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练习题 新人教版
28《观潮》1读准字音.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溯( ) 僦( ) 绮( ) 溢( )2①同义词释义联读.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②生词释义点读.珠翠罗绮溢目 ________________ 倏尔黄烟四起 _____________方其远出海门 ________________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3. 研读.(1) 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4. 赏读.(1)赏析“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2)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亮点探究.(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第28课《观潮》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8课《观潮》助学练测集优方案☆课文导读本文写的是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文章分四段写了不同的内容: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观潮者之多。
文章通过介绍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chōnɡ)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二、词语释义既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
标枪舞刀:标,举,树立。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出,来到。
倏尔: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溯迎而上:溯,逆流。
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彩。
而旗尾略不沾湿:略不,毫无;略,大概,大致。
以此夸能:夸能,夸耀才能。
虽席地不容闲:虽,即使。
三、语句解读1.词类活用。
⑴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⑵皆披发文身。
(文:本指花纹,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刺刻花纹。
)⑶乘骑弄旗。
(骑:名词,马。
)2.特殊的文言句式。
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⑵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四、作家作品周密(1232—1298),南宋词人,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市)人。
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
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
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
28 《观潮》一、基础巩固1. 给加点字注音。
艨艟..()()一舸.无迹()倍穹.()僦赁..看幕()()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乘骑.()不容间.也()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2)如履.平地(3)人物略不..相睹(4)溯.迎而上(5)标.枪舞刀(6)一舸.无迹(7)随波而逝.(8)僦赁..看幕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观潮》一文既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B.南宋时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C.弄潮健儿手持十幅大彩旗,出没于惊涛巨浪之中,腾身百变,表演得惟妙惟肖....。
D.海潮似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惊天动地....,势极雄豪。
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海涌银为郭。
D.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5.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1)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6. 默写精彩文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准确无误。
(1)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2)杨诚斋诗云“,”者是也。
二、精段阅读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仅.如银线仅:(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8.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浙江..之伟观也。
..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B.浙江之潮,天下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D.而旗尾略.不沾湿。
9.翻译下列语句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⑵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0.概括本文段的内容,不超过十二个字。
最新(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28课《观潮》同步练习1
一、给下列字注音艨艟( ) 履( ) 倏( ) 僦( )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3.溯迎而上: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1234.仅如银线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也可远而不可亵玩焉.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未复有与其奇者仅仅观观势势能能⎧⎨⎩⎧⎨⎩⎧⎨⎩⎧⎨⎩四、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五、阅读后回答问题(一)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1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2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3而歌者,红装而蹇4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5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给下列字注音:鹄()乍()匣()浃()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3.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春色?初到此地时的心情如何?用文中句子说明。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观潮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28 观潮(1)古今异义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古义:马;今义:动词,骑马。
)人物..略不相睹(古义:是两个词,人和船等物;今义:人。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古义:岸边;今义:干燥。
)虽.席地不容间也(古义:表假设关系,即使;今义:表转折关系,虽然。
)(2)词类活用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
)既而渐近.(形容词用做动词,逼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用做状语,像玉城一样的;雪岭,名词用做状语,像雪岭一样的。
)(3)文言句式为火所焚(被动句式。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省略句式,“常”的前面省略介词“于”,译作“比”。
)本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再现了水军演习、吴儿弄潮、观潮盛况等情景。
既突出了钱塘江海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生活风俗,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本文描述了哪几幅壮观的“海潮图”?提示一:“初潮图”,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X的手法,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提示二第二幅“水军演习图”,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气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提示三第三幅“吴儿弄潮图”,作者把弄潮儿的外形、猛勇、矫健,用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描写表现出来,突出了弄潮儿的本领之强。
本文题为“观潮”,写“水军演习”和“吴儿弄潮”是不是离题?提示一:这不是离题。
水军演习、弄潮表演,既衬托了钱塘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
提示二这不是离题,而是一种映衬的手法。
水军操演的从容,弄潮儿本领的高超,映衬了江潮的壮伟。
提示三不是离题,当年的“观潮”盛况就是如此。
临安观潮,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表演,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现当时的盛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雷霆.(tínɡ)京尹.(yǐn)震撼.(hàn)B.崩.山(bēnɡ)艨艟.(tōnɡ)如履.平地(lǚ)C.为火所焚.(fén)溯.迎而上(suò)善泅.者(qiú)D.鲸波万仞.(rèn)车马塞.途(sāi)罗绮.(qǐ)2.翻译下列语句。
(1)略不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舸无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的词。
(1)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倏尔..黄烟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皆披发文.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潮》的作者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初二语文上册28.观潮复习训练(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28.观潮复习训练(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28.观潮复习训练(新人教版)得分卷后分自我评价 1.生难字。
霆(tíng)斋(zhāi)艨(méng)艟(chōng) 履(lǚ) 倏(shū) 焚(fén) 舸(gě) 泅(qiú)僦(jiù) 仞(rèn) 绮(qǐ) 穹(qióng) 2.重点词语解释。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农历十六日) (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发,起) (3)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4)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连接着天) (5)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6)艨艟数百(战船) (7)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8)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马;舞动;树立,举) (9)如履平地(踩) (10)则一舸无迹(船) (11)随波而逝(去,往) (12)皆披发文身(动词,刻画花纹) (13)吴儿善泅者数百(游泳) (1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15)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1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高) (17)而僦赁看幕(租用) (18)虽席地不容间也(一席之地) 3.一词多义。
(1)方方其远出海门(当……时)方出神(正) (2)观观潮(动词,观看)天下之伟观也(名词,景象) (3)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海涌银为郭(当作,作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4)势势极雄豪(声势)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5)仅仅如银线(几乎,将近)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 (6)能能以径寸之木(能够)以此夸能(技能) 4.古今异义。
(1)吞天沃日沃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2)人物略不相睹略古义:一点今义:简单、简化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古义:举着枪今义:田径运动的一种项目或一种投掷器械 (4)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望古义:农历十五日今义:看 (5)海涌银为郭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6)人物略不相睹人物古义:人和船等物今义:人 (7)江干上下十余里干古义:水边今义:干燥或做 5.词类活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观潮同步练习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28观潮根底导练1如下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朦艟〔m en g ch oi g〕行阵〔hcng] B .倏尔〔sh u] 战舸〔k e]C.泅水〔qi u] 溯迎〔s u] D .倍穹〔qi on g〕僦赁〔ji u l i n]2•如下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既望〔农历八月十五日〕B.际天而来〔连接着天〕C.势极雄.豪.〔雄伟豪壮〕D.倍穹常时〔高出一倍〕方其远出海门〔刚好〕吞天沃日〔肥沃〕江干〔江岸、江边〕僦赁〔僦:没有意义;赁:租用的意思〕3.按要求填空。
《观潮》选自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这是一篇以___________ 著称的佳作,表达方式以_________ 为主。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5.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发〔〔丨而上,〔丨于鲸波万仞中, 〕身,手〔〕十幅大彩旗,〔〕先鼓勇,溯〔丨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能力提升6•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一〕每岁京尹出某某亭教阅水军,朦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如此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如下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是描写人在“势极雄豪"的江潮上活动的场面。
B.选文在习俗的记述上较多铺陈、显得内容充实。
C.选文描绘了江潮的壮观,使人惊叹不已。
D.联系上文对江潮的描写,再想象人的活动与汹涌江潮交织一起的景象,多么惊心动魄,令人心驰神往。
(2)如下对第1自然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一段可分三层,写出了水军训练检阅的三个阶段。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观潮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腾()乘骑.()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者()罗绮.()倍穹.()僦赁..()()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吞天沃.日()③则一舸.无迹()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⑧倏尔..上下十余里间()..黄烟四起()⑨江干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发()身,手()十幅大彩旗,()先鼓勇,溯()而上,()于鲸波万仞中,()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6.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7.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8.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9.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二)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观潮练习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观潮练习新人教版一、解释加粗的虚词①浙江之潮________ 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答案:①助词,的②代海潮③介词,凭④介词,在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虚词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虚词的用法绝大部分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意来决定的。
之:有代词、助词、动词等用法。
此处作助词“的”;其:一般作代词用,依据上下文此处解释为“海潮”;以:一般解释为用、来、凭,依文意此处为“凭”于:据上下文可译为“在”二、解释下面加粗的词①弄旗、标枪_______ ②披发文身________③溯迎而上______ ④席地不容______答案:①举枪②身上画着文彩③逆流迎着潮水④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解析:“标”“文”均是名词用作动词;“席”本义是席子此处是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三、作者是如何描写钱塘江潮的?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答案: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水进行了描绘;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
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声: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势极雄豪。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提炼领悟能力。
由“银”“玉、雪”“声”“势”“方其远处海门”“际天而来”便可得出答案四、引用杨诚斋诗句有什么作用?答案: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的概括,既呼应了第一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增强了其真实性。
解析: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
引用的作用一般是化繁就简,起概括作用,或是增强真实可信性,五、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⑤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积累和筛选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题 观潮(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题观潮(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题:观潮(含答案)
假设( )假设( ) ( )( )相接
人( )人( ) ( )( )并进
山( )地( ) ( )天( )地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
过了一会儿,只见( )。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再近些,只见( )。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
平静安静宁静
1.房间里非常( ),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 )的湖面上。
3.夜晚,( )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2.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如同山崩地裂,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最新精选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8观潮习题精选第十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8观潮习题精选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C、吞天/沃日,势极/雄豪D、吴儿善泅者/数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浙江之潮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则一舸无迹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海涌银为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核舟记》和《桃花源记》同样是“记”,但前者重在记物,后者重在记事。
《核舟记》通过对核舟上的人、物的说明和描写,赞美了我国民间工艺大师卓越的微雕技艺。
B、《观潮》节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
本文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盛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C、《答谢中书书》选自《水经注》,这是作者郦道元写给梁中书谢徵的一封信。
信中以清丽的词藻,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
D、《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是现当代作家孙犁。
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与题干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如履平地___________A、削足适履B、西装革履C、履险如夷D、履行义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南宋时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进行观潮盛典,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C、这位著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200多名新生,但这对10万多名外来打工者的子弟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
D、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内容预览:28 观潮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腾()乘骑()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者()罗绮()倍穹()僦赁()()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吞天沃日()③则一舸无迹()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⑧倏尔黄烟四起()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发()身,手()十幅大彩旗,()先鼓勇,溯()而上,()于鲸波万仞中,()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阅读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6.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7.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8.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9.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二)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8观 潮 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8 观潮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数百()京尹.()艨艟..乘骑.()一ɡě()无迹善qiú()者珠翠罗qǐ()看幕()()席地不容间.()僦赁..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吞天沃.日(用水淋洗)B.仅.如银线(几乎,将近)略.不相睹(一点点)C.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全是)披发文.身(画着花纹)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随波而逝.(去,往)3.解释下列每组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为海涌银为.郭(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2)以以.此夸能(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3)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2)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5.理解填空。
(1)《观潮》一文,首先从形、______、声、______四个方面写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然后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和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观潮盛况。
既写风景,又写____________,给人以美的熏陶。
(2)文中第一段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高超的称颂和赞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6.第①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7.“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平地()③一舸无迹()
④鲸波万仞()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
二、解释加粗的虚词
①浙江之潮________ 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
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
③吴儿善泅_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__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
⑦僦赁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②际天()
③既而()④沃日()
2.翻译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参考答案。