情节,却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悲凉心境。
这首词一开头就设下三个疑问。
从这三个设疑中,人们正可看出一个飘泊者的内心活动,它是从一颗饱受创伤的心灵发出的。
那天是元宵佳节,太阳刚好下山,和太阳正好相对的月亮就从东方升起来,它透出轻纱似的云霭,恍如一片浑圆的璧玉,晶莹可爱;西边天空,太阳却象是熔开了的金块,一步步沉落下去,景色真是美丽极了。
人们都知道,这样晴朗的元宵,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以痛痛快快玩它一个晚上了。
可是,她却别有心事。
看了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呵”的询问。
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之客的特有问号,更是带着她特有的孤身流落的情怀而发出的问号。
下面再写两景,点明春天。
“染柳烟浓”,便透出暖和的春意。
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李清照的《永遇乐》赏析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李清照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本刊第一期对她的生平有过简要的介绍),她的早年生活比较安定舒适,作品也多写婚后的生活,尤其是同她丈夫赵明诚短期分离时的“离愁别苦”,这些作品感情真挚,形式优美,风格清新,语言自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则大都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
到她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得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
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的“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又如《打马赋》的“乱辞”中的“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及耳,时危安得真致此”等等。
而在词中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
《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
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
)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
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
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
永遇乐李清照
• 注释 • ①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 其声哀怨。②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 ③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 华美的车驾。 • ④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 南开封。 • ⑤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 ⑥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以素绢和银纸 做成的头饰.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 妆饰品。 • ⑦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 楚:整齐、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 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 译文
•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多样, 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 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 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 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 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 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 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 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 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 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 时的感受。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 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 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 “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 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 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 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 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 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 “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
《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永遇乐·落日镕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宋词精选】宋词精选《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永远夕阳熔金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夕阳融金,晚云融。
人在哪里。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知一点。
元宵节,天气很和谐,下一个月没有风雨。
来相照、相切和宝马,感谢他的美酒、朋友和诗歌。
(熔化黄金的第一件作品:黄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我记得汴京的繁荣岁月。
闺房里有很多闲暇时间,我特别注意第一个月的第15天。
帽子上镶嵌着祖母绿珠子,身上戴着金丝缠绕的雪柳,都打扮得很漂亮。
现在她看起来很憔悴,头发蓬松,不想梳头。
她甚至更害怕晚上出去。
最好是在幕后倾听别人的笑声。
注释① 吹梅笛的呜呜声:梅花指的是“梅花落下”的音乐。
当用长笛演奏这首曲子时,它的声音是悲伤的。
②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③ 香车宝马:指贵族女性雕刻精美的汽车骑行。
④中州:即中土、中原。
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 三5:15。
这指的是元宵节。
⑥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详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⑦ 集群带:集群,聚合的含义。
戴在头上的时候戴上。
季初:整洁漂亮。
束带和鸡初是宋代的方言,意思是头上的各种装饰品。
赏析这首诗是李清照晚年在江南避难时写的。
它描述了她在元宵节期间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
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李清照--《永遇乐》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日”条也有 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 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 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 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 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 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 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 到她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 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 得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 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 故国之思。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 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的“子孙南 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 去洒青州一抔土”;又如《打马赋》的“乱辞” 中的“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 骅骝及耳,时危安得真致此”等等。而在词中 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永遇乐》便是其中颇 负盛名的一首。
• 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清照孤冷地离开人 世。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 变化而变化着。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 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 境优美。南渡后,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 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作伤时感世, 悼亡思乡,沉郁感伤。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 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 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 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 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 律”者也。
• 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作品颇 丰,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 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 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 风不同。但经过历代大量地散佚,到清朝加以整理 时已所剩无多。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全集有李文奇辑《漱玉集》五卷,收词七 十八首,诗十八首,文五篇,其中伪作不少;词集 有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一卷,辑有词五十首; 另外还有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漱玉词》 收词六十首,其中存疑九首,伪作八首作附录。今 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根据这些辑集,李清照的 词现存可能在五十首左右。《四库全书》提要云 “李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佚无 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也。”
《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永遇乐-落日镕金》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永遇乐·落日镕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
此词运用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作品原文:永遇乐·元宵落日镕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作品注释:⑴永遇乐(lè):词牌名。
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
双调一百零四字。
又名“消息”。
⑵落日镕(róng)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镕,同“熔”。
⑶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⑷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⑸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⑹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⑺中州:即中土、中原。
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⑻三五:十五日。
此处指元宵节。
⑼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⑽捻(niǎn)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⑾簇带:簇,聚集之意。
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美好、端整、漂亮。
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⑿风鬟(huán):指女子的头发。
作品译文: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永遇乐;落日熔金》由李清照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
词人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全词是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全词用语极为平易,词人化俗为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永遇乐;落日熔金》作者:李清照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
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⑩,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廖世美《好事近》词:“落日水熔金。
”②暮云合璧:形容日落后,红霞消散,暮云像碧玉般合成一片。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即笛吹梅怨,汉《横吹曲》有笛曲《梅花落》。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是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今河南省,此处指北宋都城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古人常称阴历十五为三五。
柳永《倾杯乐》词:“元宵三五。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戴花朵肩,珠翠冠儿。
”为元宵应时装饰。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金线捻丝。
雪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正月十六日,“市人卖玉梅、夜蛾、峰儿、雪柳........”雪柳以绢或纸制成,捻金雪柳,则另加金线捻丝的雪柳,较为贵重。
⑨簇带:妆扮之意。
宋时方言,插戴满头之意。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都人避暑”云:“茉蓝花为最盛,初出之时,其价甚穹(高),妇人簇带,多至七插。
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这首古诗的意思
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这首古诗的意思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朝李清照的诗作。
全文如下: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李清照《永遇乐》
李清照《永遇乐》李清照《永遇乐》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永遇乐慢”“消息”。
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永遇乐》,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清照《永遇乐》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赏析】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之感。
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
第一个设问是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是元宵夜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际,是“人约黄昏后”的良辰美景,一对比,便知作者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
第二问也是在“染柳烟浓”的大好春光之后,先以听笛“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享受,正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
第三问也是同样,用“岂无”递反,也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
“来相召”二句,状节日人物之盛,谢却“诗朋酒侣”,则气氛陡转,写自己自甘寂寞的心灰意懒,可以感知到作者几乎万念俱灰的心境。
孤独中最易追怀往事,“中州盛日”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浓厚兴致。
“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不慕繁华,实则是满腹辛酸,一腔凄怨的总爆发。
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无怪刘辰翁诵此词“为之涕下”、“辄不自堪”(《须溪词》卷二)也。
(一)导入展示李清照的有关图片“淑玉泉”——大约1000年前,有一位奇女子经常在这里梳妆打扮。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①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②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③捻金雪柳,④簇带争济楚。
⑤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①吹梅笛怨:笛中有落梅花曲。
②中州:通常指河南省,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③铺翠冠儿:装饰着翡翠的帽子。
④捻金:以金线捻丝。
雪柳:绢或纸做的花。
捻金雪柳是宋时元宵节妇女应时的装饰。
⑤簇带:簇,丛聚;带,通“戴”。
即头上插戴很多装饰物。
济楚:齐整、漂亮。
⑥怕见:犹言懒得。
【译文】落日灿灿象熔化的黄金,暮云连成半天白璧,如今我身在何处?杨柳染上一层浓烟,笛奏《梅花落》声声出怨,谁知春意有多深?正当元宵佳节,风和日暖天气,可难道,接着就不会有风雨来临?驾着宝马香车,前来邀请我同游,我却谢绝了这些酒朋诗侣。
汴京繁华的日子,闺中女子多闲暇,还记得人们特别看重正月十五。
翡翠羽毛镶衬的帽子,金线捻丝编成的雪柳,一个比一个穿戴得漂亮齐整。
如今我容颜憔悴,发髻似风蓬,霜雪染两鬓,懒得夜间出门去。
还不如到帘子背后,听听街上游人说笑的声音。
(平慧善译)【集评】宋·张端义:“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
《金石录》亦笔削其间。
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
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气象更好。
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贵耳集》卷上)宋·张炎:“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
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
岂如美成《解语花·赋元夕》云……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的诗词《永遇乐
【导语】《永遇乐•落⽇熔⾦》是宋代⼥词⼈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
此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李清照的诗词《永遇乐•落⽇熔⾦》,欢迎阅读! 《永遇乐•落⽇熔⾦》 宋•李清照 落⽇熔⾦,暮云合璧,⼈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次第岂⽆风⾬。
来相召、⾹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捻⾦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底下,听⼈笑语。
【赏析】 这⾸词写作者在元宵佳节的感受,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
词的上⽚以对⽐⼿法,通过写现实节⽇的欢快与作者凄凉的⼼境,刻画出了词⼈寓居异乡的孤独悲凉。
元宵佳节,天⽓⼗分美好,可词⼈想到了⾃⼰的处境,眼见绿柳氤氲,春意融融,她忧⼼忡忡,感叹道“次第岂⽆风⾬”。
这⼏句深刻地反映了词⼈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境,从构思上看为下⽂“谢他酒朋诗侣”和“怕见夜间出去”作伏笔,再深⼊⼀层看,似也暗含天有不测风云,不能陶醉于安乐环境之意。
正因为如此,她谢却了友⼈的邀请,没有玩赏的⼼情。
下⽚前半部分回忆⾃⼰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情景,那真是⼀个繁华热闹。
可是,好景不长,如今国破家亡,⼜加上年⽼体衰,哪还有当年的游赏⼼情?因此“不如向,帘⼉底下,听⼈笑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歇拍三句情感极其悲凉,以别⼈之欢声笑语来反衬出⾃⼰伤感孤凄的⼼境。
词⼈不愿意出去,宁愿躲在帘⼦底下,从别⼈的欢笑中感受节⽇的⽓氛,⼀是担⼼⾯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的痛苦;另⼀⽅⾯却⼜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元宵灯会以重温旧梦,给沉重的⼼灵⼀点慰藉。
这种⽭盾⼼理,蕴含着⽆限的孤寂悲凉。
扩展阅读:李清照的⼈物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词⼈,号易安居⼠,济南章丘(今属⼭东济南)⼈。
《永遇乐-落日熔金》赏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诗作《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诗作。
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此词的背景是北宋灭亡,南宋统治者在江南苟且偷安。
李清照作为一个曾经的贵妇人,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后,生活变得颠沛流离、困苦不堪。
她身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中,李清照通过对比北宋和南宋京城元宵节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她通过对落日熔金、暮云波蓝等美好景色的描绘,反衬出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无助。
同时,她也通过描写新生的柳叶、梅花落笛曲等细节,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比手法的运用:李清照通过对比北宋和南宋京城元宵节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词的情感更加深刻、细腻。
2.景色的描绘:李清照通过对落日熔金、暮云波蓝等美好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清照《永遇乐》的原文及译文
李清照《永遇乐》的原文及译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译文] 落日仿佛熔化的金子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在太阳的余辉照耀下飘荡在空中,也像玉璧一样光彩夺目。
[出自]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次第:接着,转眼。
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译文1:落日仿佛熔化的金子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在太阳的余辉照耀下飘荡在空中,也像玉璧一样光彩夺目。
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
译文2:落日的余晖流金般灿烂耀眼,暮云浮动如玉璧相合,恍惚间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染绿的柳树上烟云朦胧,笛声中的《梅花落》曲调哀怨,人间的春色刚刚显露。
元宵佳节虽然暖日融融,谁能说转眼之间不会来一场风雨?那些乘着香车宝马的诗朋酒友邀我出游,我一一婉言谢绝,不愿出去。
还记得当年汴京繁盛的年月,我有的是闲暇游乐时间,那时最偏重正月十五元宵节。
我和闺中同伴都带着翠羽的帽子,插着捻金的雪柳,一个个穿戴打扮得整整齐齐欢笑蜂拥地去参加游乐。
可是如今呢?我已是一个憔悴满容、蓬头乱发、鬓发斑白的衰老妇人,更怕夜间出去。
诗词赏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导语】李清照(1084年3⽉13⽇~1155年5⽉12⽇)号易安居⼠,汉族,⼭东省济南章丘⼈。
宋代(南北宋之交)⼥词⼈,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活,后期多悲叹⾝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描⼿法,⾃辟途径,语⾔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有《漱⽟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清照《永遇乐·落⽇熔⾦》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永遇乐·落⽇熔⾦ 宋代:李清照 落⽇熔⾦,暮云合璧,⼈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次第岂⽆风⾬。
来相召、⾹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熔⾦⼀作:镕⾦) 中州盛⽇,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捻⾦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底下,听⼈笑语。
译⽂ 落⽇⾦光灿灿,像熔化的⾦⽔⼀般,暮云⾊彩波蓝,仿佛碧⽟⼀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置⾝于何地哪边?新⽣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怎能知道不会有风⾬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因为我⼼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五。
帽⼦镶嵌着翡翠宝珠,⾝上带着⾦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的底下,听⼀听别⼈的欢声笑语。
注释 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笛⼦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是转眼的意思。
⾹车宝马:这⾥指贵族妇⼥所乘坐的、雕镂⼯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中原。
这⾥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五⽇。
此处指元宵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永遇乐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赏析: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之感。
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
第一个设问是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是元宵夜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际,是“人约黄昏后”的良辰美景,一对比,便知作者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
第二问也是在“染柳烟浓”的大好春光之后,先以听笛“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享受,正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
第三问也是同样,用“岂无”递反,也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
“来相召”二句,状节日人物之盛,谢却“诗朋酒侣”,则气氛陡转,写自己自甘寂寞的心灰意懒,可以感知到作者几乎万念俱灰的心境。
孤独中最易追怀往事,“中州盛日”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浓厚兴致。
“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不慕繁华,实则是满腹辛酸,一腔凄怨的总爆发。
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无怪刘辰翁诵此词“为之涕下”、
“辄不自堪”(《须溪词》卷二)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